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2020年湖北省武汉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答案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有利于减缓武汉市环境污染问题,但不能根治,A错误。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都很重要,B错误。《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是推动武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C正确。垃圾分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武汉可持续发展靠的是垃圾分类夸大了垃圾分类的作用,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人民当家做主
24.【答案】C
【解析】人民法院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行使审判权,①观点错误;政府要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要依法行政并接受监督,②③观点正确;国家监察机关必须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25.【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司法公正的认识,题文中人民法院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原则,这些举措体现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A符合题意;B观点错误,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权利不会随意扩大;C题文中没有体现立法,不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所以正确答案选A。
【考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维权的相关知识。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A错误。协商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B错误。日常生活中权益争议都要通过诉讼解决太绝对,可以通过非诉讼手段解决,C错误。协商通常适用于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等纠纷正确,D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维权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诉讼类别的正确认识。郝某将不作为的小区物业告到市长热线是在行使监督权,不属于诉讼,①观点错误;赵某起诉李某侵犯自己著作权,获赔1.7万元属于民事诉讼,②观点正确;刘某因汽车质量问题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属于依法维权,但不属于诉讼,③观点错误;区人民检察院向区人民法院起诉朱某制毒、贩毒属于刑事诉讼,④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湖北省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湖北省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题目:以下哪种行为符合道德规范?A、在图书馆大声喧哗B、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C、在考试中作弊D、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答案:D解析: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在考试中作弊这些行为都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表现。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则是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所以选D。
2、题目:下列哪个法律条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所以选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都是普通法律,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A. 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恶意诽谤他人B. 公民依法参与政治活动C. 公民在网络上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D. 公民依法进行宗教信仰活动答案:A解析:选项A中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因为恶意诽谤他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违反了宪法保护公民名誉权的规定。
而选项B、C、D中的行为都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A.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 意思表示真实C. 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D. 行为人必须是成年人答案:D解析:选项D中的“行为人必须是成年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
成年人虽然通常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并非所有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都与年龄直接相关。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国家的基本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一国两制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评析、辨析题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评析、辨析题专项练习题1. 每个身影同阳光奔跑,我们挥洒汗水、回眸微笑;一起努力,争做春天的骄傲。
懂得了梦想,越追越有味道。
每次奋斗拼来了荣耀,我们乘风破浪、举目高眺;心中力量,不怕万里路遥,再高远的梦呀也追得到……请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2. 针对近期频发的抢夺方向盘,掌掴司机等事件,同学们展开以下讨论:请你对上述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3. [2019南京16(1),6分]学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帮助我们辨识社会现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材料:同学们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搜集到以下两则社会现象: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并分析上述社会现象。
4. (2019苏州28,6分)【治理网络:守护法治底线】《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69亿,近九成的未成年网民会使用网络从事信息查询、学习交流等相关活动。
然而网络平台上的虚假信息屡见不鲜,网络谣言屡禁不止。
对此,围绕网络言论的边界与治理问题,引发了讨论。
请你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5. 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
小美:年龄小经验少,即使犯罪也不必受罚。
小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犯罪就会受处罚。
请你对上述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6.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国家安全观强调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倡导新亚洲安全观。
对此,有同学说: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我们青少年无能为力。
请你结合材料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7. (2019枣庄20(2),6分)认同宪法与法同行同学们在学校组织的宪法宣传活动中,围绕“宪法”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请任意选择小方或小羽其中一位同学的看法予以判断并简要评析。
8. [2019潍坊16(3),6分]分析生活情境探究成长问题李刚是“法律小博士”,他常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和同学交流。
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细解析)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④
5.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少年走向成人的重要时期。下列对青春期的认识,错误的是( )
①青春的我们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体现内在美
②青春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悦纳生理变化
③青春期就是烦恼期,这段时间就要在烦恼中度过了
A.监督和审判B.处置和检察
C.调查和处置D.调查和检察
评卷人
得分
二、情境探究题
11.(情景在线)
正在上八年级的小兰同学,正式返校复课后,遇到一些困感和烦恼。请你伸出友爱之手,帮小兰做出正确选择。
