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22010—2011学年1期末考试卷王关民大卷
1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级 化 学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36分,第Ⅱ卷64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答第Ⅱ卷时,用黑色墨水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Na —23 Cu —64 Al —27 S —32 Cl —35.5 Zn —65第Ⅰ卷(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36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B .水银C .黄铜D .钢铁2.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A .硫酸B .烧碱C .盐酸D .氢氟酸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尘埃的空气 ②稀硫酸 ③蒸馏水 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
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的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
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 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5.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6 B .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 .铝比铁活泼,所以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D .正常雨水批pH 等于7,酸雨的pH 小于77.下列各组中,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物质的溶液的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是()A.BaCl2溶液、NaNO3溶液、AgNO3溶液B.Ba(OH)2溶液、CuCl2溶液、Na2SO4溶液C.AlCl3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D.Na2CO3溶液、FeCl2溶液、H2SO4溶液8.下列溶液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3 mol·L-1氯酸钠溶液B.75 mL 3 mol·L-1氯化钙溶液C.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D.50 mL 3 mol·L-1氯化镁溶液9.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
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化学部分答案及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卷)理综化学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答案:B解析:A项中NaCl为离子化合物,物质中只存在阴、阳离子,不存在分子,有机物和气体中一般存在分子;B项正确,Na+最外层为8个电子;C项中1.00L水为溶剂而不是溶液的体积;D项中1mol的NaCl电解应产生11. 2L标况下的氯气。
评注:本题难度较低,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道的理解。
B选项说法也不确切,因为1mol 物质的微粒数为NA,约为6.02×1023。
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找法:先找碳链异构再找等效氢。
可以先把Cl看成H,先找C5H12有几种,找再它的一氯代物有几种。
C5H12有正戊烷CH3CH2CH2CH2CH3,异戊烷CH3CH2CH2(CH3)2,新戊烷C(CH3)4三种;分别有一氯代物三种、四种、一种,共8种,所以选C。
评注:找同分异构体一般先找碳链异构,再找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再看官能团类别异构。
《物理化学》-学年学期考试卷标准答案(王关民)

《物理化学》-学年学期考试卷答案(王关民)————————————————————————————————作者:————————————————————————————————日期:2-0-成都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 第二学期《物理化学》(第二套)考试试卷大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答案一、选择题(1×11分=11分)( A )1、某液体在恒温恒压下蒸发为蒸气,过程的△H :A .>0 B. =0 C. <0 D. 无法确定( B )2、在绝热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某一化学反应,系统终态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此过程的△U :A .>0 B. =0 C. <0 D. 无法确定(B )3、同一温度与相同压力下,同一气体物质的.Cp m 与.Cr m 之间的关系为:A ..p m C <.v m C B. .p m C >.v m C C. .p m C =.v m C D. 难以比较(A )4、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膨胀过程中:A .熵不变 B. 热力能增加 C. 熵增大 D. 温度不变( D )5、恒温恒压下,由两种纯液体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时,A .0mix V ∆< B. 0mix H ∆< C. 0mix S ∆< D. 0mix G ∆<( A )6、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0V U T ∂=∂ B. ()0T U V ∂=∂ C. ()0T H P ∂=∂ D. ()0T UP∂=∂ ( D )7、由水(1)与乙醇(2)组成的二组分溶液,下列各偏导数中不是乙醇化学势的有:︵ ︶得 分-1-A .1,,2()S P n H n ∂∂ B. 1,,2()T P n G n ∂∂ C. 1,,2()T V n A n ∂∂ D. 1,,2()T P n U n ∂∂ ( A )8、在某一温度下,由纯A 与纯B 形成理想态混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1.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A卷(必修模块1)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Ba-137说明: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4页答题表中。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5小题,每小题2分)1.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 N2B. SO2C. NOD. Cl2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 碳素钢B. 水银C. 黄铜D. 硬铝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酒精B. 铜C. 氯化钠D. 盐酸4. 下列常用的实验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5. 下列气体中,极易溶于水的是A. O2B. NH3C. CO2D. Cl26.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蔗糖溶液B. 盐酸C. 氯化钠溶液D. 氢氧化铁胶体7. 下列气体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A. H2B. O2C. COD. NH38. 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化合反应B. 置换反应C. 分解反应D. 复分解反应9.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A. Fe→FeCl2B. CuO→CuC. SO3→H2SO4D. HNO3→NO10. 下列溶液中,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装运的是A. 浓盐酸B. 稀硝酸C. 浓硫酸D. 硫酸铜溶液11. 下列物质中,常温下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 MgB. AlC. SiD. Cl2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B. 