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单药及复方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_殷梦梅
降低高血脂的化学药物与中药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降低高血脂的化学药物与中药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血脂增高是指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经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死亡的密切关系已不容置疑[1,2],迄今大量的基础与临床试验研究均已证明血清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降低LDL-C可显著减少冠心病发病与死亡[3,4]。
目前减低血脂的药物主要集中在抑制小肠吸收胆固醇的药物胆汁酸结合树脂、抑制胆固醇和VLDL合成的药物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和烟酸及其衍生物、抑制血浆脂蛋白转化的药物有纤维酸衍生物、促进LDL清楚的药物有丙丁酚几大类化学药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5,6,7]。
这几种药物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大。
目前国内关于复方中药降低高血脂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多,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的少,复方中药降低血脂的作用机制都是以中医中药理念为主,并以此解释,具体的作用部位尤其是作用的优势部位,还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也是限制了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
具体综述如下:一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脂药物1 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这类化合物主要是指他丁类,这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来发挥作用。
到现在为止,这类化合物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的代表性药物为洛伐他丁是生物发酵提取得到;第二代的代表药物如阿托伐他丁为半合成;第三代则为全合成,如氟伐他丁。
从作用方式他丁类又可以分为前体药和活性药,阿托伐他丁、氟伐他丁为活性药物,辛伐他丁、洛伐他丁需要在体内水解后发挥作用,为前体药物。
2 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属于降低甘油三酯最有效的药物。
主要是通过改变编码控制脂蛋白代谢的基因,激活过氧化物酶增生因子活化受体转录因子,借助过氧化物酶增生因子活化受体,贝特类药物降低脂蛋白的产生,同时加速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1

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1
纪远中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天津 .##"##’
摘 要 本文对红曲及红曲霉的种类2安全性2抗菌性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3
关键词 红曲!红曲霉!红曲色素
中 图 分 类 号 (4"*"+-%
文 献 标 识 码 (5
文 章 编 号 (%##)6,)*-&"##,’#"6##),6#.
脂大鼠!给药 N周后!发现血清胆固醇明显下降(;N*"用 含 /01240JK1H V<I’WP的 红 曲 米 饭 提 取 液!喂 食 高 血脂大鼠或红曲溶液灌胃高血脂大鼠 TUN周!均能使 其 血 清 胆 固 醇 明 显 下 降(;G*!给 高 血 脂 症 鹌 鹑 喂 食 红 曲 也 可 以 明 显 地 降 低 其 胆 固 醇 含 量 (;V*"美 国 研 制 的 纯 品 药物洛伐他汀.J0X23YK2YK1!亦名美降脂 I8X24079具有 很强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我国也有一些红曲药品问 世 !如 脂 必 妥 :红 曲 胶 囊 :血 康 胶 囊 等 !也 均 有 较 好 的 降 脂 作 用 " (;<* >?Z 降血糖作用 红曲霉 的培养 物作 饲料进 行动物 试 验!发 现 试 验 兔 在 进 食 饲 料 后 #?V[内 血 糖 降 低 了 TN\U NN\!而 在 ;[后 血 糖 量 仍 比 对 照 组 下 降 了 ;=\UT=\ " (;)* >?] 降血压作用 研究发现红曲还可作血压升高剂! 对血压有双重控制作用"在饲料中添加红曲霉培养物 的 动物试 验中!发现添 加 #$T\U #$N\的 红 曲 霉 培 养 物 的 饲 料!可 使 患 先 天 性 高 血 压 老 鼠 的 血 压 由 超 过 T<$<H^2.T##IIB’9降至 TG$#H^2.;%#IIB’9以 下!