(1)返校复课后进行摸底考试,小兰各科成绩下降很多,感觉心里压力很大。
你的建议:理由:
(2)小兰接到网上认识的“陌生人”的电话,约小兰到其所在城市见面。
④我们可以采取任何方式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A.①③B.①②
C.③④D.②④
6.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典之为“典”,即在于其规模宏大,位阶庄严。下列关于民法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法典的制定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
8.下列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②绿色发展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④建设美丽中国只需要绿水青山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9.2019 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这说明( )
2020年湖北省十堰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考点】责任
1/ 5
5.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变化。①是正确的,青春的我们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体现内在美, 做 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②是正确的,青春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悦纳生理变化,接受自己。③ 是错 误的,这个说法太绝对了,青春期有烦恼,但也有快乐,排除。④是错误的,调适青春期矛盾心理的 方法要 适合,不是任何方法都可以,排除。故本题选 B。 【考点】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变化 6.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宪法的地位等知识。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①是正确的, 民法典的制定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②是错误的,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排除。③是错误的, 宪 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排除。④是正确的,民法典必将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 建设提供更加完备的民事法制保障。①④正确,故本题选 C。
【考点】调控情绪 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上述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有①③ 选 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②选项表述错误 ,创 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不是绿色发展。④选项表述错误,建设美丽中国不仅需要绿水青山,还 需要金 山银山。综上所述,选 B。 【考点】生态环境保护 9.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担当的认识,题文中中国成功举办多场主场外交,向世界展示了一个 文 明、开放、包容的中国,表明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D 观点正确;A 观点错误,中国在国际 事务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是主导作用;B 观点错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C 观点错误,改革 开放是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学生对中国担当的认识 1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根据教材内容可知,监察委员会具有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分别
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05 违法与犯罪、遵守规则(答案解析版)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专题05 违法与犯罪、遵守规则一、选择题1.(2020 江西)骆某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的方法,捕获中华蟾蜍209只。
经人民法院审理,骆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狞猎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①骆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②骆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2.(2020 安徽)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旷课、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规定未成年人“参与赌博,屡教不改”等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沾染上这些行为()①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②给家庭、社会造成一定危害③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④会触犯刑法,受到刑罚处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未成年人沾染上不良行为,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对家庭和社会而言,会造成一定危害,①②③说法正确;④错误,犯罪行为才会触犯刑法,受到刑罚处罚。
故选A。
3.(2020四川德阳)游客李某故意刻划长城墙砖,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被处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
李某的行为是()A.民事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制裁B.行政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制裁C.一般违法行为,承担了民事责任D.民事违法行为,承担了民事责任【答案】B4.(2020 浙江温州)某校向学生发放禁毒宣传手册,帮助学生了解毒品危害,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学生民主意识B.提高学生实践能力C.维护学生人身自由D.预防学生违法犯罪【答案】D【解析】毒品侵蚀人的肌体,毒害人的精神;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可能会使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题文中,校向学生发放禁毒宣传手册,旨在引导学生认清毒品的危害,预防学生违法犯罪,D符合题意;ABC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故选D。
鄂教版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I)卷

鄂教版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共19题;共40分)1. (2分)2018年11月6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牵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已发展成为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体,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先进科技的盛会。
()A . 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B . 开放性、包容性、多面性C . 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D . 贸易性、专业性、商业性2. (2分)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____探测器,开启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之旅。
()A . 嫦娥二号B . 嫦娥三号C . 嫦娥四号D . 嫦娥五号3. (2分)“他们/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他们/最懂得每一粒粮食的珍贵他们/最亲近脚下的这片土地他们就是/中国农民/让我们由衷地向他们致收!”诗歌中“向他们致敬”是指我国()A . 开展新年经济普查B . 把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C . 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D . 把《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4. (2分)2018年10月23日________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
伶仃洋上,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如一条巨龙静卧碧波,成为连通服务大湾区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脉。
()A . 港澳大桥B . 珠澳大桥C . 港珠澳大桥D . 珠港大桥5. (2分)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________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月19日出炉。
