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基本理论PPT课件讲义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1).ppt

第四章 儿童诗歌
第一节 儿歌 导入:比较下列作品,判断文体特点:
小老鼠
阳光 阳光,在窗上爬着, 阳光,在花上笑着, 阳光,在溪上流着, 阳光,在妈妈的眼睛里亮着。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一) 含义:以低幼儿 童为接受对象,用 口语化的韵语唱诵 的、浅显易懂琅琅 上口的短歌。
(二) 从唱诵者的角度 划分,儿歌可分为 母歌和儿戏两类。
(三) 儿歌的审美 特征:
1、单纯形象,具体稚拙 美。
• 例:小蜜蜂 嗡嗡嗡, 嗡嗡嗡。 是只小小的 蜜蜂, 小蜜蜂,飞呀 飞。 它要飞到哪里去?
• 二、故事性的构成
(一)“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 (二)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 (三)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
生动性和曲折性 (四)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 (五)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 (六)故事性构成的常用方式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 一、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一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 • 第一节 儿童文学作家
一、 儿童 文学 作家 的特 殊性
独特的精神气质 独特的感受力 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 二、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 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教师个体而言, 教师的职业特点为我童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与 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的共同生活可以让他们体察儿 童的心理、个性、语言、行为细节等,这些都成为教师进 行儿童文学创作的生活泉源。就儿童文学作品对教师进行 儿童文学创作的自身功能价值而言,作品本身为教师提供 了间接的创作材料和再创造空间。 三、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文学创作的意义:满足了儿童的表现欲望,有利于提 高他们的文学表现能力;使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出现了 新的创作家族,儿童自已书写自己的生活,使儿童文学创 作显现出新的希望;对传统的写作形式形成冲击,促成儿 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对新的创作现象进行新的思索,从而重 新思考定位儿童文学,使儿童文学真正走向儿童的心灵。
儿童文学教程-ppt课件

二、儿童读者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 1.生理层面
2.心理层面
3.文化层面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1.性别差异 2.智力因素 3.心理个性
4.文化差异
四、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学 1.儿童的年龄特征 幼儿期(3—6岁) 童年期(7—12岁) 少年期(13—15岁)
2.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 幼儿文学 童年文学 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作品有更多纯真和稚拙的美,有突 出的游戏化倾向。而童年文学、少年文学除了 天真淳朴外,还逐渐融入幽默滑稽的喜剧美、 震慑人心的崇高美和悲剧美。
3、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主要体现为:想象力、幽默感、诗意、故事叙述 能力等等。 二、小学教师和儿童文学创作
三、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
一、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阅读者和接受者。 成人对儿童文学的接近,其原因很复杂。最 主要有两类原因。 1. 成人读者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 向儿 童文学。 2. 有些成人读者在天性上,在心灵深处与儿 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 对于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有着双重的巨大艺术 征服力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必然是那些历来被人们 不断品味、赞叹的儿童文学精品。
第二节 新媒介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切媒介形态最早出现时,都可称为新媒 介。 语言、文字、印刷术、电话、电报、录音、 照相、电影、电视、网络。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途径。是人的延伸。
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工具性, 还在于它参与塑造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及其生活方式。 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6.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 (1)纵列式结构 (2)横列式结构 (3)三叠式结构 (4)连环式结构 (5)对立式结构 (6)误会式结构 (7)递进式结构 (8)设伏式结构
儿童文学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课件

2009 2010
版郭
社萍
,萍
译
年 版
, 译 林
出
伯内特《秘密花园》
,人许
民虹
年 版
文 学 出
、 汪 莹
版译
社,
2009 2004
文张
出建
版平
社译
,,
上
年 版
海 译
埃里希·凯斯特纳 《埃米尔擒贼记 》
翻译:华宗德、钱杰 明天出版社(1999)
恩德 《毛毛》
2006
一李
年 版
世 纪 出
士 勋 译
49
❖ 3、教育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 ❖ 4、专写论: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思考:列举具体作品说明上述观点的不足
50
教育论
贺宜:“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它 辅助学校教育,成为对广大少年儿童进行全 面教育的完整的系统的教育部署的一个重要 环节。”
——《小百花园丁杂说》
51
教育论
鲁兵:“儿童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通过有趣的故事使他们在欢乐中接受教育”。
怀特《夏洛的网》中说话总回重复三遍的母鹅: “不要光站在那里,威尔伯!躲开啊,躲开啊,躲开啊!
