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树莓派B+成功实现NAS家庭服务器(流媒体播放、文件共享及下载机)

合集下载

树莓派bt下载机

树莓派bt下载机

树莓派bt下载机要做bt下载机了!毕竟只用5w的功耗是非常小的,而且transmission支持通过web进行管理第一步raspberry-install-transmission-daemon第二步raspberry-install-transmission-daemonraspberry-install-transmission-daemonraspberry-install-transmission-daemonraspberry-install-transmission-daemon第三步raspberry-install-transmission-daemonraspberry-install-transmission-daemon第四步进入界面运行root终端修改transmission-daemon的权限,配置transmission-daemon配置文件,执行如下图的命令第五步启动进行bt下载停止服务:sudo service transmission-daemon stop加载配置:sudo service transmission-daemon reload启动bt下载:sudo service transmission-daemon start然后用root用户进行修改/val/lib/transmission-daemon/info/ settings.json配置文件这里如果不能修改要用chmod 修改settings.json的权限最后给出个详细的配置说明这里非常重要!我在这里用了一天的时间才弄对raspberrypi-transmission这回看看我下载人再囧途之泰囧raspberrypi-transmissi以下是该配置文件的全文,常用项用红色字注解,完全不要抄到该配置文件中。

{"alt-speed-up": 50, 计划时段上传限速值,ADSL不宜超过40,否则会影响该时段的其它网络应用性能;如果希望该时段全部网络都给tr使用,也最好设置50。

树莓派教程系列6:文件共享(samba)

树莓派教程系列6:文件共享(samba)

我们使用树莓派的时候经常要在windows和树莓派之间进行文件传输,使用samba服务可实现文件共享。

在windows的网上邻居即可访问树莓派文件系统,非常方便。

1、运行如下命令安装samba软件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samba-common-bin2、安装完成后,修改配置文件/etc/samba/smb.confsudo vi /etc/samba/smb.conf下面的配置是让用户可以访问自己的home 目录。

(1)开启用户认证,找到“##### Authentication #####”,将“#security = user ”的#号去掉。

(2)配置每个用户可以读写自己的home 目录,在“[homes]”节中,把“read only = yes”改为“read only = no”。

3、重启samba服务sudo /etc/init.d/samba restart或sudo service samba restart4、添加默认用户pi到sambasudo smbpasswd -a pi输入密码确定即可。

5、访问树莓派文件使用文件浏览器打开ip地址\\192.168.1.110\pi (ip地址改为树莓派IP地址),输入用户密码,则可以访问树莓派home 目录。

在windows网络中你会发现多了台电脑RASPBERRYPI,以后直接点击即可访问树莓派存储器,或在windows开始菜单中运行打开\\RASPBERRYPI.(提示:如果树莓派开机启动Samba服务器,而又不知道树莓派IP,可以在windows命令行中ping RASPBERRYPI返回树莓派的ip 地址。

)。

用树莓派打造一个NAS

用树莓派打造一个NAS

用树莓派打造一个NAS本文作者:叉叉2013-07-29 12:44导语:你有闲置的移动硬盘和树莓派吗?你可以用这些来打造一个廉价而且低能耗的NAS。

最后的效果肯定比不上售价500美刀的NAS,比如Synology DiskStation出品的那些。

但可以搭建出一个低能耗的网络存储平台——而且特别适用于已经厌倦了国家安全局的数据监控的那些人,你可以把数据藏在这你有闲置的移动硬盘和树莓派吗?你可以用这些来打造一个廉价而且低能耗的NAS。

最后的效果肯定比不上售价500美刀的NAS,比如Synology DiskStation 出品的那些。

但可以搭建出一个低能耗的网络存储平台——而且特别适用于已经厌倦了国家安全局的数据监控的那些人,你可以把数据藏在这个“小阁楼”里。

你需要一个树莓派,和一两个闲置着的移动硬盘。

体积较小的2.5硬盘可以由U SB接口直接供电,但是我们需要一个带有供电功能的USB分线器,因为树莓派的USB接口提供的电是不足以给移动硬盘供电的。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用U盘,甚至是一张SD卡。

