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案例分析
天津市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2011年的数据分析

K ywo d: i j ,o oi os r ei unigat se p cl sac e r sTa i cmm dt hue i , ecn c r,m i ar er n n y pc n l f f o i e r h
一
、
引言
杂的关系, 难以全方位地定量研究房价的影响因素, 因而 在确定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具体找出影响特定区
Da a f o 9 9 t 0 1 t r m 1 9 o 2 1
Z OQnbnJ H rn L e g HA igi 1 a i, I n , d M
Abt c: m icl nl igt f ec gf t s f o moi os ei T ̄ i i P Ssf ae b en fe c n s a t E pr ayaa z ei un i a o cm dt huep c i nwt S S t r, ym a s l t g r i l yn h n l n c ro y n h ow o s ei r eatt scl a fel s t id syadet lhn R ( ut l Lna ersi )tes d hw dt t urn ya e vn a t a dt o a et e n ut s bi igML l s ti a r a i rn a s M lpe i r ges n, u yso e a cr t er i e R o h t h e
【 关键 词】 天津 市; 商品房 价格 ; 影响 因素 ; 实证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R6. ) 9 2
【 文献标识码】 A
E pr a Reerh o h n u n i gF co so mm o i u eP iei ini: a s ae n te m i c l sac n teIf e cn a tr f i l Co dt Ho s rc T a j An y i b sdo y n n l s h
2021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1影响价格的因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专题2.1 影响价格的因素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
2.虽然商品价格的变动受到的影响,但商品价格最终是由其决定的。
价值是价的,价格是价值的。
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决定的。
4.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5.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为根底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根本内容。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上下波动,那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答案】1.供求关系2.供求关系价值根底货币表现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价值量价值1.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因素间接因素市场上同一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在有的地方高,在有的地方低。
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直接因素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如何影响价格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购置者争相购置,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承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销售者竞相出售,购置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典例1】桓公问于管子曰:“衡有数乎?〞管子对曰:“衡无数也。
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
〞所谓“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的这一说法,提醒的经济生活道理是A.供求能影响价格B.供求决定于价格C.价格决定于价值D.供求能调节价值【答案】A2.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价值的关系①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根底,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格的概念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包括供求关系、成本、竞争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价格的概念与作用2.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3. 成本对价格的影响4. 竞争对价格的影响5. 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供求关系、成本、竞争、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格的概念、影响价格的因素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价格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分析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等情况下的价格变动。
3. 讲解成本对价格的影响:阐述成本上升或下降时,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 讲解竞争对价格的影响:分析竞争激烈程度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5. 讲解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介绍政府干预市场价格的各种手段。
6.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影响价格因素的理解。
8. 总结与反馈:总结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解答学生疑问,给予反馈。
六、教学拓展1. 引入拓展内容: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价格水平,让学生了解汇率对价格的影响。
2. 讲解汇率对价格的影响:分析汇率波动如何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3. 分析其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如通货膨胀、季节性等。
七、实践环节1. 设计实践任务:让学生收集不同商品的价格信息,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商品价格战、原材料价格变动等。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价格的概念、影响价格的因素等。
2. 强调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如引导资源配置、调节供需关系等。
高中政治课件:影响价格的因素

地域性供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地域性供求变化:不同地区对同一商品的需求量和供应量不同 影响因素: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等 价格变化: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 案例分析:不同地区对同一商品的价格差异
