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必背基础
打印稿)
本文档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必背基础知
识点,以下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1. 数的概念和整数运算
- 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是以1为开始的整数序列,用N表示。

- 整数的概念:整数是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的统称,用Z表示。

-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整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满足交
换律和结合律。

-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整数之间的乘法和除法满足交
换律和结合律。

2. 有理数
- 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商的数,包
括整数、分数和小数。

-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有理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有理数之间的乘法和除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3. 分数
-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一个整数与一个自然数的比值,可以表示为a/b的形式,其中a为分子,b为分母。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分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需要先找到相同的分母,然后进行相应的运算。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分数之间的乘法和除法直接进行相应的运算。

4. 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 整数的大小比较规则:整数之间比较大小可以根据它们的绝对值进行判断。

- 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则:将分数和小数转化为带分子的整数进行比较。

5. 数轴
- 数轴的概念:数轴是用来表示数的一种方法,是将数与点在一条直线上对应起来。

- 数轴上的数的位置:数轴上的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必背基础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以下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汇总:
1.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比较
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数轴上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同号相乘除法的规律,异号相乘除法的规律
4.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分数的大小比较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6.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分数除以整数/分数
7.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小数的大小比较
8.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同数位的小数相加减
9.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小数乘整数/小数,小数除以整数/小数
10. 比例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比例的性质和运算,比例的倒数、倒数的比例
11. 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百分数的大小比较,百分数的转化和计算
12. 简单利益的计算,利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复利的计算
13. 平均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14.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文章描述的数据和实际情况不符的数据
15. 数据的分组和统计,频数、频率、众数、中位数的计算
以上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 锥圆锥棱锥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负有理数整数有理数分数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最全)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

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

1.2 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 0 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3.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 有理数包括 和 ;整数包含: 、 、 ;分数包含: 、 。

正整数和正分数通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通称为负有理数。

2. 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正数和负数经常用来表示 的量。

4. 数轴有三要素: 、 、 。

数轴上的两个点表示的数, 边的总比边的大。

5. 相反数: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a a 和-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在任意的数前面添上“ ”号,就表示原来的数的相反数。

6. 绝对值: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 叫做该数的绝对值,用“|a|”表示。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当a 是正数时,a a =;当a 是负数时,a a =-;当a =0时,0a =7.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大的反而小。

8. 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个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的两个数相加,绝对值不等时,取绝 的符号,并用 减去 。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加法交换律:a b b a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9.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 这个数的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得 。

11.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

一般地,数a 的倒数是 (a )0≠. 12. 乘法交换律:ab ba =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乘法分配律:()a b c ac bc +⨯=+13.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除。

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且0不能作除数。

14. 有理数的乘方:求n 个 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即a n a a = ,在n a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n a 读作a 的n 次幂(或a 的n 次方)。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一、整数及其运算
整数的概念、数轴、绝对值、相反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运算法则。

二、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及其性质。

三、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解析式、函数图象、函数的变化及其含义。

四、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数据的调查与应用、频数表、频数直方图、统计量和样本。

五、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基本解法和应用。

六、数列
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

七、三角形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三角形的元素、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八、比例与相似
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应用、相似的概念、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两点间的距离与中点
两点间距离公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公式。

十、几何变换
平移、旋转、翻折及其组合。

以上是人教七年级数学上的基本知识点,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深入掌握,从而能够进行更深入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本文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习进步!。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框架:本章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和运算法则,包括正数与负数、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比大小、倒数、加法法则、加法运算律、减法法则、乘法法则和乘法运算律等。

二、知识概念:1.正数与负数:大于0的数是正数,小于0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⑴凡能写成 p/q (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⑵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零:03.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4.相反数: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⑵相反数的和为0,即a+b=0,则a、b互为相反数。

5.绝对值:⑴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原点的距离;⑵绝对值可表示为:a=|a| (a≥0)a=|a|或a=-a (a<0)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6.有理数比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⑵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0,则a的倒数是1/a;若ab=1,则a、b互为倒数;若ab=-1,则a、b互为负倒数。

8.有理数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⑵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值;⑶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9.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⑴加法的交换律:a+b=b+a;⑵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10.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负数:小于0的数;(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4)-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5)自然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6)a>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0 ⇔ a 是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1.2 有理数(1)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3)有理数的分类:⎪⎪⎩⎪⎪⎨⎧⎩⎨⎧⎩⎨⎧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即数轴的三要素)(5)一般地,当a 是正数时,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6)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a 是正数,则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右,表示-a 和a ,我们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7)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8)一般地,a 的相反数是-a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9)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10)a 、b 互为相反数⇔a+b=0 ;(即相反数之和为0)(11)a 、b 互为相反数⇔1-=b a 或1-=ab ;(即相反数之商为-1) (12)a 、b 互为相反数⇔|a|=|b|;(即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13)绝对值: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a|≥0)(14)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15)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16)0a 1a a>⇔= ; 0a 1a a <⇔-=;(17)有理数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有理数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q≠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3)0a 1aa >⇔= ;0a 1aa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非负性;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5)-1,-2,+1,+4,,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汇总: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7. 有理数加法法则:X|k |b| 1 . c|o |m(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奇数个负数为负,偶数个负数为正。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简便运算)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a 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 2≥0;若a 2+|b|=0 ? a=0,b=0;(4)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0的指数=整数位数-1, 整数位数=10的指数+1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 17.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注意:不省过程,不跳步骤。

