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

合集下载

船舶动力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船舶动力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船舶动力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船舶是海洋运输、渔业和观光旅游等领域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其动力系统的性能对船舶的运行效率、经济性和环保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动力系统的组成、性能分析和优化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船舶动力系统的性能,并提升其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一、船舶动力系统的组成船舶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传动系统和推进器组成。

发动机可以是柴油机、蒸汽机、燃气轮机等,传动系统一般采用减速器、联轴器、离合器等装置将发动机的转速降低并传递给推进器。

推进器的类型包括螺旋桨、水喷嘴、推进器螺旋桨等,其作用是向水中传递动力,推动船舶移动。

二、船舶动力系统的性能分析1.燃油效率燃油效率是衡量船舶动力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表示每吨油能够推动船舶航行的距离。

提高燃油效率可以降低船舶运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燃油效率的方法包括提升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减少传动损失、优化推进器设计等。

2.推力效率推力效率是指推进器向水中传递动力的效率。

它表示每吨油能够产生的推力。

提高推力效率可以提高船舶的速度、减少能源消耗。

提高推力效率的方法包括优化推进器的叶片设计、减少流阻、减少船体摩擦阻力等。

3.可靠性可靠性是指船舶动力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船舶在海上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动力系统需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航行的安全和顺畅。

提高可靠性的方法包括加强维护保养、优化设计、使用高品质的零部件等。

4.环保性船舶动力系统的环保性是指其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船舶动力系统在排放废气、废水、噪声等方面应符合国际和地区环境标准。

提高船舶动力系统的环保性需要使用低排放的燃料、安装废气处理器、使用噪音降低设备等。

三、船舶动力系统的优化1.技术优化技术优化是指采用新的材料、设计思路、制造工艺和设备等,来提高船舶动力系统的性能。

例如,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机械设计,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和可靠性;优化减速器、联轴器等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材料,可以减少传动损失;采用减阻技术和优化推进器叶片设计,可以提高推力效率和降低阻力。

关于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关于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关于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与应用1. 引言1.1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概念船舶混合动力系统是指在船舶上同时使用不同种类的动力装置来驱动船体前进的动力系统。

这种系统结合了传统的燃油动力和电动动力,以实现更高效率和更环保的船舶运行方式。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核心思想是根据船舶的不同工况和性能要求,灵活地选择和切换不同的动力装置,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体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动力装置来适应不同的航行工况,如低速巡航、高速航行、靠泊、停泊等,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混合动力系统还可以提高船舶的动力输出效率,减少噪音和振动,提升航行平稳性和舒适性。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出现不仅符合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也是船舶动力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将为船舶运输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发展。

1.2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意义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意义在于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推动船舶行业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航运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要求船舶在减少污染和节约能源方面承担更多责任。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可以结合多种不同的动力来源,如传统的柴油引擎、液化天然气发动机和电动机等,根据航行的需求灵活调整使用不同的动力源,以达到最佳的节能和减排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燃料成本,提高船舶的经济性,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保护海洋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意义还在于推动船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使船舶制造商和船东不断提高船舶的环保水平,积极应对国际和国内环保法规的要求,为航运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体船舶的节能减排,更在于对整个航运行业的引领和影响,促使其向着更加绿色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技术原理船舶混合动力系统是指将多种不同类型的动力装置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更高效的动力传递和更低的燃料消耗。

船舶柴油主推进装置及控制系统分析

船舶柴油主推进装置及控制系统分析

船舶柴油主推进装置及控制系统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迅速;要想促使船舶能够安全航行,就需要合理设计柴油主推进装置及控制系统;如果在这两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船舶整体的建造质量,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采取科学措施,进行设计。

本文简要分析了船舶柴油主推进装置及控制系统,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标签:船舶;主推进装置;控制系统1 前言船舶主动力推进系统的控制装置就是推进控制系统,它包括诸多方面的组成部分,如柴油主机、齿轮箱、安全保护以及远距离操纵系统等等。

