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生物 社会热点问题透视
2020-2021学年中考生物热点专项突破二 材料分析题型(含答案)

热点专项突破二材料分析题型(一)与环保热点联系类【典例导析】(2020·郴州学业考)阅读材料,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探究实验。
酸雨是指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形成的雨。
酸雨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的pH小于5.6,具有较强的酸性,会影响土壤,破坏土壤肥力,使农田、森林和草地的生产能力下降;也会直接危害植物的叶和芽,严重时使植物枯萎甚至成片死亡。
酸雨还会腐蚀金属桥梁、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成为酸雨多发区。
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影响吗?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如下是某小组的探究报告,请完善此报告。
(1)提出问题: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什么影响?(2)作出假设: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
(3)实验方案:实验器材:用稀硫酸配制pH分别为3、4、5、6的酸性溶液各1小喷壶、蒸馏水1小喷壶,大型水槽(仿稻田水土),50株生长状况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同品种水稻幼苗等。
(说明: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从0~14,pH越大,酸性越小,7为中性,小于7呈酸性,大于7呈碱性。
)实验步骤:①将50株幼苗等分5组,每组10株,培育在已经编号的水槽中,同置于适宜的环境中。
②每天用喷壶定时对5组水稻幼苗的叶和芽分别喷洒适量且等量的不同pH的模拟酸雨或蒸馏水。
(酸有腐蚀性,操作时注意安全,不要飞溅到身体和衣物上。
)③连续7天,每天定时观察、认真记录幼苗生长及伤害情况。
7天后的实验结果如表:注:“+”表示伤害程度,“+”越多表示伤害程度越大;“0”表示没有伤害。
(4)实验结论: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pH在3~7之间,pH越小,伤害程度越大。
(5)分析讨论:①实验中要设置E组,其作用是与其他4组形成对照。
②实验中,每组用10株幼苗,而不是1株,这是为了避免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误差,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020中考生物时事热点资料整理(很有价值!!)

2020中考生物热点整理热点一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有关地方加强鼠疫防控工作热点链接2019年11月12日,北京市确诊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的2例肺鼠疫病例后,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
2名肺鼠疫病例病情危重,国家和北京市联合医疗专家组全力救治。
其所有密切接触者已于11月21日全部解除隔离医学观察。
设题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命题示例2019年11月12日,北京市确诊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的2例肺鼠疫病例后,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控鼠疫。
其中对肺鼠疫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的哪项措施()A.切断传播途径B.保护易感人群C.控制传染源D.消灭病原体【解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答案】C热点二山东一中学生跑步时身亡初步判断系心源性猝死热点链接近日,滨州市滨城区渤海中学北校区一位14岁中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晕倒,紧急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2月8日,记者联系到辖区内的派出所求证,得知:事发时间是12月6日星期五的下午4点左右,经过医生初步判断是心源性猝死,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做医学鉴定。
设题点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命题示例近日,发生了多例心源性猝死的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心脏健康的关注,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心源性猝死。
下列选项中属于保护心脏的良好生活习惯的是()A.晚饭多吃高脂肪的食物B.多做有氧运动C.吸烟饮酒D.多吃冰激凌【解析】晚饭多吃高脂肪食物容易造成血脂升高,使心脏的负担加重,对心脏健康不利,A错误;多做有氧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减轻心脏负担,B正确;吸烟、饮酒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戒烟限酒,C错误;多吃冰淇淋刺激血管收缩,会使血液流速减慢,D错误。
2020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问题透视

2020 年初中生物中考社会热点问题透视一、热点信息1 地震与环境2020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东北的福岛发生9.0 级大地震。
1.结合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答抗震救灾中对伤员的救援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的畅通,只有该系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伤员李某被救时下肢动脉正在出血,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用止血带止血。
(3)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食用少量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持体内的 _______ 供给。
(5)在伤者受横梁砖块所压处,血液所输送的_____ 气和 _____ 不能输送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所产生的______ 等废物不能运出体外,因而会造成组织坏死。
(6)肾衰竭的产生是由于血液流经肾单位时_____ 和______ 的滤过作用发生严重障碍,导致血液中的废物大量聚集,肾脏无法正常工作。
(7)刚被救出的人一般要立即点滴医用氯化钠,它的浓度是,因为这样的浓度和人体内的液体浓度一致,避免了输液时发生事故。
(8)救援过程中,被困者要尽量少说话,保持平静,这主要是为了降低作用,从而降低体内的分解,保持体能。
2020年重庆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解析

