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区教育系统教职员工、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讲解

合集下载

中学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中学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中学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中学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1. 参赛资格:参赛选手必须是本校学生,年龄不超过18岁,身体健康,具备参赛资格证明。

2. 项目设置:田径运动会的项目分为田赛和径赛两大类。

田赛包括跳高、跳远、三级跳、标枪、铅球等项目;径赛包括短跑、中跑、长跑、接力等项目。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参赛人数,可以适当调整项目设置。

3. 报名参赛:每个项目的参赛人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参赛选手通过报名表报名参赛,报名截止时间一般提前一周确定。

报名表中应包括选手姓名、性别、年级、参赛项目等信息。

报名后不得更改参赛项目。

4. 竞赛规则:根据国际田径联合会的规定,竞赛采用公平公正的裁判制度。

裁判根据比赛规则和要求,对选手的成绩进行测量、计时并评分,以确定成绩排名。

裁判员应熟悉项目的技术细节和裁判标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5. 训练准备:学校组织参赛选手进行集训,确保选手有充足的训练和进行相关项目的技术掌握,同时也要保证选手的身体状况良好。

6. 裁判:比赛需要设置裁判组,包括裁判长、裁判员和计时员等。

裁判需经过相关培训,了解比赛规则和技术要求,能进行公正的裁判工作。

7. 奖励设置:比赛结束后,根据各项目的成绩排名,设置相应的奖励,包括个人和团队奖项。

奖品可以是奖杯、奖牌或奖状等。

8. 安全保障:比赛过程中,学校需提供安全保障人员,确保场地秩序井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同时,学校还需提供适当的医疗救护设备,以应对突发状况。

9. 观众参与: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和其他学生观看比赛,提高参赛选手的士气,并且通过观众的喝彩和加油来增加比赛的热情和氛围。

10. 处理纠纷:如遇到比赛中的争议或纠纷,学校设置田径运动会组委会,负责处理相关纠纷,并确保处理结果公正合理。

以上就是中学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的基本内容,具体细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青山湖区教育系统教职员工、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青山湖区教育系统教职员工、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青山湖区教育系统教职员工、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一、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二、比赛项目:见附表三、参赛单位:1.各所学校的中学生参加中学组比赛;2.各所学校的小学生参加小学组比赛。

(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小、乡镇中心校)3、各校教职员工四、参赛办法:1.各参赛单位可报领队一名、教练员四名。

中学组可报30人(其中男子16人,女子14人),小学组可报20人(其中男子10人,女子10人)。

2.报名表一式二份(一份纸制稿,一份电子稿),报名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在校就读学生,每人交两张一寸免冠近照(其中一张贴在运动员采集表上,一张交到局体育科)。

省、市体校在训学生不得代表原校参赛,借读生、复读生不得参赛。

3.参加全能项目的运动员不得兼报单项,但可报接力项目,每人限报两项,每项限报2人。

4.教职员工组分男、女青年组,男、女中年组,每所学校可选派1人以上参赛,每人只能参赛一项目(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必须参赛)。

5.所有参赛队员须经医务部门证明身体健康者方可报名。

6.各单位交报名表时间为十月十日,延期不再受理,报名表、运动员照片交到青山湖区教育体育局体育股。

体育股电话:8104421(注:各单位报名表必须交两份,一份纸制稿,一份电子稿。

各单位报名表上必须填写教练员联系电话。

报名表统一到青山湖区教体局信息网上下载。

)五、竞赛办法:1.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田径比赛规则》。

2.400米以下(含400米)项目进行预、决赛,800米以上项目进行决赛。

3.径赛项目不足八队(人)只进行决赛。

六、录取名次:1.团体总分:中学组录取前四名,小学录取前八名。

2.接力、全能项目加倍记分。

3.各单项:中学组录取前四名,按5、3、2、1记分;小学组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记分。

4、教职员工各项目录取前八名。

报名不足十人(队)的项目只录取该项目参赛人数的三分之一。

七、其它:1.比赛期间各单位经费一律自理。

2.获得团体总分:中学组前四名、小学组前八名单位的领队、教练员颁发优秀辅导员证书。

小学田径运动会规程

小学田径运动会规程

小学田径运动会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丰富小学生体育活动,促进全面发展,增强团结协作精神,提高身体素质,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全国小学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和管理。

第三条小学田径运动会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加强纪律教育,强调合作与竞争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条小学田径运动会包括群体项目和个人项目两大类。

群体项目有接力赛、团体长跑等,个人项目有短跑、跳远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主办单位:负责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全面组织和协调工作。

