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doc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五劳七伤”指的是:A. 五脏劳损,七情内伤B. 五种劳损,七种外伤C. 五种劳损,七种内伤D. 五脏劳损,七种情绪伤害答案:A2. 金匮要略中对于“虚劳”的治疗原则是:A. 补虚泻实B. 泻实补虚C. 补虚为主D. 泻实为主答案:C3.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痰饮”是指:A. 痰液积聚于体内B. 痰液积聚于肺部C. 痰液积聚于胃部D. 痰液积聚于胸膈答案:A4.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痿症”主要是指:A. 肌肉萎缩无力B. 肢体麻木不仁C. 肢体疼痛难忍D. 肢体肿胀不适答案:A5. 金匮要略中对于“痹症”的治疗原则是:A. 温阳散寒B. 清热解毒C. 活血化瘀D. 滋阴降火答案:A6.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湿病”主要是指:A. 体内湿气过重B. 皮肤湿气过重C. 肺部湿气过重D. 脾胃湿气过重答案:A7. 金匮要略中对于“瘀血”的治疗原则是:A. 活血化瘀B. 清热解毒C. 温阳散寒D. 滋阴降火答案:A8.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气滞”主要是指:A. 气机不畅B. 气机过盛C. 气机不足D. 气机过热答案:A9. 金匮要略中对于“食积”的治疗原则是:A. 消食导滞B. 清热解毒C. 温阳散寒D. 滋阴降火答案:A10.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血虚”主要是指:A. 血液不足B. 血液过热C. 血液过冷D. 血液过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五脏”包括: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答案:ABCDE2.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七情”包括:A. 喜B. 怒C. 忧D. 思E. 悲F. 恐G. 惊答案:ABCDEFG3.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六淫”包括:A. 风B. 寒C. 暑D. 湿E. 燥F. 火答案:ABCDEF4.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四气”包括: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ABCD5.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五味”包括:A. 酸B. 苦C. 甘D. 辛E. 咸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五劳”指的是五种过度劳累的情况。
南方医科大学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A、五脏元真通畅B、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A、风痹B、湿痹C、血痹D、历节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A、风湿在表B、寒湿在表C、风湿兼气虚D、风湿兼阳虚7、百合病的病机是()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A、但臂不遂B、肢体麻木C、昏不识人D、半身不遂10、张某,风湿病四年。
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疗宜选用()A、黄芪桂枝五物汤B、桂枝附子汤C、桂枝芍药知母汤D、乌头汤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D、肢体萎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心肾D 、脾肾C、肺脾B 、心脾A.13、虚劳腰痛,治宜()A、麦味地黄丸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半夏泻心汤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A、麻黄、石膏B、生姜、半夏C、甘草、大枣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A、百脉一宗B、胃强脾弱C、阳微阴弦D、正气引邪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A、实热B、寒实C、虚寒D、虚热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
