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地毯式”系列训练:《夸父逐日》与《共工怒触不周山》

合集下载

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_共工怒触不周山)

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_共工怒触不周山)
lǎo zhé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zmj-7696-43006.swf
1、请听范读,然后朗读。 2、请参考课文注释,划出疑难字 词句,初步理解文意。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 =======
从前。 (共工) = 碰,撞。
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断。
========== (省略句)
《精卫填海》与《夸父逐日》在
主题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表现古代人民挑战自然、征服自
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 父
——何不回身挥杖,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 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 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 在明晨,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吧, 埋没在紫蔼的余烬,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 上!
《共工怒触不周山》叙述共工与颛顼 争夺帝位,共工大败发怒撞击不周山,使 日月星辰移位,江河流水改流向的故事, 讴歌了共工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 雄气概,反映了远古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 探索、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1、列举为造福人 类,敢于献身、勇 于创新的名人。 2、说说你的梦想?
1、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 2、写一篇小作文:《我有一个梦
古义:绳子。 今义:维护。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
所以。代词兼语气词,在这里,在那里。
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积水。 归向,这里指流向。
1、请听范读,然后朗读。 2、请参考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划出疑难字词句。 3、请翻译全文。
共工怒触不周山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

课文内容理解
8、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 的?
共工与颛顼之间的战争以颛顼胜利而告终, 共工与颛顼之间的战争以颛顼胜利而告终,是中国传 说时代最早的战争。 说时代最早的战争。此时的战争已超出氏族部落间 的械斗, 的械斗,而主要是发生在两个部族集团或部落联盟 之间,战争已带有氏族酋长争夺统治权( 之间,战争已带有氏族酋长争夺统治权(联盟首领 地位)的性质。从战争指导上看, 地位)的性质。从战争指导上看,已开始注意战前 准备,利用天气条件和争取同盟军等因素。 准备,利用天气条件和争取同盟军等因素。从战争 结果看, 结果看,还没有出现文明时代那种对战败者进行奴 役的情形, 役的情形,而主要是胜利的一方将失败一方赶出原 住地或与失败一方结为联盟。 住地或与失败一方结为联盟。从各部落联盟不断交 发生冲突,而又不断融合的传说中, 往,发生冲突,而又不断融合的传说中,表明各民 族祖先在共同缔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都作出了贡献。 族祖先在共同缔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都作出了贡献。 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 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 种勇敢、坚强, 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 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7、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 么做?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 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 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 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 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 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
中考文言文复习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课文内容理解

七下《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复习题目

七下《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复习题目

25短文两篇一、《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

《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斗志。

夸父逐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现在也常指自不量力《共工怒触不周山》赞扬了共工勇敢坚强,具有挑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二、古今异义夸父与日逐走古:跑河、渭不足古:黄河地维绝古:绳子三、词类活用北饮大泽名词作动词,到北方道渴而死名词作状语,在途中天倾西北名词作状语,向西北四、重点词语邓林:桃林怒而触不周之山:撞水潦:积水尘埃:这里指泥沙归:流向五.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甲】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夸父与日逐走赛跑饮于河、渭到溺而不反通返,返回漳水出焉在这里2.翻译下列句子(4分)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

女娃在东海游泳,溺水而死不能返回3这则神话故事与“夸父逐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请你找出这两则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4分)他们敢于挑战自然,具有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的毅力,不断追求理想【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乙】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là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女娲补天》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未至,道渴而死到达饮于河、渭黄河天不兼覆覆盖水浩洋而不息停止2.翻译下列句子(2分)水浩洋而不息水势浩大不能停止3【甲文】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成语是夸父逐日,比喻决心大或不自量力。

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答案

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答案

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答案一、原文、译文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

