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设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合集下载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 观察叶绿体中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其中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转化为化学能以参与光合作用。

本实验利用溶剂提取和色谱柱分离的方法,将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出来,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鲜叶(最好选择深绿色的叶片)切碎,加入适量的乙醇或醋酸乙酯中浸泡,使叶绿体释放出色素。

注意保持容器密封以避免光照。

2. 将浸泡片刻半小时,使叶绿体彻底释放色素。

3. 将叶绿体悬液过滤,收集含有色素的过滤液。

4. 取一支色谱柱,填充色谱吸附剂(如硅胶),再用无色溶剂(如正己烷)预洗一次。

5. 将收集到的含色素液体加入色谱柱中,用无色溶剂洗脱,收集不同色素的洗脱液。

6.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可观察到叶绿素 a 在40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叶绿素 b 在450-55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类胡萝卜素在500-6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

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可以推测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吸收波长和参与的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以及不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同时,该实验也展示了提取和分离生物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基本实验技巧和原理。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质器,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

叶绿体包括一系列色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叶绿素。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以便进一步分析其
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
1. 从新鲜的叶子中剪下片段,用无菌蒸馏水洗涤。

2. 用离心机将叶片离心,离心速度为1000 rpm,时间为5分钟。

3. 将上清液取出并过滤,过滤剂为细孔过滤纸。

5. 将上清液取出,并用1ml无菌蒸馏水洗涤叶绿体色素。

7. 取出上清液,将其光度值调至0.4-0.6。

(400nm处)
8. 将上述上清液转入紫外吸收仪中,观察叶绿素的吸收曲线。

实验结果:
实验得出的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吸收最强的波长为680nm和430nm。

这对应着叶绿
体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

实验得到的叶绿体色素移液后,需要经过离心的过程,这样可去除混杂物质,获得更
为纯净的叶绿素。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色素。

叶绿素是植物所特有的,它起
到了光合作用的关键作用。

实验中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可以为进一步的分析叶绿素的结构
和功能提供帮助。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一、实验目的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1.提取色素:2.制备滤纸条: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4.观察: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五、讨论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一、实验目的1、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课题。

想象一下,阳光下的小植物,满身的绿色,就像穿着翠绿衣裳的小精灵。

你可知道,叶绿素可不是简单的东西,它可是植物的“魔法武器”。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实验,顺便看看怎么把叶绿素提取出来,真是让人充满期待啊。

准备工作可得做足。

找几片新鲜的绿叶,最好是一些比较嫩的,比如菠菜或者其他绿叶蔬菜。

小伙伴们,记得洗干净哦,卫生第一。

然后,撕碎这些叶子,越小越好,这样才能让叶绿素更容易释放出来。

这一过程就像是在给小植物“做美容”,哈哈。

撕的过程中,脑海里不禁浮现出那些清新的味道,真是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咱们要用到一些工具。

把撕碎的叶子放进研钵里,加入一些酒精,建议用乙醇。

酒精可真是个好帮手,它能把叶绿素从叶子里“撇”出来。

用杵子慢慢研磨,直到叶子变成绿油油的糊状。

这一刻,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小炼金术士,手里的东西似乎在变得神奇。

油绿的汁液渐渐渗出来,真是让人心花怒放。

这时候,你会发现,液体的颜色开始变得浓郁。

小心翼翼地把混合物过滤到一个试管里,别让那些叶子的渣滓混进来哦,咱们要的可是纯粹的叶绿素。

就像在筛选黄金一样,真是小心翼翼。

一过滤,看到清澈的液体,那一瞬间,心里不禁乐开了花,感觉这就是成功的象征。

可以用薄层色谱法来分离叶绿素。

想象一下,在薄层板上,一滴滴的液体就像小小的水滴,兴奋地准备出发。

小心地把试管里的液体滴在板上,然后将薄层板放入含有溶剂的小容器里。

那一刻,真的感觉自己像是在观看一场精彩的表演。

随着时间的推移,液体在板上缓缓移动,颜色也在不断变化。

简直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太美了!经过一段时间,取出薄层板,看到上面的色带,一条条的,绿的、黄的、甚至还有些微微的蓝色。

这时候,心里默念:“这就是大自然的调色板!”咱们可以用尺子量量这些颜色的距离,分析一下不同色带的组成,原来叶绿素还有好几种呢。

真是让人意外,看来这小小的绿叶,藏着的秘密可真不少。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组成;
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3.学习使用色谱技术进行色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绿叶中主要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2.色素的提取可采用溶剂浸提法,利用极性溶剂可溶解色素并使其析出;
3.色素的分离可采用色谱技术,利用相互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三、实验步骤:
1.将新鲜的绿叶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酒精,用搅拌棒搅拌植物材料,使其溶解均匀;
2.将混合溶液过滤,收集过滤液;
3.将收集的过滤液分成两部分,分别用超离心机分离沉淀和上清液;
4.取上清液,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

