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考试题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勾股定理的正确表达?A. a^2 + b^2 = c^2B. a^2 b^2 = c^2C. a^2 + c^2 = b^2D. a^2 c^2 = b^22.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30度,那么它的对边长度是斜边长度的多少?A. 1/2B. 1/3C. 1/4D. 1/63. 下列哪个选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A. 对边相等B. 对角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所有选项都正确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方形的性质?A. 对边平行B. 四个角都是直角C. 对角线相等D. 所有选项都正确5. 下列哪个选项是圆的性质?A. 半径相等B. 直径相等C.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 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4. 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5. 圆的直径是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勾股定理的表达式是:a^2 + b^2 = ______。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它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
3.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度。
4. 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上______的距离。
5. 圆的直径是圆上______点之间的距离。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勾股定理的内容。
2. 简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 简述正方形的性质。
4. 简述圆的性质。
5. 简述圆的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C = 6cm,BC = 8cm,求AB的长度。
2.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 = 10cm,BC = 8cm,求CD的长度。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7套)第十六章达标检测卷(100分 90分钟)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 )222.( )3=2.…( )413…( )5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当78.a 9.当101112131415.x 16(A )17.若x<y<0………………………()(A)2x(B)2y(C)-2x(D)-2y18.若0<x<1………………………()(A)2x(B)-2x(C)-2x(D)2x19(a<0)得………………………………………………………………()(A(B(C(D20.当a<0,b<0时,-a+b可变形为………………………………………()(A)2(B)-2(C)2(D)2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1.;2223)÷)(a≠b).24五、求值:25.已知x26.当x=六、解答题:(共20分)+…).27.(8分)计算(+1)28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2|=2.【答案】×.2、2).【答案】×.3、=|x -1|,2=x -1(x ≥1).两式相等,必须x ≥1.但等式左边x 可取任何数.【答案】×.4、【提示】13【答案】√.5是最简二次根式.【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7、89、x -410、11、12、13、(7-14、【答案】40.0时,x+1=0,y-3=0.15、【提示】∵34,∴_______<8__________.[4,5].由于84与5之间,则其整数部分x=?小数部分y=?[x=4,y=4【答案】5.【点评】求二次根式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时,先要对无理数进行估算.在明确了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后,其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就不难确定了.(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成立的条件,(A)、(C)不正确是因为只考虑了其中一个算术平方根的意义.17、【提示】∵x<y<0,∴x-y<0,x+y<0.∴|x-y|=y-x.18、19、20、21、【解】原式=2-2=5-3-2=6- 22、【提示】先分别分母有理化,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431.23、【提示】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分配律展开,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解】原式=(a abmnm ·221a b=21b 1mab+22n ma b =21b -1ab +221a b=2221a ab a b -+. 24、【提示】本题应先将两个括号内的分式分别通分,然后分解因式并约分.25、26、∴ x 2=1x.当x=1=-1【点评】本题如果将前两个“分式”分拆成两个“分式”=-1)x1x.六、解答题:(共22分)27、(8分)28、(14分)又∵∴ 原式=x y y x +-y x x y +=2x y 当x =14,y =12时, 原式=21412=2.【点评】解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二次根式的意义求出x 的值,进而求出y 的值.第十七章达标检测卷(120分 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B .14C .7D .7或252.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另一条直角边长的13,斜边长为10,则它的面积为( ) A.10 B.15 C.20 D.303. 如图,已知正方形B 的面积为144,正方形C 的面积为169,那么正方形A 的面积是( ) A.313 B.144 C.169 D.25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c b a ,,是三角形的三边,则222c b a =+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在Rt △ABC 中,90C ︒∠=,所以222c b a =+ D.在Rt △ABC 中,90B ︒∠=,所以222c b a =+5.如果将长为6 cm,宽为5 cm 的长方形纸片折叠一次,那么这条折痕的长不可能是( ) A.8 cm B.52cm C.5.5 cm D.1 cm6.在Rt △ABC 中,∠C=90°,AC=9,BC=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 )ABC第3题图A.365B.1225 C.94D.3347. 如图,在△ABC 中,∠C=90°,AC=2,点D 在BC 上, ∠ADC=2∠B ,AD=5,则BC 的长为( ) A.3-1 B.3+1 C.5-1 D.5+18. 如图,一圆柱高8 cm ,底面半径为π6cm ,一只蚂蚁从点爬到点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cm.A.6B.8C.10D.129.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8,10,则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 ) A.6 B.14C.2D.810.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边DC 落在对角线AC 上,折痕为CE,且D 点落在对角线上D'处.若AB=3,AD=4,则ED 的长为( )A. B.3 C.1 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 在△中,cm ,cm ,⊥于点,则_______.12.在△中,若三边长分别为9、12、15,则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13.如果一梯子底端离建筑物9 m 远,那么15 m 长的梯子可达到建筑物的高度是_______m.14.三角形一边长为10,另两边长是方程x 2-14x+48=0的两实根,则这是一个________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_. 15. 如图,从点A(0,2)发出的一束光,经x 轴反射,过点B(4,3),则这束光从点A 到点B 所经过路径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题,共70分)16. (6分)如图,台风过后,一希望小学的旗杆在某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8米处,已知旗杆原长16米,你能求出旗杆在离底部多少米的位置断裂吗?17.(8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E=45°,∠A=60°,AC=10,试求CD的长.18.(8分)如图,小丽想知道自家门前小河的宽度,于是她按以下办法测出了如下数据:小丽在河岸边选取点A,在点A的对岸选取一个参照点C,测得∠CAD=30°;小丽沿河岸向前走30 m选取点B,并测得∠CBD=60°.请根据以上数据,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小丽计算小河的宽度.19.(10分)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cm,cm,求:(1)的长;(2)的长.20.(12分)如图,将竖直放置的长方形砖块ABCD推倒至长方形A'B'C'D'的位置,长方形ABCD的长和宽分别为a,b,AC的长为c.(1)你能用只含a,b的代数式表示S△ABC,S△C'A'D'和S直角梯形A'D'BA吗?能用只含c的代数式表示S△ACA'吗?(2)利用(1)的结论,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21.(12分)如图,要在木里县某林场东西方向的两地之间修一条公路MN,已知点C周围200 m范围内为原始森林保护区,在MN上的点A处测得C在A的北偏东45°方向上,从A向东走600 m到达B处,测得C在点B的北偏西60°方向上.(1)MN是否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为什么?(参考数据:≈1.732)(2)若修路工程顺利进行,要使修路工程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需将原定的工作效率提高25%,则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22.(14分)如图,将长方形OABC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4),点C的坐标为(m,0)(m>0),点D(m,1)在BC上,将长方形OABC沿AD折叠压平,使点B落在坐标平面内,设点B的对应点为点E.(1)当m=3时,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点E的坐标为_________;(2)随着m的变化,试探索:点E能否恰好落在x轴上?若能,请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1.C2.B3.A4.A5.A6.C7.C8.D9.D10.A二、11.37012.直角;24 分析:解方程得x 1=6,x 2=8.∵2212x x =36+64=100=102,∴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出面积.13.43 cm 分析:过点A 作AE ⊥BC 于点E,AF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易得△ABE ≌△ADF,所以AE=AF,进一步证明四边形AECF 是正方形,且正方形AECF 与四边形ABCD 的面积相等,则AE=24=26(cm),所以AC=2AE=2×26=43(cm).14.略15. 