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6单元第20课《诗二首》(天上的街市)检测练习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
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 富, 都有助于把握人生。痛苦一旦过去, 人就会更加成熟, 对于成熟 的人来说, 这过去了的, 即便是痛苦, 也会成为人生的一段标志。保 持对生活的信心, 即使在逆境之中, 也不要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 这 不正是诗人在寂寥生涯中悟出的深刻哲理吗?
检测案
1.默写填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结合句子内容解释诗中的词语。
(1)瞬息:极短暂时间

(2)怀恋:怀念、留恋。
D.全诗虽短,但诗人通过对待现在,过去和未来的看法,体文阅读
不幸袭来的时候
汪国真
不幸袭来的时候 意志是一面无言的墙 可又有什么 能阻挡花朵的芳香① 我们为不幸流的泪水 总是很短很短 我们为鲜花流的泪水 却是好长好长
注:①花朵的芳香:这里借 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其实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 —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 巨大的成功。怎样说理才具有诗的味道,而被人所接受呢?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 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 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 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4.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课《诗二首》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课《诗二首》ppt教学课件
学会运用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活动。
运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增强学 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兴趣 ,增强文化自信。
详细描述:写读后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境,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诗二首》中的修辞手法
总结词:拓展思维
详细描述:通过对《诗二首》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学生可以拓展思维,提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增强文学素养。
06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优点
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重 点讲解了《诗二首》的诗歌意境 和表达技巧,符合教学大纲的要
详细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感 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 的语感和对诗歌情感的初步体验 。
讲解法
总结词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和背景。
详细描述
教师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 艺术手法等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 全面理解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对诗 歌的理解能力。
讨论法
总结词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诗二首》的主题思想
人生感悟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和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 态度和看法。
追求真理
诗歌中体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 求和探索,反映了作者对真理 的理解和认识。
批判现实
诗歌中对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进 行了批判,反映了作者对教学方法
朗读法
总结词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 感体验。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课件(共62张PPT)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课件(共62张PPT)

未选之路
关山 / 译
林中两路分,可惜难兼行 游子久伫立,极目望一径 蜿蜒复曲折,隐于丛林中 我选另一途,合理亦公正 草密人迹稀,正待人通行 足迹踏过处,两路皆相同 两路林中伸,落叶无人踪 我选一路走,深知路无穷 我疑从今后,能否转回程
数十年之后,谈起常叹息 林中两路分,一路人迹稀 我独进此路,境遇乃相异
总种路,对于一个人来讲都很 重要,因此“路”这个意象也就成为了古往今来许多人的描写对象。 那么这首小诗中的“路”到底是什么含义呢?我们不要着急, 先来看 看另外一个重要的意象—— “我”,想必大家到时候自然就会明白了!
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请大家努力将自己想象成为诗中的“我”,思考诗歌中
外国诗两首
——未选择的路
1.读读写写
伫(zhù)立 绵延(yán) 涉(shè)足 荒草萋萋(qī) 幽寂(yōu jì )
2.释义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幽寂:幽静寂寞。 不期而至: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3.作者作品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 年),美国诗人,曾四度获得普利策 奖。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同学们,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莫怀戚先生的散文《散步》。 在面对眼前一大一小两条路的时候,作者内心做出了一番激烈的选 择后,最终一家人没有选择那条平坦开阔的大路,而是选择了那条 曲径通幽的小路前行。 今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也在他的小诗《 未选择的路》中向我们展示了面对两条路时的选择问题。那么就请 同学们和老师跟随着诗人一起,看看他又是做出怎样的一番选择吧 !
首先,全诗共有 4 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 、四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 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 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诗二首》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诗二首》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诗二首》课文天上的街市
作者: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了然,
仿佛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仿佛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漂亮的街市。

街市上陈设的一些物件,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异。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可以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现在,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太阳船 (1982)
作者:吴望尧
日间有一条神奇的航线,
划来只镀金的巨船,
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慢慢地扯下了帆。

沿途它穿越密切的光波,或停靠于云的海岸,
当它卸掉批闪耀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

但在它驶近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
它淹没于灰色的浪涛,却溅起了银星千颗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6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6单元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6课《诫子书》第五单元第17课《猫》第18课《鸟》第19课《动物笑谈》第20课《狼》第六单元第21课《皇帝的新装》第22课《诗二首》《天上的街市》《太阳船》第23课《女娲造人》第24课《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塑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附: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一)文学常识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泽东选集》中。

(二)文章主题本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三)结构第一部分(1)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2)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3)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4)总结全文,点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深刻意义,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议论文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形式: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3)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五)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

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思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六)重点问题:1、“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2、“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明确:不行。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0课《外国诗二首》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0课《外国诗二首》同步练习

第19课外国诗二首基础练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忧郁.()shùn息()伫.立()Shè足()萋.萋()幽.寂()2.选词填空。

(1)那 (忧郁抑郁)的眼神,那寂寞的情绪,那份瑟缩和无可奈何,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2)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 (感叹感悟)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3.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2)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3)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4)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挫折与失败总是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

②我们费尽心思地躲避,也避免不了不遭受挫折和失败。

③但是,挫折并不等于失败。

④一个暂时失利的人,继续努力,打算贏回来,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请为第④句补上--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这句话倒有些道理。

