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润扬湿地公园林木状况的调查报告
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近日,我们对某湿地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该湿地公园位于市区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较大,内设有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个湿地公园是当地市民休闲、观赏自然景观的重要场所。
以下是我们对该湿地公园的一些观察和结果。
首先,该湿地公园充分展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在湿地公园内,我们看到了各种湿地动植物,如荷花、莲藕、鹭鸟等。
公园内还设有专门的生态观测区,方便游客近距离观察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其次,该湿地公园的设施完善。
公园内设有通道、小桥、观景台等,方便游客游览和观赏风景。
公园还设置了休息区和公共厕所,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再次,该湿地公园文化内涵丰富。
公园内有展示湿地生态知识和保护意识的展板,以及解说员为游客提供的讲解服务。
此外,公园还定期举办湿地生态讲座和活动,以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
最后,该湿地公园的管理维护状况良好。
在公园内我们看到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时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公园的环境整洁。
同时,公园管理方加强了对游客的引导和监管,维护了公园的秩序。
结论
综上所述,该湿地公园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观赏湿地生态的景区。
它充分展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设施完善,文化内涵丰富,并且保持了良好的管理维护状况。
建议公园管理方在未来继续加强对湿地生态的保护和宣传,同时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使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增长知识的理想场所。
以上是对某湿地公园进行的调研报告,期望能对相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调研报告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调研报告湿地公园是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项目之一,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情况,本次调研团队对某湿地公园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
以下是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一、湿地公园的概况湿地公园位于某市郊区,占地面积约500亩,是当地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整个公园被池塘、湖泊、河流等水域环绕,植被丰富,有多种花草树木及野生动物。
公园设有游览道路、观景台、休闲区等。
二、生态保护措施1. 湿地生态修复:通过湿地栖息地的修复,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湿地公园的管理者进行了湿地植被的修剪和疏通、水质的监测和调整等工作,使湿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2. 建设观测站和监测装置:湿地公园管理者在公园内建设了观测站和监测装置,定期对湿地的水质、空气质量、气温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公园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捕杀和捕捞任何动植物,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同时,公园管理者还加强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繁育工作,保护濒危物种。
4. 宣传教育活动:湿地公园定期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公众参观湿地、讲解湿地生态知识,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三、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湿地公园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导致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化和科学化。
2. 湿地环境污染:由于周边工业发展较快,湿地公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水、空气污染。
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对湿地生态的影响。
3. 游客活动对湿地的影响:湿地公园的游览游客较多,有的游客对湿地环境缺乏尊重,将湿地作为垃圾场,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四、建议1. 完善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加大对湿地公园的科学管理和维护力度,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对周边工业企业的监管,减少对湿地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大对湿地环境治理的投入,提高湿地公园的环境质量。
林木社会实践报告模板