分析:如图,设这一束光与x 轴交于点C,作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过B'作B'D ⊥y 轴于点D,连接B'C.易知A,C,B'这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再由轴对称的性质知B'C=BC,则AC+CB=AC+CB'=AB'.由题意得AD=5,B'D=4,由勾股定理,得AB'=.所以AC+CB=.三、16.解:如图,过点A作AD⊥BC于点D.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AB2-BD2.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AC2-CD2.所以AB2-BD2=AC2-CD2.设BD=x,则82-x2=62-(7-x)2,解得x=5.5,即BD=5.5.所以AD==≈5.8.所以S△ABC=·BC·AD≈×7×5.8=20.3≈20.17.解:如图,过B点作BM⊥FD于点M.在△ACB中,∵∠ACB=90°,∠A=60°,∴∠ABC=30°,∴AB=2AC=20,∴BC===10 .∵AB∥CF,∴∠BCM=∠ABC=30°,∴BM=BC=5,∴CM===15.在△EFD中,∵∠F=90°,∠E=45°,∴∠EDF=45°,∴MD=BM=5,∴CD=CM-MD=15-5.18.解:过点C作CE⊥AD于点E,由题意得AB=30m,∠CAD=30°,∠CBD=60°,故可得∠ACB=∠CAB=∠BCE=30°,即可得AB=BC=30 m,∴BE=15 m.在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E===15(m).答:小丽自家门前小河的宽度为15m.19.略20.解:(1)易知△ABC,△C'A'D'和△ACA'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S△ABC=ab,S△C'A'D'=ab,S直角梯形A'D'BA=(a+b)(a+b)= (a+b)2,S△ACA'=c2.(2)由题意可知S△ACA'=S直角梯形-S△ABC-S△C'A'D'=(a+b)2-ab-ab=(a2+b2),而S△ACA'=c2.所以A'D'BAa2+b2=c2.21.解:(1)MN不会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理由如下:过点C作CH⊥AB于点H.设CH=x m.由题意知∠EAC=45°,∠FBC=60°,则∠CAH=45°,∠CBA=30°.在Rt△ACH中,AH=CH=x m,在Rt△HBC中,BC=2x m.由勾股定理,得HB==x m.∵AH+HB=AB=600 m,∴x+x=600.解得x=≈220>200.∴MN不会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2)设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天,则实际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5)天.根据题意,得=(1+25%)×.解得y=25.经检验,y=25是原方程的根.∴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25天.22.解:(1)(3,4);(0,1)(2)点E能恰好落在x轴上.理由如下:∵四边形OABC为长方形,∴BC=OA=4,∠AOC=∠DCE=90°,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BD=BC-CD=4-1=3,AE=AB=OC=m.如图,假设点E恰好落在x轴上.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EC===2,则有OE=OC-CE=m-2.在Rt△AOE中,OA2+OE2=AE2,即42+(m-2)2=m2,解得m=3.第十八章达标检测卷(120分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A)AB平行且等于CD (B)∠A=∠C,∠B=∠D(C)AB=AD,BC=CD (D)AB=CD,AD=BC2.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四条边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相等3、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4.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2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4B.8C.6D.125.如图,□ABCD中,∠C=108°,BE平分∠ABC,则∠ABE等于( )A.18°B.36°C.72°D.108°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7.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6个三角形,则n 的值是()A.6B.7C.8D.98.菱形的周长是它的高的倍,则菱形中较大的一个角是()A.100°B.120°C.135°D.150°9.如图,菱形ABCD中,AB=5,∠BCD=120°,则对角线AC的长是()A.20B.15C.10D.510.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E,F,G分别是BD,AC,DC的中点.已知两底之差是6,两腰之和是12,则△EFG 的周长是()A.8B.9C.10D.1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菱形ABCD的周长为36,其相邻两内角的度数比为1:5,则此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A=∠C ,∠B=∠DB .AB ∥CD ,AB=CDC .AB=CD ,AD ∥BCD .AB ∥CD ,AD ∥BC2.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a =2,b =3,c =4B .a =4,b =4,c =5C .a =5,b =6,c =7D .a =5,b =12,c =133.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 C .D 4.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x≤﹣3B .x≥﹣3C .x <﹣3D .x >﹣35.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2B A ∠=∠,则C ∠的度数为().A .120︒B .60︒C .30︒D .15︒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C .两组邻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7.如图,矩形ABCD 中,AB=3,两条对角线AC 、BD 所夹的钝角为120°,则对角线BD 的长为A .B .C .33D .38.如图,在矩形ABCD 中,84AB BC ==,,将矩形沿对角线AC 折叠,则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为()A .12B .10C .8D .69.如图,正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在BD 上,且BE =CD ,则∠BEC 的度数为()A .22.5°B .60°C .67.5°D .75°10.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PE ⊥BC ,PF ⊥CD ,垂足分别为点E ,F ,连接AP ,EF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AP=EF;②∠PFE=∠BAP;③2EC;④△APD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1.在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内容后,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四边形ABCD 中,AD ∥BC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经过思考,小明说“添加AD=BC”,小红说“添加AB=DC”.你同意________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12.如图,菱形ABCD 中,若BD=24,AC=10,则AB 的长等于________,该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13.在Rt △ABC 中,a ,b 均为直角边且其长度为相邻的两个整数,若1a b <<,则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__.14.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现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1,2ABC的面积为______.15.已知:,x y为实数,且4y <,则4y --果为_______.16.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为边在三角形ABC 的同侧作正方形BCEF ,设正方形的中心为O,连结AO,如果AB=4,,则AC=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18.如图,已知 ABCD,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DE=B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19.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BC=∠OCB.(1)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2)请添加一个条件使矩形ABCD为正方形.20.如图,P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点E在BC上,且PE=PB.(1)求证:PE=PD;(2)连接DE,试判断∠PED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结论.2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分别过点C.D作CE∥BD,DE∥AC,CE和DE交于点E.(1)求证:四边形ODEC是矩形;(2)当∠ADB=60°,AD=23EA的长。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带有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带有答案)(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选择题1、 以下问题,不适合用普查的是( )A.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B.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C.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D. 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 2、 下列图案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A. 全体实数B.x≠1C.x=1D. x >14、 把 118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得( )1 1 1 1A. 18 18B. 18C. 2D.18 6 3 25、 若反比例函数y = (2m 1)x m 2-2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 m 的值是( )A. −1 或 1B. 小于 12 的任意实数C. −1D. 不能确定k6、 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 y=kx+3 与反比例函数 y = 的图象位置可能是( )x第 1 页 共 12 页3、 如果分式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 x 1第 2 页 共 12 页A. 1B. 2C. 一、填空题9、 当 x 时,分式 3 D. 4x 1的值为 0. x10、 若 x = 5 3 ,则 x 2 + 6x + 5 的值为 .12、 袋子里有 5 只红球,3 只白球,每只球除颜色以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 1 只球,是红球的可能性 (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是白球的可能性。
