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机械设计基础各章知识点

机械设计基础各章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内容,是机械设计的理论和基本方法。
它包含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规范,并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软件和工具。
机械设计基础的学习对于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机械工程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铜等,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聚合物等。
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条件和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第三章: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机械零件设计应遵循设计规范和原则,确保零件的功能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机械零件设计需要考虑零件的材料选择、尺寸设计、工艺性和可制造性等问题。
在进行机械零件设计时,还需要考虑零件与其他零件的配合、连接和传递力的问题。
第四章:机械传动基础机械传动是机械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它是将动力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的过程。
机械传动有很多种形式,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
机械传动的设计需要考虑传动效率、传动比、传动扭矩和传动功率等因素。
第五章: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机械结构设计包括机架、支撑件、外壳等结构的设计。
机械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刚性、强度、稳定性和装配性等因素。
第六章:机械设计中的涉及计算机械设计中经常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计算。
比如,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有力学计算、热传导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等。
机械设计中的计算需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工具,以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第七章: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法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法是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法包括设计思维、设计过程和设计工具等。
在机械设计中,创新方法可以提高设计的可操作性、可靠性和适应性,同时也能够减少设计的时间和成本。
总结:机械设计基础各章知识点涵盖了机械设计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整理汇编

1、机械零件常用材料:普通碳素结构钢(Q屈服强度)优质碳素结构钢(20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万分之20)、合金结构钢(20Mn2锰的平均质量分数约为2%)、铸钢(ZG230-450屈服点不小于230,抗拉强度不小于450)、铸铁(HT200灰铸铁抗拉强度)2、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退火(随炉缓冷)、正火(在空气中冷却)、淬火(在水或油中迅速冷却)、回火(吧淬火后的零件再次加热到低于临界温度的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调质(淬火+高温回火的过程)、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3、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便于零件毛坯的制造、便于零件的机械加工、便于零件的装卸和可靠定位4、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因强度不足而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连接松动;容器、管道等的泄露;运动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5、应力的分类:分为静应力和变应力。
最基本的变应力为稳定循环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有非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和对称循环变应力三种6、疲劳破坏及其特点: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特点:在某类变应力多次作用后突然断裂;断裂时变应力的最大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即使是塑性材料,断裂时也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确定疲劳极限时,应考虑应力的大小、循环次数和循环特征7、接触疲劳破坏的特点:零件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首先在表面或表层产生初始疲劳裂纹,然后再滚动接触过程中,由于润滑油被基金裂纹内而造成高压,使裂纹扩展,最后使表层金属呈小片状剥落下来,在零件表面形成一个个小坑,即疲劳点蚀。
疲劳点蚀危害:减小了接触面积,损坏了零件的光滑表面,使其承载能力降低,并引起振动和噪声。
疲劳点蚀使齿轮。
滚动轴承等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8、引入虚约束的原因:为了改善构件的受力情况(多个行星轮)、增强机构的刚度(轴与轴承)、保证机械运转性能9、螺纹的种类:普通螺纹、管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10、自锁条件:λ≤ψ即螺旋升角小于等于当量摩擦角11、螺旋机构传动与连接:普通螺纹由于牙斜角β大,自锁性好,故常用于连接;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因β小,传动效率高,故常用于传动12、螺旋副的效率:η=有效功/输入功=tanλ/tan(λ+ψv)一般螺旋升角不宜大于40°。
