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下册课时练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2 惯性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节节练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节节练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参加冰壶比赛时的情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推动冰壶滑行,以冰面为参照物冰壶是静止的B.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C.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说明冰壶运动时不受阻力D.冰壶运动越来越慢的过程中,冰壶的运动状态不变2.下列与惯性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驾驶员和乘客都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②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提高成绩,是利用自身的惯性③公交汽车突然刹车时,站立的乘客向前倾倒是由于人具有惯性④锤头松了,撞击锤柄下端锤头便套紧在锤柄上,是由于锤头具有惯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蹬地后人和滑板车一起向前运动是因为后人和滑板车受到惯性作用B.安全带能减小因惯性对乘客造成的伤害C.快速击打棋子可以增大棋子的惯性D.撞击锤柄下端紧固锤头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参加校运动会百米赛跑,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B.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的过程中,速度在大小上越来越大,但惯性的大小却不变C.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D.小明同学从匀速直线行驶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不计空气阻力,他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套牢了,是因为锤头具有惯性D.乘车时必须要系安全带,是因为系安全带可以减小乘客的惯性6.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小球在同一平面内运动的不同轨迹,如图所示。
其中小球运状态不变的是()A.B.C.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B.空中飞行着的足球,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C.发点球时,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发点球时,足球飞出去,说明脚对足球的作用力大于足球对脚的作用力8.在进行“物体的浮与沉”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将一个橙子浸没在水桶中,松手后,同学们看到橙子从水里浮出水面后又下沉一定距离,然后又再次上浮、下沉,如此往复多次后,橙子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练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时练 (2)

牛顿第一定律学校:姓名:班级:考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A. 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利用了惯性B. 驾驶员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C. 人骑自行车停止蹬踏后,仍继续前行,是因为人和车都具有惯性D. 地球由西向东转,人竖直向上跳起来,仍落回原地,是因为人具有惯性2. 下列现象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A. 锤头松了,将锤把在固定物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把上B. 用力拍衣服,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C. 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中跳下后,能缓慢下降D. 把铅球投掷到远处3. 关于汽车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B. 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汽车在急刹车时的惯性最大D. 汽车行驶时、静止时以及急刹车时的惯性一样大4. 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A. ①或②B. ②或③C. ①或③ D. ②或④5. 跳远运动员都是先跑一段距离(助跑)才起跳,这是为了().A. 增大惯性B. 减小惯性C. 克服惯性D. 利用惯性6. 坐在正在行驶的客车里的乘客忽然觉得座椅挤压后背,则客车可能发生的状态变化是().A. 客车突然停止B. 客车突然减速C. 客车突然加速D. 客车突然转弯7. 首先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速度保持不变”这一正确结论的科学家是().A. 阿基米德B. 笛卡儿C. 伽利略D. 牛顿8. 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B.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C.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D.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9.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 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10. 李明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②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③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11. 发射火箭时,火箭飞速上升,某个发射用到的部件完成使命要从火箭上脱落,从脱离火箭瞬间开始,这个部件的运动情况是( )A. 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B. 立即下落C. 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D. 以上说法都不对12. 小军用绳子拴着一金属块,使金属块做圆周运动,如果金属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立即停止运动C. 继续做圆周运动D. 减速运动直到停止13.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是用实验直接得到的一个科学的结论B.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是一个科学的理论C. 牛顿第一定律是理论推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D. 牛顿第一定律是理论推出的,所以不一定是正确的14. 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B. 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 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D. 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5. 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这是因为锤柄撞击地面( )A. 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B. 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C. 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D. 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16. 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 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 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7.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B.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 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D.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18. 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 )A. 变大B. 不变C. 先变大后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19.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关于汽车交通安全的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 保持车距B. 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 行车时系好安全带D. 禁止逆行20. 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 )①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②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④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A. ②③④B. ①③④C.①②④ D. ①②③21. 