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4工作面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合集下载

陈家裕煤矿上行开采技术可行性分析

陈家裕煤矿上行开采技术可行性分析
层破坏 程度较轻 , 采取一定措施后可 以进行 回采 ; 三是 当下部煤 层 的裂隙带小于两煤层层 间距 ,上部煤层仅仅位 于其 弯曲下层 带 范围内 , 上部煤层基本没有产生破坏 , 可 以进行上行 开采。因
煤层 回采后其“ 三带” 的特征及 7号煤层在 8 号煤层 开挖后的围岩
应力特征及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模拟岩层力学参数见表 1 。 表 1 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2 理 论分 析
判 断煤层群 能否进行 上行 开采 , 文献 [ 1 — 2 ] 给 了较 全面的主
要判 断依据 : 一是 当下部煤层 的冒落带大 于上 下煤 层层间距时 ,
上部煤 层将 受到严重破坏无法 开采 ;二是 当下部煤层 的冒落 带
小于两煤层 层间距 , 上部煤层位于其裂 隙带 范围之 内时 , 上部煤
Hm = ± 2 . 2 =1 0 . 3 1 ± 2 . 2
砂质 泥岩
粉 砂 岩 7煤层 黏 土 岩 细 砂 岩
2 5 5 0
2 5 0 0 1 4 0 0 2 5 5 0 2 6 o o
2 3
2 5 2 0 3 0 2 5
岩层 密度 d
/ ( N / m0 ) 细 砂 岩 2 5 o o
摩擦角
f/ ( 。 ) 3 2
黏结力
MP a 2 . 6
抗拉强度
MP a 2 - 4
此, 想要确定 陈家裕煤层是否可 以进行上行 安全开采 , 就 要确定 下部煤层开采 的三带范围。 根 据陈家裕煤 矿的具体地 质条件 , 确定 8号煤层 的“ 三带 ” 高度 , 8号煤层 顶板由黏土岩 、 细砂岩组成 , 按岩性属 中硬岩层 , 则冒落带高度 Ha t 计算如下 :

