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龙 简 介

合集下载

芥川龙之介的经典语录

芥川龙之介的经典语录

芥川龙之介的经典语录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中的语录可是相当经典的。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芥川龙之介的语录,希望你喜欢。

芥川龙之介的经典语录【精选版】1) 所有神的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2) 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3) 称暴君为暴君,那是危险的;但是称奴隶为奴隶,也是同样危险的。

4) 不要忘记人生是要战斗到死。

5) 你发什么脾气?你这个专当围脖的家伙。

6) 天才的悲剧在于被小而舒适的名望所束缚。

7) 我们最想引以为豪的是我们没有的东西。

傻子总认为除他以外的人都是傻子。

8) 沾沾自喜者只管自喜就是,但就别人说三道四则属多管闲事。

9) 天才的悲剧地于被小而舒适的名望所束缚。

10) 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芥川龙之介的经典语录【最新版】1) 年少时代的忧郁是对整个宇宙的骄傲。

2) 士兵在长期征战的生涯中以军为家。

3) 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4) 人生就像一本缺了很多页的书。

说它是一本书实在有点勉强。

但它毕竟是一本书。

5) 但他可以欺骗别人,却欺骗不了自己。

6) 较之希望得到什么,我们更多是同"能够"得到什么达成妥协。

7) 任何事物都不及“伟大”那样简单。

8) 这是我老太太养的猫么?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长了翅膀。

9) 为了微妙的享乐我们就必须微妙的受苦。

10) 人生就像一本缺了很多页的书。

说它是一本书实在有点勉强,但它毕竟是一本书。

11) 做一件事未必困难,想要做的事往往困难,至少想做足以做到的事是如此。

12) 自由和山巅上的空气相似,对弱者都是吃不消的。

13) 女人一旦知得知自己相貌丑陋,几句话怎能安慰得了。

14) 少女始终是一个清滢的浅滩。

15) 不论他是什么城市的人,他必须在灵魂深处坚持他是一个野蛮人。

16) 人生往往是复杂的,使复杂的人生简单化除了暴力就别无他法。

17) 你不想把你脖子上的领带解下来吗?18) 笑其愚蠢的人,毕竟只是人生中的过客而已。

变色龙简介——精选推荐

变色龙简介——精选推荐

变色龙简介变色龙,学名叫避役,是属于爬行纲的一种动物,与蜥蜴同属于蜥蜴亚目。

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与马达加斯加。

体形特征体长多15~25公分(7~10吋),最长者达60公分。

身体长筒状,两侧扁平,头呈三角形,尾常卷曲。

眼凸出,两眼可独立地转动。

某些种的头呈盔形,有的种有显目的头饰,如3个向前方伸出的长角等,雄性者更为显著,可能用於防卫其占区。

若有其他雄性侵入,则优势雄性身体伸展,喉部鼓起,头部毛饰立起或晃动,若仍不能吓走对方,则冲过去咬其腭部。

各种的体色变化不同,其变色机制是︰植物神经系统控制含有色素颗粒的细胞(黑素细胞),扩散或集中细胞内的色素。

许多种类能变成绿色、黄色、米色或深棕色,常带浅色或深色斑点。

颜色变化决定於环境因素,如光线、温度以及情绪(惊吓、胜利和失败)。

人们普遍认为,避役变色是为了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这其实是误解。

主要吃昆虫,大型种类亦食鸟类。

大多数种类卵生,到地上产卵2~40枚,卵埋在土里或腐烂的木头里,孵化期约3个月。

南非有几个种为卵胎生。

生活习性变色龙是爬行动物,是非常奇特的动物,它有适于树栖生活的种种特征和行为。

避役的体长约15-25厘米,身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头上的枕部有钝三角形突起。

四肢很长,指和趾合并分为相对的两组,前肢前三指形成内组,四、五指形成外组;后肢一、二趾形成内组,奇特三趾形成外组,这样的特征非常适于握住树枝。

它的尾巴长,能缠卷树枝。

它有很长很灵敏的舌,伸出来要超过它的体长,舌尖上有腺体,能够分泌大量粘液粘住昆虫。

它一双眼睛十分奇特,眼帘很厚,呈环形,两只眼球突出,左右180度,上下左右转动自如,左右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不协调一致,这种现象在动物中是罕见的。