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下图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 )A. AB. BC.C D. 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22. 如图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c)和(d)所示.由图(a),(b)或图(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有的性质.23. 小明为了探究惯性现象,在行驶的车厢中用细线悬吊一小球,用以观察车厢的运动变化情况,请写出他观察到的现象的结论.(1)若小球在竖直悬线下保持静止,则车厢在做运动.(2)若小球突然向正后方摆动,则车厢在做运动.(3)若小球突然向正前方摆动,则车厢在做运动.(4)若小球突然向右摆动,则车厢在做运动.(5)若小球突然向左摆动,则车厢在做运动.24. 提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观点的是, ,通过实验推翻了这一结论,得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速度保持不变”.后来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25.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篮球,抛出后篮球继续向上运动,这是因为篮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这是因为篮球受到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后在地面上越滚越慢,是因为篮球受到的作用..26. (3分)小强行走时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的,当他的(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他的(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7. 用手掷出的铅球在水平方向能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________.铅球最终要落到地面,是因为铅球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28. 2012年5月8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名学生,自己却身负重伤..失控的汽车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汽车具有性;两名学生被张老师推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29. (2分)如图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原处..这个现象中包含的物理原理有;(至少说出两条)..30. 为践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宜宾市城区内安装了公共自行车网点,越来越多的市民上下班由坐汽车改骑自行车..某市民在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自行车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_的缘故..31. 用铲子往炉内送煤,铲子不进入炉内,煤却能进入炉内,为什么?所选择正确答案的顺序是: ..(1)在炉门内,手用力使铲子突然停止..(2)由于有惯性,煤仍顺着着原来运动方向进入炉内..(3)铲子上煤受到向前的冲力作用而进入炉内..(4)铲子和煤一起向炉门运动..32. 如图所示,四个棋子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一名同学用力迅速击打最下面的那个棋子,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这个棋子飞了出去,上面的棋子由于而保持静止状态,在力的作用下落在桌子上..33. 图是美国NBA职业篮球比赛过程中球员扣篮时的情景..请找出一个与扣篮情景相关的物理现象,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现象: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物理知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34. (3分)如图,鸡蛋静止在硬纸片上..(1)(1分)请在图上画出鸡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2分)迅速将硬纸片水平弹出,鸡蛋落入杯中,试简要解释这一现象..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滑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时的相同.(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慢.(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参考答案1. 【答案】B【解析】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因惯性给人带来的危害,但惯性无法减小,B不正确.2. 【答案】C【解析】跳伞员能缓慢下降是因为受到空气的阻力等于或大于其重力.3. 【答案】D【解析】因为物体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汽车的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所以同一辆汽车,在不同状态时,惯性大小相同,D正确.4. 【答案】B【解析】由图知杯内水面右高左低,是由于水相对杯子向右运动了,这可能是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水由于惯性留在右侧,造成右高左低,也可能是由于列车向右运动刹车,杯子随车停下,而水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造成右高左低,所以B正确.5. 【答案】D【解析】跳远时运动员先助跑,在起跳时由于惯性,脚离地后由于惯性的作用身体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利用惯性,D正确.6. 【答案】C【解析】当客车突然加速时,人由于惯性,相对座椅身体向后运动,所以感觉到座椅挤压后背,C正确.7. 【答案】C【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的研究基础上得到的.8. 【答案】A【解析】由于船做匀速运动和人的惯性原因,人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故选D..9. 【答案】D【解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选D..10. 【答案】D11. 【答案】A【解析】脱离火箭后,部件运动速度向上,由于惯性,会继续上升一段距离后再下落..故选A..12. 【答案】A【解析】当小球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仍保持力消失瞬间的运动状态,即方向和速度不变..故选A..13. 【答案】B14. 【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15. 【答案】D【解析】这是对惯性现象的解释,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击地面停止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恰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16. 【答案】C【解析】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被脚踢出去的同时,脚受到球的反作用力,A错误;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错误;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空气的阻力,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所以足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正确;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错误..17. 【答案】C【解析】运动的物体慢慢停下来是由于有摩擦力,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的危害,起跑用力蹬地是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因此,选C18. 【答案】B【解析】惯性只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苹果从树上下落时,其质量大小不变,所以其惯性大小就不变,B对,ACD错..19. 【答案】D【解析】两车之间保持车距,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汽车因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故A项与惯性有关;在雨天里因为地面湿滑,导致了汽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速度减小得慢,所以要减速慢行,故B项与惯性有关;快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或发生碰撞时,车身的运动速度会减小,而乘客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而与车身发生撞击,因此驾驶员和前排乘客使用安全带能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受到伤害,故C项与惯性有关;禁止逆行,是为了防止两车在同一车道上,相向而行,导致两车相撞,故D选项与惯性无关..故选D..20. 【答案】A【解析】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降低惯性带来的危害,①错,②③④都是利用物体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惯性来达到目的,故选A.21. 【答案】C【解析】由于惯性,钢珠应该保持脱离时的水平速度,也就是和实验车一样的水平速度前进,于是水平方向,钢珠相对于实验车速的为0,竖直方向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体,故选择C..22. 【答案】向右减速运动或向左加速运动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或惯性)23. 