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表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计划免疫教案(3篇)

儿科护理计划免疫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计划免疫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儿童计划免疫的常见疫苗和接种时间。

3. 学习儿童接种疫苗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4. 培养幼儿对疫苗接种的正确认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 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2. 常见疫苗的种类和接种时间。

教学难点:1. 儿童接种疫苗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2. 如何培养幼儿对疫苗接种的正确认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儿童疫苗接种宣传册3. 模拟疫苗接种的玩具或道具4. 教学视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划免疫?为什么我们要接种疫苗?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讲解计划免疫的定义,强调其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 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在控制传染病流行中的重要作用。

2. 常见疫苗的种类和接种时间- 介绍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的疫苗种类,如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等。

- 列出各类疫苗的接种时间表,让学生了解疫苗接种的顺序。

三、课堂互动1. 教师展示疫苗接种宣传册,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疫苗接种,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授1. 儿童接种疫苗的护理要点- 讲解疫苗接种前、中、后的护理要点,如观察幼儿反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等。

- 强调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对疫苗接种的正确认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疫苗接种的益处,消除对疫苗的恐惧心理。

-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版本.doc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版本.doc
对不同HIV感染状况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建议见表
1。
表1. 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建议
疫苗HIV感染儿童HIV感染状况不详儿童HIV未
5
有症状或
无症状和
有症状或
无症状
有免疫抑制 无免疫抑制
有免疫抑制
乙肝疫苗





卡介苗
×
×
暂缓接种
暂缓接种

脊灰灭活疫苗





脊灰减毒活疫苗
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
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
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
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 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 。疫苗使用说明书中
1.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在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当确认
儿童未感染HIV后再予以补种;当确认儿童HIV感染,不予接种
卡介苗。
2.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如经医疗机构诊断出现艾滋病相关
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予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如无艾滋病相
关症状,可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3.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百
按照表1中HIV感染儿童的接种建议。
(七)除HIV感染者外的其他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
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不予接种减毒活疫苗。
二、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
(一)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HepB)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儿童的免疫接种程序是根据成长阶段和不同的疫苗推荐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般的儿童
免疫接种程序:
1. 出生时:一般会接种乙肝疫苗。

2. 2 个月龄时:接种五联疫苗(包括白喉、破伤风、百日咳、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3. 3 个月龄时:接种五联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4. 4 个月龄时:接种五联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5. 6 个月龄时:接种五联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6. 7 个月龄时:接种A型流感疫苗。

7. 12 个月龄时: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和MMRV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

8. 15-18 个月龄时:接种甲肝疫苗。

9. 18 个月龄时:接种四联疫苗(包括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

10. 4-6 岁时:接种百日咳疫苗。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和疫苗需求进行调整,所以最好在儿童的健康档案中记录接种的疫苗并及时与医生交流。

同时,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免疫计划可能会有所不同,请咨询当地的卫生部门和医生获取最新的免疫接种程序。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第一篇: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儿童计划免疫程序0岁到6岁健康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出生时: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1月龄:新生儿乙肝疫苗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5月龄:百白破三联疫苗6月龄:新生儿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8月龄:麻疹疫苗、乙脑疫苗9月龄: A群流脑疫苗18月龄: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24月龄:乙脑疫苗3岁:A+C群流脑疫苗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6岁:A+C群流脑疫苗、白破二联疫苗注:1、以上所说的乙脑,为减毒活乙脑。

2、以上仅为西安市现行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随着国家计划免疫程序的扩大将有更多的疫苗纳入以上程序之中。

3、以上所有疫苗均为免费疫苗,不收取家长任何费用。

第二篇: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刚出生: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1个月: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2个月:服食第一粒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3个月:服食第二粒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症、百日咳4个月:服食第三粒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二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白喉、破伤风5个月:注射第三针百白破疫苗6个月: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和流脑疫苗一针;可预防乙型肝炎、流脑8个月: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9个月:乙脑;可预防乙型肝炎1岁半:麻腮风;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2岁:加强注射乙脑疫苗各一针;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4 岁:加强服食小儿麻痹糖丸一粒;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6 岁:白破二联;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疫苗就是宝宝的盾牌,有了它宝宝可以少去很多被疾病折磨的痛苦。

第三篇:0岁到6岁健康儿童计划免疫程序0岁到6岁健康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出生时: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1月龄:新生儿乙肝疫苗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 5月龄:百白破三联疫苗6月龄:新生儿乙肝疫苗、7月龄: A群流脑疫苗8月龄:麻风疫苗、9月龄:乙脑疫苗10月龄:A群流脑疫苗18月龄:甲肝20月龄:百白破三联疫苗、22月龄:麻风腮疫苗24月龄:乙脑疫苗3岁:A+C群流脑疫苗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6岁:A+C群流脑疫苗、白破二联疫苗、乙脑第四篇:2018江西医疗卫生招聘护理学基础知识:儿童计划免疫程序2018江西医疗卫生招聘护理学基础知识: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儿童计划免疫的程序分为以下几个: 1.乙肝疫苗出生后24h内,生后1月,6月接种共3次,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
8月龄(2剂次),
2周岁,6周岁
4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第1、2剂次间隔7-10天
甲肝灭活疫苗
18月龄,
24-30月龄
2
上臂三角肌附着处
肌内注射
0.5ml
2剂次间隔≥6个月
注:1.CHO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20μg/ml。?
???2.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时间表
疫苗
年(月)龄
0月龄
1月龄
2月龄
3月龄
4月龄
5月龄
6月龄
8月龄
18月龄
18-24月龄
2岁
3岁
4岁
6岁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

