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二)5《树和喜鹊》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二)5《树和喜鹊》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二)《树和喜鹊》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树和喜鹊》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的作品。

故事采用三段式结构来写:先写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再写那里种了树,来了很多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最后写树和喜鹊都很快乐。

随着画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的道理。

低年级小朋友对这种三段式结构的故事,容易亲近,并易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认读“孤单、招呼、邻居、快乐"等词语;认识"倒八""子"字旁;学会"只""种""乐"这三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3、养成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懂得有了朋友才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招呼、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2.通过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等方法朗读课文,体会喜鹊快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通过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等方法朗读课文,体会喜鹊快乐的心情,知道有朋友就快乐。

四、说学情学生喜欢听故事,所以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为教学打下一定基础。

本课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一个难点,需要好好教学。

五、说教法学法1.找到关键语词如: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促使学生去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

2.运用从结果去找原因的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树和喜鹊变为什么会变快乐,从而在寻找的过程中体会到朋友的重要性。

3.运用语言表达教学突破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

六、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出示喜鹊图片。

2、生介绍喜鹊,老师补充。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5篇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5篇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5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会认会写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动漫。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1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种/乐(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2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

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课《树和喜鹊》优秀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课《树和喜鹊》优秀课件
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
鸟窝里都有喜鹊。
“也”写出了喜鹊和 树一样,也有了邻居。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这棵树和这只喜鹊的“邻居”指什么? 这棵树的“邻居”指的是许多树,这只喜鹊的邻居指
的是树林中的许多喜鹊。
“也”写出了喜鹊和 树一样,也有了邻居。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叽叽喳喳 安安静静 热热闹闹 开开心心 冷冷清清 日日夜夜 快快乐乐 明明白白 风风火火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měi tiān tiān yíliànɡ xǐ què men jī jī zhā zhā jiào jǐ shēnɡ
每天 天 一亮,喜鹊们 叽叽喳喳叫几声,
dǎ zhe zhāo hu yì qǐ fēi chū qù le tiān yì hēi tā men yòu
每天天一 亮,喜鹊 们叽叽喳喳 叫 几声,
dǎ zhe zhāo hu yì qǐ fēi chū qù le tiān yì hēi tā men yòu
打着 招 呼一起飞 出去了。天一黑,他们 又
jī ji zhā zhā de yì qǐ fēi huí wō lǐ ān ān jìnɡ jìnɡ de shuì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这棵树和这只喜鹊的“邻居”指什么? 这棵树的“邻居”指的是许多树,这只喜鹊的邻居指
的是树林中的许多喜鹊。
从前:孤单
一棵树 一个鸟窝 一只喜鹊
后来:有邻居
好多好多棵树 好多好多个鸟窝 好多好多只喜鹊
杂乱细碎的声音
měi tiān tiān yí liànɡ xǐ què men jī jī zhā zhājiào jǐ shēnɡ
导入新课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15篇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15篇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15篇《树和喜鹊》教学反思1__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的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

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

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

片段分析片段一课堂一开始,巴楠老师就让孩子们准备好练习本、笔进行听写。

一共听写了三个词语:居住、招呼、单一。

这是上一节课学习的新词,孩子们必须掌握。

这样每天听写几个词语,学生既觉得简单,又掌握住了新的新学的生字词语,真是一举两得。

这种方法很适合语文的教学。

因此,以后我也要采用这样的方法。

片段二借助图片,上下文理解词语孤单的意思。

巴老师先出示图片,让孩子们说一说孤单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孩子们说一说,从文中的什么地方看出树和喜鹊很孤单。

(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只有,只有,只有)。

通过这些词语,从而让学生明白了孤单的意思,就是只有一个,单身,无依无靠。

采用这种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新的词语。

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也要让学生多采用这种方法理解词语。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2《树和喜鹊》是一篇简单易懂的课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

__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上课伊始,我以学生最感兴趣的谜语入手,让他们具有学习本课的欲望,同时和他们一起谈谈喜鹊的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迅速走进课文。

接下来我以范读的形式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去勾画生字词,帮助他们认识新字词,然后让他们自由去朗读。

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扫描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应该先扫描生字词障碍,再让他们去朗读,通过反复的朗读和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顺利过了字词关,学生认识了生字词后朗读起来就有信心了。

在朗读课文时,我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通过示范读、分组度、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

在指导写字时,抓住字的结构和重点笔画去观察,通过示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让学生从小写好字。

《树和喜鹊》教案(通用15篇)

《树和喜鹊》教案(通用15篇)

•••••••••••••••••《树和喜鹊》教案《树和喜鹊》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树和喜鹊》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树和喜鹊》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

感受语言的美,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点: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课前准备:1、课文朗读动漫、教学辅助课件。

2、学唱歌曲《找朋友》。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种乐(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1、重点指导“招”“快”“呼”。

树和喜鹊读后感

树和喜鹊读后感

树和喜鹊读后感
《树和喜鹊》是一本充满着温馨和感动的绘本,作者以一个小女孩和一只喜鹊之间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生命与爱的意义。