11904工作面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11904工作面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油田、 矿山、 电力设工作面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李洪谦 ( 板石一矿, 吉林珲春 1 3 3 3 0 0 )
【 摘 要 】1 1 9 0 4 - T - 作 面在上行 开采 条件 下掘 进成巷 已成 功 完成 艮 据 实际揭 露的地质 情 况, 对1 1 9 ( ) 4 工作 面上行 开采条件 下 回采 的可行 性研 究。 【 关 键 词】上行 开采 层 间距 ’ 板石一矿1 1 9 0 4 工作面与1 2 0 0 4 工作面为重叠布置( 回风顺槽完 计 算 。 全重叠 , 运输运输 内错 5 m) 、 反程 序开采 。 T = 0 . 0 6 k + 3 ( 月) 式 中, k ——采动 影响系数 . I 1 1 9 0 4 上行开采的地质条件分析 按 以上公式计算 1 9 号煤层与2 O 号煤层开 采需要 满足的间隔时 1 1 9 0 4 上行开采 , 在1 2 0 0 4 采高及采煤方法一定的条件 下能否成 间 : 岩层为中硬 时, 开采的间隔时间为3 . 6 B, 岩层为软弱时 , 开采的 立, 主要因素1 1 1 1 1 9 、 2 O 号煤层的层间距及“ 三带 ” ( 冒落带 、 裂隙带 、 整 间 隔 时 间 3 . 4 月。 体移动带) 的高度问题 。 首先要了解这 两点 , 才能分 析反程序开 采的 1 . 4煤层 倾 角 可行性 。 而1 9 、 2 O 号煤层的层间岩性及 其结构 、 煤层倾 角及2 o g - 煤层 煤层倾角 的大小 , 决 定了采场覆岩 冒落后的堆积形态 。 的开 采 时 间 等 因素 , 对 上 行 开 采 的 影 响 也 是 至 关重 要 的 。 倾斜煤层 : 其冒落和充填随岩层倾角变化而不同, 总的趋势是 , 1 . 1层 间 距 倾斜 下方 的空间不同程度 的被充填 , 冒落不充分 。 而倾斜上方的岩 1 1 9 0 4 与1 2 0 0 4 工作面范 围内的 1 9 号煤层 与2 o g - 煤层 的层 间距 , 体失去 冒矸的支撑 , 岩体 冒落充分 。 在 开掘巷 道初期 , 曾根据地质资料做 过初步分析 , 掌握 了其在走 向 1 2 0 0 4 回采 工作面的岩层倾角在 l 6 ~8 度 间, 属缓倾斜煤层 。 上 及倾向上的赋存规律 , 均能满足上行开 采对层 间距 的要求 。 1 . 5层 间 岩 性 及 其 结 构 以此分析巷 道在 “ 三带” 中所处 的实 际位置, 为开采的可行性提 采 场 覆 岩 的 力 学 性 质 及 层 间结 构 , 直 接 影 响 到 覆岩 的 破 坏 程 供 了依据 。 度, 板石井 田为第三系含煤地层 , 属覆岩硬度较低的岩石 , 冒落带及 1 . 2 1 2 0 0 4 回采工作 面冒落带、 裂缝带 裂缝带发育较低 。 板石井 田主含煤段岩 石单向天然抗压强度最小值0 . 8 0 MP a , 最 大值6 6 . 1 3 MP a , 平均值2 5 . O O MP a , 岩石 性质 为 中硬 。 因此运用( 8 5 ) 2上行开采的可行性 煤 生字第7 8 5 号 建筑物 、 水体 、 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 留设 与压煤 开 上行开采是要有一定条件 的, 其主要条件就是要满足反程序开 采规程 》 中的中硬岩石 冒落带 、 裂缝 带高 度计 算公式 。 采的合理层间距 , 在理论上有“ 比值( K) 判别法” , “ 三带判别法” 等, 现 1 . 2 . 1 冒落 带 用 以上两 种方法对1 1 9 4 的反程序开采进行可行性分析 。 0 1 2 0 0 4 工作面 平均采厚2 . 7 0 米, 其 回采后 的冒落带高度 是 : “ 三带” 判别法 , 即是根据采空 区形成后产生 的“ 三 带” 对 空区上 1O0 ∑M 1 00 × 2. 7 覆岩 层破 坏的程度不同 , 来确定能否反程序开采 。 Hm — 47 ZM— + 19 ± 2・ 2 — 7+ 1 9- +2 ・ 2 4, 7  ̄ 2— “ 三带” 判别法认为 , 从巷道实 际揭露的情 况结合“ 三带 ” 理论分 6 . 3 2 i O . 7 2 / 8 . 5 2( m) 析, 1 1 9 0 4 工作面大部分巷道 是处在裂隙带上位岩体与整体移动 带 岩体 的交合部位 。 还有部分巷道 是处在整体移动带岩体 中。 只有少 式 中: Hm—— 冒落带高度 煤 的结构从总体上看 没有 被破 坏 , ∑M一 累计厚度 l 公式应用范围 : 单层采厚1 ~3 m, 累计采厚 部分 是处在裂缝带上位岩体 中, 可以进行 上行开采 。 不 超过 1 5 m。 ( 以下同) 注: 计算 公式 中4 - 号项为 中误差 。 3结 语 从上面的 中误差取值上看 , 不 同的 中误差取值使得其计算结果 从分析的结果 看, 1 1 9 0 4 上行开采各项指标都达到了理论要求 。 差别是很大 的。 而以往在工作 中为 了安全起见 , 往往取最大值 , 带有 l 9 、 2 O 号煤层 的层 间距也符合上行开采 的要求 , 其层 间岩性 与 片面性 。 结构 、 岩层 的缓倾斜 , 都有利于岩层的平稳沉陷。 唯一存在 的主要 问 1 . 2 . 2( 导水) 裂缝带 题是 , 被空区水浸泡过的区域 , 围岩 的强度 降低 , 易产 生支 柱( 架) 钻 1 2 0 0 4 工作面 回采后裂缝带高度 是 : 底( 顶) 的现象 , 而以钻底 的可能性为大, 回采该段期间, 支柱要“ 穿鞋

