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练习:考点狂练 20(A) Word版含解析-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练习:考点狂练 13 Word版含解析精品教育.doc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练习:考点狂练 13 Word版含解析精品教育.doc

考点狂练13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1.[2019·天津卷] 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8 D.1/92.[2019·全国卷Ⅰ] 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 聚合酶3.[2019·河北定州中学调考]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别给小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C.用烟草花叶病毒的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4.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D.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发现了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从而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5.[2019·湖南长沙一中联考]下列关于DNA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一般为双链,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B.RNA能携带遗传信息,可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C.一条链上的两个相邻碱基均由五碳糖—磷酸—五碳糖连接D.(A+T)/(C+G)的多样性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6.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C=:::4。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练习:考点狂练24Word版含解析语文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练习:考点狂练24Word版含解析语文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7.[2019·河北石家庄二中期末]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进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进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最可能造成的结果是()①某些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②其天敌数量较多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④很快被淘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2019·湖南永州联考]在生态茶园建设过程中,从长远考虑,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降低病虫危害的是()A.清除茶园内的所有杂草B.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C.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报,适时防治D.种植能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阻止害虫进入茶园9.下列关于生态缸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缸制作完成后,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便于植物生长B.生态缸中放入的小甲鱼是分解者,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稳定C.生态缸必须有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生态缸中的动物最好是肉食性的,保证生产者不被捕食10.[2019·甘肃天水联考]某地的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水底爬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

蔬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螃蟹的排出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还能起到驱虫的作用。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只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蔬菜从螃蟹的排出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也可作为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11.[2019·河北武邑中学调考]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设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为a,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x B.y=25ax+5xC.y=20ax+5x D.y=100ax+10x12.下列事例中,属于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13.[2019·河北衡水中学调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测试及答案2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测试及答案2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2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以下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合成ATP的途径总相同,但ATP的用途可以不同B.若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含氧量增多,则产生ATP增多C.细菌中ATP只能依靠无氧呼吸产生D.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总处于动态平衡2.某植株在黑暗处每小时释放0.02 mol CO2,而光照强度为a的光照下(其他条件不变),每小时吸收0.06 mol CO2,若在光照强度为a/2的光照下,光合速度减半,则每小时吸收CO2的量为A.0 mol B.0.02mol C.0.03mol D.0.04mol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B.酶催化的专一性表现在它对底物的选择具有专一性C.酶催化反应产物对酶的活性不具有凋节作用D.酶分子结构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条件下均会受到破坏而使酶失去活性4.某同学通过对下列四条不同曲线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这种细菌的产物是次级代谢产物②乙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③丙曲线中处于c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④丁曲线中处于d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③④5.下图是有关生物的生理过程的描述,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图2中氧气浓度为b点对应值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C.图3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pH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的影响D.图4中a曲线表示变温动物;b曲线表示恒温动物6.将一片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

测得O2释放量如下表所示:对该数据分析错误的是A.该叶片呼吸作用消耗O2的速度为0.2 µL·cm-2·min-lB.光强为2 klx时,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C.光强为8 klx时,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度为0.8 µL·cm-2·min-1D.光强超过l0 klx后,光合速度不再提高7.右图表示生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过程不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 B.动植物细胞都能进行c过程C.a、c、d过程中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生成水D.a~e中为其他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最多的是e过程8.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狂练20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A)1.[2019·天津卷]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2.[2019·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3.[2019·辽宁大连期末]人体在安静状态下,身体产热的主要的部位和产热方式分别是()A.骨骼肌,有氧呼吸B.骨骼肌,无氧呼吸C.内脏器官,有氧呼吸D.内脏器官,无氧呼吸4.[2019·安徽阜阳联考]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5.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渴的感觉,渴觉的感受器和产生渴觉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A.下丘脑和下丘脑B.大脑皮层和下丘脑C.下丘脑和大脑皮层D.垂体和大脑皮层6. 下列关于动物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在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B.神经递质从产生到发挥作用需要经过组织液C.有的细胞既能产生激素,也能接受神经递质传来的信号D.产生神经递质的细胞一定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7.[2019·河北衡水中学调考]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 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8.[2019·福建厦门期中]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B.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C.如果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毛细血管会舒张D.人体产热主要是靠肝脏和骨骼肌9.[2019·甘肃天水一中调考] 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10.[2019·河北武邑中学调考]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11.[2019·广西桂林联考]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B.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受神经-体液调节12.冬泳运动因其独到的健身效果而备受关注,人在冬泳过程中()A.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B.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C.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多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13.[2019·河北定州中学调考]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

图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a~d表示物质,已知a为蛋白质类激素。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升高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D.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14.[2019·吉林田家炳中学期末]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②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③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此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对针刺没有感觉但能运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5.[2019·河北正定中学调考]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考点狂练20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A)1.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人体内激素可能影响神经调节,如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B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该调节过程中神经递质是信号分子,存在信息传递,C错误;神经调节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D错误。

2.C成年后仍然能够分泌生长激素,A错误;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B错误;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C正确;神经中枢既可以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也可以通过分泌激素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D错误。

3.C人体在安静状态下,身体产热的主要的部位是内脏器官,运动状态下身体产热的主要的部位是骨骼肌;机体产热的主要方式都是有氧呼吸。

4.B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运动员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A正确;运动员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导致下丘脑产生、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错误;起脚射门是神经与肌肉协调的结果,C正确;球员之间的相互配合需要在大脑皮层调控下进行,D正确。

5.C当人体失水过多或进食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一方面刺激下丘脑合成由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另一方面兴奋传递至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产生渴觉。

6.D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在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A正确;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后才能发挥作用,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B正确;很多内分泌腺都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同时也能分泌激素,C正确;神经递质能由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产生,D错误。

7.B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是等渗溶液,饮用1L生理盐水后,进入血浆,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变化,应为b曲线;由于人体排出较多的钠盐,排尿量略为增多,应为d曲线;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8.D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A错误;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B错误;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神经-体液调节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C错误;机体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D正确。

9.C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其作用速度较快,作用范围较小且时间较短;两者相互协调,共同调控生命活动;部分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因此在生命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10.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引起尿量减少,A错误;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B正确;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C正确;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加快,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D正确。

11.D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进而增加散热量,A错误;中暑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的,B错误;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寒冷环境中,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骨骼肌和内脏器官产热增多,D正确。

12.C人在运动过程中,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所以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人在冬泳过程中需要消耗葡萄糖,为了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胰高血糖素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汗液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通过排尿途径排出的水多;寒冷刺激使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13.B物质d为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后进入血液循环,同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的靶细胞结合,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正确;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蛋白质类激素,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会被动物的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B错误;物质c为甲状腺激素,其分泌增多,可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正确;结构甲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结构乙为神经垂体,D正确。

14.A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还要注射胰岛素来进行降血糖,①正确;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来辅助降低体温,②错误;当缺水或摄取食盐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将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③正确;感觉是大脑皮层产生的,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感觉的产生,④错误。

15.B动物运输的过程中,在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状态的刺激下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该过程为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 错误;皮质醇可以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正确;动物被运输过程中,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皮质醇分泌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