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得答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本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u-6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总分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B.酵母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其中DNA是酵母菌主要的遗传物质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具膜细胞器或结构构成了生物膜系统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代谢中心,其中储存着细胞内全部的遗传物质2.下图表示其他因素均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A. 温度B.pH值C.淀粉溶液浓度D.唾液浓度3.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并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
下图是肝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为葡萄糖载体蛋白,通过消耗能量的方式将葡萄糖运入肝癌细胞内B.②过程形成的五碳糖可能为脱氧核糖,可作为基本单位直接参与癌细胞DNA复制C.由图可知,肝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能量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若要通过药物抑制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异常代谢,宜选择②③过程作为药物的作用位点。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
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都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 )A.3B.4C.5D.6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的量子化C.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释放核能16.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实现太空授课,航天员王亚平在飞船舱内与地面学生实时交流了51分钟。
设飞船舱内王亚平的质量为m,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用r表示飞船的轨道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用F表示飞船舱内王亚平受到地球的引力,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g′= g B.g′=0 C.F=mg D.17.从地面上方同一高度沿水平和竖直向上方向分别抛出两个等质量的小物体,抛出速度大小都是为v,不计空气阻力,对两个小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落地时的速度相同B.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C.从抛出到落地重力的冲量相同D.两物体落地前动量变化率相等18.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作出了两个电源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分别为E1、E2,内阻分别为r1、r2.如果外电路分别接入相同的电阻R,则两个电源的()A.路端电压和电流不可能同时相等B.输出功率不可能相等C.总功率不可能相等D.效率不可能相等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物体A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上滑,(g取10 m/s2,sin37°=0.6,cos37°=0.8)则:()A. μ=0.75B. μ=0.5C. m B=1.2mD. m B=1.6m20.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如图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
贵州省铜仁地区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铜仁地区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设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测出引力常量,采用了理想实验法B.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一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答案】D【解析】【详解】A. 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用了放大法成功测出引力常量,故A错误;B. 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周期,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故B 错误。
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C错误。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
2.在x轴上有两个固定的点电荷Q1、Q2,其中Q1为正电荷,Q2为负电荷。
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x轴运动,其动能E k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则能够正确表示Q1、Q2位置的图像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由动能定理可知k E Fx =可知k E x -图像的斜率等于电场力,由图像可知,在0~x 0之间存在一个场强为0的点(设为M 点),且在OM 之间运动时电场力做正功,在M 与x 0之间运动时电场力做负功;由此刻判断0~x 0区间肯定在两点荷的同一侧,且正电荷Q 1距离O 点较近,故选项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试卷合集4套┃2020贵州省铜仁地区高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地面附近某真空环境中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已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带正电的油滴,沿着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直线MN运动,由此可以判断A.匀强电场方向一定是水平向左B.油滴沿直线一定做匀加速运动C.油滴可能是从N点运动到M点D.油滴一定是从N点运动到M点2.如图所示,一个正点电荷q(重力不计)从两平行带电金属板左端中央处以初动能E k射入匀强电场中,它飞出电场时的动能变为2E k ,若此点电荷飞入电场时其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2倍而方向不变,它飞出电场时的动能变为()A.4E k B.4.25E k C.5E k D.8E k3.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金属圆环立在绝缘水平面上,圆环的电阻为R,一根绝缘细线一端连在圆环上,另一端连接在天花板上,细线刚好拉直,且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竖直虚线MN 将圆环一分为二,在虚线MN右侧加一垂直于金属圆环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使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按B=kt(k为常数)的规律随时间,均匀增大,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圆环的粗细,t时刻,圆环对水平面的压力刚好为零。
则t的值为A.B.C.D.4.“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成功对接和顺利返回,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对接前,二者的运动均看作绕地球的匀速圆周运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比“神舟十号”飞船离地球更远,则A.“天宫一号”比“神舟十号”的周期短B.“天宫一号”比“神舟十号”的速度小C.“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的速度相同D.“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的周期相同5.a、b、c是三个电荷量相同、质量不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初速度由同一点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其中b恰好沿着极板边缘飞出电场。
贵州省铜仁市重点学校最新高考物理三月模拟考试试题三

平均速度 v v0 v 2v0 3v0
2
4
电子通过区域
I
的时间
t1
b v
(b 为区域I的宽度
3mv0 ) 2Be
解得:
t1 2 2
33
m eB
………………2分
A. 运行速度大于 7。9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20。如图所示,E、r 为电源的电动势、内阻,R1(与线圈并联)、R2(与电容并联)为定 值电阻,线圈L的直流电阻不计,C 为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理精品资料
高三物理三月模拟试题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Br—80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