4-2煤柱工作面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及应用

4-2煤柱工作面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及应用

的施工方式 , 在薄弱 地段补 打检 查孔 , 并运 用 了井下 高度 电 法 的探 测成果指导钻孔布置。 () 5 粉煤 灰为 电厂废料 , 料充足 , 本低 廉 , 原 成 采用 粘 土 浆液作 为悬 浮液 , 不易沉 淀 , 扩散半 径大 , 可注性 好 , 利 于 有 充填较大的裂隙 , 而且减少 了粉煤灰对 地面的环境污染。 () 6 该工程解放受水威胁煤层 可采储量 310万 t延 长 3. , 矿井服务年 限 3 7年 , . 缓 了采场 接续 紧张 的局面 , 时也 同 丰富 了注浆改造薄层灰岩治水技术 内容 , 为类似条 件的井下 帷幕截 流积 累了技 术经验 。 作者简 介 李 功 男 ,97年 出生 ,96年 毕业 于北京 煤 16 19 炭干部 管理 学院 , 一直从煤 矿生 产技 术工 作 , 现任 东岳 能源 有限责任公 司白庄生产矿长。
Hm =
为 F 断层煤柱 。工作 面中有 回风 下 山、26 、25 | 2 1E 2 1E回风巷 老巷, 工作面 下伏 四层 煤 已回采完 毕 ; 下伏六 、 一、 十 十三层
煤 均未开采 。
二层煤为一 复杂结 构煤层 , 中部 一层炭 质砂 岩夹 矸 , 其 厚 00 m左右 , .2 工作面范围 内煤 层走 向 10~8 。倾 向为 N 0 5, E

N 倾角 1o工作 面切 眼倾 角 1o仰 采倾 角 9 ̄煤 厚2 1 W, 8, 3, 0, .2
26 m, .2 平均 24 m .7 。煤2顶板 为砂 质页岩 , 0 1 .m, 厚 . ~1 1

破碎易 冒落 , 其上为煤。 厚 0 2~04 再 上为砂 质页 岩 , , . .m, 厚
对反程序开采进 行 了论 证及矿 压观 测 , 4 对 —2采 区煤柱工作面 二、 四层煤上行开采 的可行性进行研 究和 应用, 取得 了成功 。 关键词

X41104运巷反掘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修改)

X41104运巷反掘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修改)

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汪家寨煤矿X41104运巷(反掘)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安全技术组织措施措施编制:杨涛施工单位:掘进三工区单位负责:谢洪富编制日期:2011年4月12日审批:通风工区:技术科:机电科:地测科:矿调度:安检科:掘进副总:通风副总:安全副总:总工程师:一、概况X41104运巷(反掘)位于斜四采区北翼X41104运巷(正掘)与X41104切眼之间,该巷以距X41104切眼6#导线点33m为开门中,按216°00′00″的方位沿C409煤层地板掘进到距X41104运巷(正掘)20m后停止掘进。

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特编制此措施。

审批后,有关单位及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二、周围开采情况根据《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汪家寨煤矿斜井X41104工作面掘进地质及瓦斯地质说明书》,X41104运巷(反掘)顶部有X40702、X40804采空区,倾斜下方尚未布置工作面,顶、底部煤层未开采,南面靠近采取技术边界线。

三、瓦斯地质情况X41104运巷(反掘)与地表最小高差525m,最大高差为662m;X41104运巷(反掘)距X4110运巷(反掘)开门点218m段巷道顶底部煤层未开采,即未开采保护层,煤层瓦斯未得到释放;该巷距X41104运巷(反掘)开门点218m 以后处在X40804采空区的保护范围。

开采保护层范围内未测定残余瓦斯含量,未开采保护层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为12.58 m/t。

四、通风系统(一)、通风方式斜四采区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方式。

X41104运巷(反掘)在掘进过程中采用局扇配合风筒进行压入式通风。

(二)、通风系统1、进风路线:2、回风路线X41104运巷(反掘)迎头→X41104运巷(反掘)→X41104切眼→X41104回巷→X41104回巷回风通道→二片口专用回风石门→斜四采回风下山→斜四采回风井→地面五、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一)、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X41104运巷(反掘)在距X41104切眼A6#导线点218m 段巷道范围内煤层未开采过保护层,煤层瓦斯未得到释放,预测为有突出危险;X41104运巷(反掘)超过距开门点218m 以后的巷道受到X40804采空区的保护,该段巷道处于X40804采空区的保护范围内,但未经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因此该段巷道仍按照有突出危险管理。

八连城煤矿31801工作面上行开采可行性报告

八连城煤矿31801工作面上行开采可行性报告

八连城煤矿31801工作面上行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珲矿公司所属矿井到目前为止,基本来用自上而下即下行开采顺序、由于八连城煤矿31801工作面受特定原因的影响,需要采用上行开采的方式进行回采。

工作面上行开采时,由于其下部煤层己经回采完毕,下层煤的上覆岩层必然产生变化,这时可能会对上层顶底板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煤层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化,其变化程度取决于下层煤层顶板岩性垮落特性以及煤层的间距。

