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我评价下降等一系列症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有3亿余人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抑郁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1.情绪调节抑郁症患者常常情绪低落,情绪调节是心理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采用情绪调节技巧,如认知重构、思维导向、情绪调整等,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情绪,提升正面情绪。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调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情绪和心理状态。

2.自我认知抑郁症患者常常存在自我否定和自我放弃的消极认知,这对康复产生了负面影响。

心理护理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自我认知错误,并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研究显示,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认知起到了显著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提升抑郁症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心。

3.社交支持抑郁症患者往往在社交上存在困难,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心理护理通过提供社交支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

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交支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个性化治疗抑郁症患者存在差异性,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应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应与其他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卑、无助感、睡眠障碍等症状。

心理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的方法,通过帮助患者理解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促进心理健康的恢复。

本文旨在分析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第一,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疾病。

抑郁症患者常常对自己的病情存在认知偏差,比如认为自己无药可救、无法康复。

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让患者了解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第二,心理护理可以提供情感支持。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情感上的支持。

心理护理通过倾听并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被接纳。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学习认知重建技巧。

抑郁症患者常常存在负面的思维习惯,比如过度自责、悲观失望。

心理护理通过教授患者认知重建技巧,如合理化思维、积极思维等,帮助他们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促进心理健康的恢复。

第四,心理护理可以提供行为疗法。

抑郁症患者常常存在厌倦、无兴趣的情绪,缺乏积极的活动。

心理护理通过鼓励和引导患者参与积极的社交和体力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行为习惯,改善抑郁症的症状。

第五,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问题。

抑郁症患者常常存在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等。

心理护理通过教授患者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放松技巧,帮助他们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症状。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研究表明,通过心理护理的干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症状能够明显改善,心理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

心理护理还可以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的持久性。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护士的专业水平和临床经验,患者的接受程度和主观意愿等。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护士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抑郁症患者恢复健康。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心理护理作为抑郁症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1. 提供情感支持抑郁症患者常常陷入消极沮丧的情绪中,缺乏正常的情感表达和交流。

心理护理师可以通过倾听、陪伴和积极的沟通,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通过情感支持,患者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理解,有助于缓解其心理压力,增强抗压能力。

2. 教育和指导心理护理师可以为抑郁症患者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抑郁症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调整负面心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3. 行为疗法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通过认知重建、行为分析和行为激励等方法,帮助患者逐步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1. 减轻抑郁症症状心理护理对于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具有显著的作用。

通过情感支持、认知重建和行为疗法等手段,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2. 提高治疗依从性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和信心,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依从性。

通过情感支持和教育指导,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得到提高,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3. 预防抑郁症复发抑郁症患者在临床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心理护理可以通过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应对压力的方法,预防抑郁症的复发,提高长期治疗效果。

三、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1. 个体差异由于每个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经历都不尽相同,心理护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这对心理护理师的专业水平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优质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为日后护理提供依据。

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诊的66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加用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情况。

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抑郁症;优质护理;生存质量抑郁症,即心理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科疾病,表现为心境低落、情绪消沉、自卑抑郁等症状,甚至自杀行为,致使患者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

近些年,抑郁症患病率逐渐增高,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生存质量的下降。

为此,本文以我院抑郁症症患者为例,对其提供优质护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66例抑郁症患者,选自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均符合抑郁症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在其知晓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基础上,开展研究。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以下两组,研究组33例,13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23-73岁,病程4-13年。

对照组33例,15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25-71岁,病程3-12年。

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发现无差异(P>0.05),均衡可比。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评估患者个人情况(既往病史、生活史、过敏史、性格特点等),重点评估患者危险行为以及精神状态;陪伴患者进行常规检查,避免患者独处;为患者提供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的病房,使其处于舒适、整洁的诊治环境中。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如下:①优质的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温馨环境,即在病房内墙壁上张贴宣传画、温馨提示卡(小心烫伤、小心跌倒等),使其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定时清扫病房、开窗通风、检查消防箱等,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

针对态度极其消极者,主动与其进行有效沟通,掌握其心理状况,以及消极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维持其良好的心理状况。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10月进入我院治疗的98例抑郁症患者视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各49例患者。

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

结果:(1)HAMD和SSRS评分:护理前差异不显著(P>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为91.8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3.69%,差异显著(P<0.05)。

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抑郁症;护理效果前言抑郁症为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会出现长时间的抑郁情绪,严重时患者甚至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痛苦。

