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版】七年级 第二节《亚洲及欧洲的地形》导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一地理各版通用精编导学案(带答案,很实用!)亚洲及欧洲1

初一地理各版通用精编导学案(带答案,很实用!)亚洲及欧洲1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简述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知道亚洲和欧洲的地理分界线。

2、结合地形河流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点并认识主要的河流及流向3、学会简单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认识亚洲与欧洲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学生激发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增强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1、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点.2、学会简单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预习学案预习指导: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教材,并用铅笔及时圈画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然后根据预习内容再次阅读教材,在阅读中深入思考,独立完成每个预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详细阅读教材2页文字,在课本上圈出答案,并写在下面,并能准确描述简述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亚洲欧洲图示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半球、位于北半球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上跨最广的大洲,同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大部分在小部分在北寒带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A 洋、B 洋和C 洋,西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D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临B 洋,西临大西洋,南与E 与非洲相望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D为:※预习诊断: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位于热带和温带B.全部位于北冰洋C.全部位于东半球D.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5页文字及P4图6—3,能够准确的认识亚洲的地形特征主要的河流。

1、阅读P4图6—3,完成下列各题:将图中(东经100°附近)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完成:(1)地形区:①_______________平原②高原③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④半岛(2)河流:⑤___________河⑥___________河⑦___________江⑧___________河(3)图中所示⑤~⑧的河流分别入哪一个大洋?⑤注入___________洋,⑥注入___________洋,⑦注入___________洋,⑧注入___________洋。

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和欧洲导学案3新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和欧洲导学案3新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集体备课个人空间一、课题:复杂多样的亚洲天气(3)二、学习目标1、知道亚洲的主要天气种类,知道亚洲的天气特色。

2、认识欧洲的主要天气种类,认识欧洲的天气特.三、教课过程温故知新1、世界上都有哪些天气种类?2、亚洲地区辽阔,主要位于球和球,面积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地形的主要特色是: A 地形以、为主,均匀海拔高,约米;B 地面,高低悬殊,有“地球之巅”峰,有世界陆地最低处;C地势,;D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的群岛。

导学释疑A、读图6-9 亚洲和欧洲的天气种类散布,找出图中的地理纬线,谈谈亚洲位于哪些温度带?联合图例,谈谈亚洲都有哪些天气种类。

B 、阅读正文,思虑:为何亚洲各地气温差异明显?为何亚洲各地年降水量差异明显?大陆性的主要特色是什么?C、亚洲有世界的“雨极”,有北半球的寒极,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最富强、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D、亚洲天气的特色是是什么?E 、认识欧洲天气达成课本P8活动:认识欧洲天气稳固提高1. 欧洲有哪些主要的天气种类?2. 同纬度的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对比,夏天哪里气温高,冬天哪里气温高?3. 哪些对温带海洋性天气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检查反应1、亚洲面积广大,地跨、、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天气外,其余主要天气种类都有分。

散布最广的两种天气是和天气。

2、北半球的寒极是,世界的雨极是。

3、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富强,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由北向南依次散布有季民风候,季民风候,季民风候。

4、谈谈亚洲天气的特色。

5、整体感知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部署作业】一、选择题1 、亚洲与北美洲隔相望。

A 、直布罗陀海峡B 、马六甲海峡C 、英吉利海峡D 、白令海峡2 、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洲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北美洲3 、世界最大的群岛的地点和名称搭配正确的选项是A 、北亚——千岛群岛B 、东亚——日本群岛C 、东南亚——马来群岛D 、南亚——马尔代夫群岛二、综合题。

【答案版】七年级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的位置》导学案

【答案版】七年级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的位置》导学案

第一课时亚洲及欧洲的位置【知识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重点)2、学会利用时区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难点)【自主学案】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古代,人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后来,亚细亚成为亚洲的名字,欧罗巴成为欧洲的名字。

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亚欧大陆,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二、亚洲和欧洲的位置1、在右图中用铅笔涂出亚洲的范围。

(细心)在书本P2图6-1中描出20°W、160°E、赤道、北极圈、北回归线。

2.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亚洲的位置: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

