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土地: 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 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3.土地类型: 源于自然地理学,也称景观形态单元。

它是地表各组成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以及人类活动作用结果)遵循地域分异规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性的一系列空间单元。

4.土地资源类型: 根据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或功能的差异性而划分的。

它是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5.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6.土地分类: 在同一级土地中划分出不同的土地单位。

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的土地单位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与归并。

7.土地利用现状:是人类长期利用、改造土地资源的结果,能比较全面地记录和反映土地利用的本质特征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差异,是划分土地利用类型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8.土地评价:是指针对一定的利用目的,对土地的性状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的过程。

9.分等定级: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土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评定,并划分等别、级别。

10.土地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土地资源,在合理调查评估的基础上,从实物和价值两方面统计和核算,确定其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及其平衡状况与投入产出效益的行为。

11.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实质上并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权利和预期收益的购买价格,即地租的资本化。

12.土地利用:是指人们以土地资源为对象,为一定利用目的而从事的土地经营或经济活动。

13.土地利用区划:是在充分了解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演变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地域性差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土地利用的方向、结构及布局进行分区。

土地资源复习题

土地资源复习题

名词解释:土地:是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他包括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组成要素。

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填空:1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土地)系统分析方法、现代技术应用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社会经济分析方法2 土地的资源特性包括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有限性、不可代替性3 土地资源的“二重性”是指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4 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5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6 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7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8 土地的四大功能:生产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空间功能9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地生产力系指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的最本质的特性之一。

据估算,人类食物的88%由耕地供应,10%由草地提供,即人类食物的98%由土地的“生产性”所决定。

10土地是一种可更新的资源,表现为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并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11土地的产权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等。

简答题:1 土地的特性?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3、土地质量的动态性,4、土地利用的永续性,5、土地用途的多宜性与多用性,6、土地的不可代替性,7、土地的社会性第二章:填空题:1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2光照对土地而言,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3地貌类型按地貌形态可粗略分为平原、丘岭、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大类4平原可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滨海平原等5我国著名的冲积平原有:松嫩平原、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6地表水系是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和沼泽等水体的水分7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在生物、气候、地形、母质、时间等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8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表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环境;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9新构造运动的结果,造成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局势10在一天之内,夜间的总辐射为零,正午最高;一年之中,夏季的总辐射最高,冬季最低。

内蒙古农业大学《土地资源学》期末复习题new

内蒙古农业大学《土地资源学》期末复习题new

内蒙古农业大学《土地资源学》期末复习题new一、名词解释1、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2、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科学3、土地类型是指地球表面分布的不论面积大小、性质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或地域4、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5、土地分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的土地单位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与归并,为土地的分类。

6、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7、地域分异规律:由于地表各处的气候、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环境条件的不同、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的土地形成了按其位置、条件的不同而分化成不同的土地类型。

8、区域土地类型的结构是指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各种土地类型质与量的对比关系及其组合而成的空间格局或图式质的对比关系,是指在该区域内分布有哪些土地类型以及它们的属性差异如何量的对比关系,是指每一种土地类型在该区域内所占的绝对面积和相对面积及其比例9、土地类型演替是指在一定时段内,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转化的过程。

10、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就是土地资源质量降低的现象。

11、盐碱化是指由于对土地资源的不正确利用,造成的非盐碱化土地的盐碱化,以及土地由轻盐碱化转为重盐碱化的过程12、基本农田是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13、农业生态区是指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亦称为农业生态单元、土地评价单元、制图单元)14、林地new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土地退化的类型主要有、、、、、、。

2.土地资源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在我国960万km2 的土地上,各自然要素水平差异十分明显,一般太阳总辐射量低纬度区高纬度区,高原区平原区,一年中季最高,季最低;我国地形处于西东,降雨量一般自向递减。

3.地下水水质按矿化度大小可分为、、、、、五种。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土地资源现状调查准备工作包括编写任务书、组织专业队伍、收集资料、()。

A.准备仪器与工具B.汽车C.图纸D.食宿2.土地资源评价原则为生产性、综合型、主导因素、针对性、比较性、()。

A.合理性B.相对稳定性C.效益性D.限制性3.土地资源是当前和可预见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的土地。

A. 不利用B.改良C. 利用D.复垦4.交通用地指数指()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数。

A. 公路B. 交通C. 铁路D.航运5.机械化水平是单位面积年末()总动力。

A. 机械B. 交通工具C. 耕作机械D.农业机械6. 气候资源主要是指光、温、()及风力资源。

A. 水B. 地下水C. 雪D.降雨7.我国热量带在东部季风区划分为()、亚热带和热带。

A. 寒带B. 北亚热带C. 温带D. 寒温带8. 后备土地资源指目前()开发利用,但在一定时期、一定科技水平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被开发利用的土地。

A. 已经B. 适宜C. 矿藏D. 没有9. 跟据其成因及沉积物的堆积形式可分为扇形地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

A. 河积平原B. 沉积平原C. 海积平原D. 水积平原10.人类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垦殖、放牧、森林采伐和()等。

A. 修路B. 水利基本建设C. 建房D. 采矿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土地资源学2、土地资源潜力3、土地人口承载力4、土地类型5、土地生产力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土地的属性?2、说明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方法?3、试述土地资源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与依据?4、阐述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5、试述土地复垦的对象?6、简述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述土壤理化性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2、论述我国人地矛盾与解决的对策?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土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完整版)土地资源学复习题整理

