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夜视仪原理及参数的剖析

合集下载

夜视仪工作原理

夜视仪工作原理

夜视仪工作原理
夜视仪是一种能够在夜晚或低光环境下增强目标物的可见度的设备。

它基于红外光学和电子技术原理,能够捕捉低光场景中的微弱光线,通过放大和增强这些光信号,将其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图像。

夜视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光传导、光电转换、图像放大。

首先,夜视仪通过光传导系统收集环境中的微弱光线。

一般来说,夜视仪会使用目标物反射或者散射的可见光、红外光或者热辐射等作为信号源。

通过使用透镜、棱镜和滤光片等光学元件,夜视仪可以将收集到的光线聚焦成一束光线,进而通过光通道传导到光电转换器中。

第二步是光电转换,夜视仪中常用的光电转换器是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或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它们能够将聚焦后的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

当光线通过光电转换器时,能量会导致半导体或光电倍增管内部的光电子被激发产生,并且产生的电子会被收集成一个电信号。

最后一步是图像放大,夜视仪通过使用放大器将光电转换器产生的电信号进行放大。

一般来说,夜视仪会使用光电管或固态电荷耦合器件(CCD)作为图像传感器,将电信号变换为图像信号,然后通过电子显像管或液晶显示屏等图像输出器件,将放大后的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图像。

综上所述,夜视仪通过收集环境中的微弱光线,经过光传导、光电转换和图像放大等步骤,最终将低光场景中的光信号增强并转化为可见图像。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夜视仪能够在暗光条件下提供清晰的视觉效果,为用户在夜间或低光环境下提供更好的观察和识别能力。

红外夜视仪原理及基本知识介绍

红外夜视仪原理及基本知识介绍

红外夜视仪原理及基本知识介绍1. 夜视仪的原理及用途通俗讲:将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

专业讲:夜视产品通过目镜将光线聚焦在影象增强器上来采集和增强现有光线,在增强器内部,一个光电阴极会被光“激活”,并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子,这些电子经过一个位于增强器内部的静电区域被加速后,撞击在磷表面屏幕上(就好象一个绿色的电视屏幕),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

经过对电子的加速,增强了亮度和图象的清晰度用途:适用于军队,海关、边防、治安守卫的夜间巡逻,侦破取证。

银行、金库文物重要物资仓库的夜间监控。

海底资源的夜间探查,海上石油平台水下部分监控,远洋捕鱼,夜视仪器都重要的工具。

卫星遥感遥测,天文星系弱星的的夜间观察。

记录植物夜间的生长规律研究,以及夜行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

现在,夜视仪器的使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

2.为什么夜视仪的成像是绿色的而不是呈红色的红外光谱?绝对0 度以上的物体都要辐射能量。

温度越低,波长越长。

一般室温时,为红外线。

当温度为800度左右,辐射为可见光,就是为什么铁烧红了你能看到亮光。

红外线我们是看不见的,晚上了,没有可见光,但是仍在辐射红外线,人和周围的树木的温度不同,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也不同。

夜视仪的原理是将我们肉眼看不红外线转化成为可见光。

因为辐射的红外线很弱,所以转化成的可见光也很弱。

图像呈绿色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对绿光感光性最敏感,而且容易疲劳,这些都是使我们对弱光看得更清楚些。

而且红光和绿光的区别就是波长不一样而已,很容易转变的。

夜间模糊的图象→光电阴极(把光子转化为电子)→微通道板(通过高压使电子数量增加)→荧光屏(电子撞击一个具有磷光质涂层的屏幕)所以夜视仪看到的景象大多是绿色的3.夜视仪图像增强管的介绍(没找到解说,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了一段。

这个理科生比较容易懂,知道就行,不需要理解,中间涉及的知识属于物理专业,不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领域)这些短管时,更多的电子被释放。