跨热带、北温带带、北寒带,大部分处于北温带,纬度范围:11°S~80°N之间,跨纬度最大经度范围:25°E~170°W之间,东西距离最长(2)半球位置:南、北半球中,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西半球中,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海陆位置:亚洲临三大洋:东临A 太平洋,南临B 印度洋,北临C 北冰洋。

西隔①乌拉尔山脉,②乌拉尔河、③大高加索山、④土耳其海峡于欧洲相接。

西南隔⑤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

东隔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3.根据亚洲位置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的位置①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是:24°W~66°E,36°N~81°N。

②南北半球中,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东西半球中,主要在位于东半球;③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临亚洲,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

三、学会时区的换算1.阅读下图,了解时区的划分(1)地球自转一周360°需要24小时,一个小时旋转15 °(360°÷24 = 15°),即经度相差15 °,时间相差1小时。

《亚洲及欧洲》复习导学案

《亚洲及欧洲》复习导学案

2012年八年级地理总复习《亚洲及欧洲》复习导学案宜章九中刘金发复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及欧洲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3、运用地图找出亚洲的主要河流,归纳河流分布规律并说明与地形的关系4、运用有关资料说出亚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5、通过实例说明亚洲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多为发展中国家;复习重点难点:1、学习分析一个大洲的方法。

2、掌握亚洲主要自然地理知识。

复习过程:复习任务一:同学们阅读亚洲地图、东西半球图,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从南北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一、亚洲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亚洲主要位于 S--- N之间。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海陆位置:亚洲北临洋,东临洋,南临洋。

西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邻,西部隔山---- 河----- 山--- 海峡与欧洲相邻,西南隔运河与非洲相邻。

复习任务二:同学们阅读亚洲地形图,找出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及河流,思考亚洲地形、河流有什么特点,并理解河流流向与地形地势的相互关系:1、地形以 、 为主; 二、亚洲地形的特点2、地势: 高, 低;3、地表起伏 ,高低悬殊。

1、河流呈 状,由 流向 ;三、河流的特点2、内流区面积广大。

河是亚洲最长的河流, 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思考:亚洲河流的流向与地形地势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复习任务三:同学们阅读亚洲气候图,说出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归纳出亚洲气候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四、亚洲的气候:1、说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①、 ②、 ③、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④、 ⑤、 ⑥、 ⑦、 ⑧、 ⑨、 2、归纳出亚洲气候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复习任务四:同学们根据复习亚洲的方法,了解欧洲的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特征:半球位置: 、 ;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N---- N 之间; 海陆位置:北临 洋,西临 洋,南临 海;欧洲地形:欧洲的地形以 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 大洲。

最新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套

最新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套

最新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套最新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套第1章第1节亚洲和欧洲(位置、地形)指导案例第1班[学习目标](已确定的目标,我将走向成功)1,利用地图解释亚洲和欧洲的纬度和经度位置、陆地和海洋位置以及半球位置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重难点]亚洲的高原和山地地形[导入][自学版](阅读阅读地图,我可以整理出知识)1、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提示分析位置应从三个方面开始:①经度和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陆地和海洋位置)1、根据提示,从南到北从东分析亚洲的位置。

从西方看,亚洲幅员辽阔,北方深入内陆,南方延伸到南方。

2.从亚洲的经度和纬度来看,亚洲的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半球和半球。

它同时跨越四个半球。

阅读图1-1。

亚洲海陆位置分析亚洲面北、东、西、南、西南隔运河与大陆相邻,东隔海峡与大陆相邻。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3,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建议从四个方面分析地形特征:①海拔和相对高度②地形起伏条件③主要地形类型和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1。

阅读图1-1,结合图1-5和图1-6分析亚洲①的地形特征。

根据海拔和相对海拔分析,亚洲地形以平均海拔为主,平均海拔为256±199②,是除南极洲以外最大的大陆。

结合图1-5,亚洲的地形起伏不定,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和最高的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和最低的陆地表面是新等级标准的第一网③亚洲中部,四周。