双眼各自分工前后注视,既有利于捕食,又能及时发现后面的敌害。

变色龙用长舌捕食是闪电式的,只需1/25秒便可以完成,而且它们的舌头的长度是自己身体的2倍。

在树上一走一停的动作使天敌误以为是被风吹动的树叶。

变色龙学名叫避役,“役”在我国文字中的意思是“需要出力的事”而避役的意思就是说,可以不出力就能吃到食物。

黄帝的简介及传说

黄帝的简介及传说

黄帝的简介及传说: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黄帝的人物简介:早年经历黄帝,公元前2717-前2599年。

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黄帝。

《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

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

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

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

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

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

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龙的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龙文化上下八千年,

龙的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龙文化上下八千年,

龙的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

龙文化上下八千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龙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象征。

龙文化上下八千年。

源远而流长。

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

中国历代正史记载的龙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

其它类型的文献更是庞大。

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

多彩多姿。

龙装饰。

雕龙。

建筑里的龙吻。

元宵节舞龙。

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须面。

端午节龙舟赛。

龙图画。

龙书法。

龙诗歌。

龙歌曲等等是长期流行的民间文化。

龙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值得注意。

龙的正确英文译名是“loong“。

与欧洲的Dragon构造不同。

是不同物种。

在蛇身和天使这两大点上。

中国龙近似于西方早期的Seraph。

中文名,龙文化。

文化起源,图腾。

龙文化历史,约8000年。

内容简介。

在中国文化中。

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

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数千年。

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龙成了中国的象征。

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国文化的象征。

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

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

一种意绪。

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

“龙的传人”这些称谓。

常令我们激动。

奋发。

自豪。

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

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

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

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

因而。

“龙的传人”。

“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作为龙的传人。

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

不了解龙文化。

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

龙的原形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象与文化含意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远古时代就不断地以不同方式困扰人们。

至今也未全部解决。

还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

这里。

我们将追寻龙的踪迹。

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

《山海经》中记载的神兽有哪些?介绍以及注释都在这了!

《山海经》中记载的神兽有哪些?介绍以及注释都在这了!

《山海经》中记载的神兽有哪些?介绍以及注释都在这了!展开全文山海经异兽是《山海经》记载的奇异怪兽75种。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异兽1】蠃鱼【原文】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异兽2】穷奇【原文】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

【译文】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吃人。

【异兽3】天狗【原文】阴山,有兽焉。

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译文】阴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是白脑袋,名称是天狗,它发出的叫声与“榴榴”的读音相似,人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

【异兽4】狰【原文】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

所为甚怪。

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译文】章莪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

山里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狰。

【异兽5】肥遗(鸟)【原文】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①,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②,可以杀虫。

【注释】①鹑:即“鹌鹑”的简称,是一种鸟,体形像小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黄白色条纹。

雄性的鹌鹑好斗②疠:癞病,即麻风。

【译文】英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龙九子介绍

龙九子介绍

龙诸子简介“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

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

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

一说: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另说:赑屃、螭吻、螭首、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狻猊、椒图;其他:螭| 麒麟| 犼| 貔貅。

囚牛,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

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图1 囚牛睚眦,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相貌似豺,好腥杀。

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

“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报则不免腥杀。

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图2 睚眦狴犴,又叫宪章,形似虎,有威力,生平好讼,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震慑囚犯,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是辨明是非,伸张正义的神兽。

图3 狴犴狻猊,又称金猊、灵猊。

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咽吐雾。

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

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

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

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图4 狻猊饕餮,形似狼,嘴馋身懒,好吃好喝,常见于古代烹饪鼎器上,夏商青铜器便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猛兽,是品尝美味,鉴赏佳肴的“美食家”。

龙的介绍

龙的介绍

中华神龙

龙是中国神话中 的一种善变化、 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 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 秋分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 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 白虎、玄武【龟】)之首,后成 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 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 社会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 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 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 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 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 仍然是龙。因此,“龙的传 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 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 代表!是中国的象征!

