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及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及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在正午时刻,在地平线上的太阳和天顶的连线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它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和天文量。
该角度在漫长的历史中被用于测定纬度和时区,同时也被广泛用于定位、气象预报和能源产业的规划。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时间、地点和季节,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导致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太阳高度角从日出时刻开始逐渐增大,到正午时刻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最终在日落时刻消失。
每日的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大致呈现一个钟形曲线,这一规律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时间的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每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一直在变化。
在北半球,太阳的高度角最大值发生在正午时刻,而在南半球,太阳的高度角最大值则发生在南十二时刻。
在地球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存在较小的倾斜角度,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较小。
2. 地点的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还受地点的影响,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有所不同。
在南极洲,由于其接近南极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与北半球相反,即最大值发生在南十二时刻。
在高纬度地区,由于地球倾斜角度较大,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也较大。
3. 季节的影响季节也是影响太阳高度角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与季节变化规律密切相关。
在夏季,太阳高度角较高,日照时间较长;而在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日照时间较短。
二、太阳高度角的应用1. 确定纬度太阳高度角的测量对于地球的定位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用来确定地球的纬度。
通过观测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可以推算地球位于赤道还是南北半球,以及位于北半球的纬度。
这对于地质勘探、探险和旅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确定时区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随着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它也可以用于确定时区。
当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时,误差最小,此时可以通过对比地方时和标准时来确定所在的时区。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总结及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性知识总结及解题应用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科学系陈霁冰风水规划研究室原创。
专业从事高考地理命题研究、风水规划设计、四柱命理预测邮编054001.邮箱: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知识是重要的考点内容之一,现将有关规律性的知识总结如下。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应用【知识链接】①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愈小;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则昼短夜长。
②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应特别注意区分。
例1.在图1中,横坐标表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纵坐标表示纬度。
读图回答1~2题。
—c—a—b【解析】夏至日太阳直射23° 26' N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故应选a、d。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故应选B.【答案】(1) a、d (2) B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及应用【知识链接】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小于90°,每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④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
⑤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达最小值,冬至日达最大值。
例2.假设M地( 0°,30°E)、N(23°26' S, 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H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耳和H 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最小值 B .每年总有某一时刻H=H NC.每年约有9个月H M>H D •任何时刻都有F M>H N【解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取决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愈小。
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

(五)、极图上及极图内正午与日出的影子特点
例1:右图是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某地在一天中 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
(1) 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 A.23°N B.23°26′N C.23°S
D.23°26′S′
(2) 刚出现极昼点的纬度为: A.90°N B.67°N C.66°34′S D.67°S (3)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为: A.20°N B.70°N C.20°S D.66°34′S ABB
某学校(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见影的方法, 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A,垂直一根2米长杆OP,正午时 测得杆影长0K,通过所学知识可算出正午太阳高度。图B为其测 得的该地一年的杆影长变化情况,图C为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 变化情况。
42.阅读下面气2)1010或1012,晴朗干燥。 (3)不同。①、②两处虽然同处 赤道上,但①处为盆地,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②处由于海拔升高,气温 下降、降水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4)abc,降温减湿、增温增湿。
赤道:66034/≤H≤900
