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章 概念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八年级物理全册概念题汇总(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全册概念题汇总(含答案)

初中物理概念八年级(上)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是测量的工具。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使用刻度尺时,要把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秒表。

5.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

6.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比较速度的大小。

7.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8.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公式为v=S/t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 。

1m/s= 3.6 km/h。

9.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运动。

10.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S/t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1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在不同介质声速不同,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12.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13.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

14.物理学中把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Hz 。

15.人的听觉范围是20 Hz至20000 Hz。

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

1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减弱噪声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进行:一是防止噪声产生;二是阻断噪声传播;三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第六~八章 概念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六~八章 概念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A)auto B)static C)extern D)register
11.若有函数定义:
int func()
{
static int m=0;
return m++;
}
以下程序段运行后屏幕输出为()。
int i;
for(i=1;i<=4;i++)
func();
printf("%d",func());
A.0 B.1C.4 D.5
B.函数的定义不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可以嵌套
C.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调用均不可以嵌套
D.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均可以嵌套
5.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
B)可以在一个函数中定义另一个函数
C)main()函数必须放在其它函数之前
D)所有被调用的函数一定要在调用之前进行定义
6.用数组名作为函数调用时的实参时,传递给形参的是。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局部变量在一定范围内有效,且可与该范围外的变量同名。
B如果一个源文件中,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同名,则在局部变量范围内,局部变量不起作用。
C.局部变量缺省情况下都是静态变量。
D.函数体内的局部静态变量,在函数体外也有效。
10.未指定存储类别的变量,其隐含的存储类别为()。
main()
{ char s[]=“ABCD”, *P;
for(p=s+1; p<s+4; p++) printf (“%s\n”,p);}
该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A) ABCDB) AC) BD)BCD
BCDBCCD
CDCDD
DD

8章-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8章-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 )A 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 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 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 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C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平均数时间序列B 时期序列C 时点序列D 相对数时间序列 B3.发展速度属于( )A 比例相对数B 比较相对数C 动态相对数D 强度相对数 C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 报告期水平B 基期水平C 实际水平D 计划水平 B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A 296人B 292人C 295 人D 300人 C6.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A 150万人B 150.2万人C 150.1万人D 无法确定 C7.由一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 A 有8个 B 有9个 C 有10个 D 有7个 A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A9.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10年比200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6—201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5%6.58 B 5%6.158 C6%6.58 D 6%6.158B10.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 A 简单平均法 B 几何平均法 C 加权序时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D11.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 )A 时距扩大法B 移动平均法C 最小平方法D 季节指数法12.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数列D.平均数数列A13.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侧重于考察现象的()A.期末发展水平B.期初发展水平C.中间各项发展水平D.整个时期各发展水平的总和A14.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差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积D.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商A15.已知某地区2010年的粮食产量比2000年增长了1倍,比2005年增长了0.5倍,那么2005年粮食产量比2000年增长了()。

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知识点-习题

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知识点-习题

力责编:冯保国【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知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3、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双层含义,即物质性、相互性。

【要点梳理】要点一、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要点诠释:①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这就是力的物质性。

“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

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②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

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要点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方面: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要点诠释:(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例如: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例如: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

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

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要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要点诠释:1、力的符号和单位(1)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表示力,为了区分不同作用或性质的力,还常常用其他字母表示力,如重力—G。