金匮要略试卷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在《金匮要略》的作者是:A.林亿B.王叔和C.张仲景D.华佗2、在《金匮要略》中附子配干姜的作用是:A.温散寒邪B.回阳救逆C.峻逐阴邪D.温中止痛3、《《金匮要略》认为杂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五脏元真不足B.客气邪风侵袭C. 七情房劳D.虫兽灾害4、《金匮》首篇第一条的“脾能伤肾……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中的“伤”字如何理解?A.制约B.伤害C.相侮D.相乘5、下列哪一组药物体现了《金匮》肝阴血虚的治疗原则:A.白芍、焦山栀、炙甘草、乌梅B.焦山栀、黄连、黄芩、黄柏C.炙甘草、淮小麦、大枣D.白芍、五味子、酸枣仁、乌梅6、血痹的典型症状是:A.肌肤麻痹B.身体沉重C. 关节疼痛D.肢体不遂7、大承气汤主治哪种腹满:A.胀重于积B.积重于胀C.胀积并重D.胀满并见8、风湿在表,治当发汗,但大汗之后,病仍不愈的原因是:A.汗之不彻B.汗多伤阴C.汗后受寒D.风去湿存9、甘草泻心汤的药物组成,除了甘草外,还有:A.半夏、生姜、黄芩、人参、大枣B.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C.半夏、生姜、黄芩、大枣D.半夏、干姜、黄芩、黄连、柴胡、人参、大枣10、依据《金匮》原文,“中风,邪入于经”:A.肌肤不仁B.肢体重滞C.角弓反张D.舌即难言,口吐涎11、风湿历节的主方是:A.桂枝芍药知母汤B.麻黄加术汤C.乌头汤D.侯氏黑散12、“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是: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13、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共同的病机是:A.气血亏虚B.心脾两虚C.气阴两虚D.阴阳两虚14、“缓中补虚”从方药功用看应是哪种含义:A.祛邪B. 扶正为主,兼以祛邪C.扶正祛邪并重D.祛邪为主,兼以扶正15、虚寒性肺痿没有以下那个症状:A.咳嗽B.吐涎沫C.头眩D.不渴16、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用何方主之:A.射干麻黄汤B.皂荚丸C.越婢汤D.厚朴麻黄汤17、治疗肾著病可用:A、甘草干姜汤B、苓桂术甘汤C、甘姜苓术汤D、肾气丸18、治疗阴寒痼结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用:A.大乌头煎B.大黄附子汤C.麻黄附子汤D.乌头赤石脂丸19、下列方证中没有表证的是:A.附子粳米汤证B.厚朴七物汤证C.乌头桂枝汤证D.麻黄附子汤证20、寒疝属于血虚者,治用:A.大乌头煎B.当归四逆汤C.乌头桂枝汤D.当归生姜羊肉汤21、外寒内饮挟热的咳喘宜选用:A.小青龙汤B.小青龙加石膏汤C.大青龙汤D. 葶苈大枣泻肺汤22、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治宜用:A、桂枝加黄芪汤B、越婢汤C、防己茯苓汤D、防己黄芪汤23、“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以何方主之:A.木防己汤B.小青龙汤C.苓桂术甘汤D.甘遂半夏汤24、以苦冒眩为主症的心下支饮证,仲景以何方主治:A.苓桂术甘汤B.泽泻汤C.五苓散D.真武汤25、胸痹急证治宜选用:A、薏苡附子散 B.乌头赤石脂丸 C.栝蒌薤白半夏汤 D.橘枳姜汤26、白虎加人参汤所治的消渴证的病机是:A.肺胃热盛,气津两伤B.水热互结,郁热伤阴C.肾不化气,津不上承D.阴虚内热,虚火上炎27、“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者,治当用:A.猪苓汤B.茯苓泽泻汤C.五苓散D.肾气丸28、黄疸病偏于热盛里实的治疗宜用:A.茵陈蒿汤B.大柴胡汤C.大黄硝石汤D.栀子大黄汤29、“阴伏”的病机是:A.湿热蕴结阴分B.邪热伏于血分C.瘀血郁热伏于血分D.邪热伏于阴分30、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粘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用何方主之:A.茵陈蒿汤B.桂枝加黄芪汤C.防己黄芪汤D.芪芍桂酒汤31、黄疸病篇中列举了很多黄疸的治疗方法,哪种治法为其中的重点:A.清利湿热B.调补脾胃C.润燥逐瘀D.解表发汗32、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选用:A.大半夏汤B.大黄甘草汤C.半夏干姜散D.吴茱萸汤33、肠痈脓未成,最佳治疗方剂是:A.排脓散B.王不留行散C.大黄牡丹汤D.薏苡附子败酱散34、治疗近血,仲景选用:A.黄土汤B.赤小豆当归散C. 当归芍药散D.地榆槐角丸35、橘皮汤用于治疗下列何种情况引起的呃逆:A.胃寒气逆B.胃虚有热C.水停心下D.虚阳外浮36、痰饮的治疗大法是:A.燥湿化痰B.清热涤痰C.温药和之D.宣肺化痰37、皮水无里热者,可以用:A.麻黄附子汤B.甘草麻黄汤C.越婢汤D.小青龙汤38、大建中汤的组成是:A.胶饴、人参、干姜、附子B. 胶饴、人参、干姜、蜀椒C.胶饴、人参、干姜、乌头D. 胶饴、人参、干姜、雄黄39、附子粳米汤的药物组成是:A.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B.附子、白术、半夏、大枣、粳米C.附子、粳米、白术、茯苓、甘草D.附子、粳米、白术、半夏、人参40、梦遗或滑精频作,梦交,少腹挛急,外阴寒冷,目眩,发落,心悸,失眠者,治用:A.桂枝加龙骨牡蛎汤B.小建中汤C.酸枣仁汤D.肾气丸(二)X型选择题(1-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金匮要略》为我国古代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ArrayA.内科杂病学的基础B.温病学的基础C.外感热病学的基础D.妇产科学的基础E.儿科学的基础2、预防疾病,仲景提出了以下哪几点:A.不令邪风干忤经络B.适中经络,未传脏腑,即医治之C.