在这个故事中,小女孩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喜鹊,她非常关心它,并且给它提供了食物和水。

虽然她试图将它带回家,但最终还是放手让它自由飞翔。

这时,她看到了一棵大树,想到了爷爷曾经告诉她的“每个人都有一颗内心的树”,于是她开始向树倾诉自己的感受,得到了它的安慰与支持。

这个故事深刻地传递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喜鹊代表着弱者,我们需要关心和保护他们;而树则象征着生命。

我们需要像小女孩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并且坚定地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

此外,绘画也是这本书的亮点之一。

画家运用了柔和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来表现出自然之美,让人们在读完故事后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总的来说,《树和喜鹊》是一本温馨感人的绘本,它通过描述小女孩和喜鹊之间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珍视生命、关爱弱者的价值观念。

同时,它也启发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信心,坚定地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

金波的树和喜鹊读后感

金波的树和喜鹊读后感

金波的树和喜鹊读后感《树和喜鹊读后感》篇一读了金波的《树和喜鹊》,就像在心里种下了一颗五味杂陈的种子,各种情绪都冒了出来。

故事里的树和喜鹊,一开始都很孤单。

那棵树就像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老人,默默地站在那里,周围没有一个伙伴可以唠唠嗑啥的。

喜鹊呢,每天飞来飞去,看着也挺潇洒,可心里呀,就像缺了一块什么东西,空落落的。

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自己刚搬到一个新小区的时候。

那地方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陌生的星球,周围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

每次走在小区里,看着别人有说有笑的,我就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那种孤单的感觉就像潮水一样把我淹没了。

后来,树的周围有了更多的树,喜鹊也有了很多同伴。

这时候的画面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就像一场盛大的派对突然开始了。

树们可能在风中互相点头致意,说着:“嘿,兄弟,今天天气不错呢!”喜鹊们呢,叽叽喳喳的,像是在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

我就想啊,人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有时候,我们苦苦追寻的东西,其实就是那么简单的陪伴。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疑惑。

难道有了同伴就一定不会孤单了吗?也许并不完全是这样。

就像在人群中,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到孤独。

我有一次参加一个大型的聚会,周围全是人,大家都在嘻嘻哈哈的。

可是我却觉得自己像个透明人,心里想的事情和周围的热闹氛围格格不入。

所以说,这树和喜鹊有了伙伴就不孤单了,是不是有点太理想化了呢?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故事还是给了我很多温暖的感觉。

它就像冬日里的一杯热可可,虽然不能完全驱散寒冷,但也能让心里暖和一些。

它让我看到了陪伴的力量,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去寻找那些能让自己不再孤单的东西。

这个故事也像是在提醒我,要珍惜身边的人,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就会像最初的树和喜鹊一样,陷入孤单的境地。

哎,真希望这个世界上少一些孤单,多一些像树和喜鹊后来那样的热闹和温暖啊。

《树和喜鹊读后感》篇二读完金波的《树和喜鹊》,我的心就像被一根小羽毛轻轻地挠了一下,痒痒的,满是感触。

故事里的树和喜鹊,最初的孤单就像一片浓重的乌云,笼罩着它们的生活。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树和喜鹊》教学反思(精选10篇)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

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树和喜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篇1《树与喜鹊》是一篇简短易懂的课文,讲述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过程。

让学生知道,只有保护鸟类,多种树,才能改善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

第一课时,我采用了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是想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备学(借助拼音读课文、识字、思考问题)--交流--提升的方式进行教学。

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

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整堂课学生学习很有热情。

第二课时,我采用了让学生当"小老师"的方式,互帮互学共同学习生字的教学设计,"小老师"们都能够从字的结构、笔顺、组词、值得注意几点上来学习生字。

从而大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篇2统编教材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分享、快乐,《树和喜鹊》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一篇童话。

故事非常浅显,却蕴含着深意——有了邻居和朋友,大家一起生活才感受到快乐。

本文的语言表达也很有特点,采用了重复的表达方式。

依据课标,识字、学词、读好课文是低段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本课采用了随文识字、学词的方法。

课文画面感较强,用绘本阅读的方式串联起整篇课文。

一、力求识字方法多样化。

生活中识字认识“单”、猜字谜学习“孤”,加一加的方法认识“都”,通过“都”和“邻”的比较认识“邻”。

字理识字法认识“居”,形声字的方法学习“静”,利用图片认识“窝”。

二、落实本单元的目标——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1.通过第一自然段中,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只有,了解孤单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

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

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课前准备
1.(1)课文朗读动漫。

(2)教学辅助课件。

(教师)
2.学唱歌曲《找朋友》。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听故事的形式引入,不仅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还训练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他们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种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学会提问,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喜鹊孤单叽叽喳喳
后来邻居快乐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

检查学生上一节课生字词的学习效果,夯实基础。

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课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
也很快乐。

)
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

(出示:远亲不如近邻。

)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9.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
(2)指名朗读句子。

10.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

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11.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学生观察。

2.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文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小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孤单没有朋友
快乐有了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