(2)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2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2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小梅做饭时,联想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B.把鸡蛋向碗边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 N B. 8~l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 N C. t=l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 m/s D.若16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3.中国料理最重要的烹调就是炒,那么颠勺这个技能就是很重要的了,但我们平时烹调水平不够好,颠勺技能自然很差,经常会把菜弄到锅外,这款超大弧度炒锅,锅沿很宽,弧度很大,任意翻炒也不会把食材弄到外面,还可以防止热量散失,节约燃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造锅体的材料和手柄都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B.炒菜时我们能闻到食物的香味,说明只有高温时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食物沿超大弧形边沿翻炒最终掉在锅的过程,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D.炒菜时不断翻动食物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大物体内能4.如图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B.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C.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D.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5.赵强同学学了物理之后,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好多药瓶的瓶盖的侧面都做有密集的竖条纹,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为了 ( )A.坚固耐用 B.节约材料C.便于运输 D.增大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便于旋开和旋紧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大C.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失去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7.如图是2009年6月30日,醉酒超速驾车造成5死4伤的事故车辆,事故后严重变形.汽车变形说明()A.汽车受重力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8.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先后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B.木块后来受到的拉力较大C.木块先后动能一样大D.先后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种拖法中,第一次匀速拖动,第二次加速拖动,则两次小桌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是( )A .甲大B .相等C .乙大D .无法判断10.小敏用一根弹簧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1N )使用价值不大,小敏想提高测力计的量程(变为2N ),初步拟订了以下几种方案:( )A.直接修改刻度,把标上1N 的地方改成2NB.直接在标有1N 的地方下面按比例加刻度,直至2NC.在挂弹簧的地方并排加一根相同的弹簧,然后改变刻度,直接把标上1N 的地方改成2ND.换一根不同(稍粗点)的弹簧,然后改变刻度,直接将标上1N 的地方换成2N请你评估一下:最可行的方案是哪种?其他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什么?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1.下列几种估测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一瓶标有“500mL”的矿泉水,其中水的质量约为0.5kgB . 家用液晶电视机的功率约为1000WC . 拿起物理课本大约用5N 的力D . 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10mA 就会有生命危险1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就不会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谚语了B . 玻璃杯掷到地上不会破碎C . 传统的体育比赛都失去了意义D . “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13.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 . 轮胎做成圆形,有利于减小摩擦B . 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C . 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跟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 .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14.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C.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D.使用电流表时,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1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t=2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B.当t=3 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是5 NC. 4﹣6 s内,拉力F做的功是20 JD. 2﹣4 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三、实验题16.小平同学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参考练习与答案)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参考练习与答案)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6。

1 判断正误6。

11 只要在竞争性行业中存在着利润,原来的企业会扩大规模,新的企业会进入。

()6.12 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企业的成本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 ()6.13 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企业的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所以,企业的价格是完全缺乏弹性的。

()6。

14 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所以,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也是水平的。

()6.15 如果一个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低于平均成本,则该企业应当停产。

( )6.16 完全竞争行业的供应曲线,是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把各个企业的供应数量水平相加而得.()6。

17 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一个代表性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说明它处于长期均衡的位置。

()6。

18 如果一个企业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说明它已获得了最大的利润 . ()6。

19 一个完全竞争企业处于短期均衡时,AVC和ATC都可能是下降的。

( )6。

110 企业在停止经营时,TR=TVC,亏损则不能确定。

( )6。

111 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买卖双方没有差别,但产品是有差别的。

()6.112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 ()6。

113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价格和边际收益相等。

()6。

114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总的收益曲线的斜率为零。

( )6.115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LAC曲卫生最低点的变化轨迹。

( )6。

116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市场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他将取得最大利润。

()6.117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某行业的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 )6。

118 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平均变动成本就停止营业。

()6.119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大于市场变动成本以上部分的边际成本曲线。

( )6。

120 如果一完全竞争厂商在AVC 曲线下降时达到了短期均衡,为使利润极大,该厂商就应当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

第8章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1.判断题:2.选择题3.程序阅读(1) 2, 4, 6, 8, 10,。