环保政策:政府对环保政策的实施,如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生产, 可以提高价格
贸易政策:政府对贸易政策的调整,如关税、配额等,可以影响进口商品 的价格
政策因素对价格影响的现实意义
政策调整:政府 可以通过调整政 策来影响价格, 从而调控市场
市场稳定:政策 因素对价格的影 响有助于保持市 场的稳定和公平
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供大于求:价格下降
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供求平衡:价格稳定
供求变化:价格波动
季节性供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季节性需求变化:不同季节对商品的需求不同,如夏季对空调的需求增 加,冬季对取暖设备的需求增加
季节性供应变化:不同季节对商品的供应也不同,如夏季蔬菜供应充足, 冬季蔬菜供应减少
货币供应量:指一个 国家或地区流通中的 货币数量
添加标题
概念:包括现金、存 款、债券等
添加标题
类型:分为M0、M1、 M2、M3等
添加标题
M0:流通中的现金
添加标题
M1:M0+活期存款
添加标题
M2:M1+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其他短 期金融资产
添加标题
M3:M2+其他长期 金融资产
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的关系
成本对价格的 影响
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

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价格是商品在市场上交易时所具有的货币表达形式,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可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
1.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需求超过供应时,价格往往会上涨。
相反,如果供应过剩,价格可能下降。
因此,供需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价格的波动。
2. 成本:生产商品所需的成本是另一个重要的价格因素。
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运输等多个方面的成本会对最终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生产成本的增加通常会导致价格上涨,成本的降低则可能导致价格下降。
3. 市场竞争:市场中的竞争也会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当市场上存在充分的竞争,供应商将尽力以更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这种竞争压力可能会导致价格下降。
相反,如果市场上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供应商会更容易提高价格而不受竞争的制约。
4. 政府政策:政府干预也可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对特定商品税收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价格上涨,而减税则可能导致价格下降。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监管价格或实施补贴来影响市场价格。
5.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价值的下降,通常会导致价格上涨。
当货币供应增加,人们拥有更多的货币,而商品的供应没有相应增加时,需求上升会推动价格上涨。
因此,通货膨胀率也是影响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供需关系、成本、市场竞争、政府政策和通货膨胀等因素都会对商品的价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价格的变动,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当谈论价格的影响因素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值得考虑。
以下是一些其他与价格相关的因素。
6. 季节性需求:某些商品的需求可能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
例如,冬季的取暖设备和夏季的空调设备需求可能比其他季节更高。
由于季节性需求的变化,供应商可能会相应地调整价格以满足市场需求。
7. 品牌和声誉:品牌和声誉对于决定商品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
知名的品牌通常会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其产品,因为消费者通常认为品牌产品具有更高的质量和价值。
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是指商品价格在一定周期内出现上涨或下跌的现象。
不同的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各异,但归纳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供给、需求、市场预期、政策等多个角度,深度分析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一、供给因素商品市场的供给方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供给方的生产规模、成本、库存量等都会直接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波动。
1. 生产能力商品市场供给方生产能力的大小是决定价格波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当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较为充足时,市场上涨需求时,他们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应对,从而抑制了价格上涨的趋势;反之,如果供给方的生产能力不足以满足需求,价格就会上涨。
2. 成本因素商品市场的生产成本是供给方在生产与销售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各种经济成本。
如原材料成本、劳动成本、生产环保费用等。
当海关、税率等政策措施改变,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成本发生变化时,也会带动国内市场的价格波动。
3. 库存量供应商在不同季节或销售淡季的商品库存量与价格也有很大关系。
库存量过多,零售商为了短期减少库存而做出大规模促销活动,会引发价格的大规模下跌;相反,库存不足,则零售商会通过涨价的方式来获得更多收益。
二、需求因素需求是商品市场中的另一个关键性因素,与其相关的因素很多。
需求越高,价格就越高;需求越低,价格就越低。
因此,需求因素对价格的波动影响非常大。
1. 消费者收入消费者收入是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收入增加会带来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从而促使人们购买更多更昂贵的商品。
反之,收入减少会导致需求减少,进而降低商品价格。
2. 生活方式和趋势生活方式和消费趋势也会对商品需求和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某种商品正处于旺季,并受到大众喜爱,那就会带动商品的供给与需求,进而将其价格推高;反之,如果消费者转向其他商品或新生活方式,原先的商品需求会降低,价格也就下跌。
3. 人口趋势人口趋势是商业和经济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
影响价格的因素1

供求 商品 购买 销售 俗语 价格 何方
关系 缺余 者 者
涨跌 有利
供不 商品 争相 趁机 “物以 价格 卖方 应求 短缺 购买 提价 稀为 涨高 市场
贵”
供过 商品 持币 竞相 “货多 价格 买方 于求 过剩 待购 出售 不值 跌落 市场
钱”
卖方市场(物以稀为贵)
买方市场(货多不值钱)
★想一想
Y
小汽车
(60000元)
