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条钢筋算量终极技巧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总结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总结(一)基础: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一、梁(一)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La,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La 即可;B、L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15d 弯钩;C、(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A、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钢筋基本算量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钢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m 例: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 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圆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圆钢Φ20mm(直径)×6m(长度)计算:20×20×0.00617×6=14.808kg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0.00785例:方钢50mm(边宽)×6m(长度)计算:50×50×6×0.00785=117.75(kg)扁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例:扁钢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 计算:50×5×6×0.00785=11.7.75(kg)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例:六角钢50mm(直径)×6m(长度)计算:50×50×6×0.0068=102(kg)钢板重量计算公式公式: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 例:钢板6m(长)×1.51m(宽)×9.75mm(厚) 计算:7.85×6×1.51×9.75=693.43kg扁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长+边宽)×2×厚×0.00785×长m 例:扁通100mm×50mm×5mm厚×6m(长) 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方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4×厚×0.00785×长m 例:方通50mm×5mm厚×6m(长)计算:50×4×5×0.00785×6=47.1kg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0.015×长m(粗算) 例:角钢50mm×50mm×5厚×6m(长)计算:50×5×0.015×6=22.5kg(表为22.62)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边宽)×厚×0.0076×长m(粗算)例:角钢100mm×80mm×8厚×6m(长)计算:(100+80)×8×0.0076×6=65.67kg(表65.676)不同直径的重量:Φ6=0.222Kg/mΦ8=0.395Kg/mΦ10=0.617Kg/mΦ12=0.888K g/mΦ14=1.21Kg/mΦ16=1.58Kg/mΦ18=2Kg/mΦ20=2.47Kg/m Φ22=3Kg/mΦ25=3.86Kg/m。
如何精准计算钢筋工程量,看完这篇文章就够了

如何精准计算钢筋工程量,看完这篇文章就够了钢筋工程是施工现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于其中工程量的计算必须谨慎对待,我们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下面与您分享。
区分计算规则(1)根据现浇、预制构件分别进行计算,并考虑钢种和规格,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质量计算工程量,单位为吨。
(2)计算时须考虑钢筋塔接长度,如未规定塔接长度,则已包括在钢筋损耗率之内注意不再单独计算塔接长度。
(3)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按个进行计算。
预应力筋计算要求(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须另行计算。
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长度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共增加0.3m计算。
(2)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自锚时应将长度增加0. 35m。
(3)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时,如孔道长不超过20m,则计算时增加钢筋长度1m;如超过20m,则长度增加1.8m;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应将计算长度增加0. 35m。
弯钩长度(1)Ⅰ级钢筋末端设置大于90°弯钩时,圆弧弯曲直径应大于2.5倍钢筋直径,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3倍钢筋直径。
(2)HRRB335级与HRB400级钢筋弯弧内径不小于4倍钢筋直径。
(3)考虑弯起增加值,通过钢筋斜长与水平投影的差值进行计算。
箍筋长度(1)使用Ⅰ级钢筋或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弯曲直径不应大于受力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倍箍筋直径。
(2)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计算时可按构件断面外周长加上增减值取值。
锚固修正(1)HRB335、HRB400及RRB400级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将其锚固长度乘以修正系数1.1;如有环氧树脂涂层,则乘以1.25。
(2)如锚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3倍且设置箍筋时,修正系数可以取0.8,但须检验锚固长度是否小于250mm,并检验纵向受压筋锚固长度不小于受拉筋锚固长度的0.7倍。
造价员必备的14个钢筋算量技巧!