(完整版)土地资源学复习题整理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

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的土地。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土地资源”这个概念呢?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进一步地强调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方面的基本属性,如草地资源、林地资源、宜农土地资源等等。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①生产性: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

土地生产力系指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的最本质的特性之一。

土地生产力从时间上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土地的现实生产力,即现实条件下土地的生产水平;二是指可预见的将来,即对土地施加改造措施或更加集约经营条件下土地的生产水平,称为土地潜在生产力或土地生产潜力,简称土地潜力。

②区域性:由于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性规律以及地质、地貌因素决定的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使土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

不同地区的土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形成地表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以及不同的土地生产潜力、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的土地合理利用方向。

土地的这种地域分异性(或称差异性),要求我们在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布局时,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的区域优势。

③可更新性:土地是一种可更新的资源,表现在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并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土地的可更新性决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对土地进行掠夺性开发,人类一旦破坏了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出现水土流失、沼泽化、沙漠化等一系列的土地退化,使土地生产力下降,使用价值减少。

这种退化达到一定程度,土地原有性质可能彻底破坏而不可逆转、恢复。

尤其是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任何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都可能会引起土地生产力的逐渐丧失。

④动态性:土地不仅具有地域性的空间差异,而且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土地与土壤、国土、景观的区别与联系(1)土地与土壤,土壤只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①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地包含土壤②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土壤的本质特征是肥力③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体。

(2)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指一个国家所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由一国主权所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陆地、河流、湖泊、内海和领海以及它们的下层和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国土是比土地更广泛的概念(3)土地与景观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表现。

①从属关系上,景观是土地的一部分②从内涵上,土地概念强调除自然属性外,更侧重于其经济社会属性;景观概念则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含义,更强调景观攻擂人欣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③景观具有异质性,与以均质型地块单元为基础的土地概念有本质区别。

2.土地资源的概念在当前或可预见将来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1)自然属性①生产性②整体性③面积有限性④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⑤时间变化性⑥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⑦多用途性(2)经济社会属性(3个)①土地的社会性②土地的资产性a供给的稀缺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个体的异质性c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d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e流通的特殊性③土地的权籍性a地权,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的总和b地籍,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

地籍的核心是权属,是调处土地争执、恢复界址、确认地权的依据。

构成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和权籍4.土地功能(8个)①养育功能,土地的本质属性是具有生产力②支撑功能,人类一切活动都附着于土地③资源功能,土地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④资产功能,土地具有增值性,是重要的不动产投资对象⑤环境净化功能a,进入土地的污染物质在土体中通过扩散、分解等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毒性。

土地资源学考试试题

土地资源学考试试题

土地资源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土地资源:是指由自然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可用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

2、土地资源学:是一门研究土地资源的分布、分类、数量、质量、利用和管理的学科,旨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土地资源调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土地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利用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和制图的过程。

4、土地资源规划: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特点,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进行的总体规划。

5、土地用途分区:是根据土地的特点和利用方式,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

二、简答题1、简述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2、简述土地资源调查的主要方法和过程。

3、简述土地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4、简述土地用途分区的目的和方法。

5、简述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三、论述题1、论土地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论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论新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4、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5、论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人力资源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招聘过程中,以下哪个选项最有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A.发布职位广告B.参加招聘会C.推荐人才D.社交媒体招聘2、根据员工的表现,企业通常会进行绩效评估。

以下哪个绩效评估方法最为主观?A.行为锚定评级量表法B.强制分布法C. 360度反馈法D.目标管理法3、在制定员工福利计划时,企业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员工需求调查B.福利成本预算C.福利计划的可持续性D.员工参与决策的权利4、在解决劳动纠纷时,以下哪个机构具有最高的权威性?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B.法院C.仲裁机构D.工会5、在进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时,以下哪个方法是基于工作分析的?A.绩效评估法B.工作任务分析法C.问卷调查法D.面谈法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6、请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步骤。

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学试题(参考答案)

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学试题(参考答案)

1.【 D 】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

A 土地使用制B 土地承包制C 土地租赁制D 土地所有制2.目前我国【 B 】一般多以日照时数来表示。

A 光照强度B 光照长度C 光照质量D 光照数量3.我国中低产田比例很大,占总耕地面积的【 B 】。

A 1/2多B 3/4多C 2/5多D 3/5多4.土地资源评价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性能进行【D 】鉴定的过程。

A 自然生产力B 潜在生产力C 数量D 质量5.地表和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由【B 】来控制。

A 水分B 温度C 光照D 湿度6.土壤调查的重点是土壤【 A 】特性。

A 肥力B 性能C 质量D 数量7.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土地构成要素的【 C 】差异性。

A 质量B 分布C 空间D 时间8.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我国土地总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B 】位。