其 有 效 成 分 为 _D氨 基 丁 酸 .CFOF9和 葡 萄 糖 胺 .’J54032IK189‘或红曲 霉 的 其 它 细 胞 壁 成 分" 分 别 添 加含有该生理活性物质的红曲米 #$TV\和 #$NV\!用 以制成 ;%#a烤制的面包和 ;G#a高压瞬间加热的酱! 与不添加上述降压物质的普通面包和酱作对比试验! 其 降 压 效 果 明 显 "红 曲 对 自 发 高 血 压 大 鼠 .bBc9:QED LFD盐 型 高 血 压 大 鼠 .QBc9!有 明 显 的 降 血 压 作 用 "每 日 经 口 服 给 予 bBc 大 鼠:肾 血 管 型 高 血 压 大 鼠 .cBc9及 QBc大鼠 #$#:#$G:#$%和 ;$T’Wd’Oe 红 曲 NUG周!每周测量收缩压.bO^9;次"结果显示!红 曲 能 够 降 低 bBc:QELFD盐 型 高 血 压 大 鼠 的 血 压 .fg#$#V9:对 cBc大鼠的降血 压作 用不明 显!其中 对 QELFD盐 型 高 血 压 大 鼠 的 降 血 压 作 用 强 于 bBc(;%*" h 临床应用 h?@ 给 GV例 高 血 脂 症 患 者 口 服 复 方 红 曲 胶 囊! N次Wi!T粒W次!疗程 N#i"对照组口服洛伐他汀!;次 Wi!;粒W次.含洛伐他汀 T#I’W粒9!连续服药 N#i"结 果 表 明!复 方 红 曲 胶 囊 组 和 洛 伐 他 汀 组 均 能 显 著 降 低 血 清 总 胆 固 醇:甘 油 三 酯 和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f g #?#;9!而 且 二 者 在 降 低 胆 固 醇 和 甘 油 三 酯 均 无 明 显 差 异.fj#$#V9"复方红曲胶囊尚未见不良反应 " (;=* h?Z ;##例 高 脂 血 症 患 者 服 用 脂 必 妥!N次Wi! N片W次!G周 为 ;个 疗 程!对 照 组 用 _D月 见 草!#$< ’W次!T次Wi!疗程为 G周"结果表明!脂必妥确有显著 降 低 血 清 胆 固 醇 .kL9及 甘 油 三 酯 .kC9的 作 用!降 低 kL及 kC 的 总 有 效 率 分 别 为 %#$=\和 %V$V\!治 疗
中药红曲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红曲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药红曲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医药卫生 - 道客巴巴中药红曲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分析_百度文库中药红曲的药理作用作者:佚名科研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58 更新时间:2006-4-7健康网讯:红曲在中国的应用源远流长,是我国先人巧夺天工的伟大发明,是祖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典型代表。
本品性温、味甘,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之功效,主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等症。
红曲的传统制法主要有自然发酵法和曲母法;历代诸家对红曲的功效看法一致。
自日本于1979年在土曲霉和红色红曲霉的发酵产物中筛选出强效降血脂成分酸式洛伐他汀(monacolin K)并被美国开发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降血脂新药之后,红曲的保健疗效和治病功能正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monacolin K及其类似物是体内胆固醇合成酶HMG-CoA还原酶的专一性抑制剂,其对血清胆固醇降低作用显著,并有降低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进一步研究发现红曲中除含有monacolin 类化合物外,还含有麦角甾醇、生物黄酮、皂苷、膳食纤维、氨基多糖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中药红曲除降血脂以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降血压作用γ-氨基T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降血压作用在以前的研究中早有报道,1986年Tsuji 等报道了长期服用用M.pilosus IF04520生产的红曲可减少先天性高血压老鼠(spontaneously hyper- tensive rats,SHR)血压的升高。
1987年,Kohamat等自红曲中分离出GABA及乙酰胆碱,由此认为红曲中所含的降血压有效成分为GABA或某种缩氨基酸。
1992年,日本国立健康食品研究所的Keisuke 等在进行饲料添加“红曲培养物”的动物试验中,发现添加0.2%~0.3%红曲培养物的饲料,可使SHR 血压由超过26.26kPa下降至24.OkPa以下,其有效成分与降低胆固醇的成分不同,为GABA及glu- cosamine(或红曲菌的其它细胞壁成分)。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的中药学及临床文献研究概述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的中药学及临床文献研究概述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具备降血脂、降血压和降血糖 3 种功能的天然食品;红曲可同时降低TC、LDL-C和升高HDL-C,从而起到综合降脂作用,降酯效果和毒副作用皆优于对血脂异常疗效确切的他汀类西药——洛伐他汀。