事实上我现在在用的就是一个USB口的移动硬盘和一个U 盘搭建的,操作流程都是一样的。

只用一个硬盘,也可以搭建分享文件的网络存储器,但是用两个硬盘,就可以设置数据备份,以防有一个硬盘坏掉。

准备硬盘最初的步骤是在台式机上格式化硬盘。

这是为了方便,如果出了问题,我们可以把硬盘从NAS上拔下来,还可以在一台PC上读上面的数据。

可以在树莓派上格式化,但是会花上几个小时,从台式机上格式化会快很多。

现在就去做吧。

设置SSH,开启root用户,首先为root用户设置密码:sudo -ipasswd root(输入你的密码)然后在命令行下面运行raspi-config脚本,可以用sudo命令,也可以注销当前用户,然后以root用户的身份登陆。

在高级选项菜单中,开启SSH。

重启后,你应该可以从联网的另一台机器登陆(如果在windows上,可以使用P utty):SSH root@[IP地址]登陆之后,搞清楚插上去的硬盘在/dev下面的编号是什么。

FreeNAS廉价主机搭建低成本家庭多媒体共享方案

FreeNAS廉价主机搭建低成本家庭多媒体共享方案

FreeNAS廉价主机搭建低成本家庭多媒体共享方案一台PC,一条网线,当年对我来说就满足所有需求了。

NAS?无非就是再多加几块硬盘也能办成的事儿呗。

但是!当宅男大叔被女神解放娱乐方式的进化显然也是大势所趋。

总闷在房间里浪费纸,不如走出来,到客厅去!。

(喂!有区别么!( ̄▽ ̄))想想看,“今晚一起来我家看电影吧,有27寸IPS苹果屏哦!”跟“今晚一起来我家看电影吧,有60寸大液晶/家庭影院哦!”哪个更动女神/基友心?又或者当你有了大电视,却还要外接一个移动硬盘,万一女神好奇硬盘里到底装了啥。

所以,当你有了大电视和一众便携设备,并且想要更便捷的分享你的资源、扩展娱乐的方式时,安装一个NAS或许就该提上日程了。

NAS方案的选择咱们先看看最终成品的效果:1. 利用FreeNAS的minidlna插件服务直接输出内容给电视:视频,音乐,照片,只要你的电视支持2. 通过电视盒观看下载的高清视频,几乎无需缓冲3. TIMEMACHINE备份用SSD总是不放心,还是定期备份一下好4. PC上的网络驱动器为你的PC额外增加存储空间,随时调用你需要的资源。

5. 手机/平板端的多媒体共享不管是视频还是照片,毫无压力。

一套资源,一次性设置,随时分享。

轻松打造geek范儿!那么,这么一套设备,成本几何?既然咱用的FreeNAS方案,自然卖点就是:廉价!硬件构成:NAS主机是升级淘换下来的老台式,好几年前的配置,但基本能满足FreeNAS运行要求:因为空间的问题,还是给他更换了一个乔思伯的小机箱。

支持标准电源,因此旧的电源可以继续使用,最大限度降低硬件更新成本。

当然,存储你也可以继续使用老台式的硬盘,或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加一两个大容量硬盘作为仓库盘。

