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课件4.1登月之旅PPT-附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登月之旅》PPT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登月之旅》PPT
4、1 登月之旅——
1
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神话?
2
古代: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神话)
3
近代探月: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
文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发明了历
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4
现代登月、探月
• 1969年,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等乘“阿波
罗11号”宇宙飞船于7月21日成功登上月球表
面。
阿姆斯特朗
16
我们要去月球旅行,应该准备好宇 航服,因为月球上温差很大;准备好 氧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准备好水 和食物,因为月球上没有液态的水, 也没有动植物;准备好对讲系统设备,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17
时间约27.3天
14
月球小常识
1、月球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月球半径为 3476千米,表面积为3800万平方千米,重量 为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体积为地球的四十八 分之一,引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2、白天夜晚温差较大,最高可达100℃,最 低可降至零下170 ℃。
15
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我 们可以乘飞船去月球旅行。 以你们现在对月球表面情况 的了解,在出发前,我们需 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
假设
从高处丢下的石子形成的环形山大而深, 从低处丢下的石子形成的浅而小
实验设计 (过程) 实验现象记录
左右手拿些相同的石子,一高一低同 时丢下,观察形成的环形山的特点
从高处丢下的石子落得深,形成的环 形山深而大;从低处丢下的石子落得 浅,形成的环形山浅而小
结论
环形山的大小与撞击物的高度有关
13
月球绕地球一周的
柯林斯 阿尔德林
5
宇航员 阿尔德林 迈出登月 舱
6
人类留 在月球上 的第一个 脚印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课件-4.1 登月之旅5-苏教版(共25张PPT)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课件-4.1 登月之旅5-苏教版(共25张PPT)
1 登月之旅
们课的前① ②问同月地题学球球的到:构月造球是的距怎离样是的多?少?
③月球的表面很美吗?上面有空气和水吗? ④月球像地球这样有引力吗? ⑤我们想去月球旅行,要做哪些准备?
……
登月之旅
镇江市桃花坞小学 倪梅芳
环形山是由流星和 陨石撞击而形成
模拟、探究环形山的形成
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下一次的登月之旅将由你们来完 成,我们做好准备,随时验提醒:
①沙盘中的沙子代表月球的表面,实验前要保持沙 面的水平状态。
②实验可以分两步走:先从不同高度丢大小相同的 石子,再从同一高度丢大小不同的石子,观察坑的
大小。每个实验做三次。 组长要带领组员分工合作,观察、交流并及时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名称:探究环形山的形成
问题: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 大有小?
形成环形山的大小
大石子 同一高度

