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高考语文 上海卷试卷分析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详解(附试卷)(古诗文都有译文)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详解(附试卷)(《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错位之思》的阅读理解的答案及解析(调整在答卷最后)。
《从军行》的译文、阅读理解的答案及解析,《周鼎传》、《心源亭记》的译文、阅读理解的答案及解析。
解析有题型分析、答案、解题思路等。
修正版)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题(5分)(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1分)(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2分)(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2分)(第一、二题名句默写要突破易写错的字。
①要精准记忆突破生僻难写字。
②知音识义关注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
③理解性记忆要区分具体环境。
⑤留意语句出处:看清出处。
第三小题情景默写的解题方略---揣摩提示的情境,紧扣关键词。
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句子意蕴。
理解性记忆②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境—-“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③扣关键词语,选择恰当语句。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各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2分)A.老吴七十学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真挚,安然奉教数十年,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的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A.朋友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祝贺七十学画开画展的友人,是在赞美他“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用得恰当。
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的人,用不着自我宣传,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赞美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用得好。
C.“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意思“用自己模模糊楜的认识,想要使别人明白”,这用在老师备课时对自己的告诫很恰当。
201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含答案解析

徐老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子曰:“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________》)(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四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她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言连贯的一项是()。
(3分)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可以保持对于时代的必要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①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②他们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③但更为普遍而真实的是④而是说作为一种抵抗方式A.③①④②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熊秉元①十八世纪的哲学家休谟曾言:“理智乃情感之奴。
”也就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过是属于被支配和奴役的地位。
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部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
2018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卷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5分)(1)子曰:“君子固穷,。
”(《论语·卫灵公》)(1分)(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2分)(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2分)2.按要求选择(5分)(1)下列选项中,各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老吴七十学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真挚,安然奉教数十年,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的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中,,,,,艺术可以保持对于时代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①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②他们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③但更为普遍真实的是④而是说一种抵抗方式A、③①④②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
(16分)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熊秉元①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
”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
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④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⑤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
201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附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 文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子曰:“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________》)(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 .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 .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四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 .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 .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她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言连贯的一项是( )。
(3分)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可以保持对于时代的必要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①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②他们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③但更为普遍而真实的是 ④而是说作为一种抵抗方式 A .③①④②B .③②①④C .②①④③D .②③①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熊秉元①十八世纪的哲学家休谟曾言:“理智乃情感之奴。
”也就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过是属于被支配和奴役的地位。
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部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
上海高考语文卷详解及解题指导