因此,我们要通过下层煤层的开采状况、围岩岩性、顶板下沉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来确定工作面上行开采方式的可行性。

一、上行开采规律及研究方法(一)煤层群上行开采的一般规律1、理论资料上显示上行开采的一般规律:(1)当下部开采一个煤层时,采动影响倍数K>7.5,上煤层可正常进行掘进和采煤。

如果下煤层采出时留有煤柱,则在下部煤柱对应的上煤层工作面内可能出现局部顶板岩层和煤层的开裂现象,采取一定措施后,可正常进行上行开采。

(2)当下部开采多个煤层时,综合采动影响倍数K z>6.3,可在上行煤层正常进行掘进和采煤工作。

(3)上煤层位于下煤层开采的冒落带之上时,一般可正常进行上行开采。

2、国内上行开采实践分析结论:(1)当下部开采单一煤层时,采动影响倍数K的下限值为6。

(2)当下部开采多个层时,综合采动影响倍数K z>6.3时上部煤层可正常进行回采,没有提出K z的下限值。

(3)上下煤层开采间隔时间大于3个月。

(二)针对31801工作面分析研究方法针对八连城煤矿19号煤层、18号煤层围岩岩性、工作面布置形式等条件,通过理论计算方法,开展顶板下沉变形规律、采空区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上覆煤层造成的影响等相关内容的研究,获得31801工作面围岩抗压强度变化范围、安全回采的煤层层间距和上部综采面合理布置及开采时间间隔等关键性参数。

根据下部19号煤为已有采空区,确定上部18号煤层再进行综采的上行开采的可行性,提供安全回采可行性临界条件及实施方案,并指导现场应用。

11907煤柱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11907煤柱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贵州丰联矿业有限公司普安县楼下镇天普煤矿11907煤柱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编制单位:天普煤矿技术科编制时间:2017年 4月25日会审表11907煤柱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八条规定:煤矿企业、矿井的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查明水害情况。

在水害情况查明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第九十一条规定:矿井工作面回采前,应当采用物探、钻探、巷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

地测机构应当提出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和地测等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回采。

发现断层、裂隙、陷落柱等充水构造的,应当采取注浆加固或者留设隔离煤(岩)柱等安全措施。

否则,不得回采。

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有关条款规定,天普煤矿11907煤柱回采工作面在回采(掘进)前充分搜集整理邻近工作面的巷揭、钻探资料、物探成果资料,编制完成11907煤柱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于一水平副斜井西面,地处11909采空区西南部,西面为原11907采空区,东面为副斜井。

工作面煤层走向方向布置,倾斜方向长50m,走向长120m,水平投影面积6000㎡。

工作面对应地表为高山及丛林,地表范围内季节性冲沟发育,植被茂盛,地面标高1650m~1790m。

2.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根据11909回风巷掘进、11907煤柱回风巷掘进期间巷道揭露煤层及顶板情况、防突队打钻情况及以往地质资料,工作面范围内不存在构造。

工作面掘进期间未见陷落柱及岩浆侵入等构造,揭露顶板平整,完整性较好。

3.煤层赋存情况根据工作面掘进期间实际揭露煤层情况,工作面煤层厚度1.9~2.1m,平均煤厚2.0m。

整个工作面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软分层,软分层厚0.012~0.06m。

工作面19煤层煤层为黑色,具金刚、玻璃光泽,块状构造,部分为粉粒状。

亮煤为主,镜煤型次之夹透镜状丝炭。

大采高工作面可行性研究报告-改

大采高工作面可行性研究报告-改

大采高工作面可行性研究报告(通风)第一章王庄煤矿布置大采高工作面的优势和意义1、应用大采高工作面后,采空区的浮煤减少,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将大大降低,(目前我矿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占工作面的30%--40%)。

2、应用大采高工作面后,进回风巷及切眼的有效通风断面增大,降低了通风阻力,风量增加。

3、目前,62采区进风6450m3/min。

根据采掘衔接,6207工作面回采时,62采区布置的采掘工作面少,风量容易满足。

第三章6207大采高工作面通风系统西进风井630大巷630/1#皮带630/3#皮带62轨道6207运巷6207工作面6207风巷外错瓦斯巷62专回62总回62回风井地面第八章通风方式的选择1、瓦斯预测及风量计算:6207工作面与6205工作面相邻,标高相近,根据2006年3月——2007年1月的瓦斯月报,6205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9m3/t。