四、实验结果:
1.在溶剂浸提法下,绿叶中的色素溶解于酒精中,并分为沉淀和上清
液两部分;
2.通过超离心机的处理,将色素沉淀进行分离;
3.使用色谱技术后,可得到单一的色素组分,通过比色计测定其最大
吸收波长。

五、实验讨论:
1.色素的提取效果可能受到植物材料浸提时间和酒精浓度的影响;
2.色素的相互溶解度差异是进行色谱分离的关键;
3.使用色谱技术可对色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可靠。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溶剂浸提法和色谱技术,成功提取和分离了绿叶中的色素。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植物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组成,并学习了色素的
提取和分离方法。

同时,通过色谱技术的应用,我们还能对色素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

这些实验技巧和方法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植物色素具有重
要意义。

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 熟悉薄层色谱法在叶绿体色素分离中的应用。

3. 了解不同叶绿体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是高等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其中含有多种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具有不同的溶解度、极性和分子量,因此在特定溶剂中表现出不同的迁移速率。

利用这些性质,可以通过薄层色谱法将叶绿体色素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新鲜的绿色叶片、层析纸、石油醚、丙酮、碳酸钙、二氧化硅等。

2. 仪器:研钵、漏斗、烧杯、毛细管、层析缸、紫外灯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体色素(1)将新鲜绿色叶片洗净、晾干,剪成小块。

(2)将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石油醚和碳酸钙,研磨成匀浆。

(3)将匀浆倒入烧杯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2. 制备层析纸条(1)取一张层析纸,用铅笔在距底端2cm处作一标记。

(2)用毛细管吸取少量滤液,在标记处点样,重复3-5次,样点间距离约1cm。

(3)待样点晾干后,将层析纸放入层析缸中。

3. 色素分离(1)在层析缸中加入适量石油醚,使液面距层析纸底部约1cm。

(2)盖上盖子,待溶剂前沿上升至距层析纸顶部约1cm时,取出层析纸。

(3)将层析纸晾干,观察色素分离情况。

4. 结果分析根据层析纸上出现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胡萝卜素:橙黄色,位于层析纸条最上方,说明其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最高,迁移速率最快。

2. 叶黄素:黄色,位于胡萝卜素下方,说明其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次之,迁移速率次快。

3. 叶绿素a:蓝绿色,位于叶黄素下方,说明其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再次降低,迁移速率再次减慢。

4. 叶绿素b:黄绿色,位于层析纸条最下方,说明其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最低,迁移速率最慢。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入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答:碳酸钙可以中和叶片中的酸性物质,防止色素氧化;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叶片,提高提取效率。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

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有机溶剂,酒精、汽油、苯、石油醚等)中,所以用丙酮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2.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的色素分离。

实验程序1)称取5g绿色叶片并剪碎提取色素2)加入少量sio2、caco3和5ml丙酮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1)将干燥的滤纸剪成6cm长,1cm宽的纸条,剪去一端两角(使层析液同时到达滤液细线)制滤纸条2)在距剪角一端1cm处用铅笔画线1)用毛细管吸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一条滤液细线滤液划线2)干燥后重复划2-3次1)向烧杯中倒入3ml层析液(以层析液不没及滤液细线为准)纸上层析(2)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微斜靠烧杯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3)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彩带(如下图)最宽:叶绿素a;最窄:叶绿素b;相邻色素带最近:叶绿素a和叶绿素b;相邻色素带最远: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实验关键1.选材时应注意选择鲜嫩、色浓绿、无浆汁的叶片。

如菠菜叶、棉花叶、洋槐叶等。

2.画滤液细线时,应以细、直、颜色浓绿为标准,重复画线时必须等上次画线干燥衙再进行,重复2-3次。

3.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注意事项1.因丙酮和层析液都是易挥发且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溶剂,所以研磨要快,收集的滤液要用棉塞塞住,层析时要加盖,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

2.在研磨时要加少许二氧化硅,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有利于色素的提取;加少许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3.分离色素时,一定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这是因为色素易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

