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研究报告(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合集下载

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对策分析

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对策分析

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摘要私人健身教练是当今热门的职业之一,在我国开展10年有余,其市场前景广大。

但是,私人健身教练发展中存在了一些问题。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私人健身教练这一新兴职业初步探讨,总结出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私人健身教练对策分析一、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现状在国外,私人健身教练是一个成熟的职业,有专门职业资格认证机构,有政府的统一监管,有法律制度约束和规范健身行业的发展。

健身行业能持续的发展,离不开私人教练的作用。

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成为健身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成为健身俱乐部的招牌,其好坏直接影响着健身俱乐部的收益和持续发展。

现在社会上健身俱乐部之多,各俱乐部之间的竞争激烈,如何能在众多健身俱乐部中出类拔萃,一项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拥有专业的私人健身教练团队,而一支优秀的私人健身教练团队离不开优秀的私人健身教练。

因此,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至关重要。

私人健身教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私人健身教练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发展不平衡私人教练主要来自体育专业毕业生、退役运动员和健美爱好者。

学历一般集中在本科和大专。

相比较,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学校开设有多种与健身教练相关的课程理论,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践经验。

退役运动员有扎实的基本功,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相应理论知识。

(二)私人健身教练的职业素质偏低私人健身教练的职业技能不够熟练,职业道德缺乏,不能满足健身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私人健身教练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分析(一)私人健身教练的全面协调发展全面要求各个方面都要精,协调要求各个方面都要平衡。

私人健身教练作为最热门的职业之一,其对象大都是中上层社会的人,服务的质量要求比较高。

这就要求私人健身教练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此外,还应学习英语和计算机这些热门课程。

2017年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7年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7年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研究报告目录1项目概述2核心发现3健身市场发展现状3.1健身行业规模变化趋势3.2健身行业和人群变化趋势4健身会员特征与发展变化4.1健身会员人口特征4.2健身会员生活与休闲方式4.3会员健身行为与习惯4.4健身会员对健身教练的需求5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情况5.1健身教练人口特征5.2健身教练职业现状5.3健身教练职业发展规划5.4健身教练和职业俱乐部的关系5.52016年健身教练职业信心发展指数项目概述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投身到健身的行列。

继2015年后,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再次与尼尔森合作,对健身教练、健身人群进行研究,帮助健身教练更好地了解健身市场的变化与机遇。

本次调研在2016年7-8月展开,采用了在线访问和电话访问结合的方式,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武汉,西安,杭州,深圳,南京,青岛,济南,重庆等13个城市的646名健身教练以及606名健身会员(在600个样本量之下,置信度为95%的抽样误差为4%),同时通过深访和焦点座谈会的形式,访问了2名健身管理人员和24名健身教练。

调研从多个维度全面展示健身人群特征和服务需求趋势、洞察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现状,为众多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提供标杆。

核心发现(一)健身行业与人群的发展变化中国健身产业迅速发展,俱乐部、教练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数据,目前健身市场规模已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14%;全国范围内约有1000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健身俱乐部,同比增长了20%以上;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健身教练数量达到34560名,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7%。

另一方面,健身会员的市场价值也在增加。

根据专家预估,2016年中国持健身卡用户数量已达1500万人次,其中三分之一的会员会选择健身教练,平均健身花费为12007元。

健身行业的发展伴随着行业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身房单店面积减少。

浅析健美操指导员的研究现状

浅析健美操指导员的研究现状
员的 社 会 需求 的 研 究 , 求对 影 响 健 美操 指 导 员发 展 的主 要 因素 进 行 更 好 的 预 测 和控 制 , 以 准确 把 握 健 美操 指 导 员的 主 流 , 探讨 如 何 在各方面工作 中进行积极 引导使其更科 学化 、 规范化 、 系统化 , 寻求健美操指导 员发展壮 大的有效途径 , 为有关部门在新世纪进一步 实施 制度方案和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j ) I 提供参考依据 , 对全民健 身计划进一步落实具有重要 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 [ 关键词 ] 美操 指导员 研究现状 健
2 0 0 4
[] 4 曲宗湖. 体育教学模式 问答[ . M] 北京: 人民体 育出版社,0 3 2 0
浅析 健 美操 指 导 员硇 砥 夯坝 状
江西科技 师 范学院体 育 学院 崔绿群
[ 摘 要 ] 高健美操指 导员的综合素质和教 学水平 , 提 才能保证锻炼者的健 身效果 , 而推动健身健 美操 的发展。加强对健 美操指导 进
1 王 少春, ] 陈桂玲. 对普 通高校体育选项课 的调查[]浙-g -科 J. a f - 学,99( :6 19, ) 一 31 [] 2 张启迪 四川省普通 高校体 育选项课调研 [] f. 成都体 育学院学
报 ,0 2( :5 4 2 0, ) — 7 54
3 陈小蓉, 渊彦 . ] 顾 大学体 育课 程改革[ ] M 北京: 民体 育出版 社, 人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 , 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 以有氧运动为基 础, 达到增进健康 、 塑造形体和娱 乐 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健美操作为 项新兴的体育运动 ,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 的传统体育项 目中脱颖 而出,国家体育 总局对全 国锻炼人群进行 的十个最受欢迎的体育锻炼 项 目的调查结果显示 , 健美操仅次于健身气功排在第二位 。它是一个 ] 群众参与面广 , 集表演 、 观赏 、 参与于一体 的运动项结论 与 建 议 、