6207工作面按日产3.4万吨,则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4000×1.09/1440=25.74m3/min。

2、通风方式的选择:6207工作面采用“U+L”型通风方式,即运巷进风,风巷、外错瓦斯回风的通风方式。

3、应配风量计算:Q=100×(1-n)×Q瓦×K/(1+m)=100×(1-0)×25.74×1.3/(1+0.2)=2788m3/min因此,工作面应配风2788m3/min其中Q瓦―预测瓦斯涌出量为25.74m3/minK―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3m—“J”型通风尾巷风量与工作面风量的比值,取0.2n—瓦斯抽放率,取04、煤尘管理(1)由防尘队进行煤体注水。

(2)工作面供水管路上安设水质过滤器,确保水质纯净。

(3)采煤机安装内、外喷雾系统。

(4)支架安装自动喷雾系统,保证采煤机在割煤时,下风侧的雾幕能自动开启。

(5)回风巷安装红外监控喷雾系统,当粉尘浓度超过规定值时,自动喷雾。

2024年煤矿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2024年煤矿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煤矿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目录概论 (4)一、土建工程方案 (4)(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4)(二)、煤矿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5)(三)、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6)(四)、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7)(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9)二、煤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一)、产品规划 (10)(二)、建设规模 (11)三、原辅材料供应 (14)(一)、煤矿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14)(二)、煤矿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15)四、制度建设与员工手册 (15)(一)、公司制度体系规划 (15)(二)、员工手册编制与更新 (16)(三)、制度宣导与培训 (18)(四)、制度执行与监督 (19)(五)、制度评估与改进 (21)五、技术方案 (22)(一)、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22)(二)、煤矿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24)(三)、煤矿项目技术流程 (25)(四)、设备选型方案 (26)六、组织架构分析 (28)(一)、人力资源配置 (28)(二)、员工技能培训 (29)七、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31)(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31)(二)、社会责任煤矿项目与计划 (31)(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32)(四)、节能减排与环保措施 (32)(五)、社会公益与慈善活动 (33)八、实施计划 (33)(一)、建设周期 (33)(二)、建设进度 (34)(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 (34)(四)、人力资源配置和员工培训 (34)(五)、煤矿项目实施保障 (35)九、市场营销策略 (35)(一)、目标市场分析 (35)(二)、市场定位 (36)(三)、产品定价策略 (37)(四)、渠道与分销策略 (37)(五)、促销与广告策略 (37)(六)、售后服务策略 (38)十、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发展 (38)(一)、高效团队建设原则 (38)(二)、团队文化与价值观塑造 (40)(三)、领导力发展计划 (41)(四)、团队沟通与协作机制 (43)(五)、领导力在变革中的作用 (44)十一、制度建设与员工手册 (45)(一)、公司制度建设 (45)(二)、员工手册编制 (46)(三)、制度宣导与培训 (48)(四)、制度执行与监督 (50)(五)、制度优化与更新 (51)概论本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是一个系统性的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煤矿项目的实施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04工作面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前言:
板石一矿11904工作面与12004工作面为重叠布置(回风顺槽完全重叠、运输运输内错5m)、反程序开采。

1. 11904上行开采的地质条件分析
11904上行开采,在12004采高及采煤方法一定的条件下能否成立,主要因素即19、20号煤层的层间距及“三带”(冒落带、裂隙带、整体移动带)的高度问题。

首先要了解这两点,才能分析反程序开采的可行性。

而19、20号煤层的层间岩性及其结构、煤层倾角及20号煤层的开采时间等因素,对上行开采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1.1 层间距
11904与12004工作面范围内的19号煤层与20号煤层的层间距,在开掘巷道初期,曾根据地质资料做过初步分析,掌握了其在走向上及倾向上的赋存规律,均能满足上行开采对层间距的要求。

以此分析巷道在“三带”中所处的实际位置,为开采的可行性提供了依
据。

1.2 12004回采工作面冒落带、裂缝带
板石井田主含煤段岩石单向天然抗压强度最小值0.80MPa,最大值66.13MPa,平均值25.00MPa,岩石性质为中硬。

因此运用(85)煤生字第785号《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的中硬岩石冒落带、裂缝带高度计算公式:
1.2.1 冒落带
12004工作面平均采厚2.70米,其回采后的冒落带高度是:
式中:Hm——冒落带高度
ΣM——累计厚度;公式应用范围:单层采厚1~3m,累计采厚不超过15m。

(以下同)
注:计算公式中±号项为中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