一个现代船舶,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推进控制系统,是船舶机舱自动系统的核心内容。

目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应用,在现代船舶中开始广泛应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这样原来那些大量繁重的人工操作就可以替换为数字化以及高层次的自动化技术,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通过本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船舶自动化程度,代表了船舶推进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2 船舶推进动力装置系统概述具体来讲,船舶的主推进动力装置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柴油机推进动力装置、燃气轮机推进动力装置、电力推进动力装置以及蒸汽推进动力装置和核动力推进装置。

一是蒸汽推进动力装置,主要是将蒸汽作为工质,这种发电机主要是在发电机外的锅炉中燃烧燃料,这种加热方式是间接的,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外然式发动机;一般情况下,又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往复式汽轮机和回转式汽轮机,这种划分依据是运动方式的差异。

它的优点是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可靠的运行,并且管理难度不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因为没有较好的经济性,并且有着较大的尺寸和重量,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二是电力推进动力装置:指的是发电机发电有原动机来带动,然后向推进电动机供电,可以直接供电,也可以通过交流器来实现,这样推进器就可以由推进电动机来带动,促使船舶能够正常航行。

船舶推进系统电力电子电控

船舶推进系统电力电子电控
通过建立船舶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状态 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 。
基于信号的故障诊断
通过对船舶推进系统各种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和 分析,提取故障特征并进行诊断,具有实时性和 灵敏性。
基于知识的故障诊断
利用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等人工智能技术,对船 舶推进系统故障进行智能诊断,具有自学习和自 适应能力。
06 船舶推进系统安全管理 和法规要求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0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 度和流程,明确各级职 责和权限。
02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 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03
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和隐患排查,制定并落 实整改措施。
04
建立安全奖惩机制,激 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 理工作。
法规要求和标准解读
01
定义
船舶推进系统是船舶动力装置的 核心部分,负责将动力装置产生 的能量转化为船舶前进的推力。
功能
船舶推进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提 供船舶航行所需推力、控制船舶 航速和航向,以及实现船舶的倒 车、停泊等操作。
船舶推进方式分类
01
机械推进
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将主机动力传递至螺旋桨,推动船舶前进。机械推进
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但传动效率较低,且难以实现灵活控
包括船舶航速、加速度、推力等,反映推进 系统的动力输出能力。
可靠性指标
考虑推进系统的故障率、维修性等因素,评 估其可靠运行的能力。
经济性指标
如燃油消耗率、能效比等,衡量推进系统在 经济性方面的表现。
环保性指标
针对推进系统排放的废气、噪音等污染物, 制定相应的环保性评估指标。
仿真模拟与实验验证方法
仿真模拟方法
组织开展各类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员 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船舶备件管理规定

船舶备件管理规定

1 总则1.1 目的船舶储备必要数量的备件,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是营运生产的需要,也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为了加强船舶备件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体系内船舶及船舶技术部(简称船技部)。

