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木雕艺术在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应用
客家建筑元素

客家建筑元素概述客家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独特分支,它以客家人民的居住特点、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客家建筑元素主要包括建筑布局、材料选用、雕刻装饰和彩绘等方面,它们体现了客家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家族血脉的传承。
一、建筑布局客家建筑的布局通常是以一个或多个汉字的形状来设计的。
一般来说,客家建筑有三进两院的布局,中间的院落称为“天井”,两侧的院落称为“前厅”和“后厅”。
天井往往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同时也是家庭祭祀和排练活动的场所。
前厅和后厅则用于起居和客人接待。
二、材料选用在材料选用方面,客家建筑更多的采用了木材和石材。
木材被用来搭建房屋的骨架,而石材则用来修建墙体和地基。
这种结构设计不仅使建筑物更加坚固耐用,同时也使室内外的温湿度得到良好的调节,以适应客家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
在木材的选用上,客家建筑通常使用原木,以保持木材的自然纹理和色彩。
而在石材的选用上,则注重选用色泽均匀、质地坚硬的石材,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外观和结构稳定。
三、雕刻装饰客家建筑的雕刻装饰充满了浓厚的民俗色彩,常常以花卉、鸟兽、人物等形象作为主题。
这些雕刻形象既富有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又传递着客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在雕刻技法上,客家建筑主要采用凿刻和雕琢的方式。
凿刻是一种常见的手工艺技术,通过刻痕和凿孔来表达图案的细节和层次感。
雕琢则是一种高级的手工艺技术,通过刻削和打磨来表现出更加精细的雕刻效果。
四、彩绘彩绘是客家建筑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它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增加建筑物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
客家建筑的彩绘通常以红色、黄色和蓝色为主调,这些色彩不仅象征着喜庆和吉祥,还能够与建筑的架构和雕刻装饰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彩绘的内容通常包括花卉、动物、人物和字画等,它们富有变化和层次感,将客家建筑装饰得栩栩如生。
同时,彩绘也起到了保护建筑物的作用,它可以防止阳光和雨水对建筑物外墙的侵蚀,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客家民居文化探究教案:民间建筑艺术的魅力

客家民居文化探究教案:民间建筑艺术的魅力民间建筑艺术的魅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建筑艺术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在中国,各种民族的传统建筑也各具特色,在这其中,客家民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备受瞩目,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客家民居文化的艺术魅力,以及如何将其作为教材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
一、客家民居文化的艺术魅力客家民居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从广东、福建到江西、湖南等地均有客家人居住。
这些传统建筑在外貌和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其设计和建造方式也非常独特。
从外形上看,客家民居采用的是“攒尖式”屋顶,屋顶的角度较大,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流线型美感。
房屋的外立面通常采用砖雕、木雕、灰雕、石雕等不同的装饰方式,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因此呈现出非常华丽富有艺术感的特点。
在结构上,客家民居通常是由一个中心建筑组成的庭院式建筑,周围围绕着多个房间。
这种结构常常被称为“二合一堂”或“三合一堂”,寓意着家庭的完整和团结。
庭院和各个房间的设计也都非常注重细节和对称性,尤其是庭院中的水池、假山和花园等,更是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再者,客家民居在建造过程中非常注重环保和使用寿命,常常采用灰土和石头等天然材料,这种独有的简约美和自然美,更是让人为之倾倒。
二、客家民居文化的教学价值客家民居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其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因此,将客家民居文化作为教材,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与心灵上都得到极大的满足。