我选择增加了一个希捷3T三碟版:机顶盒,只要用它播放下载的高清视频。

这一款支持NFS服务,传输效率高,方便观看高清视频其实如果电视机支持dlna共享的话,机顶盒不要也罢,作为卖点的在线视频节目多数比较鸡肋。

树莓派基本使用方法

树莓派基本使用方法

树莓派基本使用方法树莓派呀,就像是一个超迷你的小电脑,可好玩啦。

拿到树莓派之后呢,你得先给它找个“家”,这个“家”就是电源啦。

得用合适的电源给它供电,不然它可没法工作哟。

一般来说,按照说明书上推荐的电源规格来就好啦。

然后就是存储设备啦。

树莓派可以用SD卡来存储数据和系统。

你得先把系统镜像烧录到SD卡里面。

这就像给它的小脑袋里装上思想一样。

网上有专门的烧录工具,操作起来也不是很难,按照提示一步步来就行。

再说说连接设备吧。

它有好多接口呢。

如果想让它显示画面,就可以用HDMI线把它和显示器连接起来,就像给它接上了一个大眼睛,可以看到它显示的东西啦。

要是想让它上网,还可以接上以太网线,这样它就能畅游网络世界啦。

还有啊,树莓派的操作系统也很有趣。

比较常用的是Raspbian系统。

这个系统很适合初学者,就像一个贴心的小管家,能帮你管理树莓派的各种功能。

在系统里,你可以像在普通电脑上一样,安装各种软件。

不过要注意软件的兼容性哦。

你要是想玩点有趣的项目,比如说做个小的智能家居控制器。

那你就可以把树莓派和一些传感器连接起来。

像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之类的。

然后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就能让树莓派根据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做出反应啦。

比如说温度高了就自动打开小风扇之类的,超酷的。

树莓派还可以用来搭建一个小的服务器呢。

可以共享文件或者搭建一个小型网站。

不过这可能就需要你多学一点网络知识啦。

但是别怕,网上有好多教程可以参考,就像有好多热心的小伙伴在旁边指导你一样。

总之呢,树莓派就像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小盒子。

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慢慢探索它的各种玩法。

刚开始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但是别灰心,这都是探索过程中的小插曲,慢慢你就会发现它的乐趣啦。

树莓派 2B 使用手册资料

树莓派 2B 使用手册资料

树莓派2B 使用手册特别告示:A、树莓派只能使用5V 电源,若大于5V 必定致树莓派烧毁!B、还原TF 卡需下载SD格式化工具格式化TF卡,而不是简单的在Windows 下格式化,否则可能损坏TF 卡。

树莓派相关接口布局的认识:一、安装系统(本步骤在Windows 系统的pc 上操作而非树莓派。

本教程默认使用官方推荐系统——raspbian。

其它系统请自行尝试和折腾。

)1、Raspbian 下载,地址:/downloads/ (树莓派2B 必须使用2015 年 1 月31 日及之后的版本,否则不能用),解压缩到PC 上没有中文字符的文件夹下(即:如下图红框内,路径不能有中文或者特殊字符),得到.img 镜像文件2、下载镜像安装工具win32 disk imager: /aKtGY ,解压缩到PC上:3、将TF 卡(最少8G 容量)插入读卡器(别用笔记本自带卡槽,否则刷的系统极可能不完整,存在问题),在PC 上打开win32diskimager.exe,如上图;点击按钮1,选择第1 步得到的img 镜像文件;点击按钮2 选择TF 卡的盘符;点击按钮3(write)开始给TF 卡写入系统,其中会提示对话框,点YES 即可;点击按钮4(read)是备份(导出)TF 卡已装系统。

装系统由TF 卡写入速度决定,8 分钟左右。

系统安装成功后会提示“Write Successful”(装系统时勿做其他操作,存在系统写入失败损坏TF 卡的可能)。

此时关闭imager 工具,但别拔出TF 卡。

这时TF 卡只显示剩下几十M,正常的!这是由于TF 卡在装了Linux 系统后,分为三种格式,其中只有一种格式能被Windows 系统识别,也就是剩下那几十M。

二、系统配置1)、注意:若使用A V(RCA)接口电视,本步骤可忽略,但2B 须使用“3.5mm 转接头转换后”才可正常使用。

2)、HDMI、DVI 或VGA 接口显示器用户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在PC 上进入TF 卡,并找到文件config.txt,使用3、Notepad++(下载:/pVN9A )工具打开,依次将下面项目的“值”修改为等号后的数值,并去掉前面的“#”:hdmi_force_hotplug=1hdmi_gryuoup=2hdmi_mode=16hdmi_drive=2config_hdmi_boost=4sdtv_mode=2arm_freq=800项目释义:hdmi_mode=16 是分辨率修改项,通常为4、9、16;hdmi_drive=2,表示音频从HDMI 接口输出;arm_freq=800 为调频项,可为900、1000,修改前请务必做好散热准备,谨慎尝试,后果自负。