13、 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BD 交于点 O , ∠AOD =120 ,AC =4,则△ABO 的周长为 .14、 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有增根,则.15、 某校高一年级一班数学单元测试全班所有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满分 100 分,学生成绩取整数),则成绩在 90.5 95.5 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a + 3b c11、 若 a:b:c=1:2:3,则 =a 3b + c第 3 页 共 12 页2 和 y =x△PAB 的面积是 3,则 k = .17、 图 1 所示矩形 ABCD 中, BC =x ,CD =y ,y 与 x 满足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 2 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F 的斜边 EF 过 C 点, M 为 EF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 ①当 x =3 时, EC <EM③当 x 增大时, EC ⋅CF 的值增大18、 如图 1,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发生形变后成为边长为 a 的菱形,如果这个菱形的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为h , a我们把 的值叫做这个菱形的“形变度”。
八年级下册数学因式分解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因式分解题一、提取公因式法。
1. 分解因式:6ab + 3ac- 解析:公因式为3a,提取公因式后得到3a(2b + c)。
2. 分解因式:5x^2y-10xy^2- 解析:公因式为5xy,分解结果为5xy(x - 2y)。
3. 分解因式:9m^3n - 3m^2n^2- 解析:公因式为3m^2n,因式分解得3m^2n(3m - n)。
4. 分解因式:4a^3b - 6a^2b^2+2ab^3- 解析:公因式为2ab,分解后为2ab(2a^2-3ab + b^2)。
5. 分解因式:x(a - b)+y(b - a)- 解析:首先将y(b - a)变形为-y(a - b),公因式为(a - b),结果为(a - b)(x - y)。
6. 分解因式:3(x - y)^2-2(y - x)- 解析:将(y - x)变形为-(x - y),公因式为(x - y),得到(x - y)[3(x - y)+2]=(x - y)(3x - 3y + 2)。
7. 分解因式:2m(m - n)^2-8m^2(n - m)- 解析:将(n - m)变形为-(m - n),公因式为2m(m - n),分解结果为2m(m - n)[(m - n)+4m]=2m(m - n)(5m - n)。
二、公式法(平方差公式a^2-b^2=(a + b)(a - b))8. 分解因式:x^2-9- 解析:x^2-9=x^2-3^2,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为(x + 3)(x - 3)。
9. 分解因式:16y^2-25- 解析:16y^2-25=(4y)^2-5^2,因式分解得(4y + 5)(4y - 5)。
10. 分解因式:49 - m^2- 解析:49 - m^2=7^2-m^2,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为(7 + m)(7 - m)。
11. 分解因式:(x + 2)^2-y^2- 解析:根据平方差公式a=(x + 2),b = y,分解为(x+2 + y)(x + 2-y)。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分式方程111x mx x -=++有增根,则m 的值为()A .1B .2C .-2D .02.函数11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A .1x =B .1x =-C .1x ≠D .1x ≠-3.已知点()1,2P m m --在y 轴上,则m 的值是()A .1B .2C .-1D .-24.已知点()1,3A --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A .3B .13C .-3D .13-5.下列变形从左到右错误的是()A .22y y x x x--=B .222b b a a ⎛⎫= ⎪⎝⎭C .am abm b=D .1y xx y y x+=--6.华为Mate20手机搭载了全球首款7纳米制程芯片,7纳米就是0.000000007米.数据0.0000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7710⨯﹣B .80.710⨯﹣C .8710⨯﹣D .9710⨯﹣7.学校计划购买篮球和足球.若每个足球的价格比篮球的价格贵25元,且用800元购买篮球的数量与用1000元购买足球的数量相同.设每个足球的价格为x 元,则可列方程为()A .100080025x x=-B .100080025x x=+C .100080025x x =-D .100080025x x =+8.一次函数2y x m =-+与2y x =+图象的交点位于第二象限,则m 的值可能是()A .-4B .1C .2D .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4,0A ,点()0,3B -,点C 在坐标轴上,若ABC 的面积为12,则符合题意的点C 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如图所示,一次函数3y kx =-(k 是常数,0k ≠)与一次函数y x b =-+(b 是常数)的图象相交于点()2,1A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关于x 的方程3kx x b -=-+的解是2x =B .关于x 的不等式3x b kx -+>-的解集是2x >C .当0x <时,函数3y kx =-的值比函数y x b =-+的值小D .关于x ,y 的方程组3kx y x y b -=⎧⎨+=⎩的解是21x y =⎧⎨=⎩二、填空题11.计算:()02-=______________.12.已知点A(2,a)与点B(b ,4)关于x 轴对称,则a+b =_____.13.若22x -的值为正数,则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14.将直线2y x =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15.若正比例函数()1y m 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函数图像上的点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___.16.如图,过x 轴上的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m y x =、ny x=分别交于点A 、B ,若AOB 的面积为3,则m n -=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解方程:1212 x x=-+.18.先化简,再求值:221224x x xx x x-⎛⎫-÷⎪---⎝⎭,其中1x=-.19.一水果经营户从水果批发市场批发了草莓和葡萄共60千克(每种水果不少于10千克),到市场去卖,草莓和葡萄当天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如下表表示:品名草莓葡萄批发价/(元/千克)1610零售价/(元/千克)2214设全部售出60千克水果的总利润为y(元),草莓的批发量x(千克),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最大利润为多少?20.漳武高速公路南靖至永定段正在加速建设,高速全长40千米,预计2022年竣工.届时,如果汽车行驶高速公路上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的平均速度提高60%,那么行驶40千米的高速公路比行驶同等长度的普通公路所用时间将会缩短14小时,求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平均速度.21.观察以下等式:第1个等式:131 1223⎛⎫-÷=⎪⎝⎭;第2个等式:241 1362⎛⎫-÷=⎪⎝⎭;第3个等式:353 14125⎛⎫-÷=⎪⎝⎭;第4个等式:462 15203⎛⎫-÷=⎪⎝⎭;第5个等式:575 16307⎛⎫-÷=⎪⎝⎭;……按照以上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第7个等式:_____________;(2)写出你猜想的第n个等式(n为正整数),并证明.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与反比例函数myx=交于()2,3A-,()4,B n两点.(1)求直线AB 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连接AO ,求AOB 的面积.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4A ,()3,3B ,()2,1C .(1)作ABC 关于原点对称的111A B C △.(2)在y 轴上找一点P ,使得PB PC +最小,试求点P 的坐标.24.小琳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12y x =+-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琳的探究过程,请你补充完整.x…-4-3-2-1012…y …1-1-2-1m…(1)列表:①m =_____________;②若()6,3A -,(),3B n 为该函数图象上不同的两点,则n =_________;(2)描点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①根据函数图象可得:该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②观察函数12y x =+-的图象,写出该图象的两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③已知直线1112y x =--与函数12y x =+-的图象相交,则当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为是_____________.25.如图,直线l :y =﹣12x+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在y 轴上有一点C (0,4),动点M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 轴向左移动.(1)求A ,B 两点的坐标;(2)求△COM 的面积S 与点M 的移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t =6时,①直接写出直线CM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②问直线CM 与直线l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 【解析】将原式化为整式方程,根据分式方程111x mx x -=++有增根得出x 的值,将x 的值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m 的值.【详解】解:方程两边都乘(1)x +,得:1x m -=,根据分式方程111x mx x -=++有增根,∴10x +=,∴1x =-,∴112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无解的情况,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2、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3、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参数的值.2.C 【解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列式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得10x -≠,解得1x ≠,故选:C .3.A 【解析】根据在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求出m 的值即可.