客家民居的庭院式结构是一种家庭和谐的体现,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为学生的家庭教育提供实践指导。
客家民居的建造过程以及材料的选择,也蕴含着一种生态文明的思想。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客家民居所采用的装饰艺术和细节处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种艺术的魅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文化自信。
请列举木雕在室内设计中的现实应用三项

请列举木雕在室内设计中的现实应用三项
1. 木雕壁画:木雕可以用于制作精美的壁画,增添室内空间的艺术氛围。
木雕壁画可以在客厅、卧室、餐厅等房间的墙面上展示,通过雕刻出各种图案、花纹和景物,为房间增添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氛围。
2. 木雕家具:木雕也可以被应用于室内家具的设计中,制作出精美的木质家具。
木雕家具可以是沙发、茶几、椅子、柜子等各种类型,通过雕刻出精致的图案和纹样,为家具增添独特的美感和艺术气息。
木雕家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成为室内装饰的焦点。
3. 木雕装饰品:木雕也可以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如雕刻工艺品、悬挂式装饰品、摆件等。
这些木雕装饰品可以摆放在书架、橱柜、桌面、墙面等位置,为室内空间增添独特的装饰效果和个性化的风格。
木雕装饰品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能展示出家具手工艺术的精湛技巧。
浅论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浅论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摘要:木雕艺术是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文化之一。
其应用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期。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木雕艺术伴随人类的审美被应用到各类装饰中,例如建筑外观、室内装饰、家具设计等。
其高峰期要数明清时期,华丽生动的雕花与款式艺术,至今仍未被超越。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木雕艺术也广泛被应用,不仅形成一种古典与现代审美的结合,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传承。
关键词:木雕艺术;室内设计;应用发展前言:木雕艺术是中国雕刻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新石器时期起,华夏大地上的人类就懂得了木雕艺术。
随着人类天生的审美观念的发展,木雕艺术成为我国古代最常见、最广泛的装饰艺术,美轮美奂的建筑木雕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这种观念影响到民间,最终使木雕艺术普及,直至流传至今,木雕艺术依然是各类设计师最青睐的艺术装饰元素。
1.木雕艺术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性木雕艺术是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文化之一。
其应用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期。
从春秋、秦汉、唐宋到元明清直到现在,可以说,我国的木雕工艺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鼎盛、转型的过程。
我国木雕工艺发展几千年之久,形成了几大派别,各有特色,最著名的是: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
炼铁技术的初步应用使春秋时期的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
从而给传统木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即为传统木雕艺术雕刻工具初步完善创造了条件。
秦汉时期的木雕工艺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如汉墓出土的动物木雕有猴、虎、龙等,造型生动逼真;人物有木俑,形态质朴浑厚。
唐宋木雕日趋完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金漆木雕等地方品类以独具特色工艺开始流行。
这一时期,木雕工艺在室内装饰方面创造了新的艺术天地,出现了高型桌、椅和落地屏风等家具,垂足而坐的习惯,在唐宋以后形成。
随着家具的加高,各类木作摆件,于是木雕行业在此形成了进一步的细分。
到元、明、清三代,木雕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木雕题材内容丰富、构思设计娴熟、装饰图案奇巧精致。
木雕的分类、形式和创作方法

木雕的分类、形式和创作方法木雕因其应用和装饰范围广,表现形式多样,雕刻木材的纹理不同,分为许多类型。
从适用范围和装饰性来说,可分为建筑雕塑、家具雕塑和陈列工艺品雕塑三大类。
从表现形式上看,有镂空雕、浮雕、浅雕、立体圆雕、镂空贴花等。
因木材纹理不同,分为硬木雕刻和软木雕刻两大类。
下面逐一介绍它们的形式,并讨论它们的应用和装饰意义。
