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博饼由来历史及风俗
厦门中秋博饼的规则详解

厦门中秋博饼的规则详解第一篇:厦门中秋博饼的规则详解厦门中秋博饼的规则详解用具:大瓷碗一个、骰子六个【状元】(按从大到小顺序)红六勃(六个4);黑六勃(六个1或2或3或5或6);状元插金花(四个4、二个1);五红(五个4);五子(五个1或2或3或5或6);四红(四个4)。
【对堂又叫榜眼】六个骰子的点数分别为1~6即一条龙。
【三红又叫探花】三个4。
【四进又叫进士】四个1或2或3或5或6,若还带一个4可多得一个一秀,若带二个4可多得一个二举。
【二举又叫举人】二个4。
【一秀又叫秀才】一个4(对堂即一条龙除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月圆之夜,寄情雅玩之时。
泛舟鹭江,把酒赏月,陶醉于“烟笼寒水月笼纱”的诗般意境,真是其乐融融。
每逢中秋佳节临近,夜色阑珊中的厦门,大街小巷便会传出博饼时骰子撞碰瓷碗的悦耳叮当声。
在古代,“博”是一种棋戏,后泛指赌博运动。
当然,沿袭到现在,博饼不再有赌博的意味,而是成为厦门人中秋聚会的保留节目。
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地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
厦门的“博饼”,也叫“博中秋饼”、“博会饼”。
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
据传是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8月15日月圆之时,满怀反清复明之豪气的将士们,难免有思乡思亲之情。
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赏月博饼。
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13至18,前后6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
这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
早年,博状元饼,多为亲友或结拜兄弟姐妹间大家出钱,购买一二会月饼,共同博之,谁得“状元”,来年中秋节要赠送一会给大家博。
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两会。
这样,年年有增无减,会饼越来越多,只好再分开两独立组。
一般家庭由长辈主持,每年买一二会,全家围成一圈博之。
博饼的由来及游戏规则

博饼的方法:大致是这样的:每个人每次要把6个骰子一起投进大碗里(再强调一次哦,一定是要用瓷碗才能玩的起来),众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点数得饼。
有1个“四点红”的得一秀饼(图 1 ),有2个“四点红”的得二举饼(图 2 ),有4个相同点数的(红四除外的都可以)得四进饼(图 3 ),有3个“四点红”的得三红饼(图 4 ),若骰子点数分别为1至6顺序排列着的得对堂饼(图 5 ),再来,就是得状元饼的情形,状元有很多等级,图6.1-6.4所示的状元等级是从小到大排列,具体为:若是有4个“四点红”(图 6.1),则可取状元饼,若2个人都出现4个“四点红”,则比较另外两个骰子点数的大小,点数大者为胜。
有5个相同点数的(图 6.2 ),俗成“五子登科”,比起4个“四点红”的状元要大。
若是4个“四点红”加上2个“一点红”(图 6.3 ),则称为“状元插金花”,仅次于6个骰子点数全部相同者(图 6.4)。
注意:三红及以上奖品(三红,对堂)若在最终状元产生之前全部发完,再丢中者可逆时针往上抢夺同等级奖品。
特殊情形:六个“四点红”(图 7.1 ),称“六抔红”,所有的饼全归投者所有。
六个“六点黑”(图 7.2 ),称“六抔黑”,要关灯抢饼。
说明:“四点红”、“六点黑”内容较为复杂,本次暂不列入博饼游戏中博饼由来: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
郑成功的士兵来自福建、广东各地,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倍思亲人。
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便与兵部衙堂(今厦门洪本部巷32—44号)的属员,经过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
由于博状元寓教于乐,活泼有趣,所以郑成功特别批准从农历八月十三至十八,军中按单双日分批轮流赏月博饼。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会饼中,“三红”饼的味道最好,这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传说:永乐二十二年(1442年)甲辰科殿试,状元名孙曰恭,明成祖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于是将第三名的邢宽易改为状元。
厦门中秋博饼民俗的缘起与精神文化变容的研究

2、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在博饼游戏中,每个参与者都希望自己能够博得头 彩,获得最好的运气。这不仅是对中秋佳节的庆祝,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向 往。博饼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对和谐社区的营造:中秋博饼还是一种增进社区和谐、增进邻里之间感 情的方式。在博饼游戏中,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打破了彼此之 间的隔阂,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温馨的社区氛 围。
一、厦门中秋博饼的缘起
关于中秋博饼的起源,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相传在郑成功屯兵厦门时期, 为了缓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他命部将洪旭发明了博饼这种游戏。郑成功希望 能通过这个游戏,让士兵们在中秋之夜中感受到欢快与团圆,从而减轻他们的思 乡之情。
另一种说法则是,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大量从大陆去台湾的官兵,每逢 中秋佳节,思乡之情更是不可阻挡。为了冲淡官兵的乡愁,郑成功特请一位部将, 设计出一套玩饼的游戏,让全体官兵在凉爽的中秋之夜欢快一博。
无论中秋博饼的起源如何,它都成了如今厦门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更 是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的精神象征。
二、厦门中秋博饼的精神文化内 涵
1、对家乡的思念与眷恋:在厦门人的心中,中秋博饼不仅仅是一种游戏, 更是一种寄托乡思和眷恋的方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通过博饼游戏,追 忆过去,思念亲人,向往团圆。
同时,厦门中秋博饼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博饼背后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一些学者、文化机构和社区组织也 开始致力于推广和保护这一传统习俗,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博饼文化活动、比赛 和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中秋博饼中来。
四、结语
厦门中秋博饼民俗的缘起与精神文化变容的研究表明,这一传统习俗不仅是 闽南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对家国情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的集中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习俗, 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春节的博饼游戏