随着当前社会生活的复杂化,抑郁症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对此,医护人员需要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措施用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次研究分析了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4月-2018年10月进入我院治疗的98例抑郁症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各49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26例,患者的年龄处于24~70岁之间,平均年龄(43.1±2.6)岁。

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28例,患者的年龄处于25~69岁之间,平均年龄(43.5±2.8)岁。

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以及食欲消退等。

比较本次研究中两组抑郁症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相关措施,即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和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手段,具体护理工作包含以下几点:(1)用药指导:药物交由护理人员统一保管,每天到用药时间时,依次指导患者服用,防止患者出现用药过多等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综合护理用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用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用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综合护理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

在背景介绍中,介绍了抑郁症的高发率及对患者的危害,研究目的是探讨综合护理在康复中的作用,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正文部分分别从综合护理的定义、抑郁症康复中的作用、临床效果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展开讨论。

研究发现,综合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率,但需要考虑到影响因素和成本效益。

结论部分总结了综合护理在抑郁症康复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综合护理对于抑郁症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综合护理、抑郁症、康复、临床效果、影响因素、成本效益、重要性、发展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患病率逐年增加,给个体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抑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疗法和综合护理等多种方式。

综合护理是一种整体护理模式,结合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社会支持等多种手段,旨在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综合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其康复。

目前对综合护理在抑郁症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综合护理在抑郁症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复发率等方面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并深入分析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全面了解综合护理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改善效果,以及评估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我们还将研究综合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长期效果和稳定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抑郁症康复治疗方案。

优质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刘莹武汉市优抚医院 430000【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治抑郁症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 例,分别行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局。

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相比较,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况,提高家属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抑郁症;效果分析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是自杀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不断听说某某中学、某某高中学生自杀,让我们都意识到了抑郁症正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抑郁症又会反复发作[1],因此在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细节注意尤为重要,本研究提出优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并设置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此模式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5~40岁,平均(23.25±5.26)岁。

对照组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16~40岁,平均(24.15±4.8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1)安全优质护理:患者入住病房前,护士与患者家属把病房打扫干净整洁,布置成患者喜欢的颜色,注意房间颜色搭配不能太灰暗,可拿一些患者的私人物品增加依赖感。

患者入住后,增加巡视时间并进行记录,巡视时注意检查危险物品,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

入院时告知家属,患者24小时需有家属陪伴。

(2)生活优质护理:医护人员告知家属在患者洗漱、沐浴、入厕、饮水等生活细节多关注患者,发现患者有任何暴躁或抑郁倾向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多陪患者散步、运动等。

浅析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浅析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浅析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摘要】目的:探析抑郁症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抑郁症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对照组(n=38,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n=38,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36%、73.6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较高(P<0.05)。

结论:抑郁症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评分,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应全面推广应用。

【关键词】抑郁症;整体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231-02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具有治疗率低、容易反复、病程长、发病率高等基本特征[1]。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医学模式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在抑郁症护理中开始广泛应用整体护理模式,且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整体护理、传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现将护理效果对比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患者36例,女患者30例,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70岁,中位年龄为(40.56±6.85)岁;20例首次发病,46例为复发病例。

