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合集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传统道德准则,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些重要方面。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爱为核心,强调个体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忠诚、仁爱、礼仪等价值观念,并提出了“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顺应自然、虚心无为。

道家思想强调人的内在修养,注重身心合一,提倡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无为而治的思维方式。

三、佛教文化佛教是中国的主要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佛教强调人的内心修行和解脱,主张无私、慈悲、舍己为人的精神。

佛教中的诸多故事和寓言,以及诸如“舍身救人”、“布施行善”等思想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四、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体系的代表,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医药注重以整体观念审视人体,强调平衡和谐,追求身心的统一和健康。

中医药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生命和健康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五、中国书法艺术中国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被誉为“东方文艺之源”。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表现媒介,通过墨、纸、笔的搭配运用,表达思想情感。

中国书法注重形神兼备、笔墨独特,强调以气韵生动、线条流畅的方式来表现艺术意境。

书法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漂亮的字体,更是一种审美、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六、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注重以音乐表达情感,追求和谐美。

中国传统音乐以独特的音域和节奏,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例如,京剧、昆曲、琵琶、二胡等都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作品,它们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准,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1.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

中国书法包括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等不同类型。

2.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绘画有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等不同类型。

3.中国剪纸:剪纸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剪纸刀将纸张剪出各种形状的图案。

4.中国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和元宵节等。

5.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如古琴、古筝和京剧音乐等。

6.中国传统舞蹈:中国传统舞蹈包括古代舞蹈和民间舞蹈,如古典舞、民族舞和扇子舞等。

7.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有汉服、唐装和旗袍等不同类型。

8.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有殿堂、庙宇和园林等不同类型。

9.中国传统医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草药疗法、针灸疗法和气功等治疗方法。

10.中国传统饮食:中国传统饮食有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和鲁菜等。

11.中国传统茶艺: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包括泡茶和品茶等不同环节。

12.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中国传统节日有丰富多彩的风俗,如春节的放鞭炮、中秋节的赏月和端午节的划龙舟等。

13.中国传统礼仪:中国传统礼仪有许多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拜年、拜堂和拜师等。

14.中国传统民俗:中国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和踩高跷等。

15.中国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有京剧、豫剧和越剧等不同类型。

16.中国传统乐器:中国传统乐器有琵琶、古筝和二胡等。

17.中国传统美术:中国传统美术有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等不同类型。

18.中国传统工艺品:中国传统工艺品有陶瓷、剪纸和刺绣等。

19.中国传统文学:中国传统文学有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不同类型。

20.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有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不同学派。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的沉淀,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

下面将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知识点的汇总。

一、儒家思想1. 仁爱:《论语》中强调“仁”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仁者爱人”。

2. 礼教:儒家重视礼仪,认为“礼尚往来”,“君子不器”等礼教原则。

3. 中庸: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中和”、“中正”、“中道”,旨在平衡各种矛盾。

二、道家思想1. 道德经:强调“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无欲则刚”等思想,崇尚清静、自然。

2. 阴阳五行:道家思想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是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世间万物间的对立统一。

三、佛家思想1. 四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为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分别是儒、道、佛传统文化的核心。

2. 菩提树下:佛陀成道的地点,奠定了佛教的基础教义和修行基础。

四、诗词文学1. 唐诗宋词:唐宋诗词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产生了无数经典之作,如杜甫《春望》、李白《将进酒》、苏轼《水调歌头》等。

2. 四书五经: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为《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五、传统节日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等,过年、拜年、吃饺子等节庆活动。

2.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活动。

六、传统艺术1. 京剧:中国传统戏曲之一,结合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

2. 国画:中国传统绘画形式,重视笔墨、构图、意境,如山水画、花鸟画等。

七、中华传统美德1. 孝道:尊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的美德,认为“百善孝为先”,强调孝敬老人。

2. 忠诚:忠诚是中华传统的美德之一,强调忠于国家、忠于品德。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汇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这些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产物,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礼仪制度等方面的精华。

以下是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
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

儒家强调仁爱、礼仪、忠诚、孝道等伦理道德观念,提倡君子之道,注重修身养性,致力于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

2.道家思想:道家强调道、无为而治、自然之道。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强调宇宙的无穷无尽、无为而治的理念。

3.佛教: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后,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静心悟道,注重禅修和悟性体悟。

4.中医传统医学: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强调整体观念,注重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包括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被认为是一种综合性的医学体系。

5.中国书法和绘画:中国书法和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注重意境表达和文人情怀。

书法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之美。

6.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例如,古代的宫殿、寺庙和园林等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念。

7.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四个重要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在科技和文化传播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封建礼仪制度: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封建礼仪制度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儒家的礼乐观念渗透到政治、家庭和社交等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主流思想,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注重人伦关系、仁义道德、忠孝孝道和礼节等方面的教化。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无为而治和自然自由,主张“道法自然”,反对人为的约束和规范。

道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审美、哲学和宗教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3.佛教文化: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普渡众生和修身养性来追求解脱与觉悟。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宗教和哲学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4.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经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本儒家经典,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五本古代经典。