红外夜视仪攻略

红外夜视仪攻略

红外夜视仪攻略红外夜视仪将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

红外夜视仪到底指的是什么样的夜视仪,这个概念很多人都不清楚。

因为传统意义的夜视仪又叫红外夜视仪,又叫微光夜视仪,同时也有人叫红外夜视仪。

到底红外夜视仪指的是什么,下文将详细为你介绍。

专业讲:红外夜视仪产品通过目镜将光线聚焦在影象增强器上来采集和增强现有光线,在增强器内部,一个光电阴极会被光“激活”,并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子,这些电子经过一个位于增强器内部的静电区域被加速后,撞击在磷表面屏幕上(就好象一个绿色的电视屏幕),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

经过对电子的加速,增强了亮度和图象的清晰度用途:适用于军队,海关、边防、治安守卫的夜间巡逻,侦破取证。

银行、金库文物重要物资仓库的夜间监控。

海底资源的夜间探查,海上石油平台水下部分监控,远洋捕鱼,红外夜视仪器都重要的工具。

卫星遥感遥测,天文星系弱星的的夜间观察。

记录植物夜间的生长规律研究,以及夜行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

现在,红外夜视仪器的使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

一.红外夜视仪的概念1. 激光夜视系统在专业行业内,一般把红外夜视仪系统叫着红外夜视仪,激光夜视系统由红外激光照明器、可变焦镜头、超低照度红外摄像机、绿光激光发射器等设备组成,使用科学、先进的手段集合而成。

如果简单的理解,其实就是采用超低照度红外摄像机+激光红外发射器组成。

在技术上来说这种东西很简单,给传统楼宇监控的摄像头系统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

这种系统主要是一些比如边防、海防、海事、油田、防汛、森林等行业部门使用。

这种系统不是一个传统的产品概念,更多是由一些公司将几种设备连接到一起的一种系统概念。

这与大多少数人心目中的夜视仪概念完全不同。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觉得夜视仪是一个像数码相机一样的产品化及其好的设备。

2. 带红外发射器的夜视仪对于一代的红外夜视仪,有部分机型代的是激光红外发射器,或者可以选配激光红外发射器,这种夜视仪一般也叫做红外夜视仪。

夜视仪详解

夜视仪详解

1)主动红外夜视仪红外夜视仪是用目标(物件、人员)发出的或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进行观察的夜视仪器。

现代坦克装配有驾驶员红外夜视仪、车长红外夜视仪、炮长红外夜视仪和炮长红外夜间瞄准镜。

主动红外夜视仪靠自带红外光源(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利用被目标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转换成可见图像,由红外探照灯、观察镜、电源三部分组成的。

由于自然界物体的温度较低,辐射出的红外线能量很小,不能满足仪器的成像要求,所以需要红外探照灯或带有红外滤光玻璃的白炽探照灯来发射人眼行不见的红外辐射。

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接通电源后,红外探照灯发射出红外线,照射前方目标,由主动红外夜视仪中的观察镜的物镜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在红外交像管的光电阴极面上形成目标的红外光学图像,通过变像管将不可见的红外目标像换成人眼可见的目标图像,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于是人眼就可通过观察镜的目镜观察到目标的图像。

目前,坦克驾驶员红外夜视仪的视距(目标是坦克)为60~100米,车长红外夜视仪的视距(目标是坦克)为800~1000米,炮长红外夜间瞄准镜的视距为1200米,有的可达1500米。

主动红外夜视仪因为有红外探照灯照明场景,光束照射到目标上将使景物间形成了较显著的明暗反差,所以图像消晰,利于观察但是容易自我暴露(红外探照灯向外发射红外线、容易被红外探测器发现)而招来火力攻击,而且观察的范围只限于被照明的景物,视距也受到探照灯的尺寸和功率的限制,红外探照灯易被打坏,因而逐步为各种被动式的夜视仪器所代替。

(2)微光夜视仪夜间的月光、星光、银河系的亮光和大气辉光等,通称为“微光”。

利用夜空的微光并加以放大,使人眼能看得见目标图像的一种仪器称为微光夜视仪。

微光夜视仪的总体结构与主动式红外线夜视仪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是省去了红外线光源——红外探照灯,所以它是一种被动式夜视仪器。

微光夜视仪的关键部件是像增强器,它把微弱夜天光(其照度低于0.1勒克斯)照明下人眼分辨不清的景物图像转换成人眼可看清的可见光景物图像。

红外夜视仪原理及基本知识介绍

红外夜视仪原理及基本知识介绍

红外夜视仪原理及基本知识介绍1. 夜视仪的原理及用途通俗讲:将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