还具有抗肿瘤、抗疲劳、预防骨质疏松、增强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功能红曲各种潜在的治疗保健应用价值正逐步被人们研究开发,经多年临床验证发现了除降脂外,红曲对心血管的多种有益作用,保护心肌和内皮细胞、改善动脉硬化和心肌重构、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的特点,已被证实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均可获益;对于维护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已具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
一、红曲概述红曲(monascus),亦名红曲米,它用红曲霉菌接种于大米发酵而成, 是由红曲霉代谢产物和发酵后剩余大米降解物的总称,是一种食疗兼备的传统中药。
红曲最早发明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和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典型代表。
食品上主要用于腐乳、红酒、鱼等食品的发酵呈色,而其药用功能在《本草纲目》和《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早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红曲的药用价值:“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
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伤,治安人血,气通乃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
主治产后恶露不净、痪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等症。
法国学者van Tieghem在1884年建立了红曲菌属的分类。
在分类上,红曲霉属真菌界,红曲菌科,红曲霉属。
目前,美国培养物物种保藏中心(ATCC)已有58个红曲菌株。
大部分红曲菌株属于3种:丛毛红曲霉,紫色红曲霉及安卡红曲霉。
现代研究表明,红曲中次生代谢物含有:莫那克林Monacolin系列(K,J,L,M,X),γ一氨基丁酸、氨基葡萄糖、卵磷脂、类黄酮、不饱和脂肪酸等功能成分。
功能性红曲研究进展

功能性红曲研究进展(2) 红曲的生产工艺及Monacolin K和桔霉素的检测鲁佳慧刘昕王江海袁建平(中山大学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广州510275)摘要综述红曲的生产工艺及Monacolin K和桔霉素的检测方法,指出采用新型生产工艺、优化发酵条件和应用菌种筛选等现代技术是生产既富含活性成分Monacolin K又不含桔霉素的功能性红曲的重要途径,同时预示Monacolin K和桔霉素的检测技术的进展将为功能性红曲的产品质量、安全使用及国际市场的开拓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红曲生产工艺Monacolin K 桔霉素检测红曲是我国的传统发酵产品,长期应用于食品着色及作为药用。
1979年以来,日本远藤章从红曲发酵液中发现并分离得到了一系列可显著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的活性物质Monacolin类化合物,其中以Monacolin K的活性最为显著。
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红曲能有效降低体内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具有显著的降胆固醇及降血脂的作用[1~2]。
红曲中Monacolin类化合物的发现使红曲被作为天然药物中抑制胆固醇合成和降血脂的首选药物,并受到世人瞩目。
然而,真菌毒素桔霉素(Citrinin)的发现使功能性红曲的使用安全性受到了挑战。
桔霉素是红曲菌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肾毒性,还可致畸、致癌和诱发基因突变[3]。
桔霉素的存在已成为我国功能性红曲应用和出口的瓶颈。
因此,采用新型生产工艺、优化发酵条件、应用菌种筛选等现代技术,研发富含Monacolin K活性物质且不含桔霉素的功能性红曲必将成为生产功能性红曲技术革命的制高点。
1 功能性红曲的生产工艺1.1 固态发酵传统红曲生产工艺主要是以大米为固态培养基,接种红曲菌菌种后发酵生产红曲。
该方法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红曲产量低,质量不稳定,并且易受杂菌污染。
80年代后,通风池法应用于红曲的生产,红曲产量和质量相对提高。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resporme
tO
plant stemls
in
humans[J].Eur J
Invest。2002,32(10):738—742.