”母鹅叫着,“绕开,向我这边跑来,溜进溜出,溜进溜出, 溜进溜出!向林子跑!转过身跑!……”
70
❖ 叙述人语言:简单句、色彩感、儿童口语
❖ 人物语言: 体现儿童惯用口头语,真 实再现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点。
版,
社二
,十
凡尔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年青范 版年希
出衡 版译 社, ,中
国
2006Βιβλιοθήκη 赫·乔·威尔斯 《隐身人 时间机器 》
翻译:郑须弥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课件

作品。 4.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
能和价值。
• 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
•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 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 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 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 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 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 定是酸的。”
•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 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 熟。
• 布莱克、柯勒律治等 人
• 我的心跳荡,每当我目睹 • 彩虹横贯天宇 • 我生命开始时,是这样 • 我长大成人了,是这样 • 但愿我老了,也还是这样 • 否则不如死去 • 婴孩本是成年人的父亲 • 因而今后的岁月,我可以希望 • 贯穿着对自然的虔敬
• 中国古代:儿童——“缩小的成人” • 儿童的被“发现”——“五四”时期 • 经历了儿童“缩小的成人——五四时
睡觉
小红马站着睡觉, 不要妈妈拍, 不要妈妈抱。 小金鱼睁眼睡觉, 一点也不吵, 一点也不闹 小宝宝躺着睡觉, 闭上小眼睛, 脸上带着笑。
大萝卜 阿·托尔斯泰
一个老头儿种下了萝卜,对它说: “长大呀,长大呀,萝卜 啊,长得甜呐!长大呀,长大呀,萝卜啊,长得结实啊!”
一个萝卜长出来了,长得又甜、又结实、又大得了不得。 老头儿就去拔萝卜:他拔了又拔,拔不出来。
• 小雨点,你真勇敢!
• 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
• 一点也不疼吗?
• (樊发稼《小雨点》)
其次,幼儿文学是幼儿能够接受的文学。
• 例如儿歌《小金鱼》: • 小金鱼, • 眼睛大, • 游来游去不说话; • 看见了小鱼虫, • 啊呜一口吃掉它, • 欢欢喜喜摇起了小尾巴。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特征
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 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能和价值。
• 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
•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 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 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 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 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 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 定是酸的。”
•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 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 熟。
• 布莱克、柯勒律治等 人
• 我的心跳荡,每当我目睹 • 彩虹横贯天宇 • 我生命开始时,是这样 • 我长大成人了,是这样 • 但愿我老了,也还是这样 • 否则不如死去 • 婴孩本是成年人的父亲 • 因而今后的岁月,我可以希望 • 贯穿着对自然的虔敬
• 中国古代:儿童——“缩小的成人” • 儿童的被“发现”——“五四”时期 • 经历了儿童“缩小的成人——五四时
睡觉
小红马站着睡觉, 不要妈妈拍, 不要妈妈抱。 小金鱼睁眼睡觉, 一点也不吵, 一点也不闹 小宝宝躺着睡觉, 闭上小眼睛, 脸上带着笑。
大萝卜 阿·托尔斯泰
一个老头儿种下了萝卜,对它说: “长大呀,长大呀,萝卜 啊,长得甜呐!长大呀,长大呀,萝卜啊,长得结实啊!”
一个萝卜长出来了,长得又甜、又结实、又大得了不得。 老头儿就去拔萝卜:他拔了又拔,拔不出来。
• 小雨点,你真勇敢!
• 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
• 一点也不疼吗?
