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1 个月 以上 , 从 而给产 妇造成更 大的生理 、 心理 和经济 的负担『 1 ] 。 为 了探讨 会 阴切 口愈合 不 良的原 因 以及护 理对 策 ,该 研究 对 2 0 1 0年 8月一2 O 1 2年 8月 该 院治 疗 的会 阴切 口愈 合不 良患者 3 3 例进行 有针对性 的护理 干预 , 取得了满意 的效果 , 现总结报道
口固
2 0 1 3 N O , 1 5 … …
现 代 护 理
会 阴切 口愈合不 病房 , 河南郑 州 4 5 5 0 0 0
【 摘要1 目的 探讨会 阴切 E l愈合不 良的原 因以及 护理措施 。 方法 该 院产科 进行会阴切开手术 并发生会阴切 1 2 I 愈合 不 良的 患者 6 6例 , 随机分 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 3 3例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有针对性 的会 阴切 口护理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产科的常
1 . 3 . 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有针对性 的会 阴切 口护理 。
6 6例病例 均为该 院产科进行会 阴切开手术并发生会 阴切 口 愈合不 良的患 者 ,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 各 3 3 例。
观察组 : 年龄 2 1 ~ 3 9岁 , 平均 ( 2 8 . 7 5  ̄ 1 1 . 6 6 ) 岁; 孕周 3 9 ~ 4 2周 , 平 均( 3 9 . 8 6  ̄ 2 . 5 7 ) 周; 其中 1 8 例患者为左侧切 E l , 1 5 例患 者为右侧
【 关键词] 会 阴切 口; 愈合不 良; 原 因; 护理
[ 中图分类号1 R 4 7 3 . 7 1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目的:探讨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效果。
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接受侧剪产分娩后出现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现象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分析愈合不良的原因和护理效果。
结果:造成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包括原有阴道炎症、伤口缝合技术不当、过早拆线、产后出血等。
观察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种因素均会引起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引入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标签: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会阴侧剪或自然裂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妇产科伤口,而近年来随着巨大儿、早产儿等现象的增多,产妇会阴伤口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而在临床治疗中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则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降低产妇预后。
为此,分析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是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接受侧剪产分娩后出现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现象的86例产妇,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医师确诊为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生殖器疾病、恶性肿瘤、患有免疫性疾病等情况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
观察组年龄20.5~35.5岁、均值(27.0±1。
2)岁,初产妇31名、经产妇12名;对照组年龄20.2~34.9岁、均值为(27.1±1.2)岁,初产妇30名、经产妇13名。
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参与本次研究的86名产妇进行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通过医师会诊讨论、与患者交谈确定最终原因。
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O年 6月至2011年 3月在 陈星海 医 院阴道产共 325例 ,行 会阴侧 切 术共有 228例 ,其 中会 阴伤 口愈 合不 良共有 15例 ,其 中3例有产 前 霉 菌性 阴道炎未 及时 治疗情 况 ,2N 产后检 查发 现伤 口延伸撕 裂伤较 复 杂 ,2例 因为助产 人员缝 合技术 不扎实 而致反 复 出针 并 留有 死腔情 况 ,1例 接 产过 程 中违 反 无 菌操 作原 则 缝合 切 口前后 未 消毒 切 口皮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671—8194 (2011)21—0299—02
会 阴切开缝合术 是产科 的常用手术 ,其 目的是为减 少 阴道 自然分 娩或 手术助 产 时会 阴的 阻力 ,从 而缩短 第 二产 程及 避免 严 重会 阴裂 伤 ,会 阴侧切 可充分 扩大阴道 口 ,不易 出现会阴及 盆底 严重裂 伤 ,临 床上常用 。 1 临床 资料