树莓派拨号上网并实现路由器功能

树莓派拨号上网并实现路由器功能

树莓派拨号上网并做路由器实现上网功能1、基本环境树莓派b+ 一个8G以上内存卡一个软件Win32 Disk Imager树莓派镜像2015-05-05-raspbian-wheezy.zip无线网卡一个EDUP EP-N8508GS黄金版迷你USB无线网卡树莓派可用2、烧录镜像烧录完成后插入树莓派连接显示器先进行启动系统并连网查看ip,主要是为了下载安装一些必要的软件比如pppoe 客户端以及hostapd软件,dhcp软件等也可以其他主机下载后上传,开机设置省略,最后远程连接树莓派如图所示:普通用户操作权限少因此进行sudo提权,后切换到root用户pi@raspberrypi ~ $ sudo passwd rootEnter new UNIX password:Retype new UNIX password:passwd: password updated successfullypi@raspberrypi ~ $ su - rootPassword:root@raspberrypi:~#树莓派下载安装软件包格式为sudo apt-get install <软件包名字>系统自带vi没有vim,习惯用vim安装vimroot@raspberrypi:~#sudo apt-get install vim树莓派实现pppoe拨号上网需要安装以下软件包root@raspberrypi:~# sudo apt-get install pppoe pppoeconf pppstatusroot@raspberrypi:~#pppoeconf运行pppoeconf命令,然后,一路点击“是”就可以了,当然中间会提示你输入你的PPPOE上网帐号和密码。

root@raspberrypi:~#ifconfig #出现ppp0则表示成功可以用ping 命令试一试查看usb中无线网卡的型号,并下载相对应的驱动root@raspberrypi:~# lsusbBus 001 Device 002: ID 0424:9514 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Bus 001 Device 001: ID 1d6b:0002 Linux Foundation 2.0 root hubBus 001 Device 003: ID 0424:ec00 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Bus 001 Device 004: ID 0bda:8176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RTL8188CUS 802.11n WLAN AdapterBus 001 Device 006: ID 1c4f:0003 SiGma Micro HID controllerBus 001 Device 005: ID 0df0:0103这个网卡不是官网支持的因此我们要做以下操作root@raspberrypi:~# apt-get install -y hostapproot@raspberrypi:~# apt-get autoremove hostapdroot@raspberrypi:~# vim /etc/default/hostapd #到这个目录下修改为以下信息因为经测试不安装系统自带的hostpad,就没有下面的目录和配置文件因此我们先安装后卸载DAEMON_CONF="/etc/hostapd/hostapd.conf"接下来安装第三方hosapd下载hostpad:root@raspberrypi:~#wget https:///jenssegers/RTL8188-hostapd/archive/v1.1.tar.gzroot@raspberrypi:~# lsv1.1.tar.gzroot@raspberrypi:~# tar zxf v1.1.tar.gzroot@raspberrypi:~# cd RTL8188-hostapd-1.1/root@raspberrypi:~/RTL8188-hostapd-1.1# lsCOPYING hostapd patches README.md scripts src wpa_supplicantroot@raspberr root@raspberrypi:~/RTL8188-hostapd-1.1/hostapd # make &&make install启动hostapdroot@raspberrypi:~/RTL8188-hostapd-1.1/hostapd# service hostapd restart[ ok ] Stopping advanced IEEE 802.11 management: hostapd.[....] Starting advanced IEEE 802.11 management: hostapdioctl[RTL_IOCTL_HOSTAPD]: Invalid argument . ok修改配置文件root@raspberrypi:~# vim /etc/hostapd/hostapd.conf修改注释的两项就可以了interface=wlan0ssid=zlf #wifi名channel=1#bridge=br0# WPA and WPA2 configurationmacaddr_acl=0auth_algs=1ignore_broadcast_ssid=0wpa=3wpa_passphrase=zlf123456 #wifi密码wpa_key_mgmt=WPA-PSKwpa_pairwise=TKIPrsn_pairwise=CCMP# Hardware configurationdriver=rtl871xdrvieee80211n=1hw_mode=gdevice_name=RTL8192CUmanufacturer=Realtek安装dhcp服务器root@raspberrypi:~# apt-get install -y isc-dhcp-serverroot@raspberrypi:~# vim /etc/dhcp/dhcpd.confroot@raspberrypi:~# /etc/init.d/isc-dhcp-server restart填写iptables规则root@raspberrypi:~# vim /etc/iptables.up.rulesroot@raspberrypi:~#iptba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ppp0 -j MASQUERADEroot@raspberrypi:~#iptables -A FORWARD -i ppp0 -o wlan0 -m state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j ACCEPTroot@raspberrypi:~#iptbales -A FORWARD -i ppp0 -o eth0 -j ACCEPTroot@raspberrypi:~#iptbale-save > /etc/iptables.up.rulesroot@raspberrypi:~# vim /etc/network/if-pre-up.d/ipatbles#!/bin/bash/sbin/iptables-restore < /etc/iptables.up.rules此处挖了好多坑ifconfig可以看到外网对应端口为ppp0,所以配置iptables时需要特别注意入口时ppp0而不是一般认为的eth0,出口是wlan0查看网卡配置信息root@raspberrypi:~# ifconfig查看网卡指定ip信息root@raspberrypi:~# vim /etc/network/interfacesauto loiface lo inet loopbackiface eth0 inet manualallow-hotplug wlan0iface wlan0 inet staticaddress 192.168.1.1netmask 255.255.255.0auto dsl-provideriface dsl-provider inet ppppre-up /sbin/ifconfig eth0 up # line maintained by pppoeconfprovider dsl-provider我把原先的删除了一部分导致有些配置刚开始不起作用最后的配置如上所示树莓派拨号上网并实现无线路由器功能,不过速度好像是不快,是不是网卡的问题,还有待研究,这里面参考了很多文章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嫌NAS太贵?用树莓派搭建网络储存服务器