18.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常用于填空,选择。

历年期末考题再现1.我县2011年12月21日至24日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其中温差最大的一天是…………………………………………………………………………………【 】 A .12月21日 B .12月22日 C .12月23日 D .12月24日 2.如图1所示,A ,B 两点在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为2.若线段AB 的长为3,则点B 对应的数为【 】 A .-1B .-2C .-3D .-43.与算式232233++的运算结果相等的是…………………………………………………………………【 】 A .33 B .32 C .53 D .63 4.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310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精确到十分位,B .精确到个位,C .精确到百位,D .精确到千位, 5.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2与2 B. -2与21 C . -2与-21D. -2与2- 6.比较大小:6-_________8-(填“<”、“=”或“>”) 7.计算:|3|2--=_________2 图18.如果a 与5互为相反数,那么a=_________9.已知2|312|102n m ⎛⎫-++= ⎪⎝⎭,则2m n -=___________.10.计算下列各式(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16分)(1))23(24)32(412)3(22---×++÷÷ (2)24)75.337811()1()21(25.032×++×÷----11.(7分)某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公路巡视维护,某天早晨从A 地出发。

晚上最后到达B 地约定向北为正方向,向南为负方向,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8、-9、+7、-14、-6、+13、-6、-8试问B 地在A 地的那个方向它们相距多少千米若汽车每千米耗油a 升,求该天共耗油多少升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要包括前面的符号);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只与字母有关)。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X k b 1 . c o m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单项式整式 (整式是代数式,但是代数式不一定是整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 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9.整式的加减:一找:(标记);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三合:(合并)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历年期末考题再现1.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4a -9a= 5aB. 4a -4=aC.a 3-a 2=a D. a 21-2a =0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3a b ab +=B .32a a -=C .225235a a a +=D .2222a b a b a b -+= 3.一个多项式减去222x y -等于222x y -,则这个多项式是 A .222x y -+ B .222x y - C .2x 2-4y 2D .222x y -+4.甲数x 的23与乙数y 的14差可以表示为_________ 5.定义a ※b =2a b -,则(1※2)※3=_________6.先化简再求值(8分)(1) )2(3)2(4)2(2)2(522b a b a -b a -b a +++++,其中21=a ,9=b (2) (x 32-5xy -y 42)-2(x 2+xy -y 22).其中 x=1, y=-27.小王家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他家准备将地面铺上地砖,地面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单位:m ),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含x 、y 的代数式表示地面总面积;(2)已知客厅面积比卫生间面积多21m 2,且地面总面积是卫生间面积的152元,求铺地砖的总费用为多少元(10分)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 2.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移项变号).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且a ≠0). 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化简方程----------分数基本性质去 分 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 去 括 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 项----------变号(留下靠前)合并同类项--------合并后符号 系数化为1---------除前面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时工作量工效=工效工作量工时=; 工程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先做的+后做的=完成量 (3)顺水逆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逆水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顺水路程=逆水路程 (4)商品利润问题: 售价=定价10几折 , %100⨯-=成本成本售价利润率;利润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售价-进价=利润 (5)配套问题: (6)分配问题历年期末考题再现1. 解方程:2x -1=31-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3x-6=2(x-1) =2x-1 =(2x-1) D. 3x-3=2x-1 2.化简)3232)21(x --x (+的结果是…………………………………………………………【 】 A .317+x - B .315+x - C .6115x -- D .6115+x -3,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 .A .230. C232 .4.把方程0.10.20.710.30.4x x---=的分母化为整数的方程是( ) A .0.10.20.7134x x ---= B .12710134x x ---=C .127134x x ---=D .127101034x x ---=5.解方程:16 3.5 6.57x x x --= 6列方程解应用题据电力部门统计,每天8:00至21:00是用电的高峰期,简称“峰时”,21:00至次日8:00是用电的低谷时期,简称“谷时”,为了缓解供电需求紧张矛盾,某市电力部门于本月初统一换装“峰谷分时”电表,对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新政策,具体见下表:⎧⎨⎩⎧⎨⎩(1)小张家上月“峰时”用电50度,“谷时”用电20度,若上月初换表,则相对于换表前小张家的电费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增多或减少了多少元请说明理由.(2)小张家这个月用电95度,经测算比换表前使用95度电节省了元,问小张家这个月使用“峰时电”和“谷时电”分别是多少度(12分)第四章 图形初步认识(一)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多边形等.主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左视图---------从左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1、基本概念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3)圆规截取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A M B符号:若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M=BM=21AB ,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距离是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或者直线经过点) (2)点在直线外(或者直线不经过点). (三)角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角的表示法(四种): 表示方法图例记法适用范围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AOB 或BOA任何情况下都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