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小故事
红色故事简短精选10篇

红色故事简短精选10篇简短的红色故事11946年的一个秋天,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女____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波,机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施行报复行动。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悄悄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这三件珍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胁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____?”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简短的红色故事2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____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____的英灵。
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宏伟的纪念碑,碑上铭记着____总司令的题词:“捐躯为国,永垂不朽!”____,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
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
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参加中国____。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英勇,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英勇奖章”、1枚“毛____奖章”。
他所领导的班获“____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____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组组长,带着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成功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____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均未成功。
十个红色革命小故事

十个红色革命小故事一、小交通员潘冬子。
咱先来说说潘冬子的故事。
这小潘冬子啊,生活在白色恐怖的年代。
他爸爸跟着红军打仗去了,妈妈呢,为了掩护乡亲们英勇牺牲了。
冬子那时候虽然小,但是特别勇敢。
他一心想为妈妈报仇,为了给山上的红军送盐,这小机灵鬼儿把盐化成水,浸到棉袄里,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搜查。
后来他混进了米店,一边给敌人打工,一边想着办法给红军传递情报。
他终于找到了机会,放火烧了敌人的米店,成功地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英勇的小战士呢。
二、刘胡兰英勇就义。
刘胡兰那可是个响当当的女英雄。
当时敌人特别凶狠,到处抓人。
刘胡兰被敌人抓住了,那些坏蛋就想让她说出村里共产党员的名单。
刘胡兰那叫一个坚定,她就站在那儿,眼睛瞪得大大的,说:“我不知道!”敌人拿铡刀吓唬她,说不说就铡了她。
刘胡兰一点都不怕,她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残忍地杀害了她,当时她才15岁啊。
可是她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全中国,毛主席都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三、王二小放牛。
有个小放牛娃叫王二小。
这二小啊,每天都在山坡上放牛。
有一天,日本鬼子进山来扫荡了。
二小心里可机灵着呢,他看到鬼子来了,就故意把鬼子往八路军的埋伏圈里带。
二小一边走还一边给鬼子唱歌,把鬼子哄得可高兴了,以为这小孩是在讨好他们呢。
等到了埋伏圈,八路军的枪就响起来了。
鬼子这才知道上当了,就特别生气,拿刺刀把二小给刺死了。
二小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乡亲们,也为消灭鬼子立了大功。
四、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董存瑞那可是个大英雄啊。
当时战斗打得特别激烈,部队前进被敌人的一个碉堡给挡住了。
这个碉堡火力特别猛,好多战士都冲不上去。
董存瑞一看,这可不行啊。
他就抱起炸药包,毫不犹豫地向着碉堡冲了过去。
敌人的子弹在他身边嗖嗖地飞,他也不管不顾。
到了碉堡下面,他发现没有合适的地方放炸药包,这时候啊,董存瑞做出了一个超级英勇的决定。
他用自己的身体当支架,手托着炸药包,拉响了导火索。
红色小故事四则

红色小故事四则故事一:《半条棉被》在 1934 年 11 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寒风凛冽,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在长征途中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
老人家里一贫如洗,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
女红军们在休整了几天后,决定离开继续赶路。
临走时,她们决定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
老人说什么也不肯要,女红军们就对她说:“红军同其他当兵的不一样,是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打敌人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生活。
”徐解秀老人接过这半条被子,含着泪,送了一程又一程。
“半条被子”的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对老百姓的深情厚谊,以及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
这半条被子,温暖的不只是徐解秀老人的心,更是温暖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
它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幸福的。
故事二:《朱德的扁担》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
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励着战士们勇往直前,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故事三:《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 年 10 月 25 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红色故事简短故事