元素化合价变化C. 氧元素参加反应D. 原子重新组合13.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B. 氧化钠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C. 氢氟酸可用来刻蚀玻璃D. 漂白粉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14. 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滴有酚酞的水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①钠浮在水面迅速反应②钠沉在水底迅速反应③钠熔成小球并快速游动④反应后的溶液变为红色⑤反应中可以听到嘶嘶的响声A. ①④⑤B. ②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③④⑤15. 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液和胶体B.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D. 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16. 欲除去Fe2O3中混有的少量Al2O3,可选用的试剂是A. 水B. 稀硝酸C. 稀硫酸D. 氢氧化钠溶液17.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Ca2+、Na+、CO32-、NO3-B. Na+、Cl-、HCO3-、OH-C. Na+、Al3+、Cl-、SO42-D. H+、K+、HCO3-、SO42-18. 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硅单质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B. 硅酸凝胶经处理后可作干燥剂C. 硅酸钠是制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19. 下列有关氢氧化亚铁及其制备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氧化B. 氢氧化亚铁为灰绿色絮状沉淀C. 可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D. 实验制备中,氢氧化钠溶液应预先煮沸2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钠与水反应 Na+H2O==Na++OH-+H2↑B. 铜与稀硝酸反应 Cu+NO3-+4H+==Cu2++2NO2↑+2H2OC.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 Al3++3NH3·H2O==Al(OH)3↓+3NH4+D.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Fe3++Fe==2Fe2+21. 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②滴有酚酞的氨水③溶有SO2的品红溶液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只有②22. 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四种溶液Na2SO4、FeCl2、Al2(SO4)3、(NH4)2SO4,此试剂是A. BaCl2溶液B. 稀H2SO4C. NaOH浓溶液D. AgNO3溶液23.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需依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X溶液、Y溶液,最终滴加稀盐酸调至中性。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大纲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 -27S-32Cl-35.5Cr-52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后的细胞能产生某些独特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只有在红细胞中才能产生,因此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发生了细胞分化。
未分化的细胞也能合成ATP和mRNA。
任何细胞都存在该生物体的全套遗传信息,因此,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的细胞不一定发生了分化。
答案:C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 g/mL 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解析:蔗糖溶液处理前的细胞放在蒸馏水中能吸收水分,因此,直到细胞中水分不再增加时,细胞液的浓度降低了。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答案:B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
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本题考查C4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意在考查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
201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全国卷解析

化钠溶液反应,乙醇只能与钠反应,所以四种物质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醋酸、碳酸、苯
酚、乙醇。酸性越强,pH 越小。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 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化学部分(全国卷)解析
6. 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排列正
确的是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答案】D
【解析】在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根据醋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事实判断醋酸的酸性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因此碱性溶液不能继续存在,C 项中的 OH-会参与反应。 酸性小于碳酸的弱酸根离子也会参加反应,因此 A 项中的 SiO32-和 D 项中的 C6H5O-(苯酚
根离子)不能继续存在。
12.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
A.18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0 N A B.12g 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4 N A C.46g NO 2 和 N2O 4 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 3 N A D.1molNa 与足量 O 2 反应,生成 N2O 和 N2O2 的混合物,钠失去 N A 个电子
酸一定过量,因此 C 项正确。D 项则符合物料守恒。
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 CuSO4 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
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 CuSO4
【答案】C
B. H 2O C. CuO
D. CuS04·5 H 2O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肇庆市 2010~ 201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统考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 ) 和第Ⅱ卷 ( 非选择题 ) 。
全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然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对应栏目上.2.Ⅰ卷选择题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番号的标号涂黑,若要改动需用橡皮擦净后再涂;Ⅱ卷试题直接答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Mn —55第 I 卷选择题(共 45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7 小题,每题 3 分,共 21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吻合题意。