(2)10 9 8 7 6 5 4 3 2 1(3) Shen 。

(4) 18 。

(5) 4 84.程序填空(1) p->next!=NULL p->info p=p->next;(2) p1 -> next != NULL p0 -> next = p1; p0 -> next = NULL;(3) s[k].aver s[k].aver>s[maxsub].aver maxsub=k(4) head n++ p->next5.编程题(1)struct complx{int real;int im;};main(){ struct complx c1,c2,c3;scanf("%d+%di",&c1.real,&c1.im);scanf("%d+%di",&c2.real,&c2.im);c3.real=c1.real*c2.real-c1.im*c2.im;c3.im=c1.real*c2.im+c1.im*c2.real;printf("(%d+%di)*(%d+%di)=%d+%di",c1.real,c1.im,c2.real,c2.im,c3.real,c3.im);getch();}(2)#include <stdio.h>#include<string.h>main()#define N 10struct student{long num;char name[10];float score[3];float ave;};main(){void input(struct student s[],int n); /*输入n个学生数据*/float average(struct student s[],int n);/*计算第n个学生的平均成绩*/int max(struct student s[],int n); /*计算n个学生中哪个学生的平均成绩最高*/struct student s[N];int i,m;float a=0; /*总平均成绩*/input(s,N);for(i=0;i<N;i++){s[i].ave=average(s,i);a=a+s[i].ave;}a=a/N;printf("Number Name Score-1 Score-2 Score-3Average\n");for(i=0;i<N;i++)printf("%ld%10s%f%f%f%f\n",s[i].num,s[i].name,s[i].score[0],s[i].score[1],s [i].score[2],s[i].ave);printf("The total average score is %f\n",a);m=max(s,N);printf("The max score student:\n");printf("Number:%ld\nName:%s\nScore 1:%f\nScore 2:%f\nScore 3:%f\nAverage Score:%f\n",s[m].num,s[m].name,s[m].score[0],s[m].score[1],s[m].score[2],s[m].a ve);}void input(struct student s[],int n){int i;for(i=0;i<n;i++){printf("Please input student number:");scanf("%ld",&s[i].num);printf("Please input student name:");scanf("%s",s[i].name);printf("Please input student score 1:");scanf("%f",&s[i].score[0]);printf("Please input student score 2:");scanf("%f",&s[i].score[1]);printf("Please input student score 3:");scanf("%f",&s[i].score[2]);}}float average(struct student s[],int n){int i;float a=0;for(i=0;i<3;i++)a=a+s[n].score[i];a=a/3;return(a);}int max(struct student s[],int n){int i,m=0;for(i=1;i<n;i++)if(s[i].ave>s[m].ave)m=i;return(m);}(3)struct date{int year;int month;int day;};int days(struct date d){ int n,t;if(d.year%4==0&&d.year%100!=0||d.year%400==0)t=29;else t=28;switch(d.month){ case 1:n=d.day; break;case 2:n=d.day+31; break;case 3:n=d.day+31+t; break;case 4:n=d.day+31+t+31; break;case 5:n=d.day+31+t+31+30; break;case 6:n=d.day+31+t+31+30+31; break;case 7:n=d.day+31+t+31+30+31+30; break;case 8:n=d.day+31+t+31+30+31+30+31; break;case 9:n=d.day+31+t+31+30+31+30+31+31; break;case 10:n=d.day+31+t+31+30+31+30+31+31+30; break;case 11:n=d.day+31+t+31+30+31+30+31+31+30+31; break;case 12:n=d.day+31+t+31+30+31+30+31+31+30+31+30;}return(n);}main(){ struct date d={2006,3,15};printf("%d",days(d));getch();}(4)struct ks{int reg;char *name;char sex;char *birthday;int score[6];}; struct ks input(){ struct ks s;int i,sum=0;printf("register:");scanf("%d",&s.reg);printf("name:");scanf("%s",);printf("sex:");scanf("%c",&s.sex);printf("birthday:");scanf("%s",s.birthday);for(i=0;i<5;i++){ printf("score-%d:",i+1);scanf("%d",&s.score[i]);sum=sum+s.score[i];}s.score[5]=sum;return(s);}void print(struct ks s){ int i;printf("register:%d\n",s.reg);printf("name:%s\n",);printf("sex:%c\n",s.sex);printf("birthday:%s\n",s.birthday);for(i=0;i<5;i++)printf("score-%d:%d\n",i+1,s.score[i]);printf("sum:%d\n",s.score[5]);getch();}struct ks search(struct ks s[],int n){ int i,p=0;for(i=1;i<n;i++)if(s[i].score[5]>s[p].score[5])p=i;return(s[p]);}void sort(struct ks s[],int n){ int i,j,p;struct ks t;for(i=0;i<n-1;i++){ p=i;for(j=i+1;j<n;j++)if(s[j].reg<s[p].reg)p=j;t=s[i];s[i]=s[p];s[p]=t;print(s[i]);}print(s[n-1]);}(5)#define NULL 0#define LEN sizeof(struct student)struct student{long num;char name[10];char sex; /*'F'表示女,'M'表示男*/int age;struct student *next;}main(){struct student *creat(int n);void print(struct student *head);struct student *delete(struct student *head,int age);struct student *head;int n,age;printf("\nPlease input the length of list:");scanf("%d",&n);head=creat(n);print(head);}struct student *creat(int n){struct student *head,*p1,*p2;int i;head=NULL;for(i=1;i<=n;i++){p1=(struct student *)malloc(LEN);printf("Number:");scanf("%ld",&p1->num);printf("Name:");scanf("%s",p1->name);printf("Sex:");scanf("%c",&p1->sex);printf("Age:");scanf("%d",&p1->age);if(i==1) head=p1;else p2->next=p1;p2=p1;}p2->next=NULL;return(head);}void print(struct student *head){struct student *p;p=head;printf("Number Name Sex Age\n");while(p!=NULL){printf("%ld%10s%c%d",p->num,p->name,p->sex,p->age);p=p->next;}}(6)struct student *delete(struct student *head,int age){struct student *p1,*p2;p1=head;while(p1!=NULL){if(p1->age==age){if(p1==head) head=p1->next;else p2->next=p1->next;free(p1);}p2=p1;p1=p1->next;}return(head);}。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七章知识汇总及练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七章知识汇总及练习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知识整理1、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水平)的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2、平均数(1)平均数:一般地,对于n 个数,,,,21n x x x 我们把)(121n x x x n+++ 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