A 2B 3C 4D 59.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A 】。

A 土地公有制B 土地私有制C 国家所有制D 集体所有制10.下列那项不是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 D】。

(P25)A 光B 温C 水D 气一、填空1、光;温;水。

2、 400 mm; 800 mm3、相、限区、地方4、 1:10000 , 1:50000, 1:2000或 1:5000。

5、 6 mm2, 4 mm2, 15 mm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2、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它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1.0m;北方宽<2.0m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3、土地整理: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一种措施..4、土地类型的纬向地带性:土地类型受热量条件的限制沿纬度方向带状延伸的现象..5、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是针对一定的用途;对土地质量高低等进行鉴定的过程..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内容与程序是什么答:准备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订计划;组织队伍;落实经费;收集资料;培训人员2分;外业工作踏勘概况;制订分类系统;野外调绘3分;内业工作外业调绘图的转绘;各类土地资源面积量算、登记和统计;图件的整饰、文字报告编写3分;检查验收制订验收方法和标准;检查验收;成果上报2分..2、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答:水土流失2分;土地沙漠化2分;土地次生盐渍化2分;土地贫瘠化2分;土地污染2分..3、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和对策..答:世界土地资源利用面临如下问题:人口快速增加对土地产生过重压力;世界耕地资源锐减、森林砍伐、湿地和草地垦殖问题严重;土地退化问题严峻地力衰退;水土流失严重;盐渍化、沙化、污染;的数量变化;等等..对策主要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理论方法研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研究、保护土地生态;控制人口增长等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2、我国已经启动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请阐述该工作的目的和基本内容..答: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我国现阶段进行的土地资源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划分土地类型;并研究、分析土地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如实反映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随时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地籍权属变化3分;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进行区域规划、农业区划、现代化的土地管理和农业管理;为土地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3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容包括:①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分布状况;②境界与土地权属界线;③量算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总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④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土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⑤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线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土地退化的类型主要有、、、、、、。

.土地资源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在我国万的土地上,各自然要素水平
差异十分明显,一般太阳总辐射量低纬度区高纬度区,高原区平原区,
一年中季最高,季最低;我国地形处于西东,
降雨量一般自向递减。

.地下水水质按矿化度大小可分为、、、、、五种。

二、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土地资源现状调查准备工作包括编写任务书、组织专业队伍、收集资料、()。

.准备仪器与工具 .汽车.图纸.食宿
.土地资源评价原则为生产性、综合型、主导因素、针对性、比较性、()。

.合理性 .相对稳定性 .效益性 .限制性
.土地资源是当前和可预见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的土地。

. 不利用 .改良 . 利用 .复垦
.交通用地指数指()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数。

. 公路 . 交通 . 铁路 .航运
.机械化水平是单位面积年末()总动力。

. 机械 . 交通工具 . 耕作机械 .农业机械
. 气候资源主要是指光、温、()及风力资源。

. 水 . 地下水 . 雪 .降雨
.我国热量带在东部季风区划分为()、亚热带和热带。

. 寒带 . 北亚热带 . 温带 . 寒温带
. 后备土地资源指目前()开发利用,但在一定时期、一定科技水平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被开发利用的土地。

. 已经 . 适宜 . 矿藏 . 没有
. 跟据其成因及沉积物的堆积形式可分为扇形地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

. 河积平原 . 沉积平原 . 海积平原 . 水积平原
.人类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垦殖、放牧、森林采伐和()等。

. 修路 . 水利基本建设 . 建房 . 采矿
三、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潜力
、土地人口承载力
、土地类型
、土地生产力
四、简答题(每题分,共分)
、简述土地的属性?
、说明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方法?
、试述土地资源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与依据?
、阐述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
、试述土地复垦的对象?
、简述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五、论述题(每题分,共分)
、论述土壤理化性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论述我国人地矛盾与解决的对策?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土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土地开发的类型主要有、、、、、。

.地下水水质按矿化度大小可分为、、、、、五种。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原则。

二、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地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 权属 .类型.养分.地形
.地下水按埋藏状况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三种类型。

.土壤水 . 承压水、 .毛管水 .上层滞水
.土地资源是当前和可预见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的土地。

. 不利用 .改良 . 利用 .复垦
. 公路用地指数指()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数。

. 铁路 . 交通 . 公路 .航运
. 随着山体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随之而()。

. 上升 . 不变 . 先升后降 .下降
. 气候资源主要是指光、温、()及风力资源。

. 地下水 . 水 . 雪 .降雨
. 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分类为()分类制。

. 三级 .八级 . 十级 . 十一级
. 后备土地资源指目前()开发利用,但在一定时期、一定科技水平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被开发利用的土地。

. 已经 . 适宜 . 矿藏 . 没有
. 跟据其成因及沉积物的堆积形式可分为扇形地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

. 河积平原 . 沉积平原 . 海积平原 . 水积平原
.“”技术是指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 测量 .制图 .计算机 .地理信息系统
三、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
、土地
、土地资源潜力
、土地人口承载力
、园地
、耕地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