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二、文学常识积累1、出处:《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夸父逐日》体裁是神话。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夸父逐日(追赶太阳;)(2)与日逐走(竞跑、赛跑)(3)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4)欲得饮:想要(5)饮于河(于,到)(河,黄河)(6)河渭不足(黄河、渭水)(7)北饮大泽(向北、“去北方”;大湖)(8)未至(到达)(9)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10)道渴而死(道,“在半路上”而,表修饰)(11)弃其杖(弃,遗弃;其,他的)(12)化为邓林(即桃林)四、成语1、“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五、课文理解中心思想(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怎样认识神话主题?):《夸父逐日》记叙了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了夸父逐日的无比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斗志。

.六、内容填空题原文回答:1、夸父虽死,但仍为人类造福的句子是:弃其杖,化为邓林。

2、表明夸父逐日口渴后的做法的句子是: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3、表明夸父逐日的结果的句子是:未至,道渴而死。

4、本文以丰富的想象引入深思,表现最突出的句子是:弃其杖,化为邓林。

七、开放性1、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怎样认识)这一人物形象?答:夸父是位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位善于奔跑的巨人,与太阳“逐走”。

夸父有明确追求,他勇敢、执着;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甘为人类造福。

这一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夸张的浪漫主义色彩。

2、“逐日”的意思是:追逐太阳怎样理解这一行为?这一行为体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练习与答案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练习与答案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它们都是神话故事(体裁)。

2、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结果是:“ 天柱折,地维绝。

”二、加点字词注音。

1、夸父(kuā ) 2、颛顼(zhuān )(Xū )3、水潦(lǎo )三、解释加点字词1、逐走(追赶)2、入日(追赶到)3、欲得饮(喝水)4、河、渭不足(够)5、北饮大泽(喝)6、弃其杖(丢弃)7、昔者(从前)8、怒而触不周山(碰撞)9、地维绝(绳子)(断)10、故日月星辰移焉(因此)(移动) 11、地不满东南(饱满)12、故水潦尘埃归焉(积水)(归向)13、天柱折(折断)14、道渴而死(半路上)四、翻译下列语句1、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3、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五、问答题: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夸父这一人物的认识。

答:夸父是一位执著、勇敢,敢于追求,乐于奉献,愿为人类造福的英雄。

2、《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答:从以下内容可以看出:“饮于河、渭;河、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3、从“弃其杖,化为邓林。

”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答:从中可以看出夸父愿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4、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答:要表达古代人民想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与精神。

5、“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6、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古代人民不了解自然现象,把各种自然现象归结于神的在在与作为。

本文中用神话解释的自然现象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夸父逐日》1、《夸父逐日》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现了什么主题?答:讲述了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途中口渴而死,其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答案

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答案

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答案篇一: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复习题及答案一、原文、译文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

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二、文学常识积累1、出处:《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夸父逐日》体裁是神话。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夸父逐日(追赶太阳;)(2)与日逐走(竞跑、赛跑)(3)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4)欲得饮:想要(5)饮于河(于,到)(河,黄河)(6)河渭不足(黄河、渭水)(7)北饮大泽(向北、“去北方”;大湖)(8)未至(到达)(9)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10)道渴而死(道,“在半路上”而,表修饰)(11)弃其杖(弃,遗弃;其,他的)(12)化为邓林(即桃林)四、成语1、“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五、课文理解中心思想(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怎样认识神话主题?):《夸父逐日》记叙了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了夸父逐日的无比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斗志。

.六、内容填空题原文回答:1、夸父虽死,但仍为人类造福的句子是:弃其杖,化为邓林。

2、表明夸父逐日口渴后的做法的句子是: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3、表明夸父逐日的结果的句子是:未至,道渴而死。

4、本文以丰富的想象引入深思,表现最突出的句子是:弃其杖,化为邓林。

七、开放性1、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怎样认识)这一人物形象?答:夸父是位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位善于奔跑的巨人,与太阳“逐走”。

夸父有明确追求,他勇敢、执着;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甘为人类造福。

这一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夸张的浪漫主义色彩。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一: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复习题及答案
一、原文、译文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