专业讲:夜视产品通过目镜将光线聚焦在影象增强器上来采集和增强现有光线,在增强器内部,一个光电阴极会被光“激活”,并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子,这些电子经过一个位于增强器内部的静电区域被加速后,撞击在磷表面屏幕上(就好象一个绿色的电视屏幕),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

经过对电子的加速,增强了亮度和图象的清晰度用途:适用于军队,海关、边防、治安守卫的夜间巡逻,侦破取证。

银行、金库文物重要物资仓库的夜间监控。

海底资源的夜间探查,海上石油平台水下部分监控,远洋捕鱼,夜视仪器都重要的工具。

卫星遥感遥测,天文星系弱星的的夜间观察。

记录植物夜间的生长规律研究,以及夜行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

现在,夜视仪器的使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

2.为什么夜视仪的成像是绿色的而不是呈红色的红外光谱?绝对0 度以上的物体都要辐射能量。

温度越低,波长越长。

一般室温时,为红外线。

当温度为800度左右,辐射为可见光,就是为什么铁烧红了你能看到亮光。

红外线我们是看不见的,晚上了,没有可见光,但是仍在辐射红外线,人和周围的树木的温度不同,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也不同。

夜视仪的原理是将我们肉眼看不红外线转化成为可见光。

因为辐射的红外线很弱,所以转化成的可见光也很弱。

图像呈绿色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对绿光感光性最敏感,而且容易疲劳,这些都是使我们对弱光看得更清楚些。

而且红光和绿光的区别就是波长不一样而已,很容易转变的。

夜间模糊的图象→光电阴极(把光子转化为电子)→微通道板(通过高压使电子数量增加)→荧光屏(电子撞击一个具有磷光质涂层的屏幕)所以夜视仪看到的景象大多是绿色的3.夜视仪图像增强管的介绍(没找到解说,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了一段。

这个理科生比较容易懂,知道就行,不需要理解,中间涉及的知识属于物理专业,不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领域)这些短管时,更多的电子被释放。

红外夜视仪详解

红外夜视仪详解

以像增强器为核心器件的夜间外瞄准具,其工作时不用红外探照灯照明目标,而利用微弱光照下目标所反射光线通过像增强器在荧光屏上增强为人眼可感受的可见图像来观察和瞄准目标。

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用夜视仪器。

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前者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后者不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

作用1夜视仪夜间可见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却很丰富。

红外夜视仪可以帮助人们在夜间进行观察、搜索、瞄准和驾驶车辆。

尽管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红外线,但受到红外元器件的限制,红外遥感技术发展很缓慢。

直到1940年德国研制出和几种红外透射材料后,才使红外遥感仪器的诞生成为可能。

此后德国首先研制出主动式等几种红外探测仪器,在一次与英军坦克纵队的遭遇战中,装备了红外观瞄装置的德军豹式坦克在一举击毁两辆英军萤火虫坦克,值得一提的是,此战役中德军使用的是主动式红外夜视装置,因此作战时还有一部猫头鹰红外探照灯车在远方用红外线为豹式坦克照明。

作用2夜视仪几乎同时,美国也在研制红外夜视仪,虽然试验成功的时间比德国晚,但却抢先将其投入实战应用。

1945年夏,美军登陆进攻,隐藏在岩洞坑道里的日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夜晚出来偷袭美军。

于是美军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红外夜仪紧急运往,把安有红外夜视仪的枪炮架在岩洞附近,当日军趁黑夜刚爬出洞口,立即被一阵准确的枪炮击倒。

洞内的日军不明其因,继续往外冲,又糊里糊涂地送了命。

红外夜视仪初上战场,就为肃清冲绳岛上顽抗的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具有清晰、制作简单等特点,但它的致命弱点是红外探照灯的会被敌人的红外探测装置发现。

60年代,美国首先研制出被动式的热像仪,它不发射红外光,不易被敌发现,并具有透过雾、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