1、建筑雕刻这里讲的建筑雕刻是指建筑的木雕装饰。
木雕艺术用于建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古建筑(包括园林、寺庙、宫殿等)的木雕装饰,在世界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自1980年“香山邦”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设计安装的“明轩”竣工后,中国园林古建筑更为世界各国人士所向往,中国园林热已逐渐在海外形成。
特别是用木雕装饰的古建筑,如雕梁画栋、雕花过梁、椽子、窗格、栏杆、飞罩等。
,具有古朴典雅的风格,显示了木雕艺术在古建筑(或仿古建筑)中独特的装饰作用。
在人类旅游业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需求日益提高的今天,用木雕艺术装饰的古建筑(或现代仿古建筑)更具有观光、观赏、学习、借鉴和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丰富艺术修养等现实意义。
适合古建筑的木雕形式大致可以分为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和浅雕。
2、家具雕刻这里的家具指的是木制家具。
木雕家具可以说是木雕艺术应用最广的大型实用艺术,用木雕艺术装饰的家具,有一种古朴典雅的韵味。
中国出口的艺术雕刻家具和红木雕刻家具,美观大方,古拙,雕刻精美,具有独特的东方民族风格。
家具雕刻流行于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台湾省省的红木雕刻家具也很有特色。
雕花家具在中国大多数古典园林中都有展示,尤其是苏州园林中那些珍贵的家具,如桌、凳、桌、椅、榻、桌、案、屏等。
没有刻有精美美观大方图案的木雕,深受外国游客的欣赏。
3、工艺品雕刻这里的工艺品指的是木雕工艺品,即一种将高度熟练和精湛的技术与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品。
可分为纯观赏性木雕展示工艺品和木雕实用性工艺品两大类。
传统木雕艺术的文化寓意

传统木雕艺术的文化寓意【摘要】传统木雕艺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意义。
木雕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常常承载着人们对生活、信仰、传统和价值观念的表达。
在民俗文化中,木雕被广泛运用,成为传统节日和仪式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木雕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审美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被誉为艺术的瑰宝。
传统木雕艺术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新一代艺术家继承和创新,以保持其独特的魅力。
未来,传统木雕艺术将继续发展壮大,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继续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传统木雕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当代意义将会持续引领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木雕艺术、文化寓意、文化背景、意义、历史意义、作品的文化内涵、民俗文化、艺术价值、传承与发展、文化传承、当代意义、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传统木雕艺术的文化背景传统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木雕艺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古代,木雕艺术常常被用来雕刻神明、吉祥物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体现了人们对神灵和自然的崇拜。
而在民间传统中,木雕作品也常被用来制作家具、器物等实用物品,展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通过木雕艺术,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还可以体味到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力。
传统木雕艺术的文化背景丰富多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传承。
1.2 传统木雕艺术的意义传统木雕艺术的意义在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木雕艺术,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展现传统技艺的魅力。
木雕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涵。
木雕艺术的意义还体现在其对民俗文化的应用和传承中,木雕作品常常用于雕刻神明、寺庙建筑、家具以及各种实用工艺品,为民间传统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
木雕工艺馆的设计案例分享

