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五篇

合集下载

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观后感

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观后感

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观后感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观后感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为主题的现代化博物馆。

参观了这座博物馆后,我深受震撼和启发,对中国工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进入博物馆的大厅,便看到了一幅巨幅的工业展示地图,上面清晰地标记着中国的不同地区,以及各地的主要工业基地。

这幅地图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工业的发展现状,让人印象深刻。

沿着博物馆的展览路线向前走,分为了不同的展厅,每一个展厅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展示中国工业的不同方面。

在第一展厅,介绍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

从中国工业的起步开始,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展示了中国工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成果。

例如,展示了土家族的烟草加工技术、东北的煤矿和钢铁工业、长江三角洲的纺织和轻工业等。

这一展厅通过直观的展示方式,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

在第二展厅,展示了中国工业的科技创新成果。

通过模型、实物和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高铁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铁技术展示。

通过一个模拟的高铁驾驶舱和展示实物,使参观者仿佛置身于高铁列车之中,感受到中国高铁技术的先进和发展速度。

除了展示工业发展的成果,博物馆还设置了一些互动体验项目,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工业生产过程。

例如,在模拟的汽车生产车间中,参观者可以体验到汽车的装配和生产流程,让人们亲身感受到工业生产的规模和精密度。

通过参观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工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力量。

这座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工业的规模和实力。

在这个信息化和科技创新的时代,中国工业正不断迈向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道路。

参观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不仅令人震撼,也给我们带来了启发。

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工业创新成果,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中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要关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观后感

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观后感

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观后感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这座博物馆位于沈阳市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广阔,建筑气势恢宏,展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和成就。

一进入博物馆,我就被展馆内的丰富内容所震撼。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模型,展示了中国工业的发展轨迹。

从土地开垦、农业生产,到乡镇工业、城市工业的崛起,再到现代化的大型工厂和高科技产业,整个过程展示了中国工业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这个模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工业在过去几十年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里,展示了各个工业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我特别关注了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领域的展示。

在汽车展厅里,我看到了国内外各大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还有许多珍贵的老爷车和古董车。

在航空航天展厅里,各种型号的飞机模型、航天器件和航空器材,让我仿佛置身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电子通信展厅,我了解到了中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5G技术的引入,使我对中国科技的强大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展览内容丰富之外,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还有很多互动体验项目,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

例如,我参与了一个模拟工厂的体验活动,亲身体验了工人的日常工作。

还有一个虚拟现实的项目,让我感受到了飞行的刺激和激动。

这些互动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工业的本质和工人的辛勤劳动。

通过参观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和成就,也感受到了中国工人的辛勤劳动和创新精神。

博物馆的展览和互动体验项目给了我一个更加真实的了解工业的机会,让我对中国工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这次参观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会永远铭记于心。

参观工业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工业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工业博物馆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工业博物馆,哇,那可真是一次超有趣的体验!一走进博物馆,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巨大的时间胶囊。

那些陈列的老机器啊,它们静静地待在那里,却好像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站在一台巨大的老式纺纱机前,看着它复杂的构造,心里就在想,以前的人可真聪明啊!在那个没有先进技术的年代,能造出这样的大家伙,真是不容易呢。

博物馆里有好多不同的展区,每个展区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我在重工业展区看到那些巨大的齿轮和钢铁架构的时候,真的被震撼到了。

那些冰冷的钢铁,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力量感,感觉它们就像是工业发展的脊梁骨一样。

我当时就在想,这每一块钢铁背后,得有多少人的汗水和智慧啊?不过呢,有些展区的介绍文字有点难懂,可能是因为涉及到太多专业术语了吧。

我看的时候有点吃力,但这也不影响我对那些展品的好奇。

我就一边看展品,一边猜那些文字大概的意思,哈哈,也挺有趣的。

还有那些展示工业发展历程的图片,从黑白的老照片到色彩鲜艳的现代照片,这变化可太大了。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工业发展的速度,就像坐火箭一样快!我不禁感叹,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被工业发展改变了太多太多。

想想以前没有这些工业成果的时候,再看看现在,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看到有好多小朋友也在。

他们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不停地问爸爸妈妈各种问题。

我就想啊,这博物馆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地方,能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历史,感受工业的魅力。

这可比在书本上看那些干巴巴的文字有趣多了呢。

我觉得参观工业博物馆,就像是在翻阅一本活着的历史书。

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每一个展品都是一个故事。

我在里面待了好几个小时,出来的时候还觉得意犹未尽呢。

你要是还没去过工业博物馆,真的推荐你去看看!你看了之后也会像我一样,对工业发展有新的认识,对那些默默为工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充满敬意的,我想。