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基础知识

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基础知识1. 引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到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
在进行机械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将成为我们设计过程中的指导和依据。
本文将介绍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材料选择、设计原则、机械连接、机械零件的功能需求等。
2. 材料选择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机械性质,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机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适用于承受重载的部件;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造需要轻巧和绝缘的零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特性组合,例如高强度和低密度,适用于制造空间限制且需要高性能的部件。
在选择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强度:材料的强度直接影响到零件的承载能力,需要选择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
•刚度:材料的刚度决定了零件在负载下的变形程度,需要选择足够刚度的材料。
•耐腐蚀性:如果零件会暴露在腐蚀介质中,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材料。
•热膨胀系数: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决定了零件在温度变化时的变形程度,需要选择与应用环境相适应的材料。
3. 设计原则在机械设计中,设计原则是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3.1.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机械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设计师应该确保设计的机械设备能够安全运行,并符合安全标准和规定。
为了确保安全性,设计师需要考虑以下方面:•避免设计缺陷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设计合适的安全装置,例如防护罩、传感器等。
•考虑人机工程学原则,确保操作方便和人体工程学。
3.2. 功能性原则机械设备的设计应该符合其预期的功能需求。
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设备的使用场景和工作原理,确保设计的零件和结构能够满足设备的功能要求。
3.3. 经济性原则设计师在设计机械设备时,应该尽量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浪费,并控制成本。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汇总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汇总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
那么,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有哪些呢?下面就和XX一起看看吧!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汇总1、机械零件常用材料:普通碳素结构钢(Q屈服强度)优质碳素结构钢(20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万分之20)、合金结构钢(20Mn2锰的平均质量分数约为2%)、铸钢(ZG230-450屈服点不小于230,抗拉强度不小于450)、铸铁(HT200灰铸铁抗拉强度)2、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退火(随炉缓冷)、正火(在空气中冷却)、淬火(在水或油中迅速冷却)、回火(吧淬火后的零件再次加热到低于临界温度的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调质(淬火+高温回火的过程)、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3、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便于零件毛坯的制造、便于零件的机械加工、便于零件的装卸和可靠定位4、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因强度不足而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连接松动;容器、管道等的泄露;运动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5、应力的分类:分为静应力和变应力。
最基本的变应力为稳定循环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有非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和对称循环变应力三种6、疲劳破坏及其特点: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特点:在某类变应力多次作用后突然断裂;断裂时变应力的最大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即使是塑性材料,断裂时也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确定疲劳极限时,应考虑应力的大小、循环次数和循环特征7、接触疲劳破坏的特点:零件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首先在表面或表层产生初始疲劳裂纹,然后再滚动接触过程中,由于润滑油被基金裂纹内而造成高压,使裂纹扩展,最后使表层金属呈小片状剥落下来,在零件表面形成一个个小坑,即疲劳点蚀。
疲劳点蚀危害:减小了接触面积,损坏了零件的光滑表面,使其承载能力降低,并引起振动和噪声。
疲劳点蚀使齿轮。
