2018年海南高考卷
最新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10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含答案解析)

最新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10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十年真题】1.(2019·江苏高考·16)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情况见右图。
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C.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答案】A【解析】“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可知体现的是在宪法确立过程中矛盾和分歧较大,这也说明联邦体制经历艰难历程,故A项正确;各州的矛盾和分歧无法消除,因而后来爆发了南北战争,故B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矛盾,故C项错误;邦联政治体制在美国独立后就正式建立,故D项错误。
2.(2018·海南高考·18)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
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答案】D【解析】据材料“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无关,故A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秉持相同的阶级立场,故B项错误;当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的中心,故C项错误;据材料“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当时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故D项正确。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答案】C【解析】材料涉及的是联邦政府内部总统和内阁成员之间的矛盾斗争,与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1787年宪法,总统和内阁有明确的权限划分且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故B项错误;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美国总统亚当斯和内阁成员都属于联邦党人,两者政见不同是属于联邦党派内部的斗争,故D项错误。
2018年海南高考卷生物试题(答案)

2018年海南高考卷生物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细胞器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都存在?()A. 叶绿体B. 线粒体C. 柠檬酸循环体D. 内质网2. 生物体进行有氧呼吸时,最终电子受体是?()A. 氧气B. 硝酸根C. 碳酸氢根D. 水3. 下列哪个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蘑菇D. 草履虫4. DNA复制过程中,哪种酶负责解开双链DNA?()A. DNA聚合酶B. 解旋酶C. 连接酶D. 限制性内切酶5. 下列哪种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A. 赤霉素B. 脱落酸C. 乙烯D. 赤霉素和乙烯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3. 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4.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在后期会加倍。
()5.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基因表达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过程。
3.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4.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和______。
5.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______定律和______定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2.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 简述减数分裂的过程。
4. 什么是密码子?举例说明。
5. 简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植物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请计算其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的可能性。
2. 一个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T=40,C=G=30,请计算该DNA分子的基因多样性。
3.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效率大约是多少?为什么?4. 请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热计算高考真题

1.(2021年高考河北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煤、石油及其他含碳化合物的燃烧。
已知25℃时,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表:则25℃时H2(g)和C(石墨,s)生成C6H6(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2020年高考全国2卷)乙烷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反应:C2H6(g)= C2H4(g)+H2(g) ΔH,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所示:①ΔH=_________kJ·mol−1。
3.(2020年高考天津卷)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HCN(g)HNC(g)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CN比HNC稳定ΔH=+59.3kJ molB. 该异构化反应的-1C. 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反应热4.(2021年1月浙江选考)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则2O(g)=O2(g)的ΔH为A.428kJ·mol-1B.-428kJ·mol-1C.498kJ·mol-1D.-498kJ·mol-15.(2019年高考全国3卷)Deacon 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CuCl 2(s)=CuCl(s)+12Cl 2(g) ΔH 1=83 kJ·mol -1 CuCl(s)+12O 2(g)=CuO(s)+12Cl 2(g) ΔH 2=-20 kJ·mol -1CuO(s)+2HCl(g)=CuCl 2(s)+H 2O(g) ΔH 3=-121 kJ·mol -1 则4HCl(g)+O 2(g)=2Cl 2(g)+2H 2O(g)的ΔH =_________ kJ·mol -1。
6.(2017年高考全国1卷)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热化学硫碘循环水分解制氢系统(Ⅰ)()()()()242221H SO aq ===SO g H O l O g 2++11327kJ mol H -∆=⋅()()()()()22224SO g I s 2H O l 2HI aq H SO aq ++===+12151kJ mol H -∆=-⋅ ()()()222HI aq H g I s ===+13110kJ mol H -∆=⋅ ()()()()()22422H S g H SO aq S s SO g 2H O l +===++1461kJ mol H -∆=⋅热化学硫碘循环硫化氢分解联产氢气、硫磺系统(Ⅱ)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2H 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21年】1. (2021·全国乙卷)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
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A. 男尊女卑观念消亡B. 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C. 按劳分配得到实施D. 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土改后,太行山区农民买了驴,要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村中规矩,男人开支一斗米以上须经女人同意,并且男人支配粮食的上限高于女人。
女人经过土改分得土地,经济地位有所上升,故而家庭地位有所上升,故B正确。
土改后,男尊女卑观念并没有完全消失,故A错误;在公有制范围内,多老多得少老少得的原则是按劳分配,材料与按劳分配无关,故C错误;传统的社会伦理包括父子、君臣、夫妇、朋友等关系,这些在土改后并没有颠覆,故D错误。
2. (2021年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光绪三十四年《日新画报》刊登的画作,画中有“大姑娘拿着风筝来回奔跑,实在不好看。
但分人家有点规矩,绝不能让姑娘在满街上疯跑啊!咳!此事不但因女学堂不甚发达,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岂不是无形的危险吗”等字样。
此画反映A. 近代男子传统服饰的变革B. 女子普遍走出家庭步入社会C. 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D. 新文化运动批判旧礼教和旧道德【答案】C【解析】根据“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可知当时西方的电线电灯已经传入中国,即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故选C;由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图中男子的服饰还是中国传统服饰,排除A;“普遍”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排除D。
3.(2021年6月浙江选考)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
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
2018年高考历史海南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选出每小题答案后,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A .隶书B .金文C .小篆D .草书【考点】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汉字字体(金文)【解析】隶书作为小篆的辅助字体而得名,解决篆书书写不方便的问题,与书写材质无关,故A 项错误;项错误;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被称为“金文”,得名缘于书写材质,得名缘于书写材质,故故B 项正确;小篆就是官书,是秦朝小篆就是官书,是秦朝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官方文书通用字体,与书写材质无关,故C 项错误;草书得名体现出其书写奔放跃动的特点,与书写材质无关,故D 项错误。
【答案】B 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郡县制)【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 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故C 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故D 项错误。
2019-2017年3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带答案解析专题8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05 遗传的分子基础2019年1.(2019•全国1卷.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⑤【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
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氨基酸为原料,产物是多肽链,场所是核糖体。
【详解】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①错误、③正确;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故要合成蛋白质需要加入相关的酶,②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④正确;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中含有核糖体和tRNA,以及不含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故⑤错误。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9•全国2卷.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 脂质、RNAB. 氨基酸、蛋白质C. RNA、DNAD. DNA、蛋白质【答案】A【解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3.(2019•全国3卷.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其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包括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018年高考真题——生物(海南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的内膜上有酶的分布 B.细胞核中含有 DNA 和蛋白质 C.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D.叶肉细胞的细胞膜含有纤维素2.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 C.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D.溶菌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3.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 IAA B.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 C.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D.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4.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只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A.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B.光合作用中 CO 2 的固定C.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D.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5.在不染色的条件下,下列实验材料中,最适合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 A.紫色洋葱鳞片叶叶肉细胞 B.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D.紫色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6.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 MgSO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 Mg2+和 SO42-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B.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C.根吸收的 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D.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 Mg2+的吸收7.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 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历年高考题