红色故事简短故事以下是30篇简短的红色故事:1.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王二小是一名抗日小英雄,年仅13岁的他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而牺牲。
他的事迹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一代代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2.朱德帮母亲洗尿布朱德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不仅帮助母亲洗衣做饭,还帮她洗尿布。
即使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也始终不忘尽孝道。
3.刘胡兰舍身救战友刘胡兰在一次战斗中舍身救出了一位战友,她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虽然她最终牺牲了,但她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4.杨靖宇与棉衣杨靖宇将军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奋斗了一生。
在一次战斗中,他发现自己没有棉衣穿,于是就把所有衣服都给了士兵,自己冻死在了寒冷的夜晚。
5.小英雄雨来雨来是一个小英雄,他在抗日战争中机智勇敢地掩护了游击队员,并成功地逃脱了敌人的追捕。
他的事迹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一代代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5.董存瑞炸碉堡董存瑞在解放战争中用自己的生命炸毁了敌人的碉堡,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7.小萝卜头的故事小萝卜头是一名年仅9岁的革命烈士,他在监狱中通过传递信息、秘密联络等行动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他的事迹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一代代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8.草原英雄小姐妹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与暴风雪搏斗了一夜,最终保住了羊群,但玉荣却永远失去了双腿。
9.黄继光用胸膛堵机枪黄继光在一次战斗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为战友们争取了时间,最终牺牲了自己。
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10.烈火中的邱少云邱少云是一名革命烈士,他在执行任务时被敌人抓住并绑在大火中烧死。
他为了不暴露目标而忍受着烈火的煎熬,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11.毛泽东与小商贩毛泽东在革命时期曾与一个小商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小商贩在毛泽东的影响下,逐渐明白了革命的道理,并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
12.朱德与农民朋友朱德在革命时期经常与农民朋友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疾苦。
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精选8篇)

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精选8篇)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精选8篇)红色故事,一般是说抗日和内战时的故事。
比如八路军,农夫翻身,国内战斗时期、创建新中国等等相关的故事。
以下是我汇总关于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篇1】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十)诞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夫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果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学校堂,有一件事情让老师记忆犹新:有一天,杨靖宇在学校学习(学习状况已无从考证),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是老张被几个兵痞打。
于是他们就出来围观。
突然,有一个高高的男孩大叫了一声:“你们太欺侮人了!”于是,全部的同学都跟着嚷道。
一个兵痞圣气凌凌地说:“怎么拉?他得罪我们了,就该挨!”于是,那个高个子男孩一挥手,说:“上。
”几十个同学就连打带赶地把他们赶出了学校,救了老张一命。
那个高个子男孩就是杨靖宇。
那几个兵痞不甘心,觉得太丢脸。
于是其次天,他们又叫来更多的兵痞,气概汹汹地来到学校。
一进学校,就嚷着要找昨天那个高个子男孩。
校长急了,就一个劲地赔礼。
兵痞不听。
在这时,杨靖宇爬到房子上,拿着火柴,对兵痞说:“知道这是什么么?是洋火!你们不走,我就把房子烧了。
”校长也连忙说:“诶,我们也管不住他。
你们还是走吧,这孩子,你们不走,把他逼急了,他肯定会烧。
房子烧了,你们头也不会饶你们。
快走吧。
”于是,兵痞们就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篇2】宏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
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牢记在我的心里,我希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日我最终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仅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应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十大感人红色故事

十大感人红色故事一、半条被子的故事在长征途中,有三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
当时徐解秀家里很穷,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
女红军们就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半条给了她。
徐解秀问她们,“你们都把被子给了我,自己怎么过啊?”红军战士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新被子来的。
”这半条被子,那可是红军战士在艰难困苦中的一份深情厚谊啊,就像寒冬里的一把火,暖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这故事就告诉咱,红军和老百姓那是鱼水情深,红军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的冷暖。
二、八女投江的故事1938年10月,东北抗联的八位女战士在乌斯浑河遇到了日军的追击。
当时啊,她们已经弹尽粮绝。
这八位女英雄啊,本可以选择投降苟且偷生,但她们宁死不屈。
冷云等八名女战士互相搀扶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冰冷的乌斯浑河。
她们一边向敌人射击,一边向河中心走去。
敌人的子弹在她们身边呼啸而过,可她们没有丝毫退缩。
她们壮烈牺牲,那英勇无畏的身姿永远留在了乌斯浑河的河水里,她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坚贞不屈,让咱知道了在民族大义面前,英雄是可以如此的决绝和勇敢。
三、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1941年,在河北易县的狼牙山。
五位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的棋盘陀。
他们凭借着险要的地形,顽强地抵抗着数千名日寇的进攻。
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块砸。
最后啊,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他们的壮举,那可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咱们心中。
四、杨靖宇的故事杨靖宇在东北的冰天雪地中抗击日寇。
到了最后的时刻,他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好几天。
敌人把他包围了,劝他投降,可他坚决不从。
他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靠着吃草根、树皮和棉絮坚持战斗。
他壮烈牺牲。
当敌人剖开他的肚子时,发现里面全是草根和棉絮,那些日本鬼子都被震撼了。
[红色革命经典小故事]红色经典小故事6篇
![[红色革命经典小故事]红色经典小故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9e893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3.png)
[红色革命经典小故事]红色经典小故事6篇红色经典小故事一:改变人生的经典故事故事之一:你是全力以赴还是尽力而为?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
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
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呀!”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
我常常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呢?故事之二:你的心过门了吗?洞房花烛夜,当新郎兴奋地揭开新娘的盖头,羞答答的新娘正低头看着地上,忽视间掩口而笑,并以手指地:“看,看,看老鼠在吃你家的大米。
“第二天早上,新郎还在酣睡,新娘起得床来,一声怒喝:“该死的老鼠!敢来偷吃我家的大米!”“嗖”的一声一只鞋子飞了过去。
新郎不禁莞尔。
我讲这个故事没别的意思,我只想问问那些新进的员工甚至是一些干了两年、三年的老员工,当初你为何选这个工作?既已选了这个工作,为何身体过了门心态却迟迟不过门?我也犯过这个毛病,我刚来这家厂时,我常常对老板抱怨:“你们厂怎么怎么样。
”他听了老是向我皱眉,后来我改口对他说:“我们厂该怎么样。
”他开始认真思考我提的建议。
往往新来的人很容易发现公司的问题,因为旁观者清。
问题是你是用嘲笑、牢骚、忿然、指责的方式呢,还是以主人的心态来了解并积极地去改正这些缺点和漏洞?问问你自己,你真正地过门了吗?红色经典小故事二:红色故事演讲稿(4篇)红色故事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由于“左”倾路线的危害,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离开苏区,开始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0个简短的红色故事50字