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D.更能勿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E.服食节冷、热、苦、酸、辛、甘3、狐惑病的临床特征是:A.状如伤寒B.目赤如鸠眼C.咽喉溃疡D.前后二阴蚀烂E.目四眦黑4、百合病误治后所用的方剂是:A.百合鸡子汤B.百合知母汤C.百合滑石散D.滑石代赭汤E.栝蒌牡蛎散5、甘遂半夏汤中的甘草和甘遂:A.甘遂峻猛,甘草缓和其药性B.甘草针对痰多喘满之证C.甘遂消胸胁部的悬饮D.两药相反相成E.共用激发水饮得以尽去6、下列哪些方剂可治疗虚寒性腹痛?A.大黄附子汤B.附子粳米汤C.厚朴三物汤D.大建中汤E.当归生姜羊肉汤7、治肝气奔豚的奔豚汤,其药物组成中有:A.柴胡B.生姜C.当归D.川芎E.黄芩8、《金匮》所论呕吐、哕、下利三病证,凡属实证、热证的多责之于:A.肝B.胆C.胃D.脾E.肠9、《金匮要略》在药物剂型方面外治药剂有:A、熏B、洗C、坐D、敷E、膏药10.下列哪些药物属于吴茱萸汤的组成成份:A.吴茱萸B.人参C.大枣D.山茱萸E.生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谷疸之为病,,,,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B)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C)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D)A、五脏元真通畅B、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B)A、风痹B、湿痹C、血痹D、历节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C)A、风湿在表B、寒湿在表C、风湿兼气虚D、风湿兼阳虚7、百合病的病机是(D)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B)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A、但臂不遂B、肢体麻木C、昏不识人D、半身不遂10、张某,风湿病四年。
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疗宜选用()A、黄芪桂枝五物汤B、桂枝附子汤C、桂枝芍药知母汤D、乌头汤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D、肢体萎软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B、肺脾C、脾肾D、心肾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半夏泻心汤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A、麻黄、石膏B、生姜、半夏C、甘草、大枣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B、胃强脾弱C、阳微阴弦D、正气引邪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A、实热B、寒实C、虚寒D、虚热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
金匮要略选择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金匮要略选择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伤寒杂病论》中有几卷的是以杂病论述为主?A、7B、6C、4D、8E、5正确答案:B2、防己黄芪汤可治水气病,其病机为A、风水夹热B、皮水夹热C、风水表虚D、皮水郁表E、水阻阳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风水表虚证证治——①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腹痛加芍药。
3、余某,男,72岁。
患小便不利已久,曾用八正散、五苓散及西药利尿,效果不佳。
诊见:口渴甚苦而不欲饮,少腹胀急难忍,手足微凉,舌质淡胖齿痕,苔黄腻而干,脉沉细而数。
治宜( )A、苓桂术甘汤B、苓桂枣甘汤C、栝楼瞿麦丸D、大黄附子汤E、桂枝茯苓丸正确答案:C4、大建中汤所治腹满证的病机为A、脾肾阳虚阴盛,水饮上逆B、中焦虚寒,水饮内停C、脾胃阳衰,中焦寒甚D、寒实内结,阳气不运E、脾胃虚弱,阴阳失调正确答案:C5、“渴者,与猪苓汤”,体现的治则是()A、新久宜有先后B、治未病C、表里当分缓急D、审因论治E、虚实异治正确答案:D6、大半夏汤是由以下哪组药物组成的A、半夏、人参B、半夏、生姜汁C、半夏、生姜D、半夏、干姜E、半夏、人参、白蜜正确答案:E7、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中芒硝的作用是A、攻逐水饮B、荡热去实C、软坚散结清热D、消瘀活血E、润燥通便正确答案:C8、某男性,此人好饮酒,数斤不醉,适至六月湿暑当令,又饮酒过量,遂致黄疸重症,壮热不退,面目遍身色如老橘,口渴思饮,大小便不利,六脉沉实而数,舌苔黄燥。
本案宜以何方为主?A、桂枝加黄芪汤B、大黄硝石汤C、栀子大黄汤D、硝石矾石散E、茵陈蒿汤正确答案:C9、李某,男,50岁。
患者心悸不宁已三四年。
经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早,呈三联律. 四联律。
近半年来,心悸发作转频,伴胸闷,头昏,动辄汗出。
叠投益气养心安神之品,药效罔然。