参照医学伦理学原则,本组研究经医学伦理学会批准同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

观察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对照组按照精神科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通过整体护理措施实施临床干预,主要措施如下几点:(1)加强心理护理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护理方法 对 照 组 患者 给 予 常 规 护 理 , 患者入 院后 ,
3 讨 论
抑郁症属 于慢性疾病 , 而且 具有极 高的复发率 , 其 是 由多
种 因素共 同作用所诱 发的疾病 , 与患者 的社会 因素 、 心理 状况 密切 相关 , 严 重危 害患者 的生命 以及身体 健康 [ 3 J 。 随着 生活水
2 . 2 2组患 者生活质量 比较
观察 组生活 质量 明显 高于
们对抑郁症缺乏认识 ,常常是躯体症状掩盖 了抑郁症症状 , 易
出现误诊 ,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量[ 1 ] 。 本文对我 院收治 的抑郁 症 患者 采用优质护理 , 效果满 意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 方 法
计 学意 义( 尸 < l 0 . 0 5 ) 。 结论 对抑郁症 患者 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 提 高护理 满意度 , 及 患者的生活质 量, 值得 临床推 广应用。
2 . 1 2 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中, 满意 2 5 例, 基本满 意 3 1 例, 不满意 1 2 例, 护理满意度为 8 2 . 4 %; 观察组中 , 满意 4 2 例, 基本 满意 2 4例 , 不满意 2例 , 护理满意度 为 9 7 . 1 %。观察 组护
进行常规检查 ,向患者 以及家属介绍相 关注意事项以及病情 , 指导患者用药 。观察组患者在对 照组 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 , 具体如下 : ①基 础护理 : 医护人员首 先要 向患者展示柔和 、 亲切
的形象 , 主动 向患者介绍 医院环境 以及医生 的相 关信息 , 以此
平 的不 断提 高 , 人 们对 护 理要 求也 在不 断 提升 , 优 质护 理作 为 一种新 型护理模式 , 是以患者为中心 , 尽量满足 患者 的需求 , 给 予患者 精神 以及心理 各方 面的护 理 , 充分 提高 患者 的生 活
方 面进行 仔细 护理 , 深化 护理 内涵 , 提升 护理水 平 , 将 护理 行
为规范化 、 程序化 , 以此提 升护理 质量和 患者满 意度 。 本文结果显示 , 给予常规护理 ( 对 照组 ) 和在 常规 护理的基
础上实施优质护理 ( 观察组 ) 对 于抑郁症患者临床效果对 比, 观 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0 . 0 5 ) ; 观 察 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 照组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 0 5 ) ,
理满意 度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高 ,差 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7 . 9 6 3 ,
P < 0 . 0 5 ) 。
【 关键 词 】抑郁 症 优质 护理 护理 满意度 生 活质量 抑郁症是精神科 比较 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 , 随着现
代 生活节奏 的不 断加快 , 抑郁症 的发病率 也不断上升 , 由于人
义。
郁症患者 1 3 6 例, 按照入 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 8 例。 对 照组 患者给 予常规护理 , 观察组 患者在对 照组 的基础 上增加
优质护理 , 比较 2 组 护 理 满 意度 以及 生 活 质 量评 分 。 结 果 观
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 ± s ) 表示 ,
充分表 明优 质护理对 于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优越 性。
发 问的方式走人 其内心世界 ,了解患 者出现抑 郁症 的溯 源事 件, 并且进行开导 , 拉 近护患关 系。③饮食护理 : 在治疗期间饮
食 的摄人也很重 要 , 医护人员要对 患者 的饮食 进行指 导 , 为患
者提供 高蛋 白、 高热量的食物。 1 . 3 数资料采用 检验 , P < 0 . 0 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
2 结 果
察 组护理满意度 9 7 . 1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 2 . 4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 O . 0 5 ) ; 观 察组生活质 量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差异 有统
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见表 1 。
表1 2组 患者生活质量 比较( ±s )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3年 l 0月一2 叭4年 1 O月 我 院
收治的抑郁 症患者 1 3 6 例 ,按照入 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 8 例。 对照组男 2 3 例, 女4 5 例; 年龄 2 4岁 ~ 6 5岁 , 平均年龄 ( 4 0 . 7 ±3 . 7 ) 岁。 观察组男 2 8例 , 女4 0例 ; 年龄 2 2岁 ~ 6 9岁 , 平 均年龄 ( 3 9 . 4±3 . 8 ) 岁 。2组患者在性别 、 年龄 等一般资料方面
质 量【 4 ] 。 优质护 理主要 从基础 护理 、 心 理护理 和饮食 护理几个
消 除患者对 陌生环境 的恐惧感 。② 心理护理 : 医护人员要 密切 关 注患者 的心理 变化 , 主动询 问患者的感受 , 了解 患者 的心 理
活动, 根 据患者 的文化程 度 、 兴趣 爱好 、 性格特 点 、 心理状态 采 取有针对性 的心理护理 。 医护人员在与患者 的交流 中采取诱 导
优 质 护 理 改善 抑 郁症 患者 生存 质 量 的效 果 分 析
蒋冬 华
( 九江市第五人 民医院 , 江西 九江 3 3 2 0 0 0 )
【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生活质量 有好转甚至加重 , 对护士的工作非常不满 意 , 有很 大意见 。
的影响。方法 选取 2 0 1 3年 1 O月—2 0 1 4 年 1 O月我 院收治的抑 1 . 3 . 2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 ( G Q L I 一 7 4 ) 对患者生 活质量 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 1 . 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