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六年级(下)《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卷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一革命岁月1.3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长春版(最新整理)

六年级语文下册一革命岁月1.3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长春版(最新整理)

七律·到韶山一、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英雄:黑手:稻菽:依稀: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在阔别()年后又回到故乡,感叹时间流逝如此之快。

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

2、“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红旗”对(),“卷起”对( ),“高悬"对()。

3、这首诗的作者是( ),你还知道他写诗有( )、()、( )。

三、说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毛泽东诗词连线.一万年太久人生正道是沧桑雄关漫道真如铁风景这边独好踏遍青山人未老只争朝夕天若有情天亦老而今迈步从头越参考答案一、英雄:人民群众。

黑手:地主阶级稻菽:稻子和豆类依稀:不是很清楚的样子。

二、1. 32年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2.对偶黑手高悬3.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略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天若有情天亦老--人生正道是沧桑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长春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 革命岁月 七律·到韶山》课件

长春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 革命岁月 七律·到韶山》课件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整 体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全诗虽然仅有四联八句,却向我们展示作者回
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 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
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
战斗精神,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 解的课外知识,说一说诗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句?
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说一说诗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句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第一单元 · 革命岁月
七律·到韶山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导入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一)学习前两句
在朗读过程中,这份近似痛叹、哀伤的情
感来源于什么? 离别的时间长,时光已不在以及对家乡人 民的思念。 在阔别家乡的这段光阴中或许发生了一些
什么事情,让诗人发出了无限感叹呢?
亲人逝去、时间一去不复返、哀伤32年前 牺牲的那些人们……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动波澜壮阔、迅猛发展的声势。“红旗”
和“黑手”,在视觉色彩和感情色彩上都 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当时阶级 斗争的尖锐激烈。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二)学习五六句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颈联:首先,它概括总结了中国革命的 历史精神。此外,这两句诗还有着深刻的 现实意义,它教育和启迪着当代人:新中 国是无数的先烈和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

长春版六年级(下)《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卷

长春版六年级(下)《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卷

长春版六年级下册《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3分)读拼音,写词语。

zhòu màbàzhǔ2.(3分)多音字组词。

教()卷()教()卷()3.(3分)解释诗句的意思。

(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4.(3分)填空。

(1)毛泽东,字,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和,、和的主要缔造者和,,。

(2)毛泽东的文学创作主要表现在方面。

代表作有、、、、等多篇佳作。

(3)《七律•到韶山》全诗生动地概述了,赞颂了、的革命精神和精神。

5.(3分)读诗《七律•到韶山》回答问题。

(1)哪句诗流露出诗人对牺牲的亲人、朋友、同志的无尽深情?把它写下来。

(2)哪句诗描绘了一幅乡村农民喜获丰收图?6.(3分)理解诗意再填空。

《七律•到韶山》全诗一共八句。

这八句的关系是:头两句是,写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家乡后引起了;第三句到第六句通过具体的回忆追溯了,最终换取了;最后两句诗人回到现实,讴歌了。

7.(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

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抬起头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

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

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

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

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

六年级语文下册《七律•到韶山》课件2 长春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七律•到韶山》课件2 长春版
此诗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音无改”同“鬓 毛衰”、“相见”与“不相识”各个进行对照,从而把离人 回乡时的喜悦和所包含的淡淡哀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什么是对比?
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 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 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 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 量。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 yí)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黑 手 高 悬 霸主 鞭。
红 旗 卷 起 农奴 戟 ,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遍 地 英 雄 下 夕 烟
喜 看 稻 菽 千 重 浪 ,
遍 地 英 雄 下 夕 烟
喜 看 稻 菽 千 重 浪 ,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优质】语文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七律到韶山》精编习题

【优质】语文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七律到韶山》精编习题

【优质】语文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七律到韶山》精编习题《七律·到韶山》习题一、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故.园(gùgǔ)霸.主(bǎbà)牺.牲(xīxǐng)夕.烟(xī cān)二、选一选,填一填。