第六条执行单位:负责具体的小学田径运动会的筹备、执行和评选工作。

第七条规程制定单位:负责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修订小学田径运动会规程。

第八条裁判委员会:负责小学田径运动会比赛的规则解释、裁判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九条常务副主席:负责小学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第十条秘书处:负责小学田径运动会的秘书工作,配合主办单位完成各项工作。

第三章报名及参赛资格第十一条报名时间:每年定于开学后一个月内进行。

第十二条参赛资格:凡是全日制小学在读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第四章比赛项目及规则第十三条群体项目:(一)接力赛:分为4人接力和8人接力两种形式。

每人各走200米,由接力棒进行接力传递。

棒须在规定区域内传递,不得掉落。

(二)团体长跑: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

每个班级派出5名参赛选手,共计1500米。

团体成绩以班级平均分计算。

第十四条个人项目:(一)短跑:分为50米跑、100米跑和200米跑三个项目。

按年级进行分组,每个班级派出两名选手参加。

(二)跳远:共分为三个组别,分别是一年级至三年级、四年级至六年级和全体女生组。

选手每人有三次机会进行跳远,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

(三)投掷:分为实心球投掷和铅球投掷两个项目。

每个班级派出一名男生选手参加。

(四)跳高:共分为三个组别,分别是一年级至三年级、四年级至六年级和全体女生组。

选手每人有三次机会进行跳高,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

第五章裁判与裁判标准第十五条裁判员:裁判员由裁判委员会选派,必须具备相应的裁判资格。

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暨阳光体育节竞赛规程

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暨阳光体育节竞赛规程

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暨阳光体育节竞赛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暨阳光体育节竞赛将隆重举行。

第二条本次竞赛的目标是通过各项田径项目的比赛,展现学生体育水平和个人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第三条本次竞赛分为初中组和高中组,每个学校代表队可以报名参加各类项目。

第四条本次竞赛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每个参赛选手的权益。

第二章参赛资格第五条本次竞赛的参赛对象为各中学在校学生,每个学校可以报名组队参加。

第六条参赛的学生必须健康、无伤病,经学校体育教师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参赛。

第七条参赛学校需在报名截止日期之前将参赛选手名单和报名表格提交给竞赛组委会。

第八条参赛选手必须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服从比赛规则和裁判员判决。

第三章项目设置第九条本次竞赛的项目包括田赛项目和径赛项目,具体设置如下:(一)田赛项目:铅球、跳高、跳远、三级跳、标枪。

(二)径赛项目:短跑、中跑、长跑、接力赛。

(三)其他项目: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

第四章比赛规则第十条比赛将按照国际通用规则进行,若有特殊情况,将以裁判员的判决为准。

第十一条各项目的比赛规则和计分方式将在比赛前通知各参赛队伍。

第十二条比赛中,参赛选手需遵守裁判的指令和规则,不得有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第十三条比赛中禁止任何形式的器械使用,若有违规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

第五章奖项设置第十四条根据各项目的成绩,评选出优胜队伍和个人,并颁发奖牌和奖状。

第十五条奖项设置如下:(一)团体奖:根据各参赛队伍的总成绩评选出优胜校。

(二)个人奖:根据各个项目组的成绩评选出冠亚季军。

第十六条所有参赛选手均可获得参赛证明和纪念品,以表彰他们的参与和努力。

第十七条所有获奖的学校和个人将在校内进行公示,以示鼓励和表彰。

第六章备赛工作第十八条各学校参加比赛的队伍需提前做好备赛工作,包括队伍的组织、训练和装备准备等。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一、主办单位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二、竞赛地点市体育中心三、竞赛日期6月2日至3日。

四、竞赛分组本次比赛设中学男、女组,小学1000人以上、1000人以下、500人以下男、女组,共8个组别。

五、竞赛项目1.初中男、女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100米栏(女,栏高84厘米、栏距8米)、110米栏(男,栏高91.4厘米、栏距8.7米)、4×1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男5公斤、女4公斤)、标枪(600克)、四项全能(男:110米栏、跳高、标枪、1500米;女:100米栏、跳高、标枪、800米)。

2.小学男、女各组:均设短跑、中长跑、跨栏、跳高、跳远、投掷6个全能组及4×100米接力,全能项目为100米、立定三级跳远、后抛实心球(2公斤)、1500米(男)800米(女)。

六个全能组的对口单项是:短跑组为100米,中长跑组为男子1500米、女子800米,跨栏组为80米栏(栏高76厘米、栏距7.5米),跳高组为跳高、跳远组为跳远,投掷组为掷垒球。

六、参加办法1.中学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加,每校报领队1名,教练员1名,每组限报男、女运动员各10名。