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 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 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 而不是一种物质。在中国,龙 为神话中的神异动物,在阴阳 宇宙观中代表阳,是民族的象 征和王室的标志。有人认为这 是古代炎黄统一中原各部落后, 揉合各氏族的图腾形成的形象。 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 秋分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 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 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 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 “龙”,中国人经常自称“龙 的传人”。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 传说中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 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 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 《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 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 “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 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 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 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龙的形象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 其中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 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 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 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 的异类。小者名蛟,大者称龙。 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 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 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介绍一种事物变色龙作文

介绍一种事物变色龙作文

介绍一种事物变色龙作文《神奇的变色龙》嘿!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一种超级神奇的动物,那就是变色龙!你们见过变色龙吗?反正我之前只是在电视上和书上看到过。

第一次看到变色龙的时候,我简直被它惊呆了!它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魔法师,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的颜色。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只变色龙趴在一根棕色的树枝上。

一开始,它的身体是棕色的,和树枝的颜色一模一样,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它。

突然,一只小虫子飞了过来,变色龙瞬间伸出它长长的舌头,把小虫子卷进了嘴里。

这速度,简直快如闪电!然后,它慢悠悠地爬到了一片绿色的叶子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它的身体居然慢慢地变成了绿色!我的天呐,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它怎么能做到这样?难道它身体里有一个神奇的调色盘吗?后来,我去问了我的科学老师,老师告诉我,变色龙变色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玩,那是它保护自己的绝招!就像我们在危险的时候会躲起来一样,变色龙通过改变颜色,让敌人找不到它。

比如说,当有凶猛的大鸟想要吃它的时候,它如果在绿色的草丛里,就会变成绿色;要是在黄色的土地上,就会变成黄色。

这难道不是很厉害吗?变色龙的眼睛也特别神奇!它的眼睛可以独立转动,一只看前面,一只看后面。

这就好像你能一边看着黑板,一边看着同桌在干嘛。

哈哈,是不是很有趣?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变色龙。

“你们说,变色龙变色到底累不累呀?”我好奇地问。

“我觉得肯定累,不停地变来变去,多麻烦呀!”小明皱着眉头说。

“才不会呢!这对它来说就像我们走路一样简单。

”小红反驳道。

我们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变色龙的尾巴也很长,而且很有力。

它要是遇到危险,还能用尾巴把敌人抽得晕头转向。

这尾巴就像是一条有力的鞭子,威力可大了!总之,变色龙真的是一种超级神奇的动物。

它的变色本领、独特的眼睛和有力的尾巴,都让它在动物世界里独树一帜。

我觉得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能创造出这么奇妙的生物。

我以后一定要多去了解更多神奇的动物,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觉得变色龙很神奇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龙简介黄龙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九寨沟同时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景区以其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而蜚外。

2000年又被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黄龙景区早以罕见的岩溶地貌蜚声中外。

景区内整个山谷几乎全被乳黄色的碳酸钙质覆盖,从高外看去,宛若一条从岷山雪峰飞腾而下的黄龙,蜿蜒于茂林翠谷之中。

千层碧水形成层层叠叠的梯状湖泊、池沼,如璞玉,似牙雕。

池水澄清无尘,水色因水底沉积物和树木、山色的千变万化,而呈黄、绿、浅蓝、蔚蓝等颜色,堪称人间仙境。

沟谷两侧山坡上满布着翠绿的原始钟叶林,沟中是金黄凶蜿蜒的钙华滩流,边接着成百上千个千姿百态、斑斓夺目的钙华彩池。

地质学把这种独特的地形称为钙华梯池,也叫灰华田。

灰华田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喀斯特地形,但像黄龙沟这样灰华田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色调之艳丽多彩,实属举世无双。

几万年来,黄龙沟四周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表水不断流淌下来,渗入冰碛物中,在松散的石灰岩下部形成浅层潜流,并在流动过程中溶解了大量石灰岩的碳酸钙物质。