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________次聚焦“三农问题”。
()A . 农村农民;15B . 农业农村;16C . 农业农民;17D . 农业农村农民;186. (2分)如果发现有人溺水,我们应()①立即下水营教②呼喊他人前来救助③借助工具将溺水者拉上岸④向落水者抛漂浮物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③④D . ①③④7. (2分)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湖北卷)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模拟考试(解析版)

2020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大联考【湖北卷】道德与法治·全解全析1.【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的认识,根据所学,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我们要承认老师的差异,接纳老师的不同,要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等,①③观点正确;②观点错误,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④容易造成偏科现象,不利于自身全面发展,做法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B。
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将“常回家看看”纳入法律规定,说明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扶助父母,还要在精神上给予父母慰藉,③④观点正确;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我们要对父母处处尊重,但不能事事顺从,①观点错误;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的传承不仅需要法律,需要公民提高道德水平,②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命的意义。
题干表述了黄旭华怀着赤子之心,隐姓埋名三十载,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他的事迹说明了要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也说明了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②③是正确的。
①是错误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排除。
④是错误的,平凡的人也能创造伟大的价值,排除。
故本题选C。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集体的力量。
集体的力量十分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分析材料不同的环境对白松的生长的影响,可以看到良好的集体对一个人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个人离不开集体,良好的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只有在良好的集体中,才能茁壮成长。
所以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①④说法错误,不能体现材料不同环境下白松的生存情况,排除。
故选C。
5.【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承担责任。
从题文中张富清老英雄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启示我们也要像他一样不言代价与回报,在积极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C观点正确;A中“不求任何回报”说法绝对,B错误,“所有”说法绝对;D中“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的说法是自私自利的表现,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十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有27个小题,其中1—7题为地理,9—17题为道德与法治,18—27题为历史)1.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随着中国北斗三号收官之星的发射成功,意味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历时20多年,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独立研发的全球导航系统,一举打破了美国GPS的垄断。
这表明()A. 我国已从科技大国迈入科技强国行列B. 我国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C. 我国要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D. 我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科技的相关知识。
我国还没有从科技大国迈入科技强国行列,A错误。
我国把经济建设而非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B错误。
我国要坚持自力更生,也要引进外国技术,C错误。
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独立研发的全球导航系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打破了美国GPS的垄断。
这表明我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D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孟子日:“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这说明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是()A. 自我评价B. 比较评价C. 他人评价D. 自我观察和分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认识自我的途径。
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分析中孟子话的意思是,别人给我们指出过错,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体现了能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说明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是他人评价,所以选项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ABD都与孟子话的寓意不相符,排除。
故选C。
3.漫画《有规矩成方圆》告诉我们()A. 只要加强法治建设,就能维护公共秩序B. 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C. 违背了公共秩序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D. 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他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规则与秩序。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规则是秩序的必要保障,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离开了一定的规范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秩序,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分析漫画《有规矩成方圆》告诉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来维持,所以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C 说法错误,违背了公共秩序不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违背道德的,要受到舆论的谴责;D说法错误,遵守社会规则不仅需要他律,还需要自律。
故选B。
【点睛】解答要理解社会规则包括道德、法律、纪律等规则。
4.生活需要选择,人生因选择而不同,每一种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
下列有关“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只要独立地做出选择,就一定能走向成功②学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③我们尚未成年,升学或就业完全由父母决定④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慎重做出选择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有关责任的相关知识。
生活需要选择,人生因选择而不同,每一种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我们应学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慎重做出选择。
②④选项表述正确。
①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不选。
③选项表述错误,虽然我们尚未成年,但是也要有自己的主见,并非完全由父母决定。
综上所述,选D。
5.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少年走向成人的重要时期。
