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科版初二上第三章《光现象》学案二、人眼看不见的光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案1word版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1word版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受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存在。
(2)组织学生尝试运用转换的方法去感觉看不见的物质,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
(2)通过介绍红外线及紫外线的应用,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红外线与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红外线与紫外线是真实存在的。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那么太阳光中是否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光呢?导语二师:许多太阳伞商家、化妆品商家都宣传它的产品可预防紫外线。
那么,什么是紫外线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认识红外线【猜一猜】太阳光能使物体发热。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我们知道太阳光可分解为各种色光,大家猜一猜哪种色光发热本领大呢?【议一议】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点拨】师:同学们能不能用温度计测一测?(为了使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色光区域用温度计测一测,比较一下。
【提示】让学生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想一想】温度计放在红色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点拨】师: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如:红、绿、蓝等到色光,这些光称为可见光,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觉察,这些光称为不可见光。
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1 / 32 / 3紫外线验钞机 紫外线灭菌灯 太阳紫外线照片防紫外线帽 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设计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一.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可见光和不可见的光;2.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以问导学〗红外线1.猜一猜:哪种色光的发热本领大?问题:(1)你如何用温度计判断哪种色光的发热本领大呢?(2)如何让温度计更加灵敏?2.赫胥尔的发现当把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比在可见光区(高或低)。
赫胥尔的发现说明了红光外侧存在着。
3.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不可见光:。
4.红外线(1)红外线的概念。
(2)红外线的来源。
(3)红外线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4)红外线的特点。
(5)红外线的应用。
①红外探测器②红外线照相机③红外线夜视仪④电视遥控器⑤响尾蛇导弹电视遥控器红外线夜视仪响尾蛇导弹紫外线1.猜一猜:在红光的外侧存在红外线,在紫光的外侧是否存在紫外线?。
2.紫外线的发现德国物理学家里特有一次把含有氯化银的照相底片放到可见光光谱的紫外光外侧,发现底片被感光,他反复探究,终于发现。
3.紫外线的来源。
4.紫外线显著的特点。
5.紫外线的应用①灭菌灯②验钞机灭菌灯验钞机防护罩6.紫外线的好处、危害及防护①好处②危害③防护7.紫外线与臭氧层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多数来自太阳的线;为拯救臭氧层,我们应禁止的使用。
小结:人眼看不到的光(1)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地球上的.(2)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医院常用紫外灯灭菌、验钞机.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却对人体有害,它能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过早衰老,甚至发生癌变.〖释疑演练〗1.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任何物体均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也。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学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教材,具体章节为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空气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 光的折射:讲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折射现象,以及折射定律。
3. 光的色散:介绍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过程,以及色散的意义。
4. 红外线和紫外线:讲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难点: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折射定律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三棱镜、白色光带、红色激光笔。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白纸、铅笔、直尺)、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白纸,让学生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2. 讲解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空气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讲解光的折射:通过实验演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和水中的折射现象,讲解折射定律。
4. 讲解光的色散:利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讲解色散的意义。
5. 应用拓展: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性质以及在生活中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的折射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色散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的产生、性质及应用紫外线的产生、性质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苏科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苏科版实验发现: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色散区域红光的外侧比放在色散区域,示数升高得_______(快/慢) 。
表明:在色散区域红光的外侧存在________,叫__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可归纳出红外线的性质是具有_______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到地球的。
2、可联系生活实际例举红外线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问:红光的外侧存在不可见光,那么紫光的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光呢? 按照图3—20完成实验实验发现:把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在色散区域紫光的外侧,荧光物质会________________。
表明:在色散区域紫光的外侧存在________,叫________。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4、可联系生活实际例举紫外线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________(有益/有害)的,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________ (有益/有害)的。
当堂评价1、____叫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____光。
2、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3、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__效应,4、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 ,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 。
5、人民币上隐藏的荧光标志,可用的检测工具是 ( ) A、磁棒笔 B、红外笔 C、紫外笔 D、白光2、下列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于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因此人们要多照射紫外线B 、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但人体只能适量地接受照射 学习目标1、知道红外线的性质及应用2、知道紫外线的性质及应用C、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人们要尽量避免紫外线的照射D、虽然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但与人类的生活健康关系不大3、下列做法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B、用验钞机来辨别钱币的真假C、医院用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D、用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的音量和频道课后练习1、将下列做法和紫外线作用或特性用线连起来.做法紫外线特性A、适当晒太阳 a、能杀死微生物B、医院用紫外线消毒 b、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C、用紫外线验钞 c、使荧光物质发光D、夏天用遮阳伞 d、防止皮肤病变2、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有一层臭氧屋,它对地球的保护作用是( )A、将射向地球的可见光大部分吸收B、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红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C、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D、防止地球上水分蒸发3、下列不是红外线应用的实例是( )A、空调器的遥控器B、适当地晒太阳,合成维生素C、利用"热谱图"帮助大夫诊断疾病D、步枪瞄准器上的夜视仪4、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明珠,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培养。