• (樊发稼《小雨点》)
其次,幼儿文学是幼儿能够接受的文学。
• 例如儿歌《小金鱼》: • 小金鱼, • 眼睛大, • 游来游去不说话; • 看见了小鱼虫, • 啊呜一口吃掉它, • 欢欢喜喜摇起了小尾巴。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特征
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 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儿童文学完整教学ppt课件

所好。 郑渊洁
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
❖ 自发型:没有明确的为儿童创作的目的,因 特殊的心理内驱力写出适合儿童欣赏的作品
童心型:创作心理接近儿童,具有儿童般天性 的作家。
儿童崇拜型: 童年回忆型:难忘的童年构成童年情节,并成
为文学创作的内驱力和动机。《中国少女》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
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 样几层意思:
❖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
术。 ❖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
文学作品。 ❖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
种功能和价值。
结论: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 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 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 的总称。
❖ 叙述人语言:简单句、色彩感、儿童口语
❖ 人物语言: 体现儿童惯用口头语,真 实再现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点。
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小头爸爸躺在长椅上,呼噜噜,呼噜 噜睡大觉,大头儿子在公园的草地玩, 太没劲了。他走过去推小头爸爸,可小 头爸爸动也不动。哼!气死我了!大头 儿子朝地上看了看,忽然拿起一只大皮 鞋,走到树下,卟,扔进树下的废物箱 里;还有一只拿出来,把它挂在树上。 嘻嘻,大头儿子开心了,他回到爸爸那 里使劲推,这下终于把爸爸弄醒了。
❖ 富于幻想、惊险、神奇是儿童文学常表现特色。
儿童文学与成人 文学的不同之处 还有:有的文学 体裁专属于儿童, 如儿歌、童话、 儿童故事等
目标指向的区别: 儿童文学作家的 创作目标指向将 创作定位于儿童 能够接受并乐于 接受。
❖ 《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 (郑渊洁)。 ❖ 《我可不怕十三岁》(刘心武) ❖ 《随风飘来的玛丽阿姨》,《淘气包艾米
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
❖ 自发型:没有明确的为儿童创作的目的,因 特殊的心理内驱力写出适合儿童欣赏的作品
童心型:创作心理接近儿童,具有儿童般天性 的作家。
儿童崇拜型: 童年回忆型:难忘的童年构成童年情节,并成
为文学创作的内驱力和动机。《中国少女》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
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 样几层意思:
❖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
术。 ❖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
文学作品。 ❖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
种功能和价值。
结论: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 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 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 的总称。
❖ 叙述人语言:简单句、色彩感、儿童口语
❖ 人物语言: 体现儿童惯用口头语,真 实再现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点。
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小头爸爸躺在长椅上,呼噜噜,呼噜 噜睡大觉,大头儿子在公园的草地玩, 太没劲了。他走过去推小头爸爸,可小 头爸爸动也不动。哼!气死我了!大头 儿子朝地上看了看,忽然拿起一只大皮 鞋,走到树下,卟,扔进树下的废物箱 里;还有一只拿出来,把它挂在树上。 嘻嘻,大头儿子开心了,他回到爸爸那 里使劲推,这下终于把爸爸弄醒了。
❖ 富于幻想、惊险、神奇是儿童文学常表现特色。
儿童文学与成人 文学的不同之处 还有:有的文学 体裁专属于儿童, 如儿歌、童话、 儿童故事等
目标指向的区别: 儿童文学作家的 创作目标指向将 创作定位于儿童 能够接受并乐于 接受。
❖ 《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 (郑渊洁)。 ❖ 《我可不怕十三岁》(刘心武) ❖ 《随风飘来的玛丽阿姨》,《淘气包艾米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PPT课件

2020/3/22
4
第二节 婴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审美心理特点
• 学前儿童文学只要充分尊重和契合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和审美心理特点,就能满足他们对文学作品欣赏的需要, 让他们在玩味文学的快乐和趣味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 接受文学作品美的熏陶,帮助他们认识自然,了解社会 和人自身,促进婴幼儿心智发展和健康成长。
8
三、婴幼儿的语言特征
1. 婴儿期语言特点 (1)词汇量增加。 (2)句子结构起了变化,从单词句转化为双词句、多词句。 (3)语言的概括作用和调节作用都明显得到发展。 (4)喜欢说话,听儿歌、童话、故事、幼儿诗,并记住简单
内容。甚至模仿大人复述一些故事的内容。 2.幼儿期语言特点
★ 4岁幼儿的词汇和句法的运用已趋于成熟。 ★ 5—6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看图讲述能力明显提高,同 时,幼儿的阅读兴趣在这个年龄段也会显著提高。
独立性
1.5岁以 后
突然开口 的阶段
事物不在 眼前时, 大脑中能 出现关于 该事物的 表象
2岁左右
说话不成句 ,喜欢模仿 大人
想象性活动 。出现游戏 的萌芽。思 维发生,出 现了最初的 概括和推理
出现独立性 的表现
2~3岁
初步用语言表达 自己的意思
会讲道理,有自 己的看法。思维 是具体的,且只 在活动中进行。 婴儿的认识过程 ——从感觉到思 维都已形成。
出现独立性的表 现
2020/3/22
7
★独立性的出现:
是婴儿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最初心理发展 成就的集中表现。它表明,婴儿心理具备了人类的一切特点: 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用语言交际,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 自我意识,真正开始形成人类的全部心理机能。
2. 幼儿心理特点
儿童文学课件

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还有哪些基本策 略可以反映文学教学的性质并能取 得突出效果?