1.3 职责轮机备件所属设备分别由轮机部各主管负责管理。

轮机长应对备件的管理负责并经常进行检查和指导。

2 实施步骤2.1各种备件的船存量应以公司制订的备件定额为基础(见附件),结合设备的技术状况,船舶的营运情况等合理确定。

几种设备可以通用的或多台同类型设备的同规格备件,船存量应适当地少一些。

凡船级社规范有所规定者,应保证备齐。

2.2 更换备件,由各设备的主管船员对需换的零部件认真检查和测量,确实不能安全使用时,经轮机长同意后方可更换。

主、副机油头、轴瓦使用时间应做好记录申请订购时同时报公司。

除非影响航行安全,凡更换重大备件应事先请示公司同意。

已经更换下来且确实不能继续使用的重大备件,如须报废也应请示公司同意。

2.3 备件保管2.3.1 备件到船时,各主管船员应认真检查核对,如发现型号、规格不符或质量不佳,应即退还供应商并及时通知公司。

2.3.2 各种备件应有专人保管并按所属设备分类整齐地存放在固定处所,不同设备的备件不要混放一起。

2.3.3 各种备件,尤其是大的、重的、精密的重要备件妥善放置,做好衬垫、绑扎工作,防止翻倒、震动、碰撞。

2.3.4 各种备件应系挂识别牌号(包括机器名称、型号、备件编号),以便准确地判明其名称规格和所属的设备。

2.3.5 凡使用过的但仍可继续使用的零部件,除识别牌号外还应记载如下内容:.1 更换下来的原因。

.2 更换之前已累计使用的时间。

.3 如已经过加工,加工的时间和项目。

.4 目前的质量或规格(尺寸等情况)。

.5 今后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3.6 各种更换下来的零部件,除重大者须请示公司或明显无使用价值而作为废料处理外,一般均应妥为保管并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如经济上合理应送厂修理(或与修旧厂调换已经修好的旧件)。

船舶核动力装置

船舶核动力装置

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
总结词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拥有国,这些航母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和长期续航能 力。
详细描述
美国拥有多艘核动力航空母舰,这些航母采用核反应堆技术,为航母提供几乎无限的航 程和长期稳定的动力。核动力航空母舰具备强大的舰载机起降能力和作战能力,是美国 海军的重要战略资产。这些航母在多次军事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打击恐怖主义、
该系统包括了核燃料组件、燃料存储设施、燃料处理设备和废物处理设施等部分。
核燃料循环系统的设计需考虑核燃料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要求。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负责将反应堆产生的 热量带走并排放到环境中,以 维持反应堆的正常运行温度。
冷却系统通常采用液态金属、 水或气体等作为冷却剂,将热 量传递到散热器或冷凝器中排 放。
安全风险
核能技术虽然相对成熟,但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核事故、辐射 泄漏等,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风险与挑战
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
船舶核动力装置技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际运行验证,以 确保其成熟度和可靠性。
国际合作与互操作性问题
由于涉及核能技术,船舶核动力装置的国际合作和互操作 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合 作与协调。
核动力装置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能 源输出,与传统的柴油或燃气发动机 相比,能源利用效率更高。
长续航能力
由于核燃料能量密度高,船舶核动力 装置能够提供较长的续航里程,减少 补给次数。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船舶核动力装置可以大幅减少对石油、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 温室气体排放。
环保性
核动力装置产生的废物量相对较少, 且长期来看,核废料的处理和处置问 题得到妥善解决后,船舶核动力装置 的环境友好性将更加明显。

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课件 第三章 推进装置的工况配合特性

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课件 第三章 推进装置的工况配合特性

重载、污底、逆风、逆流、拖曳、 系泊、转弯工况
轻载、顺风、顺流工况
汹涛的影响
大风浪中航行时,螺旋桨的扭矩和推力周期性变化 见图10 注意事项:适当减小油门,防止飞车和超扭矩、超负荷 偏舵航行对航速和推力的影响 见图11
图10 船体产生摇摆和起伏而引起汹涛阻力
△Mb-扭矩增额 △ Te-推力增额
平衡方程式
dvs 0 dt
稳定工况下
dne 0 dt
Te R
Me M p Mm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
船、机、桨的特性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 航速与转速的转换关系 螺旋桨的选配
航速与转速的转换关系
稳定工况下航行时,R=Te J变化不大 由J=vp/(Dn)可得出结论:
vp∝n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
船、机、桨的特性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 航速与转速的转换关系 螺旋桨的选配
配桨原则
满足船舶所要求的航速和较高的螺旋桨效率 使柴油机的功率得到充分利用 使柴油机在全部运转范围内不超过允许的功 率范围
功率储备
标定功率与配桨功率的差 发动机功率储备 船体状态储备 航行条件储备
变工况特点
T不等于R,V,n,R,T,J,K1,K2螺旋桨特性时刻在变
船舶惯性相对大,机、桨、增压器等惯性相对小
油门改变后,n变化快,v变化慢
人工控制油门-启航工况
驾驶台要求n=n1, 见图14 第一阶段:n迅速增加阶段,v不变,J=0 启动:油门在4,工作在a点,n=n1 第二阶段: n缓慢增加阶段,v逐渐增加,J逐渐增加, K1,K2逐渐减小 若油门不变,工作点的变化a-a1-a2-a3 n=n1’ >n1 正确操作: 油门的变化:4-4 ’ -4 ’ ’-4’ ’’ 工作点的变化:a-a1-a’-a2’-a’’-a3’’-a3’’’ 驾驶台要求n=n3 不正确操作:0-b 正确操作:0-a-a1-b1-b2’-b2-b3

