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的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2. 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医疗设备、食品加工等行业。
其中,汽车制造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市场份额的XX%。
3. 技术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
目前,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包括视觉识别、人工智能、协作机器人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业机器人能够更加智能化、灵活化和高效化。
4. 产业竞争格局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ABB、发那科、川崎重工、安川电机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智能化。
通过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工业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并具备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2. 协作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是指能够与人类工作者实现安全合作的机器人。
随着人机协作技术的成熟,协作机器人将在工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与人类工作者共同完成一些繁重、危险或高精度的工作任务。
3. 柔性化工业机器人的柔性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柔性化包括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
通过增加关节数目、改进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技术等手段,工业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和任务需求。
4. 服务机器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服务机器人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服务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医疗护理、家庭服务、餐饮等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四、结论工业机器人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
2020年,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93.5亿美元

2020 年,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93.5
亿美元
一、机器人行业概况
据IFR 预计:2018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超过15 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62.3 亿美元。
到2020 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93.5 亿美元。
同花顺机器人概念股140 多只,根据18 年中报,按机器人相关业务营收规模,选出44 只排名靠前个股。
其中,美的营收最高,但营收占比不到10%,工业富联毛利率第三,营收占比仅有0.42%。
在下表中,营收占比超过50%,毛利率超过28.5%的个股已标红。
包括:汇川技术、科沃斯、上工申贝、埃斯顿、科大智能、鸣志电器、亿嘉和、拓斯达、中大力德、今天国际、信捷电气、克来机电、科远股份。
1、个股的产业链位置,及上下游成本
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2%,谁掌握三大核心零部件的生产技术,谁就可能在机器人产业拥。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2021.06. DQGY 4518.75%;另外,坐标机器人销售近1.4万台,延续上年的下降趋势,占总销量的9.72%。
(三)运输及焊接用途最广在市场整体销售下行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的销售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总体来看,目前,搬运与焊接依然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自主品牌机器人在加工、焊接和钎焊、装配及拆卸、洁净室、涂层与胶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均有所提升。
其中,搬运和上下料作为首要应用领域,2019年销售6.2万台,同比下降4.4%,在总销量中的比重提高至43.06%;焊接与钎焊机器人销售3.4万台,同比下降16%,占比为23.61%;装配及拆卸机器人销售2万台,同比下降16.7%,占比为13.89%;加工领域机器人销售同比增长105.5%,是唯一实现销量增长的应用领域。
从应用行业看,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连续第四年成为中国市场的首要应用行业,2019年销售超过4.2万台,同比下降8.9%,占中国市场总销量的29.17%;汽车制造业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用行业,2019年采购机器人3.3万台,销量在上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17.1%,在中国市场总销量的比重下降至22.92%。
二、行业从成长期逐步进入成熟期工业智能化及《中国制造2025》增加了工业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2016~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不断增加,2020年1~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206851套,增速有所放缓。
受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驱动工业机器人企业总数不断增加,但随着行业竞争格局初步显现及进入门槛的提升,新增企业数量减少,2020年行业新增企业仅为两家。
(一)工业机器人由机器智能向人工智能过渡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四大层次,三个阶段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是人口红利因素、工程师红利优势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等。
中国凭借强大的人口优势快速地渡过了自动化阶段,目前国内已经有众多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的机器智能阶段业务成熟,例如旷世科技、海康威视等,这些公司在视觉应用领域的技术图1 2015~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情况(单位:套,亿元,%)(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图2 2010~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企业数量(单位:家)(来源:IT橘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21.06.DQGY47图3 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准入门槛的企业占比情况(单位:%)(来源:工信部、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四)新增企业数量减少且符合条件企业占比下降2010~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企业的数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从2010~2016年为增长,随后截止到2020年均为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比上升幅度更大。
浅谈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浅谈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曾棋俊安鹏芳陶泉兆(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工业机器人是集各种技术于一身的先进产物,相比以往,在工业、医疗、生活、教育等诸多方面工业机器人带来的改变无疑是颠覆性的。
在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时,就足以看出这是具有划时代性的。
全球主要机器人品牌竞争激烈,工业机器人的功能、性能不断更新,市场规模的年均增长率持续提升。
本文以国内外的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以及工业机器人的技术革新与各项技术融合作为研究对象,将国内外机器人应用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我国机器人使用总占比率、国内行业分布近况,并对下一代机器人的发展作了推测。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技术融合技术运用未来发展前景分析中图分类号:TP2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2(a)-0068-05我国是制造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在工业方面,不仅种类众多,岗位也是数不胜数。
自我国拥有工业机器人后,制造面貌逐年发生变化,尤其在近年,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代替人工的优势被逐渐扩大,同时,也带来了一大批新兴岗位。
而许多院校设有工业机器人专业,这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新型技术人才,更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奠定了一定基础。
高新技术的大步迈进,全球逐步踏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近年来,各项前沿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正逐渐呈现出蓬勃的景象。
工业机器人应用面较广,不仅可减少人口劳动力,还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尤其在工业方面已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时,智能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工业机器人的功能将更加人性化,其应用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价值。
我国工业机器人在2015—2019年期间总体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情况,市场销售额度超过363亿人民币,发展上升态势逐年增高,其带来的技术改革深远影响具有核心优势。
本文以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成长态势、发展空间与机会为主要研究出发点,对未来的市场趋势和机遇提出了新看法。
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其次在介绍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趋势。
标签: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将电子、控制、机械,以及计算机、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先进技术集于一体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
在国家的支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研究已经基本实现了实验、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转变,使得我国制造业、勘探业等行业都同时得到了发展。
然而,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大,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受到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冲击。
尽管我國机器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然而当前生产的机器人还很难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其中不部分的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仍需要进口。
因此就目前而言,我国还处在一个机器人消费型的国家。
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随着工业机器人在广度以及深度上的发展,加之机器人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很多领域工业机器人都得到了广广泛的应用。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人类创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后,工业机器人就凸显了其所具有的较大的生命力,尽管至今才短短五十年的发展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的迅猛。
当前,不管是在机械加工行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以及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和木材与家具制造业等诸多领域工业机器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很多工业生产领域,工业机器人,例如弧焊机器人以及点焊机器人、分配机器人和装配机器人等等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随着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标准化以及网络化等程度越来越高,其多具有发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其所应用的领域正逐渐扩大,已经从工业生产领域扩大到了生化、航天、核能等高科技领域和家庭清洁以及医疗康复等服务业领域中。