麻腮风疫苗
或麻腮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
皮下注射
0.5ml
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
18-24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乙脑减毒活疫苗
8月龄,2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A群流脑疫苗
6-18月龄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30μg/0.5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A+C流脑疫苗

国家免疫计划之儿童疫苗接种进度表(2023年版)

国家免疫计划之儿童疫苗接种进度表(2023年版)

国家免疫计划之儿童疫苗接种进度表
(2023年版)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版国家免疫计划中儿童疫苗接种进度表。

该进度表包含了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应接种的疫苗及接种时间要求。

国家免疫计划的目标是确保儿童在合适的年龄接种必要的疫苗,以保护其免受可预防的疾病侵害。

2. 2023年儿童疫苗接种进度表
以下是2023年版国家免疫计划中儿童疫苗接种进度表的详细
内容:
注意:上述进度表中的疫苗接种时间要求应根据国家免疫计划和相关卫生部门的指导进行具体安排。

儿童的接种时间和具体疫苗种类可能会因地区和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

3. 结论
儿童疫苗接种是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国家免疫计划提供了指导和安排。

根据2023年版国家免疫计划,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应接种相应的疫苗。

家长和监护人应及时了解国家免疫计划,并按照指定的时间要求带领儿童接种疫苗,以确保其健康和免疫力的建立。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根据补种时的年龄选择疫苗种类,3月龄~5岁使用DTaP, 6~11岁使用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儿童用),≥12岁使 用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
(3)≥6岁接种DTaP和白破疫苗累计<3剂的儿童,用白破疫 苗补齐3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1~2月,第3剂与第2剂间隔 6~12个月。
3.补种原则
(1)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 (2)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
补齐未接种剂次即可; (3)第1剂与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与第3剂
间隔应≥60天。
***检查发现没有抗体怎么办?
(二)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卡介苗,BCG)
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1)接种对象及剂次:出生时接种1剂。(2)接种部位和 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3) 接种剂量:0.1ml。
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 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 第1剂乙肝疫苗。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可按医嘱在出生后接种第1剂 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肌肉注射100国际单位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2 个月后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 抗-HBs<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 剂乙肝疫苗。
(2)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JE-L。
3.补种原则
扩免后出生的≤14岁适龄儿童,未接种乙脑疫苗者,如果使 用乙脑减毒疫苗进行补种,应补齐2剂,接种活疫苗, JE-I)
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1)接种对象及剂次:共接种4剂次。8月龄接种2剂, 间隔7~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2)接种部 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3) 接种剂量: 0.5ml。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_2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_2
五个月
注射第三针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六个月
注射乙肝疫苗第三针
乙型肝炎
七个月
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
流行性脑膜炎
八个月
注射麻疹疫苗
麻疹
注射第一针乙脑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
十个月
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流行性脑膜炎
1岁半至两岁
加强注射百白破一针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甲肝疫苗
甲型肝炎
加强注射麻疹疫苗一针
麻疹
2周岁
加强注射乙脑疫苗一针
流行性乙型脑炎
3周岁
流脑A+C
流行性脑膜炎
4周岁
加强服食小儿麻痹症糖丸一粒
小儿麻痹症
6周岁
注射白破疫苗
白喉、破伤风
加强注射流脑疫苗A+C
流行性脑膜炎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年龄
注射(服用)疫苗名称
预防疾病
出生当天
注射乙型疫苗第一针
乙型肝炎
出生当天
注射卡介苗
结核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个月
注射乙型第二针
乙型肝炎
二个月
服食第一粒脊灰疫苗
小儿麻痹症
三个月
服用第二粒脊灰疫苗
小儿麻痹症
注射第一针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四个月
服食第三粒脊灰疫苗
小儿麻痹症
注射第二针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
序表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表
家长须知
1、请家长认真填写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证首面内容。

2、接种时须携带接种通知单和接种证以便做好接种册、证的登记。

入保的儿童
还须携带计划免疫保偿合同书。

3、凡正在发烧、患急性传染病、哮喘、寻麻疹(“风团”)、湿疹及患有严重的
心、肝、肾疾病或其恢复期,暂缓接种。

4、接种按下列程序进行:候诊—登记入册—开具处方、发疫苗牌—收费—
凭牌与收费凭证接种。

5、接种完成后观察 15 — 20 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

6、接种后,服小儿麻痹糖丸者半小时内不能喂奶和吃热食,接种其他疫苗者不要做激烈的运动,不要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暂时不要洗澡。

7、有时发生“接种反应”,如低热、疲倦、食欲不振等,一般不须特殊处理可自
行消退,极个别小孩可出现发高烧等较严重的反应须及时诊治,并及时与门诊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