下列对青春期的认识,错误的是()①青春的我们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体现内在美②青春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悦纳生理变化③青春期就是烦恼期,这段时间就要在烦恼中度过了④我们可以采取任何方式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A. ①③B. ①②C. ③④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变化。
①是正确的,青春的我们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体现内在美,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②是正确的,青春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悦纳生理变化,接受自己。
③是错误的,这个说法太绝对了,青春期有烦恼,但也有快乐,排除。
④是错误的,调适青春期矛盾心理的方法要适合,不是任何方法都可以,排除。
故本题选B。
6.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法典之为“典”,即在于其规模宏大,位阶庄严。
下列关于民法典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民法典的制定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②民法典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民法典是每个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必将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完备的民事法制保障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依法治国、宪法的地位等知识。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①是正确的,民法典的制定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
②是错误的,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排除。
③是错误的,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排除。
④是正确的,民法典必将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完备的民事法制保障。
①④正确,故本题选C。
7.古人云:“怒中之言,必有泄漏”。
这句话告诫我们()A. 要学会调控情绪,学会制怒B. 情绪有害,要合理宣泄C. 要保守秘密,履行义务D. 要懂得自尊,自爱知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调控情绪。
“怒中之言,必有泄漏”的意思是人在愤怒中容易情绪失控,情绪失控容易冲动,冲动容易脑子简单,脑子简单容易说出不该说的话。
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调控情绪,学会制怒,A是正确的。
B是错误的,情绪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排除。
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A。
8.下列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有()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②绿色发展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④建设美丽中国只需要绿水青山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上述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有①③选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②选项表述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不是绿色发展。
④选项表述错误,建设美丽中国不仅需要绿水青山,还需要金山银山。
综上所述,选B。
9.2019 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
这说明()A.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B. 谋求互利共赢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C. 对外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D. 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担当的认识,题文中中国成功举办多场主场外交,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表明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D观点正确;A观点错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是主导作用;B观点错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C观点错误,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所以正确答案选D。
10.某市属国有企业董事长王某涉嫌渎职犯罪,市监委决定立案调查。
经过大量取证,最终查清了王某涉嫌职务犯罪事实。
经该市监委会议研究决定,将王某涉嫌职务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理。
此案例中,监察委员会行使的职责有()A. 监督和审判B. 处置和检察C. 调查和处置D. 调查和检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监察委员会的职责。
根据教材内容可知,监察委员会具有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
分别是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
在本题中市监委决定立案调查,这体现的职责是调查;将王某涉嫌职务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理,这体现的职责是处置,C是正确的。
A是错误的,审判是法院的职责,排除。
BD是错误的,检察不是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排除。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有8题,其中28题为地理,29—32题为道德与法治,33—35题为历史)11.【情景在线】正在上八年级的小兰同学,正式返校复课后,遇到一些困感和烦恼。
请你伸出友爱之手,帮小兰做出正确选择。
(1)返校复课后进行摸底考试,小兰各科成绩下降很多,感觉心里压力很大。
你的建议:理由:(2)小兰接到网上认识的“陌生人”的电话,约小兰到其所在城市见面。
你的建议:理由:(3)数学课上,老师讲着模拟题,小兰却在埋头写语文作业。
你的建议:理由:(4)为周末是否要上校外辅导班,小兰和妈妈吵得面红耳赤,结果不欢而散。
你的建议:理由:【答案】(1)建议: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理由: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我们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2)建议:不要随意与陌生网友见面;理由:由于网上交往具有不确定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将网上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3)建议:不要在数学课上写语文作业;理由: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的行为,我们应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4)建议:小兰和妈妈应心平气和的进行沟通,说出各自的想法;理由: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们应学会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选择不伤害父母情感和不影响亲子冲突的做法。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有关情绪调控、网上交友、尊重老师、亲子冲突的相关知识。
根据情境一,建议是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理由: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我们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根据情境二,建议是不要随意与陌生网友见面;理由:由于网上交往具有不确定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将网上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根据情境三,建议是不要在数学课上写语文作业;理由: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的行为,我们应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根据情境四,建议是小兰和妈妈应心平气和的进行沟通,说出各自的想法;理由: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们应学会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选择不伤害父母情感和不影响亲子冲突的做法。
12.【漫画赏析】欣赏下面漫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一中的出租车司机履行的基本义务是什么?除此之外,请再写出一项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2)结合漫画一,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履行法定义务?(3)结合漫画二,请简要分析“法治"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