船舶动力装置概述

船舶动力装置概述

一、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现在的船舶动力装置主要由推进装置、辅助装置、管路系统、甲板机械、防污染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等六部分组成。

1.推进装置推进装置是指发出一定功率、经传动设备和轴系带动螺旋桨,推动船舶并保证一定航速航行的设备。

它是船舶动力装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1)主机。

主机是指提供推动船舶航行动力的机械。

如柴油机、汽轮机、燃气轮机等。

(2)传动设备。

传动设备的功用是隔开或接通主机传递给传动轴和推进器的功率;同时还可使后者达到减速、反向或减振的目的。

其设备包括离合器、减速齿轮箱和联轴器等。

(3)轴系。

轴系是用来将主机的功率传递给推进器。

它包括传动轴、轴承和密封件等。

(4)推进器。

推进器是能量转换设备,它是将主机发出的能量转换成船舶推力的设备。

它包括螺旋桨、喷水推进器、电磁推进器等。

2.辅助装置辅助装置是指提供除推进船舶运动所需能量以外,用以保证船舶航行和生活需要的其他各种能量的设备。

主要包括:(1)船舶电站。

(2)辅锅炉装置。

(3)压缩空气系统。

3.管路系统管路系统是用来连接各种机械设备,并输送相关流体的管系。

由各种阀件、管路、泵、滤器、热交换器等组成,它包括:(1)动力系统。

为推进装置和辅助装置服务的管路系统。

主要包括燃油系统、滑油系统、海淡水冷却系统、蒸汽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等。

(2)辅助系统。

为船舶平衡、稳性、人员生活和安全服务的管路系统。

主要包括压载系统、舱底水系统、消防系统、日用海/淡水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和冷藏系统等。

4.甲板机械为保证船舶航向、停泊、装卸货物所设置的机械设备。

它主要包括:舵机、锚机、绞缆机、起货机、开/管舱盖机械、吊艇机及舷梯升降机等。

5.防污染设备用来处理船上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油泥及各种垃圾的设备。

它包括油水分离装置(附设有排油监控设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焚烧炉等。

6.自动化设备为改善船员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和维护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减少人为操作失误所设置的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参考书名称:无
自学总学时:
108
自学