(2)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21n x x x 的权分加为n w w w ,,21,则称为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如:对某同学的数学、语文、科学三科的考查,成绩分别为72,50,88,而三项成绩的“权”分别为4、3、1,则加权平均数为:134188350472++⨯+⨯+⨯)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4、中位数一般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4、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 A 、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B 、平均数比较可靠和稳定,它包括所有数据提供的信息。

因而应用最为广泛。

但计算比较麻烦,容易受到极端数的影响。

C 、众数可靠性差,但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部分数据有关。

计算简单,在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重复出现时,常选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D 、中位数可靠性也差,它与数据的排序有关,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计算简单,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合用中位数表示。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知识整理1.推理证明的必要性:我们认识事物,可能有偏差,有时是“想当然”,过于草率,有时是“乱花迷人眼”,观察产生了错觉,但无论哪一种情况,没有严格的证明都是不能令人放心和信服的。

nnn w w w w x w x w x ++++++ 212211例1:当x 为任意实数时,542++x x 的值都大于零吗?2.检验数学结论是否正确的常用方法:检验数学结论常用的方法:实验验证法、举例反例、推理论证等。

例2:如果y x ,那么一定有x>y 吗?3.定义的概念:对一些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第八章基本概念练习题第6章数组一、选择题。

1. 以下对一维数组a的正确定义是:A)char a(10);B) int a[];C)int k=5,a[k];D)char a[3]={‘a’,’b’,’c’};2.以下能对一维数组a进行初始化的语句是: ( )A. int a[5]=(0,1,2,3,4,)B. int a(5)={}C. int a[3]={0,1,2}D. int a{5}={10*1};3.在C语言中对一维整型数组的正确定义为。