在这堂课中,我将以《小熊宝宝找朋友》的故事为主线,引导孩子们认识和了解颜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故事情境导入,以孩子们喜爱的小熊宝宝为主角,让他们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各种颜色,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颜色的兴趣。
整个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故事情境、颜色认知游戏和创意绘画。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和了解基本的颜色,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基本的颜色,如红、黄、蓝、绿等。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分享和交流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基本的颜色。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颜色卡片、小熊宝宝玩偶、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画纸、一支画笔。
五、活动过程1. 故事情境:(1)播放故事课件,让孩子们听故事《小熊宝宝找朋友》。
2. 颜色认知游戏:(1)分发颜色卡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颜色。
(2)组织孩子们进行颜色分类游戏,巩固他们对颜色的认识。
3. 创意绘画:(1)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画出小熊宝宝和他的朋友们。
(2)在孩子们绘画过程中,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基本的颜色。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对颜色的认识和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在故事情境中积极参与,颜色认知游戏中表现出较高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在创意绘画环节,部分孩子对颜色的搭配和运用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2. 详细内容:(1) 了解光的传播范围,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
(2) 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作用和应用。
(3) 了解人类对光的研究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性、作用和应用。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
3. 学生能够理解人类对光的研究历程,培养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作用和应用。
2. 教学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特性,作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红外线加热器、紫外线灯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作用和特性。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光的传播范围,引出红外线和紫外线。
讲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作用和应用。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现象,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人类对光的研究历程,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例如: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1. 红外线概念:……特性:……作用:……应用:……2. 紫外线概念:……特性:……作用:……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简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
(2) 列举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描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
2. 作业答案:(1) 红外线是光谱上红光以外的光,紫外线是光谱上紫光以外的光。
(2) 红外线的应用有热谱仪、电视遥控器等;紫外线的应用有验钞机、消毒灯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一、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空气、水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 光的折射:讲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以及折射定律。
3. 光的干涉:介绍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以及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原理。
4. 光的偏振:讲解偏振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偏振光的性质和应用。
5. 红外线和紫外线: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特点和应用,如红外线的热效应、遥控器等,以及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消毒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折射、干涉、偏振等基本现象,理解光的特性和规律。
2. 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对光现象的认知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干涉、偏振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折射规律,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显微镜、红外线和紫外线光源、光具座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红外线和紫外线光源,让学生观察到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引发学生对看不见的光的好奇心。
2. 课堂讲解:(1) 光的传播:讲解光在空气、水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 光的折射:讲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以及折射定律。
(3) 光的干涉:介绍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以及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原理。
(4) 光的偏振:讲解偏振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偏振光的性质和应用。
3. 例题讲解:选用典型例题,讲解光的传播、折射、干涉、偏振等现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光在空气、水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色散颜色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色散颜色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复习导学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刻理解每个活动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孩子们成长的积极影响。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导入、互动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旨在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光的色散现象,以及人眼看不见的光。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孩子们能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不同颜色的光,并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重点是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和实践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活动,我准备了彩色透明胶片、白色塑料袋、手电筒、彩色笔等教具和学具。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我通过展示一张彩色透明胶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他们看到的颜色。
然后,我用白色塑料袋套在手上,让孩子们用手电筒照射,观察塑料袋上的颜色。
2. 互动教学:我向孩子们解释,这是因为光经过透明物体会发生色散现象,产生了不同的颜色。
我提问孩子们,他们是否还知道其他的光的现象。
3.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分成小组,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画出他们想象中的光的色散图。
然后,他们用手电筒照射白纸,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4. 复习导学:在活动结束后,我带领孩子们复习了光的色散现象和人眼看不见的光。
我提问他们,他们是否能够区分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人眼看不见的光,以及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和理解这些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光的色散现象和人眼看不见的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很高。
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些孩子在理解光的色散现象时仍然有些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苏科版初二上第三章《光现象》学案二、
人眼看不见的光
知识点1 红外线及其应用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强度就越.