小石子

较高处落下 大
同样大小
的石子 较低处落下 小
大大




小小
月球像地球的卫士一 样绕着地球环行,是
地球的卫星。
月球绕地球一周 的时间约为27.3 天。
对一个人来说,这 是一小步;对人类 来说,这是巨大的 一步!
——阿姆斯特朗
月亮其实并不美丽
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 有液态水;表面温差很 大,最高可达100℃, 最低可降至170 ℃。引 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
如果我们将要去月球旅行,该做 哪些准备呢?
返回
返回
返回
2014年11月2日,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 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探月工程拿到的第一张“返 程票”,标志着中国探月告别“单程票”时代,为未 来嫦娥五号执行更为复杂的返回任务奠定了技术基础 。其中一件值得关注的物品是“中国梦音乐芯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登月之旅(18页PPT)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登月之旅(18页PPT)
才做第二个实验。保留第二个实验留下的环形山。 3、认真观察,及时记录。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用手电筒直射、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 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看看从什么角度 看到的沙坑最明显。
检测题
当太阳光( 直)射陨石坑时,环形山的影子( 当太阳光( 斜)射陨石坑时,环形山的影子(
) 不清楚 )很。清楚
※ 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有关。
将大小不同的石子从同一高度落下, 观察在沙盘上形成的坑的情况。
※ 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高度有关。
将大小相同的石子从不同的高度落下, 观察在沙盘中形成的坑的大小。
如果用同一个石子,取石子时一定要小心, 不要把形成的沙坑破坏了。
友情提醒:
1、不同的高度距离一定要明显,用力要均匀。 2、做完第一次实验后,一定要将沙盘中的坑弄平后
所以想要清楚地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应该把日子选在每月农历
的( 初七、)八或(
二十)二这、些二十时三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于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阳光 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什么影 子;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 二十三左右,阳光斜射,在明暗 分界线处的环形山立体感强,所 以这些天效果好。
2007年 “嫦 娥 一 号”
2010年 “嫦 娥 二 号”
2013年 “嫦 娥 三号”
2014年 “嫦 娥 五 号” 飞行试验器
1.必然和偶然存在于经济发展、历史 事件和 文学之 中,且 必然和 偶然的 关系在 文学中 是辩证 统一。 2. 巴尔扎克提出的“机缘”的意思是 “偶然 碰巧” ,他的 话形象 地说明 了偶然 在小说 创作中 的意义 。 3.必然要通过偶然而起作用,也就是 说,在 必然与 偶然这 辩证统 一因素 之中, 偶然的 作用比 必然大 。 4.偶然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许多 文学作 品之所 以引人 入胜, 一个重 要因素 就是充 满了偶 然。 5.恩格斯认为,经济运动是各种因素 交互作 用的必 然结果 ,而经 济向前 发展的 必然性 要通过 无穷无 尽的偶 然事件 来实现 。 6. 普列汉诺夫认为如果埃及皇后克莉 奥佩屈 拉的鼻 子生得 低一点 ,世界 史就会 发生改 变,这 表明个 人能够 影响历 史的走 向。 7.偶然机缘对戏剧的创作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 义,古 今中外 的许多 优秀戏 剧都恰 到好处 地运用 了“偶 然”或 “机缘 ”的因 素。 8.中国古代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正 是因为 在故事 情节的 叙述中 有许多 偶然机 缘,这 些偶然 机缘能 够引起 读者的 惊奇感 。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1登月之旅》 (共25张PPT)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1登月之旅》  (共25张PPT)苏教版

注意事项
1.石子要自然下落,手松时不要用力;
2.用手取出石子时要小心,注意不要破坏 “陨石坑”的形状; 3.每次实验,沙面都要刮平; 4.组内迅速分工,1人记录,1人操作,1人 观察高度,其他人观察。组员团结第一。
表一、大小不同的石子从同一高 度落下。
同一高度 大石子 (头部)
小石子
坑的大小 大(√)小() 大()小(√) (打√)
2、制作一份以月球为主题的手 抄报。(任选其一)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登月之旅
嫦娥奔月
• 中国古代的美丽神话
美丽的嫦娥 高高的广寒宫 伐桂的吴刚 有一个凹陷的 深坑,四周有高耸直立岩石。
模拟实验:研究环形山的形成
用装了细沙的盒子模拟月球表面,用 石子模拟宇宙中的流星和陨石。
1.将盒子里的细沙用尺子刮平。 2.用石子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表面: ①从同一高度丢大小不同的石子; ②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丢相同大小的石子;
结论
同一高度陨石越大撞击月球 形成的环形山越大
表二:大小相同的石子从不同的高度
丢下。
高度
胸部高
头部高
坑的大小 大()小(√) 大(√ )小() (打√)
结论
相同大小的陨石距离月球 越远撞击月球形成的环形 山越大。
你知道吗?
月球其实并不美丽。月球上没有 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 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 降至零下170℃。月球是地球的卫 星,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27.3天。月球距离地球约38.44万 千米。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 1/6。
2.判断:
(1)月球比地球小得多。 ( √ )
(2)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 √

