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读者调查问卷情况反馈分析

合集下载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1. 调查背景高校校报作为高校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播学校精神文化、宣传校园动态、反映师生风采的重要使命。

在当前新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校报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受到了挑战,很多高校校报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校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提升高校校报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2. 调查内容(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以高校师生为主要对象,涵盖各个学院、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

(2)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以获取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3)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校报的内容质量、传播方式、影响力和受众认可度等方面进行调查。

3. 调查结果(1)校报内容质量不高: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校报内容质量不高,存在新闻价值不足、内容单一、编排混乱等问题。

(2)传播方式陈旧:大部分校报传播方式陈旧,只在校园内部广泛传播,很难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3)影响力较弱:部分校报影响力较弱,学生对校报重视程度不高,教师参与度不够。

4. 改进策略(1)提升校报内容质量:应加强对校报编辑和记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新闻理论素养和新闻写作能力,加强新闻选题的策划和编写质量,并注意丰富校报内容,增加新闻价值和时效性。

(2)创新传播方式:应借助现代化通讯科技手段,积极开拓多元化传播渠道,包括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短视频等新兴传播方式,增强校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加强版面设计:应加强校报的版面设计,提升可读性和美观性,增加图片、图表和插图的运用,使校报更加生动、直观。

(4)增强受众吸引力:应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增加相关栏目,扩大校报影响力,使校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师。

5. 结语高校校报是学校的窗口和舆论阵地,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可以找出校报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高校校报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校报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更好地宣传学校文化,反映校园动态,增强师生凝聚力,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校报读者调查问卷情况反馈分析精编

校报读者调查问卷情况反馈分析精编

校报读者调查问卷情况反馈分析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仅供参考)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编辑 2011年5月6日校报读者调查问卷情况反馈分析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对校报的态度,拉近校报与学生的距离,提高校报的可读性,吸引更多的读者,我们特意组织了针对学生读者对校报看法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覆盖几大校区,现对蛟桥校区的问卷情况作如下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余份,调查面覆盖会计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蛟桥几大学院,通过问卷下发各楼栋的方式,较为全面地收集了第一手资料,从总体上来说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对校报各方面的态度。

本次问卷共设计了10道问题,其中包括对校报的总体印象、收到校报的频率、接触到校报后的态度、对校报内容的评价、认为校报需改进的地方以及是否愿意投稿、校报是否该由学生主导等一些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校报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对校报的关注度不够,从学生的校报的意见来看,多希望校报的内容及版式上能有革新,特别是在内容上希望多添些带大学校园气息的元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生动并具趣味性。

同时希望版面上能够更加丰富灵活,多些照片、彩版等视觉冲击比较直接的效果。

另外,学生大部分还是愿意投稿的,并对学生更多地参与校报报以了较高的期望。

下面将阐述本次调查问卷的具体情况:具体情况:一、校报的可接触性方面相关调查问题如下: 1、您收到校报的频率是□ 每期都有 □ 一个月一张 □ 几个月一张 □ 从未收到过510152025303540收到校报的频率36.731.1301.1每期都有一个月一张几个月一张从未收到过2、您接触到校报后持什么态度□认真阅读 □随意阅读 □根本不看从以上两项调查结果可知,学生收到校报的频率明显出现问题,其中每期都有的只占%,而一个月一张及几个月一张的分别为%、30%,还有未收到过校报的现象也发生在%的人群当中。

读者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

读者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

读者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为了解全校师生对图书馆现有服务的满意度,我馆于2010年11月8号开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读者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共设计了40道题,通过网络和纸版问卷二种方式进行,最后回收问卷2183份,其中网络问卷549份,纸版问卷1634份。

现将回收到的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读者基本情况从读者性别来看,本次调查问卷中女性读者多于男性读者;从读者所属学院来看,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文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华文学院、法学院的读者分布比较集中;从读者学历与年级来看,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成为此次调查的主要参与对象,其中硕士研究生占54.2%,本科生占41.5%,研究生以一年级为主,本科生以二、三、四年级为主;二、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利用情况 1、读者访问图书馆的频率及访问目的 2、读者使用图书馆服务的情况三、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一)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84%的受访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总体评价为满意,而对十二项具体服务的满意情况见下图。