牺栖()息、()牲靶霸()子、()主三、写近义词,看谁写得多。

依稀:牺牲:四、阅读理解村子里的孩子们一面唱,一面摘下蒲公英,深深吸足了气,“甫”地一声把茸毛吹去。

“提灯笼,掌灯笼,聘姑娘,扛箱笼,噗!”蒲公英的茸毛像蚂蚁国的小不点儿的降落伞,在使劲吹的一阵人工暴风里,悬空飘舞一阵子,就四下里飞散开,不见了。

在春光弥漫的草原上,孩子们找寻成了茸毛的蒲公英,争先恐后地赛跑着。

我回忆到自己跟着小伴们在草原上来回奔跑的儿时,也给孩子一般的小儿子,吹个茸毛瞧瞧。

“提灯笼,掌灯笼,聘姑娘,扛箱箱,噗!”小儿子高兴了,从院里的蒲公英上摘下所有的茸毛来,小嘴里鼓足气吹去。

茸毛像鸡虱一般飞舞着地散在狭小的院子里,有的越过篱笆飞往邻院。

一旦扎下根,不怕遭践踏被踩响,还是一回又一回地爬起来,开出小小花朵来的蒲公英!我爱它这忍耐的坚强和朴素的纯美,曾经移植了一棵在院里,如今已经八年了。

虽然爱它而移植来的,可是动机并不是为风雅或好玩。

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那是多么悲惨的时代!一向只当作应时野菜来欣赏的鸡筋菜、芹菜,都不能算野菜,变成美味了。

我们乱切一些现在连名儿都记不起来的野草,掺在一起趴煮成吃得碗都懒得端的稀粥来,有几次吃的就是蒲公英。

据新闻杂志的报导,把蒲公英在开水里烫过,去了苦味就好吃的,我们如法炮制过一次,却再没有勇气去打来吃了。

就在这一次把蒲公英找来当菜的时候,我偶然忆起儿时唱的那首童谣,就种了一棵在院子里。

蒲公英当初是不大愿意被迁移的,它紧紧趴住了根旁的土地,因此好像受了很大的伤害,一定让人以为它枯死;可是过了一个时期,又眼看着有了生气,过了二年居然开出美丽的花来了。

吉林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七律·到韶山》

吉林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七律·到韶山》
课文是毛泽东同志在阔别家乡三十年后,与1959年 重返故乡时写下的一首诗,此时他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 了。久别回乡,且又是老大还家,人世沧桑怎能不引起 诗人的无限感慨!自古以来以老大还家为题材的诗篇数 不胜数,感旧伤时是这类作品的共同基调。而毛泽东作 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心里装着亿万中国 人民,他所关心的首先是革命事业。这首七律诗就鲜明 地体现着他那高远的思想境界。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随堂练习
一、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英雄:_人__民__群__众__ 黑手:反_革__命__的_血__腥_ 魔掌 稻菽:_大__米__、_豆__类_ 依稀:_隐__约_;__不__清_ 晰
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阴。李白《古 风五十九首》其十一:“逝川与流光,飘忽 不相待。”
2020/6/22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 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 受奴役的贫苦农民。
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即蒋介石反动 武装。
2020/6/22
2020/6/22
字词乐园
1、读下列词语
zhòu x咒ī 语
bà 恶霸
2、多音字
bié 性别

biè 别扭
sháo 韶山
牺牲
juǎn卷尺

juàn 画卷
预习检查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首联)
红旗卷起农,奴黑戟手高悬霸主鞭。
(颔联)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颈联)
喜看稻菽千,重遍浪地英雄下夕烟。

吉林省长春市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一革命岁月1.3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长版

吉林省长春市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一革命岁月1.3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长版
东回到阔别32年家乡之时的豪迈情怀,读诗.
四、深入意境,体会情感
1、全诗虽然仅有四联八句,却向我们展示作者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说一说诗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句?(再读诗歌,之后交流)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精神,体会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体会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
教学难点
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
知识链接
一、背景:
韶山在湖南省湘潭,是作者的故乡。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三个月以后,蒋介石等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革命群众,当时韶山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拿着枪和梭镖,准备配合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反动军队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在英勇抵抗后失败。作者在1959年6月25日至27日重返韶山,离1927年已经32年多。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能够把这首读通、读准。(让学生自由地读3分钟)学生自由指出有疑问的字词,合作交流。
2、听朗诵,感知诗句内容,指导朗读:
听读之时,思考:诗人营造出来的意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可以这样说:
我从_______中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意境∕情感),所以我觉得朗读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奏∕语调∕轻重音等)。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生正道是沧桑
七律·到韶山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语文1-3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小学六年级下语文1-3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精品】长春版六年级下语文1-3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二、填空题2.给多音字注音(1)小宇,听妈妈的话,到了学校千万别.()和同学闹别.()扭,要认真背毛主席的诗。