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继续教育研究综述

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继续教育研究综述
21 00年
第5 期
S IN E&T C N L G F R A I N CE C E H O O YI O M T O N
O高校讲坛0
科技信息
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继续教育研究综述
罗 安 元 ( 庆 教 育 学 院 体 育 系 中 国 重 庆 重
【 摘
40 6 0 0 7)
【 src 】odmet, us ebd — uligeecssplia isrco ecniun d ct nrsac u mai s dsoesor onr Abta tT o sc o td o yb i n x ri oiclnt tr h ot igeu ao eerhsm r e, i vr u u t i i d e t u t n i z c c y
【 yw r sC niun d ct nrsac S mma Ke o d 】 ot igeu ai eerh;u n o r y
20 0 1年 8月 由 国 家 劳 动 和社 会保 障 部正 式 颁 布 《 会 体 育 指 导 动 部和 社 会保 障 部正 式 颁 布 的 《 会体 育 指导 员 国家 职 业 标 准 》 20 社 社 ;04 员 国家 职 业 标 准 》 中对 社 会 体 育 指 导 员 定 义 : 群 众 性 体 育 活 动 中 从 年 6月 国 家体 育 总局 于 成 立 了 职业 技 能鉴 定 指 导 中心 . 体 育 行 业 推 在 在 事 运 动 技 能 传 授 、 学 健 身指 导 和 组 织 管 理 工 作 的 人 员 . 要 是 指 在 行 国 家 职 业 资 格证 书制 度 , 科 主 以上 办 法 、 标准 、 施 为我 国健 美 操 指 导 员 措 营 利 性 体 育场 所 的劳 动 岗 位 从 事 体 育健 身 指 导 工 作 的 人 员[ 1 1 。结 合 社 继 续 教 育发展 奠定 了基 础 。赵 宁 在 《 辽 宁省 健 美 操 指 导 员 现 状 的 调 对 会 体 育 指 导 员定 义 , 美 操 指 导员足 指 从 事 健 美 操 运 动 技 能 传 授 和 理 查 分 析 》 健 中调 查 结 果 表 明 : 宁 省 大 多 数 健 美 操 指 导 员 具 有 中 等 以 上 辽 论 指 导 工作 的 人员 , 们 是 社 会 体育 指 导员 的 主体 。健 美 操 指 导 员继 文 化 程 度 , 育专 业 理 论 知 识 、 能 匮 乏 , 能 保 证 科 学 地 、 统 地 、 他 体 技 不 系 有 续 教 育 是 指 健 身 机 构 或 健 身 管 理 部 门 对 从 事 健 美操 运 动技 能 传 授 和 针 对 地 指 导学 员练 习 , 得健 美 操 指 导 员资 格 的教 练 少 : 营 者 对 健 获 经 理 论 指 导 的 在 职 人 员 不 断 地 进 行 有 目的 、 计 划 、 组 织 的 传 播 新 知 美 操 指 导员 的 期 望 值 较 高 , 健 美 操 指 导 员 的 能力 水 平 有 限 , 接 影 有 有 而 直 识 、 技 能 , 发 智 力 . 高业 务 能 力 的 一 种 延 续 教 育 . 他 们 能 适 应 口 济 效 益 , 碍 健 身 俱 乐 部 的 发 展 , 求 管 理 部 门应 加 强 对 健 美 操 新 开 提 使 向经 有 要 本 职 岗 位工 作 的要 求 和 科 学 技 术迅 速 发 展 的需 要 。 健美 操 指 导员 继 指 导员 的 培训 与指 导 。 杰 在 《 江 健 美操 指 导 员 现 状 与发 展 》 文 指 对 张 浙 一 续 教 育 研究 综 述 , 健 美 操 指 导 员继 续 教 育 理 论 研 究 提 供 有 参 考 价 值 出浙 江 省 健美 操 指 导员 大 专 以 学 历 占 7 % , 备推 动 健 美 操 运 动 的 为 5 具 的借鉴。 必要条件 , 健美操专 、 但 的健 美 操 指 导 员 所 占 比例 不 高 , 响 广 大 爱 影