木雕工艺馆的设计案例分享木雕工艺馆是展示木雕艺术的地方,其设计案例需要充分体现木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传统工艺的精髓。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木雕工艺馆的设计案例。
设计理念:这个木雕工艺馆的设计理念是传承和发展木雕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同时融入现代元素,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展览空间。
空间规划:木雕艺术馆的空间规划分为展览区、学习交流区和休闲区三个区域。
展览区是最核心的部分,用于展示各种传统和现代木雕艺术作品。
学习交流区提供给来访者学习木雕技艺和进行交流的空间。
休闲区则是为来访者提供休息和品味艺术的场所。
建筑外观:这个木雕工艺馆的建筑外观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风格。
建筑物主体以木材作为基本材料,结构简洁而坚固。
同时,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打造出独特的形状和线条,使建筑外观既与传统木雕艺术相呼应,又具有现代感。
展览区设计:展览区的设计主要考虑作品的陈列和观赏体验。
首先,展览区分为不同的主题展示区,如传统木雕、现代木雕、名家作品等。
每个展示区都采用不同的展陈方法和环境氛围,以突出每种作品的特色和风格。
其次,考虑到作品的保护和观众的安全,对展览区的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合理设置温湿度、灯光和安全措施。
学习交流区设计:学习交流区的设计目的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互动学习的环境。
设计师在学习交流区设置了木雕技艺工作坊,提供专业的木雕教学和工艺制作体验。
同时,在这个区域还设置了交流和展示区,来访者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雕刻爱好者交流经验。
休闲区设计:休闲区的设计考虑到来访者的舒适感和交流需求。
设计师在休闲区设置了舒适的座椅和茶几,使来访者可以在品味艺术作品的同时享受闲适的休息。
此外,休闲区还设置了展览信息区和艺术书籍区,提供艺术知识的学习和深化。
总结:以上是一个木雕工艺馆的设计案例分享。
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环境设计,这个木雕工艺馆既彰显了木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又融入了现代元素,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艺术品味、学习交流和休闲放松的空间。
第二节 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一)木构框架结构主要的木构件 斗拱
从西周到南北朝时期,是斗拱 的形成发展阶段。汉代柱顶已用斗 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但各 个斗拱间互不相连。 从唐代到元代,为斗拱发展的 成熟阶段。这一时期,斗拱的主要 特点是柱头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 结构中,斗拱和梁架融为一体,斗 拱成为各交叉点处的加强节点。 明清时期 ,很多建筑都以各种 额枋作为承重连接构件,斗拱的作 用逐渐下降,形制也逐渐减少,在 某些建筑上,已沦为纯粹的装饰部 件。
中 国 第 传 三 统 讲 建 筑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
我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框架结构有3种不同方式,即抬梁式、 穿斗式和井干式。 抬梁式
木 构 框 架 结 构
穿斗式
井干式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
(一)抬梁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 架梁,梁上又抬梁,也 称叠梁式。使用范围广, 在宫殿、坛 庙、寺院等 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 , 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用, 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的 主要形式。 抬梁式架构 以垂直木柱为房屋的基 本支撑。木柱顶端沿着 房屋进深方向架起数层 叠架的木梁。
明清时期很多建筑都以各种额枋作为承重连接构件斗拱的作用逐渐下降形制也逐渐减少在某些建筑上已沦为纯粹的装饰部战国龙凤青铜方案南唐钦陵中室石刻斗拱饰件辽佛宫寺释迦塔外檐斗拱清沈阳故宫大政殿外檐斗拱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一木构框架结构主要的木构件1扩大立柱支撑面承接梁头和枋头
云南晋宁石寨山井干式房屋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
(一)木构框架结构主要的木构件