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阳铁西观后感1500字

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阳铁西观后感1500字

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阳铁西观后感1500字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阳铁西观后感1500字篇一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去参观位于沈阳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听爸爸妈妈说:中国工业博物馆是对现有的沈阳铁西铸造博物馆进行改造、扩建而成,博物馆总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馆藏文物器件繁多,年代从商代至今,内容十分丰富。

经过2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中国工业博物馆。

远眺那造型独特的建筑物,就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厚重感,” 中国工业博物馆”。

七个黑亮的字体沐浴在阳光下,那一抹金色仿佛照进我的心里,感受到无比强大的吸引力,作为沈阳人心中那”自豪与骄傲”的情感油然而生。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描绘产业工人及机器的巨大浮雕,气势磅礴,宏伟壮观!通过博物馆的文字简介,我们了解到博物馆中有很多展馆,如: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香港工业馆、汽车模型展厅、城市规划展厅、重装馆、机电馆等。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见识了博物馆的展物含有的多项”。

工业之最”,如世界最大口径的铸管(直径2.2米) 、最大的超高压断路器壳体(铝合金铸件、重2吨) 、最大的立车横梁铸件(重115吨) 、最薄的铸件(厚0.38毫米)中国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压管的样管、第一台万能钻床、第一台八轴立式机床、第一台精密丝杠机床、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等等。

我们逐一参观了这些展馆,爸爸妈妈也为我做了一些相关知识的讲解,让我了解到沈阳市筹建中国工业博物馆,对于研究中国工业发展史、保护保存近代工业历史文物资料,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参观之旅就要结束了,此次参观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展馆还是通史馆。

它从四个发展阶段详细讲述了工业的发展历程,通过展出各国工业工艺品,如大炮,铁轨,轮船,汽车模型等方式让我了解了世界工业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工业的发展历史。

看着过去机器与现代机器的对比,看着历史和现在的对比,看着中国和世界的对比,这一切告诉我们工业同样可以辉煌,同样可以让国人骄傲。

参观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参观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参观工业博物馆观后感参观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1初次体验如此气势磅礴的工业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

位于柳州市文昌桥东桥头,柳州工业博物馆集工业历史展示、工业遗产保护、科学知识普及、旅游休闲于一体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由于处在建设当中,只展出了工业历史馆。

在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中,见证了柳州百年工业发展的进程,从无到有,从贫瘠到繁荣。

从东边步入,放眼望去,馆区建筑完全由工业建筑搭建的风格,与传统博物馆相比,是风格明显,别具一格。

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那的蒸汽机车柳钢58壹号,如此近距离观看沧桑的蒸汽机车,完全可以感受到当年蒸汽时代的繁华,机车复杂的结构,黑色与红色的搭配,如此坚硬而又各种奇形怪状的金属部件,打动了我们跳动的神经,不得不让人咂舌是如何打造;其次是锈迹斑斑的馆名,柳州工业博物馆,由于几个金属大字置于室外,长期风吹雨打,长满了铁锈,但是我却是那么喜欢,锈色而又沧桑的感觉;还有轮子都比人高的的轮式装载机,三轮压路机,溢流染色机,柳钢锅炉等置于馆区周围,外景充满了工业的气息。

外表普通的工业历史馆,走进去却是那么的宽敞,让人眼前一亮,我们不由的进行了拍照留念。

馆内两个门口,一进一出。

有路口进去,第一代柳微车功臣xx法国进口650吨冲力双动力压力机,曾经为第一代柳微车生产立下汗马功劳。

它巨大的强壮的身躯挡在了我们面前,让人想到了柳州工业人的脊梁。

周围的浮雕,浮现的是柳州百年的工业发展路程。

展馆内主要由油画,蜡像,机械部件,汽车等等组成一个个展位,展示给人们观看,这样新颖的特点,有助于人们更深入的进行了解。

馆内分两层,一楼主要展示的是近现代的遗存,二楼展示现代柳州工业产品。

金黄而又灰暗的`灯光,让人置身于那个年代,馆内陈列着1933年研发的广西第一台汽车“木炭汽车”、1937年柳州制造的广西第一架单座驱逐战斗机、有广西第一车称誉的“柳江”牌汽车、有柳州工程机械厂生产的中国第一代Z435型轮式装载机、有柳州机械厂制造的广西第一台1101型汽油机、有柳州市染织厂织就的广西第一条纯棉宽幅素色大格子床单……还展出了“中国创办酒精事业最大最早”的广西酒精厂的辉煌,20xx年轮式装载机和预应力锚具系列产品销量保持国际第一的光辉成就等,二楼可以看到柳州各个时期生产的微型车,也可以看到最新推出的宝骏630、景逸切割车、最新款景逸车。