一、报告标题林木社会实践报告二、报告摘要(简要概述实践目的、内容、过程及成果)本次社会实践以“走进大自然,了解林木生态”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林木生态现状,探索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入山林,观察林木生长情况,了解当地林业政策,与林业工作者交流,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为我国林木生态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实践背景(介绍实践主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林木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乱砍滥伐等原因,我国林木生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提高公众对林木生态保护的意识,我们组织了此次社会实践。
四、实践目的1. 了解我国林木生态现状;2. 探索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3. 增强团队成员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 为我国林木生态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五、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地点:某山林自然保护区(2)考察内容:观察林木生长情况、了解当地林业政策、与林业工作者交流2. 问卷调查(1)调查对象:当地居民、游客、林业工作者(2)调查内容:对林木生态保护的认知、态度、行为等3. 访谈(1)访谈对象:林业专家、生态保护志愿者(2)访谈内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实施策略、面临的挑战等六、实践过程1. 准备阶段(1)制定实践计划:确定实践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等;(2)收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政策法规、新闻报道等;(3)分组分工:将团队成员分为实地考察组、问卷调查组、访谈组。
2. 实践阶段(1)实地考察:按照计划进行山林考察,观察林木生长情况,了解当地林业政策,与林业工作者交流;(2)问卷调查:在考察过程中,对当地居民、游客、林业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3)访谈:与林业专家、生态保护志愿者进行访谈,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实施策略、面临的挑战等。
3. 总结阶段(1)整理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2)撰写报告:根据实践内容,撰写实践报告;(3)交流分享: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实践心得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在湿地公园调研工作总结

在湿地公园调研工作总结
近日,我有幸参与了湿地公园的调研工作,对该公园的环境、生态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在此,我将对这次调研工作进行总结,分享一些我所得到的观察和体会。
首先,湿地公园的环境十分优美,清澈的湖水、茂密的湿地植被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让人流连忘返。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非常稳定,各种植物和动物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这充分体现了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和管理。
其次,湿地公园的管理工作也值得肯定。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公园管理部门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工作非常重视,通过加强巡逻和监测,有效地防止了非法捕捞、破坏湿地植被和动物的行为。
此外,公园管理部门还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然而,我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湿地公园的游客服务设施相对简陋,缺乏便利设施和娱乐设施,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此外,湿地公园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还有待加强,很多人对湿地公园的存在和意义并不了解,导致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湿地公园的调研工作让我对湿地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看到了湿地公园在生态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成绩和不足。
我相信,只要公园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湿地公园一定能够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希望我所得到的调研结果能够对湿地公园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湿地公园考察情况汇报

湿地公园考察情况汇报
近日,我对本地区的湿地公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对湿地公园的整体环境进行了观察。
公园内绿树成荫,湖水清澈见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在公园内,我看到了许多野生动植物,有水鸟在湖面上嬉戏,也有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生态环境良好。
其次,我对湿地公园的设施进行了检查。
公园内设有步道、观景台、休息亭等
设施,方便游客观赏湿地风景,休息放松。
同时,公园内还设有信息展示牌,介绍了湿地公园的植物、动物种类及保护知识,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科普知识。
再次,我对公园的管理情况进行了了解。
公园内保洁工作人员积极劳动,保持
公园的整洁卫生。
管理人员对游客进行引导和安全提示,保障游客的安全和秩序。
同时,公园内还有专业的生态保护人员,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最后,我对游客的反馈进行了收集。