【详解】解:∵点()1,2P m m --在y 轴上,∴10m -=,∴1m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在y 轴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记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4.A 【解析】将点A 的坐标代入解析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将点()1,3A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ky x=中,得:31k-=-,解得:3k =,故选择: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时常用的方法.5.D 【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解:A 、22y y x x x--=,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222b b a a ⎛⎫= ⎪⎝⎭,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 、am abm b =,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 、1y x x y y x+=---,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或整式,分式的值不变.6.D 【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90.00000000771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10n a ⨯中a 与n 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7.C 【解析】【分析】根据用800元购买篮球的数量与用1000元购买足球的数量相同列分式方程.【详解】解:设每个足球的价格为x 元,则每个篮球(x-25)元,根据题意得100080025x x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B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将两个函数联立方程组,再根据交点在第二象限列不等式组,即可求出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次函数y =-2x+m 和y =x+2图象相交,∴22y x m y x =-+⎧⎨=+⎩,解得2343m x m y -⎧=⎪⎪⎨+⎪=⎪⎩,∵交点位于第二象限,∴203403m m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2m <,解不等式②得4m >-,∴不等式的解集为42m -<<,∴m 的值可能为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不等式及两直线相交: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由这两条直线相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9.D 【解析】【分析】分类讨论:当C 点在y 轴上,设C (0,t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2|t+3|•4=12,当C 点在x 轴上,设C (m ,0),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2|m-4|•3=12,然后分别解绝对值方程求出t 和m 即可得到C 点坐标.【详解】解:分两种情况:①当C 点在y 轴上,设C (0,t ),∵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2,∴12•|t+3|•4=12,解得t =3或−9.∴C 点坐标为(0,3),(0,−9),②当C 点在x 轴上,设C (m ,0),∵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2,∴12•|m-4|•3=12,解得m =12或−4.∴C 点坐标为(12,0),(−4,0),综上所述,C 点有4个,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计算相应线段的长,也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10.B 【解析】【分析】根据条件结合图象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3y kx =-(k 是常数,0k ≠)与一次函数y x b =-+(b 是常数)的图象相交于点()2,1A ,∴关于x 的方程3kx x b -=-+的解是2x =,选项A 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直线y x b =-+在直线3y kx =-上方时,都在点()2,1A 的左侧,∴关于x 的不等式3x b kx -+>-的解集是2x <,选项B 判断错误,符合题意;∵当x <0时,直线y x b =-+在直线3y kx =-上方,∴当x <0时,函数3y kx =-的值比函数y x b =-+的值小,选项C 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一次函数3y kx =-(k 是常数,0k ≠)与一次函数y x b =-+(b 是常数)的图象相交于点()2,1A ,∴关于x ,y 的方程组3kx y x y b -=⎧⎨+=⎩的解是21x y =⎧⎨=⎩,选项D 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性质.方程组的解就是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同时成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而这一对未知数的值也同时满足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式,因此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11.1【解析】【分析】由于01(0)a a =≠,即任何不为0的0次幂为1,根据零指数幂的意义完成即可.【详解】()0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的意义,这里要注意的是,底数不能为0.12.-2【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关于x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点A (2,a )与点B (b ,4)关于x 轴对称,∴b =2,a =−4,则a +b =−4+2=−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把握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3.x>2【解析】【分析】根据除法运算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由分子为正,则分母也为正,可得关于x 得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详解】∵202x >-,且2>0∴20x ->∴2x >故答案为:2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分式的值,除法的符号法则等知识,根据除法的符号法则得到关于x 的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4.21y x =+【解析】【分析】根据“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2y x =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1y x =+,故答案为:21y x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像与几何变换,熟知“上加下减”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15.2【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可得出k 的正负,根据函数图像上的点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可得出m 的值.【详解】解:∵正比例函数()1y m 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0m --<,解得:1m >,∵函数图像上的点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11m -=,解得:2m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6【解析】【分析】设P 点的坐标为(t ,0),则A (t ,m t ),B (t ,n t ),即可得到111==222AOP m S OP AP t m t =g g △,111==222BOP n S OP BP t n t -=g g △,再根据3AOB AOP BOP S S S =+=△△△求解即可.【详解】解:设P 点的坐标为(t ,0),则A (t ,m t ),B (t ,n t),∴111==222AOP m S OP AP t m t =g g △,111==222BOP n S OP BP t n t -=g g △,∵3AOB AOP BOP S S S =+=△△△,∴11322m n ⎛⎫+-= ⎪⎝⎭,∴6m n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17.x=4【解析】【分析】方程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1)(2)x x -+,化成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方程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1)(2)x x -+,得:22(1)x x +=-解方程得:x=4当x=4时,(1)(2)x x -+=18≠0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4【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要检验.18.2x x+,-1【解析】【分析】先计算括号内的同分母分式减法,将除法化为乘法,再计算除法,最后将1x =-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原式=1(2)(2)2(1)x x x x x x -+-⋅--=2x x +,当1x =-时,原式=-1.【点睛】此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正确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9.2240y x =+;34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y 与x 的关系式,进而可以求得y 的最大值.【详解】由题意可得,()()()22161410602240y x x x =-+-⨯-=+,1050x ≤≤ ,∴当50x =时,2240y x =+取得最大值,此时340y =,即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2240y x =+,最大利润为340元.【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20.96千米/小时【解析】【分析】设汽车在普通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小时,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汽车在普通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小时,由题意得:()40401160%4x x -=+,解得60x =,经检验,60x =是原方程的解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平均速度=60×(1+60%)=96千米/小时,答: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96千米/小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21.(1)17978569⎛⎫-÷= ⎪⎝⎭;(2)121(1)2n n n n n n n ++⎛⎫-÷= ⎪⎝⎭++,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等式的规律,可以写出第7个等式;(2)根据题目中的等式的规律,猜想出第n 个等式,然后将等号左边的式子化简,即可证明猜想成立;【详解】解:(1)由第1个等式:1311223⎛⎫-÷= ⎪⎝⎭;第2个等式:24121=3624⎛⎫-÷= ⎪⎝⎭;第3个等式:35314125⎛⎫-÷= ⎪⎝⎭;第4个等式:4624152036⎛⎫-÷= ⎪⎝⎭;第5个等式:57516307⎛⎫-÷= ⎪⎝⎭;依次可得:第6个式子为:16867428⎛⎫-÷= ⎪⎝⎭;第7个式子为:17978569⎛⎫-÷= ⎪⎝⎭;故答案为:17978569⎛⎫-÷= ⎪⎝⎭;(2)根据每个式子结构相同,每一项的分子分母随项数的变化规律可猜想:第n 个等式为:121(1)2n n n n n n n ++⎛⎫-÷= ⎪⎝⎭++;证明如下:∵左边=21(11)n n n n n ⎛⎫-÷ ⎪+⎭+⎝+,=1(1)12n n n n +⨯++,=2n n +,=右边,∴121(1)2n n n n n n n ++⎛⎫-÷= ⎪⎝⎭++成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式子的变化特点,写出相应的式子.22.