国家体育总局 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国家体育总局 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6 年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研究报告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2016 年8 月目录1 项目概述2 核心发现3 健身市场发展现状3.1 健身行业觃模变化趋势3.2 健身行业和人群变化趋势4 健身会员特征与发展变化4.1 健身会员人口特征4.2 健身会员生活不休闲斱式4.3 会员健身行为不习惯4.4 健身会员对健身教练的需求5 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情况5.1 健身教练人口特征5.2 健身教练职业现状5.3 健身教练职业发展觃划5.4 健身教练和职业俱乐部的关系5.5 2016 年健身教练职业信心发展指数项目概述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投身到健身的行列。

继2015 年后,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再次不尼尔森合作,对健身教练、健身人群迚行研究,帮劣健身教练更好地了解健身市场的变化不机遇。

本次调研在2016 年7-8 月展开,采用了在线访问和电话访问结合的斱式,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武汉,西安,杭州,深圳,南京,青岛,济南,重庆等13 个城市的646 名健身教练以及606 名健身会员(在600 个样本量乊下,置信度为95%的抽样误差为4%),同时通过深访和焦点座谈会的形式,访问了2 名健身管理人员和24 名健身教练。

调研从多个维度全面展示健身人群特征和朋务需求趋势、洞察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现状,为众多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提供标杆。

核心发现(一) 健身行业与人群的发展变化中国健身产业迅速发展,俱乐部、教练数量丌断增加。

根据中国网络电规台的数据,目前健身市场觃模已达到300 亿元,同比增长14%;全国范围内约有10000 多家有一定觃模的健身俱乐部,同比增长了20%以上;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健身教练数量达到34560 名,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7%。

另一斱面,健身会员的市场价值也在增加。

根据与家预估,2016 年中国持健身卡用户数量已达1500 万人次,其中三分乊一的会员会选择健身教练,平均健身花费为12007 元。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社会体育指导员)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社会体育指导员)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手册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2012年8月北京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手册目录一、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大纲 (1)二、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申报条件 (6)三、健身教练操作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 (7)四、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体能测试方案 (8)五、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体能测试健康状况调查表 (10)六、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技能考核抽签试题 (11)七、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机构器械设备标准 (12)八、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师满意度调查表 (13)九、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机构培训实施细则 (14)十、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考核实施细则 (15)十一、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成绩登记表 (19)十二、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总结表 (20)十三、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试卷回送单 (21)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大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有关培训要求的规定,为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专项理论、专项技能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并结合我国健身市场对健身教练指导人员的从业要求,特制定本大纲。

一、培训目的与任务通过健身教练的专业培训,使申报相应等级职业技能鉴定的健身教练,加深对健身教练行业职责的理解,掌握健身教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达到《标准》中各级健身教练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为参加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做好准备。

二、培训对象在健身场馆及健身俱乐部中的健身教练;对健身教练职业感兴趣并准备从事健身教练工作的社会人员;大专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准备从事本职业的退役运动员。

三、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实用性。

紧密结合健身教练实际工作的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注重学员理论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加强学员现场演示和教学能力培养。