我采访了部分游客,他们对湿地公园的环境、设施和管理都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休闲放松场所。
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增设更多的座椅、设置更多的垃圾桶等,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总的来说,湿地公园的考察情况良好,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到位。
但也
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湿地公园,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自然的美好。
同时,也希望广大游客能够爱护环境,文明游览,共同保护好这片美丽的湿地生态环境。
湿地公园林长制调研报告

湿地公园林长制调研报告湿地公园林长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湿地公园是重要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项目,为更好地实施湿地保护,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采用林长制进行湿地管理是一个有效途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湿地公园林长制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选择几个湿地公园进行现场调研,进行实地观察和深入交流。
2. 访谈调查:就湿地公园林长制的实施情况、管理经验和问题进行访谈调查。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湿地公园林长制实施情况湿地公园林长制是指聘请专业人员担任林长,负责湿地公园的经营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发现在调研地区,湿地公园林长制已经初步实施。
林长根据湿地公园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毕业管理、种植树木、开展湿地保护宣传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 湿地公园林长制的管理经验通过调研,总结了湿地公园林长制的一些管理经验,如加强林长的培训,提高其湿地保护和管理的专业水平;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区的合作,形成多方共治的机制;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注重创新模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 湿地公园林长制存在的问题调研还发现,湿地公园林长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湿地公园的管理责任未明确分工,导致管理权责不清。
其次,湿地公园林长职位的专业性不够,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同时,湿地公园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还不深入。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湿地公园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各相关单位和林长的职责,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2. 提高林长的专业能力,加强培训和学习,增强湿地保护和管理的专业性。
3. 加大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4. 积极探索湿地公园的可持续经营模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湿地保护。
5.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区的合作,形成湿地保护的多方共治机制。
五、结论通过对湿地公园林长制的调研,我们发现湿地公园林长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效果。
林木养护调研报告范文

林木养护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林木养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林木作为重要的生态环境要素,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当前林木养护现状的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本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林木养护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为政府和相关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林木养护企业和从业人员,实地考察主要针对不同区域的林木养护现场,文献资料分析主要涉及相关政策法规、学术论文和行业报告等。
四、调研结果1.养护现状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林木养护市场存在以下特点:(1)市场需求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提高,林木养护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2)养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林木养护技术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地区的养护技术相对落后。
(3)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虽然政府对林木养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2.问题与挑战(1)技术更新滞后:传统的林木养护方法和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亟需更新和改进。