[16]胡幼平,卢松,胥林波,等.电针丰隆、阴陵泉治疗原发性高脂血 症临床疗效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3):6—7. [17]毛红蓉,徐浩.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的I临 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10):15一16. (收稿日期12009-05一17)
作者单位: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 第・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通讯作者:羊敏,Email:Yangmin843700@163.corn
万方数据
・456・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4卷第6期Wodd Journal of Ime目rat。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76例,总有效率为94.4%。基本药物组成:郁金、姜 黄、丹参、红花等。宏敏俐"1将高脂血症分5型进 行辨证治疗,共治疗40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无 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其中痰湿壅盛型用白 术、茯苓、陈皮、枳壳、白僵蚕、山楂、白豆蔻、甘草 等;气虚血瘀型用黄芪、黄精、地龙、桃仁、赤芍、当 归、川芎、丹参、水蛭等;肝胆湿热型用芮陈蒿、虎 杖、草决明、车前子、柴胡、栀子、枳实、大黄、甘草 等;痰瘀互结型用丹参、生地黄、瓜蒌、桃仁、姜黄、 陈皮、JlI芎、郁金、胆南星、半夏等;肝肾阴虚型用何 首乌、熟地黄、桑寄生、泽泻、枸杞子、女贞子、黄精、 山茱萸、菊花等。张学智怕1将本病规定为:痰浊阻 遏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4型,并 制定了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为中医规范治疗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专方及中成药治疗:胡郁坤等。列采用保和丸 加减治疗39例。药物组成:炒山楂、制半夏、茯苓、 炒麦芽、陈皮、炒莱菔子、连翘、神曲。随证加减,每 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水煎服,总有效率为93. 3%。孟庆坤等旧1用二陈汤治疗50例高脂血症患 者,药物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 临床随证加减,每日l剂,4 W为1个疗程,疗程结 束后,停药3 d复查,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 92%。孙元莹等一。将7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 对照组30例,分别服用决明饮子(决明子、钩藤、菊
中药复方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0-12-07T16:07:50.7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月30期1供稿作者:宋先仁高敏李文新朱淼郑勇王恒[导读]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在国内中文期刊中收录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复方进行归纳和数据处理,试图总结中医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用药规律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宋先仁高敏李文新朱淼郑勇王恒(三峡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医医院湖北宜昌 443003)【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0-0342-02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在国内中文期刊中收录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复方进行归纳和数据处理,试图总结中医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用药规律以及不同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药复方高脂血症研究进展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发病年龄日趋年轻。
本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高脂血症,已经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医学中虽然没有高脂血症这一病名,但是相关的文献记载却非常丰富,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大量临床资料,对中医药如何有效治疗高脂血症做初步探讨和总结,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
一、病因病机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中药复方治疗高脂血症的理论基础。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虚损”、“胸痹”、“中风”、“消渴”、“痰饮”、“瘀证”、“湿证”等范畴[1]。
高血脂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属中医学气血津液病变范畴,与痰浊、瘀血等证类似。
本病的病机错综复杂,但不外乎“虚、痰、瘀、滞”四者,可以用虚实概括之。
虚乃脾弱气虚,实为痰瘀气滞[2]。
脾、肝、肾三脏之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
1、素体脾弱气虚,饮食不节,恣食肥甘,饮食无以化生气血精微,湿阻中焦,痰浊内生。
中药红曲降血脂药理作用其处方制剂论文

中药红曲降血脂药理作用及其处方制剂分析【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329-01【摘要】为进一步探讨中药红曲的相关降血脂作用和原理,同时对当前各种处方制剂进行分析,并对各种制剂的剂型以及处方的组成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中药红曲具有较为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在食疗以及正规治疗用药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红曲,降血脂,药理,分析红曲又名丹曲,红曲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已经有几千年历史,在元代忽思慧所撰写的《饮膳正要》中就有”红曲味甘、平,无毒,健脾,益气,温中,腌鱼肉用”的记录;而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也对红曲“甘、温、无毒,消食活血、健脾燥胃”的功效进行了记载,并赞扬其是“夺天工之精妙者”。
在中国,红曲的应用历史悠久,不仅广泛用于酒,醋及其他食品加工,以及药物来治疗疾病。
因为它的颜色,香味和独特魅力,而且还因为其良好的效果被看作是一个难得的宝藏。
红曲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的菌丝体及孢子,通过人工培养,菌丝在水稻的内部增长,全谷物的大米变成红色。