关于沈阳工业博物馆的作文

关于沈阳工业博物馆的作文

关于沈阳工业博物馆的作文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沈阳工业博物馆参观,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们坐着咔嚓咔嚓的校车,心里乐呵呵的,期待着看到好多好玩的东西。

一进博物馆,我就被那些巨大的机器吸引住了!哇,那个蒸汽机轰隆轰隆的,像个大怪兽一样,我真想爬上去看看。

还有那些五颜六色的老式汽车,闪闪亮,真好看!我忍不住想摸一摸,咔嚓一声拍了张照片,留作纪念。

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关于沈阳的历史故事,有个大叔讲解得特别有趣,他说这些机器曾经帮助很多人工作,真是神奇呢!我心里想着,原来这些东西这么重要呀。

我们在博物馆的活动区做了小实验,咕噜噜,看到水流动的时候,大家都欢呼起来。

实验结束后,老师给我们发了小礼物,我的小手里握着一只小齿轮,心里美滋滋的。

这次参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后我也想去了解更多关于工厂和机器的知识呢!
—— 1 —1 —。

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感悟心得

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感悟心得

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感悟心得中国工业博物馆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博物馆,收藏展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作者参观了中国工业博物馆,并对其展品和文化内涵有了深刻的感悟和认识。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感悟心得》,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感悟心得》篇1中国工业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博物馆,收藏展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

我曾经有幸参观过这个博物馆,对其展品和文化内涵有了深刻的感悟和认识。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展厅,展示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手工业,到近代的机器工业,再到现代化的工业,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得到了详细的介绍和展示。

我看到了那些古老的手工业工具,感受到了中国工业的起源和发展;我看到了那些早期的机器设备,感受到了中国工业的崛起和发展;我看到了那些现代化的生产线,感受到了中国工业的强大和发展。

这些展品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工业的历史和文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工业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

除了展品外,博物馆还通过各种互动体验和展示方式,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工业的文化和内涵。

例如,博物馆设置了一个模拟工厂,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工业生产的过程和流程;博物馆还设置了一个工业科普展示区,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工业知识和技术。

这些体验和展示方式,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更让游客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工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

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让我对中国工业的发展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和创新,中国工业的文化内涵充满了智慧和精神。

《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感悟心得》篇2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实物和模型,展示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在博物馆内,我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展品,包括手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等方面的展品,这些展品让我感受到了当时中国工业的艰难起步。

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还算不错的日子里,我走进了沈阳工业博物馆。

说实话,一开始我没抱太大期望,不就是些机器、零件啥的嘛,能有多吸引人?但当我真正踏入那扇门,我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一进门,那种浓厚的工业气息就扑面而来。

眼前的那些巨大的机器设备,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我最先看到的是一台老式的蒸汽机,那家伙,可真是个大块头!锈迹斑斑的外表下,藏着的是当年的力量和激情。

我凑近了看,上面的螺丝、阀门,每一个细节都好像在跟我讲着它的故事。

我沿着展厅慢慢走着,就像走进了一条时光的隧道。

那些摆放着的各种工具、量具,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在当年可都是宝贝啊!我看到了一个钳工用的台虎钳,那厚重的铸铁身躯,结实的钳口,让人不禁想象当年的钳工师傅们是怎样用它打造出一个个精密的零件。

走着走着,我在一个展柜前停了下来。

里面放着的是一些工人的工作服和安全帽。

那些衣服上沾满了油污和灰尘,安全帽也有不少磕碰的痕迹。

我突然想到,这每一个污渍,每一道划痕,都是工人们辛勤劳作的见证啊!他们穿着这样的衣服,戴着这样的帽子,在车间里挥汗如雨,为了工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再往里走,我看到了一组照片,是关于当年工厂里的生产场景的。

照片里的工人们,有的在操作机器,有的在搬运货物,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和认真。

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吸引我,那是一个年轻的女工,她坐在一台机床前,眼神专注地看着手中的零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好久,仿佛能感受到她当时的心情,那种对工作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在另一个展厅里,我看到了一辆早期的国产汽车。