春节的博饼游戏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人团聚、亲友欢聚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博饼游戏是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之一。
博饼游戏不仅寓意着祈求好运和财富,更是一种传承文化、弘扬传统价值观念的方式。
博饼游戏源于中国古代,相传最早起源于唐朝。
它最初是由人们在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期间举办,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春节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饼游戏通常在晚上进行,家人和亲戚们聚集在一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博饼游戏的规则十分简单,通常由一个带有六个骰子的盒子和一个写有不同标识的奖品牌匾组成。
每个骰子的面上分别有一个月亮、一个前进、一个退后、一个头、一个蛇和一个豆子。
参与者轮流掷骰子,根据骰子的结果确定自己获得的标识。
月亮代表大奖,前进代表进步,退后则意味着倒退,头代表中奖,蛇代表倒霉,而豆子则无奖。
通过参与博饼游戏,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和家人之间的亲情。
游戏过程中,人们会互相加油鼓劲,共同期待好运降临。
对于年轻人而言,博饼游戏无疑是一种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方式。
而对于年长者来说,博饼游戏则是重温童年记忆、拉近亲人之间距离的机会。
博饼游戏除了带来欢乐和亲情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博饼游戏中的各种标识都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
月亮象征着圆满和团圆,寓意着人们希望家庭幸福美满;前进代表着进步和向上,激励人们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努力奋进;退后则提醒着我们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遭遇挫折和困境;头代表着祝福和好运,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望;蛇则警示着人们不可贪婪和自满,时刻保持警惕;豆子则是一种普遍奖品,代表了参与游戏的快乐和欢乐。
博饼游戏作为一种传统娱乐项目,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更是一种传承文化、弘扬传统价值观念的方式。
通过参与博饼游戏,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给下一代。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逐渐淡化,而博饼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元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2022中秋博饼游戏规则

中秋博饼游戏规则2022中秋博饼游戏规则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玩过游戏吧,肯定对游戏规则都很熟悉吧。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中秋博饼的游戏规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博饼游戏规则按照各级科举制度的头衔,设有状元1个,对堂(榜眼、探花)2个,三红(会魁)4个,四进(进士)8个,二举(举人)16个,一秀(秀才)32个。
一秀:六个骰子中有一个点数是“4”二举:六个骰子中有两个点数是“4”四进: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相同的,其余两个点数若都为“4”,则可多得一个二举,若一个为“4”则可多得一个一秀;三红:六个色子里面有三个点数是“4”榜眼(对堂):六个骰子的点数刚好是顺子“123456”状元: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4”,两个是“1”为最高级,称作状元插金花,可以获得状元和未被博取的两个对堂奖品;六个骰子全部的点数都为“4”,称作六杯红,就可以拿走所有的奖品,但是一般为了大家友好相处,得主一般只拿状元和两个对堂的奖品,可被追缴;六个骰子全部的点数都是一样的,称作遍地锦,可被追缴;六个骰子中有五个点数是“4”,称作五红,可被追缴;六个骰子中有五个点数是一样的,除点数是“4”,称作五子登科,可被追缴;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4”,称作“四点红”,可被追缴。
中秋博饼游戏注意事项状元饼只有一个,反正谁大就归谁。
在会饼没有全部得出归属前,游戏继续,若某种会饼已经分完,则可采用“追”的方式,这是最刺激的,即后来获得者向自己前一个获得者追饼。
比如三红饼已经分完,若还有人博到,则此人按游戏进行的反方向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三红饼获得者拿回奖品。
六抔红、六抔黑是否采用,一般依照大家意愿,很多时候,为了照顾玩家都能获得奖品,这两种情形就忽略了,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能投出“六抔红”或是“六抔黑”。
拓展内容中秋博饼习俗的由来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中秋;一样的中秋月,不一样的月饼文化。
中秋明月,遥寄多少思乡情;中秋会饼,抒发多少团圆之意。
福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福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活动(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福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活动福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活动详情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
闽台地区中秋“博饼”习俗