52844727945392人次764676667532337317150124106人次(二)读者对各项服务表示不满意的原因1、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读者对此题答案的选择累计有1012个,其中,选择“借书时间长、使用时间短”占27.80%,“系统注册、登录麻烦”占16.30%,“申请满足率不高”占12.50%,“费用高”占8.70%,“申请没有及时回复”占6.50%,“其他”占28.30%。

2、图书预约服务读者对此题答案的选择累计有837个,其中,选择“不知预约书何时到馆”占33.50%,“不了解预约方式”占21.00%,“预约架上找不到预约书”占20.70%,“预约书保留时间短”占12.20%,“其他”占12.70%。

3、通借通还服务读者对此题答案的选择共659个,其中,选择“不清楚办理地点和手续”占33.40%,“其他图书馆无法满足需求”占15.80%,“借书时间等待长”占15.00%,“申请没有及时回复”占6.80%,“其他”占29.00%。

《读者》杂志:读者满意度调查出炉

《读者》杂志:读者满意度调查出炉

《读者》杂志:读者满意度调查出炉一、调查背景与目的《读者》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秉承“传播知识、启迪智慧、丰富生活、增进友谊”的宗旨,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

为进一步提升杂志质量,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读者对杂志内容的满意度,包括文章质量、栏目设置、封面设计、排版等方面,以便我们针对性地改进工作,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向广大读者发放问卷。

调查问卷共包含10个问题,涉及读者基本信息、阅读习惯、对杂志内容的满意度等方面。

调查时间为一个月,期间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读者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读者群体以中青年为主,学历水平较高,职业分布广泛。

其中,男性读者占60%,女性读者占40%。

读者年龄分布如下:1825岁:30%2635岁:40%3645岁:20%4655岁:5%2. 阅读习惯3. 满意度评价文章质量:读者对杂志文章的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文章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具有启发性。

栏目设置:大部分读者对杂志的栏目设置表示满意,认为涵盖面广泛,既能满足休闲阅读的需求,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封面设计:读者对杂志的封面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封面图片精美、富有创意。

排版风格:杂志的排版风格得到了读者的认可,认为版面布局合理、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舒适。

4. 改进建议增加互动环节:读者建议杂志增加读者互动环节,如读者来信、在线问答等,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丰富内容题材:有读者提出,希望杂志能够拓宽内容题材,增加更多实用性、趣味性的文章。

提高文章时效性:部分读者认为,杂志中的文章时效性稍显不足,建议增加一些时事热点分析等内容。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读者》杂志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收集到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提升杂志质量,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在此,我们也期待读者朋友们能够持续关注和支持《读者》杂志,共同成长、共创辉煌。

校报读者调研问卷设计

校报读者调研问卷设计

校报读者调研问卷设计校报读者调研:了解读者需求,提升校报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报纸在传播校园信息、促进校园文化、引导舆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校报如何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读者对校报的期望和需求,我们特别制定了《校报读者调研问卷》,希望借助这份问卷了解读者的喜好、习惯、意见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对校报进行更好的改进和提升。

本文将围绕问卷设计与调研目标展开,详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校报读者调研问卷。

一、调研目标分析1. 了解读者特点:通过问卷,我们可以了解读者的性别、年级、专业等基本信息,进一步分析出不同群体的阅读习惯和关注点。

2. 探究阅读偏好:通过问卷,我们可以了解读者对不同类型新闻的偏好,例如校园新闻、社会热点、科技资讯等,以及对各类文章的喜好度,如新闻报道、特稿评论等。

3. 收集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我们可以收集到读者对校报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包括内容改进、版面设计、篇幅控制等方面的建议,为接下来的校报改进提供有力参考。