摩托车
(3000元)
实际的市场价格 由价值决定的价格
自行车
(300元)
X
从一个长期过程来看,价格平均起来与价值相符 (不是完全相等)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摩托车 ¥3000
B¥4000
C
价值
A
D ¥ 2000 价格
摩托车价格=(A3000+B4000+C3000+D2000)/4=3000元
雹灾苹果减产 午后卖早餐 西瓜刚上市 内陆吃海鲜
供应减少 需求减少 供应少、需求大 供应少、需求大
苹果价格远远高 于往年
豆浆油条价格下 跌
西瓜的价格高高 在上
海鲜价格贵得 离谱
减产石油 供应少,需求大 石油价格狂涨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 变该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 来实现的。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涨跌的影响
价 值 规 ( 1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 律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 基 ( 2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 本 实行等价交换。 内 容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
价 值
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供求关系变动会影响价格)
规
律
的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
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
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
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
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 P:价格(Price);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
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
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相应的带动需求也同方向变化百分之一。
1<Ep<∝(需求富有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理念:(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构建了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普及性、和发展性的课程体系,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把学情放在首位,即要把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班级授课和差异教学结合起来,把教师、学生、教材、社会四个要素有机整合。
(二)理论依据: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根本理论,它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
(三)设计特色:“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本设计的主要特色,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现代现实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构建和谐课堂。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一)本节课主要内容及要求《影响价格的因素》是高一《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讲述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及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本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力求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下,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教材内容共分为两目,第一目,供求影响价格;第二目,价值决定价格。
第一目主要把握三个层面的问题:①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实现的;③供过于求,商品价格就升高;供不应求,商品价格就降低。
第二目主要从四方面来理解:①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②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④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学情分析:我们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刚刚进入一所新的学校,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加上学生们实践较多,有一定的经济判断能力,但是较难深刻理解经济生活背后的理论支撑。
本堂课主要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例,讲解教材的基本理论,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活。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决定价格”这一本质的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2、教学难点: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五、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小组调查、情景探究、讨论式、引导式六、教学过程:(一)感悟生活,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爱吃龙眼吗?你们是否留意,今年龙眼刚上市时要十几元一斤,而最后才卖到两块钱,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如果平时我们多留意,就会发现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为什么呢?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又是什么因素决定商品的价格?有无规律可循?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
探究一:什么因素影响价格变动?幻灯片展示图片,让学生找出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和直接因素。
板书: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政策、习俗等【过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改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那么,供求关系是怎样影响价格呢?我们班的“生活调查组”为此进行了市场价格调查,他们获得什么信息呢?下面有请3名同学:探究二:供求关系如何影响价格?(学生表演“猪肉羊肉包子的价格”的小情景,通过小情景让学生理解供求关系是怎样影响价格。
)生活调查组组长:同学们大家好,在这次市场价格的调查中,我们组主要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吃住等方面进行调查。
下面是我们调查中发现的情况。
第一幕:房租价格(住)A房客1 B房客2 C房主A、这房子也太凑合了吧,电视都没有。
C、你们陪读要什么电视阿!先告诉你们啊,衣服得手洗,洗衣机也坏了。
陪孩子的,将就点吧。
A、呃,多少钱?C、600。