巩固练习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登月之旅苏教版共16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登月之旅苏教版共16张PPT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 娥一号”发射成功。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 了航天员出舱活动。
2010年 10月1日,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3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推测这些环 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
直到发现地球上被流星撞击形成的陨石坑……
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得出了新的推论:认 为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 成的。
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登月之旅
1.环天夜晚温差大
4.引力约为地球六分之一
第二期工程为「落」: 2012年发射一颗月球软登陆器勘测。
第三期工程为「回」: 2017年发射一颗月球登陆器,进行
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 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 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 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 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 大家对月球有什 么了解?
•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 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
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 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1969年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 登陆月球的人类。1969年9月美国“阿波罗 11号”宇宙飞船返回地球,美国“阿波罗” 登月计划至阿波罗17号结束。另有2009年 发行的美国同名电影《月球》。
直到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人们才 能够更仔细的观察月亮。
伽 利月
略面 手图 绘
月球
月 球 表 面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登月之旅苏教版共36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登月之旅苏教版共36张PPT
这是逐级加速的多级运载火箭
美国 的战 神系 列运 载火 箭
国际空间站
航天飞机号”行星探测器1972年升空,1983年成为第 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 。2003年1月22日人们接收 到它的最后一次信号。从此,它便杳无音讯地飞向宇宙深
小行星探测 器“隼鸟号
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 间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 特朗(左)
中国第 一位进 入太空 的航天 员,神 州五号 宇航员 杨利伟。
神州六号宇航员 神州七号宇航员 (费俊龙聂海胜)
神州九号宇航员(刘洋、刘旺、景海鹏)
美国“哥伦比亚 号”航天飞机上 牺牲的七位太空
美国东部时间 2003年2月1日上 午9点,美国哥伦 比亚号航天飞机 在重返地面的过 程中突然发生解 体,航天飞机上 的7名宇航员全部 遇难。
4、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是----------(A)
A、先驱者10号探测器 B、阿波罗11号飞船 C、东方1号飞船
5、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C )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6、人类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B) A、加加林 B、阿姆斯特朗 C、阿尔德林
各抒己见:
人类花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 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 宙,你认为是否值得?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用肉眼观察 (在地球上)
航天人观察 (在太空中)
用望远镜观察 (在地球上)
用火箭运载 (在地球上)
用航天器观察 (在太空中)
学习流程
• 认识太空望远镜 • 认识运载火箭 • 认识航天器 • 神州飞船模拟动画 • 难忘的太空英雄 • 我来问你来答 • 课后思考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共18张PPT) (3)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共18张PPT) (3)

我国探月工程已规划至“嫦娥四号”,并计划 在2017年将嫦娥四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到时 将实现在月球上自动巡视机器人勘测
③ ① ②
B
A
自学指导(二)
认真阅读课本43页: 1、明确实验要求。 2、小组合作操作。 3、完成77页实验记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卫星、载人飞船的登月成功,为人 类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
学习目标
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自学指导(一)
认真阅读课本42、44页,思考: 1、古代人怎样认识月球的? 2、近代人怎样认识月球的?观察到了什么? 3、现代人怎样认识月球的?月球的真实面貌什
么样?
(时间4分钟)
嫦 娥 奔 月
美国宇航员、试飞员、海军飞 行员以及大学教授。在美国国 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 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时成为了 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 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 脚印的人类成员,而其搭档巴 兹·奥尔德林也成为了第二位及 登上月球后安全返回及踏上地 球的第一人,两人在月球表面 停留了两个半小时。阿姆斯特 朗的首次太空任务是双子星座8 号,在这次任务中,他和大 卫·斯科特执行了历史上第一次 轨道对接。1969年7月,阿姆斯 特朗在执行他的第二次也是最 后一次太空任务阿波罗11号时, 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吴刚伐桂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 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他把47个 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 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试图借助火 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飞行。试飞中 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 命。
到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人们能够更仔细的观察 月亮。
阿姆斯特朗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共19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共19张PPT)