嫌NAS太贵?用树莓派搭建网络储存服务器

嫌NAS太贵?⽤树莓派搭建⽹络储存服务器最近我经常写公众号⽂章,所有有很多⽂件,我的电脑硬盘都快爆掉了,虽然是⼀个480GB的SSD,但是我还有许多树莓派的镜像要存。

⽽我的笔记本插上⿏标键盘后就没有USB⼝了,没法插硬盘。

于是我到京东上查NAS,⼀查吓⼀跳,基本都上1000!根本买不起,莫⾮等我拿到压岁钱再买?⼩知识什么叫NAS?NAS按字⾯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络存储器”。

它是⼀种专⽤数据存储服务器。

它以数据为中⼼,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释放带宽、提⾼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

其成本远远低于使⽤服务器存储,⽽效率却远远⾼于后者。

我灵机⼀动,想了⼀个法⼦:⽤树莓派建⼀个Samba服务器。

Samba服务器我已经做过不下⼗次了,每次成功运⾏后,都因为树莓派机⾝发热⽽被迫拆掉。

不过这次,我找到了⼀个法宝:带风扇的树莓派外壳。

刚开始我打算⽤以往的Ubuntu Mate搭建,但是我偶然在树莓派实验室⾥发现了⼀个搭建NAS的第三⽅系统,叫OpenMediaVault,简称OMV。

他是基于Raspbian的图形化NAS搭建系统,可以⽀持各种插件,⽐如:Samba、RAID磁盘阵列、FTP、SSH、甚⾄⽀持VPN(虽然我没试过)……今天我就拿Samba服务器为例下⾯我来介绍⼀下搭建过程⼀、所需材料7.镜像读写⼯具 win32diskimager⼆、烧录镜像1.解压 omv_2.2.5_rpi2_rpi3.img.gz 得到镜像⽂件:omv_2.2.5_rpi2_rpi3.img2.⽤Win32DiskImager 把omv_2.2.5_rpi2_rpi3.img 镜像写⼊(Write)到TF卡⾥。

三、开机测试1.把刷好的TF插⼊树莓派,接好HDMI线到显⽰器,通电开机。

第⼀次开机系统会⾃动运⾏脚本把TF卡未分配空间划分给第三分区。

当出现”OMV login:” 说明OMV已经完全启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树莓派B+成功实现NAS家庭服务器(流媒体播放、文件共享及下载机)一、家庭服务器实现的主要功能1、流媒体播放服务:利用DLNA实现电视、手机、电脑播放其上面的媒体文件。

