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苏科版3、2 人眼看不见的光课题:3、2人眼看不见的光执笔二次备课时间(本栏内容应根据本班学生情况书写)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2、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3、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学习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学时安排1课时学法指导预习、观察、探究、自学、讨论学习过程:(本栏在录入内容时,可以顺延至下一页)【预习导学】上一节“WWW”中的探究活动“那种色光的发热本领大”你准备设计怎样的实验去探究?你的探测结果和书本上小明的方法一样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看书P、80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红外线的性质、有哪些应用?紫外线的性质、有哪些应用?紫外线与臭氧层的关系?【预习检测】红外线性质:紫外线性质:【教学内容】1、师生共同探究:①猜想:2、提问:冬天人们为什么穿深色衣服,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服呢?3、按照图3—,向温度计辐射了能量。
2、紫光外侧存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具有效应。
二、选择题3、下列仪器中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A、验钞机B、夜视仪C、灭菌灯D、三棱镜4、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紫外线也属于可见光B、紫外线不具有光能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D、医院里常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三、探究题5、请列表说明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异同点以及各自应用6、现有两个光源,一个能产生红外线,一个能产生紫外线,光源上无任何标记,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分出来它们中那一个是红外光源?那一个是紫外光源吗?请说说你的方法,以及你那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教学反思(本栏内容应根据教与学的情况书写)授课人:(签名)年月日。
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新版)苏科版

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新版)苏科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我们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认识颜色》,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颜色,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设计意图在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游戏和故事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颜色。
我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方式,深入了解颜色的特点和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识别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让孩子们了解颜色之间的混合变化,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识别基本颜色,并了解颜色之间的混合变化。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颜色的特点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卡片、彩色笔、颜料盘、水、画纸、画笔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画纸、一支画笔、一杯水、一盒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小兔子找颜色》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初步认识各种颜色。
2. 观察:让孩子们观察彩色卡片,引导他们发现不同颜色的特点。
3. 操作:让孩子们用水和彩色笔在画纸上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观察颜色变化。
4. 表达:让孩子们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识别基本颜色,并了解颜色之间的混合变化。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颜色的特点和变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次活动,发现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通过观察、操作和表达,对颜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颜色混合实验中,对颜色的变化把握不够准确,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基本知识,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特性,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我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第一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产生、传播、特性等。
第二步: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效果,如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第三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用红外线灯照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用紫外线灯照射不同的物体,观察它们的荧光情况。
第四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讨论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第五步:让学生填写调查表,记录他们的观察和讨论结果。
在活动重难点中,我要特别关注那些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在生活中对这两种光的保护不够到位的学生。
我将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我会思考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的参与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保护,拓展他们的科学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希望能够让学生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
0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案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习目标:1、通过物理学史料的介绍或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
2、初步尝试用可见的效应来研究不可见事物。
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3、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我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1、红外线的热效应。