近周来,心烦,艰寐梦忧,神疲口干,舌边尖红,稍有裂纹,苔薄,脉细虚弦结代。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大全(二)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A、五脏元真通畅B、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A、风痹B、湿痹C、血痹D、历节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A、风湿在表B、寒湿在表C、风湿兼气虚D、风湿兼阳虚7、百合病的病机是()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A、但臂不遂B、肢体麻木C、昏不识人D、半身不遂10、张某,风湿病四年。
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疗宜选用()A、黄芪桂枝五物汤B、桂枝附子汤C、桂枝芍药知母汤D、乌头汤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A、肢体疼痛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D、肢体萎软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A、心脾B、肺脾C、脾肾D、心肾13、虚劳腰痛,治宜()A、麦味地黄丸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半夏泻心汤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A、麻黄、石膏B、生姜、半夏C、甘草、大枣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A、百脉一宗B、胃强脾弱C、阳微阴弦D、正气引邪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A、实热B、寒实C、虚寒D、虚热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
)。
1.<<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E)。
A卫气营血辨证B经络辨证C六经辨证D三焦辨证E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和的辨证2.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未至而至”是指:(E)。
A以得甲子,天未温和B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C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D未得甲子,天未温和E未得甲子,天因温和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治宜:(B )。
A白术附子汤B桂枝附子汤C甘草附子汤D防己黄芪汤E麻杏苡甘汤4.“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该文中“小便反少”的病机(D )。
A风寒犯肺,肺失通调,津液不布B寒邪盛,寒性收引,气不布津C无汗邪不外达,气上冲胸,津液随之上行而不下降D在里之津液已伤E邪闭三焦,津不四布5百合病的病理“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B)。
A先天之本肾脏B主血脉的心脏C朝百脉的肺脏D心肺两脏E血脉的原动力宗气6.百合知母汤所治百合病是:(B)。
A病形如处者B发汗后者C下之后者D吐之后者E变发热者7.据《金匮要略》原文,甘草泻心汤主治狐惑病何证?( D)。
A前阴腐蚀B后阴蚀烂C眼部化脓D咽喉腐蚀E面部变色8.鳖甲煎丸的作用主要以:(A)。
A驱邪为主B扶正为主C截疟为主D杀虫为主E调和寒热为主9.寒湿历节的主方是:(C)。
A桂枝芍药知母汤B麻黄加术汤C乌头汤D大乌头煎E麻杏苡甘汤10.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选用何方治疗?( D)。
A风引汤B头风摩散方C桂枝芍药知母汤D黄芪桂枝五物汤E乌头汤11.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D)。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金匮要略》是以下哪位医学家所著?A. 李时中B. 王叔和C. 张仲景D. 隋岳答案:C2. 《金匮要略》是中国哪个朝代的医学经典?A. 唐朝B. 明朝C. 东汉D. 清朝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金匮要略》的主要特点?A. 系统总结了中医治疗方法和方剂B. 以阳明病论为主要理论基础C. 包含了病案和临床经验D. 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答案:B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 《金匮要略》是早期中医书籍中开创性的篇章之一。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金匮要略》归纳总结了许多医学经验和治疗方法。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 《金匮要略》是一本讲述中药的著作。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金匮要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金匮要略》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一本中医经典。