(三)灵活性。

高职专业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职业能力课程“器械健身健美”为例

高职专业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职业能力课程“器械健身健美”为例

高职专业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的探索与实践
以职业能力课程“ 器械健身健美” 为例
黄 晓 强 , 兰 茹 , 明泽 雨
(. 1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 0 5 ;. 16 0 2广东韶关学院体育学院, 广东 韶关 5 20 ) 10 5
【 摘
要】 以高职 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 器械健身健 美” 为着眼点 , 根据体 育行 业市场对人 才的需求 , 以就业为导向 , 分析 岗
人终生 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早在 19 年 , 9 8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 订个 性化的锻炼方 案;二是全程 陪同健身者锻炼并予 以服务
障部在《 国家技 能振兴战略》 中已把职业核 心能力分为八 项 , 和指 导 ; 三是跟踪并 记录健 身者锻炼情况 , 并根据会员锻炼的
称为 “ 八项核心能力” 包括与人交流 、 , 数字应用 、 信息处理 、 与 效果及 时调整锻炼方案 ; 四是健身者提供健康咨询 , 帮助健身 人合作 、 解决 问题 、 自我学 习、 创新革新 、 外语应用等 。随着社 者建立健康 的生活方式 。此外 , 在保证会员身体健康 的同时 ,
育行业对技能型 、 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 为服 私人教练也通过为顾客提供上述服务而获取劳动报酬 。 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高职体育 的专业 改革 和课程建设 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 , 其间 , 也更加认识到 了职业核心能力 的重
3健 身 私人 教 练 岗位 特 定 能力 分 析 .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出台的 《 健身私人教练 机遇和制 约因素 , 自己确立职业 目标 , 择职业道路 , 为 选 确定 教育计划等 , 为 自己实现职业 目标而确定行动方 并 培训 管理工作规定》 中对私人教练作出的定义为 : 在群众 性健 发展计 划 、

健身教练的四个等级和健身房等级划分的要求

健身教练的四个等级和健身房等级划分的要求

健身教练的四个等级和健身房等级划分的要求健身教练之前是有分等级,很多人想要成为私人健身教练却不知道健身教练其实有很多等级,就光国职就有四个等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健身教练分几个等级?不同等级有何区别?一、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等级健身教练分几个等级?健身教练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根据健身教练的专业能力水平分为4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指导师。

这四个等级的报考条件不同,专业能力要求逐渐增加,当然,所能赚取的薪资也越来越高。

1. 初级健身教练:零基础小白想要从事健身教练这一行业,需要在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正规健身教练培训机构学习,完成规定学时数才可以报考初级健身教练资格证。

2. 中级健身教练:取得初级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证后,连续从事健身教练工作2年以上,经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学时数,并取得艾力健结业证书;或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并授课达1500节以上者,可以参加健身教练中级证书考试。

3. 高级健身教练:取得中级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证后,连续从事健身教练工作3年以上,经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具备以上条件者即可以参加健身教练高级证书考试。

4. 指导师健身教练:取得艾力健健身教练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指导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或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可以参加指导师健身教练证书考试。

二、健身房健身教练的等级划分健身教练除了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以外,健身房也会根据健身教练的业务水平进行等级划分。

这个划分头衔就多种多样了,有的说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有些说是普通私教、高级私教、金牌私教等等,总之都是按照健身教练每个月的业绩水平来划分的。

等级高的健身教练会有更高的提成比例,更好的客源分配。

一般健身房健身教练等级区分主要就看你的销售能力高低。

总体来说,健身教练的等级是根据专业能力、销售能力来划分的,想要成为更高级别的健身教练,就需要在这两个方面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研究报告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2016年8月目录1项目概述2核心发现3健身市场发展现状3.1健身行业规模变化趋势3.2健身行业和人群变化趋势4健身会员特征与发展变化4.1健身会员人口特征4.2健身会员生活与休闲方式4.3会员健身行为与习惯4.4健身会员对健身教练的需求5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情况5.1健身教练人口特征5.2健身教练职业现状5.3健身教练职业发展规划5.4健身教练和职业俱乐部的关系5.52016年健身教练职业信心发展指数项目概述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投身到健身的行列。

继2015年后,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再次与尼尔森合作,对健身教练、健身人群进行研究,帮助健身教练更好地了解健身市场的变化与机遇。

本次调研在2016年7-8月展开,采用了在线访问和电话访问结合的方式,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武汉,西安,杭州,深圳,南京,青岛,济南,重庆等13个城市的646名健身教练以及606名健身会员(在600个样本量之下,置信度为95%的抽样误差为4%),同时通过深访和焦点座谈会的形式,访问了2名健身管理人员和24名健身教练。

调研从多个维度全面展示健身人群特征和服务需求趋势、洞察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现状,为众多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提供标杆。

核心发现(一)健身行业与人群的发展变化中国健身产业迅速发展,俱乐部、教练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数据,目前健身市场规模已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14%;全国范围内约有1000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健身俱乐部,同比增长了20%以上;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健身教练数量达到34560名,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7%。