二、问卷设计要点1. 题目选择:问卷中的问题应该全面、适度、准确。

根据调研目标,我们可以设计多个问题,包括基本信息、校报内容偏好、对校报质量的评价等。

尽量避免开放性问题,以减少填写困难。

2. 统计指标选择:为了能够对调研结果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和总结,选择适当的统计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通过设定选项等级,对不同类型文章的喜好进行量化,将有助于后续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3. 准确的逻辑顺序:在问卷设计中,注意将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以减少读者填写时的困惑和混乱。

例如,可以先询问读者的基本信息,再从整体到细节,让读者逐步思考并回答问题。

4. 测谎题设置:针对没有认真回答问题或者恶意填写问卷的读者,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测谎题来判别问卷填写的真实性。

例如,让读者在选择题中选取一个特定选项,然后在后续的问题中要求读者给出与之前选择一致的答案。

《读者》杂志:读者反馈与改进调查

《读者》杂志:读者反馈与改进调查

《读者》杂志:读者反馈与改进调查一、内容质量1.文章深度:有些读者认为,《读者》杂志的文章深度不够,希望能有更多深度报道和独家专访。

2.文章质量:部分读者反映,杂志中有些文章质量不高,观点模糊,论述不清。

3.内容多样性:少数读者表示,杂志的内容较为单一,希望能增加更多类型的文章,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二、编辑风格编辑风格是影响读者阅读体验的重要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读者对《读者》杂志的编辑风格表示满意,但仍有部分读者提出了改进意见:1.文章有些读者认为,杂志的文章过于平淡,缺乏吸引力。

2.版面设计:部分读者反映,杂志的版面设计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3.语言表达:少数读者表示,杂志中的文章语言表达过于书面化,不易于理解。

三、服务质量1.配送服务:部分读者反映,杂志的配送服务存在延误、破损等问题。

2.售后服务:有些读者表示,对于杂志的退订、换刊等问题,出版社的售后服务不够及时、到位。

四、改进措施1.提升内容质量:我们将加大对作者的筛选和培养力度,提高文章质量;同时,增加深度报道和独家专访,满足读者对文章深度的需求。

3.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将加强配送服务的管理,确保杂志及时、准确地送达读者手中;同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读者》杂志在内容质量、编辑风格、服务质量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将以此次调查为契机,全面改进,以期使《读者》杂志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高品质读物。

1.以情感人:文章中要有人文关怀,关注读者的情感需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2.情感真挚:文章中的情感要真挚可信,避免矫揉造作,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3.情感适度:情感表达要适度,既不过于平淡,也不过于激烈,保持文章的和谐统一。

1.观点明确:文章中的观点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2.论证充分:文章中的论证要充分,运用事实、例子和道理等手法,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校园问卷调查的反馈报告

校园问卷调查的反馈报告

校园问卷调查的反馈报告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校研会生活权益部开展了此次的校园生活满意度调查活动,并整理了同学们普遍关注和反映的问题。

我们将问题归纳为后勤,宿教中心,图书馆和校园建设四类,并针对这四类问题,与相关二级单位进行对接,希望在同学们的配合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推动校园环境的进一步发展。

现将有关问题及回复整理如下:一、校园建设处就有关意见的答复(校园建设处,校园管理科龚主任)1.球场需要翻修、增加塑胶篮球场答复:学校已经审批,将于2011年对环湖地区的篮球场进行休整,增加塑胶操场,满足同学们的文体活动需要。

2.文添楼附近道路和操场安装路灯答复:原宏博电缆铺设凌乱,学校校园建设处正在申报对环湖地区电缆进行整体改造。

2011年左右将进行项目审批。

3.校园(西苑)垃圾要及时处理答复:西苑垃圾学校无权限管理,学校将会把那片的围墙建设起来,这样的话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4.文添楼门口水塘气味难闻答复:文添楼前面的水塘是属于当地村民的集体土地,原宏博购买那块土地时并没有与当地村民协调好相关补偿措施,现我校将宏博收回,但是这个遗留问题还未能解决。