周 次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时 数
平 时 作 业
交作 业时 间
测验作业
交作 业时 间
时 数
实验内容 及安排
1
第一早船舶动力装置概论
第一节: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和类型 第二节: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和基 本性能指标
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系统组成和功 能特点等
6
2
第二章船舶推进装置
第四节:船舶机舱消防安全措施 要求:掌握船舶搁浅、碰撞的情况下 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掌握船舶安 全的消防措施。
5
根据自学的内容,并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 际,论述本船做了那 些应急情况的预案, 在船期间是否发生 过紧急情况,已及是 怎样应对的
20
第十二章船舶轮机部人员管理 第一节:国际公约对海船轮机人员的 要求
6
4
第三章:推进装置的工况配合特性 第一节:船、机、浆的相互作用和螺 旋桨的选配
第二节:各种航行条件下条件装置工 况配合特性
要求:掌握船、机、浆的特性,能图 示各种工况下社机浆配合点及特点。
6
5
第四章 船舶管路系统的管理 第一节:船舶管路与附件 第二节:船舶动力系统的管理 要求:掌握管路的阀件的名称和特 性,动力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管理特 点。
第一节:船舶推进装置的传动方式 第二节:传动轴系
第三节:动力传递设备
要求:掌握各种传动方式的优缺点,了解 各种传递设备的功能和工作特点。
6
根据自学的内容,并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 际,论述本船舶动力 装置结构特点、管理 要点。
3
第四节:螺旋桨
第五节:可调螺距螺旋桨 第六节:侧推器及其管理
第七节:船舶推进装置的管理 要求:掌握相关的螺旋桨的术语及定 义,了解调距浆的工作特点。
第一节:油料的加装与使用
第二节:重质燃油使用要求及其操作 管理
要求:掌握船舶燃油的管理和使用的 特点。
5
10
第三节:机舱备件管理
第四节:轮机物料与工具管理
要求:掌握轮机部备件无聊管理的基 本要求。
5
论述在船工作期间 备件、物料和工具的 管理制度,并指出是 否有需要改进的地 方
11
第八章 船舶轮机管理中相关的国际公约第一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大连海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学周历
版本:J修改状态:0DMU—4-095—1编号
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2010~2011学年 第2学期
教学计划
专业、
层次、年级:轮机工程科09级主讲教师:
张跃文
周数:
20
周自学时数:
5
教材名称:《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06版,许乐平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实验时数:
第三节:船舶动力装置故障诊断的基 本方法
要求: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可靠性的 基本概念,
6
8
第六章船舶营运的经济管理及节 能措施
第一节:船舶营运经济性概述
第二节:船舶最佳航速
第三节:提高船舶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要求:掌握船舶经济航速的三方面内 容,了解船舶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
5
9
第九章 轮机部油料、备件、物料1管理
6
6
第三节:船舶压载水系统及其管理 第四节:船舶舱底水系统及其管理 第五节:船舶消防系统及其管理要求:掌握船舶系统的组成、工作特点和 维护管理方法,了解船舶特殊系统的工作 特点。
6
根据自学的内容,并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 际,论述本船是怎样 管理燃油系统
7
第五章船舶动力装置的可靠性与 故障诊断方法
第一节:船舶动力装置的可靠性 第二节:提高船舶动力装置可靠性的 措施
成,
5
13
第九章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
第一节:MARPOL73/78公约的主要 内容及其相关规定
要求:掌握船舶对海洋造成污染的种类, 数量,及其防止措施及其相关规定。
5
根据自学的内容,并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 际,论述在船期间所 经历的PSC检杳,检 杳内容
14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 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 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要求:掌握我国对防止海洋造成污染及其 相关规定。
5
15
第三节: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的措施 第四节:船舶污染海域事故处理要求:掌握防止污染还有的措施,
5
16
第十章船舶技术状态监控与维护第节:船舶检验与船舶证书 第二节:船舶维修保养体系要求:掌握船舶检验的种类及相关规定, 了解船舶证书的相关规定
5
根据自学的内容,并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 际,叙述本船进行过 那些船舶检验
第二节:海船船员管理相关法规 第三节:我国航运企业关于轮机部人 员管理规定
要求:掌握国际公约对海船管理人员的基 本要求。
5


函授站站长签字:函授站
(SOLAS公约)
第二节:《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 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要求:了解两个公约的产生背景,掌握供
两个公约的基本组成。


12
第三节:国际劳工组织(ILO)有关 公约的相关条款
第四节:《国际载重线公约》及《国
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
第五节: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和船舶安 全检杳
要求:了解ILO和载重线公约的基本组
17
第三节:修船管理
第四节:船舶监造与监修
要求:掌握船舶修理的种类; 了解船舶的 监造与监修的相关规定
5
18
第十章安全运行与应急处理 第一节:大风浪中运行与减摇装置 第二节:机动用车及主、副机发生故 障后的安全措施
要求:掌握大风浪和应急情况下的注 意事项和操作方法。
5
19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节:船舶搁浅、碰撞后应急安全 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