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的卵巢癌NCCN解读(1)

合集下载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卵巢恶性肿瘤为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 位,尚未找到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治疗后复发率高。

近年来,聚腺苷二磷酸-核酸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取得显著进展。

1 筛查、遗传倾向与干预大部分卵巢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卵巢癌约占所有卵巢癌患者的15%。

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卵巢癌患者早,多携带BRCA 基因的突变,罹患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病理类型主要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预后较好。

1.1 筛查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筛查手段,也不支持对一般人群进行常规的卵巢癌筛查。

但应重视一些卵巢癌相关的临床症状,如腹胀、盆腔或腹部疼痛、腹围增加、易饱感,或尿频尿急,特别是这些症状新发,或经常出现,应及时进一步检查。

1.2 基因检测符合以下情况一项或多项的个体,建议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1)家族中存在已知的BRCA1/2突变的。

(2)卵巢癌个人史,或患其他HBOC相关肿瘤,且确诊年龄≤50岁。

(3)患HBOC相关肿瘤,且确诊年龄≤60岁,并且有第2个原发肿瘤,或三阴性乳腺癌,或≥1个近亲属患HBOC 相关肿瘤。

(4)近亲属中≥2人患HBOC相关肿瘤。

(5)男性乳腺癌患者,或有男性近亲属患乳腺癌;肿瘤组织检测到BRCA1/2突变,但未行胚系分析。

(6)林奇综合征、黑斑息肉综合征的筛查参见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遗传/家族高风险评估-结直肠癌。

1.3 基因突变携带者的风险管理(1)对BRCA1/ 2突变携带者,建议在35~40岁或完成生育后进行预防性输卵管和卵巢切除。

(2)对林奇综合征、黑斑息肉综合征相关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双侧输卵管卵巢的切除和子宫的切除应基于个体情况,如是否生育、绝经情况、合并症、家族史等因素。

(3)口服避孕药物可以降低发生卵巢癌的风险,风险降低的程度与服用药物的时间呈正相关。

口服避孕药物预防卵巢癌特别适用于已行预防性乳腺切除术的BRCA突变携带者。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指南(2023版)解读 PPT课件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指南(2023版)解读 PPT课件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 腹膜癌指南(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2
目 录
• 引言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策略选择 •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 随访管理与预后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NCCN指南概述
NCCN指南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 布的针对各种癌症的临床实践指南, 旨在为医生提供最新的、基于证据的 治疗建议。
简便易行,可发现盆腔包块及腹水,但对较小病 灶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有限。
CT
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及淋巴 结转移情况,有助于术前分期和手术方案的制定 。
MRI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 的毗邻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侵犯范 围。
实验室检查指标
血清CA125
权威性
由全球顶尖的肿瘤专家参与制定,以 患者为中心,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 临床医生提供决策依据。
卵巢癌、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简介
卵巢癌
发生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腹部胀痛、消 瘦、月经不规律等。
输卵管癌
发生于输卵管的恶性肿瘤,较为罕见,症状与卵巢癌 相似。
原发性腹膜癌
起源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较为罕见,症状包括腹部疼 痛、腹水等。
长期随访
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持续2年;之后每6个月随访 一次,持续3年;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随访内容
每次随访应包括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如CA-125等肿瘤 标志物)、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以及必要的
内镜检查。
预后评估指标及方法
无进展生存期(PFS)
从初始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或复发的时间,是评估 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2023版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术后康复管理与随访计划
康复管理
术后应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和疼痛 控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 肠功能恢复;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VS
随访计划
术后应定期随访,包括妇科检查、肿瘤标 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对于复发或转 移的患者,应及时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
04 药物治疗方案及优化策略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基因检测
01
通过基因检测分析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综合评估
02
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
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动态调整
03
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
最佳的治疗效果。
05 放疗辅助作用及实施注意事项
卵巢癌定义
卵巢癌是指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卵巢癌分类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卵巢癌可分为 上皮性卵巢癌、生殖细胞肿瘤、性索 间质肿瘤等类型。
流行病学现状分析
发病率与死亡率
卵巢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地区与种族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女性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环境等 因素有关。
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靶向治疗药物被研发出来并进 入临床试验阶段,为卵巢癌患者提供了更多 的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在卵巢癌中应用
免疫治疗种类
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过继性 细胞免疫治疗等。
应用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 击癌细胞,具有疗效持久、副作用小等优点 ,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NCCN卵巢癌指南简版