(1)直线AB :3342y x =-+;反比例函数:6y x -=(2)92【解析】【分析】(1)将点A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m 的值,即可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将点B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n 的值,然后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2)设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为D ,则AOB 的面积=AOD △的面积+BOD 的面积,计算即可.【详解】解:(1)∵直线AB 与反比例函数m y x =交于()2,3A -,()4,B n 两点,将()2,3A -代入m y x =中得:32m =-,解得:6m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6y x -=,将()4,B n 代入6y x-=中得:32n =-,∴34,2B ⎛⎫-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则32342k b k b =-+⎧⎪⎨-=+⎪⎩,解得3432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342y x =-+;(2)设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为D,∵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342y x =-+,令0y =得:33042x =-+,解得:2x =,∴点D 的坐标为:(2,0),∴2OD =,∴113932222AOB AOD BOD S S S OD O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中,三角形面积的问题时,尽可能选择与坐标轴平行的边为底边,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3.(1)见解析;(2)见解析,点P 的坐标为(90,5)【解析】【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分别找到三点的对应点1A ,1B ,1C ,连线即可解答;(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作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2,连接B 2C 交y 轴于一点,即为点P ,连接PB 、PC ,此时PB+PC 最小,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详解】解:(1)如图:111A B C △即为所求;(2)如图,作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2,连接B 2C 交y 轴于一点,即为点P ,连接PB 、PC ,此时PB+PC 最小.则B 2(-3,3),设直线B 2C 的解析式为y=kx+b ,∴3321k b k b -+=⎧⎨+=⎩,解得2595k b ⎧=-⎪⎪⎨⎪=⎪⎩,∴直线B 2C 的解析式为2955y x =-+,当x=0时,95y =,∴点P 的坐标为(90,5).【点睛】此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最短路径问题作图,作关于某点对称的图形,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熟记轴对称的性质确定特殊点的对称点是解题的关键.24.(1)①1;②4;(2)见解析;(3)①-2;②当31x -<<时,20y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③0x >或4x <-【解析】【分析】(1)①把2x =代入12y x =+-即可得到答案;②把3y =代入12y x =+-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表格中的点坐标,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像即可;(3)①根据(2)中所画的函数图像求解即可;②根据(2)中所画的函数图像写出相应的性质即可;③画出函数1112y x =--的图像,然后利用图像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①把2x =代入12y x =+-得2121y =+-=,∴1m =,故答案为:1;②把3y =代入12y x =+-得312x =+-,即15x +=,∴6x =-或4x =,∵()6,3A -,(),3B n 为该函数图象上不同的两点∴4n =,故答案为:4;(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3)①如图所示,由函数图像可知,该函数的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2;②由函数图像可知,当31x -<<时,20y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③如图所示,画出函数1112y x =--,由图像可知,两直线的交点分别为(-4,1),(0-,1),∴当0x >或4x <-时1y 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画函数图像,求函数的自变量和函数值,函数图像的性质,根据函数图像的交点解不等式等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25.(1)A(4,0),B (0,2);(2)82,042t-8,t 4t t S -≤≤⎧⎪=⎨⎪⎩>;(3)①直线CM 的函数表达式为y=2x+4;②直线CM 与直线l 垂直,见解析.【解析】【分析】(1)令x=0和y=0,分别计算即可;(2)当0≤t≤4时,OM=4-t ;当t >4时,OM=t-4,按照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即可;(3)当t =6时,确定M 的坐标为(-2,0);①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解析式;②利用三角形全等,垂直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1)∵y =﹣12x+2,∴当x=0时,y=2,∴点B 的坐标(0,2);∴当y=0时,﹣12x+2=0,∴x=4,∴点A 的坐标为(4,0);(2)当0≤t≤4时,AM=t ,∵OM+AM=OA ,∴OM+t=4,∴OM=4-t ,∵点C (0,4),∴OC=4,∴S=12OM OC ⨯⨯=1(4)42t ⨯-⨯=8-2t ;当t >4时,AM=t ,∵OA+AM=OM ,∴OM+4=t ,∴OM=t-4,∵点C (0,4),∴OC=4,∴S=12OM OC ⨯⨯=1(4)42t ⨯-⨯=2t-8;∴△COM 的面积S 与点M 的移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82,042t-8,t 4t t S -≤≤⎧⎪=⎨⎪⎩>;(3)①当t =6时,OM=t-4=2,∵M 在x 轴的负半轴,∴点M 的坐标为(-2,0),设直线CM 的解析式为y=kx+b ,把(-2,0)和(0,4)分别代入解析式,得204k b b -+=⎧⎨=⎩;解得24k b =⎧⎨=⎩,∴直线CM 的解析式为y=2x+4;②设直线CM 1与直线l 交于点D ,∵OB=O 1M =2,OA=OC=4,∠CO 1M =∠AOB=90°,∴△CO 1M ≌△AOB ,∴∠1M CO=∠BAO ,∵∠C 1M O+∠1M CO =90°,∴∠C 1M O+∠BAO =90°,∴∠1M DA =90°,∴AD ⊥C 1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坐标与线段的转换,三角形的全等,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坐标与线段的关系,三角形的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使1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C x ≥1D x ≥-1 2、在根式xy 、12、2ab 、x y -、2x y 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0210=B 5630⨯=C 2236⨯=D 2(3)3-=- 4、一元二次方程x (x-2)=2-x 的根式( )A -1B 2C 1和2D -1和2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 3个B 2个C 1个D 0个 6、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a+c=2b ,c-a=12b ,则△ABC 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7、某公司为了解职工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对职工某一周平均每天锻炼 (跑步或快走)的里程进行统计(保留整数),并将他们平均每天锻炼 的里程数据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关于他们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中位数是2B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众数是2C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平均数是2.34D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不少于4km 的人数占调查职工的20% 8、疫情期间居民为了减少外出时间,更愿意使用APP 在线上购物,某购物APP 今年二月份用户比一月份增加了44%,三月份用户比二月份增加了21%,则二、三两个月用户的平均每月增长率是( )A 28%B 30%C 32%D 32.5% 9、有两个一元二次方程:M :ax 2+bx+c=0,N :cx 2+bx+a=0,以下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方程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方程N 也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如果方程M 有两根符号相同,那么方程N 也有两根符号相同 C 如果5是方程M 的一个根,那么15是方程N 的一个根D 如果方程M和方程N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那么这个跟必是x=110、△ABC中,∠C=30°,AC=6,BD是△ABC的中线,∠ADB=45°,则AB=()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的结果是1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8=0,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是13、有一棵9米高的大树,如果大树距离地面4米处这段(没有断开),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米之处才是安全的。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精品习题(含答案)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题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60°,那么下列各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C )A.∠D=60° B.∠A=120° C.∠C+∠D=180°D.∠C+∠A=180°2.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B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对角线互相垂直3.如图,▱ABCD的周长是28cm,△ABC的周长是22cm,则AC的长为( B )A. 6cm B. 12cm C. 4cm D. 8cm第3题第4题第5题第7题4.