【答案】向右转弯24. 【答案】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25. 【答案】具有惯性重力摩擦力26. 【答案】运动脚上身27. 【答案】惯性重28. 【答案】惯运动状态29. 【答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具有惯性30. 【答案】惯性阻力31. 【答案】(4)(1)(2)32. 【答案】运动状态惯性重33. 【答案】现象1:离开手后,篮球继续向前运动;简答1:篮球具有惯性.现象2:篮球最终落到地面;简答2:篮球受到重力.现象3:离开手后篮球上升过程;简答3:篮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现象4:手握紧篮球时,篮球变形;简答4: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现象5:篮球打在篮板上,被反弹回来;简答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4.(1) 【答案】【解析】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2) 【答案】硬纸片受到弹力后,鸡蛋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状态,鸡蛋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杯中..35.(1) 【答案】速度(2) 【答案】远小(3)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10.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 如图所示,“头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D )
A.紧急刹车
B.左右转弯
C.前方碰撞
D.后方追尾
11.为防止惯性可能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
有配置。主要原因是( C )
A.人在火车上惯性消失了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 素,除了阻力外,还有 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 ,该因素可以采用小 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 证据是 小车在丙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 。
初中物理课件
说明力是 改变 (填“改变”或“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 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衣、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 图所示
(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 速度减小得越 慢 ; (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 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一定律 4.正在公路上行驶的一辆汽车,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汽车 将 做匀均直线运动 ;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 失了,它将 保持静止状态 。
惯性 5.欧洲杯足球赛正火热进行中,赛场上出现的以下现象不能用惯性来解释 的是( B ) A.快速奔跑的裁判员不能立即停下来 B.射中球门框的足球被反弹回来 C.足球被踢出去仍继续向前运动 D.奔跑的球员被绊后倒向前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8.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

第八章 力与运动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1C 2D 3 4C 5D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6 7 8D 9C 10 C
答案呈现
11 D 12 C 13 B 14 15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如图,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人不再用脚 蹬地,它最终会停下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11.【中考•衡阳】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 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 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题中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方向是 水平向右的,当所有力同时消失时,小球仍然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
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
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3.【中考•泰州】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中:
(1)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如 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让 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
A.滑板车没有力就不能运动 B.滑板车的运动需要力的维持 C.阻力改变了滑板车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点拨】因为滑板车受到阻力的作用,所以会慢慢 地停下来。 【答案】C
2.【中考•滨州】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RJ·八年级物理下册
学知识
1.【教材图片题】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玩滑板车时发现,脚 蹬地的时候运动得比较快,但不蹬地了,最终就会停下来。 这一事实说明( ) A.力是使物体运D动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静止的原因 C.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D.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一个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时,物体的速度将___增__大___;当
撤去此力后,空气阻力不计,物体的速度将________。(均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不变
返回
练技法
11.(2019·乐山中考改编)小秋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 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 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 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 面的____________由静止滑下,这 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选填“同微一小高量度放大”“模型”或“控制变量”)法。
A.始终静止不动
D
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因为本题的前提是“忽略一切阻力”,所以原静止在水平面上 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即开始运 动。又因为没有阻力的作用,所以大石头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返回
练技法
9.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将自己荡秋千的运动简化成
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并思考: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
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则小球将会( )
A.保持静止状态
A
B.继续来回摆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2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第八章运动和力本章首先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然后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来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了二力平衡的条件,最后学习了力学中最常见的力——摩擦力(阻力),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本章共分3节:1.第1节为“牛顿第一定律”,本节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实际问题出发,引出问题“维持运动真的需要力吗”,并进行实验和推理;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最后由牛顿第一定律引出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并介绍了惯性的利与弊.2.