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练习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实验题1.请依据《摩擦力》的探究学习,完成下列实验。
(1)实验题目: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假设: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小木块、木板面、砂纸面、弹簧测力计。
实验过程:(如图)①首先,把弹簧测力计指针( )。
②把木块平放在水平的( )用( )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运动,读出此时拉力的大小记入表格,重复做三次,取平均值。
③把砂纸平铺在桌子上,把木块放在水平的( )上,用( )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运动,读出此时的拉力,记入表格,重复做三次,取平均值。
实验记录:(请计算出两种接触面的平均摩擦力)接触面摩擦力/N平均摩擦力/N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木板面 3 4 5 ________砂纸面 6 8 7 ________(2)通过实验,我能得出结论:________。
(3)摩擦力在生活中很常见,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请分别举一个例子: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坏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假设: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保持不变的是:物体本身和接触面的大小。
改变的是:___________。
实验记录:接触面摩擦力/N第1次第2次第3次桌面毛巾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摩擦力的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答:_________________。
测量摩擦力。
为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亮和同学做了如下图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接触面摩擦力/N平均值/N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在课桌上拖动 1.6 1.8 1.7 1.7在细砂纸上拖动 1.9 2.0 2.1 2.0在粗砂纸上拖动 2.2 2.4 2.3 2.33.这个实验是探究什么因素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正交实验练习题

正交实验练习题
正交实验是一种设计和分析多因素实验的方法,通过合理选择被试对象和实验因素,用较少的试验次数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下面将给出一些正交实验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正交实验。
1. 设计一个正交实验,研究油漆涂料的颜色对干燥时间的影响。
有3种颜色可选,每种颜色有2个不同的浓度(浓度低、浓度高)。
试验次数为6次。
2. 一个市场调查公司要研究电视广告的声音音量(大、中、小)和广告长度(短、中、长)对产品销售的影响。
设计一个正交实验,试验次数为9次。
3. 一家快餐连锁店想要优化其汉堡套餐的口感。
店家认为汉堡的酱料种类(经典酱、辣酱、番茄酱)和烘烤时间(3分钟、5分钟、7分钟)对口感有影响。
设计一个正交实验,试验次数为9次。
4. 一家手机制造公司想要评估电池使用时间受操作系统版本(A、
B、C)、屏幕亮度(低、中、高)和运行应用数量(少、中、多)的影响。
设计一个正交实验,试验次数为27次。
5. 一位科学家想要研究植物的光照强度(强、中、弱)和施肥浓度(低、中、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设计一个正交实验,试验次数为9次。
以上是几个正交实验练习题,每个练习题都涉及了不同的因素和水平,通过合理设计正交实验,可以准确地评估每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避免了试验次数过多的问题,提高了实验效率。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练习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正交实验方法,为实验设计提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专项练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专项练习实验一:水的状况变化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况变化,了解水的物态变化和特性。
实验材料
- 烧杯
- 温水
- 冷水
-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温水。
2. 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将烧杯中的温水放置在桌面上,观察它的变化。
4. 将烧杯中的温水倒掉,倒入适量的冷水。
5. 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6. 将烧杯中的冷水放置在桌面上,观察它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温水在放置后会逐渐变凉,水面上会出现水蒸气。
2. 冷水在放置后会逐渐变热,水面上会出现水滴。
实验结论
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呈现不同的状况变化,经过加热后会变成水蒸气,经过冷却后会凝结成水滴。
实验二:简单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组装简单电路,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灯的发光原理。
实验材料
- 电池
- 电线
- 电灯泡
实验步骤
1. 将电池的负极和电灯泡的一端用一根电线连接起来。
2. 将电池的正极和电灯泡的另一端用一根电线连接起来。
3.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一根电线连接起来。
实验结果与分析
当电池连通电线后,电流开始流动,电灯泡就会发光。
实验结论
电流的流动是使电灯泡发光的原因。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专项练习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专项练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专项练习题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1. 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实验器材:天平、不同物体。
3. 实验步骤:-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子上。
- 将不同物体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子上。
- 等待天平平衡后,读取显示器上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 将该物体从天平上取下,换成另一个物体,重复上述操作。
- 思考:哪个物体的质量更大?实验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1.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2. 实验器材:水壶、水。
3. 实验步骤:- 将水壶加满水。
- 将水壶放在火炉上。
- 观察水烧热后,是否会冒出水汽。
-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 思考:水的沸腾温度是多少?实验三:探究水的凝固过程1. 实验目的:探究水的凝固过程。
2. 实验器材:盛水、冰块。
3. 实验步骤:- 将盛水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 关闭火源,等待水冷却。
- 观察水温降低时的变化。
- 将冰块放入水中。
- 观察水的变化。
- 思考:水的凝固是怎么发生的?实验四:比较物体的热传导性能1. 实验目的:比较物体的热传导性能。
2. 实验器材:不同材质物体、烧杯、温度计。
3. 实验步骤:- 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 将不同材质的物体分别放入烧杯中。
-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 观察不同物体的变化。
- 思考:哪种物体的热传导性能更好?以上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专项练题,希望能帮助到你!。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B. 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C. 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D. 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下列根据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A. 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H 2OB. 向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可推测样品已变质C. 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氧元素D.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可推测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弱4.下列关于2CO 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制2CO 的药品B .发生装置C .收集方法D .检验2COA. AB. BC. CD. D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通入2O 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2O 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C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 ︒。
A.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2O 接触B.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 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 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2O 接触6.(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制备氧气C. 收集氧气D. 蜡烛燃烧7.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2442=Z Zn+H SO SO +H n )。
用这种方法制取氢气,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加入锌粒C. 加入稀硫酸D. 收集氢气8.现有X 、Y 、Z 三种金属,如果把Y 和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 没有变化;如果把X 和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气泡,Y 不反应。
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练习题