随后,饱含碳酸钙质的潜水出露地表,形成无数小溪散流而下。

这时因水温和压力降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溶解于水中的碳酸钙又结晶析出,淀积于植物的概茎、倒木或落地枯枝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厚数十厘米、高10余厘米至2米不等的坚固的碳酸钙围堤。

随着地势的高下和地形的起伏,结成的钙华呈阶梯状叠置。

漫山遍野的灰华围堤,围成各种趣天成、形状绝妙的水池,大者亩余,小者仅一二平方米。

在三维窨上展开,高低错落,层层相连,仿佛神州仙境中的莲台瑶池。

黄龙沟的彩池大小共有2300多个,沿沟谷向上,聚集成8群,每群各不相同,独具特色。

自涪源桥上溯,穿过一丛密林,一组彩池以树丛为背景,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用轻歌曼舞的美姿,欢迎来访者,此即第一组“彩池迎宾”。

第二组“飞瀑流浑”,彩池的边石外侧垂直高度达6.8米,创世界地表边石坎最高纪录。

第三组“盆景多姿”,池中或杨柳倒垂,或松柏苍古,俨然是一组大大小小的盆景展览。

往北不到1里地,即到了“明镜倒映”彩池群,这里紧傍森林,幽雅寂静,山色、树影倒映水中,如诗如画。

再往前的是“姿萝映彩”群池,池边姿萝(一种杜鹃)花开时,彩池即被打扮得分外娇艳。

第六组“彩池争艳”规模最大,由500多个大小彩池组成,朴素争艳媲美,天然卓越。

与其相信的“琪树流芳”,海拔3417米至3428米,多数池中长有姿态奇特的树木。

第八组“石塔镇海”位于黄龙寺之后,池中有古塔两座,修建于明代。

此处彩池池底、池壁、池堤的颜色各异,呈乳白、银灰、浅黄、金黄、绛紫、褐红、金红、深蓝、天蓝、青黑各色,十分艳丽精美。

黄龙彩池之间还有多级瀑布。

距涪源桥约1华里的“ 飞瀑流辉”,瀑高约10米,宽约60多米,飞流直下,如银龙入海,十分壮观。

在洗身洞之下的“金瀑泻银”,由海拔3265米降至3235米,长约160米,银色飞泉从金黄色的沟壁上飞泻而下,气势磅礴。

从洗身洞绝壁顶至姿萝映彩池,一段长80020到100米的河滩为“金沙铺地”,因河滩沉积了大面积的钙华而如金沙闪耀,璀璨夺目。

在沟内上段有一小型瀑布“观音洒水”尤为奇妙,当面对瀑布呼喊时,瀑布立刻化作水珠飘洒。

声音停止,瀑布依旧挂落岩壁之上。

著名景点A.迎宾池进入黄龙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组精巧别致、水质明丽的池群--迎宾池。

池子大小不一,形状奇特,色彩艳丽,错落有效,四周山岳环峙,林木葱茏,山间野花竞放,彩蝶飞舞。

山间石径曲折盘旋,点缀着观景亭阁,倍添情趣。

B.飞瀑流辉告别迎宾池,沿着曲折的栈道蜿蜒而上,可见到千层碧水冲破密林,顺坡而下,在高约10米、宽约60余米的岩坎上飞泻而来,形成数十道梯形瀑布,如珍珠流滚落,银光闪烁;如水帘高挂,云雾蒸腾;如丝般缓流,舒展飘逸;如珠帘闪动,风姿绰约。

瀑布后有一座陡崖,多为马肺状和片状钙华觉积,凝垂欲滴,色泽金黄,使整个瀑布显得富丽壮观。

经太阳余辉点染,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远望如彩霞从天而降,分外辉煌夺目,号称“飞瀑流辉”。