柱 柱是直接支撑梁架,垂直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2-ll[作者简介]林爱芳(l97l —),女,广东大埔人,广东嘉应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第23卷第2期2005年4月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 OURNAL OF JI AY I NG UN I VERS I TY(Philoso p h y &S ocial S ciences )V o l .23N o.2A p r .2005略论木雕艺术在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应用!林爱芳(嘉应学院美术系,广东梅州5l40l5)[摘要]木雕艺术在客家民居建筑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其主要功能是起装饰作用和作为房屋结构部件。
在客家民居的建筑中,木雕艺术被科学地应用在梁、柱、窗、门、屏风等方面,达到了实用性与装饰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客家民居;木雕艺术;实用性;装饰性[中图分类号]J3l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6-642X (2005)02-0075-03在中国,木雕艺术被应用于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
当前,文化旅游事业迅猛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准愈来愈高,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利用木雕艺术装饰的民居或园林建筑,更具有游览、观赏、学习、借鉴和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丰富艺术修养等现实意义。
近年来,客家民居建筑亦已成为热点。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历来为世人称道,被人们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
也有学者称之为“无与伦比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
其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梁、柱、窗、屏风等方面广泛应用木雕装饰。
木雕装饰使客家传统民居华丽而牢固,达到实用性与装饰性的高度统一。
一、木雕艺术在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中应用广泛中国民居建筑数千年来一直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客家民居具有独特的民系和地域特色。
这种特色与客家民性、客家精神密切相关。
客家先民从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江淮流域辗转南迁,先在闽、粤、赣交界地区聚居,逐渐向南乃至海外播衍。
经历了l 000多年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有着显著特点的客家文化,典型体现在风格独特的传统民居建筑中。
客家人皆聚族而居,因此,客家民居有方的,有圆的;有大型的,有小型的,但大多是一种以围堡式大屋为中心的聚族民居。
典型的客家民居除土楼外,更具特色的是围龙屋、方楼、角楼等。
客家民居把客家人的生产、生活都融为一体了,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
同时,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也在客家民居建筑中体现得一览无余。
传统的客家民居建筑构思独特。
从外部看,传统客家民居方、圆简洁,表现出一种沉稳、冷淡的灰色魅力。
方的棱角分明,左右对称,气势宏伟,庄严肃穆。
圆的线条简洁明了,厚实有力,坚固壮观,古朴典雅,聚式群居,便于防守自卫,具有很强的安全感。
从内部看,半圆形的围龙屋中,有石柱雕联,石鼓承柱,雕梁画栋;有天井、花园、盆景、鱼池等美不胜收。
从整体看,院落具有内向性的品格,它对外是封闭的,对内确是开放的,体现为一种含蓄之美。
客家人在民居建筑中广泛地使用木材,与客家人居住在山区,木材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有一定的关系。
也可能是客家人的性格与木材轻巧、简便、灵活、坚韧的特性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使客家民居建筑与木材相得益彰。
木材可雕可琢,传统客家民居的华丽与朴素,在木雕艺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客家木雕艺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应用广泛。
走进传统客家民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木雕艺术。
在客家民居建筑内部结构和装饰中,木雕艺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57—作用。
特别是在粤东、闽西一带的客家民居建筑中,木雕艺术得到了非常广泛应用。
木构架建筑功能灵活,墙壁不承重,可以进行空间分割,以统一的整体结构满足多种多样的功能要求。
在传统客家民居建筑中,主要是应用于房屋结构中的柱、梁、门、窗、栏干、屏风、香案等木雕建筑构件之中,但与建筑物相统一呼应的床、柜、梳洗架等也常常有配套木雕。
木雕柱梁又有大门前梁、大厅柱梁、走廊柱梁等。
屏风门分上厅、下厅和侧厅屏风门,木雕屏风门的特点是根据空间的大小设立扇数,有二扇、四扇、六扇的。
木雕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整扇窗都是木雕,主要通过镂雕中的镂空来通风透气,另一种是木雕窗边装饰,这种木雕窗留来通风透气的面积较大。