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如果AC=12,BD=10,AB=m,则m的取值范围是()A.10<m<12 B.2<m<22 C. 1<m<11 D.5<m<65.如图,如果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A. 1对B. 2对C. 3对D. 4对6.已知菱形的边长为6cm,一个内角为60°,则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是()A. 6cm B.cm C. 3cm D.cm7.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点E为垂足,连接DF,则∠CDF为()A.80°B.70°C.65°D.60°8.菱形的周长为20cm,两邻角的比为.1:2,则较长的对角线长为()A. 4.5cm B. 4cm C. 5cm D. 4cm9.矩形的四个内角平分线围成的四边形()A.一定是正方形 B.是矩形 C.菱形 D.只能是平行四边形10.在△ABC中,AB=12,AC=10,BC=9,AD是BC边上的高.将△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DEF的周长为()A. 9.5 B.10.5 C. 11 D. 15.5第二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4cm,则它的面积是cm2.1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8cm,则菱形的边长为cm,面积为cm2.1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B和CD于点E、F,BD=6,AC=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14.如图:菱形ABCD中,AB=2,∠B=120°,E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是.bnnnn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15.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若△ABC的周长为12cm,则△DEF的周长是cm.16.如图,过矩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K分别作矩形两边的平行线MN与PQ,那么图中矩形AMKP的面积S1与矩形QCNK的面积S2的大小关系是S1S2;(填“>”或“<”或“=”)17.已知Rt△ABC的周长是4+4,斜边上的中线长是2,则S△ABC= .18.将七个边长都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摆放,点A1、A2、A3、A4、A5、A6分别是六个正方形的中心,则这七个正方形重叠形成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第19题图第20题图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66分)19.如图,在△ABC中,D、E、F分别为边AB、BC、CA的中点.证明: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6分)20.已知:如图,在△ABC中,中线BE,CD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FGE是平行四边形.(8分)2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ABC外角∠CAM 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8分)(1)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22.如图所示,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点E,DF∥AB交AC于点F,(10分)求证:AD⊥EF.23.已知: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于B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DC,连接CF.(10分)(1)求证:D是BC的中点;(2)如果AB=AC,试判断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12分)(1)求证:∠ADB=∠CDB;(2)若∠ADC=90°,求证: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25.如图,△ABC中,MN∥BD交AC于P,∠ACB、∠ACD的平分线分别交MN于E、F.(12分)(1)求证:PE=PF;(2)当MN与AC的交点P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说明理由;(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不需要证明)第十六章二次根式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下列各式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有( B )①-10;②10a(a≥0);③mn(m,n同号且n≠0);④x2+1;⑤38.A .3个B .2个C .1个D .0个2.若代数式x +1(x -3)2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B )A .x ≥-1B .x ≥-1且x ≠3C .x >-1D .x >-1且x ≠33.下列计算:(1)( 2)2=2;(2) (-2)2=2;(3)(-2 3)2=12;(4)(2+3)(2- 3)=-1.其中结果正确的个数为( D ) A .1 B .2 C .3 D .44.下列式子中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 A. 3 B. 4 C.8 D.125.若75n 是整数,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是( B ) A .2 B .3 C .4 D .5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2 3 cm ,3 6 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C )A .8 2 cm 2B .7 2 cm 2C .9 2 cm 2 D. 2 cm 27.如果a -b =2 3,那么代数式(a 2+b 22a -b )·aa -b的值为( A )A. 3 B .2 3 C .3 3 D .4 3 8.甲、乙两人计算a +1-2a +a 2的值,当a =5的时候得到不同的答案,甲的解答是a +1-2a +a 2=a +(1-a )2=a +1-a =1;乙的解答是a +1-2a +a 2=a +(a -1)2=a +a -1=2a -1=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 .甲、乙都对B .甲、乙都错C .甲对,乙错D .甲错,乙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已知a <2,则(a -2)2=____2-a____. 10.计算:27-613=___根号三_____. 11.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 2-5=_____(x-根号五)(x+根号五)_______. 12.计算:18÷3×13=____根号二____. 13.化简:(1)13 2=____六分之根号二____;(2)112=___十二分之二倍的根号三_____;(3)102 5=____十分之五倍的根号二____;(4)23-1=____根号三加一____. 14.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8 cm ,12 cm ,18 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五倍的根号二加二倍的根号三____ cm.15.已知a 是13的整数部分,b 是13的小数部分,则ab =____三倍的根号十三减九____.16.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那么该三角形的面积为S =14[a 2b 2-(a 2+b 2-c 22)2].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5,2,1,则△ABC 的面积为____1____.三、解答题(共52分) 17.(10分)计算:解(1)2(12+20)-3(3-5); =根号三加七倍的根号五(2)(3-2 5)(15+5)-(10-2)2. =负的五倍的根号三减三倍的根号五减十二18.(10分)已知a =7+2,b =7-2,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a 2b +b 2a ;(2)a 2-b 2. (1)=六倍的根号七 (2)=八倍的根号七19.(10分)先化简,再求值:1x 2+2x +1·(1+3x -1)÷x +2x 2-1,其中x =2 5-1.十分之根号五20.(10分)王师傅有一根长45米的钢材,他想将它锯断后焊成三个面积分别为2平方米、18平方米、32平方米的正方形铁框,王师傅的钢材够用吗?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四倍的根号二加四倍的根号十八加四倍的根号三十二等于四倍的根号二加十二倍的根号二加十六倍的根号二等于三十倍的根号二三十二倍的根号二大于四十五所以王师傅的钢材不够用21.(12分)阅读材料:小明在学习了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的形式,如3+2 2=(1+2)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设a+b2=(m+n2)2(其中a,b,m,n均为正整数),则有a+b2=m2+2n2+2mn2,所以a=m2+2n2,b=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类似a+b2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1)当a,b,m,n均为正整数时,若a+b3=(m+n3)2,用含m,n的式子分别表示a,b,得a=___m的平方加三倍的n方_____,b=___2mn_____;(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找一组正整数a,b,m,n填空:___13___+___4___3=(____1__+__2____3)2;(3)若a+4 3=(m+n3)2,且a,m,n均为正整数,求a的值.A=13or勾股定理单元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二.01.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5 B.1,1,C.8,12,13 D.2.如图所示,△ABC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AC于点D,则BD的长为()A.B.C.D.3.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12 B.144 C.13 D.1944.如图,一个梯子AB长2.5米,顶端A靠在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上,测得BD长为0.5米,则梯子顶端A下落了()米.A.0.5 B.1 C.1.5 D.25.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a,较长的直角边为b,那么(a+b)2的值为()A.169 B.25 C.19 D.136.如图①所示,有一个由传感器A控制的灯,要装在门上方离地高4.5m的墙上,任何东西只要移至该灯5m及5m以内时,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个身高1.5m的学生要走到离墙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A.4米B.3米C.5米D.7米7.如图,在四个均由十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各有一个三角形ABC,那么这四个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C.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2,两直角边的比为1:2,则斜边长为;②直角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最短边长为1,则另一边长为;③在△ABC中,若∠A:∠B:∠C=1:5:6,则△ABC为直角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面积为12,底边上的高为4,则腰长为5.A.1个B.2个C.3个D.4个9.