C.洗身洞登上黄龙第二台阶,就到古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洗身洞。

溶洞位于一堵40米宽的钙华挂壁下部,洞高约1米、宽1.5米,进洞1米处,布满了浅黄色、乳白色钟乳石。

洞口水雾弥漫,飞瀑似幕,传说是仙人净身的地方,不育妇女入洞洗身喜得贵子。

这些传说给洗身洞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D.盆景池从洗身洞到婆萝彩池,有一道长约1500米,宽70-120米的钙华流,在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形态中最壮观、最长、色彩最丰富,称为“金沙铺地”。

左侧是盆景池,由一组近百个水池组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

池堤随树的根茎与地势而变,堤联岸接,活水同源,顺势层叠;池底呈黄、白、褐、灰多种颜色,池面澄净无尘,望若明镜;池旁池中,到处是木石花草,翠柏盘根,山花含笑,野果缤纷。

这一片绚丽的景观,俨然天设地造的奇特盆景,使园艺师们也叹为观止。

这一片景观,还有紧傍森林的明镜倒影池、掩映于杜鹃花丛间的婆萝彩池和拥有彩池500多个,钙华景观中色彩最为丰富的争艳池。

E.黄龙寺距沟口约3.5公里,有黄龙中寺可让游客休息。

据《松潘县志》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建,亦名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养道于此,故名。

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沟内原有前、中、后三座寺庙,前寺现仅存遗址;中寺共五殿,占地约5100平方米,现存观音殿及殿内十作罗汉塑像位于黄龙沟尽头海拔3558米地2100平方米,庙宇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相传黄龙助禹治水有功,后人为祭祀而在此修庙立碑。

另一说是因黄龙在此修道成仙而修黄龙寺。

现寺内正殿塑有身披玄色道袍、神态安详的黄龙真人座像。

据《松潘县志》载:“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导水,自茂州而止,始有蜗江......后黄龙修道成仙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

世人建寺,岁岁朝耙。

”距后寺背面不到100米,有一龙王庙。

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为黄龙寺庙会。

届时,藏、羌、回、汉各族群众便携带帐篷、炊具、食品来此赶会。

人们登山饱尝大自然美景,祈祷吉详和丰收,青年男女更在这里相互倾诉爱慕之情。

黄龙庙会已成为各族群众团结友爱的盛会。

黄龙中寺建筑占地约500平方米。

属佛教寺亩,为单檐歇山式造型,古朴雄伟。

原有五殿,分别为灵官殿、弥勒殿、天王殿、大佛殿、观音殿,现仅存观音殿及十八罗汉塑像。

近年已修聋一新。

殿内有茶水、仪器以及旅游纪念品等供应。

距中寺约2.5公里为黄龙后寺,亦为马朝觐所建。

庙字随山就势,宏伟壮观,飞格斗拱,雕梁画栋,独具风格。

寺门绘有彩色巨龙,上有古匾,正中为“黄龙古寺”,左书“飞阁流丹”,右书“山空水碧”,笔法雄浑,气势端庄。

黄龙寺周围的群山,青翠起伏,又称藏龙山。

白雪皑皑、玉嶂参天的玉翠山和顶峰雪宝顶,雄踞于黄龙之。

雪宝顶上有发育良好的冰川地貌,角峰刃脊在阳光映照之下险幻无比。

寺前有近万平方米的开阔地,每年举办庙会。

寺后约一平方公里范围为黄龙景区中的“黄金”景区。

F.黄龙洞黄龙洞位于黄龙后寺左侧约10米处,大小深浅尚未探明。

进洞十米有一游览大厅,高20米,宽50米,厅内遍布钟乳石,千姿百态。

厅左有一石级,上有建于明朝的三尊坐佛,身上披满钙华结晶,为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产物。