2.乡镇以中心校为单位组队参加,每单位报领队1名,副领队1名,教练员2名,男、女运动员各6名;其他学校报领队一名,教练员二名,男、女运动员各6名。

3.中学组每项限报2名,每名运动员限报2项(全能运动员限报1项),另可兼报接力。

小学每个全能组男、女运动员限报2名。

七、参赛运动员条件及资格审查1.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本单位在籍在校在读中小学生,且是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的学生。

2.各单位应按20×15厘米的规格做好号码布,无“号码布”者,不准参加比赛。

3.为端正赛风,大会运动员资格审查组将在赛前、赛中和赛后对参赛运动员的资格进行审查。

对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违反规定者,一经查实,即取消运动员的资格和比赛成绩,并取消该单位团体总分,通报批评,还要在年终目标管理考评中予以扣分。

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方案

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方案

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方案一、赛事目标和宗旨小学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赛事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同时鼓励同学们相互支持和尊重,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

二、比赛项目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育状况,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合适的项目作为比赛项目:1.短跑:50米、100米、200米2.长跑:400米、800米3.跳远4.跳高5.铅球6.接力赛:4人接力通过这些项目的选择,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爆发力、耐力和协调性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三、比赛规则和赛程安排1.比赛规则(1)短跑项目:选手从起点跑至终点,参赛选手首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2)长跑项目:参赛选手在规定的距离内进行比赛,以最短的时间跑完全程者为胜。

(3)跳远项目:选手在起跳线起跳,跳远的距离决定成绩。

(4)跳高项目:选手以较高的姿势从起跳线起跳,跳过横梁后落地,跳过的最高高度决定成绩。

(5)铅球项目:选手以铅球的方式投掷,投掷距离决定成绩。

(6)接力赛项目:每个队伍由4名队员组成,每名队员跑完一定的距离后,将接力棒交给下一名队员,最后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比赛者为胜。

2.赛程安排第一天:上午:接力赛下午:短跑项目(50米、100米)第二天:上午:长跑项目(400米、800米)下午:跳高、跳远第三天:上午:铅球下午:颁奖仪式四、比赛评分和排名比赛中,每个项目前三名将获得相应的奖项,所有参赛选手将获得参与奖。

比赛成绩按照各项目的规则进行评分和排名,为保证公正性,我们将邀请多名老师和专业运动员组成评委团,对各项目进行评分和打分。

最终按照每个选手在每个项目中的成绩综合确定个人总分,并根据总分进行排名。

五、比赛现场的安全保障为了保证比赛现场的安全和秩序1.确保比赛场地的安全,清理场地的障碍物和杂物。

2.设置合适的撞击和跑道标志,保证选手的安全。

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小学教育

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小学教育

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一、时间地点:
2010年5月30日在学校后操场举行
二、参加单位
1~6年级在校学生。

三、比赛项目:
1、(1—3)年级:
60米、60米穿衣裤、跳远(一、二年级立跳)、跳短绳
2、(4—6)年级:
男、女:100米、800米(女)、1500米(男)、4×100米、跳远、跳大绳
3、家长学生合作:4—5年级(二人三足)、6年级4×100米接力
1—3年级家长背人跑(家长男女各一名、学生男女各一名)
4、教工项目:100米(自愿)、4x100(以年级组为单位,2男2女,领导班子后
勤为一组)
四、参赛办法:
1、运动员要求身体健康、积极进步。

2、代表队以班级为单位。

3、各班运动员要填写大会统一制定的报名单,报名单将于5月26日之前报到体育组,过期不予编排。

4、单项比赛每人限报一项,每项限报两人。

5、各项比赛直接进入决赛。

五、竞赛办法:
1、每单项赛取前6名,按7、5、4、3、
2、1计分,集体项目加倍。

2、名次并列得平均分。

即有两个第一名各得6分,无第二名。

3、团体总分为男、女得分的总和,如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同,以获得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

六、奖励办法:
1、团体总分前两名授予奖状并在班级考评中加分。

2、每单项比赛前三名授予个人物质奖励。

3、运动员号码(附后)。

第三十一届田径运动会教职工竞赛规程

第三十一届田径运动会教职工竞赛规程

六、参加办法:1、我校教职工,无疾病者均可参加。

2、每个参赛代表队每项限报4人,每人限报两项(集体项目除外)。

3、每队报领队一人,教练一人,指定一名技术代表(赛会期间有该代表负责交涉竞赛的相关问题)4、各单位通过网上报名,报名开始时间:4月22曰上午10:00,报名截止时间:5月9曰晚20:00。