1.(2019·全国卷Ⅰ)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答案 A解析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植物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空气中的CO2,另外植株增加的质量还来自对水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光合作用过程中,光是光合作用进行的能量来源。
2.(2019·全国卷Ⅱ)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 B解析马铃薯块茎细胞除了能进行有氧呼吸外,在缺氧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产生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乳酸,不产生ATP,B正确,C错误;储藏库中氧气浓度升高,会促进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乳酸产生量减少,D错误。
3.(2019·全国卷Ⅲ)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答案 A解析正常情况下,种子吸水萌发时,自由水含量不断增加,细胞代谢作用增强,呼吸强度增强,储藏在子叶或胚乳中的有机物不断分解,根据题干中的提示“黑暗中”“黄化苗”可知,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
4.(2018·全国卷Ⅲ)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答案 C解析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因细胞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产生CO2和酒精,有的产生乳酸,C 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海南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B.原料C.交通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
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
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
5.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仓储用地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D.居住用地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木匠之乡”。
2008年后,大批在沿海务工的南康木匠返乡开办家具企业,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
2016年,南康已有家具企业75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产值达1010亿元。
据此完成6~7题。
6.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A.南康资金雄厚B.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C.南康木材丰富D.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
7.目前,南康家具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A.增加木材进口B.挖掘本地市场
C.加大宣传力度D.组建企业集团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
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
据此完成8~9题。
8.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生产技术先进B.交通运输便捷C.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成本低廉9.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C.提高研发水平D.增强国际影响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
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2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10~11题。
10.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11.2013年后该省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图3示意海南岛的位置。
读图3,完成12~13题。
12.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
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A.等于1/2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D.多于2/3
13.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A.白昼更长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D.正午时刻更早
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
的Y区组成。
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
玄武岩岩层较薄。
据此完成14~15题。
14.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
是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
15.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16~18题。
16.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图5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
毫米的高值区。
据此完成19~20题。
19.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20.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
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8分)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8分)(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4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图7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23.[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候鸟式”养老旅游是老年人随着季节变化而转换居住地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
近年来,我国北方老年人冬季赴海南岛养老旅游的数量大增。
分析海南岛冬季吸引我国北方老年人养老旅游的原因。
24.[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装配式”建筑方式类似于“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即将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
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