南北回归线上:43008/≤H≤900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哪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变 化曲线? 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开罗,广州,新奥尔良、 澳大利亚的珀斯。
南北极圈:00 ≤H≤460 52/
下图是甲、乙两地太阳高度变化曲线。下图1反映的 是甲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图2反映的是位于北 半球的乙地在夏至日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回 答23~24题。
1)图示为________(1月、7月)气压分布图,此时北回归线四周盛 行_______风。 (2)A处气压值可能为_______________,B处此时天气特征为 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两处的气候类型是否相同,为什么? (4)下图中abcd四种气候在非洲大陆有分布的是__________(填代 号),③、④两处的洋流分别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其应用

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 意图”。 1。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A.66.5°N C.23.5°S
B B.23.5°N D.66. 5° S
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 一年内变动示意图”。 2.旗杆影端位于②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 A.3月21日 B.6月22日 D C.9月23日 D.12月22日
B.乙>丙>甲>丁
C.乙>丙>丁>甲
D.丁>丙>乙>甲
找出直射点的位置,离直 射点越近,H越大
【例2】下列日期中,北京正午太阳 高度最小的是 A. 5月1日 D B. 6月1日 C. 10月1日 D. 1月1日
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利用回归运动图找出直射点大致位置
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有季节变化
四. 四季的更替 1.天文四季: 立足于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白昼较段、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春秋季节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北温带的一些国家依据气候实际状况划分。 2.气候四季: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由于OP垂直于地平面L
o
3
H=∠ 1= 90° -(∠ 2-∠ 3)
计算 Q点的正午 太阳高度 3 2
1 H Q
H=∠ 1= 90° -(∠ 2+∠ 3)
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同减异加) 地点 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日
学校 北京 里约热 内卢 23.5°N 40°N 23°S 90° 73.5° 43.5°
探究:下列各组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A组:汕头(23.5°N)和北京(40°N) B组:曼谷(13°N) 和雅加达(6°S) C组:圣保罗(23.5°S)和悉尼(33°S) 一年中什么时间最大,什么时间最小? 什么时间段在增大,什么时间段在减小?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应用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1. 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由此向四周呈同心圆递减(如下图甲)。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太阳高度值为各点对应纬度上的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其变化特点是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乙)。
其值大小由如下公式决定:H=90°-|φ±δ|(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某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若φ与δ在赤道同侧取“-”,不同侧则取“+”)(2)最值: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相反,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3)极点太阳高度的变化:极昼时期,太阳高度全天都不变(如下图甲),始终等于直射点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解于0°~23°26/。
(4)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太阳高度的变化:从日变化看,极昼期间,全天太阳高度始终都大于或等于零度,其中极圈上在0点时刻有太阳高度为0的时刻(如图乙),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太阳高度全天始终都大于零度(如图丙);从年变化看,北半球是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增大,南半球反之,其最大值由公式H=90°-|φ±δ|决定。
(5)其他纬度的太阳高度变化:都是日出日落时为0,12点最大,12点前递增,12点后递减。
特殊之处是:赤道上的太阳高度是6点和18点为0(如图丁),其最大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范围是[66°34′,90°]。
2.太阳高度的应用(1)推算纬度:根据公式: H=90°-|φ±δ|,可求任意地点的地理纬度。
(2)推算地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处的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
(3)推算城市的楼间距:若某地楼高为h,楼间距s,纬度为φ,则该楼与处于其背阳一侧房屋的楼间距s=cot(90°-φ-23°26′)。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应用

节能建筑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可 以设计出更节能的建筑,例如采
用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系统。
采光优化
通过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可以优化建筑物的采光设计,提
高室内光照效果和舒适度。
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电池板
光伏发电
太阳能发电站的选址与建设
• 太阳能发电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了最 大化太阳能的收集和转化效率,太阳能发电站的选址和建设需 要考虑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通常选择在阳光充足、地势平 坦且无遮挡物的地方建设太阳能发电站,以确保太阳光能够垂 直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从而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太阳钟
利用太阳光投影的原理,通过太阳光在物体上产生的影子来 指示时间。由于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因此 太阳钟通常以正午时分为准点。
日晷
利用太阳光在直立物体上产生的影子来指示时间。日晷的设 计需要考虑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以确保准确度。
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利用太阳能来加热水温的装置。为了最大化吸收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需要与当地的正午 太阳高度角相匹配。在正午时分,太阳光直射地面,此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效率也最高。