(2)人才短缺:林木养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养护工人,但目前市场上相关专业人才短缺。
(3)资金投入不足:林木养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苗木采购、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费用,资金不足制约了林木养护的发展。
3.解决方案与建议针对以上问题与挑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与建议:(1)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广先进的林木养护技术和方法,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
(2)培养专业人才:通过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林木养护专业人才。
(3)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林木养护的资金支持,提供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林木养护领域。
树木的调查报告

树木的调查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对树木进行调查,并提供关于树木的详细信息和统计数据。
树木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为重要的生物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查树木,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分布、生长状况和生态功能,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调查区域本次树木调查选择了某城市的公园作为调查区域。
公园是城市中绿地面积较大、树木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3. 调查方法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公园内的树木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3.1. 标本调查我们在公园内随机选择了若干个调查点,并对每个调查点周围半径为10米的范围内的树木进行了标本调查。
标本调查包括以下内容:•记录每棵树的品种、高度、胸径、冠幅等基本信息;•拍摄每棵树的照片,用于后期数据分析和资料整理。
3.2. 现场观察除了标本调查外,我们还进行了现场观察,记录了树木的分布情况、树冠形态、树皮纹理以及周围环境等信息。
4. 调查结果经过调查和统计,我们得到了以下树木调查结果:4.1. 树木数量及分布我们共调查了10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周围半径为10米的范围内共发现了300棵树木。
树木的分布图如下所示:树木品种数量榉树50柏树70松树60柳树120从表中可以看出,柳树是公园内数量最多的树木品种,占总树木数量的40%。
4.2. 树木生长状况针对调查点周围标本调查的树木,我们统计了它们的平均高度、平均胸径、平均冠幅等生长指标。
统计结果如下:•平均树高:15米•平均胸径:30厘米•平均冠幅:10米4.3. 树木健康状况通过现场观察和树木标本的对比分析,我们对树木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大部分树木状态良好,只有个别树木存在病虫害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
5. 结论通过对公园内树木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公园内的树木种类丰富,以柳树为主要树种;2.树木的平均生长状况良好,标志着公园的生态环境较好;3.需要加强对树木的保护和管理,特别是针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润扬湿地公园林木状况的调查报告
扬州市邗江区农业委员会
(2010年12月1日)
按照区委分管领导要求,11月24日下午,区农委邀请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福元、扬州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处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孙桂平、扬州城市绿化工程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陈祥和扬州环艺设计公司总经理蒋斌一行四人,赶赴润扬湿地公园,就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日常养护和公园景观提升等方面进行实地调查、诊断和分析。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树木病虫害防治
树木病虫害是本次调查的重点,专家们通过详实的调查,认为中为露营地区域内的树木主要存在以下几类病虫害:
㈠天牛危害
1、现状:公园内天牛危害严重,已从生肖桥至纪念馆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大叶女贞,波及至周边的红枫和三角枫。
大叶女贞等树木根颈部树皮出现环状凸起,扒开凸起的树皮可见黄褐色木屑状虫粪,清除虫粪,木质部可见天牛虫道,严重的已到达树木的髓芯,并向顶端继续蛀害。
此外,江堤上的部分樱花也发现天牛危害,少数枝条已蛀空、枯死。
意杨的天牛危害较轻微。
2、分析:由于目前天牛已冬眠,且未能见到圆形的天牛成虫羽化孔,同时因天牛幼虫在树木的髓芯蛀害,未剖树木鉴别天牛的虫体,从蛀空的位置、虫粪的形态和虫道的个数等方面的情况综合判断,危害大叶女贞、红枫和三角枫的天牛,以薄翅锯天牛的可能性为最大。
薄翅锯天牛的发生是2-3年1代,幼虫在虫道内越冬,翌年春季寄主萌动时开始活动为害,6-8月间成虫出现。
成虫喜于衰弱、枯老树上产卵,卵产于树皮外伤处、病虫侵害处或树皮缝隙内。
幼虫孵化后先蛀入皮层,斜向蛀入木质部后再向上或向下蛀食,形成不规则的虫道,内充满粪便及木屑。
老熟幼虫咬蛀到近树皮处形成椭圆形蛹室化蛹,羽化后虫咬圆形羽化孔爬出。
同时,也不排除云斑天牛的可能。
云斑天牛的发生也是2-3年完成一代,以幼虫、蛹或成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
4月下旬越冬成虫出现,5月中旬产卵,6月中下旬幼虫孵化,孵化后20天蛀入木质部,在蛀道内越冬,翌年8月中旬化蛹,9月初羽化,次年才从树干内爬出。
成虫具有受惊即坠落的习性。
成虫昼夜都能活动,白天取食嫩枝的皮层,食量比一般天牛都大,夜晚交尾产卵,产卵的部位,以离地面1-1.3m的树干上较为普遍。