综合练习与链接
• 1、关于儿童文学的概念,你赞同哪位大家 的观点,为什么? • 2、你读过哪些儿童文学作品?你对《儿童 文学》课程学习有什么期待? • 3、阅读链接: • 波茨曼 美国《童年的消逝》 • 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
王泉根: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为适应3~17岁少儿的健 康成长而创造的文学,是幼儿文学、童年文学、 少年文学三个层次文学的集合体。少年儿童年龄 特征的差异性及其对文学的不同要求决定并制约 着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各自具有的本 质特征与思想、艺术上的需求,这三个层次的文 学都以其作品的文学价值——认识、教育、审美、 娱乐等作用。将少年儿童培育引导成为灵肉健全 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标。
上笙一郎: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
学价值将儿童培养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 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 阶段而创造的文学作品。
黄云生(方卫平):儿童文学是专为儿
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立艺术性 和丰富价值的审美文学作品的总称。
于虹: 儿童文学是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
心理水平、审美要求及阅读能力相结合,有 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 根据美国科学家札德的模糊集理论,认为" 儿童文学"的概念是一个模糊集.首先,作为 "儿童文学"根本属性的"儿童"、"文学"都 是具有模糊义素的模糊词,这就使"儿童文 学"内涵成为由两个模糊概念组成的集.其 次,"儿童文学"的外延模糊.无论儿童文学 的创作主体、文本,还是读者的范围,都是 模糊的.这三重模糊又构成一个模糊集.造 成"儿童文学"概念是模糊集的原因,一是与 概念涉及的对象~儿童文学创作的复杂性 有关,儿童文学创作是儿童直觉的产物.直 觉的特点是形象的,它凭借心灵的力量对事 物进行整体性的把握.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五、质朴
鉴赏:
儿童故事《好事情》(P196)
童话《青蛙卖泥塘》
图画文学《失落的一角》
第二节
青蛙卖泥塘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就想把泥塘卖掉,换 几个钱,搬到城里去住。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了一块牌子,写上:卖泥塘! “卖泥塘嘞,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 一头老牛走过来,他看见了泥塘说:“嗯,是这个水坑坑吗,在 里面打打滚地倒是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好了。” 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 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 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嘞,卖泥塘!” 一只野鸭飞来了。他看了看泥塘说:“嗯,这地方好是挺好,就 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 青蛙想,要是往泥塘里引进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2、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作家在现代 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出 来的。凡是符合前述儿童文学概念及其含义 的作品,都可列入儿童文学的范围。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概念和范围
还需明确的三个问题:
第一,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与古典意义
上的儿童文学的区别。 (P4)
第二节
四、变幻
—— 幻想、荒诞、动态美
鉴赏:
童话《馅饼里包了一块天》(P158)
儿童小说《大侦探小卡莱》
童话《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罗尔德 · 达尔( 1916 - 1990 ),是挪威 籍的英国杰出儿童文学作家、剧作家和短篇小 说作家。其儿童文学的代表作有:《查理与巧 克力工厂》、《詹姆斯与大仙桃》、《玛蒂尔 达》、《女巫》、《吹梦巨人》和 《独闯天 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包坤络 圣作贤述