)1.以下物质敞放在空气中,会因非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A .水玻璃B.过氧化钠C.亚硫酸溶液D.硫酸亚铁溶液2.以下物质的颜色错误的是..A . Fe2O3——红棕色B. Na 2O2——淡黄色C. Fe2 (SO4) 3——黄绿色D. FeSO4溶液——浅绿色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Mg 的摩尔质量是 24gB .用酒精能够萃取碘酒中的碘C.微生物能够用摩尔作单位D.胶粒直径在 1~100nm,光照胶体有光的通路4.以下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杂物序次排列的是A .空气、氮气、胆矾B.烧碱、液态氧、碘酒C.干冰、铁、氯化氢D.生石灰、白磷、熟石灰5.以下有关物质间不能够发生反应的是......A .玻璃与氢氟酸B.闪电时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C.单质硅与浓硝酸D.在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生石灰6.)和小苏打(NaHCO )的方法错误的是以下鉴别苏打( Na2CO33..A.取两种样品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可否出现白色积淀B.取固体加热,检验产生气体可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取固体滴入同样浓度的稀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激烈度D.取同样浓度的两种样品溶液,再滴入同样浓度的稀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激烈度7.有以下操作,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由现象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 .向溶解有 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 2 滴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振荡退后色B .向紫红色的酸性 KMnO 4溶液滴入足量的 Na 2SO3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C.向 FeCl 2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生成白色积淀马上变灰绿色、最后变为红棕色D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和稀HNO 3,若有白色积淀生成,则说明原溶液中含SO42-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
2011年高考全国一卷化学试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0mol 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 .欲配置1.00L ,1.00mol .L -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 .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6种B .7种C . 8种D .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②CH 3CH 2OH CH 2=CH 2+H 2O③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A .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0.将浓度为0.1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B .K 2(HF )C .)()(+H c F c -D . )()(HF c H c +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 2O 3+3H 2O=Fe (OH )2+2Ni (OH )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2e -=Fe (OH )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 (OH )2+2OH --2e -=Ni 2O 3+3H 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2++H 2S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C .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SO 2+H 2O=C 6H 5OH+HSO 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13.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普通化学》(Ⅱ)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1×20=20分)
( c )1.下列函数中不是状态函数的是:
A. 焓ﻩﻩB. 内能ﻩﻩ C. 热ﻩ D.吉布斯函数
( )2. N2(g)+ 3H2(g)=2NH3(g)中N2、H2、NH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A.1,3,2
B.-1,-3, 2 C.1, 3,-2
D.-1, -3,-2
( d )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下列哪几个原则:
A.能量最低、洪特规则、钻穿效应
B.能量守恒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
C.能级交错、保里原理、洪特规则
D.能量最低、保里原理、洪特规则
( c )4.某化学反应A(g)+ 2B(s) =2C(g)的∆rH m < 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仅在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B.仅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C.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
()5.下列哪一个反应的焓变等于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A.CO(g) + C(s)== CO2(g)∆rH m,1
B.CO(g)+ 1/2O2(g) == CO2(g) ∆rHm,2
C.O2(g)+C(s) == CO2(g) ∆rHm,3
D.2O2(g) +2C(s) ==2CO2(g)∆r H m,4
()6.根据量子力学,一个原子轨道是指:
A .含义与玻尔理论中所指的原子轨道相同 B.n具有一定数值的一个波函数
C .n,l ,m三个量子数都具有一定数值的一个波函数
D .n,l ,m,m s 四个量子数都具有一定数值的一个波函数 ( a )7. 下列各种含氢化合物中含有氢键的是:
A. HF ﻩﻩ B. HCl
C . CH 4ﻩ ﻩD. H2S
( b )8.元反应2N O(g)+O 2(g)=2NO 2(g)在一定温度下,p (O2)不变,p(NO)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
A. 2倍
B. 4倍 ﻩﻩ
C. 9倍 ﻩﻩ D. 不变
( c )9. 在某个多电子原子中,分别可用下列各组量子数表示相关电子的运动状态,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A . 1,0,0,21-
B. 2,1,0,21-
C. 4,2,0,21-
D. 4,1,0, 2
1+ ( d )10. . 在下列溶液中,酸度最大的是:
(A )0.2m ol ·dm -3HAc 溶液
(B)0.2m ol ·dm -3HA c和等体积蒸馏水的溶液
(C)0.2mol ·cm -3HAc 和等体积0.2mo l·d m-3N aA c的混合溶液 (D )0.2m ol ·cm-3HC l和0.2mol ·cm -3NH 4Cl 溶液
( b )11. 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A .HI B.HBr B.H F D. HCl ( a )12. 下列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表示不合理的是:
A. n=3, l=2, m=0, ms =+1/2
B. n =2, l=0, m =-2, m s =+1/2
C . n=5, l=4, m=4, m s =-1/2
D . n=6, l=4, m=4, m s =+1/2
( b )13.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化学物质中既可作为酸又可以作为碱的是:
A . N H3
B . HCO 3- C.