报名结束后所有数据将不予改动。

注:二人三足和二人背夹球项目报名时,要求将俩人姓名录入一个格内。

七、竞赛项目:1-教职工甲组(七项)100米、200米、400米、4x100米接力(年龄不限)、跳高、跳远、铅球2.教职工乙组(七项)100米、200米、60米背夹球赛、2人3足跑、跳高、跳远、铅球3.教职工丙组(四项)60米托球跑、60米抱球跑、3kg铅球滚远(女4kg)、跳远4-集体项目600米混合接力(三男三女年龄不限)60米巨人脚步(三男三女年龄不限)八、录取名次、计分及奖励:1、各项目预、决赛合并进行,分组比赛的项目均按成绩录取名次,如成绩相同则以小组名次进行排名。

各项目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名次并列,各得并列名次分,无下一名次;接力项目加倍计分。

2、个人单项录取名次按实际参加比赛人数进行:3人参赛取2名,计9分、7分; 4 ~5人参赛取3名,按9、7、6计分;6~7人参赛取5名,按9、7、6、5、4计分; 8 ~9人参赛取6名,按9、7、6、5、4、3计分;10人以上取8名,按9、7、6、5、4、3、2、1 计分。

3.4*100米、6*100米混合接力和同舟共济赛录取名次按实际参加比赛队数进行: 3队参赛取1队计18分;4 ~ 5队参赛取3队,按18、14、12计分;6 ~ 7队参赛取 5 队,按 18、14、12、10、8 计分;8 ~9 队参赛取 6 队按 18、14、12、10、8、6 计分;10队以上取8队,按18、14、12、10、8、6、4、2计分。

4、团体总分以男、女运动员单项名次(含接力项目)得分之总和排列名次;如相同则按第一名多少判定名次,多者名次列前,依次类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湖区教育系统教职员工、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一、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二、比赛项目:见附表
三、参赛单位:
1.各所学校的中学生参加中学组比赛;
2.各所学校的小学生参加小学组比赛。

(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小、乡镇中心校)
3、各校教职员工
四、参赛办法:
1.各参赛单位可报领队一名、教练员四名。

中学组可报30人(其中男子16人,女子14人),小学组可报20人(其中男子10人,女子10人)。

2.报名表一式二份(一份纸制稿,一份电子稿),报名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在校就读学生,每人交两张一寸免冠近照(其中一张贴在运
动员采集表上,一张交到局体育科)。

省、市体校在训学生不得代表原校参赛,借读生、复读生不得参赛。

3.参加全能项目的运动员不得兼报单项,但可报接力项目,每人限报两项,每项限报2人。

4.教职员工组分男、女青年组,男、女中年组,每所学校可选派1人以上参赛,每人只能参赛一项目(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必须参赛)。

5.所有参赛队员须经医务部门证明身体健康者方可报名。

6.各单位交报名表时间为十月十日,延期不再受理,报名表、运
动员照片交到青山湖区教育体育局体育股。

体育股电话:8104421(注:各单位报名表必须交两份,一份纸制稿,一份电子稿。

各单位报名表
上必须填写教练员联系电话。

报名表统一到青山湖区教体局信息网上
下载。


五、竞赛办法:
1.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田径比赛规则》。

2.400米以下(含400米)项目进行预、决赛,800米以上项目进行决赛。

3.径赛项目不足八队(人)只进行决赛。

六、录取名次:
1.团体总分:中学组录取前四名,小学录取前八名。

2.接力、全能项目加倍记分。

3.各单项:中学组录取前四名,按5、3、2、1记分;小学组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记分。

4、教职员工各项目录取前八名。

报名不足十人(队)的项目只录取该项目参赛人数的三分之一。

七、其它:
1.比赛期间各单位经费一律自理。

2.获得团体总分:中学组前四名、小学组前八名单位的领队、教练员颁发优秀辅导员证书。

3.如发现冒名顶替、弄虚作假者则取消该单位团体总分。

(并另行处理)
4.裁判长与教练员联系会议定于十月二十一日上午九时整在区教体局会议室召开,不另行通知,不得缺席。

竞赛项目表
2009年青山湖区教工运动会项目表
男:青年组(39岁以下)袋鼠跳(15米)、二人三足行(15米) 中年组(40岁—59岁)袋鼠跳(15米)、二人三足行(15米) 女:青年甲组(35岁以下)袋鼠跳(15米)、二人三足行(15米) 中年组(36岁—54岁)袋鼠跳(15米)、二人三足行(15米) 集体项目:8×50米迎面接力(3男5女)
各单位运动员号码对照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