它主要总结了临床医学的经验和治疗方法,包括病案、临床经验和方剂等。
《金匮要略》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以阳明病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系统介绍了许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该书形式简洁、逻辑清晰,语句通顺,对于中医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2. 举例说明《金匮要略》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答: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金匮要略》中提到的桂枝汤对于感冒引起的阳明病有显著疗效。
桂枝汤是由柴胡、干姜、大枣和桂枝等药物组成的方剂,对于阳明病的发热、口渴、大便秘结等症状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这个方剂的应用经验和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后来的医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3. 以你了解的中医知识,结合《金匮要略》中的内容,简述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思想。
答: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脉象、舌象等症状,通过辨别疾病的病机和证候,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金匮要略》中对于辨证施治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久病与急病、寒证与热证等,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方剂进行治疗。
辨证施治旨在针对病情的根源,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 C 、《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A、五脏元真通畅 B 、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A、风痹B、湿痹C、血痹D、历节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A、风湿在表B、寒湿在表C、风湿兼气虚D、风湿兼阳虚7、百合病的病机是()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A、但臂不遂B、肢体麻木C、昏不识人D、半身不遂10、张某,风湿病四年。
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疗宜选用()A、黄芪桂枝五物汤B、桂枝附子汤C、桂枝芍药知母汤D、乌头汤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A、肢体疼痛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D、肢体萎软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A、心脾B、肺脾C、脾肾D、心肾13、虚劳腰痛,治宜()A、麦味地黄丸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半夏泻心汤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A、麻黄、石膏B、生姜、半夏C、甘草、大枣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A、百脉一宗B、胃强脾弱C、阳微阴弦D、正气引邪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A、实热B、寒实C、虚寒D、虚热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
治宜()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厚朴三物汤D、大柴胡汤19、肝着的病机是()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B、肝经湿热C、肝阳上亢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A、悬饮B、痰饮C、溢饮D、支饮21、《金匮要略》在明确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其杂病辨证的核心是()A、六经辨证B、八纲辨证C、脏腑辨证D、卫气营血辨证22、“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是以脉象来()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23、“先表后里”的治法适