2020年重庆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对于即将结束初一生活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些同学产生了过分激动、羞涩、烦躁、恐慌等心理反应。
面对这些变化,做法不正确的是()A.自我封闭,任其发展B.正确认识,理性对待C.适当的请求家长指导D.适时的求助老师2.在玉米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玉米减产,玉米果穗会出现“秃顶”“缺粒”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A.传粉不足B.光照不足C.开得花较少D.肥料不足3.图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关于细胞分裂叙述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分裂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的数量不同B.如图所示,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内染色体会复制加倍C.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完全一样D.恶性肿瘤的形成与图所示过程无关4.乳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可用于制作酸奶。
它与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A.没有细胞结构B.没有细胞质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没有细胞膜5.下列关于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不同的骨上B.骨骼肌里有许多血管和神经C.人体的一项运动可以由一块骨骼肌收缩或舒张完成D.体育锻炼能使骨骼肌细胞体积增大,收缩有力6.以下对生物的分类,正确的是()A.海马--哺乳动物B.银杏--被子植物C.河蚌--软体动物D.卷柏--裸子植物7.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海水淡化技术B.治理环境污染C.控制人口增长D.提高粮食产量8.9.下列四种生物中,按照形态和结构划分,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A.玉米B.水稻C.大豆D.小狗10.海豚的体细胞中含有21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A.21条B.21对C.42对D.84条11.海南岛尖峰岭热带雨林(具有“绿色水库”的美称)常年降雨量大,这与下列生理作用有密切关系的是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A.生长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蒸腾作用12.某失明者,经检查其眼球的结构是完好无损的,但是他却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其发病部位可能是()A.晶状体B.视网膜C.玻璃体D.视神经或视觉中枢13.榕树、茶花为温州市的市树、市花,能反映我市自然风貌和人民的朝气蓬勃。
初中科学透过2020年学业考试看2020年(生物篇)

透过2020年学业考试看2020年(生物篇)08年学业考试中生物部分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几份试卷,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体现新课程改革思想,做到了全面考查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运用、反应等情况。
1.重视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考查。
例如:(温州卷)下列物体,属于非生物的是()【分析和解答】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掌握了生物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激应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此题的答案迎刃而解了。
答案:D2.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的发展。
例如:(嘉兴卷)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组进行探究。
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长短):花盆编号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长短1 壤土+++ +++2 壤土+++ ++++3 沙土+++ +++4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
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3)为了通过与1号盆的比较来确定浇水量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参照上表的方法对4号盆的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作出设计。
(4)由于土壤的结构不同。
因此它们的保水、通气等能力也是不同的。
如果我们向2、3号花盆中同时浇一定量的水,则从盆底流出水分较多的是号花盆。
简析:此题以环境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作为主要载体,考察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探究实验中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于探究过程的熟练程度。
1、2号花盆的对比很容易得出光照时间长短不同的结论;再分析1、3号花盆,也比较轻易地找到土壤种类是不同的;要研究浇水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只需浇水量不同便可,其它变量相同;沙土类的土壤保水性差,流出的水最多。
热点01 提高粮食产量(解析版)-【初中生物】2024中考会考时政热点

热点01提高粮食产量2023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增长0.5%。
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9公斤,增长0.8%。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表示,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热点命题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共生、合作、寄生等。
3.生态因素4.生物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热点命题2: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3.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它们与形成果实繁殖后代有关系。
4.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到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5.种子中最重要部分是胚,因为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胚不包括胚乳)。
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不在休眠期。
7.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接着是胚轴伸长,最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热点命题3:植物的生理活动1.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2020年中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热点专题冲刺(人教版)(学生版

热点专题13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选项 1 2 3A 脑神经脑中枢神经系统B 发酵无氧呼吸呼吸作用C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 光合作用同化作用新陈代谢A.A B.B C.C D.D中考考试说明要求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区别神经、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明确反射的概念,并描述反射弧的结构概述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识别眼球的主要结构、耳的主要结构,描述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只有明确了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才能认识到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意义。
养成良好的神经系统卫生保健习惯,从而合理使用和开发大脑,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更好的适应环境,健康快乐的生活。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激素调节;二是通过神经系统实现了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人体适应环境变化,以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协调统一的保障,因此掌握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健康的生活至关重要。
2.下面示意图表示的人体结构是()A.神经元B.反射弧C.肾单位D.支气管3.舞蹈《千手观音》征服了亿万观众的心,这个舞蹈是由聋哑演员表演的。
参与调节她们的身体完成优美舞蹈动作的神经结构主要有()①视觉中枢②听觉中枢③嗅觉中枢④躯体运动中枢⑤小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⑤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B.应激性C.神经冲动D.反射5.不小心,脚踩在钉子上,立刻抬脚,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抬脚,后感觉到痛B.抬脚和疼痛同时发生C.脚感觉到疼了,而后迅速抬起D.抬脚和感觉到痛都是由我们主观控制的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B.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C.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得呆小症D.控制血压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7.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人类所特有的是()A.语言中枢B.视觉中枢C.听觉中枢D.运动中枢8.能使脑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的是()A.体育运动B.看书C.睡眠D.唱歌9.下列属于内分泌腺的一项是()A.睾丸、汗腺、胃腺、唾液腺B.睾丸、胰岛、垂体、甲状腺C.垂体、汗腺、皮脂腺、唾液腺D.胰岛、胃腺、甲状腺、垂体10.某成年影视演员身高只有80厘米,其原因是()A.胰岛素分泌不足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11.有关人的反应速度及其测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反应速度一定相同B.不同人的反应速度只需分别测一次C.反应速度会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提高D.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慢12.通过如图的方法,测定了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反应速度,结果如表所示(单位:cm)。
2020年中考生物考点透视