已知△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AD=8,则边BC的长为()A.21 B.15 C.6 D.以上答案都不对10.如图,在△ABC中,∠A=90°,P是BC上一点,且DB=DC,过BC上一点P,作PE ⊥AB于E,PF⊥DC于F,已知:AD:DB=1:3,BC=,则PE+PF的长是()A.B.6 C.D.二.填空题11.如图,在Rt△ABC中,∠C=90°,DE垂直平分AB,连结AD,若AC=6,BC=8,则CD的长为.12.已知:如图,四边形ABDC,AB=4,AC=3,CD=12,BD=13,∠BAC=90°.则四边形ABDC的面积是.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ABC=45°,CD=,BC=,连接AC、BD,若AC⊥AB,则BD的长度为.14.如图,一架15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OA上,这时梯子的顶端A离地面距离OA为12m,如果梯子顶端A沿墙下滑3m至C点,那么梯子底端B向外移至D点,则BD的长为m.15.如图,某小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绿地,量得直角边AC=4m,BC=3m,考虑到这块绿地周围还有足够多的空余部分,于是打算将这块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AC为一条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则扩充的方案共有种.三.解答题16.已知:如下图,Rt△ABC中,CD⊥AB于D,AC=4,BC=3,DB=.(1)求DC的长;(2)求AD的长;(3)求AB的长.17.《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1)).设每个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直角边为a,较长直角边为b,斜边为c(1)利用图(1)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验证勾股定理.(2)实际上还有很多代数恒等式也可用这种方法说明其正确性.试写出图(2)所表示的代数恒等式:;(3)如果图(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求(a+b)2的值.18.如图的一块地(图中阴影部分),∠ADC=90°,AD=12,CD=9,AB=25,BC=20.(1)求∠ACB的度数;(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9.如图所示,永定路一侧有A、B两个送奶站,C为永定路上一供奶站,CA和CB为供奶路线,现已测得AC=8km,BC=15km,AC⊥BC,∠1=30°.(1)连接AB,求两个送奶站之间的距离;(2)有一人从点C处出发沿永定路边向右行走,速度为2.5km/h,多长时间后这个人距B 送奶站最近?并求出最近距离.2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ABC的顶点在网格的格点上.(1)画线段AD∥BC,且使AD=BC,连接BD;此时D点的坐标是.(2)直接写出线段AC的长为,AD的长为,BD的长为.(3)直接写出△ABD为三角形,四边形ADBC面积是.21.如图,有一公路AB和一铁路CD在点A处交汇,且∠BAD=30°,在公路的点P处有一所学校(学校看作点P,点P与公路AB的距离忽略不计),AP=320米,火车行驶时,火车周围2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现有一列动车在铁路CD上沿AD方向行驶,该动车车身长200米,动车的速度为180千米/时,那么在该动车行驶过程中.(1)学校P是否会受到噪声的影响?说明理由;(2)如果受噪声影响,那么学校P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勾股定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32+42=5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12+12=()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82+122≠13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2+()2=()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解:△ABC的面积=×BC×AE=2,由勾股定理得,AC==,则××BD=2,解得BD=,故选:A.3.解:如图,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出:a2+b2=c2a2=25,c2=169,b2=169﹣25=144,因此B的面积是144.故选:B.4.解:在Rt△ABC中,AB=2.5米,BC=1.5米,故AC===2米,在Rt△ECD中,AB=DE=2.5米,CD=(1.5+0.5)米,故EC===1.5米,故AE=AC﹣CE=2﹣1.5=0.5米.故选:A.5.解:∵大正方形的面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13﹣1=12,即4×ab=12,即2ab=12,a2+b2=13,∴(a+b)2=13+12=25.故选:B.6.解:由题意可知.BE=CD=1.5m,AE=AB﹣BE=4.5﹣1.5=3m,AC=5m 由勾股定理得CE==4m故离门4米远的地方,灯刚好打开,故选:A.7.解:A、∵AC2=22+42=20,BC2=12+22=5,AB2=32+42=25,∴△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AC2=22+32=13,BC2=12+12=2,AB2=22+32=13,∴△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AB2=12+32=10,AC2=22+22=8,BC2=12+12=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AC2=22+42=20,BC2=22=4,AB2=42=16,∴△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8.解:①、设较短的一个直角边为M,则另一个直角边为2M,所以M×2M=2,解得M =,2M=2.根据勾股定理解得斜边为.所以此项正确;②、根据勾股定理解得,另一边==,所以此项正确;③、设∠A=x,则∠B=5x,∠C=6x.因为x+5x+6x=180°解得x=15°,从而得到三个角分别为15°、75°、90°.即△ABC为直角三角形,所以此项正确;④、已知面积和高则可以得到底边为6,又因为是等腰三角形,则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中线,则可以得到底边的一半为3.此时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腰长为=5.所以此项正确.所以正确的有四个.故选:D.9.解:在直角三角形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15;在直角三角形A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D=6.当AD在三角形的内部时,BC=15+6=21;当AD在三角形的外部时,BC=15﹣6=9.则BC的长是21或9.故选:D.10.【解答】解:(1)作PM⊥AC于点M,可得矩形AEPM∴PE=AM,利用DB=DC得到∠B=∠DCB∵PM∥AB.∴∠B=∠MPC∴∠DCB=∠MPC又∵PC=PC.∠PFC=∠PMC=90°∴△PFC≌△CMP∴PF=CM∴PE+PF=AC∵AD:DB=1:3∴可设AD=x,DB=3x,那么CD=3x,AC=2x,BC=2x∵BC=∴x=2∴PE+PF=AC=2×2=4.(2)连接PD,PD把△BCD分成两个三角形△PBD,△PCD,S=BD•PE,△PBDS=DC•PF,△PCDS=BD•AC,△BCD所以PE+PF=AC=2×2=4.故选:C.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DE是AB的中垂线,∴DA=DB,设AD=x,则DB=x,CD=BC﹣BD=8﹣x,在Rt△ACD中,∵AC2+CD2=AD2,∴62+(8﹣x)2=x2,解得x=,∴CD=8﹣x=,故答案为:.12.解:连接BC,∵∠A=90°,AB=4,AC=3∴BC=5,∵BC=5,BD=13,CD=12∴BC2+CD2=BD2∴△BCD是直角三角形∴S四边形ABCD=S△BCD+S△ABC=×4×3+×5×12=36,故答案为:3613.解:过A作AE⊥AD,使AE=AD,连接CE,DE,过C作CF⊥AD于F,则△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C=45°,∴△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DF=CD=1,∵AC⊥AB,∠ABC=45°,∴△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AF==2,∴AD=3,∴DE=AD=3,∵∠BAC=∠DAE=90°,∴∠BAD=∠CAE,在△BAD与△CAE中,,∴△BAD≌△CAE,(SAS),∴CE=BD,∵∠ADE=∠ADC=45°,∴∠CDE=90°,∴CE==2,∴BD=CE=2.故答案为:2.14.解:在Rt△ABO中,∵AB=15m,AO=12m,∴OB===9m.同理,在Rt△COD中,DO===12m,∴BD=OD﹣OB=12﹣9=3(m).故答案是:3.15.解:如图所示:故答案是:3.三.解答题(共6小题)16.解:(1)在Rt△DCB中,DC2+DB2=BC2,∴DC2=9﹣,∴DC=;(2)在Rt△ACD中,AD2+CD2=AC2,∴AD2=16﹣,∴AD=;(3)AB=AD+DB=+=5.17.解:(1)图(1)中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c2,也可表示为(b﹣a)2+4×ab ∴(b﹣a)2+4×ab=c2化简得b2﹣2ab+b2+2ab=c2∴当∠C=90°时,a2+b2=c2;(2)(x+y)(x+2y)=x2+3xy+2y2故填:(x+y)(x+2y)=x2+3xy+2y2(3)依题意得则2ab=12∴(a+b)2=a2+b2+2ab=13+12=25,即(a+b)2=25.18.解:在Rt△ADC中,∵AD=12,CD=9,∴AC2=AD2+CD2=122+92=225,∴AC=15(取正值).在△ABC中,∵AC2+BC2=152+202=625,AB2=252=625.∴AC2+BC2=AB2,∴△ACB为直角三角形,∠A CB=90°.(2)S阴影=AC×BC﹣AD×CD=×15×20﹣×12×9=96.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6.19.解:(1)∵AC=8km,BC=15km,AC⊥BC,∴A C2+BC2=AB2,AB=km,(2)过B作BD⊥永定路于D,∵△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B=90°,∵∠1=30°,∴∠BCD=180°﹣90°﹣30°=60°,在Rt△BCD中,∵∠BCD=60°,∴∠CBD=30°,∴CD=BC==7.5(km),∵7.5÷2.5=3(h),∴3小时后这人距离B送奶站最近.最近距离为km.20.解:(1)如图所示:D点的坐标是(0,﹣4);(2)线段AC的长为=,AD的长为=2,BD的长为=.(3)∵AB==5,AD=2,BD=,(2)2+()2=(5)2,∴△ABD为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DBC面积是2×=20.故答案为:(0,﹣4);,2,;直角,20.21.解:(1)如图作PH⊥CD于H.在Rt△APH中,∵∠PAH=30°,PA=320m,∴PH=PA=160m,∵160<200,∴学校P会受到噪声的影响.(2)当PE=PF=200时,动车在线段EF上时,受噪声影响,∵EF=2FH==240m,180千米/时=50米/秒∵=8.8秒,答:学校P受影响的时间为8.8秒.二次根式详解详析1.B [解析] ①的被开方数是负数,不是二次根式.②符合二次根式的定义,是二次根式.③m,n同号,且n≠0,则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二次根式.④因为x2≥0,所以x2+1>0,被开方数是正数,是二次根式.⑤的根指数不是2,所以不是二次根式.2.B [解析] 由题意得⎩⎪⎨⎪⎧x +1≥0,(x -3)2≠0, 解得x ≥-1且x ≠3.3.D [解析] (1)根据“( a )2=a (a ≥0)”可知( 2)2=2成立;(2)根据“ a 2=||a ”可知 (-2)2=2成立;(3)根据“(ab )2=a 2b 2”可知,计算(-2 3)2,可将-2和 3分别平方后,再相乘,所以这个结论正确;(4)根据“(a +b )(a -b )=a 2-b 2”,( 2+3)( 2- 3)=( 2)2-( 3)2=2-3=-1.4.A5.B [解析] ∵75=25×3,∴使75n 是整数的正整数n 的最小值是3.故选B. 6.C7.A [解析] 原式=(a -b )22a ·a a -b =a -b 2,把a -b =2 3代入,原式=2 32=3,故选A.8.D [解析] ∵a =5,∴(1-a )2=|1-a |=a -1.9.2-a 10. 