另一方面,健身会员的市场价值也在增加。

根据专家预估,2016年中国持健身卡用户数量已达1500万人次,其中三分之一的会员会选择健身教练,平均健身花费为12007元。

健身行业的发展伴随着行业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身房单店面积减少。

这一现象趋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更加明显,。

二,有特色的工作室涌起。

健身工作室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健身用户提供有特色的,更加精细化和专项化的服务。

三,数字化健身进一步兴起。

通过数字化的方法为健身用户提供更加便利、互动性高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四,专项教练增多。

提供特定项目指导,如跑步、普拉提、瑜伽等项目的教练增多。

五,小器械重要性加强。

如壶铃,TRX,哑铃等工具在日常训练中的重要性增强。

六,健身人群类型也在不断地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健身行列,他们比以前更能接受健身教练这种模式,对健身教练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二)健身会员特征与发展变化这次调研的健身会员,平均家庭月收入为39,259元,超过一半的人在公司/单位当中属于的中高级别的管理层人员。

跟朋友聚餐是他们参与比例最高的休闲娱乐活动。

除了健身房运动以外,跑步、羽毛球和游泳这三项运动的参与比例最高。

他们在获取健身方面的信息渠道,主要来源是健身教练(尤其对于那些在高档健身房健身的会员),其次是健身网站和微信。

与去年相比,微信在传播健身知识的影响力方面有明显上升。

跟去年的调研结果相比,今年的健身会员锻炼频率和时长都有小幅度的增长。

跟女性会员相比,男性会员的健身频率更高,健身时长更长。

有81%的健身会员曾经在朋友圈或微博等社交网络,秀出自己的健身照片或者运动成绩,尤其是女性健身者(这一比例达到85%),有大约1/5的女性健身会员表示经常在朋友圈等社交网络秀出自己运动的照片或成绩超过10次。

对于健身教练的形象,健身会员和教练本人的观点存在着一定差异,健身会员认为教练是专业的,有良好职业素养的,耐心的。

而教练认为在学员心目中,他们是销售导向的(其实学员表示可以理解),并且是会考虑学员感受的(但是学员可不这么认为)。

超过九成的健身会员表示肯定或可能会考虑续签目前的教练。

其中,高档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在“肯定会续签”的比例(36%)上要高于中档(32%)和低档俱乐部(28%),能看出在越高档的健身俱乐部里,会员对于教练忠诚度也相对越高。

教练的专业性和锻炼的成果是会员的续签的最重要因素(三)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情况在这一次调查的健身教练当中,有75%的健身教练需要背负着业绩压力,平均的业绩指标为35401元。

其中在高档俱乐部任教的教练业绩目标更高(44517元)。

健身教练平均每课时的收费是290元,其中高档俱乐部的均价为342元,而低档俱乐部的收费为256元。

任教资历越长的教练,课时收费也更高。

这一次调研的健身教练的平均续签率为63%,比2015的调研结果(60%)略有提升。

有大约7成的健身教练曾经换过工作。

教练职业生涯发展会有几个比较明显的时间节点。

首先在3-6个月的时候,这时候刚入职的健身教练会出现第一批的流失,第二次是在1年左右,许多教练考试考虑到更高的平台。

然后是2-3年之后,一些教练会考试自己或者合伙开工作室。

健身教练更多的是将自己定位为专业人员,而健身俱乐部则是把健身教练更多地偏向于销售人员,需要给俱乐部代理利益,这种角色定位的冲突让健身教练和健身俱乐部需要进一步磨合,处理好两者的共存关系。

对于健身教练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1,新开的门店。

2,核心地段的门店。

2,私人工作室。

而对于健身俱乐部来说,他们在选择教练的时候主要会考虑:1,有相关入职证书的教练。

2,会员开发能力突出的教练。

3,有良好服务意识的教练。

4,稳定性强的教练。

今年健身教练的职业信心指数为81.9,较去年略微提升1.5,其中主要提升在工作成就感,工作兴趣度和职业发展预期这几个方面。

健身市场发展现状3.1 健身行业规模变化趋势近年来体育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11年到2014年体育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2.74%。

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规模达1.35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4%,比2013年增长4041亿元,增幅显著。

根据《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体育产业得快速发展将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伴随着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张,中国健身产业也迅速发展,俱乐部、教练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数据,目前健身市场规模已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14%;健身俱乐部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据专家预估数据,全国范围内约有1000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健身俱乐部,同比增长了20%以上;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健身教练数量达到34560名,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7%。