10个简短的红色故事50字
1、黄继光堵枪眼
上甘岭战役时,黄继光所在部队攻击一高地。
黄继光毅然用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使部队冲上高地夺取胜利。
2、一袋干粮
小红军小兰13岁,为抢救伤员粮袋掉到河里,只能吃野菜充饥,饿得晕倒了,被同志们发现后,帮助她走出草地。
3、王二小
1942年日本鬼子来扫荡,让放牛的王二小带路。
机智勇敢的王二小把敌人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消灭了所有的敌人。
4、八女投江
1938年,为掩护东北抗日联军大部队突围,冷云等八名女战士殿后阻击敌人,最后毁掉枪支,挽臂投江殉国。
5、炊事班班长
长征途中炊事班班长为了照顾生病的小战士,钓鱼挖野菜给他们吃,自己却只吃鱼骨。
最后老班长因饥饿牺牲在草地中。
6、火烧邱少云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一名年仅26岁的年轻战士,任凭烈火焚身,始终未动,直至壮烈牺牲。
7、草原英雄小姐妹
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为了保护生产队的羊群,冒着刺骨的风雪,冻僵的双脚,最后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
8、朱德的扁担
红四军军长朱德和指战员一起挑粮的故事,大家担心他累坏了,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第二天他有做了一个新扁担。
9、雷锋的故事一
雷锋在出差途中帮助丢失火车票和钱的大嫂买火车票,并且不留名姓。
10、雷锋的故事二
雷锋在出差途中帮助提很多行李的大娘提行李,找亲人,最后终于找到了。
大家都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小故事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
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八二小放牛郎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
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
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
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
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村外有一个大山坡,这是一片好大好大的草地,碧绿的青草间开着点点的小花。
二小就在这片山坡上放牛,这里美丽安宁,二小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没有鬼子该多好。
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
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
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
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
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
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
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
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
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
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
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
他再也听不到了……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六鸡毛信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爸爸老赵是民兵连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个"小羊倌",也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
一天,平川炮楼的敌人出来抢粮,村里的人看到海娃拉倒了"消息树",都纷纷退到山上去。
海娃正赶着羊向山里走,忽然遇到他爸爸,海娃的爸爸老赵得到了炮楼里自己人递出来的消息--炮楼里只剩下"猫眼司令官"和几个看家的日军、伪军。
老赵拿出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和一封信,要海娃送到三王村交给八路军张连长,叫张连长赶快带队伍去攻打炮楼。
海娃看到信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十分紧要的事,就已放羊做掩护,携信立即上路。
没想到在山沟里就遇到了敌人的队伍。
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紧紧绑在头羊的尾巴上。
敌人看中了海娃的羊群,还强迫海娃给他们带路。
为了老羊头尾巴下的鸡毛信,一路上海娃忍受着日军伪军的打骂。
太阳下山了,敌人的队伍开进了平西庄,到处开枪,翻缸倒罐搜粮食。
晚上,伪军怕海娃逃走,把他推到屋子最里边一个墙角睡。
过了半夜,海娃跨过睡的象死猪的敌人,逃出门来,取出鸡毛信,溜出了村子。
可是在路上却发觉鸡毛信不见了,于是海娃又回头去找。
在村口海娃找到了鸡毛信,但却被伪军给抓到了。
伪军强迫海娃带路到龙门村去。
海娃把敌人带到一条山路上,敌人的骡马不能爬陡峭山坡,海娃越走越快,来到了山腰。
敌人发觉走错了路,开枪打伤了海娃。
海娃忍痛跑到山顶,倒在地上。
危急时刻,张连长出现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日军和伪军全部被消灭,海娃也得救了。
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立即带领队伍攻下了炮楼,活捉了"猫眼司令"。
海娃回到了龙门村,他比以前更勇敢更警惕的站在山头放哨。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雨来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着名小英雄,他虽年纪不大,但非常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八路军,非常痛恨日本鬼子,他用自己的行动,积极支持八路军抗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日军要来扫荡了,村里的人都慌慌忙忙赶着牛、驴和猪,肩扛手提着东西往沟里跑。
民兵也都集合了起来,武装班长申俊福领着十五六个民兵,个个扛着地雷,拿着铁锹,急急忙忙奔向村外的大道上去埋地雷。
任务很快完成了,民兵和雨来以及小伙伴们都迅速躲了起来。