客家民居结构及木雕装饰艺术,大部分都是根据传统、宗族习惯进行规划,所依据的是一套不成文的法规,它控制着房屋建筑的方位、平面布置、装饰色彩等。
框式、梁式木结构是传统客家民居建筑内部结构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客家民居建筑木雕所采用的木材主要为樟木,其次是杉、花梨、黄檀等。
这些木材的材质较坚实、耐用,用来雕镂花檐、屏门、神龛、脚门、柱梁等建筑装饰有其很大的优势。
因木质的特点,木雕建筑与装饰容易腐朽、虫蛀,不能保存很长时间。
又因近些年,随着工业的发展,建筑材料不断有新的开发,用于当前的民居建设。
因此,目前房屋结构和木雕艺术依然完整保留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是近现代的,有些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有些则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二、客家传统民居中木雕艺术的装饰性在传统客家民居建筑内部结构和装饰中,木雕艺术装饰的广泛应用,如雕梁画栋,雕饰门楣、屋檐、窗格、栏杆等,使建筑具有的古朴典雅、富丽华贵之格调,显示出木雕艺术在建筑中所独具的装饰作用。
(一)客家民居建筑中木雕艺术的内容和题材木雕梁柱装饰的内容大多采用麒麟、梅花、如意、人物作为题材。
屏风门分上厅、下厅和侧厅屏风门,木雕屏风门的特点是根据空间的大小设立扇数,有二扇、四扇、六扇的。
其装饰内容和形式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分多以镂雕为主,内容非常丰富,有以花卉、花瓶为题材,有以“富贵”为题材,有以神话故事为题材,也有些是根据主人的身份来安排图案和文字的。
下半部分多是以浮雕为主,内容则较为简单,与上半部分形成呼应关系。
木雕窗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整扇窗都是木雕,主要通过镂雕中的镂空来通风透气,其内容有文字结合图案,如双喜、寿、福等字外加花边装饰,有圆有方,这种木雕窗主要用在侧厅或走廊的间隔。
另一种是木雕窗边装饰,这种木雕窗留来通风透气的面积较大,木雕装饰用在上下左右边缘部分。
(二)客家民居建筑中木雕艺术装饰的技法客家民居木雕装饰的技法有沉雕、浮雕、圆雕、缕空等,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应用。
浮雕是运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木雕艺术形式,常常在门窗、厅堂屏风门的裙板、天花板以及梁柱等地出现。
运用浮雕艺术装饰客家民居建筑,图案花纹表现出古朴幽雅,艺术形象则是精雕细刻的,体现了木雕工匠的高超技艺,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
镂空雕刻在客家民居的木雕装饰中更见其独特的艺术效果。
用镂空雕刻装饰的客家民居建筑的窗格、屏风等,表现出了古拙、玲珑、清静、雅洁的艺术效果。
中国绝大多数的石建筑中都饰以镂空雕刻艺术,具有典型的艺术风格。
此外,客家民居中不少厅堂的隔堂屏风以浅雕的形式装饰着山水、花卉、石等图案,使厅堂有清静、素雅之感,令人心旷神怡。
以客家人中梁姓的承德楼为例。
客家各地都分布有承德楼,其外部结构是围龙屋,内部的建筑装饰木雕非常丰富。
大门的梁柱上饰以麒麟木雕,门的两边各一对,再配有梅花、如意等装饰形式,大门厅有四扇镂空与浮雕并用的大屏门。
题材主要是花瓶、花卉装饰。
大厅堂后墙的木雕神龛、屏门以及侧厅木雕花栏等,雕工精细,气势雄浑,是木雕的杰出制作。
其特点是雕工浑厚,线条粗犷、造型生动、色彩古雅,刀法娴熟、刚劲柔顺。
镂通浮雕并用,结构严密,装饰性强。
不过分注意细微处的精雕细刻而强调其与建筑相统一的整体的装饰风格,及稳固、耐用的实用功能,在传统客家民居木雕装饰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客家民居木雕艺术中的金木雕客家民居木雕装饰风格多样,既有精雕细刻的秀美,也有简洁概括的朴实之特点。
而大部分客家民居的木雕装饰则显得简洁、质朴些,在色彩上以木质单色为主,为客家较本质的木雕装饰。
客家民居木雕艺术中也有很多装饰华丽的金木雕。
据历史记载,约1865年前后,广东五华安流伏溪乡胡新佑等人从潮州学艺返乡,开始将—67—金木雕传入五华。
他们把金漆木雕技艺带回客家地区,并结合客家民居的特点进行装饰的创新。
因此,有些客家民居中的木雕艺术常常带有明显的潮州金木雕的特点,手法精细,变化多,刀刀紧凑,刀刀相邻,十分合拍。
构图饱满,几乎不留空处,刀刀过处,金金一片,金彩底色,多有红黑二色,分外丰满。
特别是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家族,木雕装饰色彩较华丽,有黑、红、贴金等。
粤东的大埔和梅县松口、桥溪等地,由于地处梅江边,古时水运交通发达,华侨较多。
诸多华侨故居建造考究,民居结构保留客家传统上下厅、两横屋的特色。
一些华侨民居建筑如广东大埔的肇庆堂、张弼士故居光禄第,梅州松口的崇德楼、继善楼等,至今保存了完整的金木雕。
三、装饰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客家民居建筑中的木雕艺术不但具有浓厚的装饰性,且具有实用性,融装饰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其中柱梁、屏风门、窗最能体现的这一特点。
在客家民居中,采用抬梁式结构为普遍。
这种结构是由立柱网络及立柱顶端的纵梁相组合成一体化的构架,建筑物顶部经由数层梁架至立柱,再由立柱传至基础。
经过雕刻花卉、麒麟等题材赋予造型装饰的梁、柱与木材、石材的相互结合,使木雕梁、柱成为支撑屋顶的重要部件。