看着这些环形山,环说形一山说4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环形山的环的形大山小可4 能与什么有关?
月壤是覆盖在月球表面上的 一层直径小于1毫米,具有黏 性的细小粒子,在月球各处 的厚度不同,薄的地方只有 几厘米,厚的地方有5-6米。
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 美国“阿波罗11号” 飞船第一次将类 送上了月球。宇航 员阿姆斯特朗第一 个踏上月球,人类 首次登月成功。
嫦娥本月、
A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
• 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 3个阶段
• 第一期: “绕”,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 • 第二期: “落”,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 • 第三期: “回”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采样返回 • 整个计划大概需要20年的时间
鼓励登月
谢谢!
祝同学们 登上月球 梦想成 真!
春江花月夜
四幅月图
你对月月阴亮影有哪些了解?
嫦娥图
《探月之旅》
环形山是月球环表面形的山显3著特征,几乎布
满了整个月球。环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 近似于圆形,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 似。
在月球上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总数达5 万多个。环形山的大小差别很大。
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 小的直径只有几十厘米甚至更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知识小常识
月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丽, 月 球最明显的特征是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 高地和“月海”,没有液态的水,没有 空气,没有植物和动物。距离地球38.44 万千米,半径为3476千米,表面积为 3800万平方千米,质量为地球的八十分 之一,体积为地球的四十八分之一,引 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表面温差较大, 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 绕地球一周约为27.3天。
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4.1.登月之旅
讲师:文小语
2020年10月15日
目录
传说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 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 “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 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 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 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 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 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传说是世人 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写照。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点此下载
感谢您的聆听
“问号”,是打开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讲师:文小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年10月15日
(航天员杨利伟)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发射成功
(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胜)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
“神七”是由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 和景海鹏组成的飞行乘组。“神舟”七号 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晚九时十分从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预定轨 道绕地球飞行了四十六圈。飞行期间,航 天员飞行乘组在地面组织指挥和测控系统 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 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神舟”七号载 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成为 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 家。
3、阿波罗号、阿姆斯特朗
5、空气、液态水 100℃ 零下170 ℃ 6、卫星、27.3天
二、1、B 2、B 3、C 4、A、C 5、C 6、C
三、1、√ 2、× 3、× 4、×
5、× 6、× 7、√ 8、√
同步教案
同步教案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以身殉职的航天英雄
一百多年来无数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 家,为了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的伟大理想, 艰苦奋斗、前赴后继,从上个世纪60年 代初,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以来, 已经有近388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完成 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的任务,其中有很多 宇航员在飞船发射和返回时以身殉职, 为人类航天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模拟实验:研究环形山的形成
方法与要求: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 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一)
问题
从不同高度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 产生的环形山有什么不同
假设
从高处丢下的石子形成的环形山大而深, 从低处丢下的石子形成的浅而小
1958年10月20日,在苏联专家的 帮助下,在甘肃酒泉建立了中国第 一个卫星发射场。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航 天事业蓬勃发展:
·神舟一号: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 发射成功 ·神舟二号: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 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三号:首次搭载模拟人上天 ·神舟四号: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 完全一致
·神舟五号: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于 2003年10月15日发射成功
美国17名宇航员以身殉职:
其一是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 号飞船于发射前发生火灾,舱内3名 宇航员丧生;其二是1986年1月29日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后爆 炸,机上宇航员7名全部丧生;其三 是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 飞机重返地球大气层时解体,机上宇 航员7名全部丧生。
实验设计 (过程)
将大小不同的石子放在左右手, 从相同的高度同时落下
实验观察 记录
结论
大石子形成的环形山高大, 小石子形成的环形山狭小
环形山的大小与撞击物的大 小有关
◆用手电筒光直射和斜射细沙 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影子 的变化
就像太阳下我们人的影子一样,太 阳直射影子小,斜射影子长。而每 月农历十五,阳光直射月球,看不 出什么影子;每月初七、八或二十 二、三斜射月球,影子明显。因此, 我们在选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 选择后一时段较好。
(二)世界航天
目前,俄罗斯、美国、中国、欧盟、 日本、印度和巴西都能发射卫星, 但能让航天器按计划回收的,只有 俄罗斯、美国和中国。这三个国家 恰好也是有能力从事载人航天的国 家。
1969年7月阿波罗1 1号终于在月球着陆,使 逐步推进的阿波罗登月计 划达到高潮,阿姆斯特朗 也成为登陆月球第一人, 美国在月球探测中取得了 最为辉煌的成果。
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亮 的神秘面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 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地球, 看到地球便面众多的环形山、高 地和月海,一直认为是由于火山 喷发行成的,后来得出结论是由 于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
(一)中国古代飞天梦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 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他 可以称得上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个 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人。为表彰这 位先驱者的勇敢探索,国际天文联 合会将月球上一环形山命 名为“万户”山。
月球介绍.flv
月海
我们要去月球旅行,应该准备好宇 航服,因为月球上温差很大;准备好 氧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准备好水 和食物,因为月球上没有液态的水, 也没有动植物;准备好对讲系统设备,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练习册习题参考答案:
一、知识展示台1、伽利略、环形山、高地、月海
2、流星、陨石 4、嫦娥工程
实验设计 (过程)
左右手拿些相同的石子,一高一低同 时丢下,观察形成的环形山的特点
实验现象记录 从高处丢下的石子落得深,形成的环
形山深而大;从低处丢下的石子落得 浅,形成的环形山浅而小
结论
环形山的大小与撞击物的高度有关
(二) 问 题
假设
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不同 的石子,产生的环形山有什么 不同
大石子形成的环形山较高大, 小石子形成的环形山狭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