2、文件共享:利用samba实现手机、电脑等终端与服务器的文件共享。

3、自动下载:利用aria2c实现自动下载。

先上几张效果图:用orico的包装盒做了个机箱。

内部效果,线还是有些凌乱放在桌上,感觉还不错,呵呵二、准备工作1、树莓派B+2、安装raspbian系统,具体安装方法见:树莓派学习笔记(1):入手树莓派。

3、设置固定IP为192.168.1.120,设置方法见:树莓派学习笔记(3):利用VNC远程控制树莓派。

4、安装vnc软件,安装方法见:树莓派学习笔记(3):利用VNC远程控制树莓派。

5、准备了一块旧移动硬盘(80G)6、准备了可外接供电的usb hub一个,树莓派本身输出电流较小,很难保证移动硬盘的运行,所以加了一个可外接供电的usb hub。

三、安装samba实现文件共享1、准备硬盘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这里我直接就分了一个区,格式化为ext4格式,据网上介绍说如果是fat或者ntfs等格式可能会出现权限问题,于是干脆直接格式化为ext4格式。

硬盘在树莓派上格式化会比较慢,我就在电脑上进行了格式化。

电脑操作系统是windows7,利用软件MiniTool Partition Wizard Home Edition 8.0,下载地址:/download.html。

具体使用方法是先将原分区删除,然后点击creat,在格式那里选ext4,类型我选的primary,label用的nas,然后点击apply就开始格式化硬盘了。

(如果用容量较小的U盘,可以直接用树莓派格式化,命令为:mkfs -t ext4 /dev/sdb1)2、将硬盘挂载到树莓派上树莓派开机后,用putty连接(连接方法见树莓派学习笔记(1):入手树莓派)后,为方便操作直接进行root用户(具体方法见/xiaowuyi/p/3980037.html一楼评论处),然后运行df –h,查看硬盘挂载情况。

root@raspberrypi:/home/pi# df -h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rootfs 2.9G 2.4G 387M 87% //dev/root 2.9G 2.4G 387M 87% /devtmpfs 183M 0 183M 0% /devtmpfs 38M 792K 37M 3% /runtmpfs 5.0M 0 5.0M 0% /run/locktmpfs 75M 0 75M 0% /run/shm/dev/mmcblk0p1 56M 9.7M 47M 18% /boot/dev/sda1 70G 24M 67G 1% /media/nas最后一行/dev/sda1说明硬盘已经挂载。

为下一步安装samba,将共享文件夹设为/samba。

于是新建文件夹:mkdir /samba设置访问权限:shmod 777 /samba将硬盘挂载到/samba文件夹,具体步骤:umount /dev/sda1 #取消挂载mount /dev/sda1 /samba这里再查看df -h,结果为:这里表示已挂载成功。

3、解决硬盘的自动挂载每次树莓派重启或者硬盘插拔都需要对硬盘进行重新挂载,比较麻烦,因此需要自动挂载。

这里要修改/etc/fstab文件。

有人喜欢用vi进行编辑,我比较喜欢直接vnc连接上后,用编辑器进行编辑。

可以看到,fstab文件其实就是一个表格,表格各列的含意如下:第一列:磁盘分区名/卷标,一般是/dev/sdaN(N表示正整数)第二列:挂载点,我们在这里把/dev/sda1挂到/samba上。

第三列:缺省设置,一般用defautls。

第四列:是否备份:0——表示不做dump 备份;1——表示要将整个<fie sysytem> 里的内容备份;2 也表示要做dump 备份,但该分区的重要性比1 小。

第五列:检测顺序:0——不进行检测;根分区(/),必须填写1,其它的都不能填写1。

如果有分区填写大于 1 的话,则在检查完根分区后,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具体填写方法在图中已注明。

4、安装samba更新一下源:sudo apt-get update安装samba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samba-common-bin安装完成后,配置/etc/samba/smb.conf文件在其最后添加以下命令:#================================================#转载请注明:@小五义/xiaowuyi QQ群:64770604[share] #共享文件的名称,将在网络上以此名称显示path = /samba #共享文件的路径valid users = root pi #允许访问的用户,这里我用的是root 和pi 两个用户browseable = yes #允许浏览public = yes #共享开放writable = yes #可写#================================================保存后,重启samba服务,输入/etc/init.d/samba restart最后添加共享用户:smbpasswd –a pi #这里我用的pi。