2、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学习难点:无。
光是一种与声波(机械波)不同的波(电磁波)。
研究表明:人眼只能觉察到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光,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见《教科书》P76图3-58所示);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觉察,这些光称为不可见光。
不可见光因其具有可见的效应而被发现的。
一.红外线的发现与性质1、红外线的发现:阅读《教科书》P59第一节。
2、红外线的性质:比较显著,即能使被照射的物体。
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3、自然界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
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
二.红外线的应用阅读《教科书》P59“生活·物理·社会”栏目——红外线的应用,完成如下填空:1、红外是通过物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的。
2、红外利用红外线摄制图像。
3、某些动物(如)靠感知红外线来捕食。
人们模仿响尾蛇发明了一种,它可以利用敌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红外线,对其跟踪并进行有效地攻击。
4、红外是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进行侦察的一种设备。
此外,红外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如:电视机的遥控器、红外线温度计、红外线取暖器、浴室安装的浴霸、厨房用的红外烤箱,红外线感应灯与红外线感应洁具(能通过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实现自动启动与关闭)等都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
三.紫外线的发现与性质1、紫外线的发现:阅读《教科书》P60下4行。
2、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能使物质,即具有效应。
四.紫外线的应用1、验钞机就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眼看不见的光设计人:李爱玲审核人:班级:小主人:【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二:过程与方法初步尝试对不可见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重点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学具准备】激光笔、验钞机【学习方法】由可见光谱类比推知在可见光以外可能还有人眼看不见的光。
【自学】(课外完成,上课3分钟处理完)可见光定义:一、红外线阅读教材中“红外线”部分内容,完成:1、国科学家发现了红外线。
2、定义:叫做红外线。
3、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4、阅读教材“生活*物理*社会”内容,可知: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
物体的温度越,辐射的红外线越,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二、紫外线阅读教材中“紫外线”部分内容,完成:5、国科学家发现了紫外线。
6、定义:叫做紫外线。
7、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医院常用紫外线灯等。
8、危害:找出教材中有关紫外线危害的句子。
教材中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的方法:、。
9、臭氧层的作用阅读教材“生活*物理*社会”内容,了解臭氧层。
【研学】⑴具有。
⑵可用来进行遥控。
⑶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
红外遥感技术(见下2知识拓展)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人体辐射的比它们的原理制成的。
、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特点应用⑴能使⑵生理作用强(有杀菌作用)⑶化学作用强使照相底片感光⑥、⑧组在小黑板上展示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示学】1、知识拓展:红外线遥感技术: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用电子仪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被测物体的特征,这就是红外线遥感。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红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实例。
2. 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实例。
3. 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
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可见光以外的光。
2. 理论讲解: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实例。
3. 实验演示:进行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思考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各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板书设计:板书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
7. 作业设计:(1)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应用实例。
(2)请简述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1)生活中常见的红外线应用实例有:电视遥控器、红外线热像仪等。
紫外线应用实例有:紫外线消毒、紫外线验钞机等。
(2)红外线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用于探测地球表面温度分布、观测恒星等。
紫外线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用于研究化学物质的结构、生物学实验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新版)苏科版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习目标】1、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以及应用;。
2、通过对比让学生简单了解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不同;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3、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迷的兴趣;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师生互动】一、复习回顾: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说明;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光,B为光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3、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蓝色D、全身蓝色新课学习:红外线可能是_______光外侧的光,紫外线可能是_______光外侧的光。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无法察觉的,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光。