【同类题库】.下列哪一种液体不能作为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液?(c)a.丙酮溶液b.酒精溶液c.水溶液 d.汽油.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d)a.叶绿素a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将菠菜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成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30%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重复吸收几次,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果是(d)a.前者发质壁分离,后者也发生质壁分离b.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破裂c.前者发质壁分离,后者质壁分离复原 d.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皱缩.如果没有丙酮和菠菜叶,要保证分离后色素带清晰,可以用来替代的最佳实验材料是(a)a.酒精和麦苗 b.酒精和大白菜 c.蒸馏水和大白菜d.蒸馏水和麦苗.用韭菜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不能用作提取剂的是(a)a.水 b.丙酮 c.酒精 d.ccl4.为了提取绿色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在研磨绿叶时加入少许碳酸钙,其作用是(b)a.调节ph,加速色素溶解 b.调节ph,防止叶绿素被破坏c.使绿叶研磨充分 d.有利于四种色素的分开.在研磨绿叶时,下列哪种物质不需要加入(b)a.丙酮b.层析液 c.碳酸钙 d.二氧化硅.(多选)某学生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收集到的滤液呈淡绿色,其原因可能是(ac)a.叶片较老较黄 b.加入的二氧化硅多了些c.研磨不充分d.漏斗基部塞的脱脂棉多了些.做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正确装置是图中(d).在进行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c)a.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实验结果b.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d.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某人做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实验时,使用的是圆形滤纸,装置如下图。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4773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47733
23
极 细 光 束
黑暗中
光照下
结论: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
光合作用中释放氧气
24
C18O2
O2
CO2
18O2
(一)
HH22OO
(二)
HH221188OO
绿藻
绿藻
结论: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25
美国卡尔文
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 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 CO2中的C的去向,称为卡 尔文循环。
H2O
O2
水在光 下分解
[H]
光能
叶绿体中 的色素
ATP

2C3
多种酶参 加催化
CO2 固定
C5
ADP+Pi
还原
(CH2O)
光反应过程
暗反应过程
29
原料和产物的对应关系:
C (CH2O) H
O
O2
能量的转移途径:
CO2 H2O CO2 H2O
光能
ATP中活跃 的化学能
碳的转移途径:
(CH2O)中稳定 的化学能
所以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2.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
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溶解度 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 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的色素分离。
4
➢ 方法与步骤:称
取5g左右的鲜叶,剪碎, 放入研钵中。加少许的 石英砂(充分研磨)和 碳酸钙 (防止研磨中色 素被破坏)与10ml无水乙 醇。在研钵中快速研磨。 将研磨液进行过滤。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
太阳光中有能量,我 们制造出太阳能电池板 可以捕获其中的能量并 转化为电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标
1、知识方面
(1)探究叶绿体中含有几种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2)了解纸层析法的原理。

2、能力方面
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
1、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故可用丙酮和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2、色素分离的原理: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慢。

三、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新鲜的绿叶(如新鲜菠菜叶片)。

实验仪器及用具:定性滤纸,研钵,玻璃滤斗,脱脂棉,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试管,试管架,滴管,培养皿,三角瓶,烧杯
试验试剂:无水乙醇(或丙酮),层析液(CCl4),石英砂(SiO2)和碳酸钙(CaCO3)
四、实验步骤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1)取菠菜新鲜叶片5g,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再加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研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
用预先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将滤纸剪成长10 cm、宽1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并在距离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画二三次。

4、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将3 mL层析液到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地插入到层析液中,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上烧坏。

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与记录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

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五、结果分析
1、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如下图:
2、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化合物,不溶于水,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可以将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溶解,从而提取色素。

经过提取、过滤得到的色素滤液为绿色,叶绿体色素见光易分解,应将色素滤液避光保存。

3、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这四种色素。

六、注意事项
1、各种试剂用途总结:
丙酮的用途是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层析液的的用途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石英砂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
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2、提取色素
(1)注意选材:应选择新鲜、浓绿、柔软的叶片(色素含量多)。

(2)研磨要充分、迅速,用纸盖住研钵口,试管口要加塞。

叶绿素不稳定,已被细胞中的叶绿素酶水解,迅速研磨可以尽量使叶绿素不被水解;充分研磨可以使叶绿体完全破裂,便于提取较多的色素。

(3)丙酮等有机溶剂的用量不宜过多,过多会影响色素的浓度,过少则不易过滤。

(4)用尼龙布过滤,不能使用滤纸。

(滤纸会吸附色素)
3、滤纸条
(1)干燥,有利于色素扩散。

(2)双手尽量不接触纸面,以免手上的油脂或其他脏物污染滤纸。

(3)剪角:边缘扩散快,剪角可使边加长,保证色素水平扩散。

(4)滤纸条的高度要尽量高出烧杯,高出部分直角弯折,最好将其固定在培养皿盖上。

4、画滤液细线(细、直、齐;干燥后再重复画线,否则细线过粗,色素不易分开;重复:增加色素量,使实验效果明显)
5、分离色素
(1)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否则色素将溶解在层析液中。

(2)滤纸条尖端向下,斜靠壁。

(贴壁会影响层析)
(3)加盖。

(层析液易挥发,且有毒)
6、色素的位置和功能
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及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的作用。

Mg 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

七、结论
八、思考讨论 1、为什么要选取新鲜的颜色较深的叶片做实验材料?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有哪些?
3、“没有光不能合成叶绿素”与“避光保存叶绿体色素滤液”是否矛盾?为什么?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叶绿素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类胡萝卜素 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吸收蓝紫光
叶绿体色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