2024NCCN卵巢癌指南简版

2024NCCN卵巢癌指南简版2024年NCCN(全球领先的癌症治疗指南组织)卵巢癌指南是为临床医生提供以证据为基础的指导,用于评估和治疗卵巢癌患者的文献综述。

以下是该指南的简要概述: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在晚期被检查出。

治疗方法的选择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病理学类型、分期、年龄、健康状况和治疗目标等。

手术是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标是彻底摘除卵巢癌组织。

手术范围可以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淋巴结和腹膜等的切除。

手术后,根据病理学结果和分期,可能需要行姑息性手术以减轻症状或化疗前期手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对于早期卵巢癌患者,即分期为Ⅰ和Ⅱ的患者,手术后可选择接受化疗。

博盾说治疗是首选的化疗方案,可以采用单药或联合化疗。

在选择化疗前,应评估患者患病再发的风险,以及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情况。

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即分期为Ⅲ和Ⅳ的患者,手术通常无法完全切除,需辅以化疗。

化疗方案可以采用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联合使用,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超过30%的患者在化疗后可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效果。

在选择化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学类型和铂类敏感性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药物(如顺铂和卡铂)以及其他多种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

通过联合应用多个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对于复发卵巢癌患者,即之前经过手术和化疗后瘤体得到控制的患者,再次发作的治疗方法较为复杂。

可能需要进行再次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放射治疗等,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在卵巢癌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包括对副作用进行积极管理,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来监测治疗效果。

总之,2024年NCCN卵巢癌指南提供了针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指导。

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期和病理学类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4NCCN卵巢癌指南解读

2024NCCN卵巢癌指南解读

2024NCCN卵巢癌指南解读
NCCN卵巢癌指南主要包含诊断、分期、术后治疗、复发和转移的治
疗等方面的建议。

首先,对于卵巢肿块的发现,指南建议通过内部超声检查、血液标志物和影像学等方法进行初步评估,以确定其为卵巢癌的可能性。

对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需要采取手术探查和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

在卵巢癌的分期方面,NCCN指南采用了FIGO(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分期系统,分为Ⅰ期到Ⅳ期。

分期有助于确定患者的疾病程度和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案。

对于术后治疗,指南建议对于早期卵巢癌的患者,根据肿瘤的性质和
患者的状况,进行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的选择。

手术治疗包括卵巢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

术后辅助治疗则是在手术后进行的药
物治疗,通常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顺铂的化疗方案。

在复发和转移的治疗中,指南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建议。

对于复发的
局部再发,局部复发和全身复发等,可以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综
合治疗方案。

在转移性卵巢癌的治疗中,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肿瘤和异位病灶,以及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此外,NCCN指南还强调了对卵巢癌患者的全面护理,包括正常的饮食、锻炼和心理支持等。

指南还提醒患者注意监测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NCCN卵巢癌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诊断和治疗卵巢癌
的重要参考。

但需要注意的是,指南并非绝对规定,在实际治疗中还应结
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nccn卵巢癌指南中文版

nccn卵巢癌指南中文版

更新治疗策略
01
随着新药和新技术的发展,未来指南将不断更新治疗策略,以
适应最新的临床实践。
扩大覆盖范围
02
未来指南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包括更多的疾病类型、亚型
和治疗阶段,以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提高可及性
03
未来指南将更加注重提高患者的可及性,包括药物的可用性和
治疗的可及性,以使更多患者受益。
THANKS
nccn卵巢癌指南中文版
汇报人: 202X-01-02
• 卵巢癌概述 • nccn卵巢癌指南更新要点 • nccn卵巢癌指南中文版解读 • nccn卵巢癌指南与其他指南的比较
• nccn卵巢癌指南的局限性 • nccn卵巢癌指南的未来展望
01
卵巢癌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卵巢癌是一种起源于卵巢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 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长期应用激素药物、晚绝经等激素水 平异常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可能 会增加。
02
nccn卵巢癌指南更新要点
nccn卵巢癌指南更新要点
• nccn卵巢癌指南中文版是针对卵巢癌的权威临床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卵巢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的最新标准和建 议。该指南由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并定期更新以反映最新的医学进展。
治疗策略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卵巢癌的首选治疗方 法,包括全面分期手术和肿瘤细
胞减灭术。
化疗
化疗是卵巢癌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可有效缩小肿瘤、控制病情进展 。
靶向治疗
随着对卵巢癌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 ,靶向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 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临床实践建议
定期筛查

2024卵巢癌NCCN指南

2024卵巢癌NCCN指南

2024卵巢癌NCCN指南2024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针对卵巢癌的临床实践指南。

这个指南是由专家组根据最新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共同制定的,旨在为医生提供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建议。

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

诊断:卵巢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盆腔检查、腹部和盆腔超声和其他成像检查(如CT扫描和MRI),以及血液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如CA125测定)。