用于()A、表邪易内陷入里B、但解表则里证不去,但治里则外邪不解C、正气虚弱,元阳颓败D、以上都不是24、外湿最易侵犯人体的部位是()A、皮肤、经脉B、皮肤、肌肉C、皮肤、关节D、肌肉、关节25、风湿在表,兼有化热之征象时,可选用()A、麻黄加术汤B、麻杏石甘汤C、麻杏苡甘汤D、防己黄芪汤26、麻杏苡甘汤的功效以下列哪项为主()A、祛风除湿B、散寒除湿C、益气祛风除湿D、轻清宣化,解表祛湿27、百合地黄汤的主要治法是()A、润养心肺,凉血清热B、养阴清热,润燥补虚C、养阴清热,和胃降逆D、养阴清热,益气生津2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29、以下哪些是对中风的病机论述()A、络脉空虚,贼邪不泻B、阳微阴弦C、百脉一宗,悉致其病D、脉沉而弱,汗出入水中30、临床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有骨变筋缩之变化者,除祛风散寒除湿外,常配合()A、调和脾胃B、气血双补C、活血化瘀D、补益肝肾31、血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阳微阴弦B、百脉一宗C、肝肾不足,水湿浸渍D、气血不足,加被微风32、黄某,男,恣情纵欲,致精神不固,夜寐不安,寐则梦遗,头晕身倦,六脉皆虚,宜选方()A、黄芪桂枝五物汤B、天雄散方C、桂枝加龙牡汤D、小建中汤33、何某某,女,因久患失眠,诸药无效,形体消瘦,神气衰减,心烦不寐,多梦纷纭,神魂不安,脉弦细,治宜选下列何方治疗()A、甘麦大枣汤B、柏子养心丸C、酸枣仁汤D、百合知母汤34、肺痈的病机是()A、重感风热之邪,肺生痈脓B、上焦热盛,肺热叶焦C、热在上焦,津液枯燥D、肺气痿弱不用35、越婢加半夏汤的功效是()A、宣壅导滞,利窍涤痰B、解表化饮,清热除烦C、宣肺泻热,降逆平喘D、散寒宣肺,降逆化痰36、饮逆奔豚,方选()A、奔豚汤 B 、桂枝加桂汤C、苓桂甘枣汤D、桂支加龙牡汤37、、胸痹心痛的病机是()A、百脉一宗B、胃强脾弱C、阳微阴弦D、正气引邪38、栝蒌薤白半夏汤的功效是()A、宣痹通阳,豁痰利气B、宣痹通阳,化痰降逆C、宣肺利气化痰D、通阳化饮,下气降逆39、潘某某,男,43 岁。
因劳动后汗出受凉,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腹满而痛,大便三日未解,舌苔黄腻,脉浮滑,治宜()A、小柴胡汤B、大柴胡汤C、厚朴三物汤D、厚朴七物汤40、下列除哪个症状之外,均为附子粳米汤的适应症()A、腹痛雷鸣B、呕吐C、四肢不温D、下利41、“病人脉浮在前,其病在表;脉浮在后,其病在里”,是用脉象来()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42、表里同治适用于()A、表邪易内陷入里B、但解表则里证不去,但治里则外邪不解C、正气虚弱,元阳颓败D、以上都不是43、麻黄加术汤中,麻黄配伍白术目的在于()A、加强发汗作用B、变辛温发散为辛凉清宣C、虽发汗而不致过汗D、以上都不是44、李某,男,因汗出风吹,致风湿内侵,郁而化热,每日下午热势增重,全身疼痛,伴咽部红肿,无汗,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治疗宜选用()A、麻黄加术汤B、麻杏苡甘汤C、麻杏石甘汤D、防己黄芪汤45、百合病的病机是()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46、周某,女,32 岁。
劳动汗出后即在树荫下乘凉,晚即觉左肩臂麻木不适,余正常,舌淡苔白,脉浮略紧。
治宜选用()A、乌头汤B、桂枝芍药知母汤 C 、黄芪桂枝五物汤 D 、厚朴七物汤47、陈某某,女性,42 岁。
患腹痛已年余,经常脐周隐痛,用热水袋温按可止,四肢酸痛,饮食无味,月经延期,色淡量少,舌苔薄白,脉象沉弦。
方选()A、温经汤B、大建中汤C、小建中汤D、附子理中丸48、虚劳脉结悸,治以()A、炙甘草汤B、麦门冬汤C、酸枣仁汤D、甘麦大枣汤49、射干麻黄汤的治法是()A、宣壅导滞,利窍涤痰B、解表化饮,清热除烦C、宣肺泻热,降逆平喘D、散寒宣肺,降逆化痰50、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功效是()A、解表化饮,清热除烦B、宣肺泻热,降逆平喘C、散寒宣肺,降逆化痰D、清养肺胃,止逆下气51、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辩证当属()A、实热B、寒实C、虚寒D、以上都不是52、车某某,男,25 岁。
胃脘剧痛,腹胀便秘,拒按,口苦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沉数,治宜()A、厚朴七物汤B、大柴胡汤C、厚朴三物汤D、大建中汤53、患者腹痛剧烈,甚则呕吐不止,辗转不宁,四肢不温,神倦少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紧,治宜()A、附子理中汤B、附子粳米汤C、小建中汤D、大建中汤54、患者于某某,女,28 岁。
胁腹疼痛,大便不通,畏寒肢冷,舌苔粘腻,脉紧弦。
治宜()A、大建中汤B、小建中汤C、大黄附子汤D、麻黄附子汤55、陈某某,男,井下作业后,当晚即感腰部牵引疼痛,腰以下冷而沉重,大便稍干,小便混黄,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涩。