5.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笔画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书法作为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被誉为“文化的载体”。

6.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墨、彩、水墨的运用表达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意境和情感。

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笔墨风格和构图规律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7.中国民间艺术: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曲、剪纸、刺绣等各种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民俗特色和审美价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8.中国古代建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

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9.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价值观。

10.中国传统医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药学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涵盖了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常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涵盖了语言、文学、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礼仪、习俗等方方面面。

以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常识知识大全:一、语言类1. 汉字是中国传统的文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个字都有独特的意义和象形图案。

2. 汉字的基本结构由“笔画”组成,总共有214个常用的笔画。

每个汉字都是由不同的笔划组成的,笔划多的字一般难写,但也更有内涵,比如“龘”就有84个笔画,属于最复杂的汉字之一。

3. 汉字的读音有多种方法,包括普通话的拼音、广东话的粤语音、福建话的闽南音等等。

不同地区和语境下,同一个字的发音可能不同。

4. 汉字有很多成语典故,如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以及许多成语和俗语,这些都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学类1. 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有很多,最著名的包括《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等。

这些经典代表了古代中国的文化思想、人民生活、历史事件等。

2.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顶峰,唐诗的诗歌以气势恢宏、格调高远、目光深远著称,而宋词则以抒情、婉约、细腻的风格为主。

3. 中国古典小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代表作品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这些小说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包含着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

三、哲学类1.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之一,主要包括六十四卦和爻辞、象辞等内容。

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根本”。

2.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另一部哲学典籍,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所著。

这本书主要讲述道的思想,阐述了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和人生哲理。

3. 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被尊为“儒家大成之师”。

他提出的“性善论”、“兼爱论”等思想对中国古代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艺术类1. 中国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审美特点,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多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涵盖广泛,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部分。

它包括人文历史、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礼仪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

下面列举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一、家庭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观念,家庭成为一个人生活的最基本的单位。

以家族为凝聚力的社会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家族合作和互助的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内容,这也使得中国的家庭和睦团结。

二、尊敬长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辈占据重要地位,儿女要尊敬父母,年长的人要尊重年幼的人;师生、长兄和晚辈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优良品德,彰显出中国儒家文化中对关爱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三、优秀的礼仪习俗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礼仪的重视是世界闻名的。

中国人遵循着“礼尚往来”的原则,注重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修养。

如餐桌上不吸气声、不大声喧哗、不乱夹菜、不低头喝汤等。

传统的祭祀礼仪、婚礼仪式、葬礼、庙会等都富有文化内涵,令人肃然起敬。

四、社会公德心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天下为公”的思想,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常常考虑到社会公德心。

他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在行为上应该考虑到集体的利益,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观点。

这种关心社会、贡献社会的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价值。

五、尚德敬学中国传统文化尊崇德育教育,根据儒家思想,强调德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修身、齐家、治国。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高度重视学习和教育。

孔子大力提倡教育,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学习具有广泛性和延续性,是不断追求知识的人们的精神支柱。

六、文化意义深厚的节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

这些节日除了作为时间节点来观看自然现象外,更重要的是展示文化和历史深度,彰显文化自信,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意志,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其文化内容广泛、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讲中国文化基础一、文化的涵义(一)文化的汉语词源:文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二)文化的汉语词源:化化者,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三)文化的拉丁文词源拉丁文中的cultra,英法语中的culture,原意为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物质生产活动)的意义。

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精神活动)的意义,包括人的技能的练习,性情、品德的陶冶、教养,蕴含有通过人的努力摆脱蒙昧和纯自然状态。

(四)“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关于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两种。

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等。

四层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

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

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

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最早的权威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的特征(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3)文化具有时代性和超时代性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单项选择题(一)民风民俗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4.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 )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D.纪念秋瑾5.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A.浴兰节B.女儿节C.地腊D.中天节6.三冥节指的是()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7.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恒景B.后羿C.王维D.张衡8.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A.多子B.多福C.多寿D.多财9.重阳节,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 )的风俗。

A.菊花酒B.雄黄酒C.葡萄酒D.黄酒10.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下列哪一项不是“年初一,不吃稀”的意思()A.为了过好年B.为转变贫穷命运C.为避免下一年犯糊涂D.祈求来年新气象12.清明、中元、寒衣被称为三大鬼节,清明扫墓在()已成习俗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3.新娘出嫁时蒙上红盖头,最早的原因是()A.碍于兄妹身份B.红色彰显喜庆C.用于比魔驱邪D.遮挡新娘羞涩14.妈祖是中国海洋的保护神,对她的崇拜始于()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二)民间艺术15.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16.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17.全部是浙江省的瓷窑是()A.瓯窑余杭窑婺州窑龙泉窑B.武义窑龙泉窑余杭窑临汝窑C.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德化窑D.余杭窑龙泉窑临汝窑德清窑(三)中华地理18.中华民族的摇篮是:()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19.“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21.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22.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2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2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位置显著,其中“中岳”指的是()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5.我国古代元明时期的地图是()A.朱思本的《舆地图》B.《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C.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D.贾耽及其《海内华夷图》26.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A.山南水北B.山北水南C.山南水南D.山北水北(四)汉子汉语2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28.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2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3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A.60--70岁B.70—80岁C.80---100岁D.100岁以上31、“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32.“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3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34.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么()A.摘下B.收起C.放倒D.转移3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A.孔子B.老C.孟子D.荀子36.“三折肱而成良医”,其中的“三”并非是实际数目,下列何种不是此用法?()A.三思而行B.九死一生C.百炼成钢D.二八佳人37.下列成语中,哪个不适应用来形容“美女”? ( )A.闭月羞花B.春花秋月C.沉鱼落雁D.国色天香38.“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是哪位人物的名言?()A.陈廷焯B.苏轼C.葛洪D.杜甫39.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 )。