储热系统设计
结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合理设计储热系统,确保在太阳辐射不足时仍能提供稳定 的热源。
THANKS
感谢观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 应用
•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基本概念 •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 正午太阳高度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正午太阳高度角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 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角模型”的设计、制作与运用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食品包装机械作为食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程度直接影响到食 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本次演示将探讨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以期为相关 行业提供一些参考。
自动化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电子设备、计算机等技术手 段,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 技术。自动化技术可以分为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其在食品包装机械中的应用也涉及到这些方面。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改造是可行的。首先,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食品 包装机械的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成本。其次,自动化技术可以实 现精确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此外,自动化技术还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 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安全性。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首先,机械结构方面, 需要根据食品包装的不同要求,设计合理的包装机械结构,包括供料、计量、封 装、标签等环节。其次,电路控制方面,需要设计合理的电气控制系统,实现机 械运动的精确控制。此外,软件设计方面,需要开发相应的控制软件,实现生产 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模型”的设 计、制作与运用
目录
01 正午太阳高度角模型 的设计、制作与运用
02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 模型的设计
03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 模型的制作
04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 模型的运用
05 参考内容
正午太阳高度角模型的设计、制 作与运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阳的高度角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正午太阳 高度角是指中午12点时太阳在正南或正北方向的高度角。通过模型设计、制作和 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这些方 面的内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

正午太阳⾼度⾓的计算及应⽤巧⽤正午太阳⾼度⾓慈利四中地理组周德华正午太阳⾼度⾓计算公式是⽤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时太阳⾼度的公式。
在⾼三地理复习中,此类问题经常出现,⽽且许多资料书上其公式的写法也不⼀样,解释也有差别,有些同学往往不知所从。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先要能够理解该公式,知其然;能知道该公式的来源,知其所以然,那么相关问题的解答就会很简单。
以下是我从教以来对该公式的分析和总结,希望对⾼考学⼦们有所帮助,也希望各位同⾏能提出积极的意见共勉。
⼀、什么是正午太阳⾼度(H)太阳光线与地平⾯的交⾓叫做太阳⾼度⾓,简称太阳⾼度。
太阳位于天顶时,它的⾼度为90°,称为直射;太阳⾼度⼩于90°,⽽⼤于0°时为斜射;太阳位于地平线时,它的⾼度为0°。
在⼀⽇内,太阳位于上中天(即当地地⽅时为12时)时,其⾼度达到最⼤值,称为“正午太阳⾼度”(H)。
⼆、正午太阳⾼度的计算公式:H=90º-|φ±δ|(H为正午太阳⾼度,φ为当地纬度,δ为直射点的纬度,φ、δ永远取正值)同减异加(即φ、δ在同半球时两者相减,在不同半球时两者相加)“±”取法:同减异加如以慈利(29°N)为例,求出⼆分⼆⾄⽇时的正午太阳⾼度。
解答:夏⾄⽇,δ为23.5°N,与慈利同在北半球,则H1=90º-|29°-23.5°|=84.5°冬⾄⽇,δ为23.5°S,与慈利在不同半球,则H2=90º-|29°+23.5°|=37.5°春秋分⽇,δ为0°,直射⾚道,则正午太阳⾼度即为90°减去当地的纬度,H3=90º-29°=61°由于公式中遵循的是同减异加,因此对于那些不要定量计算只要定性判断的题⽬⽆需通过取点计算进⾏⽐较,只需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上观察太阳直射点和某地所在纬线的直线距离的长度变化:直线距离越长正午太阳⾼度越⼩,直线距离越短正午太阳⾼度越⼤;两者相交,距离为零,此⽇的正午太阳⾼度是当地的全年最⼤值,为直射(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90º
D.45º
⑵该地的纬度是--------------------------------------( D )
① 23º26′N ② 21º34′N ③ 25º26′S ④ 68º26′S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α
谢谢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2.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 在什么时候?
90 60 30
0
N
① ② ③
60
30
0
30
60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90 60
30
0
S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实际应用
1.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调整
水箱
α+β=90°
集热管 β
A 16º34′
B 63º26′
C 40º
D 23º26′
2、房地产开发中前后楼间距与楼高的关系
楼高H与楼间距最小值L(保证冬至日后楼能够得到光照) 的关系是:tanα= H/L
H
后楼
αL
前楼
例4.某地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高相等,据此完成 下列各题。
⑴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D )
调 节
α杆
例2.当地(42ºN)冬至日应把太阳能热水器如何调整, 才能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
解:冬至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α为 24º 34′
热水器集热管的倾角 β=90º—α 即 β =90º—24º34′ =65º26′
集热管 β
水箱
调 节
α杆
例3.某校所在地(120ºE、40º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 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根据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调整 其支架倾角。通过计算判断下列四图做法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