人
性
学
外 形 狭 义 内 容
•美质 •艺术
•体裁
•情感
•艺术 •思想
•想象
作
•引起读者同情 最
•批评人生高•表现人生源自部•指导人生分
用
•丰富生活情趣
的 要
•风格
求
形
儿童文学的形式
• 散文形式:童话、故事、预言、少年小说、
•
神话、传记、游记、日记、笑
•
话、
• 韵文形式:韵语、童谣、儿歌、童诗、谜
•
十岁以后才会渐渐正确。
• 4、异同观念:容易分辨知觉经验(苹果和橘子),事物功用不易分别
•
(苍蝇和蜜蜂 )
• 5、滑稽观念:了解笑 话,欣赏幽默,看出矛盾的能力。
• 6、宇宙观念:万物都有生命---鸟言兽语—童话
•
万物都是人造的----神话—传说
• ……
儿童思想的四个特色
• 一、自我中心---
• 一切唯我独尊,不顾及别人,相对绝对关系不分
• 一、儿童性 • 二、教育性 • 三、游戏性 • 四、文学性
生物学和生理学的生命分期
• 一、儿童期:身心两方面发育最快的时期。 • 二、成年期:身心都完全成熟的时期。 • 三、衰老期:身心两方面都逐渐衰退的时期。
儿童期
• 一、出生到四岁,称为婴儿期。 • 二、四岁到六岁,幼儿期,幼儿园教育。 • 三、六岁到十二岁,儿童期,小学教育。 • 四、十二岁到十五岁,少年期,初中教育。 • 五、十五岁到十八岁,前青年期,高中教育。 • 六、十八岁到二十五岁,后青年期,大学。
儿童
• 生理学上童年期:二十五岁以前。
• 儿童文学上的儿童:
•
泛指幼儿园和小学而言
•
向下延伸到二、三岁
•
向上延伸到十四、五岁
从儿童文学看儿童特质
• 天真活泼、心性灵敏、想象丰富、勇敢冒险 • 特征: • 一、想象力极为丰富 • 二、好奇心极为敏锐 • 三、模仿力特强 • 四、意志极不坚定
儿童观念 —个别的,类别的,抽象的 三种
• 1、数目观念: • 2、空间观念: • 3、时间观念: • 4、异同观念: • 5、滑稽观念: • 6、宇宙观念: • ……
儿童观念
• 1、数目观念:对数目没有清楚概念,一千、十万代表很多---
•
数目观念是听知觉和视知觉混合产生
• 2、空间观念:大小、 长短、 距离、 方向、 形状、 位置
• 3、时间观念:时间过去,去年春天 ,一月以前都不甚清楚,
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壹、何谓儿童文学
• 广义: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 • 狭义:特别为儿童而写作的文学创作
• 特别注意: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不只
文学作品,还
有其他各类知识,包括启蒙教材,通称为儿童读物。
儿童文学相关表
启蒙教材 儿童文学
儿童读物
贰、儿童文学意义
• 一、儿童文学起源于教育儿童 • 二、儿童文学的目的为教育儿童 • 三、最早儿童文学的源头有三: • 口传文学 • 古代典籍 • 历代启蒙教材。
儿童文学的功用
• 一、培养儿童品德 • 二、陶融儿童感情 • 三、启发儿童思想 • 四、增进儿童知识 • 五、丰富儿童兴趣 • 六、加强儿童能力 • 八、发展儿童人格
儿童文学之创作
• 一、字汇 • 二、取材 • 三、技巧 • 1、主旨 • 2、结构 • 3、想象 • 4、表现 • 四、批评
关于儿童文学的表现
• 二、近代一般文学说明
• 文学即『人生、表现人生、批评人生』 • • 文学是具有思想、想象、情感的实质与 • 体裁,美质的艺术,所以表现、指导、 • 与批评人生,应人性最高部分的要求, • 用已丰富生活兴趣与扩大喜悦同情。
形 会集众字,以成辞义。 广 式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文
义 性 弥沦宇宙 统括古今 质
• 一、拟人法(将有生物或无生物赋予人 • 格化,不违反自然界的定律,且含 • 丰富的教育意味。) • 二、自述法 • 三、对话法(直接对话、叙述对话) • 四、描绘法(描绘人、描绘物、描绘景、 • 描绘情) • 五、图示法
Q&A
谢
谢!
参、儿童文学的历史
• 一、儿童文学是发展而来的。 • 二、儿童文学的发展史是人类对生命看 • 待的发展史,愈尊重生命的国家, • 儿童文学愈发达。 • 三、十八世纪以后,才有以儿童兴趣为 • 重和教育为主的儿童文学创作。 • 四、二十世纪以后,儿童文学才不是次 • 等文学。
肆、儿童文学的四个特别属性
•
语
• 戏剧形式:话剧、音乐剧
• 图画形式:图画书(包括故事书和连环图
•
画)
儿童文学的内容:
• 一、能使儿童获得安全感 • 二、指示儿童使知为团体中的一员 • 三、启发儿童爱人和被爱的需要 • 四、指示儿童去做值的尊敬的事 • 五、启发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 • 六、满足儿童美感
儿童文学的特质
• 一、天籁 • 二、自然 • 三、想象 • 四、纯情 • 五、神奇 • 六、真挚 • 七、崇善 • 八、尚美
• 二、关系不清---
• 六岁以前对局部和全部不甚了解(事物的各种关系)
• 三、观念散漫---
• 十岁以前缺乏合理连系,判断没有统属。
• 四、缺少证据---
• 到十一岁儿童语汇能力 有惊人的进步,但判断力
•
极为薄弱,不经严格训练,自己不能改变这个坏习惯。
文学性
• 一、何谓文学? • 语言文字的艺术 • 语言文字为形式,媒介,艺术为内 • 容精神。 • 藉语言文字的形式传达美感。 • 美感,感性的、渲染的、求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