滚动轴承等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8、引入虚约束的原因:为了改善构件的受力情况(多个行星轮)、增强机构的刚度(轴与轴承)、保证机械运转性能9、螺纹的种类:普通螺纹、管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10、自锁条件:λ≤ψ即螺旋升角小于等于当量摩擦角11、螺旋机构传动与连接:普通螺纹由于牙斜角β大,自锁性好,故常用于连接;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因β小,传动效率高,故常用于传动12、螺旋副的效率:η=有效功/输入功=tanλ/tan(λ+ψv)一般螺旋升角不宜大于40°。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绪论:机械: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机器: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
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
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能够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统称为机构。
构件:机构中的(最小)运动单元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刚性联接而成。
是运动的单元,它可以是单一的整体,也可以是由几个零件组成的刚性结构。
零件:制造的单元。
分为:1、通用零件,2、专用零件。
一:自由度:构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运动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
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
根据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形式,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
F = 3n- 2PL-PH机构的原动件(主动件)数目必须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复合铰链:虚约束:重复而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虚约束应除去不计。
局部自由度:与输出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删除。
二:连杆机构: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用以实现运动的传递、变换和传送动力。
铰链四杆机构:具有转换运动功能而构件数目最少的平面连杆机构。
整转副:存在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构成:整转副是由最短杆及其邻边构成。
类型判定:(1)如果:lmin+lmax≤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曲柄为最短杆;曲柄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相邻构件为机架。
双曲柄机构:以最短杆为机架。
双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
(2)如果:lmin+lmax>其它两杆长度之和;不满足曲柄存在的条件,则不论选哪个构件为机架,都为双摇杆机构。
急回运动:有不少的平面机构,当主动曲柄做等速转动时,做往复运动的从动件摇杆,在前进行程运行速度较慢,而回程运动速度要快,机构的这种性质就是所谓的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
压力角:作用于C点的力P与C点绝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α。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涉及到机械工程学科的多个方面,包括机械零件的设计、机械系统的设计、机械结构的设计等。
下面是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的总结。
1.机械设计基本原理机械设计的基础原理包括受力分析、材料力学、热传导、流体力学等。
受力分析是机械设计的基础,需要了解常用的力学概念和力的作用方式。
材料力学研究材料的性能和材料的强度。
热传导研究物质的热流动规律。
流体力学研究流体的性质和流动规律。
2.机械材料机械设计需要使用各种机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复合材料等。
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
3.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是机械设计的重要内容,需要了解各种机械零件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机械零件包括螺栓、螺母、齿轮、轴承等。
了解各种零件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合理的零件设计。
4.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是由若干机械零件组成的一个整体,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
机械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结构、功能、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
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
5.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机械零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
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合理地设计机械结构。
6.机械工艺机械设计需要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了解各种机械加工工艺的原理和方法。
包括铸造、锻造、冲压、焊接、切削等工艺。
合理选择和应用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和质量。
7.机械装配与调试机械设计需要进行装配和调试,了解机械装配的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合理的装配和调试。
包括装配工艺、检测装配精度和调试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8.机械设计软件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软件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和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等。