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 Y 核,Y 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
1 /9
物理精品资料
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 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 B 点沿支架缓慢地
向 C 点靠近(C点与 A 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11.先变小后变大 ﻩB. 先变小后不变
C. 先变大后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18.在坐标原点的波源 S 产生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 v=400m/s。已知
22。0.6m/s, 0.9m/s2 23. ⑴E D B ⑵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d x ⑶13.870 2.310 ⑷ l ,6.6×102 24 (16 分)解析:(1)输电线上的电流 …………………………………………3 分 U 380
理综卷·2019届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6.11)

铜仁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得答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本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u-6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总分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B.酵母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其中DNA是酵母菌主要的遗传物质C.核糖体、内质、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具膜细胞器或结构构成了生物膜系统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代谢中心,其中储存着细胞内全部的遗传物质2.下图表示其他因素均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A. 温度B.pH值C.淀粉溶液浓度D.唾液浓度3.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并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
下图是肝癌细胞在有氧条A.图中A为葡萄糖载体蛋白,通过消耗能量的方式将葡萄糖运入肝癌细胞内B.②过程形成的五碳糖可能为脱氧核糖,可作为基本单位直接参与癌细胞DNA复制C.由图可知,肝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能量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若要通过药物抑制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异常代谢,宜选择②③过程作为药物的作用位点。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牧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S-32 P-31 Cl-35.5 Fe-56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RNA的功能不包括()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B. 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D. 作为噬菌体和某些真菌的遗传物质2、右图为某种细胞处于某种状态下的图示,对这一图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B. 结构②与该细胞的细胞壁的形成相关C.结构④与⑤是与能量转换相关的细胞器D. ⑥内溶液浓度一定小于①处溶液的浓度3、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种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苏丹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C.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D.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4、右图是某高等生物一个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哪种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后可能形成几种染色体组成的子细胞?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代谢类型是什么?以及该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答案依次是()⑴有丝分裂中期⑵减Ⅰ中期⑶减Ⅱ中期⑷1种⑸2种⑹4种⑺自养型⑻异养型⑼生产者⑽消费者⑾分解者A.⑶⑷⑻⑽B.⑵⑷⑻⑽C.⑶⑷⑺⑼D.⑴⑸⑻⑾5、视网膜母细胞为恶性肿瘤, 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需要适当加热,但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灼烧滤渣3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
(2)用FeS还原Fe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Fe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铜仁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可能使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Na 23Fe 56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B.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吸水,防止食品变质
C.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Ⅰ.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1)按图组装仪器,以下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编号)。
a.8.0 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A处酒精灯;
d.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入H2
e.撤掉酒精灯
f.停止通入氢气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3)测得反应后装置B增重2.25g,则铁矿石中氧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
11.在电解炼铝过程中加入冰晶石(用“A”代替),可起到降低Al2O3熔点的作用。冰晶石的生产原理为2Al(OH)3+12HF+3Na2CO3=2Al+3CO2↑+9H2O。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冰晶石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含有离子键、____________等化学键。
(2)生成物中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________(写分子式),该分子的空间构型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得答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本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u-64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总分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78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B.酵母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其中DNA是酵母菌主要的遗传物质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具膜细胞器或结构构成了生物膜系统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代谢中心,其中储存着细胞内全部的遗传物质2.下图表示其他因素均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A. 温度B.pH值C.淀粉溶液浓度D.唾液浓度3.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并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
下图是肝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为葡萄糖载体蛋白,通过消耗能量的方式将葡萄糖运入肝癌细胞内B.②过程形成的五碳糖可能为脱氧核糖,可作为基本单位直接参与癌细胞DNA复制C.由图可知,肝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能量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若要通过药物抑制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异常代谢,宜选择②③过程作为药物的作用位点。
