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答案与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与解析1、A 正确B.有误,“推崇”的“崇”应读为“chóng”,“应接不遐”的“遐”应读为“暇”;C.有误,“狭隘”的“隘”应读为“ài”;D.有误,“精髓”的“髓”应为“suǐ”,“追本朔源”的“朔”应为“溯”。
2.B.有误,摩肩接踵: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
形容在田间劳动不恰当,应用挥洒汗水等;3.A.没有语病;B.有语病,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使得”;C.有语病,前后不一致,“开通运营”仅包含一个方面,“是否迈入”包含两个方面;D.有语病,搭配不当,“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应为“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美化了校园环境”。
4.此题是从“绘画中的留白”写到“生活中的留白”。
⑥句首先指出“留白”,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
⑤③句举出绘画作品中“留白”的作用和意义。
③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绘画到人生。
④句紧跟上句,写出人生中“生活留白的意义”。
①②两句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②句提出观点,对文段进行总结。
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⑥⑤③④①②。
5.A.错误;应该是正月十五吃汤圆。
B.错误;应该是端午节喝雄黄酒,是为了用以驱虫解五毒。
C.正确。
D.错误;应该是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
6.(1)②这首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据此与作者情感相符的古曲为《十里埋伏》。
(2)仿句:“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3)示例:感谢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贪婪.(lán)堕.落(duò)炽.痛(chì)正经.危坐(jīn)B.睥睨..(pìnì)脊.椎(jǐ)鞭挞.(dà)呱呱坠地(gū)C.伎俩..(xīxū)推祟.(chóng)冥思遐.想(xiá)..(jìliǎng)唏嘘D.赫.然(hè)蓦.然(mò)俨.然(yǎn)玲珑剔.透(tī)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3分)A.好文章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语言不必一味追求华丽,闪烁其辞....。
B.刚上初一,部分同学经常抱怨:文言文太深奥,不可理喻....。
C.2006年5月20日陈水扁对环保志愿者说:“台湾义工的贡献是罄竹难书....。
”D.虽然对生活谈不上有什么真知灼见....,但是,我有做人的底线和生活的乐趣。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在张闻天同志逝世前的十多年里,一直都鼓励儿子好好劳动,积极工作。
B.老师一方面要认真教,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认真学。
C.我们应该不断剖析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
D.这个观点,最近有些文章提出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4.请选出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3分)A.“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反复)“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比喻)——修辞手法分析都正确B.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也就一定还是旧的一套。
——这个复句没有问题C.《聊斋志异》(中国·蒲松龄)/《简·爱》(英国·夏洛蒂·勃朗特)/《童年》(俄国·高尔基)/《骆驼祥子》(中国·茅盾)D.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
2020中考最新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

(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1.默写(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2),若出其里。
(《观沧海》)(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卖炭翁(节选)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太医以王命聚之。
(3)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
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
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
”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和答案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应用 (15分)1、给加点字注音,并给注音填上汉字。
(2分)这个窗户俯瞰.( )着一座公园,公园里有一hóng( )湖水,湖面上畅游着一群群野鸭;湖岸上到处都是五彩斑1án( )、争奇斗妍.( )的牡丹花和金盏草。
2、下面是一篇表扬稿,四句话都有毛病,请分别指出来。
(只写序号) (2分)A李源同学学习非常克苦,成绩提高很快。
B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总是认真完成,做作业一点也不马虎。
C遇到疑难问题,他不耻下问,请教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直到弄懂为止。
D另外,他每天总是起得很早,穿好衣服,就到操场跑步。
①有错别字的是第句。
②语意重复的是第句。
③与中心无关的是第句。
④用语不得体的是第句。
3、鲁智深绰号,他在渭州三拳打死,在相国寺倒拔,在野猪林救。
(2分)4、按要求填写。
(6分)①《蒹葭》中的诗句,有几处颇有“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别离》)的味道,请写出一处来。
②报载,近日伊拉克的巴格达已有几家歌舞厅开张,这让人不由得联想起杜牧的《泊秦淮》中的诗句。
③李清照的《如梦令》和《醉花阴》中,点到“醉”或“酒”的句子分别是、。
④面对落日,崔颢在《黄鹤楼》中说;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说。
⑤“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的不幸遭遇,用《马说》中的话说就。
⑥《五柳先生传》的赞语中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与传文中的句相呼应。
5、谈谈你对下面一句话的理解。
(3分)没有梦想的睡相,不妨将它叫做遗容。
二、阅读理解(55分)(一) (15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九年级语文中考基础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烂熳(màn) 匿名(nì) 庶祖母(shù) 绯红(fěi)B、芦荟(huì) 长髯(rán) 眼翳病(yì) 黝黑(yǒu)C、不逊(xùn) 禁锢(gù) 文绉绉(zōu)孤苦伶仃(lín)D、诘责(jié) 锃亮(chãng) 颔首(hàn) 粗制滥造(n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翻来复去文采澡饰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深恶痛疾诚惶诚恐无可质疑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福楼拜激情演说完之后,左拉就抑扬顿挫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B.那所学校的教室整洁、明亮、广袤无垠。
C.很多人都想一睹托尔斯泰的风采,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星期天,我在解放碑看到一个满脸污垢、头发蓬乱的乞丐,他真是器宇轩昂。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020年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2 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勾.当(ɡòu)恻隐忍俊不禁.(jìn)妇儒皆知B.归省.(xǐnɡ)愧作戛.然而止(ɡá)销声匿迹C.藩.篱(fān)瑟索锲.而不舍(qi è)月明风清D.枯涸.(h é)技俩顶礼膜.拜(mó)无可质疑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分)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 ,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B.④⑤③①②C.⑤③②①④D.⑤④②①③5.下面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2 分)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B.房子能盖不高吗?C.房子应该盖不高。
D.房子是否盖得高?6.下面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北京晨报讯(记者王歧丰)为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全市已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
北京市文物局日前通报,今年6 月底前,将完成68 处抗战文物的保养维护及环境整治。
2020中考语文试题模拟附答案三套

2020中考语文试题模拟附答案三套一、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0分,每题2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带下划线的字注音。
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weiyi()而又气势磅礴()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2.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②说话的声音和神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3.选出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
()A.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他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B.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C.“你用不着找了,”德拉说:“我告诉你,已经卖了——卖了,没有了”。
D.我不知队长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回来?4.在下面语段中的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语句(填序号)安塞腰鼓骤雨一样,_________;旋风一样,_________;乱蛙一样,_________;火花一样,_________;斗虎一样,_________。
A.是闪射的瞳仁 B.是急促的鼓点 C.是强健的风姿D.是飞扬的流苏 E.是蹦跳的脚步5.模仿例句造句。
例句: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是一片金黄。
造句:6.下列词语中带下划线的字与例词中带下划线的字用法相同的是()例词:学而不厌A.朝而往B.环而攻之C.黑质而白章D.(太首)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7.改病句。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只许改一处。
)①他那努力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借鉴。
②老师对我们的进步,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8.根据要求默写。
①雪后的早晨,当你漫步公园,看到被大雪装扮后的树木时,你会不由得吟诵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咏雪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概括回答《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出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20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智能制造产品高端大气,引领科技潮流,备受世人推祟.(chóng),客商纷至沓来,让厂商应接不遐。