1、验证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存在,探究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征小宇和小红设计了如书本p61,3-16所示的实验。
(1)将教室的窗帘拉上,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狭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从三棱镜的另一侧面射出的光线照的白屏上,形成彩色光带。
(2)将两支玻璃泡涂黑的温度计,(为什么将玻璃泡涂黑,原因:)同时分别放在红光的外侧和彩色光谱中。
(3)观察比较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的上升情况。
(4)将一张带有荧光标志的钞票放在光谱中。
(5)将钞票慢慢的向紫光外侧移动。
(6)观察钞票移到什么位置时,荧光标志才显现出来。
2、发现规律(1)放在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得较快。
说明:(2)钞票上的荧光标志在紫光外侧时会显现出来。
说明: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红外线的特点:红外线的应用:紫外线的特点:、紫外线的应用:紫外线的防护:课堂检测1、市面上出售的小型晶体管激光器,发出的光是红色的,所以很多人称它为“红外线”,你认为这种说法对不对原因是2、验钞机发出的光是淡蓝色的,有同学认为紫外线是淡蓝色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原因是。
物理初二上苏科版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

物理初二上苏科版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导学目标】1、了解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
2、知道超声波的特点及其用途。
3、知道次声波的特点、危害和利用。
【导学内容】活动一: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超声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次声波。
活动二:阅读课文“生活物理社会”中的《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1、常见的能听到超声波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听到次声波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好朋友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
【要点1】超声波活动三:探究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1.超声波的特点是:方向性___________,穿透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较集中的声能2、声呐是利用超声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制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超是利用超声波的___________特点制成的,它可以观察___________。
4、超声波速度测定器是利用超声波的___________效应,它能很快地测出网球在运动中的速度。
5、超声波清洗器是利用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___________,有__________作用。
6、超声波焊接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2】次声波活动四:次声波的危害1、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产生次声波,举三个会产生次声波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3章第2节(1课时)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生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八年级物理第3章第2节第59--62页二、自学目标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三、知识要求(一)必做题1、不可见光:棱镜可把太阳光分解__种不同颜色的光,其中红光外侧有___,紫光外侧有___,它们都是____。
前者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效应,后者的特性有能使___发光。
2、红外线的特性:_______应用:____,____,____3、紫外线的特性:_______应用:____,____,____4.在一些宾馆中有一些自动出水的水龙头“手伸水来,手收水停”这是利用_____外线工作的。
在一些银行使用一种自动门,有人进入时,门会自动打开,人进入后会自动关闭。
这种智能门是利用_____外线的作用控制的5.在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试验中,要是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_______________.(二)选做题1、举出以下几种电磁波在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事例(每种电磁波各举一例)(1):红外线:(2)紫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电视上看到灾区灾民大多通过喊话来实施自救,很多受难者都没有力气呼救了,小明想出主意来帮忙:能不能把平时学校保安监控用的红外线探测器用在搜救过程中呢?如果将摄像头绑在棍子前段摊入废墟的缝隙下寻找伤员是不是能好些呢?你认为小明的想法正确么?为什么?3、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4、利用红外线能进行军事侦查,它能透过雪层,发现隐藏在雪中的敌人,这是由于雪和人辐射的__________不同。
【课堂教学设计】【当堂检测】一、必做题1、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改变色彩浓淡等等。
但有时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侧面的墙壁和天花板等,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A、直线传播现象B、反射现象C、折射现象D、色散现象2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将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红光的外侧,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将,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以上现象说明它具有效应3 .在银行里,把100元人民币放在验钞机上,人民币上会显示100字样,说明人民币就是真的,这是利用的性质4 .在医院.饭店中常用灯来对房间进行。
二、选做题5.太阳带给地球的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保护臭氧层?【课外作业】一、必做题1.红外线和紫外线是的光。
2.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太阳的热主要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物体的温度,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强。
3.紫外线最显著的特征是它能使荧光物质,例如就利用了这一性质;紫外线还能,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填“有益的”或“有害的”)。
4.恒温动物(如老鼠、小鸟)的温度一般比周围环境温度要高,响尾蛇等动物能够靠红外线来捕食小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A.动物(如老鼠、小鸟)的温度较高,所发出的红外线较强B.动物(如老鼠、小鸟)的温度较高,所发出的红外线较弱C.动物(如老鼠、小鸟)的温度较高,不发出的红外线D.周围环境温度低。