第2节为“二力平衡”,本节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不受力的物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那么合力为零时即二力平衡时物体运动规律也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所得到的结果,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第3节为“摩擦力”,对于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可以先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再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进而理解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物体的惯性及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知道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及影响因素,知道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进行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活动体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学会分析物体平衡时的受力情况,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教学难点】利用惯性解释日常现象,二力平衡的分析与应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课时建议】本章共有3节,建议6课时: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2课时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第2节二力平衡………………………………………………………1课时第3节摩擦力…………………………………………………………2课时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第2课时摩擦的利用与防止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与讨论、分析与概括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解释.【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教具准备】长木板、斜面、毛巾、棉布、小车.【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来自生活中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最终滑板车会停下来?【进行新课】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维持运动真的需要力吗?教师演示实验:用手推桌面的小车,小车运动前进,当停止用力,小车最终停止运动.教师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生思考后回答:①静止的自行车用力踩脚踏板才开始运动,停止用力蹬车,车最终会停下来.②用力推秋千时,它会摆动起来,停止用力时,它最终会停下来.③用力抛铅球它就向前运动,停止用力,它最终会停下来.师维持运动真的需要力吗?生思考、交流、讨论.(质疑)师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早就对类似的现象进行思考过,他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直维持和统治人们的思想近两千年,直到三百年前,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才揭示了这个谜底.好,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实验探究吧!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提出问题1: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教师总结:影响因素有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提出问题2:研究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s和水平木板对它的阻力f 的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学生思考、交流和讨论,设计出一个研究方案.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必须让其他因素相同,只让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如毛巾、木板、棉布).注意: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表格,记录数据.教师提问:从三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怎样的描述?学生分析:三种表面中,毛巾粗糙,棉布略光滑,木板最光滑,毛巾上阻力最大,棉布阻力次之,木板阻力最小,可以看出,阻力小,小车运动距离远.学生结论: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受到的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将减小得非常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就很远很远.牛顿第一定律教师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这就是伽利略研究实验得到的结论.师请同学们思考:静止的物体,如操场上的篮球架,处于什么状态?生:静止状态.师那是为什么呢?生:因为没有受到推力或阻力.师不完全正确.静止的物体是由于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教师总结:概括上述两种情况,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原先静止的物体将总保持静止状态,原先运动的物体将总保持恒定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下去.这就是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师请大家再回头判断下,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否正确?生:不对.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板书:例题(用多媒体展示)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验直接证明出来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牛顿第一定律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为实际中物体不可能不受力的作用(只是受到的力的合力为零),实验中也不可能保证表面绝对光滑,阻力为零,小车永远运动下去,所以不可能设计出这种实验来直接验证.维持物体的运动根本不需要力,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要有力,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C【教师结束语】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确实不少,我们知道了牛顿第一定律,明白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在帮助学生建立牛顿第一定律时,采用演示实验,师生参与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并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推理,得出规律: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从而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真正实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节牛顿第一定律第课时牛顿第一定律授课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知2-练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时,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知2-练
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静__止___状 态或___匀__速__直__线____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 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1.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法,就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 基础上,基于可靠的事实,抓住主要因素,忽略 次要因素,对实际过程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抽象分 析及合理的推理,从而揭示出自然规律。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1 课时讲解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从以下力学现象中你有什么发现? F
对静止的课本等文具施加一个水平方向轻轻的拉力, 课本等沿水平方向运动,撤去拉力后,课本等停了 下来。 那么,力与运动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知识点 1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 知1-讲
亚里士多德提出: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
(伽利略)
伽利略对亚里士 多德的观点提出了怀 疑,并做了一个理想 实验来反驳其观点。
知1-讲
此实验中,你要哪些器材要观察和记,小车通过的距离
知2-讲
导引:由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可知:力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力也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明和小华 的观点都不正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滚动得越来越慢,最终静止,是因为足球受到球场地面的________。
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________来维持,力是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人们很长时间。