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二、文学常识积累
1、出处:《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夸父逐日》体裁是神话。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夸父逐日(追赶太阳;)(2)与日逐走(竞跑、赛跑)(3)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4)欲得饮:想要(5)饮于河(于,到)(河,黄河)(6)河渭不足(黄河、渭水)(7)北饮大泽(向北、“去北方”;大湖)(8)未至(到达)(9)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10)道渴而死(道,“在半路上”而,表修饰)(11)弃其杖(弃,遗弃;其,他的)(12)化为邓林(即桃林)
四、成语1、“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五、课文理解。

共工怒触不周山答案

共工怒触不周山答案

共工怒触不周山答案【篇一: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复习题及答案】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

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二、文学常识积累1、出处:《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夸父逐日》体裁是神话。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夸父逐日(追赶太阳;)(2)与日逐走(竞跑、赛跑)(3)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4)欲得饮:想要(5)饮于河(于,到)(河,黄河)(6)河渭不足(黄河、渭水)(7)北饮大泽(向北、“去北方”;大湖)(8)未至(到达)(9)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10)道渴而死(道,“在半路上”而,表修饰)(11)弃其杖(弃,遗弃;其,他的)(12)化为邓林(即桃林)四、成语1、“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五、课文理解中心思想(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怎样认识神话主题?):《夸父逐日》记叙了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了夸父逐日的无比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斗志。

.六、容填空题原文回答:1、夸父虽死,但仍为人类造福的句子是:弃其杖,化为邓林。

2、表明夸父逐日口渴后的做法的句子是: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3、表明夸父逐日的结果的句子是:未至,道渴而死。

4、本文以丰富的想象引入深思,表现最突出的句子是:弃其杖,化为邓林。

七、开放性试题1、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怎样认识)这一人物形象?答:夸父是位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位善于奔跑的巨人,与太阳“逐走”。

夸父有明确追求,他勇敢、执着;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甘为人类造福。

这一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夸的浪漫主义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一填空题
1 《夸父逐日》选自,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
知识,中还保存了不少远古的。

2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又名,是西汉淮南王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二解释下列词语
1 夸父逐日()
2夸父与日逐走()
3入日()
4道渴而死()
5昔者()
6地维绝()()
7共工怒触不周山( )
8故水潦尘埃归焉()()
三问答题
1 《夸父逐日》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
3 夸父逐日的行为是否自不量力?
4 对夸父临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5 《夸父逐日》塑造了夸父这位古代英雄的形象,他逐日的故事表现了当时人们有什么愿望和精神?
6 “夸父逐日”后来常用来比喻什么?
7 《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的共工是一个什么形象?这一形象表现了一种什么气概?
8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共工怒触不周山后发生了什么?
9 在你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
知识,中还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2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
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二解释下列词语
1 夸父逐日(追赶太阳) 2夸父与日逐走(竞跑,赛跑) 3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4道渴而死(在半路) 5昔者(从前) 6地维绝
(绳子)(断) 7共工怒触不周山( 碰、撞 ) 8故水潦尘
埃归焉(积水)(尘土,这里指泥沙)
三问答题
1 《夸父逐日》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
夸父逐日渴死杖化邓林
3 夸父逐日的行为是否自不量力?
这个神话主要表现夸父宏大的志向和豪壮的气魄,也正是因为日不
容易逐才更加显现出夸父那令人敬佩的勇气。

4 对夸父临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这一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表现了夸父那种勇敢追求,死而
不已,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神话的内涵更加丰富,夸父的形象更加
丰满,整个神话也更具有浪漫色彩。

5 《夸父逐日》塑造了夸父这位古代英雄的形象,他逐日的故事表现了当时人们有什么愿望和精神?
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精神。

6 “夸父逐日”后来常用来比喻什么?
比喻决心大或自不量力
7 《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的共工是一个什么形象?这一形象表现了一种什么气概?
胜利的英雄形象,表现了气壮山河、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8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共工怒触不周山后发生了什么?
共工发怒用头撞了不周山后,西北角的一条天柱子折了,东南角的一条系
地大绳断了。

所以,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移动;而地面向
东南方低洼,水和泥沙都流向东南。

9 在你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一个能改天换地的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