B、这也太贵了吧,平常的房也就两三百啊。
C、你也不看这是哪里,为了孩子陪读租房子的家长有多少啊,你们要不租就算了,后面还有的是人和我联系呢。
A、算了,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也不容易,要不咱就租了吧。
B、那,好吧。
调查组长:租房价格被炒得如火如荼,普通的包子居然也引起了价格大战。
第二幕:猪肉羊肉包子的价格(吃)A、商贩B、买方1C、买方2A、卖包子咯,刚出锅的包子,一块钱4个,“特价特价”!B、这包子怎么这么便宜,走,我们去买几个。
C、(一把拦住)你还敢买猪肉包子?你不知道猪流感吗?现在闹得可凶呢。
A、我们这包子可卫生了,绝对没啥猪流感,吃出问题,你们来找我行吗?这样吧,一块钱8个,怎样?B、算了。
咦?那边卖什么呢?那么多人围着。
C、卖羊肉包子呢。
走,咱买点去。
虽然羊肉包子两块钱一个,但吃得放心。
调查组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看起来很奇怪的现象,产生了很多问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调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信息的能力,并能体会经济理论存在与生活中。
(二)参与生活(幻灯片展示)调查组问题:为什么同样地房子学校周边的租金高?而猪肉包子要降价卖?在这两场交易中各是谁起主导作用?通过学生分析回答这些问题,得出结论:板书:2、直接因素 : 供求关系供不应求——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买方市场(可以适当再解释一下,同时让学生看P12名词点击,加深理解)供过于求(供求与价格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过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但我们有没有发现,猪流感的时候,即使猪肉再供过于求,价格再降价,也不会降到几毛钱一斤。
据了解,很多人喜欢iphone手机,iphone手机比较贵,但它再怎么贵,也不会贵过一辆宝马。
这说明了价格除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外,是不是有这种因素在决定着商品的价格呢?(三)情景探究:探究三:决定价格的因素?板书: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各种商品价格的高低不同,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通过让学生回忆价值的概念,引出价值量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对比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见幻灯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把握这个概念,注意抓住“绝大多数”这个标准,绝大多数商品使用的生产条件,绝大多数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
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成正比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值量就越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价值量就越小。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重点讲解,突破难点)通过计算方式让学生找出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总量= 商品数量×价值量)(让学生填好表格,把班级分为两组,一组讨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一组分析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总量的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通过实实在在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而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过渡】学习到这里,我们来总结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呢?价格的变化呈现出什么现象?有无规律呢?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里涉及到生产领域和交换领域;理解等价交换)(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通过图帮助学生理解)七、课堂小结:(知识框架见幻灯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影响价格的因素,总结起来就是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市场上的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也体现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八、练习(见幻灯片)选择题:1.2011年9月29日,受号台风“纳沙”的影响,海南部分市县菜地里的蔬菜遭到了破坏,影响了收成。
蔬菜的供应大受影响,市场上的菜价开始上涨。
从这里可以看出,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是()A.价值 B.台风C.供应量 D.时间[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直接因素”,由材料中的“供应大受影响”可知,C 项符合题意。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赢利就应该() BA、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B、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甲、乙、丙都是生产空调的生产者,当时绝大部分是用机器生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小时。
甲用了10小时,乙用12小时,丙用了8小时,谁生产的空调价值量大?() DA、甲B、乙C、丙 D 、一样大主观题:4、2010年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4.4 ﹪。
发展改革委员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分析,当前的物价上涨有以下原因:货币发行过量,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临时性因素,比如灾害天气导致蔬菜价格上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产品成本和需求都在上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概括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解析:考查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从决定因素和直接原因两大角度展开分析。
答:(1)价值决定价格。
农产品的成本上升,所以价格上涨。
(2)供求影响价格。
灾害天气等因素最终导致商品供不应求,所以价格上涨。
(3)货币发行过多,导致价格上涨。
九、教学反思:本框题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在学习中,既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在参与中了解现实生活的现象,分析现象背后的原理。
同时,教师又要把重要的概念和理论给学生讲清、讲透。
这样既能启发学生思考,又能给学生一个明确、清晰地答案。
在学习供求影响价格时,这一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强,所以通过学生自主调查市场,获得信息,通过学生的参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采用启发诱导,亲身体验来分析供求是怎样影响价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