2020年中考生物考点透视2020中考生物考点内容梳理(七年级上册)[考试内容1]举例说明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物的基本特征[A级]例如:小树苗由小长大,蚂蚁搬家,孔雀开屏,种子萌发,含羞草的叶子一碰会收缩等。
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有一定的基本结构(2)生物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3)生物能产生后代,并有遗传和变异现象(4)生物有应激性(5)生物有生长发育现象(6)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考试内容2]举例说明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或一般过程)[B级]观察、实验、调查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1.科学探究的步骤(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6个步骤并非是固定不变的)(2)科学探究常常需采用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原则:变量只有一个(单一变量),其他条件相同。
2.实验“探究肉汤为什么会变质”提出问题:肉汤里的细菌是从里来的?作出假设:肉汤自动生出细菌。
(或细菌从空气中跑到肉汤里去了。
)制定计划:把肉汤分装入两个圆底烧瓶,将其中一个烧瓶的颈用高温拉制成鹅颈状弯曲。
实施实验:将两烧瓶中的肉汤同样加热煮沸后静置,多天后观察,鹅颈瓶内的肉汤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无菌,不变质,另一个烧瓶内的肉汤很快变质,肉汤内出现了细菌。
得出结论:细菌从空气中进入到肉汤里,使肉汤变质3.设计实验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是探究实验的基石,单一变量原则又是对照原则的前提。
生物实验的基本思想就是“对照”,因此大多数生物实验都是在控制单一变量的前提下,根据对照性原则进行设计的。
4.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考试内容3和4]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及练习使用显微镜[B级]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①镜座—稳定镜身。
②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③镜臂—握镜的部位。
④镜筒—上端是安装目镜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初中生物中考社会热点问题透视一、热点信息1地震与环境2020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东北的福岛发生9.0级大地震。
1.结合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答抗震救灾中对伤员的救援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______系统的畅通,只有该系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2)某伤员李某被救时下肢动脉正在出血,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_____处用止血带止血。
(3)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______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食用少量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持体内的______供给。
(5)在伤者受横梁砖块所压处,血液所输送的______气和_______不能输送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所产生的_______等废物不能运出体外,因而会造成组织坏死。
(6)肾衰竭的产生是由于血液流经肾单位时_______和_______的滤过作用发生严重障碍,导致血液中的废物大量聚集,肾脏无法正常工作。
(7)刚被救出的人一般要立即点滴医用氯化钠,它的浓度是,因为这样的浓度和人体内的液体浓度一致,避免了输液时发生事故。
(8)救援过程中,被困者要尽量少说话,保持平静,这主要是为了降低作用,从而降低体内的分解,保持体能。
该生理过程主要在细胞的内进行。
2.2020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
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A.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转移到农家保护C.移入其它大熊猫基地 D.移入裸子植物园3.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许多重伤员需要输血治疗,奉献一份爱心,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是一位健康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有关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B.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输血时血型不符能造成血液凝固4.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A.主动脉B.毛细血管 C.静脉 D.动脉5.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人民日报》于5月18日介绍了地震灾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见下图。
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图A告诉我们,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2)依图B可知,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3)图C告知:疫情一旦发生,对发生疫情的区要采取强制措施,提高疫病免疫率。
6.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向灾区调拨了大批防疫物资,抽取了大批卫生防疫人员实施灾后防疫,防疫专家们也特别提出了十大防疫注意事项,以防止“大灾过后必有大疫”。
目前无聚集性病例发生。
(1)地震后,灾区严重缺乏清洁饮用水。
一般情况下,水源污染最多的是因为大肠杆菌污染所导致的,大肠杆菌与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是。
(2)防疫专家指出,要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饭前饭后。
便前便后后要洗手,严防病从口入,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3)参加救援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卫生防疫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以便使机体产生相应的,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7.汶川地震发生后两周,抢救被困人员生命的工作也渐渐接近尾声。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温家宝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强调要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据悉,地震造成的大批死亡畜禽会孳生大量病原微生物,这就为许多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为控制疫情的发生,卫生部门抽调了许多防疫专业人士前往灾区。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①防疫人员向人员密集地区的生活用具和垃圾上喷洒药物,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
②国家卫生部第一时间提供了上百万支传染病疫苗,免费给灾民注射,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了加强卫生防疫外,灾后的心理辅导也是非常必要的。
假如你是心理辅导人员,你会如何帮助灾区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热点信息2冰雪灾害2020年冬天成为我国21年来最冷冬天。
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