了解这些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提高机械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整理

1、机械零件常用材料:普通碳素结构钢(Q屈服强度)优质碳素结构钢(20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万分之20)、合金结构钢(20Mn2锰的平均质量分数约为2%)、铸钢(ZG230-450屈服点不小于230,抗拉强度不小于450)、铸铁(HT200灰铸铁抗拉强度)2、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退火(随炉缓冷)、正火(在空气中冷却)、淬火(在水或油中迅速冷却)、回火(吧淬火后的零件再次加热到低于临界温度的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调质(淬火+高温回火的过程)、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3、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便于零件毛坯的制造、便于零件的机械加工、便于零件的装卸和可靠定位4、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因强度不足而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连接松动;容器、管道等的泄露;运动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5、应力的分类:分为静应力和变应力。
最基本的变应力为稳定循环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有非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和对称循环变应力三种6、疲劳破坏及其特点: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特点:在某类变应力多次作用后突然断裂;断裂时变应力的最大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即使是塑性材料,断裂时也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确定疲劳极限时,应考虑应力的大小、循环次数和循环特征7、接触疲劳破坏的特点:零件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首先在表面或表层产生初始疲劳裂纹,然后再滚动接触过程中,由于润滑油被基金裂纹内而造成高压,使裂纹扩展,最后使表层金属呈小片状剥落下来,在零件表面形成一个个小坑,即疲劳点蚀。
疲劳点蚀危害:减小了接触面积,损坏了零件的光滑表面,使其承载能力降低,并引起振动和噪声。
疲劳点蚀使齿轮。
滚动轴承等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8、引入虚约束的原因:为了改善构件的受力情况(多个行星轮)、增强机构的刚度(轴与轴承)、保证机械运转性能9、螺纹的种类:普通螺纹、管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10、自锁条件:λ≤ψ即螺旋升角小于等于当量摩擦角11、螺旋机构传动与连接:普通螺纹由于牙斜角β大,自锁性好,故常用于连接;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因β小,传动效率高,故常用于传动12、螺旋副的效率:η=有效功/输入功=tanλ/tan(λ+ψv)一般螺旋升角不宜大于40°。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汇总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汇总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
那么,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有哪些呢?下面就和XX一起看看吧!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汇总1、机械零件常用材料:普通碳素结构钢(Q屈服强度)优质碳素结构钢(20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万分之20)、合金结构钢(20Mn2锰的平均质量分数约为2%)、铸钢(ZG230-450屈服点不小于230,抗拉强度不小于450)、铸铁(HT200灰铸铁抗拉强度)2、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退火(随炉缓冷)、正火(在空气中冷却)、淬火(在水或油中迅速冷却)、回火(吧淬火后的零件再次加热到低于临界温度的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调质(淬火+高温回火的过程)、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3、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便于零件毛坯的制造、便于零件的机械加工、便于零件的装卸和可靠定位4、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因强度不足而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连接松动;容器、管道等的泄露;运动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5、应力的分类:分为静应力和变应力。
最基本的变应力为稳定循环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有非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和对称循环变应力三种6、疲劳破坏及其特点: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特点:在某类变应力多次作用后突然断裂;断裂时变应力的最大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即使是塑性材料,断裂时也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确定疲劳极限时,应考虑应力的大小、循环次数和循环特征7、接触疲劳破坏的特点:零件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首先在表面或表层产生初始疲劳裂纹,然后再滚动接触过程中,由于润滑油被基金裂纹内而造成高压,使裂纹扩展,最后使表层金属呈小片状剥落下来,在零件表面形成一个个小坑,即疲劳点蚀。
疲劳点蚀危害:减小了接触面积,损坏了零件的光滑表面,使其承载能力降低,并引起振动和噪声。
疲劳点蚀使齿轮。