设置开机自启动,编辑/etc/rc.loca,如下5、测试samba安装效果在windows计算机上,打开我的电脑,在左下角网络点右键,选映射网络驱动器点击完成会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里输入设置的共享用户名和密码。

最后在计算机下会出现共享的文件夹,点开文件夹,新建test.txt文件进行一下测试,如果能正常建立,就说明ok了,如果不行,应该是权限问题,可再重新设置一下/samba文件夹权限。

这里注意,如果在/samba文件夹下新建新的文件夹,也需要设置权限,可以用vnc连接后,用管理员浏览,点右键设置文件夹权限为read and write,也可以用chmod命令设置。

四、安装DLNA实现流媒体服务器DLNA主要面向媒体资源(比如视频、音乐)实现网内共享,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minidlna更新一下安装源sudo apt-get update安装minidlnasudo apt-get install minidlna2、设置配置文件设置/etc/minidlna.conf文件,在文件尾部添加如下内容:#================================================================ ===================#转载请注明:@小五义/xiaowuyi QQ群:64770604media_dir=A,/samba/DLNA/Music #A表示这个目录是存放音乐的,当minidlna读到配置文件时,它会自动加载这个目录下的音乐文件media_dir=P,/samba/DLNA/Picturemedia_dir=V,/samba/DLNA/Videodb_dir=/samba/DLNA/db #配置minidlna的数库数据的存放目录log_dir=/samba/DLNA/log #配置日志目录#================================================================ =======================3、建立文件夹在/samba文件夹下,建立以上文件夹,并设置好权限为read and write。

4、重启minidlna/etc/init.d/minidlna restart测试:/etc/init.d/minidlna status返回如下结果为正常。

5、在电脑上进行播放先在树莓派以上对应的video等文件夹内存上一些文件(可利用samba直接从电脑上考入),然后返回到计算机进行操作。

点击我的电脑下面的网络,出现媒体设备双击进入媒体播放器,在左边的列表栏下方其它媒体库中出现raspberrypi:root,点击后,可选择音乐,视频等。

这时双击就可以欣赏了。

6、手机上进行播放手机上实现网络共享,可安装es file explorer软件,在其网络处进行设置,设置方法与电脑基本一样,这里不再详述。

设置后,文件均可浏览,媒体文件双击可以在线播放。

也可以直接使用updp播放器,这里我安装的是moliplayer,可以在其附近设备里,直接找到raspberrypi:root,7、智能电视进行播放智能电视一般都是用的android系统,与手机基本一样。

五、安装aria2实现下载机功能1、安装aria2更新一下安装源sudo apt-get update安装aria2sudo apt-get install aria22、创建配置文件在/etc目录下创建aria2目录用来存放配置文件:sudo mkdir /etc/aria2创建空白的aria2.session文件:sudo touch /etc/aria2/aria2.session创建配置文件sudo nano /etc/aria2/aria2.conf在该文件中输入以下内容:#=========文件保存目录自行修改dir=/sambadisable-ipv6=true#打开rpc的目的是为了给web管理端用enable-rpc=truerpc-allow-origin-all=truerpc-listen-all=true#rpc-listen-port=6800continue=trueinput-file=/etc/aria2/aria2.sessionsave-session=/etc/aria2/aria2.sessionmax-concurrent-downloads=3这里为了方便共享,我直接设置将文件下载到samba共享文件夹。

3、启动aria2sudo aria2 –conf-path=/etc/aria2/aria2.confsudo aria2 –conf-path=/etc/aria2/aria2.conf -D同时其此句写到开机启动中,编辑/etc/rc.loca,如下4、安装appache为了能web管理aria2进行下载,需要安装yaaw和appache环境。

安装appachsudo apt-get install appache2修改/var/www的权限chmod 777 /var/www5、安装yaaw从https:///binux/yaaw下载yaaw,点击右下角的,下载后将解压后的文件夹内内容拷贝到/var/www文件夹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