1% ,可 以保 护 肝细 胞膜于 长期 胆汁淤 积时免 于脂 溶性胆 酸的破 坏 , 同时也 可 以促进 有毒 胆 汁酸盐 的排 出 ,也 可以 降低胆 管上 皮细 胞的 HLA I型抗 原表 现 ,进 而可 以减少T淋 巴细胞对 胆管上 皮的破坏 】。 熊去 氧胆酸是 唯一被美 国FDA批 准用于治疗PBC的药物 ,多数 主张每 日13 ̄15mg/kg,应长期乃 至终身应 用 。甘草酸二 铵为甘草甜 素类制 剂 ,具有稳 定肝 细胞膜 ,减轻肝脏 炎性反应 的作 用。 因治疗 前后没有 全部 的病理组 织学资料 ,上 述82例 患者在治疗 12周后能够得 到肝功能 的快 速改善 ,其中起主 要作用的首 先考虑熊去 氧胆酸胶囊 ,也不能完 全 除外甘草酸 二铵在治疗 中对肝脏 转氨酶 的复常 作用 。我们 知道 ,熊 去 氧胆酸在PBC早 期 (肝组织 学 I、 Ⅱ期 )应用可 以延缓疾病 进展 , 到纤 维化期 及肝硬化 期对预 后没有 明显的 效果 】。 目前 关于熊去 氧胆 酸胶囊 治疗PBC的 长期临床荟 萃及 分析很 少 ,治疗达 到多长 时间会使 肝脏 纤维化得到 改善及延缓 进展 ,短 期的组织学 改善 ,是否 会影响长 期 的预后值 得进一步大样 本临床观察 。 参 考 文献 【1] 陆再 英 ,钟 南 山 .内科 学 【M].7版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2008: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

会阴切开属于自然分娩过程中在短时间将产妇的分娩结束而选择实施的一种手术,属于产妇分娩过程中防止出现会阴裂伤的一种方法,为创伤性手术。
在产后修养时也会出现愈合不良的情况,继而对产妇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造成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包括四类,分别是切口感染、缝合技巧、阴道炎、拆线时间选择失误等[4]。
其中切口感染是由于产妇产后身体虚弱,抵抗能力相对降低,此时切口继发性感染几率大幅提升,加之侧切口距离肛门较近,接触粪便的几率也会有所提升。
而缝合技巧主要与每针针距、打结力度等有直接关系,针距过密或过松、打结力度过紧或过松均会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提高。
阴道炎的发生也与产妇身体虚弱有关,且如果其具有原发性阴道炎,就会进一步恶化愈合不良的程度。
拆线时间通常为产后5天,如提前拆线则不利于组织愈合。
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分析

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分析徐志萍周莉炜【关键词】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防治措施1.2方法1.3统计学分析2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会阴切口感染、对位缝合不佳、营养不良及胎膜早破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自然分娩属于女性最原始的生殖方式,根据女性自身身体条件不同,其自然分娩的难度也存在一定差异。
单纯自然分娩时,如不采取会阴侧切的手段,局部体积较大的胎儿对软产道会产生过度牵拉和加压,从而在娩出时会造成会阴部不规那么撕裂,这种损伤在分娩后的恢复周期通常较长,即便正常愈合也有较高几率造成瘢痕,使后续阶段女性正常性生活时感到阴道内存在异物感,引发多种不适。
会阴侧切那么可使阴道损伤更加整齐,有利于分娩后的恢复,且瘢痕形成概率也可大幅控制。
但在实际操作时,局部会阴侧切的产妇仍需面对愈合不良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相对复杂,和切口感染、縫合不佳、营养失调等均有着密切关联[2]。
①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会阴侧切产妇愈合不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会阴部距离尿道口、肛门口等距离均相对较近,且在分娩过程中还会受到羊水中胎粪和尿液的影响,加之缝合操作时未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标准,或缝合后留有局部死腔等,因而容易出现感染病症。
如会阴侧切的切口如发生感染,就会直接导致重新开裂,感染病灶内还会出现脓性分泌物,严重时还会引发糜烂的情况,影响整个生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
②缝合不佳。
侧切切口缝合不佳属于医护人员操作事故,当切口两端组织缝合过密、未对合整齐或留有死腔等均会影响缝合效。
缝合不佳会直接导致局部循环系统重建障碍,毛细血管无法重新建立,导致局部组织供血障碍,引起缺血性坏死,使切口愈合速度大打折扣。
③营养失调。
局部产妇在分娩后会出现厌食、贫血等病症,会引发严重的营养失调,加之家属在补充营养师过于单调,不科学的营养配比使得产妇体内营养失衡,因而降低了自身组织的愈合效率。
为有效提升会阴侧切产妇的产后恢复效率,需针对其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会阴切开缝合是产科常用手术,近年来有成为常规使用的倾向,其感染率为10%[1]。
为减轻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自2005年1月开始,对部分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产妇采取了在家后续治疗和定期家访相结合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至2007年施行会阴切开术后顺产的患者3 116例,根据切口愈合的分级标准[2],甲级愈合3 090例,占99.17%;26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占0.83%。