那车身的线条,虽然没有现在的汽车那么流畅,但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

我打开车门,坐进了驾驶座,手握着方向盘,想象着自己在当年开着这辆车在路上飞驰的情景。

车里的内饰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有些简陋,但却充满了历史的味道。

继续参观,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车间。

里面有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床,发出“嗡嗡”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五篇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五篇(一)今天我与朋友一同参观了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中国工业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工业为主题的展览馆,也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这两个第一极为符合沈阳作为共和国长子以及东方鲁尔的地位。

中国工业博物馆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与北一西路交汇处,于2012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开馆。

现建有机床馆、铸造馆、通史馆、冶金馆、汽车馆、铁西新区十年成果展等展馆。

走进展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工人群体铜质浮雕,展现了朝气蓬勃的生产场景,场面宏大,气势不凡。

在铸造馆,一辆按1:1比例,利用弹壳制作的99式坦克迅速吸引了所有参观者的眼球,据介绍该模型共用48356颗、十多种不同型号的弹壳制作,重达6.5吨,所有参观者都争先恐后的与这个大家伙合影留念。

因为中国工业博物馆是在原沈阳铸造厂的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的,所以很多地方都保留了老铸造厂的原貌,配合一组组栩栩如生的工人生产场面的雕塑,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真的回到了上个世纪。

工业博物馆非常大,需要走很长时间,但我们丝毫不感觉疲惫,展馆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件展品我们都没有放过,既然来了就不想留下遗憾。

通过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我了解到自鸦片战争后,始于洋务运动的中国工业所经历的沧桑历程。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我国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从单纯的重化工业调整为消费导向型,国民需求不段增长,推动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

30年间,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构成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量。

时下的中国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朝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轻型工业化道路迈进。

产业转型催生新兴企业,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未来的中国工业势必崛起于东方!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五篇(二)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还给我们介绍相应意义。

一、众所周知,铁西区曾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并有中国重型工业的摇篮之称,见证了百年中国工业的变迁。

在此基础上筹建中国工业博物馆,对于研究中国工业发展史、保护保存近代工业历史文物资料,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

目前全国尚无此类博物馆,铁西区将填补国内空白。

二、铁西区承建项目的优势。

(1)历史优势。

铁西区工业历史悠久,从1905年首家使用现代化机器企业诞生开始,经历了日本殖民工业、国民党时期工业和新中国工业等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铁西曾生产新中国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水压机等几百个中国工业史上第一的新产品,被称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

铁西区因工业而诞生,为工业生长,也将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2)人文优势。

工业是铁西历史的主脉,工业文化是铁西的灵魂。

铁西工业文化源远流长,沧桑厚重,对于几十万产业工人和铁西人来说,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劳模精神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铁西人文情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铁西建设经济强区,构建和谐新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3)地缘优势。

近年来,铁西生态宜居环境迅速提高,2008年荣获目前全国唯一的联合国人居署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建国60年60大地标之一,铁西作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沈西工业走廊开发的重要区域,还将面临筹办十二运等多重机遇,区位优势尽显无余。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见识了博物馆的展物含有的多项工业之最,如世界最大口径的铸管(直径2.2米)、最大的超高压断路器壳体(铝合金铸件、重2吨)、最大的立车横梁铸件(重115吨)、最薄的铸件(厚0.38毫米)。

中国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压管的样管、第一台万能钻床、第一台八轴立式机床、第一台精密丝杠机床、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

参观通史馆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世界工业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工业的发展历史。

相应展出的是各国工业工艺品,如大炮,铁轨,轮船,汽车等模型。

而且还与当时中国的起步工业形成相应对比,给我们真实呈现当时落后的工业历史。

在此馆中还展示当时积极名族工业英雄,以及他们所作出的贡献。

其中包括洋务运动的一些代表,奕,张之洞,李鸿章等,还有民族企业家张謇,刘鸿生,荣敬生等。

然后就是建国后中国新工业的崛起,掀开中国工业辉煌的序幕。

集中展示了当时艰苦条件下中国一系列工业的相应发展。

中国开始了自己全新的铁路,火车,军工业,机床等各方面的发展。

其次参观的是机床馆,该馆中收藏新中国生产及使用过的当时比较先进的机床系列。

其中包括车床,磨床,铣床,已经初期的老式自动化的机床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五篇(三)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去参观位于沈阳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听爸爸妈妈说:中国工业博物馆是对现有的沈阳铁西铸造博物馆进行改造、扩建而成,博物馆总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馆藏文物器件繁多,年代从商代至今,内容十分丰富。