B.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们不仅要从书籍记载.(zǎi)中了解那段历史,更要领悟永不褪色的“五四”精神,激励自己奋勇向前。
C. 特朗普一意孤行地以霸凌行径开启贸易战,这是一种狭隘.(yì)的“美国优先”思想的体现,将损害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D. 《神奇的汉字》节目通过妙趣横生的汉字游戏和详细生动的汉字讲解,对汉字追本朔源,演绎了中国文化的精髓.(suǐ)。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 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 走进故宫博物院,满目的雕梁画栋....,仿佛向游人诉说着当年的繁华。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是我们能否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B. 在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C. 伴随着新时代的步伐,全国各族人民将踏上新征程,向着瞄定的目标勇往直前。
D. 张华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得主。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②只有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负担,将压力释放,才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③在美妙的意境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美,而且还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④在喧嚣匆忙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凡事留有余地,需要给生活留白。
⑤中国画中常常留出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出丰富而美妙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必须使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第6小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狡黠(á)潜力(án)提防(dī)恪尽职守(kè)B.纤细(ān)嗤笑(ī)勾当(ɡōu)黎民百姓(mín)C.拮据(é)藻饰(zǎo)称职(èn)气冲斗牛(dǒu)D.抽噎(yē)发窘(ǒnɡ)干系(ɡān)越俎代庖(páo)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B.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C.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少年像,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②一首浪漫的诗歌③一篇美丽的童话④一部严肃的小说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概括了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我市的灯饰将从“亮起来”变为“美起来”,目前正在实施让灯饰“动起来”的目标。
C.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D.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热播后,林志颖的儿子小小志和李湘的女儿王诗龄立即迅速蹿红网络。
5.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及相关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的长篇小说《变色龙》就是他的作品。
B.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杰作。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赞誉司马迁历史巨著《史记》的名言。
6.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2),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4)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5)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6)碧波万顷,帆影点点,这样的美景曾多次出现在诗词里,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帆”字的连续两句:,。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7——8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为响应红河州委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号召,某校九年级(3)班组织“我是文化小使者”活动,老师带领同学们到社区向居民做宣传。
请你也参加这次活动。
7.【我宣传】(4分)(1)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囊括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思想、艺术、科学、文艺、生活等。
文化名人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代表者。
宣传文化名人就是宣传文化。
请从下列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作宣传(从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介绍宣传)。
(2分)孔子司马迁祖冲之鲁迅邓稼先(2)社区将举行一场文艺演出,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由你来担任这场文艺演出的主持人,请你自己设计一段开场白。
(2分)8.【我行动】(2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自己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应该做些什么?三、阅读(本大题含9—23小题,共36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0小题。
(共3分)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对本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A.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目睹当朝统治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作者无限感伤。
D.诗歌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清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10.“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连用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
(共10分)【甲文】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文】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任选两个解释,每个1分,共2分)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②沿溯阻绝溯:③湖中人鸟声俱绝绝:④是日更定矣是:12.将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2分,共4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13.下面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多。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
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乙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14.甲文第④段和乙文第①句中画波浪线的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小题。
(共10分)说一说“好声音”①“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益达到了三亿。
作为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听”。
②“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
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
③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振动,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音就此出现。
④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振动),通过或远或近的空间——声源与你耳朵之间的媒介(通常就是大气),以每秒182.88米的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于是这两者开始产生共振,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耳膜内侧的小听骨对声音进行限幅和衰减以免声能传送到内耳时对其造成损害。
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分子的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
它开始分辨声音振动的信息,14000个长短不一的毛状声音感知细胞开始对不同频率进行处理,长的对应低频,短的对应高频。
耳朵把声音这一犹如絮乱线团的混沌整体条分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新组合。
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⑤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
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
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
正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摘自《科学》2013年10月号,有改动)15.仿照下面划线的语句,根据第④段中的相关内容填空,概括声音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过程。
(每空1分,共2分)能量碰撞产生声音——————耳蜗分辨振动信息。
16.为什么说“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
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2分)17.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8.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小题。
(共13分)良心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
“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
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
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
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
他问,二子,你看呢?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
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
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
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
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
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
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
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
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