这个问题的解决估计还要和宏博方面进行协商。

5.校园周围有护栏毁损,存在安全隐患答复:学校的围墙护栏建设计划已经初步拟定,纳入了2011年的学校年度建设计划当中。

关于这个方面建设的论证会将于近期举行,学校审批通过即可进行维修。

二、图书馆就有关问题的答复(图书馆,杜老师)1.图书资料不全,很多经典文献馆藏数量太少答复:关于图书资源少、过于陈旧的问题,我馆先后几任馆长都非常重视藏书建设与馆藏结构问题,学校每年拨600万元经费用于购买纸质、数字文献资源,但可能人均下来就不算多了。

这个问题,我们也希望学校能多拨付经费用于购买图书资源,需要大家共同呼吁。

2.书籍归位不及时,很多在馆图书找不到答复:关于图书摆放混乱,我馆在管理上是难辞其责的,读者借阅后的图书未能及时整理、上架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我们也一直强调要求职工做好本职工作,并采取不定期检查和月末半天闭馆整书等措施,但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分析,这也是造成读者反映“找不到书”的原因之一。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高校校报是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学校动态、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

对于校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帮助学校了解校报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
进策略,从而提高校报的质量和影响力。

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学生对校报
的阅读频率、对校报质量的评价、对校报内容的满意度、对校报设计和排版的意见等。

访
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和校报编辑部的代表,就校报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讨论。

通过这些调查方式,可以全面了解校报的优点、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调查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校报读者的阅读习
惯和偏好;校报内容的覆盖面和深度;校报的创新性和互动性;校报编辑部的运作管理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找出校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校报改进提供依据。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策略。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一
是增加校报的内容多样性。

校报可以涵盖学校各个领域的动态,如学术科研、社团活动、
学生实践等,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二是提升校报的编辑质量。

编辑人员应提高专业素养,提高新闻判断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校报的质量和说服力。

三是提升校报的设计和排版。


报的设计和排版应符合大众审美标准,使得校报更易阅读和吸引读者的关注。

四是加强校
报与读者的互动。

校报可以设置读者留言板块,鼓励读者提供意见和建议,提高校报的互
动性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编辑 2011年5月6日
校报读者调查问卷情况反馈分析
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对校报的态度,拉近校报与学生的距离,提高校报的可读性,吸引更多的读者,我们特意组织了针对学生读者对校报看法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覆盖几大校区,现对蛟桥校区的问卷情况作如下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余份,调查面覆盖会计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蛟桥几大学院,通过问卷下发各楼栋的方式,较为全面地收集了第一手资料,从总体上来说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对校报各方面的态度。

本次问卷共设计了10道问题,其中包括对校报的总体印象、收到校报的频率、接触到校报后的态度、对校报内容的评价、认为校报需改进的地方以及是否愿意投稿、校报是否该由学生主导等一些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校报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对校报的关注度不够,从学生的校报的意见来看,多希望校报的内容及版式上能有革新,特别是在内容上希望多添些带大学校园气息的元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生动并具趣味性。

同时希望版面上能够更加丰富灵活,多些照片、彩版等视觉冲击比较直接的效果。

另外,学生大部分还是愿意投稿的,并对学生更多地参与校报报以了较高的期望。

下面将阐述本次调查问卷的具体情况:
具体情况:
一、 校报的可接触性方面
相关调查问题如下:
1、您收到校报的频率是?
□ 每期都有 □ 一个月一张
□ 几个月一张 □ 从未收到过
2、您接触到校报后持什么态度? □认真阅读 □随意阅读 □根本不看
0 10
20
30
40
50
60
收到校报后所持态

13.8 54.3
31.9 收到校报后所持态度
认真阅读 随意阅读 根本不看
从以上两项调查结果可知,学生收到校报的频率明显出现问题,其中每期都有的只占36.7%,而一个月一张及几个月一张的分别为31.1%、30%,还有未收到过校报的现象也发生在1.1%的人群当中。