得到准确的答复后,才好干活。 算 图 首先,6册101图集从1到6,必须 得熟练精通,否则寸步难行。其次, 若想求精,用好电脑必不可少,把
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自己没事时 制作好模块,用时往里一套,很快就 算出量来,基本上不用计算器,很快 拿出施工简图和钢筋配料表单,用于 工人生产。 调直
。还有斜长的计算,其实就是死规矩, 45°角时,用高乘以1.414系数, 60°角时用高乘以1.155系数。弯起 筋会计算会做了,鸭子筋浮筋等,就 不
在话下。
88操作 者便停车剪断。每够10或15根,便打 成捆,滑到溜子下边,下料时成捆拽, 提高工效3倍,节省2人。 下料
钢筋切断机你用好了么?常见的做法是, 就地摆放钢筋切断机,或者在切断机 下面垫上一两层砖或方木木板,在切 断机的一侧,钉一条大板,十多米长, 下料时当做定尺,这种方
装完后,再穿绑扁担筋连接成整体, 最后穿绑腰筋挂拉钩,对于柱子处的 加密箍筋,可事先焊成箍筋笼子。注 意此箍筋笼的箍筋尺寸要大一两公分, 套在柱子上,与梁同时降落。
楼板 绑扎底层主筋网,不画间距线 光凭眼睛看的做法,绝不可取。经验 再多眼睛再好使也代替不了尺子,只 能叫作野蛮施工野蛮绑筋。
对于密集的钢筋网可以绑梅花扣,但 边上必须得绑两行全扣,窍门在于扣 筋,绑好的扣筋必须得不怕有人在上 边踩踏。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多用十 字支撑。除非老板怕费料那就没
辙了,其实根本不费料,用的都是钢 筋头焊制的,若想绑扎板的钢筋进度 快,扣筋预绑成片安装是最好不过的 法子,长度选在2.5-3m,最好能用电 焊多焊几点,防止变形,浪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钢筋计算公式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1. 引言钢筋计算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内容,用于确定钢筋的数量和规格,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钢筋计算需要根据结构的荷载、形状和材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
本文将介绍钢筋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提供常用的钢筋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了解和运用钢筋计算的基本知识。
2. 钢筋计算公式2.1 弯曲钢筋长度公式钢筋的长度计算通常是针对弯曲部分进行,常用的公式如下:L = 2R + 2C + 0.42πD + ε其中,L为钢筋长度,R为弯曲半径,C为两端直线部分的长度,D为弯曲直径,ε为连接补偿长度。
这个公式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钢筋。
2.2 钢筋截面面积计算公式钢筋截面的面积计算是钢筋计算的基础,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A = (π/4) * d^2其中,A为钢筋截面面积,d为钢筋直径。
这个公式适用于圆形钢筋。
2.3 钢筋内力计算公式钢筋内力指的是钢筋受力时的应力和应变情况。
根据不同的受力方式和结构形状,钢筋内力的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拉力计算:T = A * σ,其中T为拉力,A 为钢筋截面面积,σ为钢筋的应力。
•压力计算:P = A * σ,其中P为压力,A 为钢筋截面面积,σ为钢筋的应力。
•弯矩计算:M = F * d,其中M为弯矩,F 为作用力,d为力臂的长度。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结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3.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3.1 钢筋算量步骤钢筋算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确定各构件的尺寸、形状和布置要求。
2.根据各构件的设计荷载和强度要求,计算钢筋的截面面积和受力情况。
3.根据钢筋的截面面积和设计规格,确定每根钢筋的长度和数量。
4.综合考虑构件的布置要求和连接方式,计算钢筋的总量。
5.检查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3.2 钢筋算量注意事项在进行钢筋算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钢筋的强度等级和规格,以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
钢筋工程量怎么算?来教你计算规则!

钢筋工程量怎么算?来教你计算规则!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