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练习
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练题
本文档将提供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的练题。
以下是一些实验题目和相关问题,供学生练和思考:
实验一:水的凝固和融化
1.实验目的:观察水的凝固和融化过程。
2.实验材料:冰块、盐、温水。
3.实验步骤:将冰块放在盐中,观察冰的变化。
问题:
冰在加入盐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我们在冬天的时候会撒盐在路上?
实验二:物体的沉浮
1.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实验材料:塑料球、铁块、木块、水。
3.实验步骤:将不同物体依次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浮起来。
问题:
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上,而有些物体会沉下去?
为什么船能浮在水上?
实验三:光的传播
1.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过程。
2.实验材料:手电筒、纸片。
3.实验步骤: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点亮手电筒并将纸片放在光线前方,观察纸片上的光斑。
问题:
光是如何传播的?
为什么纸片上会出现光斑?
请根据以上题目和问题进行练,并记录你的实验结果和思考。
有助于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提供。
祝你成功!
以上是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练题,共计800字以上)。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实验一:魔法饮料材料:透明杯、水、溶液A(酸性溶液)、溶液B(碱性溶液)、红、蓝、黄三种食用色素实验步骤:1. 在透明杯中倒入一杯水。
2. 将红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3. 将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4. 将黄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5. 分别将溶液A和溶液B滴入不同的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1. 当加入红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红色。
2. 当加入蓝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蓝色。
3. 当加入黄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黄色。
4. 当将溶液A滴入杯中时,若溶液A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A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5. 当将溶液B滴入杯中时,若溶液B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B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实验二:水的沸点材料:温度计、烧杯、火源、水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将烧杯放置在火源上,用火加热水。
4. 在水受热的过程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参考答案:1. 当水开始受热时,温度会逐渐上升。
2.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3. 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完全蒸发。
4.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图钉、纸夹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在导线的末端连接小灯泡。
3. 用图钉将另一端的导线固定在纸夹上。
4. 等待片刻,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参考答案:1.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导线连接后,电流开始传导。
2. 如果小灯泡亮起,则说明电流成功通过导线传导到小灯泡,小灯泡发出光亮。
3. 如果小灯泡不亮或闪烁,说明电流无法正常传导,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或电池电量不足所致。
通过以上的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物理实验题初二练习题

物理实验题初二练习题实验一:测量直线运动的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位移和时间来确定物体的速度。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小车、计时器、尺子。
实验步骤:1. 将直线轨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确保轨道不会滑动。
2. 将小车放置在轨道上,并与一端的刻度线对齐。
3. 启动计时器,并让小车沿轨道运动。
4. 用尺子测量小车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移,并记录下来。
5. 根据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计算小车的速度。
实验二: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物体下落的时间和位移,计算重力加速度。
实验器材:运动计时器、绳子、自由落体物体。
实验步骤:1. 将绳子固定在一固定的支点上,并将自由落体物体挂在绳子的另一端。
2. 将自由落体物体从支点处释放,并同时启动计时器。
3. 记录下自由落体物体下落的时间。
4.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实验器材:钟表、测距器、扬声器。
实验步骤:1. 将扬声器放置在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2. 启动计时器,并使扬声器发出一个短暂的声音信号。
3. 记录下声音传播到测距器的位置所用的时间。
4. 根据声音传播的距离和时间,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实验四: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和入射角,计算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器材:光源、直尺、半圆筒、角度测量仪。
实验步骤:1. 将半圆筒放置在直尺上,并确保光源位于半圆筒的一侧。
2. 将光线从空气中射向半圆筒,记录下光线的入射角。
3. 调整半圆筒的位置,使光线从半圆筒射向另一侧的介质中,记录下光线的折射角。
4.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介质的折射率。
以上是物理实验题的初二练习题内容,通过这些实验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并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实验,并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和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的实践,相信同学们对物理的理解将更加深入和扎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实验室三大气体的制备
1、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代号,下同)___________,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10中 (填标号,下同)与组装一套
..制取氧气的装置。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
起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
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⑵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集氧气,应如何验满?。
⑶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得。
其化
学方程式为。
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或。
(填标号) 5、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
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
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导入。
5、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应选仪器(填序号)。
(3)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这种装置还可以用来制CO2,其收集气体的方法
为 _________________ 法。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
(5)把上面分解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为:。
6、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利用该反应制取氧
气,发生装置应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2)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
..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只答一
条),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实验室里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
.....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F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制取大量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最好选用上述哪些仪器:(填字母);
(3)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
8、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请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
是。
(填字母编号)
(4)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5)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
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⑵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
⑶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得。
其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或。
(填标号) 10、如右图所示,老师在演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
中,收集完氧气后,反应还在继续进行。
小明同学认为,这个装置的缺
点是不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
为了解
决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或设计新的简易实验
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友情提示:你可从下列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他仪器。
分液漏斗装有二氧化锰的小布袋注射器大试管止水夹请你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