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默写训练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习题及答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二、赏析选择题:1、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面诗句赏析的误的一项是( B )A.“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然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世界更洁白,更寒冷。
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解析】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
应该是:北风吹扯着红旗,红旗被冻住,一动不动。
2、下列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本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
B.全诗想象奇特,以冬春之际一天之内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
专题3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3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

专题3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3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36.中考必背古诗词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词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席卷大地,枯草被吹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份就下起了大雪。
忽然像是一夜间春风吹过,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顿时盛开。
雪花飘进珠帘里,沾湿了罗幕,穿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丝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将军的硬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冰冷得难以穿上。
沙漠上纵横交错地结着百丈厚的冰层,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阴森的云。
主帅在营帐里摆设酒宴送别即将归京的客人,宴席上还有胡琴、琵琶和羌笛奏出的胡地音乐助兴。
傍晚大雪纷飞,落在辕门上,红旗冻僵在劲风中也不再飘动了。
在轮台东门外送别武判官离去,分手时大雪已覆盖了天山的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经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行的蹄印。
一、助读资料1.课本注释①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二。
判官,官名,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官吏的僚属。
武判官,生平不详。
②京,这里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③〔胡天〕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④〔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
与下面的“罗幕(丝绸制作的帐幕)”一样,是美化的说法。
⑤〔锦衾薄〕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⑥〔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弓。
⑦〔控〕拉开(弓弦)。
⑧〔都护〕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
⑨〔着〕穿。
⑩〔瀚海〕指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惨淡〕暗淡。
〔中军〕指主将。
〔饮〕宴请。
〔胡琴〕泛指西域的琴。
〔辕门〕领兵将帅的营门。
〔掣〕拉,扯。
〔翻〕飘动。
2.文题解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官归京”将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咏雪”(前十句)和“送别”(后八句)。
部编版九下中考古诗文白雪送武判官归京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古诗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及理解默写1、本诗作者为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齐名,世称“高岑”。
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
2、这首诗与巧妙结合,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之情。
3、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
4、古人写雪,手法不一。
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中的“”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比喻精妙;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上影子,、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则用白描,同样形神兼备。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构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其名句是:“。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岑参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名句是:,。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9、.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以柳絮喻雪,给人春天般的温暖,被誉为千古名句。
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10、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的诗句是:,。
二、理解鉴赏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掣”用的妙在何处?---------------------------------------------------------------------------------------------------------------- 3、这是一首送别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试描述一下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10 古诗词的默写(解析版)

专题10古诗词的默写(解析版)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是高度重视的,其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名句名篇的考查仍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为主,兼考课外知名度高的名句或名篇。
文体上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考纲规定、必背篇目为复习记忆重点。
最重要的是唐宋近体诗中的“名句名篇”和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名句名篇”。
选句内容一般隶属下面四种情况:(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1)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怀的句子;(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名句。
【2019年题组】1.【2019届中考湖南郴州卷】古诗文默写。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过多少往事,仿佛还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眼前。
”岁月如歌,初中三年美好时光转瞬即逝,正如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文句填写)【答案】(1)千树万树梨花开(2)曲径通幽处(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此题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1)千树万树梨花开(重点字:梨)(2)曲径通幽处(重点字:径、幽)(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字:村)(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重点字:逝)2.【2019届中考湖南衡阳卷】根据要求填空(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2)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古诗文情景默写题】训练一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古诗文情景默写题】训练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黄昏之景,但景中使用了暖色调。
(2)庄周在《逍遥游》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人就无所依凭了。
答案及解析:(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2)荀子在《劝学》的结尾处感叹道,蚯蚓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都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紧接着从反面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2.(1).(1)角声满天秋色里(2).塞上燕脂凝夜紫(2)(3).蟹六跪而二螯(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用心躁也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女结束演奏时收拨当心画发出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3.(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四弦一声如裂帛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莺燕报春、一派蓬勃的景象。
(2)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性默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过渡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塞外天气寒冷的诗句是: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咏雪的名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色彩对比鲜明的诗句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过渡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塞外天气寒冷的诗句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咏雪的名句是:
,。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色彩对比鲜明的诗句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性默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性默写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这句话借用了《诗经》中的“将军角弓不得控,垂衣羽化成。
”,用来形容武判官的无奈和无力。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过渡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句话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北方的严寒和荒凉,以及武判官离别的悲伤。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塞外天气寒冷的诗句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北方的严寒环境,也表现出武判官离开的不舍之情。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句话表达了武判官与离别的人依依不舍的情感,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相似,都表现出离别的悲伤。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描写,表现出北方的严寒和恶劣天气,也为武判官的离别增添了一份凄凉的色彩。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咏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话通过将冬雪比喻为春花,表现出雪的美丽和神秘,也表达出诗人对冬雪的喜爱之情。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句话通过描绘沙漠的冰封和愁云惨淡的景象,表现出北方的严寒和荒凉,也为武判官的离别增加了一份凄凉的色彩。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色彩对比鲜明的诗句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这句话通过对比纷纷下落的雪和风中不倒的红旗,表现出北方的严寒和威严,也为武判官的离别增加了一份悲壮的色彩。
部编版中学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必会默写

部编版中学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必会默写(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沙漠上坚冰纵横、乌云密布的景象的诗句是:“ ,。
”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两句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抓取细节,通过旗帜被冻住静止来写天气之寒的诗句是,。
(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描写一种送别时候长久的伫立,无言的凝望的境界的句子是“,。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为冷色基调的画面涂抹上一丝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加洁白,更加寒冷的句子,。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一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酷寒恶劣的送别环境。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运用中国绘画的“留白”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用特写镜头含蓄的表现出惜别友人时的怅然心情。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互文的修辞手法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
(10)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
(11)诗中将诗人因朋友远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极致的两句诗是,。
(12)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1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明写春景而实写冬景,用比喻的手法写雪花之奇的句子是:“,。
”(14)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默写训练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 令人感到伤感。
分享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默写训练答案,欢迎同学们来学 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默写训练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见雪,造成别开生面的开阔雄奇氛 围的诗句 是“ , ”。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以花喻雪,描 写了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景象。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视线从帐外逐 渐转入帐内,写飞雪飘进珠帘,打湿了军帐,让人感到异常寒冷。
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写将士却毫无 怨言,依然拉弓练兵,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用浪漫夸张的 手法,描绘出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突出了雪景的雄伟壮阔。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写饯别宴会的 盛况,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摆开筵席,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 饮。
7.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写归客在暮色 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
8.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写虽然雪越下 越大,但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用平淡质朴的 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答案: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1/6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8.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
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
岑参 在这首诗中, 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 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 丽景色, 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 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 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 缜密。
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 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 寒。
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 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
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
“即”、 “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
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
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
视线从帐外逐渐转 入帐内。
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 帐。
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 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
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
而且“ 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
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 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 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 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
"中军置 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
在 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 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
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 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 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 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
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 士的象征。
这两句一动一静, 一白一红, 相互映衬, 画面生动, 色彩鲜明。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 嘱,不肯回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 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这一部分描写了
2/6
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 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 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全诗 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 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3/6
4/6
5/6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