A)int a(10); B)int n=10,a[n];C)int n;a[n]; D)#define N 10int a[N];4. 若二维数组a有m列,则在a[i][j]之前的元素个数为A. j*m+iB. i*m+jC. i*m+j-1D. i*m+j+1*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构成数组的所有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是相同的B 用指针法引用数组元素允许数组元素的下标越界C 一维数组元素的下标依次是1、2、3……·D 定义数组时的长度可以是整型常量表达式6. 假定int类型变量占用两个字节,其有定义:int x[10]={0,2,4};,则数组x在内存中所占字节数是A) 3 B) 6 C) 10 D) 207.若有说明:int a[][3]={{1,2,3},{4,5},{6,7}}; 则数组a的第一维的大小为: ( )A. 2B. 3C. 4D.无确定值8.以下定义语句中,错误的是( )A) int a[]={1,2}; B) char *a;C) char s[10]=“test”; D) int n=5,a[n];9.下面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 )int i;、int x[3][3]={1,2,3,4,5,6,7,8,9};for (i=0;i<3;i++)printf("%d ",x[i][2-i]);A) 1 5 9 B) 1 4 7 C) 3 5 7 D) 3 6 9二.分析题。

#include <>void main(){int a[6][6],i,j;for(i=1;i<6;i++)`{for(j=1;j<6;j++){a[i][j]=(i/j)*(j/i);}}for(i=1;i<6;i++){for(j=1;j<6;j++){{printf(“%2d”,a[i][j]);}}}1 0 0 0 00 1 0 0 00 0 1 0 00 0 0 1 00 0 0 0 1《第7章函数一、选择题。

语言中函数返回值的类型是由决定的.A)函数定义时指定的类型B) return语句中的表达式类型C) 调用该函数时的实参的数据类型D) 形参的数据类型2. C语言规定,简单变量做实参时,它和对应形参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式为( )A. 由系统选择B. 单向值传递C. 由用户指定传递方式D. 地址传递3. 在函数调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函数调用后必须带回返回值)B.实际参数和形式参数可以同名C.函数间的数据传递不可以使用全局变量D.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总是在同一个文件里4. 在C语言程序中,有关函数的定义正确的是( )。

A.函数的定义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不可以嵌套B.函数的定义不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可以嵌套C.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调用均不可以嵌套D.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均可以嵌套5.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B) 可以在一个函数中定义另一个函数C) main()函数必须放在其它函数之前D) 所有被调用的函数一定要在调用之前进行定义6.用数组名作为函数调用时的实参时,传递给形参的是。

A)数组首地址B)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值C)数组全部元素的值D)数组元素的个数7. 有如下程序int func(int a,int b){ return(a+b);}main();{ int x=2,y=x,z=8,r;r=func(func(x,y),func(y,z));printf(“%d\n”,r);}该程序的输出的结果是A) 12 B) 13 C) 14 D) 158.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t a, b;void fun(){ a=100; b=200; }main()"{ int a=100, b=100;fun();pri ntf(“%d%d \n”, a,b);}A) 100200 B) 100100 C) 200100 D) 200200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局部变量在一定范围内有效,且可与该范围外的变量同名。

B 如果一个源文件中,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同名,则在局部变量范围内,局部变量不起作用。

C.局部变量缺省情况下都是静态变量。

?D.函数体内的局部静态变量,在函数体外也有效。

10.未指定存储类别的变量,其隐含的存储类别为()。

A)auto B)static C)extern D)register11. 若有函数定义:int func(){static int m=0;return m++;}以下程序段运行后屏幕输出为()。

?int i;for(i=1;i<=4;i++)func();printf("%d",func());.1 C12.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t fun(int array[3][3]){ int j;for(j=0;j<3;j++) array[1][j]++;:printf("\n");}main(){ int j,a[3][3]={0,1,2,1,0,4,2,4,5};fun(a);for(j=0;j<3;j++)printf("%2d",a[1][j]);printf("\n");}1 5 0 4 C.0 12 2 3(13.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t f(int c){ c+=2;return c ;}main(){int a=2,c=5;a=f(a);printf("%d %d \n",a ,c);}(4 5 4 515.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t fun3(int x){static int a=3;a+=x;return a;}|main(){int k=2,m=1,n;n=fun3(k);n=fun3(m);printf("%d\n",n);}.4 C二、分析题。