另外一方面,健身会员市场价值可观,持卡健身会员增多且健身花费过万。

根据专家预估,2016年中国持健身卡用户数量已达1500万人次,其中三分之一的会员会选择健身教练,平均健身花费为12007元。

在城市级别的维度上会员人均花费出现了较大差异,一线城市会员的花费是二线城市会员的1.5倍。

3.2健身行业和人群发展趋势健身行业的发展伴随着行业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身房单店面积减少。

这一现象趋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更加明显,新开的健身房面积会保持在1500平米左右,更加专注于精品,但健身房的数量上增加比较快,受国家对于体育产业的支持。

二,有特色的工作室涌起。

比较多的健身教练会单独、或者合伙去开健身工作室,为健身用户提供有特色的,更加精细化和专项化的服务。

健身工作室近几年数量增长比较快,且考虑某些区域健身人群比较集中,新开工作室更多的是集中在CBD、商业中心、高档小区等附近。

三,数字化健身进一步兴起。

通过数字化的方法为健身用户提供更加便利、互动性高的服务,加强客户体验。

一方面健身房会更多的在日常运营中加入数字化、互联网的元素。

一方面也有些健身房会希望通过数字化让健身服务更加标准化,免去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用户体验不一致的情况。

另外健身房也会通过数字化因素让健身更加的互动、趣味性。

四,专项教练增多。

提供特定项目指导,如跑步、普拉提、瑜伽等项目的教练增多。

随着用户健身需求的更加细化,对于教练的要求也更加高,也期望能提供更加针对某些项目的服务,而不是传统的健身计划、增肌等服务内容。

五,小器械重要性加强。

如壶铃,TRX,哑铃等工具在日常训练中的重要性增强。

随着现代健身理论的不断发展,对于小器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训练很多平时难以训练的小肌肉群。

另外小器械也方便私教课一对一的教学形式,方便进行会员单独进行训练。

另外,健身人群类型也在不断地扩大,在医生建议下来参与健身的中年人,为参与体能测试做准备的中学生,希望快速恢复身材的产后女性等,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健身行列,他们比以前更能接受健身教练这种模式,对健身教练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同时他们还会通过网上健身视频,问答类网站,健身app等进行自学,具备了一定的健身理论和技术基础。

健身会员特征与发展变化4.1健身会员人口特征本次定量研究一共调查了603名健身会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0到40岁之间(占总体的96%),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二线城市(成都,长沙,武汉等10个城市)的被访者各半。

他们的家庭月收入普遍较高,他们的平均家庭月收入为39,259元,平均个人月收入为22247元。

从健身会员的职业来看,超过一半的人在公司/单位当中属于的中高级别的管理层人员,还有14%的人属于专业人士(如律师/医生/技术人员等)。

注:俱乐部档次定义:高档俱乐部:类似于威尔士,一兆韦德等档次的俱乐部;中档俱乐部:类似于浩沙,中体倍力,金仕堡等档次俱乐部;低档俱乐部:类似于英派斯,嘉美,星之健身身等俱乐部;4.2健身会员生活与休闲方式跟朋友聚餐是参与比例最高的活动。

除此之外,去电影院看电影和国内旅游也是健身会员的主要娱乐休闲方式。

除了健身房运动以外,跑步、羽毛球和游泳这三项运动的参与比例最高。

其中,篮球和足球这些对抗性运动在男性当中的参与比例也很高,而跳舞和羽毛球这些相对温和的运动项目在女性当中的参与比例相对较高。

健身用户获取健身知识的渠道十分多样化,其主要来源是健身教练(尤其对于那些在高档健身房健身的会员),其次是健身网站和微信。

与去年相比,而微信在传播健身知识的影响力方面有明显上升,从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女性健身会员对于微信的依赖度相对更高。

4.3会员健身行为与习惯健身会员在健身俱乐部进行锻炼频率较高,有一半的健身会员在每2-3天1次,还有12%的人每天都会去健身房锻炼。

其中男性会员的健身频率更高(有18%的男性会员每天锻炼)。

平均健身时长为84分钟,同样也是男性会员的健身时长略长(88分钟)。

跟去年的调研结果相比,今年的健身会员锻炼频率和时长都有小幅度的增长。

虽然男性去健身房锻炼和频率和时长都比女性高,但是女性健身会员在健身方面的支出相对更高,达到12,787元(男性为11,345元),主要是由于她们上私教课程的次数更多(平均每年35次,而男性平均每年上3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