屏风门的特点是,它既可以作为一扇墙来使用,分隔使用空间,又可以让人在厅、廊等方位赏心悦目。
此外,还有形式丰富多样的窗户,有些木雕装饰只是用在窗的边缘,主要形式是浮雕,有些是用在整个窗户,主要形式是镂雕,镂空的地方正是窗户的通风透气功能。
当然,其它的木雕装饰如栏杆、屋檐等同样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
客家民居建筑木雕独具艺术特色,集中表现在图案装饰的古拙、雅致,并具有一定的意境,能反映与寄寓人们的各种思想和情感。
大多以喜为格调,没有过多的深沉。
题材丰富,花草虫鸟经常合成一团,聚成一片,不求合理,只求有趣。
色彩沉着中见艳丽。
在操作工艺的各种形式表现上,更见其精雕细刻、繁缛富丽或古朴淡雅、简洁明快的艺术特色。
给居住者的生活中增添了愉悦的气氛。
而同时,它又不同于一幅画、一瓶花的装饰及愉悦作用,它同时又是客家民居空间的分隔,结构的支撑,遮风挡阳的重要建筑主体。
总的来说,客家民居建筑中的木雕艺术的结构功能和装饰功能,体现出装饰性与实用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客家建筑设计与木雕艺术家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
同时,它也激发着当代人继承和发扬古老的客家民居文化和艺术,使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得以巩固和发展,以适应现代要求,不断满足与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l]黄汉民.客家土楼民居[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l995.[2]林明体.岭南民间百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l993.[3]董励,胡希张,张维耿,莫田芬.客家风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l993.责任编辑:陈火祥O n t he Ro le t hat W ood c arvi n g A rt p la y s i n t he h akka native R esidenceL I N A i-f an g(Jia y i n g U n ivers it y,M e izhou5l4 l5,Ch i na)Abstract:T he W ood carvi n g art has been W i de l y used a m on g t he~akka N ative res i dence.T he m ai n f unction o f it is as p arts of t he house construction,Wh ich also p la y s t he ro le o f decoration.Am on g t he~akka N ative res i dence,W ood carvi n g art has been used scientificall y i n roof bea m s,p illars,doors,screens,etc,Wh ich ach ieve t he or g an ie com b i nation of p ractical a pp l y ab ilit y and decoration.K e y words:~akka N ative resedence;W ood C arvi n g;P ractical A pp l y A b ilit y;D ecoration—77—略论木雕艺术在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应用作者:林爱芳, LIN Ai-fang作者单位:嘉应学院,美术系,广东,梅州,514015刊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Y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5,23(2)被引用次数:1次1.黄汉民客家土楼民居 19952.林明体岭南民间百艺 19933.董励;胡希张;张维耿;莫田芬客家风华 19931.林皎皎客家聚居建筑的室内特征[期刊论文]-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10)2.杨帆.YANG Fan客家民居建筑的美学思想[期刊论文]-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3.杨传健客家民居建筑中窗的艺术研究[期刊论文]-美术大观2009(2)4.武恒徽州木雕在室内装饰中的艺术寻绎[会议论文]-20095.熊青珍从客家民居建筑的造型谈其色彩对比美[期刊论文]-嘉应学院学报2004,22(1)6.李婷婷.刘东江梅州客家传统民居装饰[期刊论文]-建筑技术及设计2004(7)7.车震宇.Che Zhenyu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图像学意义——以粤东客家围龙屋为例[期刊论文]-华中建筑2008,26(8)8.赵今木雕艺术[期刊论文]-青春期健康2010(14)9.曾翠琼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期刊论文]-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5)10.吴剑梅别具一格的黄家大院木雕装饰艺术[期刊论文]-美术大观2007(8)1.林爱芳客家民居门楼的民俗与艺术文化特征[期刊论文]-嘉应学院学报 2009(1)本文链接:/Periodical_jydxxb2005020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