以下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自然界中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
B.电视遥控器使用的是红外线
C.空调遥控器在按下某一键时,上面红色的指示灯会亮一下,这是红外线
D.在色散实验中,红光外侧存在的看不见的光就是红外线
以下不属于应用红外遥感技术的是( )
A.在卫星上利用红外线勘测地热、寻找水源
B.在气象服务中应用红外线预测台风、寒潮
C.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烘干物品
D.利用红外线进行远距离摄影
知识点2 紫外线及其应用
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
可吸收紫外线,使得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不能到达地面,这样就防止了人类受到过量的紫外线照射.
如下图,在光的色散实验中,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是射到区域的
光,空调遥控器是利用射到区域的光制成的.
关于紫外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人体照射的紫外线越多越好
B.紫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否那么会伤害人体器官
D.医院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在银行和商场,人们用验钞机来辨别钞票的真伪,这主要是利用( )
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B.紫外线的穿透力很强
C.紫外线可以传递光能
D.紫外线可以杀菌
夏天,在农村的大片农田中,常装有一些紫光灯(俗称〝黑光灯〞),根据农业专家介绍,这是利用灯发出的紫外线捕杀害虫.以下关于紫光灯的说法中,你支持的是( )
A.害虫害怕紫外线,见到紫外线就死亡
B.有的害虫对紫外线很敏感,被紫外线吸引
C.紫光灯只发出紫光,不发出紫外线
D.紫光灯发出的光能杀死所有的害虫
【课时精选】
以下关于不可见光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手机中的红外线可以传递信息
B.遥控器发出的光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C.不同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可以用于成像
D.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人大量照射没有关系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每年五六月份,农田中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其他交通.为了对焚烧秸秆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某市××局利用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利用卫星监测焚烧源主要是( )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中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 )
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
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D.使眼睛能看到焊接点
医院里杀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的光,其原因是( )
A.其实那盏灯并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B.灯管在发出紫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
C.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不同,前者是淡紫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
D.紫外线本身就是紫色的
王勇在宾馆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或远离时,门会自动开闭.王勇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根据实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是( )
A.自动门〝听〞到物体靠近或远离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或远离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该信号被靠近或远离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
D.自动门探测到靠近或远离的物体发射出的紫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多年来考古学家们一直猜测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墓穴外侧可能存在密室,但由于密室封闭了3 000多年,在穴壁上开挖一个小洞也会对密室内部造成严重破坏,因此要采用无损勘探的方法判断密室是否存在.2019年专家们利用最新的(填〝红〞或〝紫〞)外线成像法对墓穴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穴壁部分区域温度与其他地方明显不同,说明其后很可能存在密室.用来探测的这种光(填〝能〞或〝不能〞)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资料说明:将皮肤晒黑甚至晒伤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某物
理实验小组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检测假设干衣服的防晒效果,为爱美人士提供选择防晒衣服的科学依据.检测方法:先直接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
出阳光中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紫外线强度计算出紫外线的透过率.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条件相同时,比较实验得到的结论是衣服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朋友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的着装建议.
参考答案
发热红外线红外线强
C 3. C
太阳光臭氧层
5. C A
6. D
7. A
8. B
【课时精选】
1. D
2. C
3. D
4. B
5. B
6. C
7. 红不能
8. (1)紫外线透过率
(2)1,2(或3,4)
(3)穿全棉长袖T恤(或穿颜色较深的衣服,或穿较厚的衣服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