(2)老师把那一沓试卷.(),卷.()起来,又看了看表,说:“下课!”(3)关于毛主席的一生的重.()要事迹,我已重.()复讲了好几次了,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的见解?(4)教.()室里,老师正在教.()我们念《七律·到韶山》。

3.比一比,组成词语。

咒()霸()秃()霞()稻()戟()滔()朝()4.查字典咒,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如用部首查字法,应当先查部,再查画。

这个字可以组词。

5.千言美文我知晓七律·到韶山一九五九年六月毛泽东,。

戟,。

,。

稻菽,。

6.古诗今译。

(1)为有牺牲多壮志句意:(2)敢叫日月换新天句意:参考答案1.咒霸【解析】2.(1)bié biè(2)juàn juǎn (3) zhònɡ chónɡ(4)jiào jiāo 【解析】3.咒骂争霸稻子战戟秃顶霞光波滔上朝【解析】4.Z zhòu口 5 咒骂【解析】5.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解析】6.(1)因为不怕牺牲,才坚定了信念;(2)以至于产生了敢于把日月换新天,翻身求解放的豪情壮志。

【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版六年级下册《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卷
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3分)读拼音,写词语。

zhòu mà
bàzhǔ
2.(3分)多音字组词。

教()卷()
教()卷()
3.(3分)解释诗句的意思。

(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4.(3分)填空。

(1)毛泽东,字,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和,、和的主要缔造者和,,。

(2)毛泽东的文学创作主要表现在方面。

代表作有、、、、等多篇佳作。

(3)《七律•到韶山》全诗生动地概述了,赞颂了、的革命精神和精神。

5.(3分)读诗《七律•到韶山》回答问题。

(1)哪句诗流露出诗人对牺牲的亲人、朋友、同志的无尽深情?把它写下来。

(2)哪句诗描绘了一幅乡村农民喜获丰收图?
6.(3分)理解诗意再填空。

《七律•到韶山》全诗一共八句。

这八句的关系是:头两句是,写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家乡后引起了;第三句到第六句通过具体的回忆追溯了,最终换取了;最后两句诗人回到现实,讴歌了。

7.(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

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抬起头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

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

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

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

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

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新鲜鲜美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争奇斗艳,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

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

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

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

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留下一段树桩,很快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工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十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二百年到四百年。

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丽美化赞美)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

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画上“√”。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将字母填入第2、4自然段的括号内。

A.只要……就……B.只有……才……
(3)“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公开揭示;B.无着落,没结果:C.挂;D.挂念:E.距离远。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这句话中“悬”的意思应选。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乃至﹣爱惜﹣
供应﹣依附﹣
(5)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在下面。

(6)读第4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

②作者把“扁担藤’比作,这是因为。

③黑心树的特点一是,二是,所以人们称它为。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长春版六年级下册《七律·到韶山》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咒骂;霸主;2.jiāo;教书;juàn;卷子;jiào;教师;juǎn;龙卷风;3.因为有了先烈的英勇牺牲,才更增强了后继者的壮志豪情。

这是一种势不可当的洪流,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最终的胜利属于前赴后继、继往开来的中国人民。

;看着远处的稻菽卷起无数重浪花,心头无比欢喜,在夕烟深处走来了无数真正的英雄。

;4.润之;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诗人;书法家;诗词;《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浪淘沙•北戴河》;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继往开来;革命乐观主义;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6.概述;诗人无限的回忆;中国人民在三十二年间通过革命斗争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真正英雄;7.绿色宝石﹣﹣西双版纳;只有;才;只要;就;C;甚至;珍惜;提供;依靠;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西双版纳的油瓜;天然饮料厂;它的汁水很多;再生能力强;长得快;木材仓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