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墙身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剪力墙墙柱纵筋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剪力墙墙梁连梁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中间层)暗梁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箍筋柱KZ钢筋的构造连接基础层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筑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中间层柱纵筋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柱箍筋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钢筋算量技巧

钢筋算量技巧一、必须具备的能力1、熟悉图集与规范并能合理套用节点;2、能读懂施工图能梳理出图纸要求与图集的不同之处;3、熟悉现场的施工工艺;4、能够娴熟地操控算量软件;二、各种钢筋的计算要点1、钢筋计算的三要素:形状、尺寸、数量拉钩的计算:2、拉钩的排布拉钩的长度(需文字或图像资料)3、箍筋的计算箍筋的排布:柱(含暗柱)、梁、连梁及柱箍筋全高加密的条件;箍筋的形状;多肢箍內箍的组合方式及尺寸的计算(现场需特殊处理时要有文字或图像资料);接头区域内箍筋的设置要求;4、柱纵筋的计算柱纵筋在基础内的锚固长度;柱纵筋的封顶构造及锚固长度的取值;层与层之间纵钢筋变径、错位时的计算(需有方案或图像资料);框支柱封顶构造;5、墙体钢筋的计算竖向钢筋的起步距离(需文字或图像资料);竖向钢筋基础内的锚固长度;竖向钢筋的封顶构造及锚固长度的取值;层与层之间竖向钢筋变径、错位时的计算;墙体钢筋的搭接长度及水平筋在拐角处的构造(需文字或图像资料);6、梁钢筋的计算支座负筋超过2层时的长度计算;梁纵向钢筋的定尺长度的确定;框架梁下部通长钢筋的计算(拉通与每跨断开计算);次梁下部通长钢筋的计算;相邻两跨梁平面错位时钢筋的计算;7、板钢筋的计算板钢筋的起步距离(需文字或图像资料);板下部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板下部通长钢筋的通与断(需现场资料);板构造钢筋的计算(需现场资料);板上部通长钢筋变径时的计算;8、基础钢筋的计算独基、条基受力钢筋长度的计算;底板受力钢筋在底板端部的构造(与图纸、图集有别时应有文字或图形资料);基础梁范围内底板(条基)钢筋的扣除;柱墩、柱帽范围内底板受力钢筋的扣除;9、二次结构钢筋的计算二次结构钢筋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柱箍筋的计算;砌体加筋的计算;过梁、圈梁钢筋的计算;10、措施筋的计算(需要有方案和图像资料)措施筋的分类;墙体梯子筋的计算;马凳筋的计算;柱定位框的计算;梁垫铁的计算;11、人防结构钢筋的计算人防结构的锚固长度;底板与墙柱的节点计算;墙体水平筋的计算;板钢筋的计算;人防拉钩的间距(与图纸有别时需文字或图像资料);三、钢筋算量易错漏的项1、基础部分墙(柱)插筋在基础内的水平钢筋(箍筋)数量;底板受力钢筋端部的作法;基础梁范围内的筏板钢筋扣除得正确与否;筏板的侧面封边构造钢筋;墙、柱插筋时用的定位钢筋(需过程资料);2、墙体部分墙体插筋的特殊作法;压墙筋及地下室根部、楼板处加强钢筋、暗梁洞口加筋;水平筋在拐角处的搭接量;竖向钢筋因层与层之间变径或位置对不上时增加的量;3、柱钢筋柱箍筋设计为非全高加密而需要全高加密的量;复合箍筋的组合方式与标准图集不同时多出的量;顶层柱没有区分边柱与角柱及外侧纵向钢筋的体积配筋率达到3%时没有按2次切断计算;框支柱的封顶时能够向上延伸一层的钢筋量,框支柱封顶筋弯锚的长度;抗震剪力墙结构中的墙体暗柱需向下延伸一层的钢筋量;剪力墙结构中需要在梁下加设的暗柱;上下层之间柱柱纵向钢筋位置对不上、纵向筋变径时增加的互锚的钢筋量;柱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采用直螺纹接头时接头两侧增设的钢筋量;4、梁钢筋梁纵筋在端支座处够直锚但不足过支座中心5d的钢筋量;梁的侧面构造钢筋在梁标注中没有而注明在文字说明里时,梁侧面构造钢筋易漏掉;集中荷载两侧附加的箍筋、吊筋;5、板钢筋板下部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有特殊要求时(非5d,至支座中心线)的锚固量;板的构造钢筋及其与板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二次结构墙体处的附加钢筋;板洞口加强筋;板阴阳角处的加强钢筋;6、二次结构漏设的构造柱;构造柱上下端加密的箍筋;二次结构预埋筋的搭接接头用量;。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步骤:
1. 确定构筑物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结构类型、尺寸和布置。
2. 根据设计方案确定钢筋的截面形状、尺寸和钢筋种类。
3. 根据需要计算的构件的具体尺寸,计算钢筋的长度和数量。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
- 钢筋直径:根据构件尺寸和荷载计算钢筋的直径,一般通
过临界截面计算确定直径。