从高原延伸到周围地区的山脉有:、、(4)大陆的东、东南两侧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弧形排列。

从北到南,有,,,这些岛屿是由板块碰撞和挤压形成的。

地壳是活跃的。

它们位于火山地震带[合作勘探区]。

根据亚洲地形特征分析方法,根据欧洲地形特征分析①地形为主,世界最高水平的高程②地形起伏③地形高。

(4)地形特征[亮点]亚洲和欧洲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快速分析。

应从四个方面着手:①海拔和相对海拔;②缓解状态;③主要地形类型和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标准测试](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1,位于亚洲海洋。

6.1《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二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

6.1《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二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

1.1《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二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教学目的]1.通过读图能分析亚欧两洲的地形特点,记住亚欧两洲的著名地形区并能在地图上熟悉其位置2.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地理资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掌握分析一个大洲或一个地区地形特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两洲的地形特点、及主要的地形区的分布[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具准备]亚洲地形图图[教学方法]谈话法、启发法、读图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学生上台,结合挂图说出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一、亚、欧两洲的地形(1)亚洲的地形特征1、结合P5活动向学生介绍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2、师生共同阅读“亚洲地形图”,从四方面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A 读“亚洲地形图”,观察亚洲地形图上主要以哪两种颜色为主?各代表了什么地形?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帕米尔高原的位置B 观察提问:亚洲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有多少米以上?占地面积广不广?说明了从大洲看,亚洲的海拔高吗?C 引导学生计算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高度差,得出结论:地势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大)D 继续观察:亚洲的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个部位?平原又分布在哪里?这说明了亚洲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E 引导学生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弧形岛屿,并设问:为什么亚欧大陆东部会形成如此多的岛屿和群岛呢?(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说明)通过刚才的分析,由学生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找重点3、按上述思路,学生阅读欧洲地形图和P6活动1题的资料,讨论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师结合地图引导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找出欧洲的主要平原:东欧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位置4、教师板书小结欧洲的地形特征:(1)平均海拔最低,仅340米(2)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3)中部低平(4)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测5、学生完成P6表格【板书设计】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三、亚、欧两洲的地形[作业布置]见填充图册。

七年级地理亚洲及欧洲学案

七年级地理亚洲及欧洲学案

七年级地理《亚洲及欧洲》学案(一)集备时间:3月1日. 主备人:陈爱云 学案总编号:NO.1【学习目标】1、能通过地图说出亚洲和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能运用亚洲地形图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以及主要地形区,3、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重点难点】: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学法指导】 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课前导学】1、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 。

2、亚洲位于 的东部,东临 洋,北临 洋,南临 洋,东北隔 海峡与 相望,西南以 运河与非洲为界3、亚欧大陆上的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 山脉和 海峡。