雨来和小伙伴们跳下一个土坎,等了半天也不见日军的影子,决定去侦察一下。
雨来想从草垛上跳到院子里,他的脚刚伸下去,觉得不对劲,踩着一个人脑袋,是一个日军在那儿藏着呢!雨来赶紧喊:“里边有敌人,快跑!”小伙伴们跑了,雨来的双脚被那特务一拽,摔了下去,落到了敌人手里。
一个满脸大胡子的日本军官,瞪着眼睛对雨来嚷道:“小孩!带路!”雨来心想,跑是跑不掉了,不是带路吗我把他们带到地雷阵里,对,就这么办!到了村东大道上,日军问雨来:“这儿真有地雷”雨来说:“不信拉倒,你踩踩试试!”可日军没一个敢踩。
雨来领着200多个日军在假地雷阵里转了半天。
转来转去,终于要到地雷区了。
雨来琢磨着想个办法逃走,于是领着日军走上了河堤,距离第一个地雷不远了,可雨来却大声嚷着:“前面,没有地雷!”离第一个地雷两丈远了,一丈远了,再往前走就踩着地雷了。
这时候,雨来故意一脚迈空栽到河里去了。
他在水里扑腾着,故意从水里伸出脑袋喊道:“救命啊!”不一会儿,雨来好像被水冲走了,不见人影了。
日军军官以为真的到了无雷区,迈着大步往前走。
没走几步,地雷响了。
轰!一个个地雷接连不断地响了起来,这里是地雷区啊!没有多长时间,200多个日军死的死,伤的伤,还有不少做了俘虏。
战斗胜利了,雨来从水里冒了出来,混身是水,抱着湿衣裳的他笑了。
四川汶川大地震小英雄林浩的事迹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
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
“那个同学压在我背上,我怎么都动不了。
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我就告诉她,不要哭,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
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
后来,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我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
后来,我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
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垮塌的楼板,又被埋在了下面,“我使劲挣扎,后来,是老师把我拉出来的。
”说起自己身上的伤,林浩说:“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林浩所在的班级,共有32名学生,在地震中有10多人逃生。
这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被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平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五我小时候学习的榜样就是潘东子,最崇拜的就是潘东子这个小英雄。
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帅哥。
他从小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红军。
在白色恐怖的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为党的地下工作做立下了不少功劳。
在斗争中,他失去了母亲,但他没有被黑暗势力吓倒,一心向往革命,最后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小战士。
内容大致如下: 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乡。
潘东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而潘东子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叫作仇与爱。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撤退,临别时,父亲留给东子一颗红五星。
柳溪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亲为掩护乡亲,被捕后从容就义。
在党和前辈们的照顾下,东子迅速成长起来。
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断敌人退路,迫使“靖卫团”向游击队投降。
在游击队筹盐活动中,他机智地躲过敌人搜查。
在搞情报时,他沉着地应付恶霸地主胡汉三的多次试探与盘问,最后勇敢地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红军游击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东子的父亲前来迎接。
东子终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他戴上了那颗心爱的红五星,光荣地加入到红军的行列中来。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二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
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
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
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
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
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
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
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
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八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
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
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
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
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村外有一个大山坡,这是一片好大好大的草地,碧绿的青草间开着点点的小花。
二小就在这片山坡上放牛,这里美丽安宁,二小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没有鬼子该多好。
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
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
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