不发出红外线5.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机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6.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外线也属于可见光B.紫外线不具有光能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D.医院常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7.下列做法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B.用验钞机来辨别钱币的真假C.医院用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D.用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的音量和频道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B.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害的C.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D.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红外线消毒9.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以下的物体不发出红外线B.红外线人眼可以直接观察到C.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D.医院中经常用照射红外线的方法来进行消毒10.电焊工人在焊接时爱戴上眼罩,这是为了防止对眼的伤害;验钞机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医院、饭店中常用来灭菌。
二、选做题1.在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试验中,要是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_______________.2.利用红外线能进行军事侦查,它能透过雪层,发现隐藏在雪中的敌人,这是由于雪和人辐射的__________不同。
三、思考题小明同学在使用电视、空调等电器的遥控器时发现了以下现象:(1)用眼睛不能看到遥控器发出的信号;(2)用手或稍厚的物体捂住遥控器上的发射口或电器上的接收“窗口”,便不能进行遥控了;(3)如果用白纸或平面镜来反射,也能达到遥控的目的。
小明想遥控器可能是利用某种“看不见的射线”来工作的,于是他进行了资料的查找得到如下信息:【红外线】波长比红光更长的不可见光,有较显著的热效应;【紫外线】波长比紫光更短的不可见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过多的照射对人的眼睛、皮肤有伤害,可用于消毒杀菌;【X射线】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不可见光,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超过一定剂量对人体有伤害;【 射线】波长比X射线更短的不可见光。
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对人体有严重伤害。
(1)由上述资料分析,小明初步确定遥控器采用的是;理由是。
(2)小明想通过实验来证实他的判断,请你为他设计一个简易的方案。
选取器材:实验步骤:读一读红外线与紫外线一、红外线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谢耳在研究太阳七色光的热效应时发现了在红光外侧存在着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红外线存在于自然界的任何角落。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红外线是电磁波谱中可见光波段上端一种波长为0.75 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根据波长的不同,通常分为近红外0.75 m-1.5 m,中红外1.5 m-10 m,远红外10 m-1mm三个波段。
红外无损检测自然界中的任何物体都是红外辐射源。
辐射能量的主波长是温度的函数,并与表面状态有关。
红外无损检测是利用红外辐射原理对材料表面进行检测。
如果被测材料内部存在缺陷(裂纹、空洞、夹杂、脱粘等),将会导致材料的热传导性改变。
进而反映在材料表面温度的差别,即材料的局部区域产生温度梯度,导致材料表面红外辐射能力发生差异,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中包含了样品缺陷的信息。
利用显示器将其显示出来,便可推断材料内部的缺陷。
红外检测不用接触实物,这样可将测试装置远离被测物,从而实现无损检测。
同时红外检测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速度之快取决于扫描时间,即十几分之一秒左右。
温度变化灵敏度可达0.1℃.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和寿命监测是重大的研究课题。
但由于复合材料制造过程复杂,且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又极易受到损伤,所以缺陷的发生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希望通过无损检测来判定材料是否合格。
常用的超声和射线等无损检测方法能提供一定的缺陷信息,但速度慢或者不能全场检测,而红外无损检测可以大面积快速进行。
远红外线加热干燥当远红外线辐射到一个物体上时,可发生吸收、反射和透过。
但是,不是所有的分子都能吸收远红外线的,只有对那些显示出电的极性分子才能起作用。
水,有机物质和高分子物质具有强烈的吸收远红外线的性能。
当这些物质吸收远红外线辐射能量并使其分子,原子固有的振动和转动的频率与远红外线辐射的频率相一致时,极容易发生分子、原子的共振或转动,导致运动大大加剧,所转换成的热能使内部升高温度,从而使得物质迅速得到软化或干燥。
一般的加热方法是利用热的传导和对流,需要通过媒质传播,速度慢,能耗大,而远红外线加热是用热的辐射,中间无需媒质传播。
同时,由于辐射能与发热体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因此,不仅节约能源而且速度快、效率高。
此外,远红外线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由于被加热干燥的物质在一定深度的内部和表层分子同时吸收远红外辐射能,产生自发热效应,使溶剂或水分子蒸发,发热均匀,从而避免了由于热胀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形变和质变,使物质外观、物理机械性能、牢度和色泽等保持完好。
二、紫外线1802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Ritte)发现了紫外线。
紫外线一般是指波长在 400- 180nm 之间的电磁辐射线,具有波粒二象性。
紫外线和可见光一样是一种包含着各种波长、相位、振幅的光,具有光的干涉、衍射、色散等现象,属于“非相干性光”。
紫外线也沿直线传播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透镜成像原理;紫外线是由许多光量子组成的,每个光量于都具有一定的能量,不同波长的光量子的能量不同。
紫外线的光量子能量比可见光的光量子能量大。
荧光效应由于紫外线光量子具有较大的能量,所以当紫外线照射到很多物质上时使分子受激而发射荧光。
这些物质辐射荧光的现象就称为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是一种光致发光。
当紫外线照射到某些物质时,这些物质有选择地吸收后发射出不同波长和不同强度的可见光来。
当紫外线停止照射后,荧光也随之消矢。
实际上,当紫外线照射到荧光物质上时,会发生3种情况:一部分紫外线被反射,一部分被荧光物质吸收,另一部分透射出去。
其中只有被荧光物质吸收的这部分紫外线才对发光起作用。
当荧光物质吸收了紫外线后,内部的分子会发生能量状态的变化,在不同能级间跃迁,发射出荧光。
物质表面所发射的荧光能反映该物质的特性,凭此可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机械制造工业中,以前对零件的探伤常采用超声波X光等方法,但都不如用荧光法简便。
荧光探伤就是把被检测的零件在荧光物质的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取出后用毛刷把零件表而的荧光物质刷掉。
由于浸入零件裂缝中的荧光物质不可能被刷掉,经过这样处理的零件放入暗室里,用不透明玻壳的紫外线高压汞灯照射零件表面,残存在裂缝内部的荧光物质将发射出荧光来,这样就可以找出有伤痕的零件。
光电效应当紫外线照射到金属的表面时,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会逸出金属表面,这种紫外线的光致电子发射构成了紫外线光电效应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