,分析教材P196,例的运行过程。

画出每趟排序数组元素位置变化,如教材图,.第8章指针1.若x是整型变量,pb是基类型为整型的指针变量,则正确的赋值表达式是( )A) pb=&x B) pb=x C) *pb=&x D) *pb=*x2.下列不正确的定义是()。

A, int *p=&i,i; *p,i;C.int i,*p=&i; i,*p;3. 若有说明:int n=2,*p=&n,*q=p,则以下非法的赋值语句是: ().A)p=q B)*p=*q C)n=*q D)p=n4. int *p,a=10,b=1; p=&a; a=*p+b;执行该程序段后,a的值为A) 编译出错B) 10 C) 11 D) 12*5.已知int a[5],*p=a;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p+1与a+1等价B) p[1]与*p等价C) *(p+1)与a+1等价D) p[1]与a++等价6. 若有以下说明:int a[10]={1,2,3,4,5,6,7,8,9,10},*p=a;则数值为4的表达式是( )~A) *p+4 B) *(p+4) C) *(p+3) D) p+37. 设有二维数组a,其定义与初始化为int a[][4] = {{1, 6, 3}, {2}, {3, 1}};表达式a[0][1] + a[1][0] + *(a[2] + 1) 的值是()。

A. 9B. 8C. 7D. 98. 设有二维数组a,其定义与初始化为int a[][3] = {{1, 6, 3}, {2}, {3, 1}};int (*p)[3]=a;则引用元素a[1][1]的不正确的是()。

A. p[1][1]B. *(*(p + 1) + 1)C. *(p[1]+1)D. *(p + 1) + 19.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A) 0 B) 1 C) 2 D) 输出错误main(){ int a[ ]={1,2,3,4,5,6,7,8,9,0},*p;,p=a;printf(“%d\n”,*p+1);}10. 执行语句char c[10]={ ”abcd”},*pc=c; 后,*(pc+4)的值是()A) “abcd” B)’\0’ C) ‘d’ D) 不确定11.下列函数的功能是。

void fun(int *p1,int *p2){ int p;p=*p1;*p1=*p2;*p2=p;}[A) 交换*p1和*p2的值B) 语法正确,但无法交换*p1和*p2的值C) 交换*p1和*p2的地址D)有语法错误*12. 有如下程序main(){ char s[]=“ABCD”, *P;for(p=s+1; p<s+4; p++) printf (“%s\n”,p);}该程序的输出结果是A) ABCD B) A C) B D) BCDBCD B C CDCD C D D"D D13.设有数组定义: char array [ ]="abcd"; 则数组array所占的空间为A) 4个字节B) 5个字节C) 6个字节D) 7个字节14.下述对C语言中字符数组的描述错误的是。

A)字符数组可以存放字符串B)字符数组中的字符串可以整体输入和输出C)可在赋值语句中通过赋值运算符“=”对字符数组整体赋值D)可在对字符数组定义时通过赋值运算符“=”对字符数组整体初始化*15.判断两字符串s1,s2是否相等,应使用( ).A)if(s1==s2) B)if(s1=s2)C)if(strcpy(s1,s2)) D)if(strcmp(s1,s2)==0)16. 对字符数组s赋值,不合法的一个是( )A. char s[]="Beijing";B. char s[20]={"beijing"};C. char s[20];s="Beijing";D. char s[20]={'B','e','i','j','i','n','g'};17.下列字符串赋值方式不正确的是( )A).char str[20]; B). char *str ;str=”I am a boy!”; str=”I am a boy!”;C). char *str=”I am a boy!”; D). char str[20]=” I am a bo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