②故一个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由这个时代凭空形成的,而是不知道由多少“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一起凑合而成的。

③有的哲学家说,时间只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

④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里边。

⑤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A.③⑤①④②B.⑤①④②③C.①④②③⑤D.③⑤①②④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第一节是理性分析,第二节是低声嘱咐,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人们:当被生活欺骗了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精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2 诗二首

【精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2 诗二首
8
7.第一节中,诗人抓住了街灯和明星的什么共同特点构成 比喻? _抓__住_了__街__灯__和__明_星__都__是__点__状__发_光__物__体__的__共_同__特__征__进__行___ _比__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节中,诗人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要这样写? _天__上_的__街__市__是__美_丽__、__富__庶__和__繁_华__的__。__表__现_诗__人__对__理__想_的__ _追__求_,__并__以__此__反_衬__人__间__社__会__的_黑__暗__,__表__达_对__现__实__社__会_的__ _不__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二) 太阳船 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 划来只镀金的巨船, 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 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沿途它穿越紧密的光波, 或停靠于云的海岸,
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 又驰向另一个港湾。
但在它驶近黑暗的时候,
船上却焚起了大火,
使它沉没于灰色的浪涛,
却溅起了银星千颗。
11
11. 这首诗热情赞颂了太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 阳船的?太阳的颜色有怎样的变化? _按__太_阳__运__行__的__时__间_顺__序__来__描__写_。__早__晨__:__金_色__;__太__阳__升_高__ _到__日_落__前__:__白__色_;__日__落__时__分__:_红__色__。________________
4
2. 内容梳理
(1)《天上的街市》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用优美
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2课《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2课《诗二首》教案
5.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与运用: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如“金黄”、“丰硕”、“余晖”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诗句解析: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表达情感。
-诗歌主题把握:通过学习两首诗歌,理解并概括出诗人对家乡、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诗歌意境的领悟: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诗歌中的意境,需要教师引导,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体会。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创作实践来加强。
-诗歌情感的传达: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人通过诗歌传达的细腻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表达。
-创作实践:学生在创作诗歌时可能缺乏灵感,需要教师提供指导,激发创作兴趣。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诗歌中的美,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文字表达情感,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歌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如何通过诗歌表达情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自然景色描绘与情感表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写作和生活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诗句解析方面,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将修辞手法与具体诗句相结合,通过更多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这些手法,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6单元第20课《诗二首》
(天上的街市)检测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想那缥缈(piāo miǎo)的空中
B.白昼(bái zhòu)有一条神秘的航线
C.当它卸下批闪烁(lì)的白银
D.船上却焚(fén)起了大火
2.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上的明星显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B.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C.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D.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驰向另一个港湾。

3.下列句子运用联想的一项是( )
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B.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C.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二、其他
4.文学常识填空。

郭沫若:中国____代文学家______、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

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戏剧
________等。

吴望尧:_____诗人,著有诗集________等。

三、语言表达
5.仿写。

示例: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仿写:清清的露珠醒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6.这首诗的作者是,原名郭开贞,诗人、学者。

代表诗集有《星空》等。

7.这首诗有些事,但更多的是想象。

请指出诗中想象的部分。

8.想象部分使用哪个字来统领的?
9.对于想象的东西,诗人却说得很肯定,说的似乎确有其事,请说说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10.诗中牛郎织女的故事跟传说的大不一样,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参考答案
1.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C.应为闪烁(shuò)。

2.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显”应该改为“现”,在这里是出现的意思。

3.A
【解析】此题考查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

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金钊作文中就利用了“穿错鞋”这一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B、C、D三项均为想象。

4.现诗人《女神》《星空》《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台湾《地平线》《玫瑰城》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郭沫若(1892年~1978年)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

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笔名沫若。

5.好像鱼儿转动的眼睛。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

做此种类型的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

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例句将“明灯”比作“明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仿写时也要运用比喻的修辞。

点睛: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

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

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3、用词不能重复。

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6.郭沫若、女神。

7.诗中后三节。

8.想。

9.这是由这首诗的主题决定的,用肯定无疑的说法,就是表达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坚定追求和赞美。

10.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是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没有自由和幸福的,当然不能照搬。

既要引用传说,又不能拘泥于传说,一切应视主题的需要而定。

【解析】
6.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

这首诗的作者是郭沫若。

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

7.此题考查的是对想象的理解。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第一节主要是联想,从地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明星。

后三节是想象天空中的情景。

点睛: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

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

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作者是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平民、农民,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形象来。

8.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

诗的第2段至第4段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

后几小节的诗都围绕着“想”展开。

所以“我想那缥缈的空中”的“想”字统领以下的想象部分。

9.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解答此题时要先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无论是想象还是联想都是为了主题服务的,而不是天马行空的。

10.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解答时要认真阅读诗歌,分析其主要内容,再根据诗歌结尾点明中心的句子来确定主旨。

作者之所以将传说中牛郎织女天各一方的悲情故事处理成自由来往的幸福故事,是为了使之与其所要表达的“美好自由,向上乐观”的主题相吻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