而收到校报后学生的态度也不容乐观,认真阅读的只占13.8%,随意阅读的人群最多,占54.3%,而根本不看的比例高达31.9%。

校报发放的不到位以及学生自身对校报的态度,导致校报被认真对待的情况着实堪忧。

二、 对校报的态度方面:
相关调查问题如下:
1、您对校报的总体您对校报的总体印象评价是?
□很好 □较好 □ 一般 □较差
2、您认为校报的内容?
□很完整,很喜欢 □较齐全,能基本满足对校园信息的需要
□一般 □单一
3、您对校报感兴趣的内容是?
□ 学校新闻部分 □学生新闻部分
□ 评论 □文学稿
□ 其他
从以上三项的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对校报的总体评价基本良好,但大多处于中肯的评价,其中认为一般的占41.9%,认为较好的占32.3%,认为很好的占16.1%,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校报内容的评价中,认为一般的比例占首位,为40.7%,认为较齐全,基本能满足对校园信息的比例达37.4%,还有14.3%的人认为内容单一。

但是也不乏肯定的评价,有7.7%的调查对象表示校报内容很完整,很喜欢校报。

从学生对校报感兴趣的内容来看,学生新闻部分占最高比例,为38.1%,学校新闻部分和文学稿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对校报内容的评价 7.7 37.4 40.7
14.3 对校报内容的评价
很完整,很喜欢 较齐全,能基本满足对校园信息的需要 一般 单一
部分旗鼓相当,分别为21%和20%,还有达18.1%的人钟爱评论稿,另外有2.9%的人对其他内容比较感兴趣,如“关于校园生活的部分”等。

三、校报改进方面
相关调查问题如下:
1、认为校报最需改进的地方是?
□内容□文风□板式□其他
2、望校报今后应增加哪些方面的内容?
□教学类□科研类□校园时事类□学生学习类□生活类□其他
从以上两大需改进方面的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人认为校报需要改进的是内容,它的比例为45.3%,31.1%的人认为板式应该做些调整,19.8%的人认为需要改变原有文风。

而在支持率最高的内容改革方面,认为新增设校园时事类和生活类的内容呼声最高,它们的比例分别为36.2%和29.6%,还有学习类的占18.4%,科研类占9.9%,教学类占6%。

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希望校报能更多地贴近学生,贴近校园生活。

四、其他方面
1、您愿意向校报投稿吗?
□愿意□不愿意
在是否愿意投稿方面,被调查者中认为愿意和不愿意的比例基本相当,其中愿意的稍多,为55%,但与不愿意的差距过小,仅为10%,该差距应该努力拉大。

2、您觉得校报应该完全由学生主导吗?
□应该□老师配合□不应该
调查表明,32.6%的学生认为校报该由学生主导,但最高的比例为54.4%,他们认为应该是由老师配合的,说明较多的学生希望校报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更多地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校报的编辑工作。

当然还有13%的同学认为不该由学生主导,究其原因,可能是技术经验上的欠缺、全局把握的缺乏、以及校报的重要性等方面的因素。

另外,通过调查问卷,我们还收集了一些对校报的建议(其中有61.4%的被访者填写了自己的建议),在此归纳一些:
1、增加图片,多些彩版,版面可多元化;
2、充实丰富内容,加快消息更新;
3、内容多些务实,多些与学生有关的指导性建议;
4、视角开阔,多些创新;
5、多加进些大学生的生活片段,掺杂些搞笑的元素;
6、每个月多发几张,拓展发放渠道;
7、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力度;
8、向正式的报刊学习;
9、有些文章过于幼稚,如《假如我是青蛙》;
10、多关注多方面的新闻,不单是学校的;
11、增添些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
12、可以更加生动活泼,版式设计更灵活;
13、投稿有点脱节了,都不知道投稿方式;
14、增加可发表学生意见的版块;
15、增大校园最新事件的报道及信息的公布(如考证时间提醒等);
16、连载较少;
17、换个有特色的能体现江财学子个性的报刊名称;
18、内容要贴近学生,而非领导。

调查统计时间: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调查统计人:助理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