解题指导:A.朋友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祝贺七十学画开画展的有 人,是在赞美他“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用得恰当。B.“桃李不 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 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来赞美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用得好。C.“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的意思是“用自己模模糊楜的认识,想要使别人明白”,这用在老 师备课时对自己的告诫很恰当。D.“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的意思是“形容语 言没有修饰,不讲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其强调的是文采,而小赵论文缺 乏独到见解,非文采。
2021/2/28
一般句子选题的题得体=语境+语体 A语境: 内容--词语、句子、段落和整体和谐;场合--时间、地点、氛围; 对象--称谓、语气;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B.语体: 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 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 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
2021/2/28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B 连贯题做法:瞻前顾后,瞻前看主语,顾后看宾语。)(3分)
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中,
,
,
,
对于时代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艺术可以保持
①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②他们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③但更为普遍真实的是
2018年6月7日 上海高考语文卷 -- 详解及指导
2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1分) 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2分)
③《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两句描写梦 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2分)
2018高考作文上海卷解析(带范文)

2018高考作文上海卷解析(带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一、限制性1.“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这既是对话题“被需要”的解说和引导,也是对话题的限制,着力点在“被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上。
2.“生活中”,指明选材的范围——源于生活。
不谈历史,只说现实。
3.“不仅”“也”揭示了“关注自身需要”和“渴望被他人需要”的关系。
两者共存,是生活的常态。
4.在作文时,不能忽视“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这一句话,也就是要求写作时文中不能无“我”,重点写作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二、开放性1.文体的开放性。
“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思考”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通过叙事来表达,也可以通过说理来表达。
2.选材的开放性。
“生活中”,生活辽阔无边,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学生只要关注生活——自己的生活或者他人的生活,写作的空间非常大。
解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被需要”是需要的最高层次,从自我中心走向服务他人。
上海的高考命题,关注了当下人们精神层面所产生的问题与价值观层面的树立。
由通常的关注外部世界,转向关注内心。
众所周知,关注自身的需要是低层次的,渴望被他人的需要,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和存在感,这才是潜在的力量,人性之光辉!写作本题,关键是要准确理解“被需要”含意: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人怎样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因为,“渴望被需要”的欲望也不是人人相同的。
“怀才不遇”者们的需要欲望永远比“无所事事的自我满足”者们强烈。
2018高考作文上海卷解析(带范文)
2018高考作文上海卷解析(带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你的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一、限制性一、限制性1.“生活中,1.“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这既是对话题“被需要”的解说和引导,也是对话题的限制,着力点在“被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上。
导,也是对话题的限制,着力点在“被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上。
2.“生活中”,指明选材的范围——源于生活。
不谈历史,只说现实。
2.“生活中”,指明选材的范围——源于生活。
不谈历史,只说现实。
3.“不仅”“也”揭示了“关注自身需要”和“渴望被他人需要”的关系。
两者共存,是生活的常态。
共存,是生活的常态。
4.4.在作文时,在作文时,不能忽视“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这一句话,也就是要求写作时文中不能无“我”,重点写作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二、开放性二、开放性1.1.文体的开放性。
文体的开放性。
文体的开放性。
“写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谈谈你的思考”,谈谈你的思考”,“思考”是个比较宽泛的概“思考”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通过叙事来表达,也可以通过说理来表达。
念,可以通过叙事来表达,也可以通过说理来表达。
2.2.选材的开放性。
“生活中”,生活辽阔无边,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学生只要关选材的开放性。
“生活中”,生活辽阔无边,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学生只要关注生活——自己的生活或者他人的生活,写作的空间非常大。
注生活——自己的生活或者他人的生活,写作的空间非常大。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一积累应用10分1.要求填空。
(5分)(1)子曰:“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清照《______》)(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意动林泉,使人心胆战。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数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可以保持对于时代的必要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①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②他们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③但更为普遍而真实的是④而是说作为一种抵抗方式A.③①④②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自怒哀乐的经济逻辑熊秉元①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
”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
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④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⑤我们先从简单的例于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
201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总体保持稳定,与去年的试卷结构、题型、题量、难易度一致,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在考试目标上,识记约占6%,理解约占17%,运用约占17%,综合约占60%;在考试内容上,积累应用分值占比10%,阅读分值占比70%,写作分值占比70%。试题编制科学严谨,题干对考生做出合理清晰的指向,文学类现代文选文的命题用词精准,用分析、赏析、评价来测量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