滚动轴承等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8、引入虚约束的原因:为了改善构件的受力情况(多个行星轮)、增强机构的刚度(轴与轴承)、保证机械运转性能9、螺纹的种类:普通螺纹、管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10、自锁条件:λ≤ψ即螺旋升角小于等于当量摩擦角11、螺旋机构传动与连接:普通螺纹由于牙斜角β大,自锁性好,故常用于连接;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因β小,传动效率高,故常用于传动12、螺旋副的效率:η=有效功/输入功=tanλ/tan(λ+ψv)一般螺旋升角不宜大于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课件制作官德娟等机械工业出版社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机械零件常用材料、热处理方法及其选择第二节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第三节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第四节摩擦、磨损和润滑简介第五节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本章学习要求1、了解机械零件常用材料、热处理方法及其选择;2、了解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3、掌握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分析及计算;4、了解摩擦、磨损和润滑的相关知识;5、初步了解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计算;6、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本章重点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设计准则;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分析及计算;3、机械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第一节机械零件常用材料、热处理方法及其选择一、机械零件常用材料:(一)钢(二)铸铁(三)有色金属二、钢的热处理方法简介(一)退火和正火(二)淬火、回火和调质(三)表面淬火和化学处理第一节机械零件常用材料、热处理方法及其选择(续)三、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原则1、满足机械零件的使用要求:载荷、几何条件、尺寸及重量、特殊要求2、满足工艺性要求(便于加工制造):零件结构的复杂程度、尺寸大小、毛坯制造3、满足经济性要求:材料价格、加工和热处理的成本等第二节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一、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断裂塑性变形、过大弹性变形正常工作条件遭破坏引起的失效表面磨损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在一定工作条件下不发生失效的安全工作限度。
(一)强度准则(二)刚度准则(三)耐磨性准则(四)振动稳定性准则[][]S limσσσσ=≤[]y y ≤第二节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二、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p f f >85.0或pf f <15.1目前尚无定量可靠的计算方法,常采用一些条件性计算。
第三节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一、载荷和应力的分类(二)应力的分类静应力变应力:1.稳定循环变应力2.不稳定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一)载荷的分类静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的应力。
变载荷:随时间变化的应力。
名义载荷F :按额定功率计算的载荷。
计算载荷Fca :Fca=K.F稳定循环变应力的类型2min m ax σσσ+=m 平均应力2m inm ax σσσ-=a 应力幅设计计算:1、名义应力: 由名义载荷求得的应力2、计算应力:由计算载荷求得的应力第三节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maxmin / σσγ=循环特性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第三节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二、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应力线图(一)疲劳曲线CN N mm N ==0γγσσN mN K NN γγγσσσ==0rσ疲劳极限1-σ对称循环疲劳极限0σ脉动循环疲劳极限循环次数N 材料常数m循环基数无限寿命区的起始点寿命系数材料的疲劳曲线有限寿命疲劳极限4545(二)疲劳极限应力线图1、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线图AG 段:rm ra σψσσσ+=-1CG 段:srm ra σσσ=+012σσψσ-=-材料常数20σDG2σ1-σOaσmσsσCA2、零件的疲劳极限应力线图σσσK e 11--=βεσσσk K =rmee rae e K σψσσσσσ+==--11A ’G ’段:rm erae K σψσσσσ+=-1CG ’段:srm e rae σσσ=+012σσσψψσσσσK K e-==-弯曲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绝对尺寸影响系数表面质量系数三、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单向稳定变应力的机械零件疲劳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计算时:先求出零件危险截面的最大工作应力和最小工作应力;求出平均工作应力和工作应力幅,由此在极限应力线图上标出工作应力点。
根据应力变化规律确定极限应力曲线上的极限应力(计算时所用极限应力)。
三种典型应力变化规律:C =γ(1)变应力的循环特性保持不变,如转轴的应力状态。
C me =σ(2)变应力的平均应力保持不变, 振动受载弹簧的应力状态C e =min σ(3)变应力的最小应力保持不变, 如受轴向变载荷螺栓的应力状态三、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单向稳定变应力的机械零件疲劳强度计算1 )时为例:C =γmeaeeeK σψσσσσσσ+=-max 1'max 对应于M 点的零件的极限应力:SK S me ae ca ≥+=-σψσσσσ1安全系数及强度条件为:SS meae sca ≥+=σσσ对应于N 点的极限应力为屈服应力,只需进行静强度计算,安全系数为'aeσ'meσO aσmσ'D 'A 'G CMaeσme σN'M 'N例某零件材料的力学性能为:,,。