在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26例患者中有20例切口感染(77%),6例切口裂开(23%)。
会阴切口感染原因有存在阴道炎症14例(53.9%),胎膜早破2例,中度贫血、妊高征、产后出血各1例,巨大胎儿引起的复杂裂伤1例。
会阴切口有4例全层裂开,裂开时间12~96 h,导致裂开的原因:切口渗血、便秘、过早(<12 h)采取蹲位,2例浅层裂开呈舟状时间均出现在72 h拆线后,因皮肤、皮下组织错位所致。
1.2 处理措施及效果4例会阴切口全层裂开的产妇即刻送回产房;3例会阴切口严重感染、彻底清创后伤口≥3 cm×2 cm×1.5 cm的产妇,在静脉滴注抗生素的同时,会阴伤口局部予5%聚维酮碘溶液纱条换药,2次/d,保持引流通畅,经过2~6 d后渗出明显减少,急性炎症消退后在产房清创。
清创术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去除切口表面的小血块及0.2 cm厚的皮肤、皮下组织,采用传统缝合法再次缝合。
7例在术后5 d拆线甲级愈合出院。
1.3 在家后续治疗和定期家访 2例会阴切口浅层呈舟状裂开、17例感染产妇清创后切口<3 cm×2 cm×1.5 cm,经抗炎和局部换药治疗,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后出院,在家后续治疗。
患者出院所带物品:红外线灯(医院借用)1盏、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小纱条、棉签、高锰酸钾片剂等治疗用物。
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治疗

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治疗作者:包飞燕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1期摘要:目的分析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其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将其中切口愈合不良的54例产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愈合不良的原因采用相应的对策及治疗。
结果 54例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产妇中,夏季发生率高于其他季节,胎膜早破者高于未发生胎膜早破者,贫血及营养不良者高于营养良好者,切口缝合不佳者高于其他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妇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原因产科会阴侧切可以防止产妇会阴撕裂,保护盆底肌肉,是产科生产中常用的辅助生产方法之一,但是侧切后如切口愈合不良则可能影响产妇的生存质量和产后哺乳等等。
本文中笔者就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对策,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会阴侧切并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54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5.7岁,孕周39.2~40.8w,平均40.1w,产妇的身体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将所有产妇根据生产季节、是否存在胎膜早破、营养状态及切口和缝合状态进行统计及分析,将其与侧切后愈合不良者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引起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分析,将切口愈合不良与生产季节、是否存在胎膜早破、营养状态、切口和缝合状态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及分析,见表1。
2.2由表1可见,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方面夏季高于其他季节,胎膜早破者高于未发生胎膜早破者,营养不良者高于营养良好者,切口及缝合不佳者高于其他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对策及预后,针对引起会阴侧切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对策的制定及实施,对于夏季生产的产妇应尽量保持切口的消毒彻底,避免高温潮湿及不通风的情况为病原菌提供繁殖条件,尽量减少阴道检查次数,避免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等,同时对于切口及缝合的过程应由熟练医务人员操作,尽量使缝合和切口做到对合较佳,使其更利于愈合,对于术前即合并阴道疾病如贫血及营养状态较差者,在术前即应给予疾病的控制性治疗及营养方面的调整,使其以较好的状态进行生产,这样可以提高其免疫力,对降低感染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均有积极的意义。
29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处理及原因分析