阅读部分选文经典,文质兼美,渗透价值思考。社科类现代文选文探讨了人的喜怒哀乐中所体现的经济逻辑,关注生活中的逻辑运用,为学生认识生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学类现代文《错位之思》作者凸凹的散文有自己的格调,不同于流行的、畅销的、世俗的作品,而是从切身经验出发,坚持现实主义的审美态度,在看似具体而微观的人物、事件的描摹中传达出普遍感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新认识劳动,认识健全而乐观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面对生活的种种“错位”时,以豁然的心境坦然处之。作文激发学生思考“需要”“被需要”与价值实现的关系,来深层思考生命。
试题编制起到了高考是“引导教学一面旗”的示范性引领作用。整体的命题契合教学基本要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师真正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避免机械化套路化的学习。如让学生用“成本效益”观念分析“学习达成目标”,有利于学生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教师认识到嘉勉和鼓励对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分析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引导教学注重具体的辨识、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海卷
难
度
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
整体难度系数
201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答案解析
(1)单一性(2)纯洁性(3) 能依据语境、内容,进行
单纯性
(1)单调性(2)未作答
补充
不能依据语境、内容进行 补充
4.(3分)答案示例: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斯托洛维奇对艺术的多 种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见解,作为本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特殊价值 的参照,为下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的特殊价值做铺垫。 评分说明:“直观形象”“展现了斯托洛维奇对艺术的多种作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 (39-51分) 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 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 (21-38分) 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 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 (20分以下)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富有动感,体现砂糖橘数量之多,金黄色之浓重,与“一片”相对
应,准确描摹出金黄色迎面而来的观感。 评分说明:“结合船行情境”“化岸上静景为动景,富有动 感”“砂糖橘数量之多”“金黄色之浓重”“准确描摹出金 黄色迎面而来的观感”为5个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
11.(4分)答案示例:荔浦丰富的物产,养育了世世代代的荔浦人;
2018年高考上海卷
参考答案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5分) (1)痴儿了却公家事 (2)晓风残月雨霖铃 (3)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评分说明:答对1空给1分。 2.(1)(2分)D 评分说明:选D給2分;选A给1分。 (2)(3分)C
二
阅读
70分
(一)(16分) 3.(2分)评分量表 分数 2分 1分 0分 答案示例 (1)纯粹性 分数解释 能依据语境、内容,准确 补足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题量与分数占比上,中华传统文化的题目全面而均匀地分布在试卷的整体,合理覆盖了客观性的“积累应用”与主客观结合的“阅读”板块。
试卷关注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社科文在要求考生根据文意进行推理、推断、概括论证思路等题目都体现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作文题富有逻辑层次,关注现实生活,引导作文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注重阅读,关注生命。
试卷结构总体保持稳定,与去年的试卷结构、题型、题量、难易度一致,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在考试目标上,识记约占6%,理解约占17%,运用约占17%,综合约占60%;在考试内容上,积累应用分值占比10%,阅读分值占比70%,写作分值占比70%。试题编制科学严谨,题干对考生做出合理清晰的指向,文学类现代文选文的命题用词精准,用分析、赏析、评价来测量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
阅读部分选文经典,文质兼美,渗透价值思考。社科类现代文选文探讨了人的喜怒哀乐中所体现的经济逻辑,关注生活中的逻辑运用,为学生认识生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学类现代文《错位之思》作者凸凹的散文有自己的格调,不同于流行的、畅销的、世俗的作品,而是从切身经验出发,坚持现实主义的审美态度,在看似具体而微观的人物、事件的描摹中传达出普遍感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新认识劳动,认识健全而乐观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面对生活的种种“错位”时,以豁然的心境坦然处之。作文激发学生思考“需要”“被需要”与价值实现的关系,来深层思考生命。
试题编制起到了高考是“引导教学一面旗”的示范性引领作用。整体的命题契合教学基本要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师真正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避免机械化套路化的学习。如让学生用“成本效益”观念分析“学习达成目标”,有利于学生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教师认识到嘉勉和鼓励对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分析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引导教学注重具体的辨识、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文选篇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进行深度认知。书写于明朝并传诵至今的《心源亭记》整体上是一篇以说理辩道为主体的文章,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脉络内部,呈现出古人对于真知实学和道德心性的深度辨析,引导学生在诵读记忆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自觉加以体认和传承。
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如关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从名句填空到名句使用到语意连贯,设计不同的语言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言语经验,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错位之思》要求学生赏析两段语言呈现的不同特点,考查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复
习
建议Biblioteka 留心时事,关注上海发展;注重基础,做好阅读题答题技巧的归纳总结;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多看看一些优秀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要多动笔写,学会借鉴与运用,做到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上海卷
难
度
系
数
整体难度系数
现代文阅读
★★★★
古诗文阅读
★★★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
作文
★★★
学
霸
君
点
评
上海高考语文卷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课程标准,遵循学科特点,表现课改精神,科学命题,切实做到有利于科学选拨和培养人才,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改革开放40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在不断探索中走向成熟,有格调、有意趣,严谨科学,理性大气,真正体现了海派文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