311.(x +5)(x -5) 12. 2 13.(1)26 (2)36 (3)22(4)3+1 14.(5 2+2 3) [解析] 8+12+18=2 2+2 3+3 2=(5 2+23)cm.15.3 13-9 [解析] 根据题意,得a =3,b =13-3,所以ab =3()13-3= 3 13-9.16.1 [解析] 把5,2,1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S =14[5×4-(5+4-12)2]=14(20-16)=1,故填1. 17.解:(1)原式=2(2 3+2 5)-3 3+3 5 =4 3+4 5-3 3+3 5 =3+7 5. (2)原式=3×15+ 5 3- 25×15-10 `5-[](10)2-2×10×2+(2)2=3 5+5 3-10 3-10 5-10+4 5-2=-3 5-5 3-12.18.解:(1)原式=ab (a +b ).当a =7+2,b =7-2时,原式=6 7. (2)原式=(a +b )(a -b ).当a =7+2,b =7-2时,原式=8 7.19.解:原式=1(x +1)2·x +2x -1·(x +1)(x -1)x +2=1x +1. 当x =2 5-1时, 原式=12 5-1+1=510.20.解:不够用.理由如下: 焊成三个面积分别为2平方米、18平方米、32平方米的正方形铁框所需的钢材的总长是4(2+18+32)=4(2+3 2+4 2)=32 2(米),(32 2)2=2048,452=2025. ∵2048>2025,∴王师傅的钢材不够用.21.解:(1)m 2+3n 22mn(2)答案不唯一,如:4 2 1 1(3)根据题意,得⎩⎪⎨⎪⎧a =m 2+3n 2,4=2mn .∵2mn =4,且m ,n 为正整数,∴m =2,n =1或m =1,n =2, ∴a =7或a =13.平行四边形答案:所以D 是错误的.故选D .2、解:菱形对角线不相等,矩形对角线不垂直,也不平分一组对角,故答案应为对角线互相平分,故选B .3、解:∵▱ABCD 的周长是28cm ,∴AB+BC=14cm,∵AB+BC+AC=22cm,∴AC=22﹣14=8 cm.故选D.4、解:∵平行四边形ABCD∴OA=OC=6,OB=OD=5∵在△OAB中:OA﹣OB<AB<OA+OB∴1<m<11.故选C.5、解:∵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AO=CO,BO=DO∵∠AOB=∠COD,∠AOD=∠COB∴△ABO≌△CDO,△ADO≌△CBO(ASA)∵BD=BD,AC=AC∴△ABD≌△CDB,△ACD≌△CAB(SAS)∴共有四对.故选D.6、解: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较短的对角线与菱形的两边组成一个等边三故选D.8、解:由已知可得,菱形的边长为5cm,两邻角分别为60°,120°.又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30°的角,所对边为2.5cm,则此条对角线长5c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另一对角线长的一半为cm,则较长的对角线长为5cm.故本题选C.9、解:矩形的四个角平分线将矩形的四个角分成8个45°的角,因此形成的四边形每个角是90°.又知两条角平分线与矩形的一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这个四边形邻边相等,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得到该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A.∴△DEF的周长为△EAF的周长,即AE+EF+AF=(AB+BC+AC)=(12+10+9)=15.5.故选D.第二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x2+x2=42=16,解可得x=2cm;则它的面积是x2=8cm2,故答案为8cm2.12、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8cm,得到两条对角线相交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6=3cm和×8=4cm,那么它的斜边即菱形的边长=5cm,面积为6×8×=24cm2.故答案为5,24.∴∠CAB=30°∴PA=2EP∵AB=2,E是AB的中点∴AE=1在Rt△APE中,PA2﹣PE2=1∴PE=,PA=∴PE+PB=PE+PA=.故答案为.所以S1=S2.故答案为S1=S2.17、解:∵Rt△ABC的周长是4+4,斜边上的中线长是2,∴斜边长为4,设两个直角边的长为x,y,则x+y=4,x2+y2=16,解得:xy=8,∴S△ABC=xy=4.18、解:连接BD和AA2,∵四边形ABA2D和四边形A1EFC都是正方形,∴DA1=A1A2,∠A1DN=∠A1A2M=45°,∠DA1A2=∠NA1M=90°,∴∠DA1N=∠A2A1M,∵在△DA1N和△A2A1M中∠A1DN=∠A1A2M,DA1=A1A2,∠DA1N=∠A2A1M,∴△DA1N≌△A2A1M,即四边形MA1NA2的面积等于△DA1A2的面积,也等于正方形ABA2D的面积的,同理得出,其余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都等于正方形面积的,则这七个正方形重叠形成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6××12=,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66分)∴∠BAD=∠DAC,∵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MAE=∠CAE,∵四边形ADCE为矩形,∴矩形ADCE是正方形.∴当∠BAC=90°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22、证明:∵DE∥AC,DF∥AB,∴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又∵∠1=∠2,而∠2=∠3,∴∠1=∠3,∴AE=DE.∴▱AEDF为菱形.∴AD⊥EF.23、(1)证明:∵E是AD的中点,∴AE=DE.∵AF∥BC,∴∠FAE=∠BDE,∠AFE=∠DBE.∴△AFE≌△DBE.∴AF=BD.∵AF=DC,∴BD=DC.即:D是BC的中点.(4分)(2)解:四边形ADCF是矩形;∴∠ADB=∠CDB;(2)∵PM⊥AD,PN⊥CD,∠ADB=∠CDB,∴∠PMD=∠PND=90°,PM=PN,∵∠ADC=90°,∴四边形MPND是矩形,∵PM=PN,∴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25、证明:(1)∵CE平分∠ACB,∴∠ACE=∠BCE.∵MN∥BC,∴∠PEC=∠BCE.∴∠ACE=∠PEC,PE=PC.同理:PF=PC.∴PE=P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下册考试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八年级数学下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题满分共36分,)下列每小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把正确答案前字母序号填在下面表格相应的题号下.
1.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 C.x>1 D.x≥1
2.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A.2,3,4 B.3,4,5 C.6,8,12 D.
3.下列条件中,能确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一组对边相等B.一组对角相等
C.两条对角线相等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4.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B.C.D.
5.如图,是台阶的示意图.已知每个台阶的宽度都是30cm,每个台阶的高度都是15cm,连接AB,则AB等于()
A.195cm B.200cm C.205cm D.210cm
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
A.4 B.6 C.8 D.10
7.如图,在?ABCD中,AC与BD交于点O,点E是BC边的中点,OE=1,则AB的长是()
A.1 B.2 C.D.4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对角线AC 上的两点,当E、F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A. OE=OF
B. DE=BF
C. ∠ADE=∠CBF
D. ∠ABE=∠CDF
9.如图,□ABCD中,BD=CD,∠C=700,AE⊥BD于点E,则∠DAE=() A. 200 B. 250 C. 300 D. 350
10.化简(﹣2)2015?(+2)2016的结果为()
A.﹣1 B.﹣2 C. +2 D.﹣﹣2
11.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A.12 B.24 C.12D.16
12.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 的中点,当P在BC上从B向C移动而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
C.线段EF的长不改变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3.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14.计算的结果是.
15.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和BC于点E、F,AB=2,BC=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6..将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可拼成的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___.
17.如图,由四个直角边分别为5和4的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18.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56 cm,两邻边长的比为3∶1,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较长的边长为_______.
19.如图,一张纸片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其中∠C=90°,AC=12cm,BC=16cm,沿直线AD折叠该纸片,使直角边AC与斜边上的AE重合,则CD的长为
cm.
20.如图,在等腰Rt△OAA1中,∠OAA1=90°,OA=1,以OA1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1A2,以OA2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2A3,…则OA4的长度为.
三、解答下列各题(满分52分)
21.(1)(+)(﹣)﹣(+3)2.
(2)÷(﹣)﹣×+.
2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B=6,AD=10,∠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交CD的延长线于点F,求DF的长.
23.小红同学要测量A、C两地的距离,但A、C之间有一水池,不能直接测量,于是她在A、C同一水平面上选取了一点B,点B可直接到达A、C两地.她测量得到AB=80米,BC=20米,∠ABC=120°.请你帮助小红同学求出A、C两点之间的距离.(参考数据≈4.6)
2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8,∠A=60°,∠ADC=150°,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32.(1)求∠BDC的度数;(2)四边形ABCD的面
积.
2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D的平分线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BH⊥EC 于点H,求证:CH=EH.
2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为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连接DE、BF,
(1)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2)求证:DE∥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