上世纪 70 年代,远藤章发现红曲有效成分为洛伐他汀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红曲降脂机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内源性脂质合成,减少外源性脂质的吸收(主要是降低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脂质转运和排泄,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血清载脂蛋白,有利于脂质运输和排泄。
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调节血脂水平,预防心脏疾病和中风是很重要的。
在医学上,高脂血症多为痰瘀脾内,由于缺乏外部因素方面,主要是嗜肥甘厚味的食品,包括脾,肾虚为本,血瘀痰浊为标准。
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高脂血症,痰瘀是非常相似的地方。
中医认为,脾是生物化学,主要运输和水路运输的来源,谷精微,化生血液,也水汽输送,调节体液代谢。
高脂血症是一个缺乏健脾,活血化瘀化痰,红曲可能被治愈的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化痰运输治标不治本,标本兼治,然后起到良好的效果,降低血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曲单药及复方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殷梦梅,叶晖,张学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北京100034)DOI :10.3969/j.issn.1006-2084.2017.02.031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JJ2014-54)※通信作者E-mail :zhang.xuezhi@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7)02-0344-04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有血脂异常的人群日益增多,增加了患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风险,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他汀类药物虽降低血脂异常的效果较明确,但可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红曲是药食两用的传统中药,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而且红曲降脂作用较为温和,不良反应少,因此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高脂血症;红曲;中药Research Progress of Monascus Purpureus Single Drug and Compound Prepa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YIN Mengmei ,YE Hui ,ZHANG Xuezhi.(Department of TCM an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Beijing 100034,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dyslipidemia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which increases the risk of atherosclerosis ,seriously threatening the human health.Although the effect of statins in lipid-lowering is clear ,it can cause serious adverse effects.Monascus purpureus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can lower blood lipid and be used as food as well ,with less adverse effect ,so there is a broa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of monascus purpureus.Key words :Dyslipidemia ;Monascus purpure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红曲是中国传统中药,从《清异录》中的“用红曲煮肉”到《日用本草》中“红曲酿酒”,从《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世间鱼肉最腐朽物”到《本草纲目》中“红曲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
治赤白痢,下水谷,治打扑伤损,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红曲有近千年的应用历史。
研究表明,红曲有降脂、降压、降糖、防治骨质疏松、抗肥胖、抗癌、防治老年痴呆等多种功效[1-2]。
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水平比10年前有了较大升高[3],截至2010年,我国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3.3%,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患病率为11.3%[4]。
红曲的降脂功能也得到了极大地关注,并被不断的研究、开发、印证。
现就红曲单药及复方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单药红曲周大伟[5]将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分为0.5、1.0、2.0g /kg 3组,干预组用红曲灌胃,同时设立模型对照、空白对照。
28d 后2.0g /kg 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 )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试验组与模型对照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红曲可以降低血清TC 。
傅剑云等[6]将大鼠分为0.17、0.33、1.00g /kg 三组红曲灌胃实验组及高脂血症对照组,2 4周后1.00g /kg 体质量剂量组高脂血症大鼠TC 和TG 水平明显降低,0.17、0.33g /kg 两体质量剂量组高脂血症大鼠HDL-C 水平明显升高。
陆继红等[7]给中度血脂升高的187例美国人每天服用2.4g 红曲,8周后检测TC 、LDL-C 和TG 分别降低16.6%,24.0%和25.2%,HDL-C 升高14.3%,显效率为79.0%,有效率为79.5%,停药2周后血脂相关指标恢复至试验前水平。
陈木柯等[8]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并中药茶饮辨证论治组(试验组)30例,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组30例,治疗1个月试验组TC 、LDL-C 、HDL-C 均明显改善。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9],杨俊慧等[10-11]通过临床试验得出降脂红曲微粉胶囊治疗的观察组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9、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总评分水平均明显下降及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降脂红曲微粉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减少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