1982年4月─6月,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

4月13日半夜,英军攻击承军据守的最大据点斯坦利港。

3000名英军布设的,突然出现在阿军防线前。

夜视仪原理

夜视仪原理

夜视仪原理夜视仪原理就是将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

专业讲:红外夜视仪原理就是通过目镜将光线聚焦在影象增强器上来采集和增强现有光线,在增强器内部,一个光电阴极会被光“激活”,并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子,这些电子经过一个位于增强器内部的静电区域被加速后,撞击在磷表面屏幕上(就好象一个绿色的电视屏幕),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

经过对电子的加速,增强了亮度和图象的清晰度。

近几年夜视仪已经逐渐的深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但是很多人红外线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并不是很了解,从而导致购买夜视仪时无从下手,下文将详细介绍红外线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一.夜视仪原理夜视仪收集现有的环境中存在的光(月光,星光,或者是红外光)通过镜头前端。

通过这个点,电子从管子一头射入时,便在管内来回碰撞,激发出越来越多的电子,这些电子被管壁的电压加速,并且碰撞出的几何级数增加的电子,使得管子末端出射的电子获得很高的增益,放大或者更多一点,变成我们可以看到的光,由红外光变成可见光,便实现了无须红外照明的微光观测。

如图所示1.Front Lens2.Photocathode3.Microchannel plate4.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5.Fluorescent Screen6.Eyepiece以上的示意图就是夜视仪的一个关键设备-增像管,这也是影响夜视仪成本最为关键的部分。

二.为什么红外夜视仪的成像是绿色的而不是呈红色的红外光谱?-夜视仪原理绝对0 度以上的物体都要辐射能量。

温度越低,波长越长。

一般室温时,为红外线。

当温度为800度左右,辐射为可见光,就是为什么铁烧红了你能看到亮光。

红外线我们是看不见的,晚上了,没有可见光,但是仍在辐射红外线,人和周围的树木的温度不同,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也不同。

红外夜视仪的原理是将我们肉眼看不红外线转化成为可见光。

夜视仪的工作原理

夜视仪的工作原理

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夜间可见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却很丰富。

红外线视仪可以帮助人们在夜间进行观察、搜索、瞄准和驾驶车辆。

尽管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红外线,但受到红外元器件的限制,红外遥感技术发展很缓慢。

直到1940年德国研制出硫化铅和几种红外透射材料后,才使红外遥感仪器的诞生成为可能。

夜视仪是一种夜晚观测目标的隐蔽设备。

隐蔽是最为主要的特点,如果不需要隐蔽,直接用强光手电就能观测到目标。

而很多夜视仪使用的红外辅助光源,如果开启,是会被被观测目标发现的。

1.夜视仪原理就是将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

2.什么红外夜视仪的成像是绿色的而不是呈红色的红外光谱?-夜视仪原理绝对0 度以上的物体都要辐射能量。

温度越低,波长越长。

一般室温时,为红外线。

当温度为800度左右,辐射为可见光,就是为什么铁烧红了你能看到亮光。

红外线我们是看不见的,晚上了,没有可见光,但是仍在辐射红外线,人和周围的树木的温度不同,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也不同。

红外夜视仪的原理是将我们肉眼看不红外线转化成为可见光。

因为辐射的红外线很弱,所以转化成的可见光也很弱。

图像呈绿色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对绿光感光性最敏感,而且容易疲劳,这些都是使我们对弱光看得更清楚些。

而且红光和绿光的区别就是波长不一样而已,很容易转变的。

夜间模糊的图象→光电阴极(把光子转化为电子)→微通道板(通过高压使电子数量增加)→荧光屏(电子撞击一个具有磷光质涂层的屏幕)所以红外夜视仪看到的景象大多是绿色的现在夜视仪功能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分很多种,有简单,有多元化的,举例产品说吧:欧尼卡NB-500产品特点:1.内置WiFi,用户可在手机上同步观看和操作。

2.采用进口一级高清分辩率显示屏,成像效果大而清晰。

3.高清1080P摄录,最大支持128GB储存卡。

4.具6~30倍图像还原变倍,变倍越大图像越清晰,远近距离观测使用超合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