例如,水下机器人、抛光机器人、打毛刺机器人以及擦玻璃机器人和高压线作业机器人等。
2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工业机器人的研究。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历经十年的科技攻关,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基本从实验、引进转变到了自主开发的阶段,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以及勘探业等行业的发展。
2023年机器人控制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机器人控制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机器人控制器是机器人运动控制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是机器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机器人控制器行业市场呈现出以下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大幅扩大
机器人控制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控制器市场将达到89亿美元,增长率为10.6%。
从国内市场来看,在“机器换人”政策的支持下,国内机器人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机器人控制器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国内机器人控制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58亿元。
二、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
随着技术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机器人控制器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目前,机器人控制器已不仅仅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还涵盖了医疗、服务、农业、环保等多个领域。
例如,手术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等,都是机器人控制器技术的应用。
三、关键技术不断创新
机器人控制器行业的关键技术不断创新。
例如,通过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理解环境和任务。
同时,新的控制算法的研究也提高了机器人运动的精度和效率。
四、企业竞争加剧
机器人控制器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市场上出现了众多的机器人控制器制造商,这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各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品牌营销等方面,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总的来看,机器人控制器技术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创新,在重要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创新,机器人控制器行业市场前景依旧广阔,将继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服务机器人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且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对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80亿元人民币。
服务机器人已经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餐饮、酒店、医疗、金融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2. 技术不断进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服务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提升。
机器人已经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高级功能,并能够与人类进行智能对话。
同时,机器人的移动能力和操作灵活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可以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和操作。
3.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在餐饮业中,机器人已经可以作为服务员自动上菜,为顾客提供遥控点菜、自助结账等服务;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可以承担起患者的陪护、药物分发等工作;在金融领域,机器人可以提供咨询、问答、理财建议等服务。
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未来趋势1. 个性化定制服务机器人将成为发展方向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定制的兴起,未来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将趋向于满足个体化需求。
无论是个人消费者还是企业客户,都希望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服务。
因此,服务机器人将在外观设计、功能定制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创新,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 人机融合将成为发展重点未来的服务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类的融合。
机器人不再只是简单地执行任务,而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人类的需求,与人类进行更加自然和智能的交流。
这将需要进一步发展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计算和人机交互等技术,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语言和情感。
3. 联网智能化将成为发展趋势未来的服务机器人将更加注重联网和智能化。
通过与云端的连接,机器人可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资源,实现更加强大的智能功能。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产量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产量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一、工业机器人产销情况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已生产出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工业机器人。
一批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内诸多企业的生产线上、一批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人才也涌现出来、某些关键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从工业机器人来看,我国是工业机器人应用第一大国,行业迅猛发展。
2019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融资不易,投融资事件仅59起,同比减少24.4%,投融资金额59.72亿元,同比减少22.4%。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投融资出现降温,投融资事件和投融资金额连续2年下降。
当前,工业机器人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GV、机器视觉、工业互联网这三个细分领域。
2015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仅32996台。
2017年突破13万台,提前三年实现了10万台产量的目标。
2018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47682台,同比增长4.6%,预计2019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近20万台;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近24万台。
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在2017年达到97台/万人,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我国机器人密度将在2021年突破130台/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7.3亿美元,到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将突破60亿美元。
二、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受到汽车产业下滑和电子产业乏力影响,工业机器人需求一度大幅下降。
经过一年多调整后,机器人产业正在慢慢走出颓势。
长期来看机器换人大势不可逆转,未来机器人产业还将保持高景气度,不过工业机器人增长将放缓。
工业机器人将呈现5大发展趋势。
1、人机协作人机协作是一个重要的工业机器人趋势,也是这一增长的驱动力。
设计用于在共享工作空间中与人类进行安全物理交互的“Cobots”正在广泛的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人们需要以更零星和间歇的方式与机器人紧密合作的环境中,安全共存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为机器人带来不同的材料,更换程序和检查新的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分析:定义、分类、市场规模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
我国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
我国工业机器人已进入产业化极端,并成为了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我国机器人销售额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机器人销售额近608亿元,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工业机器人比重达66%。
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近401亿元。
我国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其中工业机器人主要包括切割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运输机器人、分拣机器人及协作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包括个人/家用、专业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等三类。
2、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1959年美国诞生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开启机器人时代。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直至1972年我国才开始研制国产工业机器人,但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现今我国工业机器人已进入产业化极端,并成为了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在服务机器人研发方面,我国也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早在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器人,1969年早
稻田大学实验室研发出双脚走路的仿生机器人。
我国服务机器人现仍处于发展阶段,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2019年中国机器人行业销售额或突破600亿元
据统计,2016-2018年我国机器人销售额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速达20.99%。
2018年我国机器人销售额为539亿元,同比增长11.4%。
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机器人销售额为608亿元。
4、工业机器人市场比重高达66%
2019年我国机器人市场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工业机器人比重达66%,远高于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其中服务机器人比重为25%,特种机器人比重为9%。
5、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或突破400亿元
2016-2018年期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速为11.31%。
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379亿元,同比增长5.86%,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近40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