已知零件上的最大工作应力最小工作应力应力变化规律为常数,弯曲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
试确定该零件在单向稳定变应力情况下的计算安全系数。
max 190,e MPa σ=min 110,e MPa σ=2.0K σ=MPa 400=s σMPa 3001=-σ2.0=σψm e σ=解:1)计算零件的10e σσ-、11/300/2150e K MPa MPaσσσ--===由式(3-9)MPa 5000.21MPa30021210=+⨯=+=-σψσσ由式(3-8)3)寻找零件工作应力点M 。
由可以求得max min 190,110e e MPa MPa σσ==max min m 190110()15022e e e MPa MPaσσσ++===2)作出极限应力线图A’点坐标为D ’点的坐标为C ’点坐标为1(0,)(0,150)e σ-=00(/2,/2)(250,125)K σσ=(,0)(400,0)s σ=则可作出如右图的极限应力线图。
200100050100150200250300350am MP /σaa MP /σ'A 'D 'G CM max min 190110e e σσ--在极限应力线图上标出零件工作应力m σ4) 按照应力变化规律=常数,过M 点作垂直于横幅的直线MM ’,在直线MM ’上所有的点均满足=常数的规律,而直线MM ’于直线A ’G ’的交线M ’所代表的应力就是计算时所用的极限应力。
直线MM ’的方程为m σ'150me me MPaσσ=='150me MPaσ=5)求解M ’点的坐标。
联立直线A ’G ’的方程,直线MM ’的方程,解出M ’点的坐标为'150me MPa σ=''1m e ae K σψσσσσ+=-6)计算极限应力max '''(150135)285e me ae MPa MPa σσσ=+=+=例(续)7)计算零件的计算安全系数'max max 285MPa/190MPa 1.5eca eS σσ===20010050100150200250300350am MP /σaa MP /σ'A 'D 'G CM'M2/)1502.0300('1'MPa K meae ⨯-=-=-σσσψσσMPa 135=四、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物体的曲面接触赫兹公式计算接触应力:)11()11(22212121E E L F H μμπρρσ-+-±=第四节摩擦、磨损、润滑简介一、摩擦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摩擦分类内摩擦外摩擦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摩擦状态膜厚比:2221min q q RR h +=λ两滑动表面间的最小油膜厚度与两表面轮廓均方根偏差之比为膜厚比.当膜厚比λ≤1时,为边界摩擦(润滑)状态;当1≤ λ≤ 3时,为混合摩擦(润滑)状态;当λ>3时,为流体摩擦(润滑)状态。
第四节摩擦、磨损、润滑简介两滑动表面所处的摩擦(润滑)状态一般可用膜厚比来大致判断。
二、磨损零件的磨损过程分为三阶段: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磨损分类粘着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第四节摩擦、磨损、润滑简介三、润滑剂和润滑方法(一)润滑剂常用工业润滑油的粘度分类及相应的运动粘度值见表3-11、润滑油润滑油的粘度: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νη粘度的近似换算见表3-2第四节摩擦、磨损、润滑简介几种润滑油的粘-温曲线2、润滑脂润滑脂的性能指标:针入度滴点3、添加剂可改善润滑剂的使用特性。
4、固体润滑剂适用于有特殊要求场合的机械零件的润滑。
(二)润滑方法(1)旋转式油杯压配式油杯油芯油杯针阀油杯(二)润滑方法(2)油环润滑浸油润滑油脂杯(三)流体润滑原理简介根据摩擦面间油膜形成的原理流体润滑分为:流体动压润滑-利用摩擦面间的相对运动而自动形成承载油膜的润滑。
流体静压润滑-从外部将加压的油送入摩擦面间,强迫形成承载油膜的润滑。
(三)流体润滑原理简介1、流体润滑承载机理(楔效应)022<∂∂y u B分布曲线油压p 静板动板b xy O v 0h min h ac A 022>∂∂y u 022=∂∂y u F2、流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方程假设条件:1)液体为牛顿液体;2)液体膜中液体的流动是层流;3)忽略压力对液体粘度的影响;4)略去惯性力及重力的影响;5)认为液体不可压缩;6)液体膜中的压力沿膜厚方向是不变的。
从层流运动的油膜中,取一微单元体进行分析。
可推出x 方向的流速x p y h yh y h v u ∂∂---=η2)()()(603h h V -=P ∂η一维雷诺方程一维雷诺方程:)(603h h h V x -=∂P ∂η由式可见:油膜压力的变化与润滑油的粘度、表面滑动速度和油膜厚度及其变化有关。
形成流体动力润滑(即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1) 相对滑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楔形间隙;2) 两表面必须有一定相对滑动速度, 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由大口流进, 小口流出;3)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且供油要充分.3、弹性流体动压润滑(弹流润滑)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用于高副接触零件的润滑问题。
线接触弹流润滑的示意图4、流体静压润滑将外部供给的压力油送入两摩擦表面间,利用流体静压力来平衡外载荷。
流体静压润滑系统的示意图第五节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一、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功能、工作原理明确简单:零件数目尽量少、形状简单、联接关系简单安全:保证在预期工作时间内正常工作,不危害人和环境。
定位轴肩不起作用轴、孔间出现较大空隙改进后的结构锥形轴毂联接存在的功能不明确的问题及其改进2、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结构设计的内容:结构方案设计确定最优方案结构设计的方法:多种不安全安全螺钉联接结构的安全性第五节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第五节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举例摇杆和推杆的球面位置变化螺钉头作用面数目变化引起的形态变化二、结构设计中考虑的若干因素:(一)提高零件的强度、刚度和延长寿命带传动的卸荷V带轮(二)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退刀槽和越程槽减少加工刀具和量具的种类足够大的夹持面减少装夹次数(三)结构设计要便于装配和拆卸紧固件布置在易装拆的部位材料不同销钉的区别避免双重配合的结构缺陷两种便于拆卸的搭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