方选()A、八味肾气丸B、苓桂术甘汤C、甘姜苓术汤D、真武汤56、饮停胁下,谓之()A、悬饮B、溢饮C、支饮D、痰饮57、痰饮饮停心下,可选方()A、肾气丸B、苓桂术甘汤C、五苓散D、甘遂半夏汤58、甘遂半夏汤中包含有十八反的药物是()A、半夏、乌头B、甘遂、甘草C、半夏、甘草D、甘遂、芍药59、石水与下列何脏的关系最为密切()A、心肾B、肝肾C、肺肾D、脾肾60、黄汗若久治不愈可转为()A、痂癞B、历节C、脓肿D、周痹61、“水病脉出者死”是以脉象来()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62、邪热在胃时,除选用清热益胃的石膏知母外,还加入咸寒滋肾的龟板、阿胶,防止胃热下陷于肾,此种治法属于()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63、《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A、五脏元真通畅B、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64、先里后表适用于()A、表邪易内陷入里B、但解表则里证不去,但治里则外邪不解C、正气虚弱,元阳颓败D、以上都不是65、桂枝附子汤主治()A、风湿表阳虚,风气偏盛B、风湿表阳虚,湿气偏盛C、表里阳俱虚D、以上都不是66、麻杏苡甘汤的功效以下列哪项为主()A、祛风除湿B、散寒除湿C、益气祛风除湿D、轻清宣化,解表祛湿67、百合病的病机是()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6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69、周某,女,32 岁。
劳动汗出后即在树荫下乘凉,晚即觉左肩臂麻木不适,余正常,舌淡苔白,脉浮略紧。
治宜选用()A、乌头汤B、桂枝芍药知母汤C、黄芪桂枝五物汤D、厚朴七物汤70、临床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有骨变筋缩之变化者,除祛风散寒除湿外,常配合()A、调和脾胃B、气血双补C、活血化瘀D、补益肝肾7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A、肢体疼痛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D、肢体萎软72、车某某,男,25 岁。
胃脘剧痛,腹胀便秘,拒按,口苦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沉数,治宜()A、厚朴七物汤B、大柴胡汤C、厚朴三物汤D、大建中汤73、虚劳腰痛,治宜()A、麦味地黄丸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74、下列含有培土生金之意的方剂有()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苓桂术甘汤D、半夏泻心汤75、产后血虚里寒腹痛可选方()A、当归芍药散B、当归生姜羊肉汤 C 、枳实芍药散D、枳术散76、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方选()A、百合地黄汤B、半夏厚朴汤C、麦门冬汤D、甘麦大枣汤77、对于产后病的治疗,应做到()A、调理脾胃B、去菀陈坐C、补益肝肾D、顾护津液78、热利下重,腹痛,里急后重甚者,可于白头翁汤中加()A、葛根、银花、连翘B、当归、芍药、木香、槟榔C、枳实、山楂、莱菔子D、银花、生地、丹皮、赤芍79、桂枝茯苓丸的组成是()A、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B、桂枝、茯苓、桃仁、红花、冬瓜仁C、桂枝、茯苓、桃仁、大黄、冬瓜仁D、桂枝、茯苓、丹皮、芍药、冬瓜仁80、下利脓血证属热利下重,方选()A、大承气汤B、大黄甘草汤C、白头翁汤D、桃花汤8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 C 、《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82、“⋯⋯,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是用脉象来()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 、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8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8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A、五脏元真通畅B、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8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A、风痹B、湿痹C、血痹D、历节86、麻杏苡甘汤的功效以下列哪项为主()A、祛风除湿B、散寒除湿C、益气祛风除湿D、轻清宣化,解表祛湿87、百合地黄汤的主要治法是()A、润养心肺,凉血清热B、养阴清热,润燥补虚C、养阴清热,和胃降逆D、养阴清热,益气生津8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 C 、苦参汤D、雄黄散89、以下哪些是对中风的病机论述()A、络脉空虚,贼邪不泻B、阳微阴弦C、百脉一宗,悉致其病D、脉沉而弱,汗出入水中90、临床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有骨变筋缩之变化者,除祛风散寒除湿外,常配合()A、调和脾胃B、气血双补C、活血化瘀D、补益肝肾91、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辩证当属()A、实热B、寒实C、虚寒D、以上都不是92、车某某,男,25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