刘龙涛等[12]研究发现,降脂红曲微粉在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血脂康和洛伐他汀疗效相当,且安全性高。
闫翔等[13]、吴昕和罗冬珍[14]也通过研究证实了红曲调控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斑块逆转的作用。
2复方红曲2.1拟红曲复方制剂翟鹏贵等[15]采用红曲复方制剂2.5g/d:每2.5g复方制剂含红曲1.0g(含洛伐他汀10mg)、植物甾醇酯1.0g(大豆来源)、蔗糖酯0.1g、麦芽糊精0.4g。
将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血脂康阳性对照组(1.2g/d)、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0d后,阳性对照组TG、TC、LDL-C显著降低;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降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G、TC、LDL-C显著降低;各剂量组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陈雁虹等[16]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血脂康0.24g/kg组及复方红曲提取物0.6、1.2、2.4g/kg3个剂量组。
连续给药3周后测定血脂提示,复方红曲提取物2.4g/kg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G、TC水平,升高HDL-C水平,对LDL-C有下调的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方红曲提取物各剂量组的血清HDL-C/TG、HDL-C/TC、HDL-C/LDL-C比值均显著升高。
陈国庆等[17]将9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应用调脂通脉煎剂(栝楼、橘皮、浙贝母、特制红曲、连翘、党参等)治疗,1剂水煎400mL,于早、晚饭后各服用200mL。
对照组(30例)用血脂康治疗。
服药3个月后复查血脂发现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丰胜利等[18]用自拟降脂代茶饮(红曲、三七粉、荷叶、焦山楂,随证加减),每日1剂,代茶饮4周治疗痰瘀互结证高脂血症患者83例,总有效率为94.0%,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3.55ʃ3.43)分比(13.34ʃ6.80)分]。
血清TC、LDL-C、T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无升高。
总之,无论是红曲的单药或是复方制剂,无论是动物实验,亦或是临床的疗效观察,结果均显示红曲具有显著的降脂功效。
2.2含红曲中成药制剂血脂康胶囊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调脂中药,含有洛伐他汀等多种其他天然他汀成分,以及不饱和脂肪酸、麦角甾醇、生物碱、黄酮类物质、氨基丁酸、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19-20]。
吴颖[21]研究发现,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钙均能降低TC、TG、LDL-C,升高HDL-C,但血脂康价格优廉,不良反应少。
胡毅利和吴剑涓[22]研究表明,血脂康与瑞舒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TC、TG、LDL-C,升高HDL-C。
王新玲和郭会军[23]研究发现,血脂康与辛伐他汀同样可明显降低血脂指标。
以上临床试验证明,血脂康的降脂作用较目前应用普遍的几种他汀药物无明显差异,疗效确切。
表明以红曲作为成分的血脂康胶囊对于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与他汀类药物类似,且优于烟酸肌醇酯,短期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24]。
王颂歌[25]观察了119例高脂血症患者,予脂必妥0.7g口服,每日3次,治疗2个月后显效患者48.74%,好转43.7%,无效7.56%,总有效率为92.44%,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黄南[26]观察了65例高脂血症患者,口服8周及半年脂必妥片,TC、TG、LDL-C显著降低,HDL-C升高,且半年治疗有效率优于8周。
冯丹[27]观察了120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及脂必妥片治疗,12周后,观察组TC、TG、LDL-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
王德序[28]将96例血脂高危心血管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脂必泰组,阿托伐他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1次起始,4周后20mg,每日2次;脂必泰组服用脂必泰0.24g,每日2次,治疗8周后两组TC、TG、LDL-C均下降,HDL-C均升高,TC、T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DH-C下降、HDL-C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脂必泰组疗效较阿托伐他汀组略优。
项维[29]通过脂必泰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比较证明了脂必泰疗效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相当,但中医症候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
何升良等[30]将10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服用红曲黄酮片,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结果提示试验组有效率为74%,TC、TG分别下降13.75%和27.62%,LDL-C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有效率为28%,具有辅助降脂作用。
3红曲降脂机制与安全性评价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31]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指出: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TC和(或)TG升高,俗称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红曲有多种次生代谢物:莫那克林系列(K,J,L,M,X)、γ-氨基丁酸、甾醇、氨基葡萄糖、皂苷、红曲色素、真菌毒素桔霉素、葡萄糖淀粉酶等酶类成分[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