治疗:1.手术:对于早期卵巢癌,手术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的目标是完全切除卵巢肿瘤。

手术包括卵巢和输卵管切除,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

病理检查术后确定病变的分期和分级。

2.化疗:手术后需要进行化疗,以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残留肿瘤。

化疗方案通常包括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如紫杉醇和顺铂。

化疗的具体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的因素来确定。

3.放疗:对于部分患者,放疗也是治疗的一部分。

放疗主要用于治疗晚期卵巢癌和复发的卵巢癌。

放疗可以通过外照射或内照射的形式进行。

4.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卵巢癌的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尼布和里帕希帕胺)可以用于BRCA突变的患者。

随访:卵巢癌的随访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成像检查(如超声和CT扫描)。

随访的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来确定。

这份指南还强调了多学科团队的重要性,包括外科医生、肿瘤学家、放射科医生、病理学家和专科护士等,以便提供最佳的治疗和支持。

总结:这份2024年NCCN卵巢癌指南为医生提供了一系列在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建议。

它强调了手术切除和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并介绍了放疗和靶向治疗的适应症。

随访的重要性也被强调,并建议建立多学科团队以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支持。

这个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以指导他们在卵巢癌的治疗过程中做出最佳的决策。

卵巢癌诊疗指南2021更新要点(全文)

卵巢癌诊疗指南2021更新要点(全文)

卵巢癌诊疗指南2021更新要点(全文)卵巢癌是妇科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首位。

近年来,卵巢癌诊治方面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临床治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在2019年推出了首版卵巢上皮癌诊治指南(以下简称为卵巢癌指南),为我国广大从事妇科肿瘤专业的医生在临床诊疗卵巢癌的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指南的制定原则秉承CSCO系列恶性肿瘤指南的统一要求,即: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

同时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和学术发展不平衡,指南推荐的诊治方法需要兼顾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3个方面,因此会更贴近我国的临床实际。

随着更多大型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的发布,CSCO卵巢癌指南在2020年进行了相应的更新,本次更新是在2020年版基础上的再次更新,以体现CSCO指南的时效性。

指南以口袋书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医务工作者,便于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随时参考。

CSCO卵巢癌指南从卵巢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开始,对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确诊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手术范围、术中的注意事项等,都提出了细致、全面的建议,涵盖了确诊后如何根据病理结果确定辅助治疗方案以及如何定期监测、复发后如何治疗等卵巢癌全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1 晚期卵巢癌一线化疗后的维持治疗根据SOLO1和PRIMA研究的结果,对于BRCA1/2突变的Ⅲ/Ⅳ期卵巢癌,在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化疗±贝伐珠单抗、且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而言,有必要接受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或奥拉帕利)的维持治疗[1-3]。