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冰雪天气。
东洞庭湖16万只候鸟无处觅食,饥寒交迫,生命垂危。
冰灾过后,经湖南省林业厅多次监测,候鸟并无大面积死亡,种群正常。
这与鸟类本身的结构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有关。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鸟类的哪些结构特征能让它在寒冷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而恒定的体温?①___________ ,可保温。
②__________ ,呼吸能力强,供氧足。
③___________ ,产能多。
2.为抵抗持续的低温,鸟类的耗氧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比较3.假如你是鸟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候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三、热点信息3传染病最近河南、山东手足口病疫情引起广泛关注。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目前,我国手足口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手足口病疫情主要流行于农村地区,表现为分布广、疫点多,幼儿比例大、持续时间长;疫情正处于上升阶段,预计将在5月至7月份间达到高峰。
1.4月底,安徽阜阳等地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EV71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之一。
下列哪项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A.由有机物组成B.具有细胞结构C.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D.能使人体发病2.由EV71引发的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传染病。
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餐具等立即进行消毒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研究病毒结构3.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地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能感染他人。
该病患者大都有呼吸道症状和口腔黏膜疱疹及手、足、臀、膝部丘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等多种并发症。
据专家介绍,由上述病毒引发的病人康复后会具备相应的免疫力,但还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
(1)作为病原体的肠道病毒属于______病毒,这种病毒由_________和______组成(2)上述疾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_。
(3)如果孩子被感染,一定要很好地卧床休息,发热时多给喝温开水,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患儿嘴痛时注意给吃低温食物,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使他及时获得______等有机物,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
(4)感染过以上病毒的人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此病毒,但还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免疫学角度分析,______________是预防传染病大面积流行的最好办法。
四、热点信息4禁烟令和禁塑令自2020年5月1日起卫生部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下称《细则》)以来,“全面禁烟令”已经实施10天,多数市区主要公共场所的禁烟效果初步显现,许多理发店、浴室、旅店等场所均采取禁烟措施。
2020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3个“世界无烟日”,本次无烟日的主题是“性别与烟草——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
时下有不少青少年却以吸烟为时尚。
下列对吸烟的认识,错误的是A.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B.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C.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吸烟是人成熟的表现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从2020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现有超市、商店、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的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政府“限塑”的真正目的是可以减少对的污染。
(2)有人设想,生产一种新型材料制作购物袋来代替现行的塑料袋。
你认为这种新材料应具备什么特点?请提出你的设想。
(3)有人用焚烧的办法处理塑料袋,这种做法好不好?。
为什么?(4)你认为目前该采取什么办法处理土壤中的塑料袋?。
(5)目前,环保塑料袋的技术难题已被攻克,可以大规模使用。
由于这种塑料袋中添加了可降解的成分,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被__________分解,减少环境污染。
(6)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禁塑令”,迎接“六·五”世界环境日,请你设计一句宣传语,激发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热点信息5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月初在天津考察时这样强调。
他指出,一定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
2020年的染色馒头事件,牛肉膏使猪肉变牛肉,双汇瘦肉精一系列事件。
使人们想起了 2020年秋天的三鹿奶粉事件,不法奶农为了获取暴利,他们在鲜奶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在工业界一度被称为“假蛋白”。
三聚氰胺最大特点是含氮量很高,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三聚氰胺,会使蛋白质测定含量虚涨4个多百分点。
于是,奶农把三聚氰胺加入鲜奶之中,造成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假象。
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据以上材料回答:(1)人们在购买婴幼儿奶粉时一般要购买蛋白质含量高的奶粉,这是因为__________,不法奶农正是利用这一点把三聚氰胺加入鲜奶之中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2)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_______内最终被消化成_______。
(3)被人体吸收的三聚氰胺形成肾结石时,到达肾脏的路线是______________。
(4)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小明天天喝牛奶但仍缺钙,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缺少________。
六、热点信息6关于核辐射2020年3月11日13时46分,发生在日本东北的9.0级大地震引发了海啸,海啸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受损引发的核泄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放射性物质在衰变时会释放离子辐射,这种辐射可以对人体内部化学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它会打断人体组织的各种原子和分子间的化学键,人体会自动对此作出反应,尝试对这种损害进行修复。
但有时候这种伤害将是非常广泛而严重的,修复几乎不可能。
并且在自动修复过程中还存在发生错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