29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处理及原因分析庄皎月;郑娟;陈莹【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oor wound healing after episiotomy surger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9 patients with poor perineal incision heal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main factors about wound healing were infection,malnutrition,suture techniques,maternal vulva,vaginal inflammation and in-comprehensive postoperative nursing. Conclusion Poor perineal incision healing can be indu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improvement of suture techniques and enhancement of axenic conception and post - operative nursing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or healing.%目的探讨会阴切开缝合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9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主要是感染、营养不良、缝合技术因素、产妇外阴及阴道炎症及术后护理不到位等.结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可因多种因素引起,提高缝合技术,加强无菌观念及术后护理可以减少愈合不良的发生.【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2(016)016【总页数】2页(P139-140)【关键词】会阴侧切;愈合不良【作者】庄皎月;郑娟;陈莹【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阴道分娩时,助产士会根据产程中的母婴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会阴侧切、中切或不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
【关键词】愈合
侧切缝合术是常用,减轻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给造成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纠纷的,现将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叙述如下:
1 原因
1.1 产妇本身因素
1.1.1 性和性炎
是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
1.1.2 及巨儿
产妇会阴侧切口不够大造成会阴重度裂伤,延长缝合时间,增加机会。
1.1.3 机体抵抗力下降
产妇、、等引起局部伤口化脓感染。
1.1.4 卫生差
造成感染或短时间内用力排造成会阴切口全层裂开。
1.2 医疗方面
1.2.1 不合要求
造成切口污染。
1.2.2 缝合技术不佳
留有死腔或缝线过密、结扎过紧,影响供应致使局部或造成愈合不良。
2 处理措施及效果
2.1 再次缝合
会阴切口裂开的产妇立即用平车送回产房。
如切口严重感染,彻底清创后大于(3×2×1. 5)cm应在输入的同时会阴局部给予油纱条引流,待渗出物明显减少、后送回产房清创。
在产房边给予安慰,一边在严格和阴部阻滞下再次缝合。
2.2 期待疗法和回访相结合
如切口小于(3×2×1.5)cm,给予抗感染和局部治疗,急性消退后出院。
3 出院指导
3.1 说明引起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使产妇真正。
3.2 嘱产妇心情舒畅,注意营养饮食和休息,强调合理营养和足够对切口愈合的重要性。
3.3 教会产妇护理的方法,侧切术后取健侧卧位,勤换卫生纸或护垫,大后清洗会阴切口,告诉家属高锰酸押坐浴的方法,尤其强调配置方法、浓度、水温、坐浴时间等,强调保持会阴部清洁的重要性。
3.4 教会家属会毒换药和烤灯的使用方法。
3.5 约定复查的时间和科室的联系电话。
4 讨论
4.1 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教
产患有阴道炎、患者要及时诊治,讲解知识,尤其第二产程产妇与助产人员的配合直接影响会阴裂伤的程度。
教会产妇观察伤口和自我护理的方法。
4.2 严格掌握会阴切开的指征
对于会阴体高度、巨大儿、等已经明确的证实施会阴侧切。
一般不轻易施行侧切术。
4.3 提高助产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
加强对低年资助产士操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尤为重要,将选择会阴侧切口大小、胎头、胎肩娩出速度、缝合时彻底、严格恢复和正确切口等作为重点内容。
对会阴重度裂伤的产妇及时总结教训,定期请医生传授专科知识。
4.4 加强会阴护理知识的宣教
重视产后护理,尤其对于有合并症或复杂裂伤、缝合时间较长的产妇,在注意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的同时,要保持会阴部清结干燥,坚持每日2次的会阴部消毒护理。
4.5 预防
产后要进适量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便秘者及时用或灌肠,避免用力造成切口裂开。
4.6 期待疗法和回访相结合
切口愈合不良给产妇造成痛苦,增加经济负担,给生活带来不便。
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切口局部处理,会阴部有较强的抗感染和再愈合的,所有的护理措施可以在家中落实。
医护人员次免费服务,宣传保健知识,讲解照射的和原理、坐浴的药理作用和注意事项等,产妇及家属都非常乐意接受,可以缩小医患之间的距离,有的甚至成为朋友,从而减少医患矛盾的产生。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干部病房,河北保定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