4.某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人群中的发病率为4%,下图为该遗传病的一个家系图,其中已知I-3为纯合子,I-1、II-6和II-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该家系中此遗传病的正常基因频率为80%C.通过比较III-10与Ⅰ-3或Ⅱ-5的线粒体DNA序列可判断他与该家系的血缘关系D.II-8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一个患该病女孩的概率是1/245.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分子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C.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D.如果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也一定发生改变6.蓝铃花(2N=72)是一种观赏植物,自然状态下进行自花传粉,其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E、e)控制,下图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其中基因A的表达产物对基因B有抑制作用。
如果让一株纯合的白花植株与一株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1全为紫花植株,F1自交所得F2中紫花:蓝花:白花=9:3:4。
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如图甲)发生了变异变为了图乙或图丙所示类型。
则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有色物质Ⅰ呈紫色,有色物质Ⅱ呈蓝色,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EE和aaBBeeB.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甲自交,其后代中白花植株占3/16C.乙植株的产生是发生了染色体易位,若对乙植株测交,其后代应均为白花植株D.丙植株的产生是发生了交叉互换,若对丙植株测交,其后代应均为白花植株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 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 碳酸钠、Al(OH)3均可与酸反应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AlCl3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Al3+和Cl-电解熔融状态的AlCl3制备Al8.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mol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2 N AB.在1L 0.1mol/L的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0.1N AC.7.8g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总数为0.1 N AD.将1L 2mol/L的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所得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为2N A9.下列实验设计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B.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氢气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及硝酸钙溶液D.将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10.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11.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的量是多少,都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FeBr2与Cl2 B.Ba(OH)2与H2SO4 C.HCl与Na2CO3 D.NaHCO3与Ca(OH)2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u溶于稀HNO3:Cu+2H++NO3-===Cu2++NO2↑+H2OB.工业冶炼金属钠:2NaCl电解2Na+Cl2↑C.(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Fe(OH)2:Fe2++2OH-===Fe(OH)2↓D.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13.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500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
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和Al的总质量为8gB.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二、选择题(14--17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6分;18--21为多选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共48分。
) 14.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D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15.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一群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 .13.6eV B .3.4eV C .12.75eV D .12.09eV16.物块A 、B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做成的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体A 、B 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 l 、F 2,且F l 大于F 2,则弹簧秤的示数:( )A .一定等于F 1—F 2B .一定大于F 2小于F 1C .一定等于F 1+F 2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7.如图所示,B 为竖直圆轨道的左端点,它和圆心O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
一小球在圆轨道左侧的A 点以速度v 0平抛,恰好沿B 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A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A .2v02tan αgB .v02gtan αC .v02tan αgD .2v02gtan α18.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方法,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B.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像法。
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D.伽利略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9.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A.0~t1,B.t1~t2,C.t1~t2,D.t1~t2,20、如图物体A和物体B(沙和沙桶)通过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斜面体固定,A、B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B中加入一些沙子的过程中,A、B仍然处于静止,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斜面体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B、物体A受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剪断绳子瞬时沙和沙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D、若剪断绳子后A和斜面体仍然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21、如图所示,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B.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C.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3的过程中卫星动能变小,卫星的重力势能增加,但卫星的机械能增大。
D.卫星在同步轨道3上的角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22.在用频闪照相法“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已知所用的数码相机拍摄照片,方格纸的每一小格的边长为5cm,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试探究下列问题:(1)由图可以计算出小球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由图可计算出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________m/s.23.如图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之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小车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v /m·s -t /21 020 甲乙F10 θ(1)在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保证小车的质量不变,多次向砂桶里加砂,测得多组a 和F 的值,画出的a-F 图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