其中,对于术后化疗未联合贝伐珠单抗且化疗后经评估达到CR者,预后较好,考虑到PARP抑制剂在这部分人群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因此,2020年版指南中化疗结束后观察作为Ⅱ级推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发的处理
初始化疗后6 个月或更长 时间复发的患者被认为是 “铂类敏感”的病例
对于以下患者,临床预后很差 a、经过连续两种化疗方案,没有持续性临床获益的患者(难治性) b、肿瘤在6 个月内复发的患者(铂类耐药) 再次治疗不推荐使用含铂类或者紫杉醇的化疗方案 对于铂类耐药的患者,或达部分缓解的II ~ IV 期患者,治疗选择 包括复发治疗、临床试验、或观察(观察为2B 类) 对于初次复发的患者,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是首选(1类) 对于经过较长无瘤间期(≥6 个月)后复发的患者,可考虑行再次 肿瘤细胞减灭术
LOGO
卵巢癌
1. 2.
解剖、病理 症状、体征 诊断、治疗 NCCN
3.
4.
概述
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预后最差 肿瘤类型最多 危险因素:持续排卵——未产妇、初产年龄较大(>35岁) 、 内分泌因素(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怀孕/初产较年轻(25岁及以下),使用口服避孕药、 母乳喂养可使罹患卵巢癌 风险下降
· 问题……
Q5:
LOGO
对于疑为早期卵巢癌者应尽可能避免采用 细针穿刺(FNA)获得诊断,以免囊肿破 裂而使恶性细胞播散至腹腔 但对于不适合手术的巨块型患者,FNA则 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步骤
• 应尽最大努力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病灶。进腹后 吸取腹水或腹腔灌洗液送细胞学检查。 • 对于病变明显超出卵巢者,腹水和/ 或腹腔灌 洗液的细胞学检测结果将不影响分期和治疗。 • 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切除时应保证肿瘤包 膜的完整性。 • 应当切除所有受累的大网膜。只要可能,所有 可疑和/ 或肿大的淋巴结均应被切除。 • 对于盆腔外肿瘤结节不大于2cm的患者(推 测为III B期),应当行双侧盆腔和腹主动脉 旁淋巴结切除
毒性反应
TP腹灌 TC方案
DC方案
周围感觉神经毒性
中性粒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 感染 疲劳 肾毒性 腹部不适 神经毒性
DC方案可以考虑用于化疗后神经系统副反应风险较高的患者 (如糖尿病患者)
每个周期的顺铂I P之前和之后,需给患者I V大量补液以预防 肾脏毒性
靶向?
尚不推荐在使用TC方案的一线治疗中常规 添加贝伐珠单抗或将其作为维持治疗。
化疗
大多数上皮性卵癌患者均接受术后全身化疗 I A或I B 期且肿瘤分级为G1的卵巢癌患者建议 在术后仅予观察随访,因为这类患者单纯手术治 疗后的生存率可以达到90 %以上 对I A或I B 期且肿瘤分级为G2 的卵巢癌患者如 考虑术后仅给予观察随访(不加用化疗),则推 荐进行手术分期
化疗
初始化疗/ 初始辅助治疗所推荐的化疗方式包括I V 或I P 化疗
一些要点
对于接受过彻底减瘤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研究 数据提示接受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患者的总生存 期延长 经过全面分期手术之后约30%的患者肿瘤分期 会上升,因此为了排除可能存在的隐匿的更晚期 卵巢癌,全面手术分期仍是必需的。 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留少 量肿瘤的患者适合接受术后腹腔(I P)化疗
对于不能应用腹腔化疗的患者[例如体力状态( PS ) 评分 较差者],须接受I V化疗:如TC方案(1类)。DC方案(1 类)或者TP方案(1类)也可作为备选方案。
晚期病例(I I ~ IV期)推荐给予6 ~ 8个周期化疗 早期病例推荐给予3 ~ 6 个周期化疗
究竟是采用I P 化疗还是I V 化疗现在仍存争议 在妇科肿瘤组(GOG)172 研究中,与标准I V化疗组相 比,接受顺铂/ 紫杉醇I P化疗的III 期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 延长了16 个月 “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或腹膜癌患者,如细胞减灭术后 残瘤负荷减小,应该考虑行腹腔化疗” 推荐?
时间:每2 ~ 4个月随访1次,共2 年 每3 ~ 6个月随访1次,共3年 5年后每年随访1次
CA125
CA125 卵巢上皮性癌的标志物,但并非癌症特异性标志物 80%以上的上皮癌升高(>35u/ml) 敏感性高、特异性高 监测预后比诊断价值更大 正常半衰期4.8d,半衰期越长,恶化或进展机会越大 CA125异常增高见于: 妊娠早期、乳腺癌、结核、卵巢良性囊肿和子宫内膜异位 症以及任何刺激到腹膜的损伤 开始治疗后3月内CA125不降至正常,或下降<80%,预 后差。术后或化疗后弱(+)持续或出现,常提示微小病灶 存在或复发
和遗传相关的卵巢癌约占5% 遗传有关的基因(BRCA1和BRCA2) 如直系亲属有卵巢癌和乳腺癌者,其发病率 明显升高
病理
卵巢癌
上皮性肿瘤 80%
非上皮性肿瘤 20% 性索间质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转移性肿瘤
主要: 浆液性肿瘤
粘液性肿瘤(恶性 肿瘤中最常见)
组织学分级
G1.分化1级: 为高度分化
CA-125水平升高的处理
对于临床完全缓解,CA-125水平上升却无肿瘤复发的症状体征,影像学 检查均阴性的患者:
a、如果是从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应当作为新诊断病例处理,进行适当 的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减灭术。 b、对于先前已经接受过化疗的患者,再次接受化疗的时机目前并没有一 致的意见。 由于他莫昔芬和其他一些激素活性药物对于铂类化疗后肿瘤进展、复发 的患者有确切的缓解作用,所以常常被用于以CA-125水平上升为唯一肿 瘤进展证据的患者。在这种临床情形下他莫昔芬、其他激素类药物,或 其他的复发治疗可作为可以被接受的治疗推荐(2B 类)。其他的备选方 案包括:参加临床试验或延迟治疗(即:观察)直至出现临床症状(观 察为2B类) 从出现CA-125水平升高到出现临床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 ~ 6 个月。
转移
卵巢特殊的表面无浆膜覆盖,缺乏必要的保护, 以及位于盆腔深处,常受累于其它肿瘤,约70% 的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 主要方式:直接蔓延及腹腔种植 淋巴转移也是重要途径 血行转移少见
FIGO分期:国际妇产科联盟
初始治疗
• 包括: ① 合理的全面手术分期(剖腹探查/全子宫/ 双附件切除 术) II、III、IV期 ② 肿瘤细胞减灭术 ③ 对大部分(不是全部)患者行术后的全身化疗 ④ 不适合手术的大块肿瘤型III /IV期患者先行新辅助化 疗,再行初始的间歇性细胞减灭术
• 初次手术必须是经腹的全面分期手术 • 手术治疗的目的:努力做到全面分期,在合适的情况下 最大程度地减灭肿瘤细胞,使残余肿瘤的最大径小于 1cm,应尽最大努力切除所有可见病灶(2011更新)
手术
手术适应症
对于III B 期或更早期的患者来说直接实施 肿瘤细胞减灭术仍为标准治疗; 但对于广泛期的IIIC / IV 期患者来说, 可行新辅助化疗+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 Ⅰa期、Ⅰb期应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Ⅰc期及其以上同时行大网膜切除术 Ⅱ期以上要做肿瘤细胞减灭术
G2.分化2级: 为中度分化
G3.分化3级: 为低度分化
病理学分级仍然是影响预后和治疗选择的一个重 要因素,对于早期卵巢癌更为 重要
组织学分级对预后的影响比组织学类型更重要, 分化越低,恶性度越高 除了Ⅰ期G1的卵巢癌(此类患者经全面分期手 术后的生存率大于95%),所有其他期别均应 被鼓励参加初治或复发治疗的临床研究
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减灭术
• 即CDS,cytoreductive surgery
• 定义:指在手术治疗II期以上卵巢癌时,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使最大 残留病灶直径不超过2cm,以利术后采用化疗达到长期缓解甚至根治 的目的。手术范围包括全子宫、双附件、阑尾、大网膜及其他可切除的 转移病灶,如欲达到成功的肿瘤减灭术时,可包括膀胱和肠道部分切除 术。 • 意义:由于卵巢恶性肿瘤种植播散的特性,手术过程无法去除所有转移 灶,而化疗药物对于小型肿瘤灶的敏感性较好,所以可在手术切除原发 灶和尽量多的转移灶的基础上,通过化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且,大 块肿瘤有较多的静止期细胞,而目前所选用的抗癌药物多为周期性或时 相特异性药物,不能杀灭静止期细胞,通过肿瘤细胞减灭术,残余灶的血 供及含氧情况好转,使静止期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生长比率提高,在此 基础上实施化疗或放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 • 提倡再次手术行细胞减灭术
放疗???????
一些要点
临床完全缓解 定义:无疾病存在的客观证据(即查体、CA125、CT均阴性, 且淋巴结<1cm) 临床完全缓解后
随访
各期卵巢癌患者完成初次手术和化疗之后的标准推荐是给予 观察随访。
如果CA125 或者其他肿瘤标记物在初始治疗前就有升高,每 次随访中都推荐行相关肿瘤标记物检查
完全缓解,且停止化疗后> 6 个月复发 病灶可切除或局灶复发
如果患者不能 耐受联合化疗
有效性基本相近 20%左右
对于细胞毒性化疗不能耐受 或不成功的患者,内分泌治 疗仍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治疗 选择
2011新增 纳米紫杉醇的总缓解率为64 %
· 问题……
Q1:手术方式,1期和234期区别? Q2:手术分期 Q3:腹腔化疗是否推荐? Q4:靶向治疗是否推荐? Q5:
新辅助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的巨块型III ~ IV期患者可考 虑进行此类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在化疗 开始前必须获得肯定的病理诊断(可通过F NA、活检或腹水穿刺检查获得)。 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否有 益目前仍存在争议。
未全面手术分期的患者
对于II ~ IV 期且残留肿瘤被认为无法切除 的患者,考虑: 3 ~ 6 个周期化疗 手术 术后化疗 对于II ~ IV 期且残留肿瘤仍有潜在切除可 能的所有患者,建议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
诊断
体检 超声检查(通常用于初始评价,临床诊断符合率>90%, 但直径 <1cm的实性肿瘤不易测出) 肿瘤标志物 :CA-125 (80%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高于正 常值, 90%以上患者CA125水平的消长与病情缓解或恶 化相一致 )、AFP、HCG、性激素 腹腔镜检查 (盆腔粘连慎用) 放射学:CT(对于转移的评价很有价值) 细胞学检查(后穹窿穿刺 ) 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