经过2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中国工业博物馆。

远眺那造型独特的建筑物,就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厚重感,中国工业博物馆七个黑亮的字体沐浴在阳光下,那一抹金色仿佛照进我的心里,感受到无比强大的吸引力,作为沈阳人心中那自豪与骄傲的情感油然而生。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描绘产业工人及机器的巨大浮雕,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通过博物馆的文字简介,我们了解到博物馆中有很多展馆,如: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香港工业馆、汽车模型展厅、城市规划展厅、重装馆、机电馆等。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见识了博物馆的展物含有的多项工业之最,如世界最大口径的铸管(直径2.2米) 、最大的超高压断路器壳体(铝合金铸件、重2吨) 、最大的立车横梁铸件(重115吨) 、最薄的铸件(厚0.38毫米) 。

中国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压管的样管、第一台万能钻床、第一台八轴立式机床、第一台精密丝杠机床、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等等。

我们逐一参观了这些展馆,爸爸妈妈也为我做了一些相关知识的讲解,让我了解到沈阳市筹建中国工业博物馆,对于研究中国工业发展史、保护保存近代工业历史文物资料,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参观之旅就要结束了,此次参观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展馆还是通史馆。

它从四个发展阶段详细讲述了工业的发展历程,通过展出各国工业工艺品,如大炮,铁轨,轮船,汽车模型等方式让我了解了世界工业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工业的发展历史。

看着过去机器与现代机器的对比,看着历史和现在的对比,看着中国和世界的对比,这一切告诉我们工业同样可以辉煌,同样可以让国人骄傲。

背后每一代人的心血汗水我们都不能忘记,这同样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积极进取,把握时代潮流,紧跟世界脚步,运用智慧不断创新,为现代创新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当代小学生同样需要跟上时代脚步,脚踏实地把我们的基础知识学好,学牢。

不断学习先进理念知识,树立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信念,摆正学习态度,为中国现代工业的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五篇(四)中国工业博物馆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北一西路交叉口的西南角,是对原有的沈阳铸造博物馆进行改造、扩建而成。

2011年5月18日奠基开工,整体建筑采用了新老结合的方式。

2012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当天,中国工业博物馆(一期)开馆,开放了通史、机床、铸造三个馆。

2013年9月1日,中国工业博物馆(二期)也正式竣工开放,又增加了冶金、重装、汽车、机电、香港、车模、铁西七个馆。

并且在完善展馆功能的基础上,开设餐饮、休闲、体验、互动等区域。

该馆为省、市、区政府联建的目前国内首家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涵盖21个主要工业门类,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4.5万平方米。

其设计以记载历史、新旧结合、传承文明、独具特色为重点,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形式,记录了中国工业百年发展历程,见证了沈阳这座工业城市的辉煌。

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工业类综合博物馆的空白,是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标志性成果,将成为工业文化传播与中国工业史料研究基地、学术研究和科普教育的优势平台。

中国工业博物馆中收藏文物年代从商代至今,包括上世纪30年代初的铁西规划图、1900年的中东铁路钢轨、西周青铜盔、春秋时期盔甲、殷商时期铜镜等藏品。

中国工业博物馆征集的文物来自上海、北京、内蒙古等20多个省区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三级文物10件。

目前有1300多件实体文物,上展文物7000多件,分别以文字、照片、实物和数据等形式,再现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

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五篇(五)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简称为中国工业博物馆,是对现有的沈阳铁西铸造博物馆进行改造、扩建而成,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省市区政府联建的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填补了国内博物馆的空白。

2011年5月18日奠基开工,整体建筑采用新老建筑结合的方式。

2012年5月18日博物馆一期开发通史、机床、铸造三个馆。

二期有冶金馆、重装馆、汽车馆、机电馆、香港馆、车模馆、铁西馆七个馆,并且在完善展馆功能的基础上,开设餐饮、休闲、体验、互动等区域,2013年9月1日对外开放。

中国工业博物馆坐落于国家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东北第一大城市---沈阳,所以也称为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

沈阳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是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

中国工业博物馆(一期)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与北一西路交汇处,于2012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开馆。

现建有机床馆、铸造馆、通史馆、铁西新区十年馆。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中国工业博物馆目前征集的文物来自上海、北京、内蒙古等20多个省区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三级文物10件。

2008年6月辽宁省政府公布沈阳原铸造厂翻砂车间为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设计以记载历史、新旧结合、传承文明、独具特色为重点,目前已从全国22个省市征集文物1.6万件。

博物馆一期将开放中国工业通史馆、铸造馆、机床馆和铁西10年成果展馆等4个展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