闽台地区中秋“博饼”习俗作者:庄纾绮黄秀蓉来源:《三峡论坛》2020年第01期摘要:“博饼”是一种海峡两岸共有的中秋传统习俗,起源于厦门,后传至漳州、泉州及台湾等地,是闽台地区人民中秋期间特有的重要习俗。
通过史料和调查研究“博饼”习俗的由来,并对现代化进程中导致传统“博饼”习俗发生变迁的现象进行归纳探讨。
关键词:博饼;闽台;中秋;起源;变迁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1-0092-05一、问题的提出“博饼”是一种起源于福建省厦门市,后流行于闽台地区的重要活动,其举办时间为中秋节前后。
2006年,“博饼”被列为福建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博饼”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饼”是一项民间的娱乐性活动,通过轮流掷骰子的方式来确定所获奖品,奖品设置模仿科举制度,有一个状元、两个对堂、四个三红、八个四进、十六个二举、三十二个一秀。
“博饼”习俗的来源是学界争论较大的问题,相关记载的史籍资料较少是“博饼”习俗来源之谜产生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相关学者虽然对“博饼”习俗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因为缺乏相关来源的史料支撑,“博饼”来源的假说愈来愈多,學者们各自为阵,尚未形成统一的学术观点。
因此本文对“博饼”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
2008年,“博饼”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厦门政府为了弘扬“博饼”文化和“博饼”精神,在闽南和台湾地区进行大力宣传,导致“博饼”发生了现代化变迁。
[1]33-38截止至笔者调查完成时,“博饼”已不再是属于厦门的特有中秋习俗,其辐射范围已不断扩张。
而在“博饼”扩大辐射范围的同时,相关的活动形式和意义也悄然发生了变迁。
查阅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学界内部对“博饼”文化的探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博饼”文化进行探究:张杨文的《博饼规则的概率趣谈》(2006)在介绍“博饼”习俗投骰子的规则后,从数学概率统计的角度出发,为读者阐释了奖励设置的合理性揭示了“博饼”习俗一般性的获奖概率;何璇的《创意让传统文化“增值”——“厦门日报中秋博饼文化节”策划浅析》(2007)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如何利用“博饼”这一传统民俗为厦门开启文化产业的新篇章;廖健媚的《海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活态传承——以厦门市“中秋博饼”为例》(2011)运用多种手法揭示了“博饼”的渊源,挖掘其历史价值,提出了相关的保护、传承措施。
中秋节博饼

中秋节博饼
中秋节博饼是一种传统的中秋节游戏,通常在家庭或朋友间进行。
博饼需要一组骰子和一个博饼盘。
博饼盘上有六个圈,每个圈代表不同的奖品或分数。
参与者轮流投掷骰子,根据骰子的结果来决定能够获得的奖品或分数。
通常,投掷结果为:
- 六勃(六个骰子均为六):最高奖励,通常是博饼盘上最有价值的奖品。
- 总点数为十八、十七、十六或十五:次高奖励,可以获得较有价值的奖品。
- 状元:五个骰子相同的点数,通常为状元插金花(状元加花),获得一些特殊奖励。
- 四点半:四个骰子为同一点数,另两个骰子相同,获得一些奖励。
- 三红:三个骰子均为红色,获得一些奖励。
- 四进:四个骰子均为同一点数,获得一些奖励。
- 二举:两个骰子为同一点数,获得一些奖励。
- 一秀:一个骰子为一点,获得一些奖励。
游戏中,参与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投掷结果获得不同的奖品或分数,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中秋节博饼也具有传统文化的意义,是中秋节庆祝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博饼由来历史及风俗
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他们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厦门博饼发始人郑成功——
相传是300多年前,明末清初郑成功驻守厦门鼓浪屿时为缓解将士们在中秋佳节思乡之情而创,是在中秋节时用于娱乐的一种游戏。
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一年内的运气。
每到八月十五月圆之时,将士们倍加思乡思亲。
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赏月博饼。
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十三至十八,前后6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
这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
明月当空,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欢声笑语间,自然应该再找寻一些开心的事来做。
博饼当然是最有趣的。
于是,大家或站或坐围在八仙桌旁,盯着大瓷碗,
当骰子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随之产生,每个人在“博”中寻找快乐,在笑声中感受浓浓的温馨。
历史背景链接
据说1660年前后,郑成功的部下洪旭与兵部衙堂的属员,为排遣士兵在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愁绪,就想出了中秋搏饼这个游戏。
它的规则大致是这样的:每会按照各级科举制度的头衔,设有“状元”一个,“对堂”(榜眼)两个,“三红”(探花)四个,“四进”(进士)八个,“二举”(举人)十六个,“一秀”(秀才)32个。
会全共有大小六十三块饼,含有七九六十三之数,是个吉利数字。
因为九九八十一是皇帝之数,八九七十二是千岁之数,而郑成功被封过延平王,所以用六十三之数。
博饼风俗
闽南博饼风俗,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就是博一个好彩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
所以,闽南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很多外乡人来闽南,都会被这种带有浓厚节日色彩的风俗所打动。
月饼在闽南的博饼风俗中,有一个自己的名字,美曰:会饼。
这是中秋博饼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