- 钢筋截面积:根据荷载和构件尺寸计算钢筋的截面积,一
般通过构件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规范计算确定截面积。
- 钢筋长度:根据构件的尺寸和布置,计算钢筋的长度,一
般通过构件的几何计算和布置确定长度。
4. 确定钢筋的距离和间距,根据设计规范和构件要求确定钢筋之间的距离和间距。
5. 根据计算得到的钢筋长度和数量,结合钢筋的单位长度重量,计算出钢筋的重量。
6. 根据钢筋的重量确定需采购的钢筋数量,考虑到材料的浪费率和补偿材料。
7. 按照钢筋的类型、直径、长度和数量编制钢筋工程量表,方便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采购和施工安排。
需要注意的是,钢筋工程量计算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符合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另外,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钢筋的连接方式、预埋件的位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条钢筋算量终极技巧
一、必须具备的能力
1、熟悉图集与规范并能合理套用节点;
2、能读懂施工图能梳理出图纸要求与图集的不同之处;
3、熟悉现场的施工工艺;
4、能够娴熟地操控算量软件;
二、各种钢筋的计算要点
1、钢筋计算的三要素:
形状、尺寸、数量
拉钩的计算:
2、拉钩的排布
拉钩的长度(需文字或图像资料)
3、箍筋的计算
箍筋的排布:柱(含暗柱)、梁、连梁及柱箍筋全高加密的条件;
箍筋的形状;
多肢箍內箍的组合方式及尺寸的计算(现场需特殊处理时要有文字或图像资料);接头区域内箍筋的设置要求;
4、柱纵筋的计算
柱纵筋在基础内的锚固长度;
柱纵筋的封顶构造及锚固长度的取值;
层与层之间纵钢筋变径、错位时的计算(需有方案或图像资料);
框支柱封顶构造;
5、墙体钢筋的计算
竖向钢筋的起步距离(需文字或图像资料);
竖向钢筋基础内的锚固长度;
竖向钢筋的封顶构造及锚固长度的取值;
层与层之间竖向钢筋变径、错位时的计算;
墙体钢筋的搭接长度及水平筋在拐角处的构造(需文字或图像资料);
6、梁钢筋的计算
支座负筋超过2层时的长度计算;
梁纵向钢筋的定尺长度的确定;
框架梁下部通长钢筋的计算(拉通与每跨断开计算);
次梁下部通长钢筋的计算;
相邻两跨梁平面错位时钢筋的计算;
7、板钢筋的计算
板钢筋的起步距离(需文字或图像资料);
板下部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
板下部通长钢筋的通与断(需现场资料);
板构造钢筋的计算(需现场资料);
板上部通长钢筋变径时的计算;
8、基础钢筋的计算
独基、条基受力钢筋长度的计算;
底板受力钢筋在底板端部的构造(与图纸、图集有别时应有文字或图形资料);
基础梁范围内底板(条基)钢筋的扣除;
柱墩、柱帽范围内底板受力钢筋的扣除;
9、二次结构钢筋的计算
二次结构钢筋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构造柱箍筋的计算;
砌体加筋的计算;
过梁、圈梁钢筋的计算;
10、措施筋的计算(需要有方案和图像资料)
措施筋的分类;
墙体梯子筋的计算;
马凳筋的计算;
柱定位框的计算;
梁垫铁的计算;
11、人防结构钢筋的计算
人防结构的锚固长度;
底板与墙柱的节点计算;
墙体水平筋的计算;
板钢筋的计算;
人防拉钩的间距(与图纸有别时需文字或图像资料);
三、钢筋算量易错漏的项
1、基础部分
墙(柱)插筋在基础内的水平钢筋(箍筋)数量;
底板受力钢筋端部的作法;
基础梁范围内的筏板钢筋扣除得正确与否;
筏板的侧面封边构造钢筋;
墙、柱插筋时用的定位钢筋(需过程资料);
2、墙体部分
墙体插筋的特殊作法;
压墙筋及地下室根部、楼板处加强钢筋、暗梁
洞口加筋;
水平筋在拐角处的搭接量;
竖向钢筋因层与层之间变径或位置对不上时增加的量;
3、柱钢筋
柱箍筋设计为非全高加密而需要全高加密的量;
复合箍筋的组合方式与标准图集不同时多出的量;
顶层柱没有区分边柱与角柱及外侧纵向钢筋的体积配筋率达到3%时没有按2次切断计算;框支柱的封顶时能够向上延伸一层的钢筋量,框支柱封顶筋弯锚的长度;
抗震剪力墙结构中的墙体暗柱需向下延伸一层的钢筋量;
剪力墙结构中需要在梁下加设的暗柱;
上下层之间柱柱纵向钢筋位置对不上、纵向筋变径时增加的互锚的钢筋量;
柱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采用直螺纹接头时接头两侧增设的钢筋量;
4、梁钢筋
梁纵筋在端支座处够直锚但不足过支座中心5d的钢筋量;
梁的侧面构造钢筋在梁标注中没有而注明在文字说明里时,梁侧面构造钢筋易漏掉;
集中荷载两侧附加的箍筋、吊筋;
5、板钢筋
板下部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有特殊要求时(非5d,至支座中心线)的锚固量;板的构造钢筋及其与板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
二次结构墙体处的附加钢筋;
板洞口加强筋;
板阴阳角处的加强钢筋;
6、二次结构
漏设的构造柱;
构造柱上下端加密的箍筋;
二次结构预埋筋的搭接接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