每年冬季,洞内冰林、冰笋、冰幔、冰瀑构成一幅冰晶画面,景象绚丽。

G.石塔镇海后寺之背是黄龙沟最高的池群“石塔镇海”。

有彩池400余个,石坝造型优美,色彩协调,坝坎呈弧形、双扇形、裙边形,层层交叠,线条流畅。

池水随池底、地边的色彩和水的深浅、水底沉积物的不同而色彩各异,斑斓夺目,动人心魄。

池中有两对石塔和翘檐石屋顶,池水齐胸,被喻为“人间瑶池”,是黄龙景观中最美、最有特色的景点。

水中石塔和石屋建于明代,经历多年,大部分被钙华沉淀埋没。

冬季时,整个黄龙玉树琼花,白白茫茫,唯有这里依旧碧蓝。

H.转花池转花池距“石塔镇海”百米,池面约4平方米,藏匿于绿荫丛中,清澈见底。

水下有泉水涌出,旋流在水面掀起涟漪,日复一日,永不柘竭。

如果向池中投以鲜花、红叶,会随着波流有节奏地旋转,仿佛陶醉于山水之间,乐而起舞。

彩池生辉,雪峰巍峨,溶洞幽深,灌丛翠绕,登上后山玉翠峰,放眼鸟瞰,“玉蟑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的美景,尽收眼底,使人乐而忘返。

黄龙沟内恐龙另还有洗身洞、石山洞等溶洞。

这些钙华洞穴是钙华体被地下水溶蚀,或地面局部陷落所形成的。

沟内原有前、中、后三座寺庙,前寺现仅存遗址;中寺共五殿,占地约5100平方米,现存观音殿及殿内十作罗汉塑像位于黄龙沟尽头海拔3558米地2100平方米,庙宇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相传黄龙助禹治水有功,后人为祭祀而在此修庙立碑。

另一说是因黄龙在此修道成仙而修黄龙寺。

现寺内正殿塑有身披玄色道袍、神态安详的黄龙真人座像。

距后寺背面不到100米,有一龙王庙。

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为黄龙寺庙会。

届时,藏、羌、回、汉各族群众便携带帐篷、炊具、食品来此赶会。

人们登山饱尝大自然美景,祈祷吉详和丰收,青年男女更在这里相互倾诉爱慕之情。

黄龙庙会已成为各族群众团结友爱的盛会。

位置位于松潘县的黄龙乡。

距九寨沟约100多公里,距松潘县城约55公里,南起海拔3658米的望乡台,北止于海拔3150米的涪江河谷,全长3.5公里。

海拨黄龙沟的海拨从3100到3500米,在去黄龙的途中会经过雪顶,其海拨为4300米。

名称由来关黄龙的得名有2种说法,一是景以寺名,当地有一座黄龙寺,而黄龙寺又由社的名字而得来,据称夏禹治水至茂州,黄龙为其负舟导江,后人因而立庙祭祀,故称黄龙寺。

治水成功,黄龙舍弃龙宫,甘居此地美化人间,造就了这“人间瑶池”--黄龙寺风景区。

另一说法则是黄龙主景是一条从山顶逶迤而来的黄色钙华堆集体,上面彩池层层叠叠,登高远望,酷似一条五彩斑谰的金色巨龙自皑皑雪峰、莽莽丛林腾空而起。

门票及游览时间黄龙全程游览时时间3-4小时,路途来回约需三小时,门票110元。

由于黄龙海拨较高(黄龙沟的海拨从3100到3500米),距离较长,全由人双脚行,所以一般的人要想游览完黄龙会景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往往会产生呼吸上的困难及高山反应,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每年4月至11月为游览黄龙的最佳时间,其余时间由于冬季将停止开放。

交通1、汽车:从成都及九寨沟到黄龙均很方便,在川主寺下车,然后换乘当地车前往,但要注意,每年11月到次年三月由于大雪封山的原因,不能前往。

川主寺至黄龙的39公里路面现已全面整改为宽9米和全柏油路面的二级路面,并于2001年7月通车。

以后可能还有修索道的计划,相信黄龙的路况会越来越好。

2、飞机:九黄机场已于2003年9月28日开通,所以可乘飞机到九黄机场(位于川主寺镇),机场距黄龙43公理,旅游季节(4-11月)从机场均有直达班车前往黄龙。

车票价格为单程23元人民币。

黄龙住宿当地现有2家宾馆,一是华龙山庄,三星级,条件很好,散客价旺季约600元左右,另一家是瑟尔错宾馆,实际是一家招待所,条件较差,价格也较便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