其实,利用如图8-1-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实验,然后经过合理的推理,我们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要确保实验成功,下列关于三次实验的一些描述错误的是()图8-1-1A.所用的斜面是相同的B.所用的小车是相同的C.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D.小车从斜面下滑的高度不同3.如图8-1-2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请回答:图8-1-2(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力和________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阻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选择光滑木板、棉布、毛巾铺在斜面末端的水平面上,发现从斜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运动下来的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都在减小,且水平面越光滑,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
(4)请大胆猜想: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若不受阻力,会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时,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得出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
课时2惯性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受力的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体的惯性与是否受力或运动状态无关
2.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下列四幅图中,物体惯性最大的是(B)
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B)
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
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下落
C.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D.站立在静止的汽车上的人,当车突然向前启动时,人会向后摔倒
4.(201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下列交通提示用语和惯性无关的是(D)
A.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
B.雨天路滑,请减速慢行
C.注意安全,请保持车距
D.遵守交规,请靠右行驶
5.(2018·辽宁营口中考)2018年6月14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开幕。
下列与足球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踢出去的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作用
C.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6.(2018·四川德阳中考)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
下列四幅图是描述钢珠下落的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能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B)
7.运输液体的槽车,液体上面有气泡,如图所示。
当车加速向前开动时,气泡将向__前__运动,其原因是__液体__具有惯性。
8.(2019·湖南邵阳模拟)一天,在某段市区道路上发生了一起两车追尾相撞事故,交警询问时,前车司机说:“我的车速很慢,后车突然加速撞了我的车尾,当时我女儿坐在后排,撞车导致她的头撞到了前排座椅背上。
”后车司机说:“前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我来不及刹车就追尾撞上了。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说谎的司机是__前车司机__,你判断的理由:__因为在追尾时,前车突然加速,前车中的人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所以前车乘客的头不会撞在前排座椅背上__。
9.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D)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B.高速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
C.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
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
10.惯性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利也有害。
下面现象属于惯性带来的危害的是(D) A.晒被子时拍打被子,除去被子上的灰尘
B.在三级跳远时,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
C.用铲子往锅炉灶内添煤时,铲子不必进入灶内,煤就沿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公交车突然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11.斧子的斧头松了,爷爷用手柄的下端撞击树墩,斧头就被套紧了,这是因为斧头和手柄原来一起__向下运动__,当手柄的下端撞击树墩时,手柄突然变为__静止__状态,斧头由于__惯性__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不变,斧头就被套紧了。
易错点对惯性的理解
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当行驶的汽车停下时,惯性就消失了
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的惯性越大
D.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是因为人受到惯性的作用
13.(2019·山东泰安中考)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对应的说明正确的是(B)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说明衣服有惯性
B.子弹离开枪膛,仍能向前飞行,说明子弹有惯性
C.汽车突然快速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说明汽车有惯性
D.运动员将足球顶出后,足球继续运动,说明运动员有惯性
14.(2019·广东广州中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甲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
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
请由此判断该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B)
A.东B.南
C.西D.北
15.(2018·浙江杭州中考)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 位置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C)
A.A位置的东侧
B.A位置的西侧
C.A位置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6.如图所示,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装置是安全带和头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B.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紧急刹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C.有了头枕,能减小因突然减速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D.有了头枕,能减小因撞上前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17.(2018·河南中考)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物体在A物体的正前方,B物体的质量小于A物体的质量。
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__不会__(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__在不受力时,A、B两物体由于惯性均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__。
18.如图A所示,玻璃桌面上有四个鸡蛋,其中两个是生的,两个是熟的。
(1)先将其中的甲、乙两个鸡蛋分别按图B的方式用相同的力转一下,使它们在玻璃桌面上转动起来,结果鸡蛋乙转动的时间较长。
(2)再将其中的丙、丁两个鸡蛋分别按图B的方式用相同的力转一下,使它们在玻璃桌面上转动起来,然后用手按住使之刚好停下,迅速把手移开,结果鸡蛋丙还能再转一两圈,而鸡蛋丁却不再转动。
由上述现象判断熟鸡蛋分别是__乙__和__丁__。
19.甲同学骑自行车带乙同学(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
自行车行驶时,乙要从车上下来,乙同学知道如果直接跳下来,他可能会摔倒。
(1)试解释这是为什么?
(2)凭你的经验,你认为怎样下车比较好。
【解答】(1)因为自行车行驶时,人与车有相同的速度,当人直接从车上跳下来,着地时脚的速度为零,由于惯性,人的上身还要保持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向前倾倒。
(2)因为下车时人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要等自行车停下后再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