A.陶文B.甲骨文C.简牍文D.金文40.“一丝不苟”中的“丝”的含义是()。

A.计量单位B.丝线C.丝绸D.发丝41.“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孺子牛”典出()A.《论语》B.《汉书》C.《礼记》D.《左传》42.“登堂入室”中从“登堂”到“入室()A.技术水平更加精进B. 技术水平略有精进C.技术水平更加退步D.技术水平没有变化43.海外华人虽人居海外,但忠贞赤忱,称“海外赤子”源于()A.《诗经》B.《礼记》C.汉书D.《道德经》(五)中国文学44.《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吴B.贾C.王D.史45.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A.崔驷B.崔瑗C.崔醒D.崔寰4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A .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47.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A.《初刻拍案惊奇》B.《喻世明言》C.《醒世恒言》D.《西厢记》48.七月七日长生殿()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逢何必曾相识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49.王维擅长的诗体是()A.咏物诗B.咏景诗C.山水田园诗D.叙事诗50.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A.西林寺B.东林寺C.庐山D.龙虎山5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A.《归园田居》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岳阳楼记》52.下列作品不是“临川四梦”的是()A.《牡丹亭》B.《紫钗记》C.《金瓶梅》D.《邯郸梦》53.以下哪个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柳永54.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出自哪里()A.诗经B.元曲C.乐府D.宋词55.“四书”指的是()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B.《论语》《孟子》《春秋》《中庸》C.《论语》《孟子》《大学》《尚书》D.《论语》《孟子》《大学》《礼记》56.下列哪一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A.《史记》B.《国语》C.《论语》D.《左传》57.被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以下哪一位东汉末年的诗人()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蔡文姬58.“一门三文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是指( )A.曹操、曹植、曹丕B.苏洵、苏轼、苏澈C.班彪、班固。

班超D.杜甫、杜牧、杜苟鹤59.《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它创造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对我国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的许多名篇佳句传唱千古。

其中,首篇《关雎》就有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执子之手,与子偕老C.风雨如晦,鸡鸣不已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六)历史文化60.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61.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8B. 10C. 12D. 1462.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A.西施B.杨贵妃C.貂禅D.王昭君63.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6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拒绝收礼B.劝人投案.C 替人投案D.向人发誓65.“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66.下列哪位词人生活于两汉之交? ( )A.李煜B.苏轼C.李清照D.苏轼67.“文武二圣”指的是()A.孔子曹操B.老子关羽C.孔子刘备D.孔子关羽68.“小李杜”指()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商隐杜牧D.李商隐杜甫69.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A.清B.元C.唐D.宋70. 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A.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C. 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71. “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篇。

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A. 浙皖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萍浏醴起义D. 镇南关起义72.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典籍是( )A.左传B.旧唐书C.清史稿D.明史73.《史记》是中国第一部()A.纪传体通史B.编年史C.国别史D. 编年体通史74.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的眼光看问题。

A.生病发展B.排恶从善C.以悲为乐D.绝对差异75.称中华民族为“华夏子孙”是因为()A.炎帝的作用B.黄帝的作用C.禹帝的作用D.秦始皇的作用76. 我国的哪个民族,由13 世纪进入今甘肃临夏东乡地区的蒙古人与周围回、汉人长期共处发展形成的()A.东乡族B.土家族C.维吾尔族D.满族77.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78.我国宋元时期很多私印独具艺术性,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以下面哪两种字体入印,是后世印章范体?()A.隶书、楷书B.草书、宋书C.篆书、草书D.行书、楷书79.导致“洛阳纸贵”的是汉赋()A.班固《两都赋》B.张衡《两京赋》C.杨雄《河东赋》D. 左思《三都赋》80.“二十四史”中写的最好的四部是()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B. 《史记》《汉书》《晋书》《三国志》C.《史记》《汉书》《后汉书》《宋史》D.《史记》《汉书》《宋史》《明史》81.类书编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三国时期魏国的《皇览》是最早的类书。

我国古代编纂的类书中,规模最大的是( )。

A.《艺文类聚》B.《太平御览》C.《古今图书集成》D.《永乐大典》82.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 )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83.被称为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 )。

A.敦煌莫高窟B.洛阳龙门石窟C.大同云冈石窟D.天水麦积山石窟84.号称“清代校勘第一人”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