4、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地形以 、 为主;二是地面 、 ;三是 、 。

5、亚洲是除 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欧洲是世界上海拔 的大洲。

6、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最高大的山脉 ;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世界最高峰 ;【课堂导学】1.自主学习 亚洲:南北跨纬度近 度,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纬度位置欧洲:大部分位于纬度,地处 带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临 、 、 三大洋, 海陆位置 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 洲为邻,东北隔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 部,西临 洋,南临 海半球位置 亚洲:大部分位于------半球、--------半球欧洲:大部分位于------半球、完全位于------半球亚洲:地形以 、 为主,平均海拔 ;地面起伏 、高低 ,地势欧洲:地面 、起伏不大,地势 、南北部多山,中部为 ,是海拔最 的大洲2.互动释疑3.展示提升 分析欧洲的地形特征4.练习反馈: ( )1、下列大洲中,地跨寒、温、热三带的是 A 、非洲 B 、南美洲C 、欧洲 D 、亚洲 ( )2、下列关于亚洲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地理位置A A 、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低B 、以山地、高原为主,西高东低C 、以山地、高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D 、以山地、平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 ) 3、世界上海拔高低悬殊最大的洲是: A 、亚洲 B 、欧洲C 、非洲 D 、南极洲 ( ) 4、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季风因素( )5、下列有关欧洲地形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B.地面起伏较小,较为平坦C.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D.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 6、下列不属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的地理事物是:A.苏伊士运河B.乌拉尔山C.乌拉尔河D.大高加索山( ) 7、北冰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通道是:A.中美地峡B.直布罗陀海峡C.白令海峡D.麦哲伦海峡( )8、世界最高和最低处都在亚洲,最低处在:A.里海湖面B.咸海湖面C.死海湖面D.青海湖面读亚欧分界线图,完成9-12小题:( )9、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A.南亚次大陆B.美洲大陆C.亚欧大陆D.非洲大陆( )10、亚洲和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A.北冰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太平洋( )11、图中B 山脉西侧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B.山地C.盆地D.平原( )12、图中世界最大的湖泊是:A.地中海B.黑海C.里海D.咸海 13.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① 洋,④ 洋,A 是 海,D 湖。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 《亚洲及欧洲的地形》教案设计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 《亚洲及欧洲的地形》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教案设计课题亚洲及欧洲的地形设计说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观察地图,说出亚洲和欧洲的主要地形单元;2、通过分析亚洲的地形,掌握分析大洲地形的方法,并在阅读和分析地图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的地形。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可采取“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方法进行学习。

在采取读图分析法时,要充分利用大量的数据、景观图片等资料以及各种专题地图,既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地图和文字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中对地图的充分利用,养成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树立积极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与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亚洲和欧洲地形图,说出亚洲的地形,掌握分析地形的方法并在阅读、分析地图和文字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的地形。

教学难点:分析地形的方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2、学生准备:通过导学案的练习,预习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及分析地形的方法等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七年级上册的地形类型,比较几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地表形态,出示图片展示实际的地形形态,使学生回忆起已有知识储备,准备接纳新知识。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亚洲和欧洲的地形。

(板书:亚洲和欧洲的地形)设计意图:由地形的基础知识引入新课,既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又产生对接受新知识的一种准备状态。

二、讲授新课1、出示亚洲有名的地形单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亚洲地形的多样性,风景秀丽的景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出示亚洲地形图,找到下列地形: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脉、斯塔诺夫山脉(外兴安岭)、横断山脉。

(2)出示第二张亚洲地形图,找到下列地形: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哈萨克丘陵、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亚洲及欧洲的地形
【知识目标】会利用地形图分析大洲的地形特征。

(重难点)
一、亚洲的地形特征
1、阅读课本P5,结合图6-3,在图中找到并圈注:
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
2、从以下四方面①主要地形类型及平均海拔②地面起伏状况③地势总体趋势④特殊地
形进行分析亚洲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类型及平均海拔:结合图6-4 图6-5,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
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②地面起伏状况:看图6-4,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
原青藏高原,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

③地势总体趋势:看图6-3,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
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天山山脉。

④特殊地形: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弧形
群岛,这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二、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参考图6-3,结合P5活动有关资料)
1、主要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2、地势特征:南北地势高,中间地势低。

3、相对高差:地面起伏小。

4、平均海拔: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5、特色地貌:冰川地貌。

三、结合书本P6表格,填表对比分析亚欧两洲的主要地形差异。

【小试牛刀】
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B ﹚
A、中间高、两边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东西低、南北高
D、中国高、伊朗低
2、依据“站的高看的远”的道理,我们应在什么地方才能看的最远( D )
A、蒙古高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印度德干高原
D、珠穆朗玛峰
3、关于亚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多高原、山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B、平原面积广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C、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
D、高原、平原、山地自西向东纵列分布
4、读“亚洲地形图”,回答问题。

(1)山脉:A乌拉尔山脉;
B昆仑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
(2)高原:G伊朗高原;H蒙古高原;
(3)平原:①东欧平原;②东北平原;
(4)半岛:③中南半岛;⑤阿拉伯半岛
(5)由图可知:亚洲地形的三大特点是:
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4、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最高的山峰海拔为8848米,陆地最低处的海拔为-400米,两地的相对高
度是9248 米,说明了亚洲的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中,高原、山地的面积广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