根据为害情况分析,这些天牛系近1-2年内传入,尚未羽化天牛成虫,亟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木生长势。
危害樱花的天牛通常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和桃红颈天牛。
3、防治方法
⑴人工捕捉天牛成虫。
⑵清理天牛排泄物,找到虫道,①向其内注入乙酰甲胺磷;②用钢丝将蘸有乙酰甲胺磷的棉球推入天牛蛀道;
③插入磷化锌毒签,然后用泥巴及胶带将蛀道口封死,通过药物遇水汽化来熏杀天牛幼虫。
⑶清除公园内的桑科植物(桑树、构树)。
天牛通常到桑科植物上取食树皮,补充营养、交配,并回到寄生树上产卵。
夏季(6-9月份)是捕捉和毒杀天牛的最佳季节。
㈡香樟腐烂病
1、现状:一些大规格香樟基干部出现溃烂斑。
2、分析:移送或栽植香樟的过程中,吊装时损伤树皮,未及时处理,同时因移栽断根断枝造成树势严重衰退,衰弱的树势极易感染溃疡病菌,造成树皮层至木质部的腐烂溃疡。
如不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溃疡斑会不断加剧,造成树干部疮斑累累,溃疡斑达围树干一周后便会引起整株香樟的
死亡。
3、防治方法:先人工刮除香樟溃疡斑的腐烂层至健康组织,再均匀涂抹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和赤霉素(生长调节剂)的混合膏状药(可以自行配置)。
小的伤口,如此处理一两次,伤口便可愈合。
大的伤口,如此处理两三次,伤口也能愈合。
在香樟腐烂斑上涂抹水泥的方法不可取。
㈢杨扇舟蛾
1、现状:部分地块意杨树叶稀少,且多为新生发叶。
2、分析:今年夏秋季,杨树食叶害虫病在全省各地普遍爆发,成片成片的意杨林的树叶全部被吃光,整株杨树被吃成光秃秃的,严重时地面上爬满毛毛虫。
江苏的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是杨扇舟蛾,发生季节常集中在7月、8月、9月和10月四个月份。
3、防治方法
⑴冬季,清理枯枝落叶,翻耕树木根部土壤,减少越冬虫蛹,降低来年成虫发生数量和成灾几率。
⑵ 6月份,加强监测,用高枝剪剪取上部枝条,当幼虫虫口密度超过3-5头时开始防治。
⑶防治杨扇舟蛾时,可用高效氯氰菊酯加苏云金杆菌喷雾,树体高大的可在幼虫发生初期采用打孔注药机在胸径处打孔注射乙酰甲胺磷40倍液,还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在虫卵期和蛹期分别释放舟蛾赤眼蜂和周氏啮小蜂等杨扇舟蛾天敌。
设置黑光灯可诱杀杨扇舟蛾成虫。
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方法,可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
二、树木日常养护
在调查病虫害的同时,对树木的日常养护进行了勘查,专家们就几类树木提出下列日常养护意见:
㈠水杉
1、现状:鸟语林的水杉普遍生长势较差,因前一段时间的清淤工作,林内普盖了一层30公分厚的淤泥,多数植株的板根都埋在土中,引起了树势严重衰退,仅顶部可见生长枝,下部侧枝多枯死,自然整枝现象明显。
2、分析:水杉栽植密度过高,下部树枝常年照射不到阳光,导致树势严重衰退和自然整枝、枯萎现象严重。
水杉的板根埋在土中,其原因是林中上过一层土。
前阶段园方因清理沟塘,水杉林中堆积的淤泥厚达30cm左右。
板根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影响水杉的呼吸,长此以往,会导致树木死亡。
3、养护方法
⑴伐除矮小水杉,降低密度,拓展空间,改善通风透光,促进生长;
⑵对水杉林中堆积的30cm淤泥地开展全面翻地、松土、施肥,清除水杉板根部的覆土,恢复水杉生长势。
㈡樱花、桂花
1、现状:江堤东段、西段的樱花和桂花生长势较弱,与中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2、分析:长势较弱的樱花和桂花大多栽植过深,这两种树均不宜深栽。
江堤东西两段的土壤粘性较大,易板结,透气性较差。
这两段的土壤肥力不及中段。
3、养护方法
⑴栽植过深的樱花和桂花,在冬春适宜季节重新浅栽,并加施基肥;
⑵在生长缓慢的树木四周施腐熟的农家肥或复合肥,加强营养,改善土壤通透性。
㈢意杨
1、现状:长势一般,密度较大,林下杂草较多。
2、分析:据了解,意杨是当时林果场各家各户所栽,栽得甚密。
成立湿地公园后,基本保持原状,基本未进行抚育间伐和林下套种、套养。
3、养护方法
⑴伐除矮小意杨,降低密度,培育大树,形成森林景观;
⑵清除杂草、枯枝和落叶后,林下浅翻耕;
⑶适当施肥。
三、公园景观提升
专家们对润扬湿地公园的景观提升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1、秋季,园内树木色彩单一,可逐步增加彩叶树,形成扬城秋景新亮点,吸引市民前来观金叶、赏红叶。
2、园内树木以落叶树居多,常绿树偏少,应不断增加常绿树木,改善公园冬季景观。
3、园内石头摆放较零乱,应按照造园手法精心设计,艺术化摆放。
根据调查结果,专家组对近期园内树木养护、病虫害防治及公园景观提升等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修枝整形:对园内的所有树木进行一次修剪,清理根蘖苗,祛除徒长枝、病虫枝、干枯枝和过密的交叉枝条,调节枝条均匀分布,加大树木生长空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木生长势,美化树木形态。
病虫枝要集中销毁。
2、林下清理:杂草、枯枝和落叶,不仅是某些病虫害的越冬场所,而且是潜在的火灾隐患。
因此,必须将其彻底清理干净,集中处置。
3、清除水杉板根处覆土:凡是堆积过淤泥的树林,都要迅速将板根部的覆土清走,并对全林分进行翻地、松土和施肥,使树木根颈部露出透气。
4、重新浅栽:部分种植过深的树木要抓紧重新浅栽。
5、根部刷白:抓紧对树木进行一次根部刷白,既可保
温防冻,又可杀虫灭菌。
刷白液配制方法是:用开水将硫酸铜充分溶解,再加水稀释敌百虫;将生石灰慢慢加水熟化后,继续将剩余的水倒入调成石灰乳然后将其混合,不断搅拌,直至均匀。
比例为:硫酸铜500g,敌百虫原药50g,生石灰10kg。
6、松土施肥:对林下进行一次松土,翻晒土壤,但不可损伤树木根系。
同时,对生长势较差的树木施一次越冬肥。
大树,在根部树冠投影下挖放射状沟施肥;灌木和绿篱,挖条沟施肥。
肥料以腐熟的农家肥最佳,也可施复合肥。
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7、清除桑科植物:林间或沟边的构树、桑树是多种天牛的中间寄主,必须将其清除出园。
8、规划栽植彩叶树种:根据露营地功能划分,在适宜区域集中连片栽植银杏、榉树、枫香等彩叶树,构建彩叶树区;栽植香樟、桂花、雪松、石楠、广玉兰等常绿树,提升公园冬季景观。
栽植上述树木,要注重苗木质量,选择壮苗、健康苗。
同时,要注重栽植季节,以春季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