H 2S D. H Ac
( c )14. 下列条件改变时,能影响标准平衡常数K θ改变的是:
A. 总压强
B. 浓度
C. 温度
D. 分压
( )15. 反应)(2)(3)(322g NH g H g N =+,H2浓度开始为5mo l.d m-3,10秒后,H 2的浓度变为2 m ol.dm -3,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A. 3 mol .dm -3.S -1 ﻩﻩ ﻩB. 1 mo l.dm -3.S -1 C. 0.3 mol.d m-3.S-1 ﻩﻩﻩﻩD. 0.1 mol.dm -3.S -1
( )16. . 难溶电解质M 2X的溶度积为KS P,它在炮和溶液中的溶解度S 等于:
A. 1/3(/4)SP K ﻩﻩ
B. SP K
C. 1/2()SP K ﻩﻩ
D. 1/3()SP K
( b )17. 溴水中,Br 2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
A. 取向力、诱导力 ﻩ
B. 诱导力、色散力
C. 取向力、色散力 ﻩ
D. 诱导力 ﻩ
E. 色散力
( c )18.下列各物质的化学键中,只存在σ键的是:
A. N 2 B. 乙烯 C. 乙烷 D.O 2
( )19.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AlC l3
B. SiCl 4 C. 金刚石 D. H 2O ( c )20. 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 H θ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r G θm 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C.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二、填空题 (0.5×30=15分)
1.原子的波函数ψ(r ,θ,φ)可分解为R(r )Y (θ,φ)两部分,其中R(r)叫做 波函数;Y (θ,φ)叫做 波函数。
2.n=3,l=1的原子轨道的名称是 (用符号表示),它在空间共有 种空间取向, 个等价轨道,若半充满是应有 个电子。
3.反应N 2(g)+ 3H2(g)= 2NH 3(g),开始加入N 2(g)、H 2(g),此时K Q(J),当达到平衡时K Q (J ),此时再往里加入H2(g),则K Q(J),当再达到平衡时,K Q(J )。
4. 写出下列各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成键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以及分子的电偶极矩(大于或等于零)(1×5=5分)
5. 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2p63s2 3p63d5 4s1 ,外层电子排布为:__1__,在周期表中属于_四___周期, __VIB____族,属于__d___区元素。
三、判断题(1×10=10分)(对的,在题前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 ()1.对化学反应而言,不做非体积功时其等压热效应等于系统的焓变。
( )2.一切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 )3.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平衡的重要因素。
()4.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系数之和称为反应级数。
()5.系统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途径不同,Q、w不同,所以Q+w不同。
()6.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形完全一样。
()7.△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 )8.三个P轨道的能量、形状、大小相同,不同的是在空间的取向。
( )9.角量子数等于2的亚层,原子轨道的符号是p。
( )10.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四、问答题(3×5=15分)
1.试用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说明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解释下列问题: C F4是气体,CCl 4是液体,而CI 4是固体。
3.由杂化轨道理论可知,在CH 4、PCl 3、、H 2O 分子中,C 、P 、O 均采用sp
3
杂化,为什么由实验测得P Cl 3和H 2O的键角分别为102°和104.5°,都比
CH4的键角109°28′小? . .
五、计算题(10×4=40分) 1、已知反应:
θm H f ∆ (298.15 K)/(kJ . mol
-1) -110.525 0 -74.81 -241.818
)
g (O H )g (CH )g (3H )g (CO 242+=+
S(298.15 K)/(J. mol-1 .K-1)197.674130.684186.264 m
188.825
求,(1)求此反应在400K时的Kθ。
(2)判断此反应在400K,标准状态下能否自发进行?
2、将Pb(NO3)2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设混合溶液中Pb(NO3)2的浓度为0.10mol.dm-3,问:
(1)当在混合溶液中Cl-的浓度等于2.0×10-4mol.dm-3时,是否有沉淀生成?
(2)当混合溶液中Cl-的浓度多大时,开始生成沉淀?
(3)当混合溶液中Cl-的浓度等于5.0×10-3mol.dm-3时,残留于溶液中的Pb2+的浓度为多少?
(已知:K s(PbCl2)=1.17×10-5)
.
411 1.0810,k s --=⨯
3、已知氨水溶液的浓度为0.10 mol.dm -3。
(K b (NH 3)=1.77×10-5,共轭酸
碱的K a.Kb =K w)
(1) 求该溶液中的OH -的浓度、PH值。
(2)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NH 4Cl 晶体(忽略体积的变化),使其溶解后NH 4C
l的浓度为0.10 mol.dm -3,求所得溶液的PH 值。
4、已知某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发生分解反应,283K时,333K 时,212 5.4810k s --=⨯,试计算:(1)该反应的活化能a E ;(2)在303K 时的速率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